氟苯尼考对鲟鱼的急性毒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氟苯尼考对鲟鱼的急性毒性
Abstract: The acute toxicity of florfenicol in sturgeon was studied. The LD50 values and its 95% confidence limits we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improved Karber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96h LD50 of florfenicol in sturgeon was 891.25 mg/kg, and 95% confidential interval was 840.42 mg/kg to 942.39 mg/kg. The safe concentration was 193.69 mg/kg.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florfenicol belonged to hypotoxicity.
Key words: florfenicol; sturgeon; acute toxicity
鲟鱼(Sturgeon)是现有鱼类中体型大、寿命长、最古老的一种鱼类,在地球上迄今已有2亿多年的生活历史,有“水中活化石”之称。鲟鱼是我国的名优珍品鱼种之一,其肉味鲜美、骨软、营养价值高,目前在我国已逐渐实现了大面积养殖。
氟苯尼考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广谱抗菌药物,主要用于牛、猪等家畜以及鱼类的细菌性疾病。关于抗菌药在水产中的毒理学研究较少,目前已见的有杂色鲍[1]、马氏珠母贝[2]、南美白对虾[3]、鲫鱼[4]等。关于氟苯尼考对鲟鱼的急性毒性研究尚未见报道,为确保鲟鱼在养殖期间的用药安全,进行了氟苯尼考对鲟鱼急性毒性的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氟苯尼考注射液(30%,购于武汉隆丰药业有限公司)。鲟鱼由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瑶湾试验厂提供,体重(80±10)g,未使用药物。试验前将鲟鱼置于水池中适应性驯养7 d,驯养期间投喂未添加任何药物的饲料。试验期间水温为18~22℃,供氧充分。
1.2方法
1.2.1试验设置用V二甲基亚砜∶V水=1∶3的稀释液将氟苯尼考稀释成所需浓度。为了确定药物剂量的大概范围,先进行24 h的预试验,确定大致死亡范围[5]。
根据预试验确定的剂量范围,按改进寇氏法将剂量组设定为500、640、800、1 000、1 250、1 600
mg/(kg鱼体重),同时设置空白稀释液对照组,每组10尾鱼[1](表1)。试验期间供氧充分,观察和记录鲟鱼的生理状态和死亡数量,随时挑出死亡的鲟鱼,连续观察120 h。
1.2.2半致死剂量(LD50)及安全剂量计算半致死剂量根据改进寇氏法计算。半致死剂量(LD50)[6]及安全剂量(SD)[7,8]计算公式如下。
logLD50=Xk-i(∑p-0.5)
SD=48 h LD50×0.3/(24 h LD50/48 h LD50)2
式中,Xk为最高剂量组对数值,i为组距(相邻两组剂量对数值之差),∑p为死亡率总和。
2结果与分析
2.1鲟鱼给药后的临床症状
喂药不同剂量后的鲟鱼,均出现行动迟缓,食欲不振,高剂量组的鲟鱼给药后出现行动停滞现象,短时间内即出现死亡。给药5 d后存活的鱼采食正常,活动自如。解剖死亡的鱼,发现肾脏和肝脏出现颜色暗淡的变化,其他未有明显肉眼可见变化。
2.2中毒和死亡状况
由表2可以看出,稀释液对试验无影响;用改进寇氏法计算氟苯尼考对鲟鱼24 h 的LD50为1 288.25 mg/(kg鱼体重),48 h的LD50为1 023.29 mg/(kg鱼体重),72 h 的LD50为912.01 mg/(kg鱼体重),96 h的LD50为891.25 mg/(kg鱼体重);安全剂量为193.69 mg/(kg鱼体重)。
3讨论
刘晓强等[4]在4种抗菌药物对鲫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中研究发现,水温22~25℃条件下,对体重(4.0±0.2)g鲫鱼苗,用培氟沙星、氟苯尼考、甲砜霉素、痢菌净4种抗菌药对鲫鱼苗进行毒性试验,24 h的LC50分别为1 935.98、1 314.14、1 265.03、135.46 mg/L;48 h的LC50分别为1 863.62、1 154.23、1 177.05、130.53 mg/L;96 h的LC50分别为1 840.01、1 129.54、1 121.59、126.57 mg/L。Willimas等[3]对氟苯尼考的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南美白对虾无节幼虫浸泡24 h的LC50为64.0 mg/L,显示出较高的毒性。这与本试验结果相符,本次研究鲟鱼在经口给药后,96 h的LD50为891.25 mg/(kg鱼体重),95%的置信区间为840.42~942.39 mg/(kg 鱼体重),安全剂量为193.69 mg/(kg鱼体重)。为了评价外来化学物急性毒性的强弱及对人类的潜在危害程度,国际上提出了外来化学物的急性毒性分级标准,规定在食品毒理学中LD50在501~5 000 mg/kg属于低毒[6]。这表明氟苯尼考不是高毒性的药物。随着药物剂量的提高,鲟鱼临床中毒症状时间较早,死亡严重。因此,在临床使用时,即使氟苯尼考为低毒药物,仍不可过度使用。
在鱼类免疫功能类的研究中,对斑点叉尾鮰[9]以推荐剂量10 mg/(kg·d)的3~5倍投喂20 d,结果造成头肾、后肾及脾脏中造血组织或淋巴生成组织减少;对虹鳟用
口服剂量为10 mg/(kg·d)的氟苯尼考治疗10 d后,虹鳟头肾T细胞和B细胞的细胞分裂素诱导的扩增能力及头肾吞噬细胞的化学反应受到抑制[10,11]。徐力文等[1]在对杂色鲍的急性毒性研究中也发现氟苯尼考对杂色鲍消化腺(相当于鱼类肝脏)和肾脏有实质性损伤,与本试验中解剖发现死亡鲟鱼肝脏和肾脏有损伤相符,证明氟苯尼考的代谢主要在这两个器官中进行,因此需限制氟苯尼考的使用量,以确保鱼类健康生长。
结合我们之前做的氟苯尼考在鲟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试验结果,以10 mg/(kg 鱼体重)剂量单次灌胃,休药期为 5 d。氟苯尼考在鲟鱼体内生物利用度高,分布广泛,代谢迅速。因此建议在临床使用时,不可超过推荐使用剂量,并加长休药期。
由于氟苯尼考优于氯霉素等抗菌药物的特性,目前已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到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中,关于氟苯尼考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因此做好氟苯尼考在鲟鱼中的毒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致谢:试验在武汉工业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养殖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完成,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徐力文,廖昌荣,刘广峰,等.氟苯尼考对杂色鲍的急性毒性及组织毒理学[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5,20(4):295-299.
[2] 刘志刚,王本兴,沈汝寿.几种抗菌药物对马氏珠母贝壳顶幼虫的毒性试验[J].湛江水产学院学报,1995,15(1):13-20.
[3] WILLIMAS R R,BELL T A,LIGHTNER D V. Shrimp antimicrobial testing:Ⅱ.Toxicity testing and safety determination for twelve antimicrobials with penaeid shrimp larvae[J]. J Aquat Anim Health,1992,4(4):262-270.
[4] 刘晓强,刘海侠,梁拓,等.四种抗菌药物对鲫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J].动物医学进展,2010,31(1):49-53.
[5] 周永欣,章宗涉.水生生物毒性试验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19.
[6] 刘宁,沈明浩.食品毒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96-97.
[7] 王高学,刘海侠.水产动物疾病研究技术与试验方法[M].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21-28.
[8] 叶素兰,余治平.六种水产药物对草鱼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J].水产科学,2007,26(10):564-566.
[9] GAIKOWSKI M P,WOLF J C,ENDRIS R G,et al. Safety of aquaflor
(florfenicol 50% type a medicated article), administered in feed to channel catfish, Ictalurus punctatus[J]. Toxicol Pathol,2003,31(6):689-697.
[10] LUNDEANA T,MIETTINENB S,LOENNSTROEMA L G,et al. Effect of florfenicol on the immune response of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J].Veter Immunol Mmunopathol,1999, 67:317-325.
[11] TUULA L,ESAMATTI L,GORAN B. Respiratory burst activity of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 phagocytes is modulated by antimicrobial drugs[J]. Aquaculture,2002,207(3-4):20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