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粮的分类 日粮主要成分在生猪养殖中的作用 - 种植技术

合集下载

生长育肥猪效益最大化的饲用日粮方案!

生长育肥猪效益最大化的饲用日粮方案!

生长育肥猪效益最大化的饲用日粮方案!从历史上看,相比保育猪或泌乳母猪,人们很少关注生长育肥猪阶段的生产。

育肥猪的研究需要采用大量猪只且花费相当长时间才能在生长性能上获得小而重要的差异。

保育猪比育肥猪的生长性能上更容易取得5-10%的变化,然而,在猪的生产过程中,75-80%的饲料用于生长育肥期的生长。

因此,育肥阶段对养猪生产者而言具有重要的经济影响。

在考虑与育肥猪相关的重要方面时,我们根据如何配制日粮对其进行研究。

我们首先确定对成本影响最大的能量水平;然后,确定赖氨酸:能量比;第三步是设定其它氨基酸与赖氨酸的比例;第四步,设定真总肠道可消化磷或可利用磷和能量的比例;最后一步设定钙、维生素、微量元素、盐以及包括添加剂在内的其他养分的水平。

1、能量:1)设定日粮能量水平:需要了解日粮能量影响的增量变化:日粮成本、猪生长性能;(日增重、料比)、胴体标准(屠宰率,瘦肉率,其它)市场价格决定猪生长性能变化值;能量摄入对瘦肉生长的影响:猪在70Kg时候达到平衡值。

2)能量摄入对饲料利用率的影响:能量摄入影响饲料利用率,高能量是饲料最大肉料比和提增重的的重要因素。

3)净能对平均日增重的影响:净能对日增重线性相关。

4)中性洗涤纤维增加对胴体产量的影响线性相关:可以根究饲料中NDF的含量预测屠宰率。

5)原料选择与能量:许多原料可以被利用,使用一致的方法设定每种原料的能量值。

6)建立生长育肥猪日龄能量经济模型。

2、赖氨酸:1)不同体重阶段获得最大生产性能和最低饲料成本的赖氨酸净能比。

2)氨基酸和蛋白:一个简单的经验方法就是生长肥育猪每公斤增重需要大约20g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

3、分阶段饲喂:通过三个分阶段饲喂实验分析了分阶段饲喂方案对日增重、饲养效率、饲料成本、体重、胴体品质的影响。

4、钙磷比:5、其它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推荐水平差异很大;降低增加利润率的安全边际,不会降低生产性能。

6、生长育肥猪效益最大化的实用日粮方案:生长育肥猪≈80%饲料使用量;确定最经济的能量水平;膳食纤维和脂肪对屠宰率和脂肪质量的影响;采用一致的方法估算单一原料的净能值或生产用能量;不同日粮阶段的赖氨酸能量比;钙磷比;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盐;饲料添加剂。

低蛋白日粮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低蛋白日粮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低蛋白日粮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现阶段,我国畜牧业领域正面临着饲养成本过高、蛋白质饲料缺乏、粪污排放致使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低蛋白日粮及时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技术。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补充氨基酸的基础上,将蛋白质的含量减低2%-3%,可以进一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解决蛋白饲料、增加日粮氮的沉积率、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成本与疾病风险。

低蛋白日粮技术在养猪生产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范围,并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本篇文章论述了低蛋白日粮技术的作用,以期为低蛋白日粮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促进我国畜牧业的绿色发展、精准饲养。

关键词:低蛋白日粮;养猪生产;精准饲养引言随着我国养殖业领域的蓬勃发展,畜禽粪污的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猪排泄物中还存在着较多的磷与氮微量元素,而上述微生物元素如果排入土壤环境以及水体环境中时会给生态环境带来非常巨大的影响和环境污染。

通过对生猪粪污进行合理的处置和重复使用,还能够处理小部分的生态环境问题。

但只有从根本上对猪采食中“氮”的浓度加以有效控制,才可以合理调控生猪粪污中磷肥和氮肥等元素对周围环境所产生污染物的影响程度。

降低养猪产品中猪粪污磷与硫元素排放量的主要方法,包括采用“理想蛋白”模式与组合氨基酸、可消化氨基酸搭配日粮等方法,即低蛋白日粮技术。

一、低蛋白日粮技术的作用(一)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养猪生产中过高的氮排放量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而通过使用低蛋白日粮技术能够控制猪体内中对氮、磷元素的利用率和吸收率,能够将日粮蛋白质有效降低,从而大大减少了猪粪污水中氮的排放量,从根本上可以遏制因猪排泄中氮肥太多而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国内外在低蛋白日粮技术方面做出了大量的研究,经研究发现,日粮蛋白水平每减少1%,就能够降低猪排泄物中10%-12%的氮,进而减少了猪舍中氨气的含量,从而减少了因氨气的含量过高而对猪性能所造成的影响。

与此同时,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热能损失和饮水量,并会适当的降低大便的体积。

日粮纤维及其在生猪营养中的作用

日粮纤维及其在生猪营养中的作用

日粮纤维及其在生猪营养中的作用彭海龙田雯江书忠[湖南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7]摘要:在人的营养中,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由于其突出的保健功能而被列为继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元素和水之后的第七大营养素,并成为研究的热点。

在动物营养中膳食纤维被称为日粮纤维,却没有包含在猪的营养标准中。

日粮纤维一直以来被认为无法被非反刍动物消化吸收,而且会降低其他养分消化率,从而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被归为“抗营养因子”一类。

但是这种观点认为的“纤维”是动物营养学一直以来沿用的粗纤维的概念。

随着动物营养学家对日粮纤维认识的不断深入,其在猪营养中的作用也逐渐被发掘。

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是饲料资源短缺,尤其是主要的饲料原料玉米和豆粕长期大量依赖进口,这对我国畜牧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造成的影响日益显著。

因此,在2021年3月15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发布了关于推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的通知。

响应通知号召,众多非常规原料、粮油和食品加工副产品等量大且价格相对低廉的原料,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猪日粮配方中。

但这类饲料原料通常纤维含量高,消化能较低,常导致日粮能量不足、生产性能下降。

挖掘日粮纤维潜在营养价值,对改善当前猪生产性能和节约饲料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1日粮纤维定义日粮纤维是由碳水化合物聚合物组成,并与其他非碳水化合物组分相结合的复杂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饲料原料的细胞壁。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对日粮纤维的组分及分析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至今对其定义仍有争议。

植物纤维最早被认识是在19世纪初期,当时人们将其称为粗纤维(crude fiber,CF),包括纤维素、部分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由于粗纤维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认定其对人体无用。

直到1953年,Hipsley首次提出膳食纤维一词,将其定义为“不能被消化吸收的植物细胞壁成分”。

Trowell于1972年定义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 DF)为不能被消化酶消化的植物细胞壁残余物,又先后于1974年和1976年对膳食纤维的概念进行完善,认为“膳食纤维是指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类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

日粮对猪营养健康

日粮对猪营养健康

日粮对猪营养健康
在猪营养方面我们遇到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如何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日粮的平衡对猪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配制合理的日粮有两方面重要作用,一是提供食物;二是可提高健康水平。

其中健康体现在平衡肠道菌群和提高免疫力。

能量蛋白来源对猪健康的影响不尽相同,这里只讲一部分。

一、喷雾血浆蛋白作用:短期使用可以提高采食量,影响免疫系统,影响消化道微生物平衡。

在日增重上的表现很明显,一般可以比对照组提高25%;另外,抗病力比对照组也明显提高。

但是我们研究的目的是找到血浆蛋白的替代品。

二、甘露寡糖从酵母细胞壁中提取,不是化学合成。

其对断奶仔猪日增重的作用在4%左右,而且可以提高生长性能,对断奶前仔猪则有降低死亡率的作用;在改善肠道微生物平衡上用PCR试验,发现能够改善微生物平衡。

因此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锌和铜作用:提高生长速度、抗病、加性效应。

问题:如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据目前的观点来看,采用有机锌和铜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另外,高铜饲料猪群淘汰率高,但是高锌的淘汰率并不高。

四、纤维1.可发酵非淀粉多糖,它是作为能量底物存在的,会与病原体竞争能量。

2.非可发酵非淀粉多糖,可以激发杀菌功能。

五、直接可饲喂微生物1.益生素在维持消化道微生物平衡方面有一定的帮助;2.核苷酸对仔猪消化道生长促进有重要的帮助。

六、总结1.饲养管理非常重要2.以上提到的日粮营养要充分供应。

3.很多产
品对提高养猪业经济效益非常明显,比如喷雾血浆蛋白、免疫蛋白、氧化锌等。

传统营养一般都考虑生产效益,现在,越来越关注营养素平衡和人类健康。

日粮纤维特征及其对猪生长的影响

日粮纤维特征及其对猪生长的影响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2年5月刊86畜禽与水产工程日粮中纤维对猪群生长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主要取决于生猪的生长阶段。

生长阶段的猪群如果日粮中的纤维含量过高,将会影响能量获取;但对妊娠母猪的影响相对较小,能够大大提高妊娠母猪的饱腹感,妊娠后期适量增加纤维能够有效解决母猪过肥的问题。

与年龄较小的仔猪相比,成年猪群发育状态良好,消化纤维和分解纤维的能力更强。

二、日粮纤维对猪生长的影响1、日粮纤维对生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日粮当中的纤维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改善胃肠道功能,增强胃肠道的蠕动能力,间接影响猪群的饲料消化利用率。

如果饲料配方中高纤维饲料种类较多或添加量超标,会影响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日粮中的纤维在进入肠道后能够被大肠杆菌进一步发酵,在多种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分解成多种脂肪酸被机体利用。

综合性把控粗纤维日粮的添加量,不仅不会对育肥猪的生长发育产生危害,而且能够大大提升瘦肉比率。

如果日粮中的纤维含量相对较多,通过适当延长饲料投喂时间能够保证猪群更好地适应饲料中的粗纤维。

进入育肥后期后,粗纤维能够阻碍体内脂肪的过量沉积,大大提升瘦肉率,减少饲料采食量,从而降低经济成本。

饲料的采食多少与日粮中能量饲料的添加量密切相关,添加适量粗纤维日粮,能够有效稀释改善能量浓度,保证能量饲料更好地被消化和利用。

2、日粮纤维对猪营养代谢的影响日粮纤维会影响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以及矿物质代谢。

如果日粮中的纤维含量显著升高,会刺激消化道黏膜,加速胃肠道蠕动,有助于养分吸收。

但是,日粮纤维具有一定的吸水性,添加过多会影响到机体的消化功能,造成消化不良。

(1)影响蛋白质代谢生猪养殖不同阶段通过添加适量高纤维饲料,会对猪群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利用产生一定影响。

如果高纤维饲料添加过多会导致肠道中的营养物质供给不足,猪群出现生长发育不良。

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高纤维饲料,会影响肠道上皮细胞的正常繁殖,使细胞大量脱落。

添加量超过一定标准后,还会影响机体对氨基酸的消化利用,要严格控制添加量。

低蛋白日粮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低蛋白日粮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低蛋白日粮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摘要:低蛋白日粮,是在科学认知动物氨基酸需求和饲料原料氨基酸供给的基础上,通过添加晶体合成氨基酸,达到精准满足动物氨基酸的需求。

应用低蛋白概念配制的日粮与按NRC推荐的日粮蛋白质水平相比,可以降低粗蛋白水平2%~4%,不降低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同时,降低蛋白原料的添加量,提高动物对蛋白原料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动物代谢负担,减少了粪污排放。

关键词:低蛋白日粮;养猪生产;应用引言在不影响生猪生产性能的条件下,适当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可有效提高猪肉肌内脂肪含量,减少滴水损失,增加肉品嫩度,并保持较好的肉色和风味,一定程度上对改善猪肉品质具有积极作用。

此外,低蛋白日粮可通过平衡氨基酸配比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对优化饲料蛋白使用比例、降低饲养成本、节约蛋白质资源、减少氮排放、促进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低蛋白日粮低蛋白日粮是指家畜日粮通过添加赖氨酸、蛋氨酸等合成氨基酸在满足动物对氨基酸的需求(即维持氨基酸的平衡)的基础上,将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2%~4%的一种日粮。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试验表明,将日粮蛋白水平降低2~4个百分点,日粮中氨基酸能满足动物需要,不影响家畜生产性能,但对饲料转化率、家畜氮沉积和氮排放、饲养成本等方面均有改善趋势。

市面上L-赖氨酸、L-苏氨酸等人工合成氨基酸越来越多,价格也在逐步降低,通过使用合成氨基酸来满足动物的氨基酸需求,减少蛋白质原料的用量,在家畜生产中应用也就成为了可能,既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氮利用率、减少粪便和氮排出量、减轻污染环境的压力,又能使生产保持在较高水平。

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低蛋白日粮不降低猪肉品质,同时对猪肌内脂肪、嫩度、系水力、鲜味等方面有一定的影响。

2.低蛋白日粮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2.1低蛋白日粮在母猪方面的应用低蛋白平衡氨基酸日粮在母猪方面的应用主要目的在于改善母猪热应激、降低氨氮排放、提高生产性能。

各种营养成分在采食消化和代谢过程中都会产生热量,各种营养物质中蛋白质的热增耗最为显著,可达30%,持续时间达6~7h。

日粮纤维在繁殖母猪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日粮纤维在繁殖母猪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日粮纤维在繁殖母猪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刘文峰 译自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18,9(04):783~793潘雪男 审中图分类号:S828.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20)08-0017-04摘 要:各种来源的纤维是猪日粮中的一种常见成分。

纤维可以为养猪生产者提供一种利用本地生产的植物性原料(来自食品行业或饮料行业的副产品)的方法。

含高水平纤维的日粮能够使动物产生饱腹感的价值早已得到公认。

然而,向日粮中添加纤维可能会降低猪的采食量,对正处于对营养需求有较高要求的生产阶段(如仔猪的生长期和母猪的哺乳期)的猪而言这显然是不利的。

最近,人们发现纤维能给养猪生产带来鲜为人知的益处,特别是考虑到世界各地要求养猪业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对采用限饲的猪的福利关注以及需要确保此类生产系统对环境友好。

例如,在日粮中添加纤维能够以一种可能会降低抗生素需求量的方式改变动物肠道中微生物菌群组成,受控制地添加某些种类的纤维可以减少在养猪生产过程中向环境排放的氮的数量,从而降低环境成本。

具有特殊潜在价值的粗纤维浓缩物(crude fibre concentrates)有可能会被用作提高仔猪生长速度或改善其福利的“功能性”饲料添加剂。

也许使用含高水平纤维的日粮最有可能提高母猪繁殖率。

配种前提高日粮中纤维的含量可提高卵母细胞的成熟度、胚胎存活率和窝产仔数,为养猪生产者创造一种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能够提高每头母猪可销售猪肉产量的方法,但产生这些益处的机制尚不明确。

然而,血浆和卵泡液中关键激素和代谢产物的浓度的改变以及下丘脑饱腹感中枢对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和表观遗传学的影响是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纤维;猪;妊娠;生产;繁殖通常,人们将日粮纤维定义为植物性饲料原料中不可消化的部分,它是许多猪饲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不能被完全消化,但是日粮纤维可以通过直接(如肠道填充)和间接(如通过其在猪结肠中发酵后产生的气体和生理活性物质)的方式影响一系列生理过程。

仔猪对日粮营养成分的需求特点

仔猪对日粮营养成分的需求特点
01
仔猪的生理特点
01
新生仔猪
出生时身体软弱,需要护理和保温。
02
早期断奶
通常在出生后2-4周断奶。
03
生长迅速
仔猪在生长过程中非常迅速,对营养需求也较高。
仔猪的营养需求
高质量的蛋白质
仔猪需要高消化率的蛋 白质,以支持其快速的 生长。
氨基酸
特定的氨基酸如赖氨酸 、蛋氨酸和色氨酸等对 仔猪的生长非常重要。
仔猪的脂肪摄入量
根据仔猪的体重和活动水平确定摄入量
01
一般来说,仔猪的脂肪摄入量应占日粮总能量的10%-20%。
根据日粮类型确定摄入量
02
如果日粮中谷物含量较高,则需要适当增加脂肪摄入量以提供
足够的能量。
避免过量摄入脂肪
03
过量摄入脂肪会导致仔猪腹泻和消化不良等问题,应避免过量
摄入脂肪。
05 仔猪对日粮中维生素需求特点
仔猪的矿物质需求
钙和磷
仔猪对钙和磷的需求量较高,这两种矿物质对于骨骼和牙齿的发育 至关重要。缺乏会导致骨骼脆弱、易骨折等问题。
铁、铜和钴
这些矿物质对于仔猪的造血系统十分重要,缺乏会导致贫血、免疫 力下降等问题。

锌对于仔猪的免疫系统和生长发育都有重要影响,缺乏会导致生长缓 慢、皮肤炎症等问题。
仔猪的矿物质来源
不同生长阶段仔猪的营养需求 07 及饲养管理要点
哺乳仔猪的营养需求及饲养管理要点
营养需求
哺乳仔猪对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求 较高,因为它们需要快速生长和发育。此外 ,它们还需要足够的能量来满足其日常活动 和维持体温稳定的需求。
饲养管理要点
为哺乳仔猪提供足够和高质量的母乳是非常 重要的,因为母乳是它们获取营养的主要来 源。此外,应确保哺乳仔猪在出生后立即能 够获得足够的母乳,并且应定期检查母乳的 质量和数量。

日粮纤维在繁殖母猪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续1)

日粮纤维在繁殖母猪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续1)

日粮纤维在繁殖母猪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续1)作者:刘文峰杨洋来源:《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20年第09期摘要:日粮纤维对母猪的行为、动物福利、免疫状态、氮排放量和繁殖性能具有一定的的影响。

在母猪生产周期的不同阶段,如妊娠期、哺乳期,给其饲喂不同来源的纤维,会对母猪繁殖性能和所产仔猪的生产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处理得当,猪场可从中获益。

关键词:日粮纤维;卵母细胞;囊胚;母猪4 日粮纤维对猪生产的影响4.1 行为和福利在現代养猪生产系统中,母猪在妊娠期通常会被限制采食,以避免体重增加过多以及在产仔和活动(locomotion)时出现相关的问题。

然而,这会导致妊娠母猪饥饿,并引发动物福利问题。

母猪会在几分钟内吃掉喂给它的日粮,但仍有很强烈的饥饿感。

母猪喂给含有高水平纤维的日粮(以下简称“高纤维日粮”)后,饱腹感会增强,这是由于肠道被日粮中的纤维填充,胃排空延迟,机体释放出增加饱腹感的肠道肽,在远端肠道产生大量的短链脂肪酸,同时采食后机体减少了葡萄糖的吸收量。

猪在采食高纤维日粮后会减少活动量,这些活动包括非进食性口腔咀嚼和其他典型刻板行为。

因此,高纤维日粮被认为是一种会使猪产生营养性饱腹感并使其明显减少采食活动的方法,可以改善妊娠期限饲母猪的福利。

然而,这些结果在生理学上难以解释。

一些研究表明高纤维日粮不会影响母猪体内的唾液皮质醇水平、刻板行为或采食动机刺激。

日粮纤维的类型会影响母猪的饱腹感,这些研究人员最近指出,发酵速度慢且丁酸产量高的纤维(如木薯淀粉)可能会在这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4.2 免疫状态McGlone和Fullwood报道,给母猪饲喂含25%甜菜粕的日粮,其血液中白细胞增多,但不影响其他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标记物(自然杀伤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数量。

母猪在妊娠期(而不是哺乳期)饲喂高纤维日粮,其所产初乳中的C-反应蛋白(炎症标记物)水平会下降。

有证据表明,生长猪饲喂含甜菜纤维的日粮后用有齿结节线虫进行攻毒,其粪便中虫卵的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猪的。

日粮纤维对生猪养殖及妊娠母猪的影响 - 种植技术

日粮纤维对生猪养殖及妊娠母猪的影响 - 种植技术

日粮纤维对生猪养殖及妊娠母猪的影响-种植技术随着人们对日粮纤维认识的深入,近年来有关妊娠母猪利用日粮纤维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学习。

下面就一起来具体来了解一下:日粮纤维对生猪养殖及妊娠母猪的影响。

1、日粮纤维的种类日粮纤维是结构性多糖、非结构性多糖、木质素,以及一部分细胞壁镶嵌蛋白质和矿物质等组成的不均一混合物,是非淀粉多糖(NSP)和木质素的总和。

NSP中的B一葡聚糖、阿拉伯木聚糖、果胶、甘露聚糖等以氢键松散地与纤维素、木质素及蛋白结合,溶于水,称水溶性非淀粉多糖或可溶性纤维,大多数NSP均为水溶性的淀粉多糖。

以酯键、酚键、阿魏酸、钙离子桥等共价键或离子键牢固的和其他成分结合称为不溶性非淀粉多糖,主要为纤维素。

碳水化合物中只有淀粉、二糖、戊糖和低聚糖可以被猪自身分泌的内源酶降解,NSP可以在猪的大肠被肠道微生物分解,而木质素在猪肠道内不可降解。

抗性淀粉和可溶性纤维( SF)可以被猪肠道微生物迅速分解,而不溶性纤维(IF)分解较慢。

2、猪利用日粮纤维的生理机制猪利用日粮纤维的生理基础是猪在长期生长发育进程中,为适应生存环境,形成了发达的大肠,尤其是结肠部分,并具有完整的微生物区系,包含所有的优势反刍纤维素分解菌。

猪的胃、小肠与其他单胃动物相似,主要是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但猪的大肠发达,具有类似瘤胃发酵罐的功能,这是猪的消化道结构的特点,也是优点。

猪大肠包含需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和兼氧微生物,其中专性厌氧微生物占优势。

其微生物区系包括高活性的反刍纤维分解菌属和半纤维素分解菌属,其中包括琥珀酸生成纤维菌、白瘤胃球菌、生黄瘤胃球菌、丁酸弧菌属及反刍类菌体,其中琥珀酸生成纤维菌和生黄瘤胃球菌属,在生长猪的大肠内也占优势地位。

猪的大肠内含有一种新型高活性的纤维分解菌属,即草食梭状芽胞杆菌,其降解细胞的能力相当或高于反刍纤维素分解菌。

初生猪的盲肠和结肠并无微生物存在,但随着开始采食植物性饲料,逐渐建立起微生物区系。

母猪日粮进行营养补充有益于仔猪生长

母猪日粮进行营养补充有益于仔猪生长
母 猪 日粮 进 行 营养补 充有 益于仔猪 生长
潘 金 彪 译
常 石 校
母 体 营养对 子代 生长 性 能的 影响 一 直是人 们 所 感兴趣 的课 题 ,特别是 在 非反 刍动 物 营养 方 面
尤 为 如 此
球 蛋 白 A 激 活后 的抗 卵 白蛋 白抗 体 、淋 巴细胞 增 殖及 淋 巴细胞 产生 的 一 干扰 素 。
在 哺 乳期 第 3天 ,乳 汁 中抗 卵 白蛋 白浓度 不
受 日粮 处 理 的 影 响
为妊娠 期 第 6 8天起 到哺 乳期 第 2 天 止 4种试 验 l
日粮 的 组 成 分 别 为 : 不 添 加 亚 麻 产 品 的 标 准 日粮
M. esr L sad等 指 出。 由采食 亚麻 籽 、 在 亚麻 籽
喂 含 亚 麻 籽 的 日粮 . 会 改 变其 细 胞 免 疫 应 答 反 应
和 体 液 免 疫 应 答 反 应
抗体 转移情 况 的影 响。
M.esr L sad等说 , 在妊娠 期 第 8 8天和 第 1 1 0 天
时 , 母猪 免 疫接 种 卵 白蛋 白。 第 一 次免 疫接 种 给 在
( 照 组) 试验 猪 1 对 , 5头 ; 添加 1 %亚 麻 籽 的 日粮 , 0
试验 猪 1 6头 ; 加 65 亚 麻 籽 饼 粉 的 日粮 试 验 添 .%
猪 1 头 :添 加 35 4 .%亚 麻 籽 油 的 日粮 .试 验 猪 1 5
头。
第 2天 、 入 亚麻籽 、 摄 亚麻 耔 饼粉 及 亚麻 油 的母猪
加拿 大魁 北 克省谢 布 鲁 克奶 牛 与猪 研 究 开发 中心
的 M.e sr 、 V.ei、 Gig ee 和 C.ame L sad H. P t A. g u r t F r r研

仔猪对日粮营养成分的需求特点

仔猪对日粮营养成分的需求特点

仔猪对日粮营养成分的需求特点仔猪单位体重所需养分高,且对日粮营养物质质量要求高。

物质代谢旺盛,生长快,20日龄仔猪,体重为初生时的4.5倍,每千克体增重的蛋白质沉积量为9~14克,而成年猪每千克体增重沉积的蛋白质仅为0.3~0.4克,前者是后者的30~35倍。

仔猪60日龄的体重为初生重的15.7倍。

钙、磷代谢也很旺盛,每千克增重含7~9克钙,4~5克磷。

1.蛋白质的营养特点仔猪出生后的前几天,血液中尿素氮含量高,可以推测这期间体内氨基酸分解代谢旺盛。

用氨基酸、示踪放射性碳研究发现,仔猪出生后前几天肝脏外蛋白质合成强度处于低水平。

幼小仔猪的胃和小肠,只具有极低的水解日粮蛋白质的能力,尤其是对植物蛋白质的消化能力更有限。

但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加,消化蛋白质的能力也从28日龄的约6%提高到56日龄的35~53%,一直到150日龄。

当仔猪日粮蛋白质水平在15%-27%范围内时,增重和采食量随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升高而呈线性增加。

对3或7日龄断奶的仔猪,随着代乳料中蛋白质浓度(17.5%-30%)的升高,增重和采食量呈线性增加,在蛋白质浓度达27.5%和30%时,效果最好。

日粮中的氨基酸供给量和平衡程度十分重要。

据报道,日粮中可消化氨基酸浓度从1.15%提高到1.50%,SEW(早期隔离断奶饲养)仔猪生长加快,每千克增重饲料消耗降低。

减轻仔猪断奶后生长受阻的有效措施是增加早期断奶仔猪饲粮中奶产品的用量。

3-5周龄断奶仔猪,乳清可用到15-25%,20千克体重以上的仔猪,乳清用量可减少。

2.能量营养的特点许多研究观察到,新生的家鼠、豚鼠、家兔、羔羊和犊牛的能量主要来自于胎儿期沉积于脂肪组织中的脂肪酸的氧化供给。

但仔猪与这些新生动物不同,白色脂肪组织发育很少(胎儿期约50%的甘油三酯贮存在白色脂肪组织中),褐色脂肪组织(胎儿期约50%的甘油三酯贮存在褐色脂肪组织中)完全没有,体内脂类总量约为1~1.5%,而且主要为结构脂类--磷脂和胆固醇。

日粮纤维在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日粮纤维在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日粮纤维在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黄祥祥张石蕊*(湖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长沙410128)摘要:近年来,人们对日粮纤维在猪生产中的作用效果进行了大量研究。

结果表明,日粮纤维在保障猪身体健康和提高其生产性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主要就日粮纤维在仔猪、生长育肥猪、母猪生产中的影响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日粮纤维;猪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饲料资源缺乏将是养殖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所以,近年来人们对于日粮纤维在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上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特别是猪对日粮纤维利用情况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点。

对于猪日粮中纤维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日粮纤维预防断奶仔猪腹泻和断奶应激综合症的研究;第二,日粮纤维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第三,日粮纤维改善育肥猪胴体组成和肉品质的研究;第四,日粮纤维对母猪繁殖性能和行为的影响。

1日粮纤维日粮纤维最早被定义为植物细胞成分中能抵抗人类消化酶水解作用的结构成分。

但是,这个定义并不包括作为食物添加剂成分的多糖,也就是指植物胶质、变性的纤维素和淀粉部分。

随后,日粮纤维的定义被扩大为包括所有不能被人类消化道内源酶降解的多糖和木质素。

从化学的角度,日粮纤维则被认为是非淀粉多糖(NSP)和木质素( lignin)的总和。

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分析方法已实施多年,但究竟何种成分属于“纤维”仍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根据卢德勋(1998)的研究,日粮纤维的定义应该包括以下4层含义。

首先,日粮纤维是日粮内一种具有特殊营养生理作用的复合成分,而不是一种化学组成相当一致的饲料或日粮成分,日粮内组成纤维的单个成分的营养作用并不等于是纤维整体的营养生理作用。

其次,应该突出日粮纤维的组成,由结构性和非结构性成分两部分构成,结构成分主要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物质、木质素,非结构成分包括多种来源的多糖类,如植物储备的非消化多糖、树胶类、植物粘胶、藻类多糖等,以及纤维紧密联系的物质:植酸、植酸盐、表皮层物质、细胞壁蛋白质(主要是羟脯拟酸)、部分维生素、芳香物质和非代谢糖类(棉籽糖)等。

猪日粮中的必需营养物质

猪日粮中的必需营养物质

03
必需氨基酸
赖氨酸
作用
促进猪的生长发育,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性 能。
来源
常用植物性饲料中赖氨酸含量较低,需要通过 添加赖氨酸盐酸盐或赖氨酸硫酸盐等补充。
缺乏症状
生长缓慢、消瘦、贫血、被毛粗乱等。
蛋氨酸
作用
参与蛋白质合成和代谢,促进猪的生长和发 育。
来源
常用植物性饲料中蛋氨酸含量也较低,需要 通过添加蛋氨酸或羟基蛋氨酸等补充。
神经传导
钙离子在神经传导过程中 起着关键作用,有助于维 持正常的神经功能。
血液凝固
钙参与血液凝固过程,有 助于伤口止血和愈合。
肌肉收缩
钙离子在肌肉收缩过程中 发挥重要作用,影响猪的 运动能力。

能量代谢
磷是ATP(三磷酸腺苷) 的组成成分,参与能量代 谢过程,为猪的生命活动 提供能量。
骨骼和牙齿形成
猪日粮中的必需营养 物质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能量营养物质 • 必需氨基酸 • 必需矿物质元素 • 维生素 • 水分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研究目的
明确猪日粮中必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功能和需求量,以 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研究背景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猪的营养需求越来越受到关注。合 理的日粮配方对于提高猪的生产性能、降低养殖成本、 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环保型饲料,降低饲料中 的抗营养因子和有毒有害物质 ,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对 环境的污染。
智能饲喂技术研究
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智能 饲喂技术,实现精准饲喂,提
高饲养效率。
THANKS
感谢观看
饮水来源
猪主要通过饮水器或水槽获取水分。水源应保持 清洁、新鲜,避免污染和细菌滋生。

日粮纤维组成对生长猪净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日粮纤维组成对生长猪净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作 者 简介 : 吕知谦 ( 1 9 9 2 一),男, 山 东滕 州人 ,博 士 生,研
究方 向 为动 物 营养 与饲料 科 学 ,E - m a i l : l z q 2 4 3 4 3 9 0 9 3 6 @1 6 3 ,
c om ;
通讯作者 :赖 长华,副研 究 员,博士生导师 ,E — ma i l : l a i c h a n g
资 助 项 目: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 3 1 6 3 0 0 7 4);1 1 1项 目
( B1 6 0 4 4)
与豆粕 的比值一致 。考虑 到氨基酸水平对净 能值的 测定可 能产 生影响 ,本试验 中保 持必需氨基 酸的平
衡 ,其 余营 养成 分 均 参 照 NRC ( 2 0 1 2) 1 生 长 猪 营 养 物 质 需要 量 。
酵缓慢 ,所 以相 同总膳 食纤维 的 日粮也有可 能因
为可溶性纤维 成分含量 的不同而具有不 同的有效 能 值。本试验 旨在采用替代法评价 2 种纤维原料 的净能 值 ,探讨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纤维含量对生长猪原料有 效能值 、氮利用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等方面 的影响。
1 材 料 与 方 法
甜 菜 渣 日粮 和 大豆 皮 日粮 3个 处理 组 ,每 组 6头猪 。其 中甜 菜渣 日 粮 和 大豆皮 日 粮 是 甜 菜渣 和 大豆 皮 分别 替代 基础 日 粮供 能部 分 的 2 2 . 4 9 %和 2 0 . 4 5 %。试 验 共 3期 ,每 期 2 8 d ,包括 2 2 d适 应期 和 6 d测 热期 。 结果表 明 :纤 维 日 粮 的有
效 能值 及 总 能 、粗 蛋 白质 和 粗 脂肪 的 消化 率 显 著低 于基 础 日粮 ( P <0 . 0 1 ),甜 菜 渣 日粮 的 总膳食 纤维 消化 率显 著 高

日粮中矿物质元素对生猪养殖的影响

日粮中矿物质元素对生猪养殖的影响

日粮中矿物质元素对生猪养殖的影响摘要矿物质元素是生猪生长与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地使用日粮中的矿物质元素对于提高生猪生长及提高猪肉品质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矿物质元素对生长的影响、矿物质元素对骨骼发育的影响、矿物质元素对免疫力的影响、矿物质元素的供给建议。

矿物质元素对生长的影响矿物质元素包括钙、磷、镁、铁、锌、铜等,这些元素在日粮中的适量添加可以促进生猪的生长发育、增加猪体重、提高饲料转化率和养殖效益等。

其中,钙和磷是猪在日粮中需求量最高的矿物质元素。

钙是构建猪骨的重要元素,猪体内不足钙会导致骨骼发育不良、易骨折、进食困难等问题;而磷是猪体内酶活性所必需的成分,猪体内不足磷会导致生长缓慢、发情期延长等问题。

因此,将适量的钙和磷添加到日粮中可以促进猪体生长,增加体重。

镁是补充钙磷的辅助成分,它能够调节骨骼生长的速度、抑制骨质疏松。

铁、锌、铜等则是猪体内免疫反应所必需的成分,它们能够提高生猪身体的免疫力,防止和缓解猪的疾病侵袭。

矿物质元素对骨骼发育的影响生猪的骨骼发育与日粮中的矿物质元素密切相关。

钙是骨骼细胞形成的重要成分,猪体内不足钙会导致骨骼脆弱、易骨折等问题。

此外,磷的缺乏也会影响猪体内酶的正常活性和能量代谢。

适量补充矿物质元素可以稳定骨骼的生长速度、调节骨骼生长的节奏,同时提高骨骼的抗压性。

因此,日粮中的矿物质元素是保证生猪骨骼健康发育的重要保障。

矿物质元素对免疫力的影响矿物质元素不仅对生猪身体的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增加猪体免疫力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铁是红血球所需要的元素,铜则是抗氧化酶的必需成分,锌则是关乎免疫功能的核心元素。

这些元素的足量补充可以提高猪体内的免疫能力,对抗自由基氧化损伤,降低免疫应激反应和感染率。

矿物质元素的供给建议在日粮中适量补充矿物质元素对于提高生猪生长及提高猪肉品质至关重要。

矿物质元素的供给须根据生猪的种类、年龄、生产阶段以及饲料质量等因素综合考虑。

日粮纤维在猪日粮中的应用资料

日粮纤维在猪日粮中的应用资料

麦麸
8%
对总 SCFA 浓度和乙酸、丙酸、异位酸和乳酸浓度无影响,丁酸浓度有提高趋势。
文献
Pieper,2012 Molist,2010
甜菜渣、菊粉、乳果 5%,0.75%, 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盲肠、 结肠中的氨浓度和小肠前段的支链脂肪酸浓度,但是对
糖和小麦淀粉
2%,5% 粪中总挥发性脂肪酸(VFA)、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无影响。
纤维来源
添加水平
结果
柑橘果胶
7.5%
AID粗蛋白降低8.2%,AID氨基酸降低28.7%
苹果果胶
4%或8% SID粗蛋白和氨基酸降低
纯化麦麸NDF 纯化麦麸NDF
----
回肠N消化率线性降低
15%
AID氨基酸降低2-5.5%,半胱氨酸、丙氨酸、甘氨酸降低值为 18%、16%、12%。
大豆皮
3-9%
大部分氨基酸AID和SID值线性或二次下降
6.2 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李美君等(2017)总结了近15年来关于日粮对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结果。 各试验所得结果不尽相同,受以下因素影响: (1)母猪胎次:高胎次母猪对日粮纤维的营养物质利用率更高(吴德,2003;noblet,1993)。 (2)日粮纤维来源:Veum 等(2009)认为妊娠期日粮不同来源的纤维所含多糖的类型、含量、木 质化程度及淀粉含量不同, 可能影响母猪对其消化利用率, 因而对繁殖性能产生不同的效果。 (3)日粮纤维水平:数个学者研究表明,一定水平的中性洗涤纤维添加可提高窝产仔数(单妹, 2015;冯冬冬,2011;Johnston,2002)。 (4)饲喂时间:冯冬冬(2011)连续进行 2 个繁殖周期的研究发现, 第一个繁殖周期窝产活仔数减 少 0.35 头, 而第二个繁殖周期增加 0.92 头。

日粮在养猪中的应用

日粮在养猪中的应用

日粮在养猪中的应用长期以来,我国养殖业面临着蛋白饲料资源紧缺、氮排放污染严重等问题。

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副产品。

作为主要植物蛋白饲料原料,豆粕的供应量和价格与大豆产量密切相关。

国际粮农组织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大豆的产量为1960 万t,仅占世界产量的5.54%;进口大豆10032.71 万t,为大豆产量的5.11倍,占农产品进口的48.27%[1];巴西和美国为我国的主要进口国,2020年1—7月农产品进口量分别占进口总量的36.99%、13.11%[2]。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持续发展,我国加大了向其他国家进口大豆等蛋白饲料,同时加强了对低蛋白日粮技术的研究,以期减少对豆粕的需求,缓解美国大豆进口量降低带来的资源压力。

低蛋白日粮是指将日粮粗蛋白(CP)水平按猪营养需要(NRC)推荐标准降低2~4个百分点,然后通过适当添加赖氨酸(Lys)、蛋氨酸(Met)、苏氨酸(Thr)等必需氨基酸,使日粮中的各种氨基酸含量和比例与动物必需氨基酸的需求相吻合,达到理想氨基酸平衡,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降低排泄物中氮排放[3]。

我国农业农村部也大力倡导养殖业低氮减排绿色发展,研究饲料中豆粕减量替代方案,加强推广应用低蛋白日粮相关技术。

2020年,在我国农业农村部组织研究低蛋白日粮技术的基础上,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修订发布了《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GB/T5915-2020)[4],其中育肥猪全程饲料平均CP水平最低为12.6%、最高为_应用提供参考。

1低蛋白日粮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1.1 低蛋白日粮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母猪在不同生理阶段对CP和氨基酸需求有所不同,适当降低日粮CP水平能提高母猪采食量,从而影响其生产性能[6]。

对于妊娠母猪,其氨基酸需要量与胎儿、乳腺组织、胎盘(包括与之相关的绒毛尿囊液、子宫)、体蛋白沉积及能量摄入量密切相关(NRC2012)。

在妊娠中后期,饲喂含15%CP 日粮的母猪每天至少消耗20g 可消化赖氨酸(SIDLys),而饲喂12%CP 日粮的母猪则消耗18.4g/d[7]。

生猪养殖过程中“粗”粮不应该少

生猪养殖过程中“粗”粮不应该少

生猪养殖过程中“粗”粮不应该少在集约化养猪的条件下,生猪吃的是以玉米、豆粕、鱼粉等原料为主的配(混)合饲料。

日趋“精”化的饲料日粮,其粗纤维含量十分低下,导致生猪出现消化慢性、便秘等“富贵病”,影响了养猪效益的提高。

实际上,让生猪吃点“粗”粮,在日粮中耐寒能保持适宜的粗纤维含量,对于降低放养成本、提高肉鸡生产性能作用特别明显。

保持生猪日粮中适宜的中曾粗纤维含量,可产生以下效用:一是调节营养发展水平。

日粮纤维进入胃肠道后,其体积膨胀增大,可以扩充胃肠容积,使生猪能忍耐饥饿。

同时,粗纤维可稀释能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浓度,达到恰当利用饲料的目的。

二是降低饲料成本。

为提高奶制品日粮的粗纤维含量,含量通过用粗纤维可较高但价格较低的饲料部分替代粗纤维含量较低但价格较高的饲料,这样在相同产出的情况下费用单位饲料成本降低。

三是刺激胃肠充血。

粗纤维进入胃肠道后,能刺激胃肠道的蠕动,有利于营养物质在胃肠道中的吸收,促进粪便的正常排出,减少了胃肠道溃疡的发生。

四是控制脂肪沉积。

增加饲料中的粗纤维,可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因而可有效地调节脂肪代谢,控制脂肪在生猪体内的沉积。

五是促进生猪生殖。

日粮纤维的可溶性绝大部分对减少生猪胃酸的分泌起重要作用,并且对肠道中的病原菌的移生作用很严格,从而限制了小肠胃内病原菌的生长,促进了动物健康。

六是提高母猪繁殖性能。

在妊娠母猪日粮中添加纤维素可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平均每头母猪多生产仔猪1.5头,所产的仔猪较不饲喂纤维的母猪所产的仔猪的生长速度要提高20%。

生猪不同生理时期对纤维素的出清能力不一样,应根据生猪不同的生理第二阶段阶段及其生理特点,在下旬粮中添加合适的比例。

生猪不同生理阶段日粮中粗纤维含量推荐如下:公猪:6%~8%;空怀及怀孕母猪:8%~12%;哺乳母猪:7%;后备猪:6.5%~8%;断奶仔猪:3%~4%;肥育猪:6%~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粮的分类日粮主要成分在生猪养殖中的作
用-种植技术
日粮,满足一头动物一昼夜(一天)所需各种营养物质而采食的各种饲料总量。

纯合日粮是指配制饲粮时不用天然饲料,所有成分都是由纯的营养素组成,如合成氨基酸、纯化的淀粉、葡萄糖或蔗糖等。

半纯合日粮:指配制动物日粮时采用部分天然饲料原料,部分采用纯化物质。

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日粮的分类日粮主要成分在生猪养殖中的作用。

1、蛋白质猪采食的蛋白质,指的是饲料中的粗蛋白,即含氮物的总称。

其中的真蛋白由于其分子量大,必须在猪的消化道先分解为小分子的氨基酸、短肽才能通过肠吸收。

生长猪食入的蛋白质只有40%左右转化为体蛋白。

其余部分中一些从粪中,少量以各种形式从尿中排出,大部分被作为能量利用。

当能量供应不足时,有更多的蛋白质被分解供能;当饲料中蛋白质过量时,多余部分也被作为能量利用,造成巨大浪费,且降低了饲料的利用率。

优质的蛋白质原料,在仔猪胃肠道内,很快的被降解成短肽,迅速吸收。

蛋白质原料的这一特性,是消化率特性的延伸,也是蛋白质原料的重要指标。

2、氨基酸妊娠母猪必需氨基酸需要取决于母猪妊娠期间母猪维持需要和妊娠期间蛋白质沉积需要两部分。

其中,母体自身体蛋白质沉积,包括子宫及其内容物、乳腺组织和母体自身蛋白质沉积等的合成代谢受母猪品种或基因类型、生理发育阶段,以及上一哺乳期母体蛋白质损失等多种因素影响,是影响妊娠母猪氨基酸需要的最主要因素。

在日粮中,赖氨酸作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如果供给不足将会出现母猪泌
乳量下降,母猪失重过多等不良结果。

因此,应充分保证泌乳母猪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特别是限制性氨基酸更应给予满足。

实际生产中,多用含必需氨基酸较丰富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来提高饲粮中蛋白质质量,也可以使用氨基酸添加剂达到需要量。

哺乳母猪氨基酸的确定需要考虑维持、泌乳和母体自身体蛋白质动用等三方面因素。

在一般情况下,母猪哺乳期间由于受采食量的限制,从日粮中获取的氨基酸不足以满足泌乳需要,必须动用体蛋白质储存补偿乳蛋白质合成对氨基酸的需要,从而导致母猪在哺乳期间失重。

3、矿物质矿物质是生猪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些金属和非金属元素,是生理生化酶类催化物的组成成分。

矿物质参与肌肉、神经组织兴奋性调节,维持细胞膜的通透性,保持体液一定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矿物质还是形成骨骼、血红蛋白、甲状腺素等的重要组成成分,对机体新陈代谢起重要作用。

在矿物质中,如果钙、磷缺乏或钙、磷比例不当,会使母猪的泌乳量降低。

有些高产母猪也会在过度泌乳,日粮中又没有及时供给钙、磷的情况下,动用体内骨骼中的钙和磷而引起瘫痪或骨折,使得高产母猪利用年限降低。

泌乳母猪日粮中的钙一般为0.75%左右,总磷在0.60%左右,有效磷0.35%左右,食盐0.4%~0.5%。

4、维生素维生素A是猪的维生素营养中最重要的一种,主要生理功能是保持猪的呼吸、消化及生殖系统黏膜的正常功能。

维生素A缺乏时,生殖系统等组织的上皮细胞发生鳞状角质变化,引起炎症,并降低动物的免疫力。

维生素A在肝脏的贮存量及在血浆中含量变化很大,因此决定母猪繁殖期间对维生素A的绝对需要量很困难。

初乳和产后14
天常乳中维生素A含量增加。

植物性饲料中无维生素A,只有胡萝卜素。

日粮中是否添加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初产母猪的繁殖性能和仔猪的生产性能不受影响,但给仔猪注射维生素A或β-胡萝卜素后,血浆中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的含量增加,胚胎死亡率减少,出生和断奶仔猪数增加。

维生素E是动物体内的必需维生素之一,具有抗氧化作用和维持动物生殖功能正常的作用。

主要通过抗氧化剂的生理功能,防止氧化连锁反应,减少体内自由基,从而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

维生素E能有效抑制猪肉中高铁血红蛋白的形成,增强氧合血红蛋白的稳定性,延长鲜肉理想肉色的保存时间。

日粮中添加过量的核黄素,则会导致妊娠期异常,初生窝重和妊娠增重减少,初生死亡率增加。

当核黄素缺乏时,患猪食欲不振或废绝,生长缓慢,被毛粗糙无光泽,全身或局部脱毛,皮肤变薄、干燥,出现红色斑疹、鳞屑,甚至溃疡。

该病常发生于病猪的鼻端、耳后、下腹部、大腿内侧,初期有黄豆大至指头大的红色丘疹,破溃后形成黑褐色痂。

病猪临床上可见呕吐、腹泻、溃疡性结肠炎、肛门黏膜炎以及步态僵硬、行走困难等。

母猪在繁殖或泌乳期间食欲废绝或不定,早产、死产或畸形胎;新生仔猪衰弱,一般在生后48小时内死亡。

日粮的分类纯合日粮:指配制动物日粮时不用天然饲料原料,所有营养物质均由化学合成或提纯的物质提供,这种日粮就称为纯合日粮。

半纯合日粮:指配制动物日粮时采用部分天然饲料原料,部分采用纯化物质。

提效方法猪和禽类等单胃动物消化道内缺乏水解植酸的植酸酶,但可以通过添加微生物植酸酶来提高其对植物性饲料中磷的利用效率,降低粪便中磷的
排泄量。

植酸酶的添加水平与替代无机磷的数量,是植酸酶在畜禽日粮中应用的关键和人们学习的焦点问题。

植酸酶在减少畜禽排泄物中磷对环境的污染和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植酸酶在应用领域尚存在一些问题。

植酸酶具有酶和蛋白质双重特性,其活性与作用效果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研究和开发高抗逆性的植酸酶及其最适作用条件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植酸酶在产蛋鸡日粮中的应用已趋成熟,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植酸酶在肉仔鸡和猪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提高植酸酶在肉仔鸡和猪日粮中替代磷酸氢钙的比例与作用效果,也是植酸酶解决粪磷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

影响植酸酶作用效果的因素尚缺乏系统的研究,今后仍需加强植酸酶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研究。

开发能够在水产动物饲料中应用的植酸酶,即能够耐受较高的制粒温度,并能够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表现出高活性的植酸酶产品。

根据反刍动物磷消化代谢特点及其影响磷利用的因素,开发和研制适合于反刍动物应用的植酸酶产品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总之,植酸酶作为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产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我国环保型畜牧业的发展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