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水产易感染寄生虫 这些食物千万不要生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鲜水产易感染寄生虫这些食物千万不要生吃
作者:阮光锋
来源:《中国食品》2021年第22期
最近,一则“女孩爱吃生鱼生肉肠道内布满虫子”的话题冲上了热搜。

广东一位17岁的女孩小青,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腹痛、腹泻,还总感到疲乏无力。

医生对她进行胃肠镜检查,发现其肠腔内布满了蠕动的虫子。

据悉,小青爱吃生鱼片、生肉片,医生分析其是因长期食用生食导致的寄生虫严重感染。

实际上,寄生虫远比我们看到的要严重得多,不论是海水水产还是淡水水产,都会感染寄生虫,甚至水产植物也可能被寄生虫污染。

根据原卫生部2005年的调查,全国寄生虫感染人数超过1亿。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常见的寄生虫,以及千万不要生吃的几种食物。

肝吸虫,我国感染率最高的寄生虫之一
去南方沿海旅游的朋友可能都吃过比如鱼生、鱼生粥、打边炉等淡水鱼虾食品,可你知道吗,淡水鱼中有一种非常常见的寄生虫——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它又叫肝吸虫,是我国感染率最高的寄生虫之一。

肝吸虫病在中国至少已有2300年的历史。

肝吸虫的幼虫寄生在淡水螺和淡水鱼虾体内,人们常吃的青鱼、草鱼、鲢鱼、胖头鱼、鲤鱼和鲫鱼中均可携带。

它的幼虫被人吃进去以后,在十二指肠内脱囊并爬进胆管,然后成虫就在我们体内安家了。

肝吸虫一旦进入人体,可以长期存活,有的甚至可以存活长达20-30年。

它对人体最大的危害是会损害肝脏,导致胆囊炎、肝硬化、胆管癌等一系列肝胆疾病,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Ⅰ类致癌物。

最麻烦的是,肝吸虫仿佛一个幽灵,即使被感染也很难被发现。

肝吸虫感染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除非是急性发作,否则经常要过好几年才出现症状。

而且,肝吸虫病导致的症状非常普通,比如疲乏、胃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所以很多人病了也不知道是因为它,经常被误诊从而耽误病情。

造成肝吸虫感染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生吃淡水水产。

在有生吃淡水鱼生习惯的地区(例如广东),肝吸虫的感染率相当高。

最近几年,蛔虫、钩虫、鞭虫等寄生虫的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肝吸虫的感染率在部分地区(比如广东)反而呈现上升趋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些地区的人们喜欢生吃淡水水产。

目前已知有近70种淡水水产都可以感染肝吸虫,比如有调查发现,草鱼感染率达到75%,佛山市南海区的胖头鱼感染率为87%,三水区的麦穗鱼感染率为100%。

因此,提醒大家一定不要生吃淡水鱼虾。

此外,自己在家做淡水鱼虾时,也要注意将案板、刀具以及容器等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牛蛙好吃,当心裂头蚴
牛蛙是很多人喜欢尝鲜的一种美食,但是牛蛙也可能携带寄生虫——裂头蚴。

裂头蚴(plerocercoid)并不是一种寄生虫的名称,它是某些种类绦虫在一个被称为“中绦期”的发育阶段的幼虫的总称,常见的有曼氏裂头蚴。

曼氏裂头蚴的成虫名叫曼氏迭宫绦虫(Spirometra mansoni),它跟大家熟知的猪肉绦虫算是亲戚。

曼氏迭宫绦虫的最终宿主主要是猫和狗,有时也会是虎、豹这类食肉动物。

在这些动物的肠道内,迭宫绦虫的成虫可以寄生长达数年之久,并产生大量的虫卵。

这些虫卵随着粪便进入水中,孵化成幼虫,然后沿着食物链进入蝌蚪体内。

随着蝌蚪发育成为蛙,幼虫也发育成了裂头蚴。

如果人食用被感染的蝌蚪或者蛙,幼虫就会进入我们人体。

人虽然不是迭宫绦虫的最终宿主,但它们也会给人体带来很大的伤害,尤其是裂头蚴,它能在人体不同部位间穿行,带来的损伤可能遍布全身。

由裂头蚴引起的疾病统称为“裂头蚴病”,根据发病的部位又可以大致划分为眼、皮下、口腔面部、脑和内脏五大类。

在中国,眼裂头蚴病的发病率最高,症状也颇为恐怖,病人的眼部会出现肿块,并伴随各种严重不适。

如果裂头蚴侵入的部位是眼球,甚至可能导致失明。

裂头蚴还会损伤人的大脑,最严重时可以导致瘫痪。

不正确地食用蛙类、蛇类,比如直接食用未经任何处理的蛙或者蛇的组织——喝蛇血、吞蛇胆、吃凉拌蛇皮,或者误饮了被带虫的剑水蚤污染的水,都有可能造成裂头蚴的感染。

另外,有些人还有生吞蝌蚪的“奇特”饮食爱好,这也容易造成感染。

除了吃,敷也会增加裂头蚴感染风险。

在中国,超过半数的裂头蚴感染者都是由于敷贴生蛙肉而染病。

因为民间流传蛙肉具有“清凉解毒”的功效,所以很多人用生蛙肉敷在伤口或者皮肤脓肿上面,这就增加了感染风险。

吃田螺,小心“李鬼”福寿螺
田螺也是夏天时人们撸串下酒的一道有名小吃,不过,很多人经常发生因为误食福寿螺而导致的寄生虫感染。

这里特别要提醒大家,千万不要把福寿螺当作田螺吃了。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在长江一带非常流行。

福寿螺本身的口感其实不好,所以很少有人会专门吃它。

但是由于它没有什么天敌,产量高,一些不法商家便用它“狸猫换太子”,当成田螺出售,结果导致人感染一种寄生虫——广州管圆线虫。

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又叫鼠肺线虫,最早是由我国学者陈心陶于1933年首先在广州市的鼠类体内发现的。

这种寄生虫的成虫寄生在啮齿动物的心肺组织中,中间宿主是福寿螺、褐云玛瑙螺等软体动物。

这些软体动物因食入含有幼虫的粪便而感染。

人可以因食用未經煮熟的或生的、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螺等软体动物、蛙类、蟾蜍、淡水鱼、虾、蟹等而感染,也可因接触被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期幼虫污染的食物或者水而感染。

人体首例广州管圆线虫病于1994年在台湾地区被发现。

福寿螺就是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线虫能寄生在福寿螺里面。

如果烹饪时加热不彻底、没做熟,线虫就容易侵入到人体,使人患病。

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会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它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剧烈头疼,可有神经根痛、痛觉过敏等症状,还同时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会引起脑膜炎,不及时治疗甚至会导致死亡。

因此,提醒大家出去吃田螺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避免吃到福寿螺。

生吃荸荠,小心姜片虫
如果你以为寄生虫的宿主只限于动物身上那就错了,生吃水生植物也可能感染寄生虫。

有一种寄生虫传染的媒介主要是水生植物的茎和果实,例如荸荠、茭白、莲藕、大菱角和水红菱角,这种寄生虫就叫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简称姜片虫。

这是一种寄生于人体小肠中的大型吸虫,可致姜片虫病。

布氏姜片吸虫的幼虫会钻进那些水生植物的肉质内,当人们生吃这些甜脆多汁的可食用部分,或用牙去啃掉这些植物的皮,就会把姜片虫的幼虫吃进肠内而致病。

进入人体的姜片虫会导致肠黏膜坏死、脱落,发生炎症、水肿、溃疡或脓肿,从而使感染者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致营养不良甚至死亡。

人体姜片虫病一般以青少年最多见,但在严重流行区各年龄组的感染率均很高,这主要取决于感染姜片虫囊蚴的机会。

调查发现,生吃菱角(尤其是红菱)、茭白、荸荠等水生植物,尤其在收摘菱角时边采边吃,都很容易感染姜片虫。

因此提醒大家,尽量不生吃菱角、荸荠、莲藕等水生植物,即使要生吃,也不要用牙齿啃皮,一定要充分洗擦,并用开水烫泡几分钟或在阳光下晒一天后再吃,去采摘这些水生植物时也不要边摘边吃。

生吃海鲜,别忽略异尖线虫
说了这么多淡水食物中的寄生虫,很多人会想,那是不是海鲜就没有寄生虫呢?的确,一直有说法称“寄生虫无法生活在海水中”“海水鱼体内没有寄生虫存在”“生食海水鱼就不必担心寄生虫的问题”等,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实际上,海水并非寄生虫的禁区,吃海鲜也同样有可能感染寄生虫。

寄生虫的种类非常繁杂,生活环境和宿主更是各不相同。

虽然确实有些寄生虫无法生活在海水环境中,但是寄生在海水鱼体表或者体内的寄生虫却不在少数。

和其他动物一样,几乎每条海水鱼都会被寄生虫感染。

目前已知的海水鱼寄生虫种类很多,由这些寄生虫引起的鱼病,诸如刺激隐核虫病、粘孢子虫病、海盘虫病等等,更是海水鱼养殖中需要常常面对的问题,而海鲜中最臭名昭著的寄生虫要数异尖线虫(Anisakis)。

异尖线虫(也被称为海兽胃线虫),属于线虫寄生虫,它是一种全球分布的寄生虫,世界各大海域都可以找到它们。

被异尖线虫感染的海水鱼种类颇多,其中的食用鱼有三文鱼、大马哈鱼、金枪鱼、海鲈鱼、鳕鱼、带鱼、海鳗、石斑鱼、鲱鱼、真鲷等等。

此外,不属于鱼类的乌贼也是异尖线虫的宿主之一。

异尖线虫如果进入人体,就会给人体造成健康损害,比如急性异尖线虫病。

急性异尖线虫病是由大量活虫进入体内所造成的,这些活虫钻入人体组织中,造成组织肿胀、出血甚至炎症,进而使患者出现恶心、腹痛以及呕吐等症状。

此外,这种寄生虫还会导致过敏性异尖线虫病。

所以,可不要以为海鲜中就没有寄生虫了,更不能生吃海鲜。

如何防止寄生虫感染
那么,我们该如何防止被寄生虫感染呢?
1.不要生吃淡水水产。

淡水水产的寄生虫风险要大很多,所以千万不要生吃淡水水产。

2.去正规场所吃。

在外吃东西尤其是水产海鲜、肉类,尽量去正规餐厅吃。

3.买回家的海鲜水产先进行充分冷冻。

寄生虫是害怕低温的,如果你想自己在家做生鱼片,买回家的生鱼片不妨先放冷凍室冻一个星期左右再吃。

4.熟透了再吃。

在外面吃海鲜水产等食物时,很多人为了追求美味而选择生吃,但是这样做感染寄生虫的风险其实非常高,最好还是充分加热并熟透后再吃。

5.调味料无法杀死寄生虫。

特别提醒大家,酱油、山葵酱、白酒根本不足以杀死这些寄生虫,不要迷信它们的作用。

6.注意规范操作,生熟分开。

自己在家做水产海鲜时,一定要注意规范操作,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7.防范“李鬼”。

个别商家会用冰鲜的淡水养殖虹鳟鱼冒充三文鱼,用福寿螺冒充田螺售卖,寄生虫感染风险就会高很多。

因此,建议去可靠的商场、超市、饭店消费,以免买到“李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