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机制
生物入侵机制生物入侵是指一种物种(称为入侵物种)从其原来的分布范围扩展到新的地理区域,并对当地的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的过程。
生物入侵机制涉及到入侵物种的扩散、适应性、竞争、生殖和生态位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阐述生物入侵的机制。
一、扩散机制生物入侵的首要步骤是入侵物种的扩散。
入侵物种利用不同的机制和途径来扩展其分布范围。
其主要机制包括人类介导的传播、被动传播和主动传播。
1. 人类介导的传播人类经济活动是促进生物入侵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类通过交通运输、贸易活动以及引入外来物种等方式,加速了物种间的扩散速度。
例如,人类通过船只、飞机等工具跨越国界,无意中将入侵物种的种子、孢子或幼虫带入新地区。
2. 被动传播被动传播是指入侵物种利用自然力或其他物种的运输来扩散自己。
例如,某些种子能够附着在动物的毛发或羽毛上进行传播;某些昆虫可以随风飘散到远处。
3. 主动传播主动传播是指入侵物种通过主动移动来达到扩散的目的。
例如,一些入侵植物通过生长茎、根茎或分枝的方式,不断向周围环境扩展自己的范围。
二、适应性机制适应性是入侵物种成功侵入新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一。
入侵物种通常具有较高的适应性,使其能够在新环境中存活并繁衍后代。
1. 快速繁殖相较于当地物种,入侵物种通常具有更快的繁殖速度。
它们能够迅速占领资源,使自己的数量快速增加,并增加与当地物种的竞争。
2. 广泛的适应性入侵物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能够忍受不同的环境条件和生态位。
它们能够适应不同的温度、湿度和土壤条件,从而在新环境中找到适合生存和繁衍的条件。
三、竞争机制生物入侵往往与当地物种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
入侵物种通过竞争资源、将当地物种挤出生态位等方式,获得相对优势,从而压制或消除当地物种。
1. 资源竞争入侵物种与当地物种之间会争夺有限的资源,如食物、栖息地和水源等。
入侵物种通常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和竞争能力,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使其数量增加。
2. 功争生态位生态位是生物在特定环境中的角色和功能。
生物入侵 措施
生物入侵措施引言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侵入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的现象。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人类活动的扩张,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严重问题。
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生物入侵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生物入侵措施,旨在提供给相关部门和个人有关如何应对生物入侵的指导。
生物入侵措施1. 监测和早期预警及早发现和识别潜在的入侵物种是防止生物入侵的首要措施。
建立和加强监测网络,定期巡查可能受到入侵的生态系统,以便及时发现外来物种的侵入。
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如卫星遥感和无人机,加强对大面积生态系统的监测。
一旦发现潜在的入侵物种,应该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其进一步扩散。
2. 生物安全检疫加强对进出口货物、交通工具和旅客的生物安全检疫是防止外来物种传播的重要措施。
建立完善的检疫系统,使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对进出口货物、木材、饲草等进行检测和排查。
对于携带外来物种的货物或旅客,应该立即采取隔离和适当的处理措施,以避免其扩散。
3. 生物控制生物控制是指利用其他生物来控制入侵物种的数量和扩散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天然生物控制和增加控制生物。
天然生物控制是指利用区域内已存在的天敌、捕食者或寄生者来控制入侵物种的数量。
增加控制生物是指人为引入其他生物来控制入侵物种的数量,例如引入外来控制捕食者。
4. 生物安全教育和公众宣传提高公众对生物入侵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防治措施的支持和配合至关重要。
通过开展生物安全教育活动和公众宣传,向公众普及生物入侵的危害和影响,增加其参与到生物入侵防治工作中的意识和行动。
5. 合作与国际交流生物入侵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生物入侵的监管政策和措施。
同时,加强信息和科学研究的交流,共享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提高对生物入侵问题的应对能力和水平。
生物入侵的措施
生物入侵的措施引言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侵入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的现象。
这些外来物种通常没有天敌,可以快速繁殖并占据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
为了有效应对生物入侵,采取一系列措施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生物入侵防控措施。
1. 建立监测网络早期监测入侵物种的出现是防控生物入侵的重要一环。
建立监测网络可以帮助及早发现外来物种的入侵迹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监测网络可以包括人工监测和自动监测。
人工监测可以通过定期巡检、人工观察等方式进行,而自动监测可以利用传感器、摄像头等技术进行。
此外,还可以利用公众参与的方式,鼓励社区、学校和志愿者等积极参与监测工作。
2. 加强边境检疫加强边境检疫是控制生物入侵的重要手段。
边境检疫可以通过加强检疫检查、禁止携带潜在入侵物种的物品进入国境等方式进行。
同时,也需要提高海关和边境检疫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加对入侵生物的识别能力和知识储备。
3. 生物入侵风险评估生物入侵风险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入侵物种对本地生物多样性和经济的潜在影响。
通过评估入侵物种的生物学特征、生态适应性和传播能力等因素,可以对生物入侵的可能性和潜在风险进行预测,并针对不同的风险级别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
4. 制定法律法规制定法律法规是防控生物入侵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明确入侵物种的法律地位以及相应的处罚措施,可以增加违法者的成本和法律风险,从而遏制生物入侵的蔓延。
此外,还可以建立相关的配套制度,包括入侵物种的管制清单、风险评估程序和生物入侵应急响应机制等。
5. 发展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防控生物入侵的一种生态友好方法。
通过引入天敌或病原体来控制入侵物种的数量和传播能力,可以减少入侵物种对本地生物的威胁。
例如,引入适当的天敌来控制入侵昆虫的数量,或者利用病原体来阻断入侵植物的生长。
在开展生物防治技术时,需要进行科学评估,确保不会对本地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6. 加强公众宣传教育公众宣传教育对于防控生物入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生物入侵的影响与防控
生物入侵的影响与防控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生物入侵成为一个全球性关注的问题。
生物入侵指的是原本不属于某一特定地区的生物种群迅速扩散并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这种入侵可能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经济损失的发生,甚至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
本文将探讨生物入侵的影响以及相关的防控措施。
一、生物入侵的影响1. 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入侵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进而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入侵物种常常具有极强的繁殖力和适应性,它们能够迅速蔓延并排挤原有物种,导致生态链的破裂。
例如,外来植物入侵后可能改变土壤结构,抑制本土植物生长,甚至对土壤湿度和气候产生影响。
2. 经济损失生物入侵对农业、林业和渔业等经济产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入侵物种可能破坏农作物,导致农业产量的下降;它们也可能侵蚀森林资源,损害木材产业的发展。
此外,在旅游业中,生物入侵还会破坏景区的生态环境,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生物入侵有时会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威胁。
一些入侵物种可能携带传染病原体,并成为疾病的媒介。
例如,蚊子是疟疾的传播媒介,入侵的蚊种可能使得疟疾疫情扩大。
入侵物种还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或直接咬伤人类,对人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影响。
二、生物入侵的防控措施1. 早期预警与监测及早发现和监测入侵物种对于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监测系统,收集入侵物种的相关数据,并建立数据库,能够快速响应和部署防控行动。
同时,应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对入侵物种的了解,并开展风险评估,以便更好地预防和管理其入侵的可能。
2. 打击入侵物种的渠道封堵入侵物种的传播途径至关重要。
加强边境及港口的卫生检疫,严格检查携带货物、旅客和运输工具,迅速发现并隔离携带入侵物种的物品。
此外,需要强化船舶和飞机排放物的监管,防止入侵物种通过排放物进入新的生态系统。
3. 生物入侵物种的管理和控制对已经入侵的物种,需要采取管理和控制措施。
常见的方法包括物理阻隔、化学方法和生物控制等。
生态学中的生物入侵与生物控制
生态学中的生物入侵与生物控制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生物入侵与生物控制。
生物入侵是指非本地物种进入新的地理区域,并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生物控制则是通过引入其他物种来控制入侵物种的数量和影响,以恢复和保护受影响的生态系统。
本文将讨论生态学中的生物入侵与生物控制的概念、原因、影响和方法。
一、生物入侵的概念及原因生物入侵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引起的非本地物种进入新的地理区域并逐渐建立种群。
这些非本地物种可能是通过人为引入(如宠物、农作物等)、动物迁移、海洋生物扩散或空气传播等途径进入新的环境。
生物入侵物种通常具有强大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能够快速适应新环境并对原生物种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生物入侵的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全球化加速了物种的传播和扩散,使物种间的地理障碍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其次,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使许多生境发生了变化,为入侵物种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
此外,人类活动如贸易、旅游和运输也促进了生物入侵的发生。
例如,船只通过国际航运将外来物种带入新的地理区域。
二、生物入侵的影响生物入侵对原生物种和生态系统造成许多影响。
首先,入侵物种竞争本地物种的资源,如食物、栖息地和光线等。
这导致本地物种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甚至可能导致本地物种灭绝。
其次,入侵物种与原生物种的杂交也可能对遗传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入侵物种还可能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破坏生态平衡。
三、生物控制的方法为了应对生物入侵的影响,人们采取了一些生物控制的方法。
生物控制是一种通过引入其他物种来控制入侵物种的数量和影响的策略。
这些控制方法可以分为生物学控制和生态学控制。
1. 生物学控制生物学控制是针对入侵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活史进行控制。
这些方法主要包括引入入侵物种的天敌、寄生虫或病原体来控制其数量和繁殖力。
例如,在一些地区,引入特定的昆虫或微生物来控制入侵的植物物种,从而减少其种群数量。
外来生物入侵经典案例
外来生物入侵经典案例外来生物入侵是指指非原产地的生物种群,由于人类的活动而故意或意外地被引入到新的地理区域,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危害。
这些外来生物可能会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外来生物入侵的经典案例,以便更好地认识和防范这一问题。
1. 欧洲杉虫(Gypsy Moth)。
欧洲杉虫是一种原产于欧洲的飞蛾,它在19世纪末被引入到北美,用于丝绸生产。
然而,欧洲杉虫的幼虫对北美的树木造成了严重危害。
它们以树木的叶片为食,大量的杉虫幼虫会导致树木枯死,严重影响了北美的森林生态系统。
2. 狐尾藻(Eurasian Watermilfoil)。
狐尾藻是一种原产于欧亚大陆的水生植物,由于其在水域中快速繁殖的特点,被人类引入到了北美的许多水域。
狐尾藻的快速生长会导致水域的水质下降,影响水生动物的生存,甚至会堵塞水道,影响航运和灌溉。
3. 红火蚁(Red Imported Fire Ant)。
红火蚁原产于南美洲,由于其侵略性和快速繁殖的特点,被引入到了北美、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地。
红火蚁的螫刺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对人类和动物造成威胁。
此外,红火蚁还会损害农作物,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4. 美洲灰树蛙(Cane Toad)。
美洲灰树蛙原产于中南美洲,20世纪初被引入到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国,用于控制甘蔗田的害虫。
然而,美洲灰树蛙的毒液对当地的野生动物和宠物构成了严重威胁,还会损害当地的生态平衡。
5. 沼泽蝇(Water Hyacinth)。
沼泽蝇原产于南美洲,由于其漂亮的花朵和快速繁殖的特点,被引入到了许多国家的水域。
沼泽蝇的快速生长会导致水域的水质下降,影响水生动物的生存,还会阻塞水道和损害渔业。
以上这些外来生物入侵的案例,充分说明了外来生物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的严重危害。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外来生物的监管和防控,避免它们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同时,也需要加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生物入侵法律后果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生物入侵现象日益严重,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在新的生态环境中迅速扩散,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入侵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管理生物入侵行为。
本文将以“入侵生物入侵事件”为例,分析生物入侵的法律后果。
二、案例简介“入侵生物入侵事件”发生在我国某沿海城市,该城市引进了一种名为“入侵生物”的外来物种。
这种生物在当地生态环境中迅速扩散,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具体表现为:1. 损害农业生产:入侵生物大量繁殖,侵占农作物生长空间,导致农作物减产、品质下降。
2. 生态环境恶化:入侵生物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许多本地物种濒临灭绝。
3. 人类健康受损:入侵生物携带病原体,可能引发疾病传播。
三、法律后果针对“入侵生物入侵事件”,我国政府依法进行了调查和处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法律追究。
以下是案例中的法律后果:1. 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对引进、繁育、运输、销售、利用入侵生物的行为进行处罚。
在本案例中,相关责任人因违反生物安全法,被处以罚款。
2.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严重危害国家生态安全、造成重大损失的入侵生物行为,追究刑事责任。
在本案例中,由于入侵生物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相关责任人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3. 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因入侵生物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在本案例中,相关责任人可能因入侵生物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4. 行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对违反生物安全法的行为,追究行政责任。
在本案例中,相关责任人因违反生物安全法,被吊销相关许可证,禁止从事相关经营活动。
四、案例分析“入侵生物入侵事件”的法律后果表明,我国在生物入侵问题上采取了严格的法律措施,对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
生物入侵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生物入侵的危害与防治措施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非本地物种)通过人为或自然途径进入并定居在自然环境中,给原生态系统、生态经济和人类健康等方面带来危害的过程。
生物入侵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本文将详细描述生物入侵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一、生物入侵的危害1.生态系统破坏:外来种资源竞争力强,出现优势种,而本来生态系统中的领域分布和生态平衡等会受到破坏,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2.物种多样性减少:许多外来物种往往取代了本地物种,造成物种多样性减少,土地逐渐贫瘠化,草原、森林、海洋等生态系统的生态稳定性也会被削弱。
3.经济损失:外来种带来的破坏会导致生态系统恶化,农田、林区、草原等耕地、草地受到严重侵害,为农田、林区、草原等提供的经济服务质量下降,直接导致经济利益的损失。
4.卫生威胁:外来物种可能会攻击本地物种,对人类和动物构成威胁。
许多外来物种会带来疾病和病毒,对人类和动物造成威胁。
二、防治措施1.减少人类中介:外来种的扩散与人类交通活动有密切关系,研究工作应以减少人类中介为切入点,通过加强船舶、车辆、机场及集散地的监管等手段,防止外来种的误入。
2.提高边境卫生检疫能力:海关应对进口物品进行检疫,并对携带动植物制品的旅客进行检查,关键就是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技术能力,对观察收集到的潜在入侵生物指标早日做好防控工作。
3.加强生物监测和评估:对生物入侵的情况要及时的了解,了解入境物种是否具有入侵威胁或成为一种携带病害的传播媒介,因此,生物监测与评估是预防生物入侵的必要手段。
4.加强立法和执法:相关立法应重点加强外来生物管制;执法机构应加强协调,掌握进口商品、废弃品等携带生物物种的信息,及时开展排查工作,对被发现的入侵生物采取保护、清除等合理措施。
5.促进公众意识:要加强对生物入侵的宣传力度,加大公众对生物入侵问题的了解和认识,提升大众自觉防范能力,激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积极性。
总之,生物入侵的危害非常大,防治措施也应该不断更新。
生物入侵的危害
生物入侵的危害1. 引言生物入侵指的是外来物种逐渐进入并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起繁殖和生活的能力。
这些外来物种可能是由于人为的活动,例如种植或放养外来物种,或者是通过其他自然渠道进入新环境。
而这些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生物入侵带来的一些主要危害。
2. 生物多样性威胁生物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的最主要威胁之一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入侵物种通常会与本地物种竞争资源、食物和栖息地,进而导致本地物种数量减少或甚至绝灭。
例如,某些入侵植物会夺取本地植物的养分和水分,从而导致本地植物减少或无法正常生长。
这种物种的减少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降低当地生物多样性。
3. 生态系统功能受损除了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外,生物入侵还会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带来消极影响。
入侵物种可能会改变当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其他关键生态过程。
例如,某些入侵动物可能会大量捕食本地物种,导致链式反应,进而破坏食物网和生态平衡。
此外,一些入侵植物可能会改变土壤性质,导致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进而对生态系统功能造成长期影响。
4. 经济损失生物入侵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威胁,还对经济造成严重损失。
入侵物种通常会对农业、林业和渔业等经济部门带来直接影响。
例如,某些入侵昆虫会对农作物进行大规模的破坏,从而导致农产品减产和质量下降。
此外,入侵植物可能会占据土地并抑制本地植被生长,影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经济损失不仅会导致直接的经济损失,还会对当地社区的生计和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5. 健康问题生物入侵还可能对人类健康带来一些潜在风险。
一些入侵生物可能会携带疾病或病原体,对人类造成传染病的威胁。
例如,入侵的蚊子可能会传播疟疾或登革热等疾病。
此外,某些入侵的有毒动植物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或中毒。
这些健康问题对当地社区的居民和游客都构成威胁。
6. 气候变化加剧最后,生物入侵可能会加剧气候变化的影响。
入侵物种可能会与本地物种相互作用,改变生态系统的功能,并进一步影响气候系统。
生物入侵的案例
生物入侵的案例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侵入并在新环境中大量繁殖,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的现象。
这些外来物种可能是昆虫、植物、微生物或动物,它们侵入新环境后可能会带来疾病传播、生态平衡破坏、农作物破坏等问题。
以下是一些生物入侵的案例。
1. 欧洲地中海果蝇入侵北美洲。
欧洲地中海果蝇是一种害虫,其幼虫以水果为食,对水果种植业造成严重危害。
20世纪80年代,欧洲地中海果蝇首次被发现侵入北美洲,随后迅速扩散。
这种果蝇的入侵给北美洲的水果种植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农民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来控制它们的繁殖,但效果并不理想。
2. 美洲白蛾入侵新西兰。
美洲白蛾是一种食叶害虫,喜欢各种树木的叶子,大量繁殖会导致树木叶片减少,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光合作用。
20世纪初,美洲白蛾被意外引入新西兰,由于新西兰的生态环境与其原生地相似,美洲白蛾在新西兰迅速扩散并对当地的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成为了新西兰的一大生态问题。
3. 澳洲变色龙入侵夏威夷。
澳洲变色龙是一种蜥蜴类动物,因其独特的颜色变化而备受人们喜爱。
然而,由于其在外来环境中没有天敌,澳洲变色龙在夏威夷迅速繁殖,对当地的生态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
它们捕食当地的昆虫和小型动物,对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了破坏。
4. 亚洲鲤鱼入侵美国内河。
亚洲鲤鱼是一种杂食性鱼类,原产于亚洲。
20世纪60年代,亚洲鲤鱼被引入美国用于水产养殖,但由于其繁殖力强,逃逸后迅速在美国内河中扩散。
亚洲鲤鱼在美国内河中大量繁殖,对当地的水生生物造成了威胁,成为了当地渔业的一大隐患。
以上是一些生物入侵的案例,这些案例表明生物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加强对外来物种的监管和防控,对于维护当地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国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生物入侵问题,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控制措施生物入侵是指一种外来物种迁移到其非原生地区,并在该地方形成繁殖种群的现象。
这些外来物种称为入侵物种,其对生态系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
一、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 竞争压力:入侵物种往往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在新的生态系统中能够迅速占据生活空间并与原生物种竞争资源,导致原生物种数量减少或灭绝,破坏生态平衡。
2. 生物多样性下降:入侵物种侵占了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区域,导致原生物种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
这会使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降低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3. 生态位的改变:入侵物种在新的生态系统中会占据一定的生态位,改变了原生物种的生态位利用方式和互动关系。
这使得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利用发生扭曲,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4. 肆意繁殖:入侵物种往往在没有天敌的新环境中繁殖迅速,其种群数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这样的大量繁殖会耗竭生态系统的资源,加剧环境破坏。
二、控制生物入侵的措施1. 监测入侵物种:及时了解入侵物种的分布范围和繁殖情况,可以通过建立监测系统,定期调查并评估入侵物种的威胁程度,为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2. 生物安全检疫:加强对进出口货物和旅行者的生物安全检疫,阻止入侵物种的传播。
这包括检查和清除植物种子、土壤、木材和其他潜在的传播途径,确保不会携带入侵物种进入新的生态系统。
3. 物理防御措施:采取物理控制措施来减少入侵物种的扩散。
例如,建立防护网、栅栏或隔离设施,阻止入侵物种的迁移。
4. 生物控制方法:利用天敌、寄生物或疾病来控制入侵物种的数量。
这些方法需要深入研究,确保对入侵物种有针对性的控制,而不会对原生物种产生负面影响。
5. 公众教育和意识提高: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入侵物种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公众参与控制措施的积极性,形成社会共识和行动。
结论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包括竞争压力、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位的改变以及肆意繁殖等。
生物入侵的机制与防范措施
生物入侵的机制与防范措施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和加速,物种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
大量的生物种类开始进入新的生态环境,其中一些新进入的物种会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威胁,这被称为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物种都具有非常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生物入侵的机制和防范措施展开讨论。
一、生物入侵的机制生物入侵是一种外来物种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现象。
生物入侵的过程一般包括五个阶段,即接触、进入、建立、扩散和影响。
其中,接触和进入两个阶段是最关键的。
接触通常是指外来物种与目标生物种趋向重叠,而进入是指外来物种已经经过扩散的过程,成功侵入当地生态系统的过程。
除了这五个阶段,还有一些因素对于生物入侵的发展也非常重要。
首先,生态环境的异质性会影响外来物种的建立和扩展。
异质性的生态环境比同质性的环境更容易为外来物种提供立足之地。
其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与生物入侵有关。
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更难被外来物种瓦解,而相对不稳定的系统则更容易被瓦解。
二、生物入侵的防范措施为了防止生物入侵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生物入侵。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1.立法和政策立法和相关政策是保护当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手段之一。
国家、地方和区域都可以出台法规和文件来控制外来物种的传播,限制外来物种介入某些特定领域,以及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恢复。
这些法规和政策分为预防和打击两种,预防措施包括限制外来物种的导入和流传,遏制物种的传播路线等;打击措施包括建立生态捕捉和控制计划以及罚款等措施。
2.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预防生物入侵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大多数人都不了解生物入侵带来的风险和危害,因此教育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政府可以使用社交媒体、公共广告、博物馆展览和科普奇观等多种渠道宣传防止生物入侵的知识。
对一些容易受到风险威胁的群体,如旅游者、拥有宠物、在污染区工作的人群等,应该特别加强教育。
3.限制运输路径限制运输路径是另一个重要的生物入侵控制措施。
生物入侵详解
生物入侵详解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生物的分布通常有着一定的规律和范围。
然而,有时候一些生物会突破原本的地域限制,进入到新的生态系统中,并且在那里大量繁殖、扩散,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这就是生物入侵现象。
生物入侵的发生,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人类活动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比如,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使得货物在全球范围内流通。
一些生物可能会躲藏在货物、运输工具或者包装材料中,被无意间带到了新的地方。
还有的是因为人们出于观赏、养殖等目的,有意引进了某些外来物种,但由于管理不善或者对其潜在风险认识不足,导致这些物种逃逸到自然环境中并成为入侵生物。
生物入侵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而且往往十分严重。
首先,对于当地的生态系统来说,入侵生物可能会成为优势物种,与本土物种竞争资源,比如食物、水、栖息地等。
这可能导致本土物种的数量减少,甚至灭绝,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例如,在一些水域中引入的外来鱼类,可能会大量捕食本土鱼类的幼鱼和卵,使得本土鱼类种群难以繁衍。
其次,生物入侵还会对农业和林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一些入侵的植物可能会成为农田和果园里的杂草,与农作物争夺养分和阳光,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入侵的害虫和病原体则可能侵害农作物和林木,导致病虫害的爆发,给农业和林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再者,生物入侵还会影响人类的健康。
有些入侵生物可能携带病原体,传播疾病。
比如,某些外来的蚊虫可能会传播疟疾、登革热等疾病,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威胁。
在众多的生物入侵案例中,水葫芦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水葫芦原产于南美洲,由于其美丽的花朵和较强的净化水质能力,被许多国家引进。
然而,在一些地区,由于水体富营养化等原因,水葫芦迅速繁殖,覆盖了大片的水面。
它不仅阻碍了水体的流动,影响了航运和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还使得水中的溶解氧减少,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
红火蚁也是一种令人头疼的入侵生物。
它们具有很强的攻击性,被其叮咬后会引起疼痛、红肿甚至过敏反应。
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biological invasion)是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区域扩展到一个新的(通常也是遥远的)地区,在新的区域里,其后代可以繁殖、扩散并维持下去。
生物入侵对环境及生物多样性是一个极其严重的威胁。
据分析,造成当地许多物种灭绝,从而使得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一位因素是生境的破坏和破碎化,第二个最重要的因素则是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所有物种都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平衡,造成了长期的威胁。
由于生物入侵是在全球的尺度上进行,因而它还有造成全球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均匀化的趋势。
[1]我国地域辽阔,栖息地类型繁多,生态系统多样,大多数外来物种都很容易在我国找到适宜的生长繁殖地,这也使得我国较容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
至2004年,通过调查共查明外来入侵物种283种,其中微生物19种,占中国外来入侵总种数的6.7%;水生植物18种,占总种数的6.4%;陆生植物170种,占总种数的60.0%;水生无脊椎动物25种,占总种数的8.8%;陆生无脊椎动物33种,占总种数的11.7%;两栖爬行类3种,占总种数的1.1%;鱼类10种,占总种数的3.5%;哺乳类5种,占总种数的1.8%。
[2] 至2010年,这个数据仍在快速增长着,总数已达到400多种,其中已造成严重危害的就有100多种。
我国每年因外来入侵生物造成的损失高达1198亿元。
下面我将例举一些我国主要的外来入侵物种极其相应的治理方法。
一、凤眼莲(water hyacinth)凤眼莲俗称水葫芦,属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目雨久花科。
20世纪初由美洲热带引入台湾地区,并于50年代作为猪饲料在南方各省大量引种。
[3~4]但是凤眼莲却逐渐成为了全世界的噩梦。
由于它的高强度蒸腾作用,使得生长着凤眼莲的河流湖泊等水量不断减少,面积也不断萎缩。
另外,对于那些在野外的凤眼莲,由于缺乏人类的管理,完全无序地自生自灭,大批凤眼莲死后沉入水底,遗体与泥沙搅和在一起,随着残体的腐败和大自然降解过程,原本被他们吸收走的碳、氮、磷,在凤眼莲体内兜了一圈后又被释放到水中。
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 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 的现象。
二、生物入侵的原因
学术界对外来种入侵发生的原因并不清楚,大致可以 分两个方面来讨论。一是从入侵者的角度分析,二是 从被入侵的生态系统去考察。
三、生物入侵者特征
一般说来入侵性强的物种都具有一些相应的特征,例 如:繁殖能力强,植物能产生大量的种子,动物则产 卵量大或产仔量大,这样不仅提高其后代存活的绝对 数量,也提高了其传播的几率,在入侵的第一个阶段 就占有了优势。同时,入侵生物在侵入的生态系统中 不存在天敌或者天敌的威胁性很小,对入侵种群的扩 张起不到抑制作用。
2.球形棕囊藻
棕囊藻,是一类具游泳单细胞和群体胶质囊两种生活形态的浮 游藻类,是海洋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浮游植物之一。今球形棕囊 藻在渤海至南海海域均有分布,造成的危害和损失触目惊心。 1997年10月~1998年2月,我国东南沿海海域首次暴发大面积 球形棕囊藻赤潮,波及海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仅在广东 省饶平县拓林湾一带,渔业损失就达6000万元以上
谢谢大家!
6.美东笨蝗
美东笨蝗是美国东部的一种大型蝗虫。对美东笨蝗来 说,杀虫剂毫无作用,而且它们自身还能分泌有毒的 泡沫。2002年,一大群来自佛罗里达州大弯国家公园 的美东蝗虫群袭击了美国佛罗里达州中部地区,对当 地的植被造成很大的破坏。
八、主要缓解措施
1.加强立法规范,迅速制定外来生物入侵防治法,以法 律的形式来防止生物入侵是当务之急。 2.大力开展外来有害生物的研究工作 ,对外来有害生物 的生物学特性、入侵途径及防治方法进行研究,为外 来有害生物的治理提供依据;同时加强疫情监测。 3.对症下药 ,就是根据已入侵生物的自身弱点,采取 类似“以暴制暴”的方法,或者可以从有害生物原产 地引进天敌的方法。 4.提公民防范意识 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是能否成功 防治生物入侵的关键举措。
生物入侵防治措施
生物入侵防治措施引言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在其非原生分布地逐渐建立并繁殖的过程。
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人类福祉,采取生物入侵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生物入侵防治措施。
生物入侵防治措施1. 监测和早期预警监测和早期预警是生物入侵防治的重要步骤。
通过建立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入侵物种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范围。
早期预警系统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遥感、生物探测器等,可以提前预警入侵物种的蔓延趋势。
早期预警的目标是在入侵物种正式建立前采取应急措施,以防止其对生态系统造成重大破坏。
2. 生物入侵风险评估生物入侵风险评估是确定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的潜在威胁的过程。
通过评估入侵物种的生物学特性、扩散能力、适应力等因素,可以预测其可能对环境和经济产生的影响。
在进行生物入侵防治计划时,风险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确定优先处理的入侵物种,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3. 物理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措施包括使用物理隔离、屏障和物理消灭等方法来防止入侵物种的传播和扩散。
物理隔离是通过建造栅栏、围墙或屏障等物理结构来阻止入侵物种的进入。
物理消灭是通过使用物理手段,如捕捉、捕杀和拔除来控制入侵物种的数量。
物理防治措施在控制入侵物种方面具有直接、可靠和可见的效果。
4. 化学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措施是使用化学物质来控制入侵物种的数量和扩散。
常见的化学防治方法包括喷洒杀虫剂、施用除草剂和使用化学吸引剂等。
化学防治措施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较低。
然而,化学物质的使用也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使用化学防治措施时需要注意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5. 生物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是利用天敌、寄生虫、病原体等天然的生物因素来控制入侵物种的数量和扩散。
通过引入天敌等控制措施,可以实现对入侵物种的生物调节,从而减少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的威胁。
生物防治措施的优点是环境友好、可持续,并且不会对非目标物种造成大面积损害。
生物入侵
水葫芦造成的生态 破坏和生物多样性 的丧失
凤眼莲( 水葫芦) 一旦入侵成功,常形成 漂浮植毡层,改变 水生生境,对生物群落 的物种组成产生明显的影响,进而影响 到整个淡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凤眼莲大面积覆盖水面常使鱼类和底栖 动物生境破坏, 从而减少这类生物生存 的概率,水产品的品质和数量也受到 明 显影响
化学防治 水葫芦的化学治理具
有效果迅速的特点。 有些除草剂对水葫芦 的生长具有很好的抑 制效果。
水葫芦防治
所以一般都采用综合治理 因为单独应用任何一种防治方法都难以达到安
全、持续、快速 的防治效果,所以应发挥生物、 化学和机械防治的各自优 势 ,建 立 以 污 水 治 理 为 长 期 目 标 ,生 物 防 治 为 主 要 方 法 、 化 学 防治为补充、人工机械打捞为预备的水 葫芦综合治理方案。
如何防止生物入侵
通过制定和执行法和检疫等措施,防止外来生物进入 一个国家或地区。 外来生物一旦进入了 一 个 新 的 国 家 或 地 区 ,就 要 趁 早 发 现 ,并 迅 速 采 取 行 动 ,努 力灭除它。 如果无法灭除,那么就应该采用各种防治措施将 它控制在一个预定的可接受 的阈值之下。
生物入侵的危害
生物入侵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危害经 济发展、 威胁人类健康、破坏生态环境。 而且外来入侵物种一旦有合适的生态环境就可 以定 居、扩散、大量繁殖并成为侵害物种, 将 严重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 摧毁生态系 统, 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 造成 农林产品产量下 降、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 引起严重的 经 济损失和生态破坏, 甚至导致环境污染, 危害人 畜健康, 威胁人类安全。
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的含义 生物入侵的方式 生物入侵的危害 如何防止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
1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外来生物在其原产地有许多防止其种群恶性膨胀的限制因子,其中捕食和寄生性天敌的作用十分关键,他们能将其种群密度控制在一定数量之下。
因此,那些外来物种在其原产地通常并不会造成较大的危害。
但是一旦它们侵入新的地区,失去了原有天敌的控制,其种群密度则会迅速增长并蔓延成灾。
而自然界里生态环境中存在着食物链,天敌之间相互制约,一旦某种生物人为绝灭和人为引入,都会产生一系列难以想象的后果。
2生物入侵的途径(1)自然入侵这种入侵不是人为原因引起的,而是通过风媒、水体流动或由昆虫、鸟类的传带,使得植物种子或动物幼虫、卵或微生物发生自然迁移而造成生物危害所引起的外来物种的入侵。
如紫茎泽兰、微甘菊以及美洲斑潜蝇都是靠自然因素而入侵我国的。
(2)无意入侵指在引种时, 随引入物种的植株、种子、繁殖材料、附带土壤、运输工具等一起被带入,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目前我国外来有害生物种类大部分是通过无意引入的方式入侵。
如我国公布的22种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中,椰心叶甲、刺桐姬小蜂、松突圆蚧、蔗扁蛾、红棕象甲、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等6种有害生物入侵方式均为引种时的无意引入。
(3)有意入侵这是外来生物入侵的最主要的渠道。
这些入侵种由于被改变了物种的生存环境和食物链,在缺乏天敌制约的情况下泛滥成灾。
全世界大多数的有害生物都是通过这种渠道而被引入世界各国的。
在我国目前外来有害植物中,超过50%的种类是人为有意引入的结果。
如原产北美的加拿大一枝黄花, 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后, 目前已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 在生长地与其他植物竞争养分、水分和空间,导致其他植物成片死亡, 仅在上海就导致30多种乡土植物物种的消亡,宛如一场生物浩劫。
3分类(1)入侵微生物:主要是指对农作物、林木及经济鱼虾类带来危害的病原微生物,未包括人类和家畜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或人为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并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2.生物入侵的模式有哪几类?1)自然入侵2)人类辅助入侵3)屏障去除后的入侵4)人类运输引起的意外入侵5)从动植物园或养殖场逃逸出去的入侵物种6)有意引入3.外来物种进入新的生态系统最后能否成为入侵种的因素有两个因素在起作用:1)进入新环境的外来物种的自身特点①生态适应能力强②繁殖能力特强③传播能力强;2)该环境是否可被这个物种入侵①具有可利用的资源条件②缺乏自然控制机制③人类进入的频率高4生物入侵的理论假说有那几点并解说其要点1)多样性阻抗假说要点:结构简单的群落更容易被入侵,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生物入侵越难2)天敌逃避假说要点:①天敌是植物种群的重要调节者;②天敌对本地种比对外来种有更大的抑制作用;③植物可以利用天敌调节作用的降低提高种群的增长.3)空生态位假说要点:生物阻力小4)资源机遇假说要点:有可利用资源,入侵种与本地种不存在强烈竞争。
5)干扰假说要点:干扰后创造了空生态位6)生态位机遇假说要点:外来入侵种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是多种机遇的综合协同或拮抗所造成的。
5导致当代世界物种灭绝和濒危的主要因素三大因素:1)外来入侵物种2)生态环境破坏3)砍伐或捕获6外来入侵物种对中国的威胁:1)入侵种侵袭可使生物多样性丧失2)破坏景观生态的自然性与完整性3)竞争并占据本地物种生态位,使本地物种失去生存空间4)危害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7入侵模型:公式E=IS式中E——给定区域中外来种的数量;I——外来种引入的数量;S——外来种的存活率。
I=Ia+Ii式中Ia——偶然引入的外来种数量,如因自然扩散或环境污染不慎引入;Ii——有意引入的外来种数量,如因农业生产或园艺观赏的需要而有目的地引入。
S=SvShScSm式中Sv——外来种同土著种竞争灭绝后的存活率;Sh——因草食动物和病原体而灭绝后的外来种存活率;Sc——定居过程中因意外事件(如干旱等)而灭绝后的外来种存活率;Sm——不适应环境而灭绝后的外来物种存活率(如热带种释放到温带中、陆地种释放到水环境中、潮湿地区种释放到干旱环境中等的不适应性)8影响群落可侵入性的五大关键要素1)进化历史2)群落结构3)繁殖体压力4)干扰5)胁迫9简述我国外来入侵种几乎无处不在的表现1)涉及的面广。
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均发现有入侵物种,即使是偏僻的山区或自然保护区也或多或少地能找到入侵物种。
2)涉及的生态系统多。
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湿地、水域、农业区、城市居民区等都可见到外来入侵物种,其中以低海拔地区及热带岛屿的生态系统的受损程度最为严重。
3)涉及的物种种类繁多。
有脊椎动物(哺乳动物、鸟类、两栖爬行类、鱼类)、无脊椎动物(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高等和低等植物、细菌与病毒等。
入侵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
10.列出几个重要的新型病毒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1)马尔堡病毒2)SARS病毒3)拉沙病毒4)埃博拉病毒5)艾滋病毒6)第IV级病毒第IV级病毒的出现实质上是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恶果。
那些微小的第IV级病毒本来潜藏在森林生态深处的特殊黑暗角落里,在历史上它们未曾侵袭过人类,而是人类肆无忌惮的活动干扰了它们栖息的自然环境,扰乱了它们的安宁,于是它们才报复和侵袭人类。
不管表面现象如何,第IV级病毒是很少自动或主动“出现”的。
由此可知,自然生态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衰减与丧失使病原体失去了原有宿主,它们只好另寻生路,侵袭人文生态,威胁人类的健康与安全。
究其原因都是人类自己的无知、狂妄、无德、违背自然法则,背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局势所造成的。
“第IV级病毒”最先都是使最平穷的人受感染。
这些人由于砍伐原始森林或猎杀野兽而感染病毒,从而使疾病流行开来,引起连锁感染。
这是原始自然生态突然遭受到现代化的一种特殊不适应的报复型恶劣现象。
11防治生物入侵的基本任务有哪些方面1)从理念和意识上提升外来入侵种影响本地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观念,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要理解这是全球变化中的重大议题,在全球进程中生物入侵有可能更趋严重、更为复杂、更为广泛、更会棘手,绝不可掉以轻心。
2) 把鼓励防止引进外来入侵种当作国家和国际的优先行动,并作为有效防止生物入侵的核心工作。
3)积极动员公众参与,广泛传播相关信息,完善和强化监管机制(将无意的引进概率控制到最低限度,防止任何未经批准的外来物种的引进)。
4)确实保障并严格执行对任何物种的有意引进事先进行严谨的科学评估(包括那些为生物控制目的而进行引进的天敌,充分从生态学、生物学和遗传学等诸多方面考虑对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特别是远期的危害与风险,高度重视不确定性因素和沉默因子可能带来的灾害与隐性陷阱)。
5)认真推动和加快制定以及履行清除与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的行动及方案,努力提高其效力,讲求效率、效果和效益,并从长远角度进行预测评估,在现实监测下实施行动。
6)鼓励制定国家法规和国际合作的综合性框架,从科学技术到法制管理上规范外来物种的引进程序,着眼于有效地全面清除或控制外来入侵种。
7)鼓励开展入侵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并将全球因生物入侵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相关事例予以归纳整理,建立内容充实的知识库,以利于信息共享,克服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可能引起的“逆向选择”,防止信息不全、不灵而可能出现的“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有助于科学合理地明智解决全球范围内外来入侵种的问题,)并可广泛而有效地借鉴世界各地发生的生物入侵案例与经验教训。
12简述防治生物入侵“黑名单”与“白名单”的含义黑名单:大多数国家限制外来物种入境的基本规则是依靠“黑名单”的制定。
只有当某一物种列入黑名单才会受到限制,然而只有当这一物种确实被证明会出现大问题才会被列入黑名单,而这时该国已受了大害。
简言之,“黑名单”很少有先见之明,而且覆盖面太小,潜在风险太多。
在思维模式上,这是沿用经验主义的习惯思维方式的产物,似乎很保守,实际风险很大。
白名单:只有确实被证明五风险的外来物种才有资格列上“白名单”。
任何外来物种,只要不在“白名单”上,就要被禁止出口。
“白名单”制定要全面考虑某外来物种会成为潜在威胁的可能风险。
“白名单”制反映出有远见的思维,是最有效的预防策略。
似乎保守,实为远见卓识。
大多数国家限制外来物种入境的基本规则是依靠“黑名单”的制定。
只有当某一物种列入了黑名单才会受到限制,然而只有当这一物种确实被证明会出现大问题才会被列入黑名单,而这时该国已受了大害。
“黑名单”很少会有先见之明,而且覆盖面太小,潜在风险太多。
在思维模式上,这是沿用经验主义的习惯思维方式的产物,似乎很保守,实际风险很大。
还有些国家(如新西兰)却是采取“白名单”制,只有确实被证明无风险的外来物种才有资格列上“白名单”。
任何外来物种,只要不在“白名单”上,就要被禁止进口。
“白名单”制定要全面考虑某外来物种会成为潜在威胁的可能风险。
“白名单”制反映出有远见的思维,是最有效的预防策略。
似乎保守你,实为远见卓识。
13简述外来物种入侵的七个风险指标及内容1)繁殖与扩散特征。
包括在自然界建立自我繁殖种群、繁殖世代、无性繁殖、自然传播性(水、风、昆虫、鸟等传播)、自然传播速度、无意传播、有意传播。
2)遗传特征。
包括物种遗传稳定性(经过10代以上)、当地野外是否有亲缘相关的物种(杂草、害虫)、当地野外亲缘种的生物多样性价值或种质资源价值、同当地农作物或野生物种交叉授粉或繁殖杂交的可能性。
3)有害特征。
包括外来物种(的种子、叶、茎、花、果、分泌物、排泄物等)对野生生物、家畜或人的有害作用,是否有几声生物种和潜在寄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土壤、水域、大气、地下水、小气候等),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能否高密度占领生态环境,当地物种中是否有在取食方法和食物资源上类似的物种,竞争生态位的物种。
4)适应性特征。
包括对有关气候的适应性、气候适应的广谱性、退化环境中的适应性、对不利环境的抗性和耐性。
5)物种类型。
包括水声物种、草本物种、飞行物种、为生物或病毒。
6)被控制特点。
包括人工方式能否根除、当地是否有有效天敌。
7)入侵历史。
指该外来吴爱红在其他地方的入侵历史或记录。
14、简答中国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呈现的特点表现:1)入侵植物的种类数量多,分别是入侵动物和入侵病原微生物的1.4倍和4.4倍。
2)入侵植物发生的时间最早,早在17世纪前入侵的种类就有50余种,20世纪初达到150多种。
3)20世纪后期入侵动物种类数增加的相对速度要比入侵植物和微生物的快。
4)入侵植物从传入到爆发成灾的时间相对较长,一般在50年左右。
而入侵昆虫和微生物扩展速度大多数种类在10年左右便可爆发成灾。
15为什么说外来物种入侵首先是人为因素①战争强化了外来物种入侵战争强化了外来物种的入侵和侵蚀,是历史上造成大规模外来物种入侵的强大推动力.战争有效地传播外来入侵物种,并为入侵物种开道,同时,军队传播新疾病②移民推动了外来物种入侵移民移入新的地区时,向该地区带入大量物种,推动了物种的大迁徙③经济目的促进了外来物种入侵人们也许是为了从农业生产中获利,也许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兴趣与好奇,或者是对本土物种失去信心,也有些人是无意引入,这些都促进了外来物种的入侵④国际贸易与旅游加剧了外来物种入侵是外来物种入侵的主要通道,也是进行检验检疫的原因16、生物入侵负面效应①动物入侵种可通过捕食、食草、竞争和改变生态环境导致易受侵袭的土著种灭绝。
竞争并占据本地物种生态位,使本地物种失去生存空间②植物入侵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土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从而导致养分循环、能量收支、气候水文、水土保持、火灾害虫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使土著生物群落结构功能的衰退或退化③在农业生产中,温带作物的主要有害种是外来种,控制其所需的综合费用构成了粮食、纤维和草料生产中繁重的“赋税”④当前用于控制因外来寄生物种所引起的动植物疾病消耗的费用无法估测⑤随着外来物种入侵而引起的人民健康安全的疾病问题可能是永远的遗患⑥入侵种侵袭可使生物多样性丧失⑦破坏景观生态的自然性与完整性⑧竞争并占据本地物种生态位,使本地物种失去生存空间⑨危害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填空:16、生境:具体生物所处的具体环境17、生态位:生物在环境中所处的特定位置18、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原因:①人口的迅猛增加②生境的破碎化③生物入侵19、有害生物的4个阶段:引入和逃逸期、种群建立期、停滞或潜伏期、扩散期17统计发现,相邻两个阶段间的成功率约10% 。
但是,当人为有目的地引入群体时,其成功率要大得多。
18、生态幅:生物对温度等生态因子的适应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