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维生素含量的测定
食品中一般成分分析—维生素的测定
病或摄入脂肪量过少从而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3.维生素需要量
相对增高;如: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儿童、特殊工种、特殊环境下的
人群。4.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导致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
如果维生素摄入量过多,也会导致体内积存过多而引起中毒。
Part 03
维生素的分析。
原理
原理
维生素C(Vc)又称抗坏血酸,分子式C6H8O6。Vc具有还原性,可被I2定量氧化,
因而可用I2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其滴定反应式为:C6H8O6+I2=C6H6O6+2HI。
原理
由于Vc的还原性很强,较易被溶液和空气中的氧氧化,在碱性介质中这
种氧化作用更强,因此滴定宜在酸性介质中进行,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组织需要后都能从机体排出。
.
Part 04
维生素测定意义
维生素测定意义
食品中维生素的含量主要取
决于食品的品种及该食品的加工
工艺与贮存条件。在正常摄食条
件下,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含有可
满足人体所需要的全部维生素,
人们必需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调配
饮食结构,来获得适量的各种维
生素。
.
维生素测定意义
测定食品中维生素的含量,具有十分重
0.5%淀粉溶液:称取1g淀粉于小烧杯中,加少许水调成浆,搅拌下加到
200mL沸水中,冷却后备用。
HAc(2mol/L);
Part 03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1.I2标准溶液的标定(0.05mol/L)
标定时,准确移取20.00mL Na2S2O3标准溶液于250mL碘量瓶中,加
50mL蒸馏水、0.5%淀粉指示剂5滴,用I2滴定至稳定的蓝色,30s不褪色
维生素含量测定PPT课件
维生素提取
将处理后的样品加入适量的溶 剂中,进行搅拌、离心或过滤
,提取出维生素。
维生素测定
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如高效 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等, 测定提取液中的维生素含量。
结果记录与处理
详细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必 要的处理和分析,得出实验结
果。
实验结果分析
数据整理
将实验数据进行整理, 计算出维生素的含量。
适用于挥发性维生素的测定,如维生素A、 D等。
荧光分析法
酶联免疫法(ELISA)
适用于荧光性维生素的测定,如维生素E、 叶酸等。
适用于特定维生素的测定,操作简便,灵 敏度高。
02 维生素含量测定实验操作
实验前的准备
实验材料准备
需要准备新鲜的蔬菜、水果等样 品,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同时, 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试剂、仪器 和玻璃器皿,如容量瓶、吸管、
个性化营养补充
根据个人的维生素需求和缺乏程 度,可以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补充 方案,通过补充剂来补充日常饮 食中不足的部分。
食品营养价值的评估
食品营养价值评估
通过测定食品中的维生素含量,可以 评估食品的营养价值,为消费者提供 更全面的食品选择依据。
食品加工过程的优化
了解食品加工过程中维生素含量的变 化,有助于优化加工工艺,减少维生 素损失,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疾病预防和辅助治疗
预防维生素缺乏症
通过定期测定维生素含量,可以及时发现维生素缺乏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进行补充,预防维生素缺乏症的发生。
辅助治疗疾病
对于某些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维生素在辅助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测定患者体内维生素含量,可以为医生提供参考,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食品中的维生素测量技巧
监督和规范食品市场
食品标签上的维生素含量是监督和规范食品 市场的重要依据,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和公
平竞争。
THANKS
[ 感谢观看 ]
总结词
准确度高、应用广泛
详细描述
化学分析法是一种经典的分析方法,通过化学反应来测定维生素的含量。该方 法准确度高,应用广泛,适用于各种维生素的测量。
光谱分析法
总结词
操作简便、无需试剂
详细描述
光谱分析法利用不同物质对光的吸收、反射或发射的特性,通过测量光谱的变化来分析物质的成分。该方法操作 简便,无需使用试剂,适用于多种维生素的测量。
CHAPTER 04
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采集样品时应确保其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整体 食品的质量。
采集后的样品应妥善保存,避免光照、温度和湿 度等因素影响其品质。
样品采集后应尽快进行测量,以免维生素含量发 生变化。
仪器的校准和维护
在测量前应对仪器进 行校准,确保其准确 性和可靠性。
维持免疫功能
维生素对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至 关重要,缺乏维生素会增加感染 和疾病的风险。
维持骨骼健康
维生素D和钙的摄取对于骨骼健康 至关重要,缺乏维生素D可能导致 骨质疏松和骨折。
维生素缺乏的后果
01
02
03
生长发育迟缓
维生素A、C、D和钙等缺 乏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导致生长迟缓和发育不良。
免疫力下降
指导食品加工
食品加工过程中,通过控制维生素含量可以生产 出更符合营养需求的食品。
CHAPTER 02
食品中维生素的来源
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尤 其是维生素C、叶酸、维生素K等。不 同种类的蔬菜和水果含有不同的维生 素,因此建议多样化摄入。
食品分析理论第十章 维生素的测定_OK
• 1、微生物法:根据某种维生素是某种细菌生长所必需的原理,以细 菌繁殖程度或代谢产物定量该维生素含量,方法选择性较高,多用 于水溶性维生素检测,适用于检测多种衍生物的总和(如总叶酸), 是经典方法。但微生物法操作繁琐、耗时过长,而且要求有特殊设 备和专门的训练人员。
• 2、比色法 可见分光光度、紫外分光光度
2021/7/3
16
(二)测定方法
• 维生素D的测定方法有:比色法、荧光法、紫外分光 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及薄层层析法等。
• 比色法灵敏度较高,但操作十分复杂、费时。
• 气相色谱法虽然操作简单,精密度也高,但灵敏度 低,不能用于含微量维生素D的样品。
• 液相色谱法的灵敏度比比色法高20倍以上,且操作简 便,精度高,分析速度快。是目前分析维生素D的最 好方法。
2021/7/3
14
• 胡萝卜素一般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中,以含有胡萝卜为食物家 禽、兽类、水产动物及其加工产品,为着色而添加胡萝卜素 的食品,也含有胡萝卜素。
• 胡萝卜素对热及酸、碱比较稳定,但紫外线和空气中的氧可 促进其氧化破坏。用有机溶剂从食物中提取。
• 胡萝卜素本身是一种色素,在45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胡 萝卜素常与叶绿素、叶黄素等共存,在测定前,必须将胡萝 卜素与其它色素分开。常用的方法有纸层析、柱层析和薄层 层析法,下面介绍的是纸层析法。
• ②、操作时加入乙酰氯可以消除温度的影响,可使 灵敏度比仅用三氯化锑提高约3倍。并可减少部分甾 醇的干扰。
• ③、此法不能区分D2和D3测定值是两者的总量。
2021/7/3
18
B、高效液相色谱法
• 1、原理 • 试样经皂化后,用苯提取不皂化物,馏去苯后,使用第一阶段的分
食品中维生素的测定
结果计算
x c V1 100 m V2 1000
X--- VA含量(mg/100g) C ----由标准曲线上查得样品溶液中维生素A的含 量(µg) m-----样品质量(g) V1----样品提取液的总体积(mL) V2----测定用样品提取液的体积(mL)
25
研磨法:适用于每克样品维生素A含量大于
脂溶性维生素 包括维生素A、D、E、K 水溶性维生素 包括B族维生素(维生素B1、
B2、PP、B6、叶酸、B12、泛酸、生物素)和维 生素C。
4
3.测定意义
(1)食品科学研究者需要准确的食品成分分析 信息,计算营养素的膳食摄入,以改善人类的 营养; (2)食品营养价值评价 (3)食品生产工艺设计及强化食品的评价 (4)食品资源开发 (5)食品标签的准确性
分液漏斗1号
分液漏斗3号 振摇,静置,分层
醚层
水层
21
水洗
分液漏斗1号
振摇,静置,分层
水层
醚层
KOH溶液洗
振摇,静置,分层
洗
KOH溶液层
醚层
水洗
涤
振摇,静置,分层
水层
醚层
水洗
振摇,静置,分层
水层
醚层
22
分液漏斗醚层
乙醚洗涤
无水硫酸钠
浓 缩
水浴蒸馏
减压抽干
氯仿定容(25m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3
(3)测定
取2支比色皿,分别加入1mL氯仿和lmL样 品溶液,各加入1滴乙酸酐,于620nm波长 处以氯仿调节吸光度零点,将其移入光路 前,迅速加入9mL三氯化锑—氯仿溶液。 于6s内测定吸光度。
耐酸碱性:VA、VD对酸不稳定,对碱稳定;
食品中的维生素含量测定与分析
食品中的维生素含量测定与分析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有机化合物,对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食物是人们获取维生素的主要途径,而了解食品中维生素的含量,则对保持健康和合理膳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食品中维生素含量测定与分析的方法。
一、常见维生素及其作用维生素主要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类。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系列和维生素C,它们在人体内不易储存,需要经常摄入;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这些维生素可以在人体内储存,并随需要时释放出来。
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非常广泛,如维生素A能维护视力,维生素C有助于提高免疫力,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等。
二、维生素含量测定的方法1.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常用的测定维生素含量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原理简单、准确度高,能够分析多种维生素同时存在的情况。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分离柱将食品中的维生素分离开来,再利用检测器对其进行检测。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类食品的维生素含量测定。
2. 比色法比色法是一种基于化学反应的测定维生素含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维生素与某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后的颜色变化进行测定。
比如,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可以采用二氯苯酚蓝消退法,利用蓝色二氯苯酚蓝与维生素C反应生成无色产物,通过比色测定反应前后的颜色差来计算维生素C的含量。
三、维生素含量测定与分析的实际应用维生素含量的测定与分析在食品加工和营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了解食品中维生素的含量可以帮助生产商控制产品的质量,避免因维生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的问题。
在营养学研究中,测定食物中维生素的含量可以帮助人们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保证各类维生素的摄入,提供身体所需的养分。
另外,对于素食者或者存在维生素缺乏症状的人群来说,维生素含量的测定与分析更显得重要。
素食者由于不摄入动物食品,容易缺乏某些维生素,比如维生素B12。
而对于存在维生素缺乏症状的人群,通过测定其体内维生素的含量,可以了解其维生素摄入是否达标,并对其进行补充。
食品中的维生素的检测
食品中的维生素的检测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的一类微量营养素,其在不同的食品中也含量不同。
为了确保人们摄取到足够的维生素,对食品中的维生素含量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食品中常见的维生素及其检测方法和常见问题。
常见的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C(抗坏血酸)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对人体有许多好处,包括抗氧化、增强免疫力、促进胶原蛋白的生成等。
许多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如柑橘类水果、草莓、番茄、西兰花、绿叶蔬菜等。
维生素D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对人体的钙吸收和骨骼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D主要来自阳光照射和食物摄入。
鱼肝油、蛋黄、奶制品等食品中含有较高的维生素D。
维生素B12维生素B12是人体必需的水溶性维生素之一,对于脑部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B12主要来自动物性食品,如肉、鱼、奶制品等。
检测方法维生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化学分析法和生物分析法。
目前广泛应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光度法。
HPLC法HPLC法是一种高效分离技术,它通过溶液在高压作用下通过色谱柱,实现维生素的分离和检测。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可靠性高等优点。
同时,该方法还可以同时检测多种维生素,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光度法光度法是通过分析样本中维生素对光线吸收的程度来测定维生素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但灵敏度相对较低。
常见问题维生素在什么条件下易失活?维生素在高温、酸性环境、阳光照射等条件下易失活,因此在食品贮存和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低温、避免酸性环境等。
维生素缺乏会导致哪些疾病?不同的维生素缺乏会导致不同的健康问题。
例如,维生素C缺乏可导致坏血病、牙龈出血等;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佝偻病等。
食品中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维生素的含量?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烹调、存储等因素都会影响维生素的含量。
例如,高温和长时间加热会导致维生素C的流失;光照会导致维生素的降解等。
食品中的维生素含量对人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对食品中维生素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
实验3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一、实验原理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原染料2,6-二氯酚靛酚钠盐,本身则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2,6-二氯酚靛酚的钠盐水溶液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玫瑰红色,当其被还原时就变为无色,因此,可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样品中的还原型抗坏血酸。
当抗坏血酸完全被氧化后,稍多加一点染料,使滴定液呈淡红色,即为终点。
如无其他杂质干扰,样品提取液所还原的标准染料量与样品中所含的还原型抗坏血酸量成正比。
二、试剂和器材偏磷酸醋酸溶液:取15g(用时研细)溶于40mL醋酸及20mL水的混合液中,然后用水稀释至500mL,过滤后储入试剂瓶中。
标准2,6-二氯酚靛酚溶液:取0.25g2,6-二氯酚靛酚溶于700mL蒸馏水中(用力搅动),加入300mL磷酸缓冲液(预先配制9.078g/L KH2PO4-11.867g/LNa2HPO4·2H2O水溶液,用时以KH2PO4:Na2HPO4·2H2O=4:6的比率将其混合,pH值为6.9-7.0),翌日过滤,滤液储于棕色瓶中,临用时,以抗坏血酸溶液标定。
标准维生素C溶液:以少量偏磷酸醋酸溶液溶解0.1g维生素C于100mL容量瓶中,再以该液稀释至刻度。
2,6-二氯酚靛酚液的标定:在3个100mL锥形瓶中,各置5mL偏磷酸醋酸液,再各加2mL标准维生素C溶液,摇匀。
用上面所制的标准2,6-二氯酚靛酚液滴定,呈玫瑰红色保持30s不褪色为止。
记下所用2,6-二氯酚靛酚溶液体积平均值,再以同样方法做一空白实验,取7mL偏磷酸醋酸液加水若干毫升(相当于以上所用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低定量),仍用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
将第一次滴定的量减去空白实验的量,即为标准维生素的反应量,求出1mL 2,6-二氯酚靛酚对应于维生素C的质量(mg)。
研钵、容量瓶、剪刀、锥形瓶、微量滴定管三、实验步骤1、用自来水冲洗果蔬样品,再以蒸馏水清洗,用纱布或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然后称取25g,剪碎,在研钵中研呈浆状。
食品中维生素含量的检测与评价方法研究
食品中维生素含量的检测与评价方法研究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有机化合物,它在人体内发挥着调节代谢、促进免疫系统和维护健康等重要功能。
食品作为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其维生素含量的准确检测与评价对于保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而维生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是研究维生素相关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一、维生素检测方法的分类维生素的检测方法可以分为化学法、生化法、生物学法等几种。
其中,化学法主要应用于维生素A、C、E的测定,生化法主要适用于维生素B族的测定,而生物学法则主要用于维生素B12的测定。
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研究目的选择适合的方法。
二、化学法化学法作为较常用的维生素测定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的定量测定来确定维生素的含量。
例如,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常使用二氧化碳捕获法,其原理是将食品样品与含有定量溴酒的二氧化碳溶液进行反应,然后测定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以计算出维生素C的浓度。
三、生化法生化法是通过体外制备反应体系来测定维生素的含量。
维生素B族的测定通常采用生化法,常见的方法有微生物基因工程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例如,维生素B12的测定可以使用微生物基因工程法,即将大肠杆菌中的某些基因进行表达,以生产出维生素B12相关酶,通过测定酶的活性来确定维生素B12的含量。
四、生物学法生物学法是利用生物反应或生命过程来测定维生素的含量。
其中,微生物生物法常用于维生素B族的测定。
例如,利用一种特定细菌依赖某一种维生素生长的特性,通过检测细菌生长程度来测定食品中维生素B的含量。
维生素检测方法的选择首先要考虑到具体的维生素类型、样品性质、测定精度等方面的因素。
其次,还应考虑到方法的操作简便性、时间和成本等实际因素。
综合考虑后,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才能准确地测定食品中维生素的含量。
除了维生素含量的测定,评价方法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维生素评价方法主要有生物学评价法和人群学调查法。
生物学评价法通过动物试验,观察食用含有维生素的检测样品后动物的生长发育情况来评价维生素含量的质量。
食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碘滴定法
食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碘滴定法
概述
食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是确定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一种常见方法之一。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碘滴定法。
方法步骤
1. 准备样品:将待测食品样品称取适量,加入适量的溶液,并混匀。
2. 进行溶液处理:将样品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稀硝酸进行溶解,使维生素C转化为稳定形态。
3. 碘液制备:将I₂称取适量,加入水中溶解形成碘液。
4. 滴定操作:将样品溶液与碘液进行滴定操作,直至从深黄色变为淡黄色,记录滴定体积。
5. 空白试验:进行相同条件下的空白试验,记录滴定体积。
计算方法
1. 计算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维生素C的含量(mg/100g)= (滴定体积差 - 空白滴定体积差) ×维生素C的滴定常数 ×溶液稀释倍数。
2. 重复实验确定结果的准确性。
优点
1. 碘滴定法操作简便,使用的试剂易于获取。
2. 结果准确可靠。
3. 适用于多种食品样品的维生素C的测定。
注意事项
1. 操作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试剂对人体造成伤害。
2. 操作过程中要避免样品氧化和维生素C的损失。
以上是食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碘滴定法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目的,可能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修改。
在进行实验前,建议阅读相关的文献和方法说明,并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化学实验测定某种食品中维生素D含量
化学实验测定某种食品中维生素D含量维生素D是人体所需的一种重要维生素,它对于人体骨骼的健康发育和钙的吸收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食物中维生素D的含量往往很难直接得知,需要利用化学实验来进行测定。
本文将介绍一种较为常用的化学实验方法,来测定某种食品中维生素D的含量。
实验器材和试剂:1. 高性能液相色谱仪(HPLC)2. 维生素D标准溶液3. 乙酸乙酯4. 甲醇5. 氯仿6. 氢氧化钠溶液7. 磷酸二氢钠溶液8. 辣根过氧化物酶9. 醋酸钠缓冲液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a. 将待测食品样品加入一个密闭容器中。
b. 向容器中加入适量的乙酸乙酯,使食品样品完全浸泡。
c. 使用超声波仪器进行样品萃取,以提取出样品中的维生素D。
d. 将提取液过滤,并将过滤液转移至一烧杯中。
2. 色谱分析:a. 准备好HPLC和相应的色谱柱。
b. 将过滤液注入色谱仪中进行分析。
c. 利用维生素D标准溶液进行校准,得出各个峰的相对保留时间。
3. 计算维生素D含量:a. 根据各个峰的相对保留时间,计算出待测样品中维生素D的含量。
b. 通过与标准品的对比,确定待测样品中维生素D的浓度。
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接触有毒化学物质。
2. 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并且避免样品的污染和交叉污染。
3. 实验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设备和试剂的说明进行操作。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可以获得待测食品样品中维生素D的含量。
这一结果具有重要的营养学意义。
维生素D的摄入对于人体骨骼的健康发育和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因此,了解食品中维生素D 的含量,有助于我们合理安排饮食结构,以满足日常所需。
总结:化学实验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测定某种食品中维生素D的含量。
通过使用高性能液相色谱仪和相应的试剂,我们可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维生素D的含量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因此,进行维生素D含量的测定对于人们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摄入具有重要意义。
该实验方法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饮食建议。
化学实验测定某种食品中维生素B含量
化学实验测定某种食品中维生素B含量维生素B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准确地测定某种食品中维生素B的含量,化学实验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种测定某种食品中维生素B含量的实验方法,并解释其原理和步骤。
实验方法:一、原理:本实验采用色谱法测定某种食品中维生素B的含量。
色谱法是基于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作用下在柱状填料上的分配和传递的物理化学原理。
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和分析,可以得到维生素B的含量。
二、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准备所需的仪器和试剂,包括色谱柱、色谱纸、溶剂等。
b. 根据食品样品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处理方法,如研磨、提取等。
c. 为了便于比较和计算,准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维生素B标准溶液。
2. 样品处理:a. 将一定质量的食品样品粉碎并加入一定体积的溶剂中,进行提取。
b. 将提取液过滤并收集,待用。
3. 色谱条件设置:a. 将色谱柱装入色谱仪中。
b. 根据所用色谱柱和提取液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流动相和流速。
c. 调整色谱仪的工作条件,如列温、检测器灵敏度等。
4. 样品注射和分离:a. 将一定体积的提取液注射到色谱柱中。
b. 开始色谱分离,记录分离曲线。
5. 标准曲线绘制:a. 依次将不同浓度的维生素B标准溶液注射到色谱柱中,记录各峰面积。
b. 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峰面积数据,绘制标准曲线。
6. 维生素B含量计算:a. 根据样品的峰面积和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维生素B的含量。
b. 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估,得出准确的维生素B含量。
7. 结果分析:a. 根据实验结果,比较不同食品样品中维生素B的含量差异。
b. 分析可能的原因,讨论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c. 提出进一步的改进和探究方向。
通过这个实验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测定某种食品中维生素B的含量,为食品质量控制和营养评估提供依据。
同时,这个方法也可以用于其他维生素或其他类似化合物的测定,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食品中维生素的测定
洗涤:用约30mL水加入第一个分液漏斗中,轻摇,静置片刻,放去水层,加15~20mL0.5mol/L氢氧化钾液于分液漏斗中,轻摇后,弃去下层碱液,除去醚溶性酸皂。再用水洗涤,每次用水约30mL,直至洗涤液与酚酞指示剂呈无色为止。醚层液静置10~20min,小心放出析出的水。
检验铁离子方法:利用普鲁士蓝反应。将2%亚铁氰化钾与1%盐酸等量混合,将上述洗出滤液滴入,如有铁离子则产生蓝色沉淀。
仪器和设备
恒温箱:37±0.5℃ ;可见 – 紫外分光光度计;捣碎机。
(4)操作步骤
(4)操作步骤 ①样品的制备: a、鲜样的制备:称100g鲜样和100g 2%草酸溶液,倒入捣碎机中打成匀浆,取10~40g匀浆(含1~2mg抗坏血酸)倒入100mL容量瓶中,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 b、干样制备:称1~4g干样(含1~2mg抗坏血酸)放入乳钵内,加入1%草酸溶液磨成匀浆,倒入100mL容量瓶内,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 将上述滤液过滤,滤液备用。不易过滤的样品可用离心机沉淀后,倾出上清液,过滤,备用。 ②氧化处理:取25mL上述滤液,加入2g活性炭,振摇1 min,过滤,弃去最初数毫升滤液。取10mL此氧化提取液,加入10mL2%硫脲溶液,混匀。
01
2,4-二硝基苯肼光度法
02
测定原理
本实验用水均为蒸馏水。试剂纯度均为分析纯。
(2)试剂
(2)试剂 本实验用水均为蒸馏水。试剂纯度均为分析纯。 ① 4.5mol/L硫酸:谨慎地加250mL硫酸(比重1.84)于700mL水中,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0mL。 ② 85%硫酸:谨慎地加90mL硫酸(比重1.84)于100mL水中。 ③ 2,4 – 二硝基苯肼溶液2%:溶解2g 2,4 – 二硝基苯肼于100mL 4.5mol/L硫酸内,过滤。不用时存于冰箱内,每次用前必须过滤。 ④草酸溶液2% :溶解20g草酸(H2C2O4)于700mL水中,稀释至1000mL。 ⑤草酸溶液1% :稀释500mL 2%草酸溶液到1000mL。 ⑥ 硫脲溶液1% :溶解5g硫脲于500mL 1%草酸溶液中。 ⑦ 硫脲溶液2% :溶解10g硫脲于500mL 1%草酸溶液中。 ⑧盐酸1mol/L :取100mL盐酸,加入水中,并稀释至1200mL。 ⑨ 抗坏血酸标准溶液:溶解100mg纯抗坏血酸于100mL 1%草酸中,配成每毫升相当于1mg抗坏血酸。 ⑩活性炭:将100g活性炭加到750mL1mol/L盐酸中,回流1~2h,过滤,用水洗数次,至滤液中无铁离子(Fe3+)为止,然后置于110℃烘箱中烘干。
国标-食品中维生素A、D、E的测定
App ID: FLM-A170010食品中维生素A、D、E的测定方法:GB 5009.82-2016 相似方法第一法:食品中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E 的测定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CE Excel C18-PFP 3μm 150×4.6mm (货号:EXL-1110-1546U ) 流动相:A :0.1%磷酸溶液-乙腈(1:3)B :乙腈流速:1.2ml/min 进样体积:10μL 检测波长:285nm 柱温:40℃时间(min) 流动相A (%) 流动相 B (%)0.00 100 0 0.10 100 0 0.11 20 80 8.00 20 80 8.01 0 100 12.00 0 100 12.01 100 0 14.00100第二法:食品中维生素 E 的测定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CE Excel SIL 5μm 250×4.6mm(货号:EXL-127-2546U)流动相:正己烷-异丙醇(98:2)流速:1.0ml/min进样体积:1μL检测波长:450nm柱温:室温第三法:食品中维生素 D 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固相萃取柱(硅胶):Su perClean S ilica 500mg/6mL(货号:9B-T005-06500)色谱柱:ACE Excel C18 1.7μm 100×2.1mm(货号:EXL-171-1002U)第三法:食品中维生素 D 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半制备色谱柱:ACE Excel SIL 5μm 250×4.6mm(货号:EXL-127-2546U)分析色谱柱:ACE Excel C18 5μm 250×4.6mm(货号:EXL-121-2546U)流动相:甲醇流速:1.5ml/m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
实验九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实验九 食品中维生素C 含量的测定1.实验目的学习并掌握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食品材料中维生素C 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实验原理维生素C 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它与体内其它还原剂共同维持细胞正常的氧化还原电势和有关酶系统的活性。
维生素C 能促进细胞间质的合成,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C 时则会出现坏血病,因而维生素C 又称为抗坏血酸。
水果和蔬菜是人体抗坏血酸的主要来源。
不同栽培条件、不同成熟度和不同的加工贮藏方法,都可以影响水果、蔬菜的抗坏血酸含量。
测定抗坏血酸含量是了解果蔬品质高低及其加工工艺成效的重要指标。
维生素C 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它可分为还原性和脱氢型。
金属铜和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可以催化维生素C 氧化为脱氢型。
2,6-二氯酚靛酚(DCPIP )是一种染料,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
抗坏血酸具有强还原性,能使2,6-二氯酚靛酚还原褪色,其反应如图:当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时,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被还原成无色;当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时,滴入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使溶液呈现红色。
因此用这种染料滴定抗坏血酸至溶液呈淡红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染料消耗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
3.仪器及材料3.1仪器容量瓶、锥形瓶、微量滴定管、洗耳球3.2试剂(1)1%草酸溶液:草酸1g 溶于100ml 蒸馏水;2%草酸溶液:草酸2g 溶于100ml 蒸馏水。
(2)维生素C 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20mg 维生素C 溶于1%草酸溶液中,移入100ml 容量瓶中,用1%草酸溶液定容,混匀,冰箱中保存。
(3)维生素C 标准使用液(0.02648mg/ml ):吸取维生素C 贮备液5ml ,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50ml 。
标定:准确吸取上述维生素C 标准使用液25.0mL 于50mL 锥形瓶中,加入0.5mL 60g/L 碘化钾溶液,3~5滴淀粉指示剂 (10g/L),混匀后用0.0010mol/L 标准碘酸钾溶液滴定至淡蓝色(极淡蓝色)为终点。
食品中维生素A含量的测定
实际应用价值
为食品生产商提供质量控制手 段,确保产品符合营养标准。
为消费者提供科学依据,指 导合理膳食搭配,预防维生
素A缺乏症。
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保障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
THANKS
感谢观看
食品中维生素A含量的测 定
• 引言 • 维生素A的测定方法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实验步骤与操作 • 结果与数据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维生素A简介
维生素A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包括 视黄醇、视黄醛和视黄酸等活性形式 。
维生素A对维持人体正常视觉、免疫功 能、骨骼生长和细胞分化等方面具有 重要作用。
详细描述
该方法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将待测样品中的维生素A与特异性抗体结合, 再通过酶标记技术进行检测。该方法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快速简便的优点,适用
于食品中维生素A的快速检测。
03
实验材料与设备
实验材料
食品样品
维生素A标准品
需要采集具有代表性的食品样品,如动物 肝脏、奶制品、蛋类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 。
详细描述
该方法利用某些对维生素A有高度需求的微生物,在培养基中加入待测样品,通过测定微生物的生长 量来间接测定维生素A的含量。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优点,但灵敏度相对较低,适用于 食品中维生素A的大规模筛查。
酶联免疫吸附法
总结词
酶联免疫吸附法是一种基于免疫学原理的维生素A测定方法,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 的特点。
提取维生素A
选择合适的提取溶剂
根据食品中维生素A的溶解性质,选 择适当的有机溶剂进行提取。
提取操作
过滤与分离
将提取液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 和悬浮物,得到纯净的维生素A提取 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述
(一)维生素(维他命):指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 类天然的有机化合物 。 (二)测定维生素的意义 • 评价食品的营养价值; • 开发利用富含维生素的食品资源; • 指导人们合理调整膳食结构,防止维生素缺乏症;
• 研究维生素在食品加工、贮存等过程中的稳定性,指导制定合 理的生产工艺条件及贮存条件,最大限度地保留各种维生素;
稳定,对碱不稳定。 3.耐热、耐氧化性:维生素A、D、E耐热性好
维生素A易氧化,因含双键;维生素D不易被氧化;维生素
E在空气中能被慢慢氧化,光、热、碱促其氧化。 • 水溶性维生素:
易溶于水,不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
在酸性介质中稳定,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易受空气、光、热、酶、金属离子的影响。
二、维生素A的测定
⑶制标准曲线 ①取50mL 1mg/mL抗坏血酸标准溶液,加2g 活性炭, 振摇1min,过滤。要弃去初滤液。取10mL滤液, 加5.0g硫脲,用10 g/L草酸稀释至500mL容量瓶 中,得20ug/mL的抗坏血酸使用液。 ②分别取5、10、20、25、40、50、60mL 20ug/mL的抗坏血酸使用液,分别放入7个容量瓶 中,用10 g/L硫脲稀释定容,得标准比色系列为: 1、2、4、5、8、10、12ug/mL. ③按⑵步骤呈色,并测定吸光度。 ④以吸光度为纵坐标,以抗坏血酸标准比色系列为 横坐标,绘标准曲线。
• 异丙醇
3. 操作步骤
①、样品处理 • 皂化:称取0.5-5g充分混匀的样品于三角瓶中,加入 10mL1:1氢氧化钾及20-40mL乙醇,在电热板上回流30 分钟。加入10mL水,稍稍振摇,若有混浊现象,表示 皂化完全。 • 提取:将皂化液移入分液漏斗,先用30mL水分两次洗 涤皂化瓶(若有渣,可用经过脱脂棉过滤),再用 50mL乙醚分两次洗涤皂化瓶,所有洗液并入分液漏斗 中,振摇两分钟(注意放气),静止分层后,水层放入 第二分液漏斗。皂化瓶再用30mL乙醚分两次洗涤,洗 液倒入第二分液漏斗,振摇后静止分层,将水层放入第 三分液漏斗,醚层并入第一分液漏斗。重复操作3次。
• 洗涤:向第一分液漏斗的醚液中加入30mL水,轻轻振摇, 静止分层后放出水层。再加15-20mL 0.5mol/L的氢氧化 钾溶液,轻轻振摇,静止分层后放出碱液。再用水同样 操作至洗液不使酚酞变红为止。醚液静止10-20分钟后, 小心放掉析出的水。 • 浓缩:将醚液经过无水硫酸钠滤入三角瓶中,再用约 25mL乙醚洗涤分液漏斗和硫酸钠两次,洗液并入三角瓶 中。用水浴蒸馏回收乙醚,待瓶中剩余约5mL乙醚时取下 减压抽干,立即用异丙醇溶解并移入50mL容量瓶中用异 丙醇定容。
3.主要仪器
恒温箱或恒温水浴锅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 组织捣碎机
4.操作步骤 ⑴样品中Vc的提取和处理 ①提取: • 干样:样品(1-4g)+ 适量10 g/L草酸,磨 成匀浆,用10 g/L草酸定容至100mL容量瓶。 过滤,得提取液。 • 鲜样:样品 + 等量的20 g/L草酸,捣碎成 匀浆,取10-40g匀浆,用10 g/L草酸定容至 100mL容量瓶。过滤,得提取液。 注意:不易过滤的样品,可离心沉淀后取上清 液再过滤。
• 无水脱醛乙醇:取2g硝酸银溶入少量水中。取4g氢 氧化钠溶于温乙醇中。将两者倾入盛有1L乙醇的试 剂瓶中,振摇后,暗处放置两天(不时摇动促进反 应)。取上层清液蒸馏,弃去初馏液50mL.
• 酚酞:用95%乙醇配制成1%的溶液。
• 1:1氢氧化钾
• 0.5mol/L 氢氧化钾
• 无水乙醚:不含过氧化物
• 监督维生素强化食品的强化剂量,防止维生素摄入过多引起中 毒。
(三)维生素的分类 按溶解性分为两大类: • 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 • 水溶性维生素:B、C等
(四)维生素的主要理化性质 • 脂溶性维生素: 1.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耐酸碱性:维生素A、D对酸不稳定,对碱稳定;维生素E对酸
②氧化处理: • 取25mL提取液 + 2g活性炭,振摇 1min,过滤。要弃去初滤液。 • 取10mL氧化提取液 + 10mL20g/L硫脲, • 此20mL氧化稀释液为待测液。相当于把 提取液稀释了2倍。
⑵呈色,测定吸光度
①取三支带塞试管,各加入4mL氧化稀释液,留一支空白, 另两支各加1.0mL20g/L 2,4-二硝基苯肼溶液。 37℃恒温3h。 ②取出,空白管在室温下冷却,另两支放入冰水中冷却。 空白管冷却至室温后加1.0mL20g/L 2,4-二硝基苯肼 溶液,15min后放入冰水中冷却。 ③在冷却中,分别向每支试管滴加5ml(9+1)硫酸,滴加 完毕取出,在室温放置30min后,用1cm比色皿,以空 白管调零,500nm测吸光度。从标准曲线查出氧化稀释 液的维生素C的浓度。
• 维生素A:由β-紫罗酮环与不饱和一元醇所组成的一 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包括A1和A2。
• 维生素A1:视黄醇,有多种异构体,可转化成多种衍 生物。
• 类视黄素:维生素A2(3-脱氢视黄醇)、视黄醛、视 黄酸、3-脱氢视黄醛、3-脱氢视黄酸是维生素A1的衍 生物,具有维生素A同样的作用,总称为类视黄素。
量。
4、计算
C×V 维生素A(I.U/100g)= —————— ×100 m C——测出的样品浓缩后的定容液的维生素A的 含量I.U/mL V——浓缩后的定容液的体积mL m——样品的质量g
三、维生素C的测定
• 维生素C:是一种己糖醛基酸,具有抗坏血病的 作用,所以又称抗坏血酸,包括还原型抗坏血酸 和氧化型抗坏血酸(脱氢抗坏血酸) • 存在:新鲜的植物组织。特别是枣、辣椒、苦瓜、 柿子叶、猕猴桃、柑橘等含量丰富。 • 测定方法: (1)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 2003年新制定的标准中已不用。 (2)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还原型抗坏血 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含量。 (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和脱 氢抗坏血酸的总含量。
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GB/T5009.86-2003)
1.原理 先将样品中的还原型抗坏血酸用活性炭氧化为脱氢抗 坏血酸,加2,4-二硝基苯肼生成红色脎,根据脎在硫 酸溶液中的含量与总抗坏血酸含量成正比进行比色测定。 2.试剂 • 提取Vc用:20g/L草酸,10 g/L草酸 • 氧化处理用:活性炭(经HCl处理无铁离子) • 控制氧化用:20g/L硫脲、10g/L硫脲 • 显色用:20g/L 2,4-二硝基苯肼溶液,硫酸 • 1mg/mL抗坏血酸标准溶液
②、绘制标准曲线
分别取维生素A标准使用液
0.00,1.00,2.00,3.00,4.00,5.00mL于10mL容量瓶中用异
丙醇定容。以零管调零,于紫外分光光度计上在325nm
处分别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③、样品测定 取浓缩后的定容液于紫外分光光度计上在325nm处测定 吸光度,通过此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维生素A的含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的含量 1.原理 维生素A的异丙醇溶液在325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其吸光度与维 生素A的含量成正比。 2.试剂 维生素A标准溶液:视黄醇85%(或视黄醇乙酸脂90%)经皂化处理 后使用。称取一定量的标准品,用脱醛乙醇溶解使其浓度大约为 1mg/mL。临用前需进行标定。取标定后的维生素A标准溶液配制成 10 I.U/mL的标准使用液。 [ ①标定:取维生素A溶液若干微升,用脱醛乙醇稀释3.00mL,在325nm 处测定吸光度,用此吸光度计算出维生素A的浓度。 A 1 3.00 C = — × ——— × —————— E 100 S×10 C——维生素A的浓度g/mL A——维生素A的平均吸光度值 S——加入的维生素A溶液量uL E——1%维生素A的比吸光系数:1835 ②皂化处理见实验步骤 ]
5、计算:
①从标准曲线查出氧化稀释液的维生素C的浓度。 ρ ug/mL ②计算从提取到氧化处理过程中稀释的倍数。 F:对于干样,F=2;对于鲜样,F=取浆量/2样 品量×2 ③按教材P202公式计算总抗坏血酸含量。 mg/1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