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学设计说明
优秀木兰诗教学设计详案(通用5篇)
优秀木兰诗教学设计详案(通用5篇)优秀木兰诗教学设计详案(通用5篇)教学设计强调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优秀木兰诗教学设计详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优秀木兰诗教学设计详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这首诗的民歌特色。
2、掌握诗文的含义。
3、了解木兰形象。
教学时间:二教时第一教时一、解题。
简介这首诗产生的年代和木兰其人。
①这是一首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经过文人润色后用文字记录下来。
民歌是可以歌唱的,这首诗最后四句是歌唱者对诗中主人公木兰的颂赞之辞。
②这首诗一般都认为产生在北朝北魏的统治期间(386—557)。
北魏(又称“后魏”)曾跟当时北方的柔然族多次交战,诗中提到的“黑山”“燕山”正是作战的地点,在魏太武帝期间战争尤为惨酷,至449年才彻底击败柔然。
③木兰可能实无其人,所以姓花、姓朱、姓魏、姓木兰之说均系猜测或捕风捉影,我们用不着追究。
北方民族尚武,女子也不例外,木兰女英雄的形象可能是据此创造出来的二、正音、解词。
三、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后讨论这首诗的民歌特色。
步骤是:(1)教师范读后提出问题:这首诗在语言风格上跟前一个单元里的文人诗歌有什么不同?(2)学生齐读一遍后答问。
(3)根据学生答问情况再提问,再齐读全诗,进一步认识民歌的叙事手法。
①诗中大部分都是口头语,特别是人物的语言如“阿爷无大儿”两句、“可汗问所欲”四句、“同行十二年”两句,跟平时说话并无二致,可见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
也有个别书面语句如“万里赴戎机”四句,这是诗在流传过程中经文人修改、润色的结果。
②民歌叙事常抓住重点加以铺排,铺排的办法很多:排比:如“爷娘闻女来”六句、“东市买骏马”四句。
复沓:如:“问女”二句、“女亦”二句、“旦辞”八句(复沓跟叠句的区别是:叠句不换字,而复沓可以更换个别词语。
)顶真(又称“联珠”):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教案优秀3篇
《木兰诗》教案优秀3篇木兰诗优秀教案篇一1、知识目标:⑴积累文言知识,包括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式。
⑵初步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法。
⑶感受花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⑷背诵全诗。
2、能力目标:⑴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⑵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及互文、排比、顶真、复沓、对偶等修辞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⑶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3、德育目标:感受木兰勤劳朴实、刚毅勇敢的性格,学习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1、背诵这首古诗。
2、研读刻画木兰这一人物形象的重点段落,理解详略得当、繁简相宜的写作妙处。
了解本诗的一些句式,并理解掌握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并提醒学生在翻译时要注意体现。
1、诵读法:古诗教学应着重体现朗读,注意语气、语速、语调、节拍,力求声情并茂,体现诗歌的声韵美。
在反复的诵读中,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
2、复述法:教师提示学生复述时不仅要掌握诗中叙事的各个环节,而且要注意抓住重点,做到详略得当。
引导学生清晰、流畅、有条理地表达。
这一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便于背诵。
3、鉴赏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中鉴赏本文繁简相宜、形象丰满的写作特色。
注意发挥联想想象,不要刻意追求现实的可能性,鉴赏诗歌有时要虚化,太实际的态度不利于鉴赏。
4、讨论探究法: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查阅资料、网络搜索、调查访问、集体探究等渠道。
5、竞赛法:针对七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开展竞赛法,容易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花木兰画像、已打印好的文字资料、歌带、录音机。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北朝乐府民歌;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声韵美;疏通文意,整体把握诗歌;复述诗歌的故事情节,理清情节发展脉络,强化背诵。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1:人类诞生于妇女也成长于妇女。
《木兰诗》教案完美版
《木兰诗》教案完美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木兰诗》的背景,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木兰的忠诚、勇敢、智慧等品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朗读:让学生反复朗读《木兰诗》,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1.2.2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诗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分析诗歌的主题和结构。
1.2.3 背景介绍:介绍《木兰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解释一些生僻词语的含义。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策略2.1 教学方法2.1.1 朗读法:通过让学生朗读,培养他们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1.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1.3 案例分析法:以木兰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她的品质和价值观。
2.2 教学策略2.2.1 激发兴趣:通过引入故事、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木兰诗》的兴趣。
2.2.2 创设情境: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2.2.3 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3.1.1 导入:用5分钟时间,通过引入故事、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木兰诗》的兴趣。
3.1.2 朗读:让学生朗读诗歌,用10分钟时间。
3.1.3 解析:详细讲解诗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用15分钟时间。
3.1.4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用15分钟时间。
3.1.5 总结:总结课堂教学内容,用5分钟时间。
3.2 时间安排3.2.1 总课时:45分钟。
3.2.2 各步骤时间安排:导入5分钟,朗读10分钟,解析15分钟,讨论15分钟,总结5分钟。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4.1.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等。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教案范文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木兰诗》;(2)理解《木兰诗》的基本内容,把握其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木兰诗》;(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木兰的勇敢、善良、聪明、孝顺等优秀品质;(2)理解木兰替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关爱家人、珍惜和平。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木兰诗》;(2)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其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2)诗歌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把握;(3)对诗歌主题思想和价值意义的深入解读。
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木兰诗》的背景和作者;(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木兰诗》,感知诗歌节奏和韵律;(2)让学生结合注释,自行解读诗歌内容,理解词语和句子;(3)学生分享自主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情节、人物形象、修辞手法等;(2)全班交流:每组选代表进行交流,分享讨论成果;(3)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讨论和交流,进行点评和指导。
4. 诗歌欣赏:(1)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等;(2)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3)教师示范欣赏,学生跟学。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2)强调诗歌中的优秀品质和价值意义;(3)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木兰诗》;2.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写一篇短文;3. 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对诗歌中价值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指导和帮助。
《木兰诗》教案精选【三篇】
《木兰诗》教案《木兰诗》教案「篇一」一、概述《木兰诗》这首诗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第十课)。
《木兰诗》的教学共分为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歌内容,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第二课时,熟读课文,品味语言并当堂背诵;理解这首诗详略分明的写作特色,并进行片断写作训练,提高学生想象和联想能力,进一步理解木兰形象。
二、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了解诗中详写和略写的部分,理解这首诗歌详略分明的特点。
4、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1、在师生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花木兰人物形象。
2、在教师科学方法的指引下,快速背诵课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木兰勤劳朴实、刚毅勇敢的性格,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2、体验文中木兰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文言文学习的初级阶段,虽然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文言文,但文言字词还在积累之中。
他们思维活跃,表现欲很强,喜欢合作交流学习的方式。
朗朗上口的乐府诗歌,学生们乐读,易背,因此一定要注重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感情,才能培养良好的语感,另外学生在语言表达和写作上正在形成阶段,有待培养提高,因此写作训练必不可少。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教学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法、诵读法、复述法、鉴赏法和讨论探究法等方法。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是一首典型的乐府诗,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木兰从军”的画面,让学生一下子就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来,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诵读法,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深入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
《木兰诗》教案设计(通用10篇)
《木兰诗》教案设计《木兰诗》教案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木兰诗》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木兰诗》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的: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2、体会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
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和木兰形象。
2、记叙的详略处理。
3、对偶和排比。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朗读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选自南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乐府双璧另一:《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多媒体展示)二、正字音机抒zhù(织布梭子)可汗ka hán鞍鞯ān jiān(马鞍下的垫子)辔头pai(缰绳)燕山:yān胡骑jì(战马)戎机róng(军事)朔气shuò(北方)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红妆zhuāng(装饰,打扮)著我旧时裳zhuó(穿)傍地走bàng(临近,此处引申为贴着)三、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诗篇,理解词义、句意、诗篇大意。
四、朗读全诗。
五、引导学生划分这首诗的结构层次: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概括本诗情节并复述故事。
(多媒体展示)第一部分(1、2、3段)写出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第二部分(第4段),写出木兰经过长期激烈战斗胜利凯旋。
第三部分(5、6段),写出木兰,还朝辞官,功成身退,返回家乡,家人团聚。
第四部分(第7段),用比喻赞美木兰。
六、分析第一部分(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答出相关诗句,再分析人物形象、修辞手法)。
关于《木兰诗》教案三篇
《木兰诗》教案关于《木兰诗》教案三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木兰诗》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木兰诗》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读准字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乐府民歌知识。
理解互文、对偶、排比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注重朗读,在读中感知人物形象;采用提问引导式教学,使学生了解木兰的英雄性格;加入情景剧表演,帮助同学们理解人物形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木兰的英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分析故事情节,感受木兰形象教学难点认识人物性格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女扮男装的奇女子花木兰。
二、文体知识介绍我国古代北朝人豪迈淳朴,长弓善射,崇尚武力,且能歌善舞,在民间流传着大量动人的诗歌,其中《木兰诗》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它以浓烈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等手法,集中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解放甲回乡的不平凡经历。
本文是一首叙事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双壁”。
三、整体感知1、初读感知:自读一遍课文,要读准字音,体会这首诗的感情。
读准字音唧唧机杼军贴可汗鞍鞯辔头鸣溅溅燕山鸣啾啾戎机朔气金柝扶将红妆著帖花黄傍2、听范读,要挺准读音,听清句子停顿。
3、摇头晃脑读节奏,古代读书人读书进入佳境之时便会摇头晃脑,摇头晃脑正符合古文的节奏,学生试读节奏。
4、小组合作四人小组合作根据注释译课文,全班分成两大组,第一大组以一至四段为主,第二大组以五至七段为主。
讨论前补充新知识互文:指诗文的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相互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修辞方式。
例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
《木兰诗》教案优秀9篇
《木兰诗》教案优秀9篇木兰诗教学设计篇一【学生分析】在中国,花木兰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学生可能大多了解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可是这样的一位勇敢刚强的女英雄,她也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也和普通女子一样,爱美,爱她的亲人,爱朴素平淡的生活。
所以,学习《木兰诗》,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刻画出来的。
【教学建议】1、这首叙事诗字面意义浅显,可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生字词句、理清故事情节。
2、《木兰诗》是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支奇葩,它的多种艺术手法如铺排、互文、对偶等对烘托气氛、塑造人物形象等起着重要作用。
要引导学生领会这一点。
3、体会本诗的选材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4、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责任感。
5、指导朗诵,争取当堂背诵。
建议一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花木兰的故事吗?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一千多年来,花木兰这个形象深受人们喜爱。
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女性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木兰诗》,在这个传奇的故事中寻找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情节1、指导学生分组合作,疏通文意。
学生质疑,教师点拨对重点字词句的理解。
2、了解故事情节。
学生讨论空白处填写恰当词语:木兰停机()──决心()──从军()──奔赴()──十年()──拒赏()──与亲人( )明确:叹息、出征、准备、沙场、征战、辞官、团聚三、探究理解木兰形象讨论:1、木兰是人人皆知的女英雄,诗中哪些描写刻画了她这一形象?两处:⑴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如飞。
朔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
⑴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前者烘托渲染了军旅生活的艰苦与惨烈,从正面塑造了一个勇敢刚强的战士形象。
后者通过写天子的赏赐之多,侧面表现出木兰是一位战功显赫的女英雄。
2、木兰既是一位传奇英雄,又是一个普通的女性。
诗中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了她的女性心理?⑴ 停机叹息时的心理描写:既为家里着想(父亲年龄大了,弟弟还小),又为国家大计着想(保家卫国是子民的责任)这种焦虑矛盾正是女子所特有的心理。
《木兰诗》教案(精选15篇)
《木兰诗》教案《木兰诗》教案(精选1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木兰诗》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木兰诗》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字词。
2、初步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
过程与方法1、在师生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复述“木兰从军”的分析花木兰人物形象。
2、在教师科学方法的指引下,快速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木兰勤劳朴实、刚毅勇敢的性格,学习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掌握文言词汇,翻译课文。
三、教学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
四、教学方法:1、教法:情境教学法、诵读法、复述法2、学法:预习法、诵读法、合作讨论探究法五、课时安排:3课时授课时间:六、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授课日期:课时目标:1、介绍作家作品;掌握字词;朗读《木兰诗》体现诗歌的声韵美。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
一、引入新课,明确目标1、播放动画片《花木兰》片段,学生欣赏。
花木兰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的形象,作为一首民歌,《木兰诗》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的影响也很深远。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木兰诗》,走进花木兰。
2、明确课时目标(多媒体展示)二、自主学习,前题诊测检查预习,学生展示交流:介绍作品:《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北朝民歌是当时北方民族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
何为“乐府诗”?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称“乐府”。
秦朝及西汉惠帝时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
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
后来人们将乐府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诗”。
“乐府诗”——继《诗经》《楚词》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
《木兰诗》教案(5篇)
《木兰诗》教案(5篇)《木兰诗》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悟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布满传奇颜色的特点。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参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方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学习本文具体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悟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重要文言词语的积存。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想:1、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要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教师课前可作有表情的示范背诵。
2、本文材料安排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组织学生通过争辩本文中心来解决,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3、本文内容分析力求精当,简炼,字词句主要由学生自己翻译,教师适当点拨。
4、运用多媒体,放映动画片《花木兰》片段,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出花木兰这一巾帼形象的意义。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影片引读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巾帼英雄呢?(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参军的女英雄——花木兰。
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放映影片《花木兰》片段三~四分钟)。
可见,花木兰“替父参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来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由于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二、诗歌诵读,整体感悟1、诗歌诵读:①教师有感情地诵读,学生点评。
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其主题和意义。
2. 过程和方法: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木兰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理解课文中木兰的英雄事迹和家国情怀,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和意义,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向学生展示关于花木兰的电影或动画片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教师可以简要介绍花木兰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初步阅读: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意。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限制,提高阅读效率。
3. 讲解和分析:教师对课文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重点和难点。
可以通过举例、图表等方式辅助讲解,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形象化。
例如,可以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木兰的形象和性格特点。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围绕课文展开讨论。
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互相交流意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可以让学生讨论木兰的形象、性格特点以及她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等。
5. 教师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可以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中的精彩段落或写一篇读后感等。
6. 课堂练习: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通过练习,可以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可以让学生完成生字词的填空练习或选择题等。
7. 作业布置与评价方式: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可以采用评分、评语等方式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课文《木兰诗》教案范文
《木兰诗》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木兰诗》的背景知识,理解诗文内容,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花木兰的勇敢和智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诗歌字词的释义。
2. 诗歌主旨的理解。
3. 诗歌韵律的把握。
三、教学难点:1. 古代文化知识的把握。
2. 诗歌意境的体会。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字词释义、诗歌主旨。
2.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诗歌内容。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析诗歌意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木兰诗》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讲解诗歌字词释义,翻译全文。
3.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诗歌内容。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析诗歌意境,体会花木兰的勇敢和智慧。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韵律和主旨。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诗歌,了解相关古代文化知识。
7. 板书设计:《木兰诗》背景:北朝民歌内容:木兰替父从军,英勇善战,辞官还乡主旨:歌颂木兰的勇敢和智慧,表达爱国情怀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观察,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七、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尤其是诗歌背诵和古代文化知识的学习。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析诗歌意境、合作态度等。
八、教学拓展:为了加深学生对《木兰诗》以及古代文化的理解,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花木兰的文学作品或电影,如《花木兰传奇》、《花木兰动画电影》等,让学生对比不同作品中的花木兰形象,进一步探讨其勇敢和智慧的特质。
木兰诗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3篇)
木兰诗的优秀教学设计木兰诗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3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木兰诗的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木兰诗的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设计知识与能力:熟读并背诵全诗,能结合注释、工具书了解故事的大意。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感悟,学习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互文、排比、顶真、复沓、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握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她的优秀品质,培养爱家爱国的情感,增强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诵读感悟,学习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互文、排比、顶真、复沓、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三、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法,欣赏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激趣导入播放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视频片段,看后,让学生说一下视频中的主人公是谁,你对她有那些了解。
学生谈完后,教师总结引导:对,视频中的主人公正是在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巾帼英雄——花木兰。
而现在,花木兰可以说是天下闻名,连美国人都非常喜欢、佩服她,并制作了动画片。
但是,动画片中的花木兰又不是真实的花木兰,是经过再创造的艺术形象(其中通人性的小龙、蟋蟀)。
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原汁原味的中国花木兰是什么样的?好,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木兰诗》,认识一下真实的花木兰。
第二环节:朗读,读准字音1、让学生将课本注释中带拼音的生字在原文中注音,然后读课文三遍。
2、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读完之后纠正字音。
3、投影显示多音字、通假字、形近字及本课生僻字,齐读。
4、教师范读,要求注意体会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节奏。
5、以小组为单位分段齐读诗歌。
第三环节:默读,整体内容1、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文句,理解诗意。
2、学生有疑难在小组内提出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在全班解决。
3、教师投影显示重点词和重点句子,让学生解释、翻译,加深理解。
《木兰诗》教案完美版
《木兰诗》教案完美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木兰诗》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能够分析诗歌的韵律、修辞手法和意象。
能够解读诗歌中的象征和隐喻。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研究诗歌的结构和语言,提高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木兰代父从军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引导学生思考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平等观念。
1.2 教学内容1.2.1 诗歌背景介绍:讲述《木兰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包括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和形象。
介绍木兰代父从军的传说的来源和演变。
1.2.2 诗歌内容解析:分析诗歌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特别是木兰的形象和代父从军的精神。
解读诗歌中的象征和隐喻,如“桃花扇底江南水”、“燕草如碧丝”等。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2.1.1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情节。
2.1.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象征和修辞手法。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1.3 分析讲解:教师对诗歌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解释诗歌中的难点和重点。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文化内涵和女性形象。
2.2 教学手段2.2.1 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的文本和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播放与《木兰诗》相关的音乐和视频,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2.2.2 互动式教学:设计互动环节,如问答、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第三章:教学安排与步骤3.1 教学安排3.1.1 课时:本章节共需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3.1.2 教学顺序:第一课时:诗歌背景介绍、内容解析。
第二课时:小组讨论、分析讲解。
3.2 教学步骤3.2.1 第一课时:导入:简短介绍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和形象。
《木兰诗》教案完美版
《木兰诗》教案完美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木兰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2. 掌握并能运用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古文阅读能力。
1.2 教学内容1. 诗文背景介绍:了解《木兰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 诗文朗读与解析: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3. 词汇与句式学习:积累重点词汇,掌握特殊句式;4. 文学鉴赏:探讨诗中的主题思想,提高审美情趣。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2. 重点词汇和句式的掌握;3.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2.2 教学难点1. 古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2. 诗中深层主题的把握;3. 审美情趣的培养。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文背景、词汇和句式;2. 互动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诗中的典型意象和修辞手法;4. 欣赏法:朗读、背诵,提高审美能力。
3.2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文内容、图片和视频资料;2. 教案辅导:提供详细的教学步骤和参考资料;3. 在线学习平台: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诗文背景,激发学习兴趣;2. 朗读与解析:分析诗文内容,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式;3. 小组讨论:探讨诗中的主题思想,分享学习心得;4. 课堂小结: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4.2 时间安排1. 导入新课:5分钟;2. 朗读与解析:15分钟;3. 小组讨论:10分钟;4. 课堂小结:5分钟。
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5.1 课后作业1. 背诵诗文;2. 完成练习题:包括词汇填空、翻译和问答题;3. 写一篇关于《木兰诗》的短文,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
5.2 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参与度、回答问题等;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答案准确性;3. 短文写作:表达清晰、观点明确、文字通顺。
第六章:教学拓展活动6.1 活动设计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组演绎《木兰诗》的故事情节;2. 开展古诗词知识竞赛,测试学生对《木兰诗》及其他古诗词的了解;3. 举办诗歌朗诵会,鼓励学生选择《木兰诗》或其他古诗词进行朗诵。
《木兰诗》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木兰诗》的内容和主题,感受诗歌的美感。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引导学生领悟木兰的优秀品质,如勇敢、善良、忠诚等。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木兰诗》的内容和主题,感受诗歌的美感。
难点:领悟木兰的优秀品质。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主题。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欣赏法:让学生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美感。
1.4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木兰诗》文本,相关注释资料,PPT等。
学生准备:预习《木兰诗》,了解诗歌背景。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木兰诗》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花木兰吗?她是一个怎样的人?2.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木兰诗》,理解诗歌内容。
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解决字词问题。
2.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木兰诗》的内容,分析诗歌主题。
重点讲解木兰的优秀品质,如勇敢、善良、忠诚等。
2.4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讨论: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有哪些品质让你敬佩?2.5 课堂练习学生背诵《木兰诗》,加深对诗歌的记忆。
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对木兰的敬佩之情。
三、教学反思3.1 教学效果学生掌握了《木兰诗》的内容和主题。
学生能够领悟木兰的优秀品质。
学生对古典文学产生了兴趣,提高了文化素养。
3.2 教学改进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课堂练习环节,可以增加一些拓展活动,如让学生绘制木兰的形象,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在课后,可以组织一次关于木兰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传承木兰精神。
四、课后作业背诵《木兰诗》。
写一篇短文,表达对木兰的敬佩之情。
推荐阅读其他关于木兰的文学作品,如《木兰辞》、《花木兰传奇》等。
五、教学评价学生对《木兰诗》的内容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学生对木兰优秀品质的领悟程度。
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木兰诗》教案集合五篇
《木兰诗》教案《木兰诗》教案集合五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木兰诗》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木兰诗》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
2.体会文章作者对木兰爱国精神的赞美。
3.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
(二)能力训练点1.根据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
2.体会文章的详略的安排。
3.根据想像扩写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四)美育渗透点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刚健清新、气势雄浑的诗意美以及云鬓黄花少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功勋卓著的女性美、情感美和人格美。
二.学法引导1.本诗诗韵婉转,琅琅上口,学生易记易背,课前要求学生先背诵,可以采用以下三步法:①利用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粗读课文,了解大意;②分段细读,抓住叙事诗的特点,概括故事大意,明确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③再读成诵,抓住诗中对木兰的心理、动作等描写的诗句,分析木兰的形象,进而正确把握诗的主题。
2.能复述,扩写成改写故事,理解详写和略写的好处,找出对比和排比的句子并能说出运用修辞的作用。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讲析木兰的形象为什么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以致家喻户晓?这一点主要通过讲清木兰替父从军的“孝”和保家卫国的“忠”(爱国)两种精神让学生领会。
2.难点本文的材料安排为何有详有略。
这一点要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本文的中心来解决。
3.疑点木兰之所以“不用尚书郎”仅仅是因为不贪图荣华富贵吗?这一点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介绍分析。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1.课文录音磁带、《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歌曲磁带及录音机。
2.有条件的可转播关于花木兰代父从军的节目。
3.投影仪及文学常识、名句、重点词语理解的胶片。
4.学生将重点词语、句子制成知识卡片、课堂交流。
木兰诗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木兰诗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木兰诗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教学设计需要考虑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方面的综合因素,确保教学环节的连贯和协调。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木兰诗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学习。
木兰诗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初步了解南朝民歌的特点和修辞特点。
2、学会诵读和背诵这首古诗。
3、培养探究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诵读中讨论和探究问题,养成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感受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问题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导问:中国(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参考备案:穆桂英、刘胡兰、秋瑾、邓颖超、撒切尔夫人、二、简介背景欣赏京剧、豫剧、动画片、邮票等简单片段,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观察学生对学习是否感兴趣可以先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到学习的活动内容中,再看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是否感到兴奋、愉悦,然后看学生是否具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一个好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常常使一些学生在完成了正规的活动内容之后,还想继续进行。
三、配乐朗读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也为背诵打下基础。
四、复述故事进一步感知课文,也为下面的探究服务。
五、主动发现问题,寻找探究点主要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否围绕着学习目标或在探索活动中提出的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包括老师提出的启发性问题)展开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探究点参考备案:1、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2、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3、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4、中国古代几次的女扮男装出征的巾帼英雄5、我对木兰的看法6、诗歌的凝练的语言分析7、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8、中国古代著名女子研究(要做名女人,从正道上讲,须合于立德、立功、立字三标准。
班昭、孟光是为以立德闻名;花木兰、梁红玉是为以立功出名;李清照、朱淑贞是以立字闻世。
《木兰诗》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木兰诗》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木兰诗》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木兰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珍宝,它是国粹中的经典之一,也是我国中学语文课程必学的一篇古文。
那么,如何在课堂中更好地让学生理解、领会《木兰诗》的内涵呢?本文将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本课以《木兰诗》为主要教学内容,围绕“爱国精神”的主题展开。
通过学习《木兰诗》的韵脚、用词、语言风格、象征意义、历史背景等方面,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2. 教学方法:本课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问答、小组讨论、演讲等。
在课堂上,先通过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木兰诗》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然后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爱国精神”这一主题在现代社会中的表现。
最后通过学生演讲的形式,以自己的视角,阐述对《木兰诗》的感悟和理解,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木兰诗》的基本情节和文化内涵;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和技巧;了解《木兰诗》反映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氛围;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
二、具体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热身活动,如拼音比赛、填空游戏等,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状态。
2. 导入教师可以播放电影或动画片《花木兰》的预告片或片段,或讲一些关于《木兰诗》的典故,引导学生的兴趣。
3. 阅读诗歌教师可以耐心地讲解《木兰诗》中的词汇、句式和韵脚等技巧,引导学生系统地了解诗歌的结构和艺术特点。
4. 小组讨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角度,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爱国情感”在现代社会中的表现。
可以设定一些相关问题,如:爱国有哪些表现形式?“木兰”这个形象在现代社会还有哪些象征意义?等等。
5. 学生演讲为了加深学生对《木兰诗》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木兰诗》为题目,作为演讲的主题,依据自己的感悟和体会,结合学生熟悉的现实题材,进行演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洲中学参评教学设计
题目木兰诗教学设计
作者何柳苑
学校盐洲中学
科目语文
任教年级七年级
职称中学二级
毕业院校技术师学院
职称中学二级
二○一一年七月一日
《木兰诗》教学设计
学习容:人教版七下二单元第10课
【教学设想】
1.教学过程应充分挖掘作品的审美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入理解作品的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接受健康的情感教育。
2.注重阅读方法指导,引导和鼓励学生说出阅读感受;师生相互交流、讨论,学习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抒发感情的方法。
3.重视语言的积累、品味和应用,旨在一课一得。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木兰诗》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的第五篇课文。
本单元主要体现爱国感情,重在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爱国情感之美。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语),《木兰诗》这个例子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了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因此是个很好的蓝本。
2.文本简析:
《木兰诗》有丰富的文化涵和优美的语言,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学习各种修辞手法,更要让学生仔细品味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所以教师要采取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
并且,初一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因此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以上几点主要是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习惯和能力上去认识归纳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知识,包括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了解古诗修辞用语的特点;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容,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结合语境理解诗中意象,体会诗中心理描写结人物塑造的作用;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木兰这一形象的审美趣味,理解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北方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美好愿望与高尚情操。
【重点难点】
1.针对单元重点和教材容,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分析人物形
象
2.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心理层次,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难点是: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问题的乐趣。
【教学方法】
1.教法:情境教学法、诵读法、对话教学法
2.学法:预习法、诵读法、合作讨论探究法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课时安排】
两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及导入(3分钟)
(一)课前预习
1.掌握本文字词,熟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对有疑惑的地方做好记号。
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
二、课堂学习(12分钟)
一)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整体感知全文。
2、四人为一组讨论疏通文意,并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情节。
3、概括每节容。
①停机叹息,代父从军
②准备出征,奔赴战场
③征战沙场,凯旋回朝
④建功受封,还朝辞官
⑤解甲还乡,亲人团聚
⑥双兔难辩,隐喻作结
二)人物赏析
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四人小组讨论并归纳:
a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勤劳孝顺
b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c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d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e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机智、谨慎
——花木兰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三、课后作业
1.背诵全文
2.自编6—
8道理解性默写填空题
第二课时
一、课前预习
1、诵读课文
2、品读探究:(四人小组讨论并归纳)
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
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明确:a渲染战前紧的气氛。
b战事紧迫。
c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
d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②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运用夸,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
③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
④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对木兰的赞美。
再一次表现木兰的机智谨慎。
)
⑤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
3、详略分析:
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四人小组讨论归纳:
从军缘由——详写
出征前的准备——略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详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略写英雄气慨
凯旋辞官——详写
亲人团聚——详写
作用:
(在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样安排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
一般的就略写。
4、修辞手法的学习:
本文除了互文这种修辞手法外,还运用了那些修辞方法?
○1、排比:它是由几个(一般有3个或3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短语,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组成,来增强语势,表示强调或逐层深入。
举例•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渲染归来的喜悦,强调回家的兴奋。
)
•爷娘闻、、、、、、,阿姊闻、、、、、、,小弟闻、、、、、、(表现亲人相聚时的热烈气氛。
)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用排比句看似不合情理,但却渲染了战争气氛和离家出征前准备工作的紧。
)
○2、对偶: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两个短语,句子或句子成分,相称地排列在一起表达相似、相反或相关的意思。
它节奏鲜明,音调铿锵,上口入耳,很有感染力。
举例•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上下两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上下句词性也一致,“对镜”与“当窗”“帖”与“理”,“花黄”与“云鬓”对称,写出木兰恢复女装的欢乐情绪。
)•旦辞、、、、、、暮宿、、、、、、不闻、、、、、、,但闻、、、、、、,旦辞、、、、、、暮至、、、、、、不闻、、、、、、,
但闻、、、、、、(这是对偶句,但句中又有对偶,反复咏叹,写出木兰思亲之情和英雄气概。
)
○3、比喻——举例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作者用兔作喻,从侧面赞扬了木兰的机智、聪明。
)
○4、反问——举例“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作者用反问,巧妙地解答了木兰女拌男装的奥秘,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无穷。
)
三、拓展延伸,德育渗透
当我们说到爱国时可能有同学们会想到:那就是扛枪打仗甚至是为国捐躯,或者是在洪水中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又或者是在更危险的时候为了人民的利益献出自己的生命,
那么我们中学生爱国的具体体现是什么呢?
(学生发言,纷纷讨论,有说助人为乐的,有说好好学习的,有说热爱劳动的,有说与歹徒做斗争的,有说维护集体利益行为的,有说升旗时严肃认真的、、、、、
、)同学们在讨论中明白了如何爱国,从而树立了正确的爱国观。
四、课后作业
自选角度,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①停机叹息,代父从军
②准备出征,奔赴战场
③征战沙场,凯旋回朝
④建功受封,还朝辞官
⑤解甲还乡,亲人团聚
⑥双兔难辩,隐喻作结
——巾帼英雄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木兰诗》教学反思
我在《木兰诗》一文的教学中,按照“介绍常识——朗读诗歌——复述故事——疏通文意——分析语言——把握主题——背诵课文”的步骤来讲解课文。
在《木兰诗》这一课教学中,自认为比较成功的是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在播放美国动画片《木兰诗》的时候,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但是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注重字词,但是没有很好的从整体上整合分析;要求学生体会诗歌的语言美,但是没有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体味语言的魅力,读的时间相对较少,在语句的节奏和停顿上指导不够;对课文的文意讲解太多,对主题和当今的时代意义分析较少;对这样优美的诗歌,在讲解时缺乏诗意的、优美的语言表达,等等问题还需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