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A)

合集下载

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A)

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A)

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A)一、选择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C.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D.国际上规定,0.012kg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错误!未指定书签。

.下列有关阿佛加德罗常数(N A)的说法错误的是()A.32g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B.0.5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 AC.1mol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 AD.0 5N 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错误!未指定书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质量就等于物质的式量B.摩尔质量就物质式量的6.02×1023倍C.HNO3的摩尔质量是63g D.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错误!未指定书签。

.下列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就是气体摩尔体积B.通常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C.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D.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摩尔体积也相同错误!未指定书签。

.容量瓶是用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A.②④⑥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①③⑤错误!未指定书签。

.2molCl2和2molCO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子数相等B.原子数相等C.体积相等D.质量相等二、选择题(有1-2个答案,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共10小题,每小题4分,计40分。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下列物质中氧原子数目与11.7g Na2O2中氧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 .6.72L COB .6.6g CO 2C .8 g SO 3D .9.6g H 2SO 4错误!未指定书签。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步监测.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步监测.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第一章从实验走进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步监测时间:30分钟班级学号姓名题目难度:基础○;运用◎;综合●一、基本计算:○1.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A.摩尔是表示物质粒子数量的单位B.物质的量可理解为物质的质量C.国际上规定,0.012 kg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尔D.物质的量适用于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2.下列有关阿佛加德罗常数(N A)的说法错误的是()A.32克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B.0.5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 AC.1mol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 AD.0 5N 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质量就等于物质的式量B.摩尔质量就物质式量的 6.02×1023倍C.HNO3的摩尔质量是63g D.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4.下列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就是气体摩尔体积B.通常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C.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D.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摩尔体积也相同◎5.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体积最大的是()A.O2 B.H2 C.CO D.CO2◎6.含相同分子数的H2O和NH3具有相同的()A. 体积B. 原子个数 C.质量 D.物质的量◎7.1克N2含有N个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A.14N B.N/14 C.28N D.N/28◎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该物质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 LB.在常温常压下,8 g O2中含有3.01×1023个O原子C.氧气和氢气的密度比为16:1D.只有在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所占的体积才是22.4 L◎9.0.8g物质含有3.01×1022个分子,则1mol该物质的质量是()A.8g B.19g C.64g D.16g◎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molCO和CO2混合气体的体积为22.4LB.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含有气体分子的数目相同C.标准状况下,物质的量相同的气体,其体积大小相等D.标准状况下,22.4LH2和11.2LO2点燃完全反应,恢复到标准状况时有22.4LH2O◎11.现有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含氧原子个数比为2:3 B.含硫元素质量比为5:4C.含氧元素质量比为5:6 D.含硫原子个数比为1:1◎12.5molCO2的质量是;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约为;所含的分子数目约为;所含氧原子的数目约为。

练习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解析版)

练习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解析版)

练习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2020·中宁县中宁中学高一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N 2的质量是14gB .H 2SO 4的摩尔质量是98gC .H 2O 的摩尔质量是18 g /molD .1mol HCl 的质量是36.5g/mol 【答案】B【解析】A. 1mol N 2 的质量=1mol×28g/mol =28g ,A 错误; B. H 2SO 4的摩尔质量是98 g/mol ,B 错误; C. H 2O 的摩尔质量是18 g /mol ,C 正确;D. 1mol HCl 的质量=1mol×36.5g/mol =36.5 g ,D 错误; 答案选C 。

【点睛】选项B 和C 是易错点,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是摩尔质量,用M 表示,单位:g/mol 。

数值上如果用g/mol 为单位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另外注意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的易混点:①相对原子(分子)质量与摩尔质量(以g 为单位时)不是同一个物理量,单位不同,只是在数值上相等。

②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 -1,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

2.(2019·云南省高一期末)据某权威刊物报道,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H 3分子,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H 3和H 2,下列各项中一定相等的是( ) A .分子数 B .原子数C .体积D .质量【答案】A【解析】A .由n =AN N 可知相同物质的量的H 3和H 2具有相同的分子数,故A 正确;B .相同物质的量的H 3和H 2的分子数相等,由于二者单个分子所含原子数不同,则原子数一定不等,故B 错误;C .由于气体存在的条件不确定,则等物质的量的二者的体积不一定相等,故C 错误;D .二者的摩尔质量不同,所以相同物质的量的H 3和H 2的质量不等,故D 错误; 故答案为A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6.02×1023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22.4 L ②0.5 mol H 2所占体积为11.2 L③标准状况下,1 mol H 2O 的体积为22.4 L④常温常压下,28 g CO 与N 2的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为2N A ⑤各种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L·mol −1 ⑥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气体的分子数相同A .①③⑤B .④⑥C .③④⑥D .①④⑥ 【答案】B【解析】①标准状况下,6.02×1023个分子为1 mol ,但该物质不一定是气体,故占有的体积不一定是22.4 L ,故①错误;②氢气所处的状态不一定是标准化状况,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是22.4 L/mol ,0.5 mol H 2所占体积不一定为11.2 L ,故②错误;③标准化状况下,水是液体,1 mol 水的体积远大于22.4 L ,故③错误;④28 g CO 与N 2的混合气体为1 mol ,二者都是双原子分子,所含的原子数为2N A ,故④正确;⑤影响气体摩尔体积的因素有温度、压强,气体所处的状态不确定,各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是22.4 L/mol ,故⑤错误;⑥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含有的分子数目相同,故⑥正确;故选B 。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运用练习题及答案(2021年整理)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运用练习题及答案(2021年整理)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运用练习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运用练习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运用练习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运用练习题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氯含有6.02×1023个微粒B.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约等于6。

02×1023C。

钠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H2O的摩尔质量是18g2.某气体物质的质量为6。

4g,含有6。

02×1022个分子,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

64B。

32C。

96D。

1243.与3.2gSO2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的NO2质量为( )A。

3。

2gB。

4。

6gC.6.4gD.2。

3g4.比较1molN2和1molCO的下列物理量:①质量②分子总数③原子总数,其中相同的是( )A。

①B.①②C。

①②③D.②③5.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C3N3(NH2)3,下列有关三聚氰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6.7%B.三聚氰胺中C、N、H的原子个数比为1∶2∶2C.三聚氰胺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7D.三聚氰胺的摩尔质量为126气体摩尔体积1.在标准状况下,如果2。

8L氧气含有n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n/8mol—1B。

n/16mol-1C.8nmol-1D。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同步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同步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同步习题及答案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三课时)同步习题〖基础达标〗1.容量瓶是用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A.②④⑥B③⑤⑥C.①②④D.①③⑤2.将VLHCl气体(STP)溶于水制得1000mL盐酸溶液,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V/22400mol/L B.1000V/22.4mol/LC.V/22.4mol/L D.V/11.2mol/L3.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数目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数目相等的是 ( )A.150 mL 1 mol·L-1的NaCl B.75 mL 2 mol·L-1的NH4ClC.150 mL 3 mol·L-1的KCl D.75 mL 2 mol·L-1的CaCl24.某10% Na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得到80mL20%的溶液,则该20%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6.25mol/L B.12.5mol/L C.7mol/L D.7.5mol/L5.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的NaCl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质量分别是 ( )A.950mL,111.2g B.500mL,117gC.1000mL,117g D.任意规格,111.2g6.要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约为2mol·L-1 NaOH溶液100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B.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C.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D.用100mL量筒量取40mL 5mol·L-1NaOH溶液,倒入250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60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7、在100ml水溶液里有5.85gNaCl和11.1gCaCl2,该溶液中c(Cl-)为()A. 1mol/LB. 2mol/LC. 3 mol/LD. 4mol/L8、将4gNaOH溶解在10ml水中,再稀释成1L,从中取出10ml,这1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1mol.L-1B.0.1mol.L-1C.0.001mol.L-1D.10mol.L-19、0.5L1mol/LFeCl3溶液与0.2L1mol/L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为()A、1:3B、3:1C、5:2D、15:210、将30mL0.5mol/L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03mol/LB、0.3mol/LC、0.05mol/LD、0.04mol/11、(1)用18mol/L 的硫酸配制100mL 1.0mol/L 硫酸,若实验仪器有A.100mL 量筒B.托盘天平C.玻璃棒D.50mL 容量瓶E.10mL 量筒F.胶头滴管G.50mL 烧杯H.100mL 容量瓶 实验时应选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是(填入编号)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填写标号).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2cm ~3cm 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标线.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2cm ~3cm 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标线.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能力提升】1.300mL 某浓度的NaOH 溶液中含有60g 溶质。

高中高一必修一:1.2.3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步练习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高中高一必修一:1.2.3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步练习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③没有将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转入容量瓶中;___________。
④定容读数时,府视容量瓶的刻度线;________________。
⑤定容摇匀后发现容量瓶中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________________。
⑥未冷却就转移定容;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润洗了容量瓶;_______________。
C.为了便于操作,浓溶液稀释或固体溶解可直接在容量瓶中进行
D.为了使所配溶液浓度均匀,定容后,手握瓶颈,左右振荡
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
B.常温下,1L 0.1mol·L-1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NA
C.欲配置1.00L ,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1.00L水中
(1)计算:需量取36.5%的浓盐酸的体积为________毫升。
(2)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浓盐酸并注入到250mL烧杯中;
(3)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冷却。
(4)转移(移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6L NH3所含分子数约是__________,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它的质量是___________,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时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容量瓶带有玻璃旋塞,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液,若漏液不能使用,故A正确;
A. mol/LB. mol/LC. mol/LD. mol/L

高中高一必修一:1.2.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步练习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高中高一必修一:1.2.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步练习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精品】高一必修一:1.2.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步练习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摩尔体积一定相同B.通常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C.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D.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就是气体摩尔体积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C.1LCO气体一定比1LO2的质量小D.等体积的CO气体和N2,它们的质量也一定相等3.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B.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D.气体摩尔体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4.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

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是()A.分子数B.氢原子数C.质量D.密度5.2molCl2和2molCO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子数相等B.原子数相等C.体积相等D.质量相等6.1 mol Cl2和36.5 g HCl气体的体积,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确定7.关于相同质量的O2和O3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数之比为1:1B.原子数之比:1:1C.体积之比:3:2D.物质的量之比:2:38.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 .同质量、同体积的O 2和N 2B .同质量、密度不等的N 2和CO 2C .同体积、不同密度的CO 和N 2D .同温、同压、同体积的N 2和SO 29.在标准状况下,与12 g H 2的体积相等的N 2的( )A .质量为12 gB .物质的量为6 molC .体积为22.4 LD .物质的量为12 mol10.在标准状况下,若VL 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为n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 .Vn/22.4 B .22.4n/V C .Vn/5.6 D .5.6n/V11.已知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29。

化学必修一各章节练习题--人教版

化学必修一各章节练习题--人教版

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选择题:(本小题共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面是人们对于化学科学的各种常见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A.化学面对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显的无能为力B.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C.化学是一门具有极强实用性的科学D.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1998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

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B . 化学不再需要实验D . 未来化学的方向是经验化C. 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处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4.下列实验仪器不宜直接用来加热的是( )A.试管B.坩埚C.蒸发皿D.烧杯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用规格为10mL 的量筒量取6mL 的液体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C.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D.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6.若在试管中加入2-3mL 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②在试管中加入2-3mL 液体;③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

A.②③④①B.③②④①C.②④③①D.③②①④二、选择题(共10 小题,每小题4 分,计40 分,每小题有1—2 个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7.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8.下列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中,主要是从溶解性的角度考虑的是( ) A.蒸发B.蒸馏C.过滤D.萃取9.有关化学实验的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 .A 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B 过滤操作中,漏斗径与烧杯内壁.C 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径与烧杯内壁D.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10.蒸发操作中必须用到蒸发皿,下面对蒸发皿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B.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并加垫石棉网加热C.将蒸发皿放置在三脚架上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D.在三脚架上放置泥三角,将蒸发皿放置在泥三角上加热11.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 . 分液、萃取、蒸馏C . 分液、蒸馏、萃取B. 萃取、蒸馏、分液D. 蒸馏、萃取、分液12.能够用来鉴别BaCl 、 NaCl 、 Na CO 三种物质的试剂是()32 2A.AgNO 溶液3B.稀硫酸C.稀盐酸D.稀硝酸1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气体,可用右图所示装置。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根据下列图示所表示的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尝试写出一个万能公式来表示图示中的物理量间的关系。

思路解析:根据以上图示可以分别写出物质的量与质量、粒子数之间的关系为:n=M m 及n=AN N ,于是将其综合起来即为:n=M m =A N N 。

答案:n=M m =A N N 。

2.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有何区别?试说明之。

思路解析:物质的量(n )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物理量之一。

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它的单位是摩尔,n=AN N ;摩尔质量(M )表示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当物质确定时,其摩尔质量为一定值,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或式量。

n=M m 。

答案:物质的量(n )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质量(M )表示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当物质确定时,其摩尔质量为一定值,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或式量,两者之间的关系为n=Mm 。

3.你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和6.02×1023是什么关系吗?思路解析:阿伏加德罗常数不能和6.02×1023划等号,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值是指12 g 12C 中所含的原子数。

6.02×1023这个数值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两者在数值上是有区别的。

而且阿伏加德罗常数不是纯数,其符号是N A ,单位是mol -1。

最新的测定数据是N a =6.022 043×1023mol -1(不确定度1×10-6)。

答案: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值是指12 g 12C 中所含的原子数。

6.02×1023这个数值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最新的测定数据是N a =6.022 043×1023mol -1(不确定度1×10-6)。

4.你怎样理解气体摩尔体积?思路解析:对于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理解,应着重于其内涵与外延,以及它的适用范围。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A) (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A) (2)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新课标高一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A)一、选择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C.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D.国际上规定,0.012kg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2.下列有关阿佛加德罗常数(N A)的说法错误的是()A.32g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B.0.5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 AC.1mol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 AD.0 5N 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质量就等于物质的式量B.摩尔质量就物质式量的6.02×1023倍C.HNO3的摩尔质量是63g D.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4.下列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就是气体摩尔体积B.通常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C.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D.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摩尔体积也相同5.容量瓶是用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A.②④⑥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①③⑤6.2molCl2和2molCO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分子数相等B .原子数相等C .体积相等D .质量相等二、选择题(有1-2个答案,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共10小题,每小题4分,计40分。

)7.下列物质中氧原子数目与11.7g Na 2O 2中氧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 .6.72L CO B .6.6g CO 2 C .8 g SO 3 D .9.6g H 2SO 48.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和、压制,就可以制成铅笔芯。

高中高一必修一:1.2.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步练习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高中高一必修一:1.2.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步练习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精品】高一必修一:1.2.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步练习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B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C .1摩尔任何集体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D .1mol 氧含6.02×1023个O 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 H 2SO 4的质量为98g•mol -1B .SO 3的摩尔质量为80g•mol -1C .1molO 就是1mol 氧气D .SO 2 的摩尔质量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3.下列物质中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A .6.02×1023个CO B .18gH 2O C .1molNH 3 D .0.5mol N 24.某风景区被称为天然氧吧,其原因是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分子或原子上形成空气负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

下列关于1mol O 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摩尔质量为64g B .含16 mol 质子C .含有1 mol 电子D .最外层有8mol电子5.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为Mg·mol -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A .MgB .1M gC .23M6.0210⨯gD .236.0210M⨯g6.若1滴水的质量是mg ,则1滴水所含的分子数是 A .m×18×6.02×1023 B .18m×6.02×1023 C .6.02×1023D .18m×6.02×10237.已知1.505×1023个X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 g ,则X 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 .16 gB .32C .64 g•mol -1D .32 g•mol -18.如果1 g CO 2中含有m 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A .mol -1 B .22 m mol -1 C .44 m mol -1 D .11 m mol -19.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说法错误的是( )A.32g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B.0.5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 AC.1molH2O含有的水分子数目为N AD.0.5N 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10.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0.012 kg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为N A个B.N A的近似值为6.02×1023C.1 mol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 A个D.N A个Cl2的质量为35.5 g11.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分子数相等的是( )①0.1 mol CO 2 ②9.8 g H 2 SO 4 ③1 g H 2 O ④1.6 g O 2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二、计算题12.1.61 g Na2SO4•10H2O(相对分子质量为322)中含SO4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含H2O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

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B)

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B)

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B )1.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 ·mol -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 A .M g B .M1gC .gD .g 2.若50滴水正好是m mL ,则1滴水所含的分子数是( )A .m ×50×18×6.02×1023B .×6.02×1023C .×6.02×1023D .3.在标准状况下,若V L 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为n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 .4.22VnB .V n 4.22C .6.5Vn D .V n 6.5 4.有一真空瓶质量为1m ,该瓶充入空气后质量为2m 。

在相同状况下,若改为充入某气体A 时,总质量为3m 。

则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12m m ×29 B .13m m ×29 C .1213m m m m --×29 D .1312m m m m --×295.同温同压下,气体A 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2,体积比为1∶4,气体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16B .17C .44D .646.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A .0.4mol 氧气B .标准状况下5.6L 二氧化碳C .4℃时5.4mL 水D .10g 氖7.300mL 某浓度的NaOH 溶液中含有60g 溶质。

现欲配制1mol ·L -1NaOH 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A .1∶4B .1∶5C .2∶1D .2∶38.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 2和CO 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密度比为16∶11B .密度比为11∶16C .体积比为16∶11D .体积比为11∶169.n molN 2和n mol 14CO 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B .在同温同压下密度相等C .在标准状况下质量相等D .分子数相等10.将标准状况下的a LHCl (g )溶于1000g 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g ·cm -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4.22a mo1·L -1 B .22400ab mol ·L -1 C .a ab 5.3622400+mol ·L -1 D .a ab 5.36224001000+mol ·L -1 11.如果a g 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 ,则c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应表示为(式中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A .L 4.22A N a bc ⋅B .L 4.22AN c ab ⋅ C .L 4.22A N b bc ⋅ D .L 4.22A N ac b ⋅ 12.某位同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A .所用NaOH 已经潮解B .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C .有少量NaOH 溶液残留在烧杯里D .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2.4gNaOH 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13.在4℃时向100mL 水中溶解了22.4LHCl 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得)后形成的溶液。

高一化学必修1: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步测试

高一化学必修1: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步测试

人教版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必修1: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步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0.5 mol Na2CO3中所含的Na+数约为()A.3.01×1023B.6.02×1023C.0.5 D.12.下列各组数据中,前者刚好是后者两倍的是()A.2mol水的摩尔质量和1mol水的摩尔质量B.200mL1mol/L氯化钙溶液中c(Cl-)和100mL2mol/L氯化钾溶液中c(Cl-)C.32g二氧化硫中氧原子数和标准状况下11.2L一氧化碳中氧原子数D.20%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和10%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含有N A个氮原子的氮气体积约为11.2LB.标准状况下,64g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C.在常温常压下,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D.标准状况下,11.2L H2O 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4.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B.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 AC.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D.标准状况下,11.2L三氧化硫所含分子数为0.5N A5.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N2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 AB.标准状况下,16 g NH3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 AC.标准状况下,22.4 L氯化氢所含的原子数为N AD.500 mL 1.0 mol·L-1硫酸钠溶液中所含的钠离子数为N A6.下列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是()A.将1 mol HCl溶于1 L水中得到的溶液B.将1 mol SO3溶于1 L水中得到的溶液C.将1 mol H2SO4溶于水制成的体积1 L的溶液D.将0.5 mol SO3溶于水制成的体积1 L的溶液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OH﹣的质量为17g•mol﹣1B.0.5mol H2所占体积约为11.2LC.等质量的金刚石和晶体硅所含原子个数之比为7:3D.1mol NaCl固体溶于0.5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8.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He、H2、N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p(He)>p(H2)>p(N2)B.p(H2)>p(He)>p(N2)C.p(H2)>p(N2)>p(He)D.p(N2)>p(He)>p(H2)9.实验室中需要配制0.1mol/L的CuSO4溶液960ml,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15.36 g CuSO4,加入1000 mL水B.称取24.0 g CuSO4·5H2O,配成1000 mL溶液C.称取16.0 g CuSO4,加入1000 mL水D.称取25 g CuSO4·5H2O,配成1000 mL溶液二、计算题10.某三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其摩尔质量为M g/mol,该气体质量为m 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则:(1)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 L.(2)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________ g/L.(3)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_______个.(4)该气体的一个分子的质量为________g.(5)该气体完全溶于水形成V L溶液(不考虑反应),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1.在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气体体积为22.4L.那么在标准状况下,700L NH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全部溶解在1L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如果该氨水的密度为0.85g•cm﹣3,则氨水的体积为________L,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12.24.5g硫酸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________,48g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_.三、实验题13.配制100mL0.20mol/L KCl溶液时,某学生用托盘天平将准确称量的1.49gKCl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约4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将溶液由烧杯倒入100mL 容量瓶中,然后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入蒸馏水,直至液面接近刻度2cm~3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液面达到刻度线.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该生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某学生用已准确称量的2.000g烧碱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500mL.实验室提供以下仪器:①100mL烧杯②100mL量筒③1000mL容量瓶④500mL容量瓶⑤玻璃棒⑥托盘天平(带砝码).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填代号),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填仪器名称);(2)配制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操作只用一次)________;A.用少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B.在盛有NaOH固体的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C.将烧杯中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3)实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先用于________,后用于________(4)若出现如下情况,其中将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填下列编号)①容量瓶实验前用蒸馏水洗干净,但未烘干②定容观察液面时俯视③配制过程中遗漏了(2)中步骤A(5)计算:该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15.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18.4mol•L﹣1的硫酸.现用该浓硫酸配制100mL 1mol•L﹣1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药匙;⑤量筒;⑥托盘天平.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稀硫酸时,上述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有________(选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_(写仪器名称).(2)配制100mL 1mol•L﹣1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________mL(保留一位小数).(3)实验中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A.容量瓶中原来含有少量蒸馏水B.未经冷却,立即转移至容量瓶并洗涤烧杯,定容C.烧杯没有洗涤D.向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时眼睛一直仰视刻度线.16.某化学实验室需要0.2mol·L-1的NaOH溶液500mL和0.5mol·L-1的硫酸溶液450mL。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必修1《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步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必修1《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步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必修1《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4小题)1.将Na单质的性质与Fe单质的性质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分析其异同点,这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分类法D.比较法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L0.1mol•L﹣1NH4Cl溶液中,NH4+的数目为0.1N AB.23g钠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电子数为N AC.将含1molFeCl3的饱和溶液制成胶体,其中含Fe(OH)3胶体粒子数一定为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3.下列名词中,属于基本物理量的是()A.速度B.千克C.摩尔D.时间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molB.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C.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D.同温同压下,所有气体的摩尔体积都是22.4 L/mol5.气体的体积主要由以下什么因素决定的:①气体分子的直径②气体物质的量的多少③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④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mol的O2和CO2含有的原子数相等B.SO42﹣的摩尔质量是96g•mol﹣1C.阿伏加德罗常数恰好为6.02×1023 mol﹣1D.1mol CO2的质量为44g•mol﹣17.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1L X气体与1L Y气体反应后生成1L水蒸气和1L氮气,则X、Y分别是()A.H2、N2O B.H2、N2O3C.H2、N2O4D.H2、NO2第1 页共27 页。

新人教版必修1 同步试卷-1.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解析版)

新人教版必修1 同步试卷-1.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解析版)

新人教版必修1同步试卷:1.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01)一、选择题(共27小题)1.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g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 AB.常温常压下,4.4 g乙醛所含σ键数目为0.7N AC.标准状况下,5.6L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 AD.50mL12mol/L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3gNa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 A个H2分子B.1molCu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N A个SO3分子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H2混合气中含N A个原子D.3mol单质Fe完全转化为Fe3O4,失去8N A个电子3.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右表.若把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2%的该盐溶液由50℃逐渐冷却,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范围是()A.0~10℃ B.10~20℃C.20~30℃D.30~40℃4.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醋酸的质量与N A个醋酸分子的质量相等B.N A个氧分子和N A个氮分子的质量比等于8:7C.28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D.在标准状况下,0.5N A个氯气分子所占体积约是11.2L5.某元素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该元素单质2.8克与氧气充分作用,可得到6克化合物XO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三周期B.第二周期C.第ⅣA族D.第ⅤA族6.设N A代表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克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 AB.2克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 AC.在25℃,压强为1.01×105帕时,11.2升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D.17克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N A7.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和物10克,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升,则混和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A.锌B.铁C.铝D.镁8.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气体R和5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5Q(g)⇌4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A.2 B.3 C.4 D.59.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 L 1.0 mol•L﹣1 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 N AB.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 N AC.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 N AD.1 mol的羟基与1 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 N A10.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甲苯含有6N A个C﹣H键B.18g H2O含有10N A个质子C.标准状况下,22.4L氨水含有N A个NH3分子D.56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 A个SO2分子11.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B.2L 0.5mol•L﹣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C.1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D.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g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 A12.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C.60℃时溴酸银的K sp约等于6×10﹣4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13.下列关于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12C18O和14N2的判断正确的是()A.体积相等时密度相等B.原子数相等时具有的中子数相等C.体积相等时具有的电子数相等D.质量相等时具有的质子数相等1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92g 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D.常温常压下,22.4 L 氯气与足量的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15.含有砒霜(As2O3)的试样和锌、盐酸混合反应,生成的砷化氢(AsH3)在热玻璃管中完全分解成单质砷和氢气,若砷的质量为1.50mg,则()A.被氧化的砒霜为1.98mg B.分解产生的氢气为0.672mLC.和砒霜反应的锌为3.90mg D.转移的电子总数为6×10﹣5N A16.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 AB.0.1mol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1N AC.标准状况下,11.2L苯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 AD.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 A 17.在常压和500℃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g2O、Fe(OH)3、NH4HCO3、NaHCO3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为V1、V2、V3、V4,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V3>V2>V4>V1B.V3>V4>V2>V1C.V3>V2>V1>V4D.V2>V3>V1>V4 18.N 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已知C2H4和C3H6的混合物的质量为ag,则该混合物()A.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1)N AB.所含碳氢键数目为N AC.燃烧时消耗的O2一定是LD.所含原子总数为N A19.已知30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60g溶质.现欲配制1mol/L 的NaOH 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忽略稀释时体积的变化)()A.1:4 B.1:5 C.2:1 D.2:320.依照阿伏加德罗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C.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D.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2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8g O2含有4N A个电子B.1L 0.1mol•L﹣1的氨水中有N A个NH4+C.标准状况下,22.4L盐酸含有N A个HCl分子D.1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2N A个电子2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L 1mol•L ﹣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 AB.78g 苯含有C=C双键的数目为3N AC.常温常压下,14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D.标准状况下,6.72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23.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p(Ne)>p(H2)>p(O2)B.p(O2)>p(Ne)>p(H2)C.p (H2)>p(O2)>p(Ne)D.p(H2)>p(Ne)>p(O2)24.b g某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该金属的三价正盐和a g氢气.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B.C.D.25.某温度下,在100克水中加入m克CuSO4或加入n克CuSO4•5H2O,均可使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m与n的关系符合()A.m=n B.m=C.m=D.m=26.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温下,0.2mol 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3N AB.室温下,1L 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0.1N A C.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 AD.5NH4NO32HNO3+4N2↑+9H2O反应中,生成28g 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 A27.若20克密度为d克/厘米3的硝酸钙溶液里含1克Ca2+,则NO3﹣离子的浓度是()A.摩/升B.摩/升C.2.5d摩/升D.1.25d摩/升二、解答题(共3小题)28.制纯碱包括石灰石分解、粗盐水精制、氨盐水碳酸化等基本步骤.完成下列计算:(1)CaCO3质量分数为0.90的石灰石100kg完全分解产生CO2L(标准状况).石灰窑中,该石灰石100kg与焦炭混合焙烧,产生CO229120L(标准状况),如果石灰石中碳酸钙完全分解,且焦炭完全燃烧,不产生CO,则焦炭的物质的量为mol.(2)已知粗盐水含MgCl2 6.80mol/m3,含CaCl2 3.00mol/m3.向粗盐水中加入Ca(OH)2除镁离子:MgCl2+Ca(OH)2→Mg(OH)2↓+CaCl2然后加入Na2CO3除钙离子.处理上述粗盐水10m3,至少需要加Na2CO3g.如果用碳酸化尾气(含NH3体积分数为0.100、CO2体积分数0.040)代替碳酸钠,发生如下反应:Ca2++2NH3+CO2+H2O→CaCO3↓+2NH4+处理上述10m3粗盐水至少需要通入多少L(标准状况)碳酸化尾气?列式计算.(3)某氨盐水含氯化钠1521kg,通入二氧化碳后析出碳酸氢钠晶体,过滤后溶液中含氯化铵1070kg.列式计算:①过滤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②析出的碳酸氢钠晶体的质量.29.BaCl2•xH2O中结晶水数目可通过重量法来确定:①称取1.222g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加热溶解,边搅拌边滴加稀硫酸到沉淀完全,静置;②过滤并洗涤沉淀;③将盛有沉淀的滤纸包烘干并中温灼烧;转入高温炉中,反复灼烧到恒重,称得沉淀质量为1.165g.回答下列问题:(1)在操作②中,需要先后用稀硫酸和洗涤沉淀;检验沉淀中氯离子是否洗净的方法是.(2)计算BaCl2•xH2O中的x=;(要求写出计算过程).(3)操作③中,如果空气不充足和温度过高,可能会有部分沉淀被滤纸中的碳还原为BaS,这使x的测定结果(填“偏低”、“偏高”或“不变”).30.将8.8g FeS固体置于200mL 2.0mol•L﹣1的盐酸中,以制备H2S气体.反应完全后,若溶液中H2S的浓度为0.10mol•L﹣1,假定溶液体积不变,试计算:(1)收集到的H2S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2)溶液中Fe2+和H+的物质的量浓度(摩尔浓度).新人教版必修1同步试卷:1.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0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7小题)1.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g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 AB.常温常压下,4.4 g乙醛所含σ键数目为0.7N AC.标准状况下,5.6L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 AD.50mL12mol/L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考点】4F: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H218O与D2O的摩尔质量均为20g/mol;B、求出乙醛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乙醛中含6molσ键来分析;C、求出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CO2与足量Na2O2的反应为歧化反应来分析;D、二氧化锰只能与浓盐酸反应,稀盐酸和二氧化锰不反应.【解答】解:A、H218O与D2O的摩尔质量均为20g/mol,故2.0gH218O与D2O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1molH218O与D2O中均含10mol中子,故0.1molH218O 与D2O混合物中含1mol中子,即N A个,故A正确;B、4.4g乙醛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1mol乙醛中含6molσ键,故0.1mol乙醛中含0.6molσ键,即0.6N A个,故B错误;C、标况下,5.6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25mol,而CO2与足量Na2O2的反应为歧化反应,1mol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时反应转移1mol电子,故0.25mol二氧化碳反应时此反应转移0.25mol电子,即0.25N A个,故C错误;D、二氧化锰只能与浓盐酸反应,一旦浓盐酸变稀,反应即停止,4molHCl反应时转移2mol电子,而50mL12mol/L盐酸的物质的量n=CV=12mol/L×0.05L=0.6mol,这0.6mol盐酸不能完全反应,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小于0.3mol 电子,即小于0.3N A个,故D错误.故选A.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3gNa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 A个H2分子B.1molCu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N A个SO3分子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H2混合气中含N A个原子D.3mol单质Fe完全转化为Fe3O4,失去8N A个电子【考点】4F: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求出钠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反应后1mol钠反应生成0.5mol氢气来分析;B、铜和浓硫酸反应时,浓硫酸被还原为SO2;C、N2和H2均为双原子分子;D、根据Fe3O4中铁为+价来分析.【解答】解:A、23g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钠与水反应时1mol钠生成0.5mol 氢气,即生成0.5N A个分子,故A错误;,B、铜和浓硫酸反应时,浓硫酸被还原为SO2,不是三氧化硫,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H2混合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N2和H2均为双原子分子,故1mol混合气体中无论两者的比例如何,均含2mol原子,即2N A个,故C错误;D、Fe3O4中铁为+价,故1mol铁反应失去mol电子,3mol单质Fe完全转化为Fe3O4失去8mol电子,即8N A个,故D正确.故选D.3.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右表.若把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2%的该盐溶液由50℃逐渐冷却,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范围是()A.0~10℃ B.10~20℃C.20~30℃D.30~40℃【考点】62: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6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分析】析出晶体时溶液达到饱和,根据此时的质量分数为22%,计算该溶液的溶解度S,以此判断所在的温度范围.【解答】解:设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2%的饱和溶液的溶解度为S,则有:=22%,解得S=28.20g,则该盐溶液由50℃逐渐冷却,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范围是30~40℃.故选D.4.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醋酸的质量与N A个醋酸分子的质量相等B.N A个氧分子和N A个氮分子的质量比等于8:7C.28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D.在标准状况下,0.5N A个氯气分子所占体积约是11.2L【考点】4F: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N A个即为1mol,m=n×M;B、N A个即为1mol,利用m=n×M来计算质量比;C、氮气为双原子构成的分子;D、标准状况下,Vm=22.4L/mol,V=n×Vm.【解答】解:A、N A个即为1mol,由m=n×M可知,1mol醋酸的质量与N A个醋酸分子的质量相等,故A正确;B、N A个氧分子和N A个氮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mol×32g/mol:1mol×28g/mol=8:7,故B正确;C、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N A,故C错误;D、在标准状况下,0.5N A个氯气分子,其物质的量为0.5mol,则体积为0.5mol ×22.4L/mol=11.2L,故D正确;故选C.5.某元素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该元素单质2.8克与氧气充分作用,可得到6克化合物XO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三周期B.第二周期C.第ⅣA族D.第ⅤA族【考点】57:相对原子质量及其计算;85: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根据单质和氧气的反应确定单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而确定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质量数,据A=Z+N来确定质子数,确定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解答】解:元素单质2.8克与氧气充分作用,可得到6克化合物XO2,据原子守恒,X~XO2,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故有:=,解得:M=28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等于14,故该元素为硅,位于第三周期,第ⅣA族.故选:AC.6.设N A代表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克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 AB.2克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 AC.在25℃,压强为1.01×105帕时,11.2升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D.17克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N A【考点】4F:阿伏加德罗常数;4C:摩尔质量.【分析】A、根据1molMg→Mg2+失去2mol电子来分析;B、根据n=来计算氢气的物质的量,再由氢分子的构成来分析;C、根据是否为标准状况来判断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D、根据n=来计算氨气的物质的量,再计算电子数.【解答】解:A、2.4克金属镁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0.1molMg→Mg2+失去0.2mol电子,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2NA,故A错误;B、2克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则所含原子数目为2NA,故B错误;C、不是标准状况,无法计算11.2升氮气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17克氨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1个氨气分子只含有10个电子,则1molNH3中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故D正确;故选D.7.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和物10克,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升,则混和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A.锌B.铁C.铝D.镁【考点】5A: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可用极限法或平均值法计算,用极限法计算时可分别计算生成氢气11.2L 时需要金属的质量,用平均值法计算可计算出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解答】解:产生11.2LH2需要锌32.5g,铁28g,铝9g,镁12g,根据平均值思想,混合物中的两种金属需要量应分别小于和大于10g,而小于混合物10g的只有铝,故一定有铝,故选C.8.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气体R和5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5Q(g)⇌4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A.2 B.3 C.4 D.5【考点】CP: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在相同温度和相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与物质的量呈正比,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说明反应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则反应应向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进行,以此判断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关系.【解答】解: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说明反应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则反应应向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进行,即方程式中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则有:2+5>4+n,n<3,n为整数等于2;选项中只有A符合,故选A.9.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 L 1.0 mol•L﹣1 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 N AB.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 N AC.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 N AD.1 mol的羟基与1 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 N A【考点】4F: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溶液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B、石墨烯中每一个六元环平均含有2个碳原子;C、溶液体积不知不能计算微粒数;D、羟基是取代基,氢氧根离子是阴离子.【解答】解:A、1.0 L 1.0 mol•L﹣1 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2 N A,故A错误;B、石墨烯中每一个六元环平均含有2个碳原子,12g石墨烯物质的量为1mol,含六元环的个数为0.5 N A故B正确;C、溶液体积不知不能计算微粒数;D、1 mol的羟基﹣OH含有电子数9 N A,1 mol的氢氧根离子OH﹣所含电子数均为10 N A,故D错误;故选B.10.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甲苯含有6N A个C﹣H键B.18g H2O含有10N A个质子C.标准状况下,22.4L氨水含有N A个NH3分子D.56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 A个SO2分子【考点】4F: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甲苯中含有8个碳氢键,1mol甲苯中含有8mol碳氢键;B.水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1mol水中含有10mol质子;C.标准状况下氨水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氨水的物质的量;D.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阻止了反应的继续进行,无法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解答】解:A.1mol甲苯中含有8mol碳氢键,含有8N A个C﹣H键,故A错误;B.18g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水中含有10mol质子,含有10N A个质子,故B正确;C.标况下,氨水不是气体,题中条件无法计算氨气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56g铁的物质的量为1mol,由于铁与浓硫酸能够发生钝化,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无法计算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故选B.11.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B.2L 0.5mol•L﹣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C.1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D.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g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 A【考点】4F: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亚铁离子和碘离子都能够被氯气氧化,1mol碘化亚铁完全反应消耗1.5mol氯气;B.根据n=cV计算出硫酸钾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计算出所带的电荷的数目;C.过氧化钠中含有的离子为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D.根据丙烯和环丙烷的最简式计算出混合物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解答】解:A.1molFeI2中含有1mol亚铁离子、2mol碘离子,完全反应需要消耗1.5mol氯气,转移了3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故A错误;B.2L 0.5mol•L﹣1硫酸钾溶液中含有溶质硫酸钾1mol,1mol硫酸钾中含有1mol 硫酸根离子,溶液中还有氢氧根离子,带有负电荷的物质的量大于2mol,所带电荷数大于2N A,故B错误;C.1mol过氧化钠中含有2mol钠离子、1mol过氧根离子,总共含有3mol离子,含离子总数为3N A,故C错误;D.42g丙烯和环丙烷中含有3mol最简式CH2,含有6mol氢原子,含有的氢原子的个数为6N A,故D正确;故选D.12.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C.60℃时溴酸银的K sp约等于6×10﹣4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考点】62: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DH: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分析】A.根据图象中温度对溴酸银的溶解度影响可知溴酸银的溶解过程为吸热过程;B.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速率;C.根据溶度积表达式及溶液中银离子和溴酸根离子的浓度计算;D.溴酸银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可以通过重结晶法分离硝酸钾与溴酸银的混合物.【解答】解:A.根据图象可知,升高温度,溴酸银的溶解度增大,说明溴酸银的溶解过程为吸热过程,故A错误;B.升高温度,溴酸银的溶解度增大,所以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故B正确;C.60℃时溴酸银的溶解度为0.6g,溴酸银的物质的量为:≈2.5×10﹣3mol,100.6g溴酸银溶液的体积约为100.6mL,溶液中银离子、溴酸根离子浓度约为2.5×10﹣2mol/L,所以60℃时溴酸银的K sp=2.5×10﹣2×2.5×10﹣2≈6×10﹣4,故C正确;D.根据图象可知,溴酸银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而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故D正确;故选A.13.下列关于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12C18O和14N2的判断正确的是()A.体积相等时密度相等B.原子数相等时具有的中子数相等C.体积相等时具有的电子数相等D.质量相等时具有的质子数相等【考点】4G: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分析】同温同压下,气体的V m相等,等体积时,根据n=可知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结合原子的构成以及相关物理量的计算公式解答该题.【解答】解:A.由于12C18O和14N2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等,故体积相等的两种气体的质量不等,因此密度不等,故A错误;B.1个12C18O分子中有16个中子,1个14N2分子中含有14个中子,二者均为双原子分子,原子数相等,即分子数相等,但中子数不等,故B错误;C.12C18O和14N2均为14电子分子,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则分子数相等,所具有的电子数相等,故C正确;D.12C18O和14N2分子内均有14个质子,由于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等,故等质量的两种分子所具有的质子数不等,故D错误.故选C.1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92g 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D.常温常压下,22.4 L 氯气与足量的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考点】4F: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NO2和CO2分子中含有相同氧原子;B、乙烯和环丁烷(C4H8)最简式相同为CH2,计算28 gCH2中所含碳原子物质的量得到所含原子数;C、NO2和N2O4分子最简比相同为NO2,只需计算92gNO2中所含原子数;D、依据气体摩尔体积的应用条件分析;【解答】解:A、NO2和CO2分子中含有相同氧原子,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故A正确;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乙烯和环丁烷(C4H8)最简式相同为CH2,计算28 gCH2中所含碳原子物质的量==2mol,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故B正确;C、NO2和N2O4分子最简比相同为NO2计算92gNO2中所含原子数=×3×N A=6N A,故C正确;D、常温常压下,22.4 L 氯气物质的量不是1mol,故D错误;故选D.15.含有砒霜(As2O3)的试样和锌、盐酸混合反应,生成的砷化氢(AsH3)在热玻璃管中完全分解成单质砷和氢气,若砷的质量为1.50mg,则()A.被氧化的砒霜为1.98mg B.分解产生的氢气为0.672mLC.和砒霜反应的锌为3.90mg D.转移的电子总数为6×10﹣5N A【考点】5A: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1B:真题集萃.【分析】A.反应中As元素化合价由As2O3中+3价降低为AsH3中﹣3价,砒霜发生还原反应;B.根据n=计算As的物质的量,根据原子守恒进而计算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氢气所处的状态不一定是标准状况;C.电子转移守恒计算参加反应Zn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Zn的质量;D.整个过程中,As元素化合价由As2O3中+3价降低为AsH3中﹣3价,AsH3中﹣3价升高为As中0价,据此计算转移电子数目.【解答】解:A.反应中As元素化合价由As2O3中+3价降低为AsH3中﹣3价,砒霜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B.生成As的物质的量==2×10﹣5mol,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分解的AsH3为2×10﹣5mol,由H原子守恒可知生成氢气为=3×10﹣5mol,故标况下,分解产生氢气体积为3×10﹣5mol×22.4L/mol=6.72×10﹣4L=0.672 mL,但氢气所处的状态不一定是标准状况,故其体积不一定是0.672 mL,故B错误;C.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参加反应Zn的物质的量=2×10﹣5mol×[3﹣(﹣3)]÷2=6×10﹣5mol,故参加反应Zn的质量=6×10﹣5mol×65g/mol=3.9×10﹣3g=3.9mg,故C正确;D.整个过程中,As元素化合价由As2O3中+3价降低为AsH3中﹣3价,AsH3中﹣3价升高为As中0价,故整个过程转移电子总数为2×10﹣5mol×(6+3)×N A mol ﹣1=1.8×10﹣4N A,故D错误,故选C.16.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 AB.0.1mol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1N AC.标准状况下,11.2L苯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 AD.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 A 【考点】4F: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1.6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含有1.6g氧原子,含有0.1mol氧原子;B.丙烯酸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和1个碳氧双键,总共含有2个双键;C.标准状况下,苯的状态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苯的物质的量;D.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生成0.1mol氧气转移了0.2mol电子.【解答】解:A.1.6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质量为1.6g,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 A,故A正确;B.0.1mol丙烯酸中含有0.1mol碳碳双键和0.1mol碳氧双键,总共含有0.2mol 双键,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2N A,故B错误;C.标况下,苯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11.2L苯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生成0.1mol氧气转移了0.2mol电子,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 A,故D错误;故选A.17.在常压和500℃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g2O、Fe(OH)3、NH4HCO3、NaHCO3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为V1、V2、V3、V4,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V3>V2>V4>V1B.V3>V4>V2>V1C.V3>V2>V1>V4D.V2>V3>V1>V4【考点】5A: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4G: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分析】写出各种物质分解的方程式,根据方程式判断.【解答】解:各物质分解的方程式分别为:①2Ag2O4Ag+O2↑,2mol氧化银产生1mol氧气;②2Fe(OH)3Fe2O3+3H2O↑,2mol氢氧化铁产生3mol水蒸气;③NH4HCO3NH3↑+H2O↑+CO2↑,2mol碳酸氢铵产生6mol气体;④2NaHCO3Na2CO3+CO2↑+H2O↑,2mol碳酸氢钠产生2mol气体;故各取2mol在500℃条件下加热完全分解,得到的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③>②>④>①.故选A.18.N 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已知C2H4和C3H6的混合物的质量为ag,则该混合物()A.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1)N A。

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必修1: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步测试

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必修1: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步测试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1:1.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步测试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必修1:1.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步测试一、单选题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的是()A、将40gNaOH溶于1L水所得的溶液B、将22.4LHCl溶于水配成1L溶液C、1L含2molK+的K2SO4溶液D、将0.5mol·L-1的NaNO3溶液100mL加热蒸发掉50g水后的溶液已知某饱和溶液的以下条件:①溶液的质量、②溶剂的质量、③溶液的体积、④溶质的摩尔质量、⑤溶质的溶解度、⑥溶液的密度,其中不能用来计算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组合是()A、④⑤⑥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③④⑤二、多选题要配制浓度约为2mol·L-1NaOH溶液100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8gNaOH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B、称取8g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C、称取8gNaOH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线,盖好瓶塞,反复摇匀D、用100mL量筒量取40mL5mol·L-1NaOH溶液,倒入250mL 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60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三、单选题配制100mL1.0mol·L-1的Na2CO3溶液,下列情况会导致溶液A、容量瓶使用前用蒸馏水洗,没有干燥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C、俯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D、用敞开容器称量Na2CO3且时间过长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2mol·L-1K2SO4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1000mL溶液中所含K+、SO42-总数为0.3NAB、500mL溶液中有0.1NA个K+C、1L溶液中K+的浓度为0.4mol·L-1D、1L溶液中SO42-的浓度是0.4mol·L-1质量分数为15%的硫酸溶液18mL,密度为1.102g·mL-1,则它的物质的量浓度最接近下列数值中的()A、1.687mol·L-1B、3.370mol·L-1C、11.24mol·L-1D、22.49mol·L-1关于容量瓶的使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前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液B、用蒸馏水荡洗后必须要将容量瓶烘干C、为了便于操作,浓溶液稀释或固体溶解可直接在容量瓶中进行D、为了使所配溶液浓度均匀,定容结束后,手握瓶颈,左右振1mol/L的Na2SO4溶液是()A、溶液中含有1molNa2SO4B、1升水中加入142gNa2SO4C、1molNa2SO4溶于1mol水中D、将322g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后再稀释成1000mL在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最后用胶头滴管定容后,液面正确的是()A、B、C、D.利用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来配制1.0mol·L-1Na2CO3溶液500mL,假如其他操作均准确无误,下列情况会引起所配溶液浓A、称取碳酸钠晶体53.0gB、定容时,俯视观察刻度线C、移液时,对用于溶解碳酸钠晶体的烧杯没有进行冲洗D、定容后,将容量瓶振荡摇匀,静置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又加入少量水至刻度线下列溶液中含Cl-浓度最大的是()A、10m1,0.1mol·L-1的AlC13溶液B、20m1,0.1mo1·L-1的CaC12溶液C、30m1,0.2mo1·L-1的KC1溶液D、100m1,0.25mo1·L-1的NaC1溶液四、填空题在同温同压下,对于等质量的SO2和CO2两种气体,求其下列各项比值。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检测题及参考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必修1 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检测题123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1:从500mL1mol/L NaOH溶液中取出100mL溶液,对这100mL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B.溶液中含1mol NaOHC.溶液中含4gNaOH D.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当溶液的体积比为3∶2∶1时,三种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1∶1 B.1∶2∶3 C.3∶2∶1 D.3∶4∶33:设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对0.3mol/LK2SO4溶液的不正确说法是 ( )。

AA.1L溶液中含有0.3N A个K+离子C.2L溶液中含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mol/L4:20mLCaCl2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稀释后的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则稀释前Ca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2.5mol/L B.5mol/L C.1.25 mol/LD.2mol/L5:200mL0.3mmol/L的盐酸和100mL0.6 mol/L的盐酸相混,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是 ( ) A.0.3 mol/L B.0.4 mol/LC.0.5 mol/L D.0.6 mol/L6:下列溶液中的Cl-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mL1mol/LFeCl3溶液中的Cl-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 )A.150mL1 mol/L NaCl溶液 B.75mL2 mol/L NH4Cl溶液C.150mL3 mol/L KCl溶液 D.75mL1 mol/L AlCl3溶液7:20℃时,NaCl的溶解度36g,此时NaCl饱和溶液的密度为1.12g/cm3,在此温度下NaCl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5mol/L B.1.36mol/L C.5.07mol/L D.6.15mol/L8:0.5L 1mol/L FeCl3溶液与0.2L1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为( )A.1∶3 B.3∶1 C.5∶2 D.15∶29:将30mL 0.5 mol/L 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0.03 mol/L B.0.3 mol/L C.0.05 mol/L D.0.04 mol/L10:50mL H2SO4的质量分数为35%、密度为1.24g/cm3的硫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0.044 mol/L B.0.44 mol/L C.4.4mol/L D.44mol/L11:配制2L1.5mol/LNa2SO4溶液,需要固体Na2SO4( )A.213g B.284g C.400g D.426g12:用10mL的0.1mol/LBaCl2溶液恰好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3∶2∶2 B.1∶2∶3 C.1∶3∶3 D.3∶1∶1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B.0.012kg12C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C.1个氧原子的实际质量约为32/6.02×1023gD.3molOH-的质量为51g14:0.1mol某元素的单质直接与氯气反应后,质量增加7.1g,这种元素可能是 ( )A.Ca B.Na C.Al D.Mg15:从1mol/LNaOH溶液2L中取出100mL,有关这100mL溶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B.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C.含NaOH 40g D.含NaOH0.1mol16:将7.45g氯化钾和11.1g氯化钙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200mL溶液,此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3mol/L B.1.5mol/L C.0.3mol/L D.0.2mol/L17:下列各组物质中,两种物质分子数相同的是 ( )A.1gH2和8gO2 B.18gH2O和22.4LCO2(标准状况)C.1molHCl和11.2LCO(20℃101kPa时) D.6.02×1023个H2分子和0.5molN218:若以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3g金属钠变成Na+时共失去0.1N A个电子 B.18g水所含电子数为N AC.32g氧气所含原子数为2N A D.11.2LN2所含原子数为N A19:下列数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数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是 ( )①4℃时144mL水②34g氨气③标准状况下224L氢气④1.1mol硫酸A.④③②① B.①②③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20:下列溶液中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mL1mol/L 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 A.150mL 1 mol/L氯化钠 B.75mL 2 mol/L氯化铵C.150mL 3 mol/L氯化钾 D.75mL 1 mol/L氯化铁二:填充题1:欲配制1mol/L的Na2CO3溶液250mL,完成下列步骤:(1)用天平称取NaOH固体____g,做法是先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__,把天平调整好。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练习(含解析)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练习(含解析)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 阿伏加德罗常数等于6.02×1023个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C. 物质的量是能把物质的质量和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的一个物理量D. 若一分子NO、N2O的质量分别为ag、bg,则N原子的摩尔质量是(b-a) g/mol2.2V L Fe2(SO4)3溶液中含有a g SO42-,取此溶液V L,用水稀释至2V L,则稀释后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1B. mol·L-1C. mol·L-1D. mol·L-13.已知某元素的阳离子R+的核内中子数为n,质量数为A。

则mg它的氧化物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A. (A-n+8)molB. (A-n+10)molC. (A-n+4)molD. (A-n+8)mol4.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装置a加热分解NaHCO3固体B. 按装置b把浓硫酸稀释为稀硫酸C. 按装置c把溶液转移入容量瓶D. 用装置d吸收尾气中的氯气与氯化氢5.设N A表示阿伏加德岁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1.2L二氧化碳含有的原子数等于1.5N AB. 标准状况下,22.4L酒精中所含分了数为N AC. 标准状况下,18g水所含原子数为N AD. 常温常压下,48gO2与O3混合物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 A6.下列示意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容器,容器中间有一个可以上下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可忽略不计)。

其中能表示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是( )A. B. C. D.7.某一Na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 mol/L,则此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0.1mol/LB. 0.15 mol/LC. 0.2 mol/LD. 0.25 mol/L8.标准状况下有①6.72L甲烷②3.01×1023个氯化氢分子③13.6 g硫化氢④0.2 mol NH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A)
一、选择题(只有1个准确答案;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准确的是()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来源:学科网]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C.摩尔能够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D.国际上规定,0.012kg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
2.下列相关阿佛加德罗常数(N A)的说法错误的是()A.32g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B.0.5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 A
C.1mol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 A
D.0 5N 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
3.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摩尔质量就等于物质的式量B.摩尔质量就物质式量的6.02×1023倍[来源:Z|xx|]
C.HNO3的摩尔质量是63g D.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
4.下列相关气体摩尔体积的描述中准确的是()A.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就是气体摩尔体积
B.通常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C.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D.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摩尔体积也相同
5.容量瓶是用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A.②④⑥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①③⑤
6.2molCl2和2molCO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准确的是()A.分子数相等B.原子数相等C.体积相等D.质量相等
二、选择题(有1-2个答案,只有一个准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准确选项的,选对
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共10小题,每小题4分,计40分。


7.下列物质中氧原子数目与11.7g Na2O2中氧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6.72L CO B.6.6g CO2C.8 g SO3 D.9.6g H2SO4
8.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和、压制,就能够制
成铅笔芯。

如果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成分是石墨,且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的质量约为1mg 。

那么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
( )
A .2.5×1019个
B .2.5×1022个
C .5×1019个
D . 5×1022个 9.将VLHCl 气体(STP )溶于水制得1000mL 盐酸溶液,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V/22400mol/L
B .1000V/22.4mol/L [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
C .V/22.4mol/L
D .V/11.2mol/L
10.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 ) A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来源:学|科|网]
C .1L 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 氧气的质量小
D .相同条件下的一氧化碳气体和氮气,若体积相等,则质量一定相等
11.有一种气体的质量是14.2g ,体积是4.48升(STP ),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
A .28.4
B .28.4g ·mol -1
C .71
D .71g ·mol -1
12.科学家刚刚发现了某种元素的原子,其质量是a g ,12C 的原子质量是b g ,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 A .该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 A
B . Wg 该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 mol aN W A
C .Wg 该原子中含有
a
W 个该原子 D .由已知信息可得:a N A 12 13.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数目与50 mL 1 mol ·L -1的AlCl 3溶液中氯离子数目相等的是 ( )
A .150 mL 1 mol·L -1的NaCl
B .75 mL 2 mol·L -1的NH 4Cl
C .150 mL 3 mol ·L -1的KCl
D .75 mL 2 mol ·L -1
的CaCl 2 14.某10% NaOH 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 水后得到80mL20%的溶液,则该20% NaOH 溶
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6.25mol/L
B .12.5mol/L
C .7mol/L
D .7.5mol/L
15.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 的NaCl 溶液950mL ,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
的NaCl 质量分别是 ( )
A .950mL ,111.2g
B .500mL ,117g
C .1000mL ,117g
D .任意规格,111.2g 16.要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约为2mol ·L -1 NaOH 溶液100mL ,下面的操作准确的是( )
A.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持续搅拌至固体溶解
B.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C.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用100mL量筒量取40mL 5mol·L-1NaOH溶液,倒入250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60mL蒸馏水,持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
三、填空题(计34分)
17.(15分)现有m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g·mol-1。

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 A表示,则:
(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2)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______ _个。

(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L。

(4)该气体溶于1L水中(不考虑反应),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_。

(5)该气体溶于水后形成VL溶液,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 g·mol-1。

18.(8分)2003年3月日本筑波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一个研究小组发现首例带结晶水的晶体在5K下表现超导性。

据报道,该晶体的化学式为Na0.35CoO2• 1.3H2O。

试计算:该晶体的摩尔质量是;钴原子与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钴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之比是;1mol该晶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是。

(比值能够用小数表示)
19.(11分)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mol/L的NaCl溶液0.5L,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步骤
①,②,③,④,⑤。

(2)所需仪器为:容量瓶(规格:)、托盘天平、还需要那些实验仪器才能完成该实验,请写出:。

[来源:Z§xx§
]
(3)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及造成该影响的原因。

①为加速固体溶解,可稍微加热并持续搅拌。

在未降至室温时,立即将溶液转移至溶
量瓶定容。

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原因是:。

②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溶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

对所配溶
液浓度的影响,原因是:。

四、计算题(8分)
20.据“网易新闻中心”报道,2003年12月13日,湖北大冶市金牛镇小泉村发生了群体中毒事件,三名儿童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另两名儿童至今日仍在医院治疗。

经诊断,两儿童为灭鼠药“毒鼠强”急性中毒。

此前的10月30日,湖北枣阳发生了三十四人的集体毒鼠强中毒事件;而震惊全国的湖北利川“十·二一”毒鼠强投毒案,曾造成三十五人中毒、十人死亡。

毒鼠强的毒害是严重的,国家已禁止使用该药来消灭老鼠。

那么什么是毒鼠强?它是一种含有C、H、O、N、S的有机物,其摩尔质量为240g·mol-1,其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所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3%,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6.7%,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3%,所含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6.7%。

根据以上各元素在其中所含的质量分数,试求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及其化学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B 2.A3.D 4.C 5.D 6.A
二、选择题7.BC 8.A 9.C 10.BD 11.D 12.BC 13.AB 14.A 15.C 16.AD
(提示:这是2003年广东高考化学试卷中的一道试题,题目要求所配制的NaOH溶液
的浓度“约”是2 mol·L-1,只要是2 mol·L-1左右就可以,所以能够直接在烧杯中配制)
三、填空题
17.(每空3分)(1)m/M(2)2mN A/M(3)22.4m/M(4)m/(m+1000)(5)m/MV
18.(每空2分)122 g·mol-1 ;1︰3.3 ;1︰3.3 ;1.99×1024 个
19.(每空1分)(1) 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转移④洗涤转移⑤定容摇匀(2)500mL 、烧杯、药匙、玻璃棒、胶头滴管(3)①偏高因恢复到室温时,溶液的体积将小于500mL ②降低因为溶液体积大于500mL
四、计算题
21.物质的量之比:C︰H︰O︰N︰S=2︰4︰2︰2︰1
化学式为:C4H8O4N4S2。

[来源:Z§x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