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机场道面结构设计
MH5006-2002 民用机场飞行区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施工技术规范
UDCMH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P MH5006-2002民用机场飞行区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施工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forAirfield Area of Civil Airports2002—发布2003—实施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民用机场飞行区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施工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forAirfield Area of Civil AirportsMH5006-2002主编部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机场司批准部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施行日期:2003年03月01日关于发布《民用机场飞行区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施工技术规范》等三项行业标准的通知民航机发[2002]253号各管理局、省(区、市)局,机场(公司)、航空公司,各设计、施工、监理、咨询单位:为了适应民用机场建设发展需要,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由总局机场司组织编定《民用机场飞行区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施工技术规范》、《民用机场飞行区土(石)方与道面基础施工技术规范》、《民用机场飞行区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已经民航总局审定。
现批准《民用机场飞行区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施工技术规范》(编号MH5006-2002)、《民用机场飞行区土(石)方与道面基础施工技术规范》(编号MH5014-2002)、《民用机场飞行区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编号MH5005-2002)等三项规范为强制性民用航空行业标准,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
上述三项标准由民航总局机场司负责管理和解释。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 总则-----------------------------------------------------------------------------------------------------------------(1)2 术语-----------------------------------------------------------------------------------------------------------------(2)3 施工准备-----------------------------------------------------------------------------------------------------------(3)3.1一般规定----------------------------------------------------------------------------------------------------(3)3.2施工测量----------------------------------------------------------------------------------------------------(3)4 原材料及配合比--------------------------------------------------------------------------------------------------(6)4.1水泥----------------------------------------------------------------------------------------------------------(6)4.2粉煤灰--------------------------------------------------------------------------------------------------------(7)4.3细集料-------------------------------------------------------------------------------------------------------(7)4.4粗集料-------------------------------------------------------------------------------------------------------(8)4.5水--------------------------------------------------------------------------------------------------------------(9)4.6外加剂-------------------------------------------------------------------------------------------------------(9)4.7钢筋----------------------------------------------------------------------------------------------------------(9)4.8水泥混凝土配合比----------------------------------------------------------------------------------------(9)5 模板制作、安装-------------------------------------------------------------------------------------------------(11)6 铺筑试验段-------------------------------------------------------------------------------------------------------(12)7 混凝土混合料搅拌和运输------------------------------------------------------------------------------------(13)8 混凝土混合料铺筑---------------------------------------------------------------------------------------------(15)9 拆模---------------------------------------------------------------------------------------------------------------(18)10 养护--------------------------------------------------------------------------------------------------------------(19)11 水泥混凝土道面加铺层施工--------------------------------------------------------------------------------(20)12 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接缝作业-----------------------------------------------------------------------------(21)12.1 缝的类型及切缝-----------------------------------------------------------------------------------------(21)12.2 接缝材料分类与技术指标----------------------------------------------------------------------------(22)12.3 接缝材料施工工艺-------------------------------------------------------------------------------------(23)12.4 接缝材料施工质量检验标准-------------------------------------------------------------------------(24)13 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低温施工-----------------------------------------------------------------------------(26)14 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高温施工-----------------------------------------------------------------------------(28)15 风、雨天施工--------------------------------------------------------------------------------------------------(29)16 加筋混凝土板及钢筋补强-----------------------------------------------------------------------------------(30)17 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施工质量控制标准-----------------------------------------------------------------(31)18 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保护-----------------------------------------------------------------------------------(32)19 水泥混凝土道面表面刻槽-----------------------------------------------------------------------------------(32)附录A 混凝土坑折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34)附录B 混凝土道面表面平均纹理深度测定-----------------------------------------------------------------(37)附录C 填缝料试验方法-----------------------------------------------------------------------------------------(39)本规范用词说明---------------------------------------------------------------------------------------------------(40)条文说明------------------------------------------------------------------------------------------------------------(41)1.0.1 为适应我国民用机场建设的需要,提高民用机场飞行区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民用机场道面设计规范
民用机场道面设计规范篇一:国内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1 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1.1 设计参数1.1.1 设计荷载在预计使用的飞机中,应该对道面混凝土扳厚度要求最大的飞机作为涉及飞机。
1.1.2 水泥混凝土设计强度道面水泥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应采用90d弯拉强度,其值可按28d弯拉强度的1.1倍计。
飞机区指标II为A、B的机场,其道面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不得低于4.5MPa;飞机区指标II为C、D、E的机场,其混凝土弯拉强度不得低于5.0MPa。
1.2 结构层组合设计1.2.1 混凝土道面的土基必须密实、稳定和均匀。
土基应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过湿状态的土基必须进行处理。
1.2.2 土基压实土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压实度。
道面下土的压实度不得小于表1.2.2的规定。
土基压实度标准表1.2.2注:1.表中压实度系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中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百分数。
2.在多雨潮湿地区或当土基为高液限粘土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表内压实度可适当降低1%~3%。
3.特殊土质的土基,应根据土基处理要求,通过现场实验分析确定压实标准。
4.对于高填方地区,除了满足土基压实要求外,还应满足沉降控制要求。
1.2.3 特殊土基对于稳定的溶洞、溶蚀裂隙或土洞,应根据其埋深、大小及水文地质条件,采用爆破回填等方法处理。
对岩溶水应采用疏导措施。
道面建于湿陷性黄土、软弱土、盐渍土、膨胀土等特殊土质地区时,对土基的处理,应进行专门试验,确定既符合技术要求又经济合理的方案。
1.2.4 垫层1 在水温或土质状况不良地区,应在土基与基层之间设置垫层。
垫层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较好的水稳定性,在冰冻地区,尚应具有较好的抗冻性。
2 防冻层厚度在季节性冰冻地区,道面结构总厚度应不小于1.2.4所规定的最小防冻层厚度。
当混凝土板与基层厚度相加小于该表内数值时,应通过设置垫层予以补足。
最小防冻层厚度(cm)表1.2.4注:1.冻深大或挖方及地下水位高的地段,或基、垫层为隔温性能稍差的材料,应采用高值;冻深小或填方地段,或基、垫层为隔温性能良好的材料可采用底值。
民航机场飞行区道面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第1章编制依据、原则 ....................................................编制依据..............................................................编制原则..............................................................第2章工程概况及特点 ....................................................工程概况..............................................................工程范围及工程量 ......................................................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地形地貌 .....................................................地基土构成与特性 ..................................................不良地质作用、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及特殊性岩土 ......................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评价 ........................................工程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 ............................................工程特点..............................................................第3章施工部署和施工准备工作 ............................................质量、工期及安全管理目标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及施工队伍安排 ..............................第4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第5章主要施工方法 ......................................................沥青砂施工方法 ........................................................沥青砂的拌和 ......................................................沥青砂的运输 ......................................................沥青砂的铺设 ......................................................沥青砂的压实 ......................................................沥青砂施工注意事项 ................................................水泥混凝土道面(道肩)施工 ............................................水泥砼道面(道肩)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支立模板..........................................................混凝土的配制与拌合 ................................................混凝土混合料的运输 ................................................摊铺..............................................................钢筋安设..........................................................震捣..............................................................整平、揉浆 ........................................................做面..............................................................拉毛、刻槽 ........................................................接缝..............................................................切缝..............................................................拆模..............................................................嵌缝..............................................................养生..............................................................道面混凝土面层质量检查和验收 ......................................砼道面板施工注意事项 ..............................................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施工 .............................................. 沥青贯入式路面 ........................................................沥青贯入式路面的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浇洒透层沥青 ......................................................铺撒主层骨料 ......................................................第一次碾压 ........................................................洒布第一次沥青 ....................................................铺撒第一次嵌缝料 ..................................................沥青贯入式施工要求 ................................................沥青砼路面 ............................................................材料要求..........................................................粘(透)层施工技术要求 ...........................................土工合成材料施工技术要求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沥青路面的压实及成型 ............................................接缝.............................................................开放交通及其他 ................................................... 第6章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确保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 ................................................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水泥混凝土道面质量保证措施 ........................................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 第7章确保安全生产措施 ...................................................安全管理目标 ..........................................................安全保证体系 ..........................................................保证安全生产的组织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保证措施 .................................................. 第8章确保环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措施 ...........................................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及承诺 ................................................文物保护体系及措施及承诺 ..............................................第9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工期保证体系 ..........................................................工期保证措施 ..........................................................资源供应保证 ......................................................施工管理措施保证 ..................................................施工技术措施保证 ..................................................安全生产措施保证 ..................................................施工进度计划保证 ..................................................外部环境保证 ......................................................工期调整及追赶措施 ................................................工期奖罚措施 ...................................................... 第10章季节施工保证措施 ..................................................雨季施工措施 ..........................................................台风季节施工安排及安全措施 .............................................夏季施工措施 ..........................................................冬季施工措施 .........................................................第1章编制依据、原则编制依据(1)标段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补遗文件;(2)《关于德清通用机场工程初步设计的审査意见》民航华东函〔2016〕94号;(3)《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2013);(4)《民用直升机场飞行场地技术标准》(MH5013-2014);(5)《民用机场岩土工程设计规范》(MH/T 5027-2013);(6)《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T 5004-2010);(7)《路面标线涂料》(JT/T 280-2004);(8)《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9)《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1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11)《水泥混凝土路面嵌缝密封材料》(JT/T 589-2004);(12)《民用机场飞行区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施工技术规范》(MH 5006-2015);(13)民航其他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
第四章民航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
0.30~0.50 0.40~0.65 0.40~0.65 0.50~0.80
0.40~0.60 0.50~0.80 0.50~0.80 0.60~0.90
1.51~2.00 0.50~0.70 0.60~0.95 0.60~1.10 0.80~1.20
>2.00 0.60~0.95 0.70~1.20 0.75~1.30 0.90~1.50
民航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
民用机场刚性道面设计内容: 根据机型、交通量大小、土基土质条件、水文地质 情况、材料供应等情况,并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等因
素,初步确定面层、基层、垫层及土基等结构层类 型、材料、厚度等,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
1. 道面结构层组合设计 2、板厚设计(重点) 3、分块设计 4、接缝设计 5、水泥混凝土加铺层设计
0.75nwWt 100T
Nst
ne—设计年限内某机型累计作用次数; WT—飞机主起落架一个轮印宽度(mm) ;
nw —一个主起落架的轮子数 T—通行宽度(m),是指飞机主起落架75%轮迹所占的宽度,可取2.3m;
Ns—设计年限内该飞机年均运行次数,根据调查和预测确定; t—设计年限,水泥混凝土道面的设计年限宜采用30年,也可按特定使 用要求确定。
二、垫层
什么情况下设垫层? 水、温或土质状况不良的地区 ; 道面结构总厚度 不满足最小防冻层厚度。
土基干 湿类型
中湿地 段
潮湿地 段
表4-6 最小防冻层厚度
土基土质
当地最大冻深(m)
0.50~1.00
1.01~1.50
低、中、高液限粘土
粉土,粉质低、中液 限粘土
低、中、高液限粘土
粉土,粉质低、中液 限粘土
MH5006-2002 民用机场飞行区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施工技术规范
UDCMH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P MH5006-2002民用机场飞行区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施工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forAirfield Area of Civil Airports2002—发布2003—实施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民用机场飞行区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施工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forAirfield Area of Civil AirportsMH5006-2002主编部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机场司批准部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施行日期:2003年03月01日关于发布《民用机场飞行区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施工技术规范》等三项行业标准的通知民航机发[2002]253号各管理局、省(区、市)局,机场(公司)、航空公司,各设计、施工、监理、咨询单位:为了适应民用机场建设发展需要,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由总局机场司组织编定《民用机场飞行区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施工技术规范》、《民用机场飞行区土(石)方与道面基础施工技术规范》、《民用机场飞行区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已经民航总局审定。
现批准《民用机场飞行区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施工技术规范》(编号MH5006-2002)、《民用机场飞行区土(石)方与道面基础施工技术规范》(编号MH5014-2002)、《民用机场飞行区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编号MH5005-2002)等三项规范为强制性民用航空行业标准,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
上述三项标准由民航总局机场司负责管理和解释。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 总则-----------------------------------------------------------------------------------------------------------------(1)2 术语-----------------------------------------------------------------------------------------------------------------(2)3 施工准备-----------------------------------------------------------------------------------------------------------(3)3.1一般规定----------------------------------------------------------------------------------------------------(3)3.2施工测量----------------------------------------------------------------------------------------------------(3)4 原材料及配合比--------------------------------------------------------------------------------------------------(6)4.1水泥----------------------------------------------------------------------------------------------------------(6)4.2粉煤灰--------------------------------------------------------------------------------------------------------(7)4.3细集料-------------------------------------------------------------------------------------------------------(7)4.4粗集料-------------------------------------------------------------------------------------------------------(8)4.5水--------------------------------------------------------------------------------------------------------------(9)4.6外加剂-------------------------------------------------------------------------------------------------------(9)4.7钢筋----------------------------------------------------------------------------------------------------------(9)4.8水泥混凝土配合比----------------------------------------------------------------------------------------(9)5 模板制作、安装-------------------------------------------------------------------------------------------------(11)6 铺筑试验段-------------------------------------------------------------------------------------------------------(12)7 混凝土混合料搅拌和运输------------------------------------------------------------------------------------(13)8 混凝土混合料铺筑---------------------------------------------------------------------------------------------(15)9 拆模---------------------------------------------------------------------------------------------------------------(18)10 养护--------------------------------------------------------------------------------------------------------------(19)11 水泥混凝土道面加铺层施工--------------------------------------------------------------------------------(20)12 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接缝作业-----------------------------------------------------------------------------(21)12.1 缝的类型及切缝-----------------------------------------------------------------------------------------(21)12.2 接缝材料分类与技术指标----------------------------------------------------------------------------(22)12.3 接缝材料施工工艺-------------------------------------------------------------------------------------(23)12.4 接缝材料施工质量检验标准-------------------------------------------------------------------------(24)13 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低温施工-----------------------------------------------------------------------------(26)14 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高温施工-----------------------------------------------------------------------------(28)15 风、雨天施工--------------------------------------------------------------------------------------------------(29)16 加筋混凝土板及钢筋补强-----------------------------------------------------------------------------------(30)17 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施工质量控制标准-----------------------------------------------------------------(31)18 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保护-----------------------------------------------------------------------------------(32)19 水泥混凝土道面表面刻槽-----------------------------------------------------------------------------------(32)附录A 混凝土坑折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34)附录B 混凝土道面表面平均纹理深度测定-----------------------------------------------------------------(37)附录C 填缝料试验方法-----------------------------------------------------------------------------------------(39)本规范用词说明---------------------------------------------------------------------------------------------------(40)条文说明------------------------------------------------------------------------------------------------------------(41)1.0.1 为适应我国民用机场建设的需要,提高民用机场飞行区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MHT 5024-2009 民用机场道面评价管理技术规范-附录A
附录A民用机场道面分区推荐方法A1 道面“部位”划分A.1.1 道面部位按使用功能划分,跑道、滑行道、停机坪等功能区应划分为不同部位。
A.1.2 同一条跑道或滑行道应划分一个部位,不同的跑道或滑行道应划分为不同部位。
A.1.3 停机坪面积较大时不宜划分为一个部位,可参照机场现有的机坪编号进行部位划分。
宜将停机坪中用于飞机滑行的道面(机坪滑行道)单独作为一个部位,如图A。
1.3所示。
A2 道面“区域”划分A.2.1 道面区域按照道面结构的差异及飞机荷载对道面的影响程度划分。
A.2.2 同一条跑道可根据以下情况划分为多个区域:1 跑道的延长段或改建段应根据道面结构的差异划分为不同区域,如图A.2.2-1所示。
2 跑道两端与中段道面(纵向)宜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可将中间减薄部分单独作为一个区域,如图A.2.2-2所示。
A.2.3 同一条联络道宜划分为一个区域,若与跑道相接的过渡段道面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应该将过渡段单独作为一个区域,如图A.2.3所示。
A.2.4 停机坪一个部位面积较大时,宜将机位与非机位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图 A.2.4所示。
A3 道面“单元”划分A.3.1 道面单元以面积大小作为划分的主要依据。
1 水泥混凝土道面或上面层为水泥混凝土的复合道面一个单元面积500m2左右为宜,同一单元的板块数以20左右为宜。
2 沥青混凝土道面或上面为沥青混凝土的复合道面一个单元面积以450m2左右为宜。
A.3.2 跑道、滑行道等规则条带状道面,单元应划分为矩形。
先横向均匀划分,宽度以10~25m为宜,纵向长度按照单元面积要求确定,如图A.3.2所示。
A.3.3 联络道、跑道及平行滑行道之间相接的不规则区域宜先将主要区域按矩形划分,剩余的不规则区域作为特殊单元进行划分,但应满足单元面积要求,如图A.3.3所示。
A4道面单元编号现场标识A.4.1 道面单元应统一编号,单元编号必须唯一,且现场进行标识。
A.4.2 单元编号宜采用分段形式,各字段应有明确意义。
民航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
1、临界荷位
临界荷位为飞机荷载在半无限大弹性地基板内产生最大弯拉应 力时旳荷载位置,一般为机轮位于板缝处且与板缝相切或成垂 直旳位置,详细要经过计算拟定。
2、轮印计算
Lt
Pt 104 5.227q
Wt 0.6Lt
LT—轮印长度(mm); WT—轮印宽度(mm); Pt—主起落架上旳轮载(kN); q—飞机主起落架轮胎压力(MPa)。
Lt
l pLt lp
Wt 0.6Lt
按照上述百分比尺将一种 起落架按照百分比(轮距) 绘制在透明质上:
0点
1951年G.皮克特和G.K.雷将H.M.S.韦斯特加德和A.H.A.霍格旳理论公式,制成24张影响图 , 其中最有用旳为板边弯矩影响图和板中弯矩影响图。
板边弯矩影响图
将带有轮印旳透明纸0点 与板边弯矩影响图0点叠 合,数轮印覆盖格数Nb:
3、混凝土道面板刚度半径
lp
4
D k
Ec h3 103 4 12 1 uc2 k j
-Winkler地基板旳相对刚度半径
Ec 混凝土的弯拉弹性模量(MPa) K j 基层顶面反应模量(MN / m3)
4、板边弯矩及应力计算
根据板边弯矩影像图 中百分比尺,在透明 质上绘制一种轮印:
-板边弯矩影响图法
把独立旳板块用合适形式旳接缝联结为一种整体,使板间 提供足够旳传递荷载旳能力,从而提升道面旳整体强度。 按功能划分:缩缝、胀缝、传力杆缝和拉杆接缝。 按接缝形式:企口缝、平缝和假缝。
道面出现严重缺陷、功能下降;或伴随交通量增 长,当初设计旳加道面强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 需要进行加铺。
内容
一、道面构造层组合设计 二、一般混凝土板厚计算 三、分块设计 四、接缝设计 五、水泥混凝土加铺层设计 六、其他设计措施简介及进展
第7讲,飞行区道面工程
1d412030 飞行区道面工程大纲要求:掌握飞行区道面的分类及基本要求;掌握民航机场飞行区道面面层施工方法;了解机场道面混凝土常用外加剂的使用。
1d412031 民航机场飞行区道面的分类及基本要求知识点一:道面的分类备注:刚性道面板主要在受弯拉的条件下工作,其承载力由板的厚度、混凝土弯拉强度、配筋率以及基层和土基的强度来决定。
例题9:飞行区道面按道面构成材料分类分为()a 水泥混凝土道面 b沥青类道面 c砂石类道面 d刚性道面 e 高级道面答案:abc解析:按道面构成材料分类水泥混凝土道面、沥青类道面、砂石类道面。
知识点二:结构及特性机轮荷载与自然因素对道面结构的影响,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弱。
道面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也随深度而逐渐降低。
为适应这一特点、降低工程造价,道面结构都是多层次的。
上层用高级材料,下层用次高级材料,底层用低级材料。
各层次要求及特点如下。
基层的材料主要有:用各种结合料(如石灰、水泥或沥青等)处治的稳定土(碎石)或碎(砾)石混合料;粉煤灰、石灰掺加土、石灰的混合料(二灰土、二灰石)等;贫水泥混凝土;各种碎(砾)石混合料或天然砂砾。
常用的垫层材料,一类是由松散的颗粒材料(如砂、砾石、炉渣等)组成的透水性垫层;另一类是石灰土、水泥土或炉渣石灰土等稳定土(碎石)垫层。
知识点三:机场道面的基本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2.良好的气候稳定性3.道面表面抗滑性符合要求机轮与道面间必须具有足够的摩阻力,这是防止飞机制动时打滑和方向失控的重要保证。
机场道面的防滑问题就是飞机滑跑的安全问题。
表示机场道面抗滑性能的主要指标有道面摩擦系数和道面粗糙度。
影响轮胎与道面之间摩擦系数大小的因素很多,诸如飞机滑行速度、道面粗糙度、道面状态(干燥、潮湿或被污染)、轮胎磨损状况、胎面的花纹、轮胎压力、滑溜比等。
摩擦系数的测定方法和仪器有很多。
民用机场常用的摩擦系数测试装置主要有:仪拖车、滑溜仪拖车、表面摩阻测试车、跑道摩阻测试车、tatra摩阻测试车和抗滑测试仪拖车等。
民用机场施工图设计说明-飞行区道面及附属设施工程
XXXXXXX民用机场建设工程飞行区道面及附属设施工程设计编号:XXXX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总经理:技术负责人:________设计总负责人:________XXXXXXX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〇一八年七月施工图设计说明工程名称:XXXXX民用机场建设工程项目名称:飞行区道面及附属设施工程设计编号:XXXX 设计专业:X X审定:________审核:________项目负责人:________专业负责人:________校对:________设计:________目录1 概述 (1)1.1 设计依据 (1)1.2 主要技术标准 (2)1.3 施工图设计主要优化内容 (2)2 道面及附属设施平面尺寸及定位 (3)3 道面结构及分布 (5)3.1 道面结构类型的选择 (5)3.2 道面结构厚度计算 (6)3.3 道面结构平面布置 (8)3.4 道面结构强度要求 (9)4 道面分块及接缝 (10)4.1 道面分块 (10)4.2 道面接缝 (10)4.3 道面嵌缝 (11)5 道面表面纹理 (11)6 道面补强 (11)6.1 道面补强部位 (11)6.2 道面补强形式 (12)7 地锚构造 (12)8 道面标志 (12)9 飞行区围界及大门 (13)10 道面及附属设施工程主要工程量 (13)11 道面及附属设施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14)1概述1.1设计依据(1)业主关于本工程设计的委托函;(2)《XXXXXX民用机场建设工程初步设计》(XXX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8年3月);(3)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关于XXXX民用机场工程初步设计(第一批)的批复》;(4)《关于XXXX机场平滑道和联络道按23m宽设计的函》《XXXX 机场总体规划》;(5)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关于XXXX民用机场总体规划的评审报告》;(6)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关于XXXX民用机场总体规划的批复》;(7)《XXXX机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8)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关于XXXX民用机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报告》);(9)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关于XXXX民用机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咨询评估报告》;(10)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关于XXXX民用机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行业审查意见》;(11)国家发改委《关于XXXX民用机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12)《XXXX民用机场飞行区场道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13)《XXXX民用机场建设工程地形图测绘资料》;(14)《XX航空产业园排水规划报告(送审稿)》;(15)业主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及提出的要求、意见。
民航机场场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模板】
目录一、总则 (3)第一节编制依据 (3)第二节工程概况 (4)第二章施工准备 (5)第一节、项目组织机构设置 (5)第二节技术准备 (7)第三节资源配置计划 (10)第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4)第一节办公及生活区布置 (14)第二节生产加工区布置 (14)第三节施工现场布置 (15)第四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6)第一节总体施工方案 (16)第二节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17)第三节技术措施 (49)第五章工期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52)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 (52)第二节工期保证措施 (52)第六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55)第一节质量管理体系 (55)第二节质量控制措施 (55)第七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57)第一节安全管理体系 (57)第二节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57)第八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60)第一节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60)第二节环境保护措施 (60)第九章不停航施工方案与措施 (61)第十章冬、雨季施工技术 (64)第十一章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67)附图一:施工总平面图 (68)附图二: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工艺流程图 (69)附图三:水泥砼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70)附图四: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71)附图五:质量保证体系 (72)附图六:安全管理体系 (73)一、总则第一节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1、**机场二期扩建工程飞行区场道工程及助航灯光工程XJP—2011—F01标段施工招标文件和补遗书。
2、**机场二期项目设计说明和图纸二、工程执行标准本工程按照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以及现行国家、地方和部门颁布的有关规范和规程。
本工程执行的技术规范及施工验收规范《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123-88《民用机场飞行区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规范》MH5005-2002《民用机场飞行区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施工技术规范》MH5006-2002《民用机场飞行区土(石)方与道面基础施工技术规范》MH5014-2002《民用机场飞行区工程竣工验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H5007-2000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191号《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其他未列出的有关建设设计、施工/验收规范。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民航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民航部分前言《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以下简称本《强制性条文》)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0]31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各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各方面专家共同编制,经各有关主管部门分别审查后,由建设部审定发市的。
本《强制性条文》中包括城乡规划、城市建设、房屋建筑、工业建筑、水利工程、电力工程、信息工程、水运工程、公路工程、铁道工程、石油和化工建设工程、矿山工程、人防工程、广播电影电视工程和民航机场工程等部分,覆盖了工程建设的主要领域。
本《强制性条文》的内容,是摘录工程建设标准中直接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环境保护和其他公众利益的,必须严格执行的强制性规定,并考虑了保护资源、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政策要求。
本《强制性条文》是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一个配套文件,是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督的依据。
本《强制性条文》发布后,被摘录的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继续有效,两者可以对照使用。
所摘条文的条、款、项等序号,均与原标准相同。
本《强制性条文》发布后,每年集中修订和补充一至二次,有关信息将在《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及时发布。
今后,新制订和修订的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在报送报批稿时,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在备案时,均应同时报送本{强制性条文》中需要修改和补充的条文。
为了便于随时置换和插入内容有改变的页张,全书均按章独立编排页码。
例如,第一篇第2章的页码为1—2—1~18,余类推。
本《强制柱条文》(民航机场工程部分)由民航总局机场司主编。
执行中所遇具体问题,请及时向该司标准资质处反馈(北京东四西大街155号,由D编100710)。
二OOO年十月三十日关于发布《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民航机场工程部分)的通知建标[2000]243号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厅(建委),各计划单列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我部建标[2000]31号文要求,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以下简称《强制性条文》)。
民用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设计方法综述
K e wor s: r o p v y d ai r a eme t as hat o c e e; de i n eho p t n; p l c n r t sg m t d
机场 道 面是 供飞 机起 飞 、 着陆 滑跑 、 行前 准 备 和 比 , 飞 中国 民用 机场 道 面类 型单一 , 主要 以水 泥混 凝土 为 飞行 后 维护保 养 的场 地 ,道 面修 建 的 目的是 为各 种 规 主 。分 析其 原 因主要 是 中 国对机 场沥青 混 凝 土道 面结 定 型号 的飞 机提 供 安 全 、 济 、 久 、 用 的道 面结 构 构设 计 理论 研究 较少 ,对机场 沥青 道 面结 构研 乡 不够 经 耐 适 物 。沥青 混凝 土道 面具有平 整 、 滑 、 抗 舒适 、 减震 等 良好 充 分 .制定 的设 计规 范 主要参 考 美 国机场 设计 方法 和 的使 用性 能 , 以及 机械 化 施 工 程 度 高 、 期 短 、 护 方 公 路路 面设 计经 验 ,其 可信度 和 实用 性有 待 于大 量 的 工 养
m e t n he n i t wo l Afe sud i g u e t p i c ins o a ph h c nc ee av m e t rd. tr t y n e r n s ecf at i o fr s a o r t p e n de in f ii sg o cvl r o s ai r p t
维普资讯
第 2 4卷 第 4期 20 0 6年 8月
中 国 民 航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VI OF CI L AVI ATI ON UNI VERS TY I OF CHI NA
民用机 场 沥青 混 凝 土 混 凝 土 : 计 方 法 设
停机坪混凝土道面厚度设计
及试验研究 [J]. 公路交通科技,2016,33(5):14–20.
·39·
数取大值,即 Nb=569 个。 ᶯ䗩ᕟ⸙˖M e = q lp2 N b = 0.103 5 MN m / m
ᶯ䗩ᓄ࣋˖σ p
=1−
β
6M e h2
×106
=
3.594
-0.4 -0.1
0.3
1 0.5 -0.9 -0.9 -0.7
0.2 0.8
-0.4 -1 -0.3 -0.1 -0.1
[Keywords]apron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derivation of single wheel load ;cumulative action times
1 工程概况 罗安达新国际机场位于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市东南方向约
40 km 处,航站楼中央客运停机坪水泥混凝土道面板已浇筑 完成。原规划 E 类机位数不满足目前安哥拉航空业发展需求, 需增加 E 类停机位数量。现有机坪厚度 36 cm 可否停放 E 类飞 机,需要仔细计算分析。
[Abstract]The code for design of civil airport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MH/T5004-2010)does not give a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the design parameters in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thickness,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for designers and engineers to understan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alculation process of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thickness in detail,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pavement thickness.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show that :the thickness of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of central station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number of aircraft operation,that is,the more fatigue times,the greater the value of pavement thickness ;it is predicted that by 2050,the annual passenger flow of Luanda New International Airport will reach 11.5 million times,and the thickness of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of central station is 360 mm,which can meet the demand of class E aircraft.
民航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PPT演示课件
1
民用机场刚性道面设计内容: 根据机型、交通量大小、土基土质条件、水文地质 情况、材料供应等情况,并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等因
素,初步确定面层、基层、垫层及土基等结构层类 型、材料、厚度等,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
1. 道面结构层组合设计 2、板厚设计(重点) 3、分块设计 4、接缝设计 5、水泥混凝土加铺层设计
厚应使各机型叠加的疲劳程度比等于1左右。 m nei 0.8 1.1
N i1 ei
一、设计参数
二、新修道面厚度计算
三、道面减薄
四、板厚设计例题
14
一、设计参数
1.设计荷载 2.设计年限 3.累计作用次数
4.土基反应模量k0 5.基层顶面反应模量kj 6.水泥混凝土设计强度fcm、弯拉弹性模量Ec及泊松比uc
Bm 0.85
Bm 0.80
Bm 0.75
6
填挖类型 填方 挖方及零填
表4-3 道床最小强度要求
土基顶面 以下深度(m)
填料最小强度(CBR)(%) 飞行区指标Ⅱ A、B
C、D、E、F
0~0.3
6
8
0.3~0.8
4
5
0~0.3
6
8
0.3~0.8
/
4
表4-4 道床最小压实度要求
填挖类型 填方
挖方及零填
土基顶面 以下深度(m)
0~0.3 0.3~0.8 0~0.3 0.3~0.8
压实度(%)
飞行区指标Ⅱ
A、B
C、D、E、F
95
96
95
96
94
96
/
94
表4-5 土基填方压实度标准
土基顶面以下深度
民用机场飞行区下穿通道道路工程设计要点分析
2.3 横断面设计
根据国内机场运行管理的特点,不停航施工方案一般确定
根据飞行区地面交通特征及车辆的几何特征,横断面 流程如下:淤建设单位会同运行部门提出初步的设想,特
设计主要建议如下:淤由于车辆宽度普遍超过了 2.5m,但 别是主滑行线路的选择和确定、是否增设临时滑行通道
超过 3.75m 的较少,结合飞行区地面服务车道的设计经 等;于设计单位根据建设单位提出的不停航施工方案,调
Abstract: Accroding to the traffice characteristics and geometric of vehicles in airfield, the paper illustrrates the key points of
underpass design at airfield of civil airport and that 淤the vertical planning along the underpass should be with full consideration; 于lane
高(m)
2.7 3.7
1.8 2 2.4 3.5 3 3.1 2.4 4 3 3.9
5.2 3.7
2.2 2.3 2.1 3.1
(MH 5001-2013) 规定,机坪中机位区的坡度应不大于 滑行道或站坪。建设部门在决策选用何种设计方案时往往
1%,宜为 0.4%~0.8%。于地道埋深应能保证飞行区排水 需要综合考虑机场的服务功能和建设成本,例如上海地铁
停航施工抢修,对机场的日常运行将带来极大的干扰。
于结合飞行区地面服务车道的设计经验,车道宽度建议取
对于新建机场,一般采用明挖施工,可采用向两侧开挖 4.0m,超车道取 3.75m;结合特种车辆高度,考虑工程经济
民航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技术
1.5~2.0 1.2~1.5 1.2~1.4
1.0
1.0
表5-6 基层、底基层材料的压实要求
材料类别
沥青碎石 碾压水泥混凝土 水泥稳定中、粗粒料类 石灰粉煤灰稳定中、粗粒料
类 水泥稳定细粒料类
石灰稳定类 石灰粉煤灰稳定细粒料类
级配碎石、砾石 天然砂砾石
压实度(%)不小于
基层
底基层
98
—
98
—
98
1、分区: Ⅰ区:跑道端部、设计飞机全重通过的滑行道、站坪、等待坪; Ⅱ区:跑道中部、快速出口滑行道; Ⅲ区:过夜停机坪、维修机坪、通向维修机坪的滑行道; Ⅳ区:防吹坪、道肩。
道面各分区的道面结构厚度确定应符合如下规定:
Ⅰ区的道面结构厚度为T,按设计飞机荷载计算求得; Ⅱ区的道面厚度为Ⅰ区的90%,即0.9T; Ⅲ区的道面厚度为Ⅰ区的80%,即0.8T,或由实际作用飞机荷载 计算确定; Ⅳ区防吹坪、跑道道肩的标准道面结构厚度一般为Ⅰ区的 35~40%,即0.35~0.4T;站坪、停机坪及滑行道道肩标准道面结 构厚度一般为0.3T。
设计荷载分类(机型) LE LD LC
表5-7 面层内各层最小厚度
Ne
a≤5000 b≤15000 c≤25000 d>25000
a≤5000 b≤15000 c>15000
a≤5000 b≤15000 c>15000
上面层(cm)
4 4 5 5
4 4 5
4 4 4
中面层(cm)
5 5 5 5
4 5 5
垫层一般分为上、下垫层,按需要分层设置。上、下垫层的 CBR值应由高及低向下排列。
四、基层及底基层
作用: 承重(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抗冻;排水性能。
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
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篇一:民用机场飞行区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施工技术规范(部分)3.2.8 测量精度要求:1 平面控制1)施工控制点(网)的测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中一级导线测量的各项规定,其测量精度要求如下:导线长度≤2.4km 平均边长0.25km 测角中误差8″ 测距中误差 15mm 测距相对中误差≤1/14,000方位角闭合差16″n(n为测站数)相对闭合差≤10,0002)施工放线定位测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中二级导线测量的各项规定,其测量精度要求如下:导线长度≤1.2km 平均边长0.10km 测角中误差12″ 测距中误差 15mm 测距相对中误差≤1/7,000方位角闭合差24″n(n为测站数)相对闭合差≤1/5,0002 高程测量1)施工控制点(网)的高程应符合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中二等水准的规定,其精度要求如下:每公里高程中误差 2mm闭合差4mm(L为公里数) 2)高程定位,应符合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中三等水准的规定,其精度要求如下:每公里高程中误差6mm闭合差 12mm(L为公里数) 3)各施工点的高程精度用水平仪直接后视高程控制点检测,不得两次转点引测。
其高程误差为:道面、排水构筑物≤2mm;基础≤4mm;土方≤10mm。
4.2 粉煤灰4.2.1 道路水泥、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中可掺用适量Ⅰ、Ⅱ级原状或磨细干粉煤灰,以提高水泥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能。
各种混合水泥不得掺用粉煤灰,不得使用湿排或潮湿粉煤灰,禁止使用已结块的湿排干燥粉煤灰。
4.2.2 粉煤灰分级和质量指标应符合表4.2.2的规定。
表4.2.2 粉煤灰分级和质量指标2.4倍。
4.2.3 粉煤灰在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中应采用超掺法,超掺系数Ⅰ级灰1.2~1.4;Ⅱ级灰1.5~1.7。
4.2.4 水泥混凝土道面中使用Ⅰ、Ⅱ级粉煤灰时,应确切了解所用水泥中已经掺加混合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并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确定合适的掺量、相应的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工艺。
民用机场施工图设计说明-飞行区道面及附属设施工程
XXXXXXX民用机场建设工程飞行区道面及附属设施工程设计编号:XXXX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总经理:技术负责人:________设计总负责人:________XXXXXXX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〇一八年七月施工图设计说明工程名称:XXXXX民用机场建设工程项目名称:飞行区道面及附属设施工程设计编号:XXXX 设计专业:X X审定:________审核:________项目负责人:________专业负责人:________校对:________设计:________目录1 概述 (1)1.1 设计依据 (1)1.2 主要技术标准 (2)1.3 施工图设计主要优化内容 (2)2 道面及附属设施平面尺寸及定位 (3)3 道面结构及分布 (5)3.1 道面结构类型的选择 (5)3.2 道面结构厚度计算 (6)3.3 道面结构平面布置 (8)3.4 道面结构强度要求 (9)4 道面分块及接缝 (10)4.1 道面分块 (10)4.2 道面接缝 (10)4.3 道面嵌缝 (11)5 道面表面纹理 (11)6 道面补强 (11)6.1 道面补强部位 (11)6.2 道面补强形式 (12)7 地锚构造 (12)8 道面标志 (12)9 飞行区围界及大门 (13)10 道面及附属设施工程主要工程量 (13)11 道面及附属设施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14)1概述1.1设计依据(1)业主关于本工程设计的委托函;(2)《XXXXXX民用机场建设工程初步设计》(XXX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8年3月);(3)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关于XXXX民用机场工程初步设计(第一批)的批复》;(4)《关于XXXX机场平滑道和联络道按23m宽设计的函》《XXXX 机场总体规划》;(5)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关于XXXX民用机场总体规划的评审报告》;(6)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关于XXXX民用机场总体规划的批复》;(7)《XXXX机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8)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关于XXXX民用机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报告》);(9)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关于XXXX民用机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咨询评估报告》;(10)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关于XXXX民用机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行业审查意见》;(11)国家发改委《关于XXXX民用机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12)《XXXX民用机场飞行区场道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13)《XXXX民用机场建设工程地形图测绘资料》;(14)《XX航空产业园排水规划报告(送审稿)》;(15)业主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及提出的要求、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设计参数1.1.1设计荷载在预计使用的飞机中,应该对道面混凝土扳厚度要求最大的飞机作为涉及飞机。
1.1.2水泥混凝土设计强度道面水泥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应采用90d弯拉强度,其值可按28d弯拉强度的1.1倍计。
飞机区指标II为A、B的机场,其道面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不得低于4.5MPa;飞机区指标II为C、D、E的机场,其混凝土弯拉强度不得低于5.0MPa。
1.2 结构层组合设计1.2.1 混凝土道面的土基必须密实、稳定和均匀。
土基应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过湿状态的土基必须进行处理。
1.2.2土基压实土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压实度。
道面下土的压实度不得小于表1.2.2的规定。
土基压实度标准表1.2.2注:1.表中压实度系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中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百分数。
2.在多雨潮湿地区或当土基为高液限粘土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表内压实度可适当降低1%~3%。
3.特殊土质的土基,应根据土基处理要求,通过现场实验分析确定压实标准。
4.对于高填方地区,除了满足土基压实要求外,还应满足沉降控制要求。
1.2.3特殊土基对于稳定的溶洞、溶蚀裂隙或土洞,应根据其埋深、大小及水文地质条件,采用爆破回填等方法处理。
对岩溶水应采用疏导措施。
道面建于湿陷性黄土、软弱土、盐渍土、膨胀土等特殊土质地区时,对土基的处理,应进行专门试验,确定既符合技术要求又经济合理的方案。
1.2.4垫层1 在水温或土质状况不良地区,应在土基与基层之间设置垫层。
垫层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较好的水稳定性,在冰冻地区,尚应具有较好的抗冻性。
2 防冻层厚度在季节性冰冻地区,道面结构总厚度应不小于1.2.4所规定的最小防冻层厚度。
当混凝土板与基层厚度相加小于该表内数值时,应通过设置垫层予以补足。
最小防冻层厚度(cm)表1.2.4注:1.冻深大或挖方及地下水位高的地段,或基、垫层为隔温性能稍差的材料,应采用高值;冻深小或填方地段,或基、垫层为隔温性能良好的材料可采用底值。
2.在冰冻地区的潮湿地段,不宜采用石灰土做基(垫)层。
3.冻深小于50cm的地区,一般不设防冻层。
1.2.5基层1. 基层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2. 基层厚度不得小于15cm。
3. 基层的周边应比混凝土板的边缘宽出50cm。
4. 基层压实基层必须具有足够的压实度。
基层的压实度不得小于表1.2.5-1中规定值。
基层压实标准表1.2.5-1注:表中压实度系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中重型击试验法求得最大干密度的百分数。
5 基层顶面反应模量kj,不得小于表1.2.5-2的规定值。
基层顶面反应模量最低值表1.2.5-21.3 道面分块设计1.3 道面分块设计1.3.1分块接缝不得错缝,再道面交接、交叉处出现错缝时,应采用胀缝或平缝隔开。
1.3.2跑道中心线以及双面坡滑行道的脊线应与纵缝相重合。
1.3.3板的平面尺寸应根据当地气温、板厚、所采用的集料和施工工艺确定。
板长不得小于3m。
1.4 道面接缝设计和接缝材料1.4.1道面与房屋、排水结构、柔性道面等固定构造物相接处,应设置胀缝。
上述位置以外的胀缝设置,应根据板厚、当地最高气温、施工温度、混凝土集料的膨胀型并结合道的经验确定。
1.4.2浇筑混凝土道面中断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设在缩缝或胀缝处。
1.4.3在道面交接、交叉的弯道处不设胀缝时,应设置交接平缩缝。
1.4.4拉杆应采用螺纹钢筋并设置在板厚中央。
传力杆应采用光圆钢筋并设置在板厚中央。
1.4.5填缝料应选用与混凝土表面粘结牢固、回弹性好、能适应混凝土板的胀缩、不溶于水、不透水、高温是不溢出、低温时不脆裂的耐久性材料。
1.5 旧混凝土道面上加铺层设计1.5.1旧道面上加铺层设计前,应收集原有机场道面设计、施工、竣工及维护等有关资料,调查道面结构、土基及基层顶面反应模量、混凝土弯拉强度、板的接缝类型、道面坡度及平整度等。
对旧混凝土板,应须逐块查看并记录损坏情况,分析损坏原因。
1.5.2加铺层结构形式,采用部分结构式和隔离式两种,两种加铺形式,均应对旧道面进行处理。
1.5.3当旧混凝土板的等级为中、差级,或接缝布置、道面坡度与加厚层不一致时,应采用隔离式加铺层。
1.5.4 加铺层的接缝构造,应符合接缝设计的有关规定。
部分结合式加铺层的接缝,应与旧混凝土板的接缝对齐。
2 民用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设计2.1 道面结构层组合与材料组成2.1.1道面结构层组合设计应进行多个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最优方案。
2.1.2气候分区为区分不同地理区域气候条件对沥青混凝土道面性能的影响,确定合理的结构层组合及沥青材料,应结合机场所在地的气候分区进行考虑。
2.1.3土基1 基本要求1)土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并足于承受飞机荷载几道面结构资中的作用。
2)土基应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同时应防止地面水、地下水渗入土基及冰冻对土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危害。
3)土基的CBR值主要由土的类别、压实度及含水量决定。
土基设计CBR值,应根据土质调查和CBR综合实验确定。
2 土基的压实1)沥青混凝土道面下土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压实度,土基压实度应符合表2.1.3的规定值。
土基压实要求表2.1.3注:1.表中压实度是按《公路土工实验规程》中重型击实法求得的最大于荣重的百分数。
2. 在特殊干旱地区、特殊超市地区及高液限粘土土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表内压实度可适当降低1%~3%。
3. 特殊土质的土基,应根据土基处理要求,通过现场实验分析确定压实标准。
2)对于高填方地区,土基除满足压实度要求外,还应满足沉降控制要起。
4 对于道面下存在的不良土质(如软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盐渍土等)及不稳定岩溶、土洞等,土基应作专门设计。
2.1.4垫层1 垫层的设置除道面接构承载需要设置垫层外,土基处于下列情况时应设置垫层:○1地面水位高,排水不良,土基经常处于潮湿、过湿状态的地段;○2排水不良,有裂隙水、泉眼等水文地质不良的岩石挖方地段;○3季节性冰冻地区可能产生冻胀的中湿、潮湿地段;○4土基软弱地段。
2 垫层材料垫层材料修整得CBR值应不小于10%,其最大粒径上垫层应不大于50mm,下垫层应不大于压实层厚度的1/3。
通过0.4mm筛子的部分,其塑性指数应在6以下。
飞行区指标II为D、E、F时,上垫层的材料,其修整得CBR值应在20%以上。
3 垫层最小厚度垫层厚度对飞行区指标II为D、E、F的机场应不小于30cm;C类机场不小于20cm。
4 防冻厚度在季节性冰冻地区有东胀可能的中湿、潮湿地段,道面结构层总厚度小于表2.1.4规定的最小厚度时,应由垫层予以补足。
道面防冻最小厚度(cm)表2.1.4注:1.土基干湿类型划分见MH5010规范3.3.2条。
2. 干燥地段,一般不宜产生冻胀,故表中未列防冻层厚度。
过湿地段,一般不应对土基进行技术处理,故也未列防冻层厚度。
3. 冻深大或挖方及地下水位高的地段,或基、垫层隔温性差,应采用高值;冻深小或填方地段,或基、垫层隔温性较好,可采用地值。
4. 冻深小于50cm的地区,一般不设防冻层。
2.1.5 基层、地基层1 基本要求基层、底基层的各种材料强度应符合表2.1.5-1规定。
对于班港性基层、底基层应注意采用防反射裂缝的措施。
基层、底基层材料技术要求和当量系数表2.1.5-1注:石灰采用袋装磨细生石灰(二级以上)。
2 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基层、底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压实度,其压实度应符合表2.1.5-2中的规定值。
基层、底基层材料的压实要求表2.1.5-2注:1.表中压实度是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中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容量的百分数。
2.1.6沥青混凝土面层1 压实要求沥青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压实度,其压实度上、中面层不得下于98%,下面层不得小于97%。
2 抗滑要求沥青混凝土道面的表面摩擦系数及平均纹理深度应符合《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的有关要求。
2.2 设计参数2.2.1 在机场道面设计年限内使用的飞机中,应采用对沥青混凝土道面结构厚度要求最大的飞机作为涉及飞机。
2.2.2 机场有多种飞机混合使用时,应将各种飞机的年运行次数换算成设计飞机的年运行架数。
2.3 道面结构分层设计2.3.1面层内各层最小厚度应符合表2.3.1的规定。
面层内各层最小厚度表2.3.1注:如道面刻槽,则上面层厚度在表列数值上加1cm。
2.3.2半刚性基层最小层厚。
1 基层最小厚层应符合表2.3.2规定。
基层最小厚度表2.3.2注:土基修正CBR值≤6%的场地,取表中括号值。
2 热拌沥青碎石用作基层的最小厚度为10cm。
2.4 沥青混凝土加铺层设计2.4.1一般规定1 在进行道面加铺层设计之前必须对原道面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和评定。
2 罩面设计和补强设计的判定:1)原道面的结构已损坏,且能够满足使用机型的承载力要求,而道面的表面状况需要改善,只需进行罩面设计。
2)若原道面的结构已损坏,或者道面结构不能满足预计使用机型的承载力要求,不论其道面的表面状况如何,则必须进行补强设计。
2.4.2罩面设计1 在水泥混凝土道面上进行罩面,其罩面厚度应不小于7.5cm,但过渡段除外。
2 在沥青混凝土道面上进行罩面,厚度不应小于5cm。
2.4.3水泥混凝土道面补强设计1 对于原道面面层及基层的病害,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2 在水泥混凝土上加铺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最小厚度应为15cm。
2.4.4沥青混凝土道面补强设计1 对于原道面面层及基层的病害,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2 补强沥青混凝土设计的最小厚度应为7.5cm。
2.5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设计2.5.1一般规定1 沥青混凝土道面的上面层、中面层和下面层应采用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
2 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目标设计阶段,通过集料级配设计和由马歇尔试验得到的密度、稳定度、流值、饱和度、空隙率确定沥青用量后,还必须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抗轮辙、水稳定性等性能的检验。
2.5.2沥青材料1 飞行区指标II为D、E、F机场的沥青混凝土道面采用机场道面是由李清,其技术标准应符合表2.5.2-1规定;对于飞行区指标II为C的机场,可采用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其技术要求应符合规范MH-5010附录L的规定。
机场道面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表2.5.2-1注:有条件时测定沥青60。
C动力粘度(Pa..s)和135。
C运动粘度(mm2/s)。
2 李清道面所采用的沥青标号,应根据机场所在的位置和气候条件,按照表2.5.2-2选用。
各气候分区选用的沥青标号表2.5.2-22.5.3粗集料1 粗集料由岩石破碎加工而成,经加工的碎石应清洁、干燥,质量应符合表2.5.3的规定。
粗集料的技术要求表2.5.32 粗集料的颗粒宜接近立方形,表面粗糙而富有棱角,其颗粒尺寸的规格应符合规范(MH5010)表7.3.2级配的规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