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白杨)资料

合集下载

五年级语文白杨说课稿

五年级语文白杨说课稿

五年级语文《白杨》说课稿1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下册第19课《白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教材特点:《白杨》这篇课文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

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是:①通过对人物神态变化的细节描写,反映人物心理变化;②采用了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引人深省,发人深思。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关于“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学生也并不陌生,在第二单元第7课的《落花生》一课中已经接触过了。

对于本课来讲,由于学生生活的时代距文章背景时代较远,学生可能对当时祖国边疆的环境、边疆建设者为什么要到边疆去工作、建设这对于祖国建设的贡献等不理解,这也是本课的难点之一。

教师在教学中要补充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三、学习目标:根据本课所处位置和教材特点,针对四年级学生认知规律,确定本课学习目标如下:1、学习本课5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高大挺秀、介绍、新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3、抓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深入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感受新疆建设者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

2、教学难点: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五、教学过程(一)全文初探,质疑问难,整体感知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展示,全班汇报收获,在这一环节中,力图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全文的主要内容,二是要解决一些重点词语的读音扫清阅读障碍。

三、浏览全课文,质疑。

归纳有价值的问题1、白杨有什么特点?2、爸爸表白什么样的心?3、爸爸在沉思些什么,为什么最后嘴角会露出微笑?教师总结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习惯,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白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白杨》

2019/1/4
“白杨”又叫打叶杨,是西北地区 最普通的一种树,树干笔直,生命 力强。能防风固沙。本文以事物的 名称为题,初读文题,你一定会以 为作者要向我们介绍白杨的相关知 识,其实,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 章,借白杨赞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 细细品读,相信你会对白杨、对人 生有更深的认识与理解。
• 小资料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旧中国留
2019/1/4
思考:白杨树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
• 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 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分得 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艰苦的环境、恶劣的环境
2019/1/4
2019/1/4
2019/1/4
2019/1/4
2019/1/4
2019/1/4
2019/1/4
2019/1/4
写了白杨树的哪些特点。
你看那树多高! 高
不,那不是树, 那是大伞。

你看它多直!
直(挺)
2019/1/4
你看那树多高! 高
不,那不是树, 那是大伞。
袁鹰:
原名田钟洛,江苏淮安县人,是当 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 家。参加工作以后改名袁鹰。1924年生于 一个破败的地主家庭。之江大学毕业后, 在上海集英中学等校任教。1945年加入中 国共产党,长期在报社当记者、编辑。1954年加入中国作 家协会。四十多年来,写了大量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和 儿童文学作等。另有同名人士大理州文联秘书长,青岛大 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生和《在那遥远的地方》角色。作品 有《白杨》《莘莘》《新生代》《联声》《世界晨报》 《联合晚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散文世界》 《第一个火花》《红河南北》《第十个春天》《江湖集》 《花环》《丁丁游历北京城》《篝火燃烧的时候》等。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白杨生字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白杨生字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白杨》生字1 【伞】读音:sǎn巧记:全上边,平下边;雨天热天,人在下面。

字义:①挡雨或遮太阳的用具,可张可收②像伞的东西组词:①雨伞遮阳伞②灯伞降落伞造字:象形法造句:太阳火辣辣的,你出门要带一把遮阳伞。

笔顺:上部撇捺伸展,角度协调;下部点、撇呼应,横略长。

2 【抚】读音:fǔ巧记:“无”前有手(扌),安慰在心。

字义:①轻轻地按着②慰问组词:①抚摸②抚恤百般抚慰造字:形声法造句:母亲用温柔的手抚摸着孩子稚嫩的脸庞。

笔顺:左窄右宽。

左部略高;右部竖弯钩圆润有力。

字歌:用手去抚摸有草真荒芜有女真妩媚有广是堂庑3 【晰】读音:xī巧记:分“析”一“日”万事明。

字义:明白,清楚组词:清晰明晰造字:形声法造句:我们家电视的图像很清晰。

笔顺:“日”窄短;“”撇、点协调,“斤”横短竖长。

字歌:雨水淅沥沥有虫是蜥蜴日出看清晰皮肤很白皙4 【疆】读音:jiāng巧记:“土”“弓”射“三”箭,落在二“田”边。

字义:①指新疆②边界,疆界组词:①新疆②边疆疆域疆土疆场造字:会意法造句:解放军战士日夜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笔顺:左窄右宽。

“”的第一笔横不宜长,中间横稍长。

5 【绍】读音:shào巧记:绝(纟)招(召)前后。

字义:①接续,继续②指浙江绍兴组词:①介绍绍介②绍酒绍兴酒造字:会意法造句:通过他的介绍,我知道了这款手机的功能。

笔顺:“召”的“刀”取斜势,“口”形扁,呈倒梯形。

6 【陷】读音:xiàn巧记:阶前(阝)放焰火(臽)。

字义:①掉进,坠入,沉下②凹进③设计害人组词:①陷入②两眼深陷③诬陷造字:形声法造句:读完这个故事,我陷入了沉思。

笔顺:左窄右宽。

“臼”撇短,两横居中略分开。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白杨》生字词解释浑黄一体:都是浑浊的黄色,分不出界限。

文中指戈壁自然环境恶劣,没山没水没人烟,只有漫天黄沙,连天和地的界限也无法分清。

高大挺秀:高大笔直,挺拔秀丽超出一般。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课《白杨》课件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课《白杨》课件
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他总是 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 摇。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 很 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 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 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 还是洪水,他总是那么直, 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 动摇。
从这一句话里你还读懂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 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 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这句话概括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 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 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爸爸望着窗外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爸 爸会想些什么? (2)为什么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 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区别形近字,然后组词。
抚( ) 洪( ) 埋( ) 介( ) 扶( ) 烘( ) 理( ) 价( ) 缰( ) 茫( ) 辨( ) 挺( ) 疆( ) 芒( ) 辩( ) 廷( ) 弋( ) 析( ) 戈( ) 晰( )
近、反义词
(1)近义词 清晰—(清楚) 表白—(表明) 分辨—(辨别) 粗壮—(健壮) 软弱—(懦弱) 界线—(分界) 分辩—(辩解) 沉思—(深思)
(2)课文表达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
设边疆的志向。(× )
(3)课文通过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 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这件事,赞 杨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
√ 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
(2)反义词 清晰—(模糊) 软弱—(坚强) 动摇—(坚定) 精壮—(细小) 消失—(出现)
第一段(第1至3自然段)主要写大戈壁的铁路 线上长着高大挺秀的白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 白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 白杨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默读课文,讨论: (1)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
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参考答案:白杨的特点:直;适应性强;生长迅速,高 大挺秀,生命力顽强。从爸爸的语言和神情变化中可以体会 到:听到兄妹谈论白杨树时,爸爸微笑地听着;回答儿子的 问题时,爸爸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看到小白杨树时,嘴角 又浮起一丝微笑。
生字学习
xī 清晰
shào 介绍
sǎn fǔ 大伞 抚摸
jiānɡ xiàn 新疆 陷入
戈壁 人烟 界限 清晰 出神 沉思 插嘴 分辩 思路 抚摸 软弱 介绍 表白 陷入 新疆 浑黄一体 高大挺秀
多音字
yāo (要求) 要
yào (重要)
运用 这是一条很重要( yào)的要( yāo)求,你
一定要清楚地转告给厂家。
【软弱】
指地面几乎被粗沙、砾石所覆盖,植物稀少的 【戈壁】 荒漠地带。
卫兵,泛指担任保卫工作的人。文中指白杨树。 【卫士】
小组合作清单: 各组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 1)作者按事情发展顺序,围绕白杨,写了一件什 么事?父亲的神情随之发生些什么变化? 2)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写什么?用一句话概括。
②危险在哪儿,消防官兵就在哪儿出现,他们不管是 火灾还是洪水,不管遇到地震还是塌陷,他们总是 坚强不屈,挺身而出,挽回无数人的生命。
从父亲的话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到白杨树的顽强、无私。 那么,父亲只是向孩子介绍白杨树吗?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 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有感情地朗读爸爸的话,从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里可 以看出白杨树有哪些特点?
① 高、直、大的外形特点; ② 坚强、不软弱、不动摇的性格特点。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课《白杨》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课《白杨》

3.《白杨》【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准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教学难点】1.体会文章的写法,感悟白杨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同相似之处。

2.体会父亲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情怀。

【教学准备】1.课前要求同学们搜集相关边疆建设者的资料:如屯垦戍边的生产建设兵团战士、支边人员以及参加边疆建设的其他人员等等。

2.教师为同学们准备一些相关的影视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在祖国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辉煌的丝绸古道,还有那茫茫的大戈壁。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生长在茫茫戈壁滩上的白杨。

“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又叫大叶树,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白杨树的相关知识。

2.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白杨树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沙漠地区种植非常广泛,因为它树木笔直,生命力强,而且还能够防风固沙。

所以,人们都很喜欢它。

3.教师板书:白杨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1.此时你一定在想,白杨为什么能在沙漠里生长呢?它会有什么特点呢?现在,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学,能够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结果:(1)对词语方面的讲解。

浑黄一体:都是浑浊的黄色,分不清界限。

文中指戈壁自然环境恶劣,没山没水没人烟,只有漫天黄沙,连天和地的界限也无法分清。

高大挺拔:高大笔直,挺拔秀丽超出一般。

文中用来形容茫茫戈壁上的白杨树,在那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仍能够长的如此高大,令人赞叹。

(2)生字字形注意事项:如,“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在字形字义上实行区别;“陷”字右下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

《白杨》说课稿3篇.doc

《白杨》说课稿3篇.doc

《白杨》说课稿3篇《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课文,文章通过一位边疆建立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茫茫戈壁滩上白杨树这件事,赞扬了边疆建立者扎根边疆,建立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以下是为大家的关于《白杨》的说课稿,欢送大家阅读!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各位同仁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组中的第二篇精读课文《白杨》的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学生学法、教学流程等四方面来简要说说我这节课的预想。

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会写“晰、伞”等六个字,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通过品关键词句,初步领悟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向结合来表达白杨特点的写法,激发学生对白杨的喜爱。

我确定此目标的依据有以下四点:一是基于对课程标准学段目标的理解。

《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高段学生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时“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信息。

”还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根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二是基于对教材的认识。

本文主要讲了在一列开往的火车上,一家三口看到火车窗外闪过的白杨展开了一场剧烈的争论,通过父亲的介绍,让儿女们了解了白杨的特点,同时借白杨赞颂了西部建立者,也表白了父亲扎根边疆、建立边疆的决心。

而我主要开掘教材中如何通过对白杨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来表达白杨的特点。

本文文笔清新,语言准确,人物描写生动,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将白杨和西部建立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三是基于对单元重点工程的理解。

本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组中的第二篇精读课文。

本组教材是以“走进西部”为主题来编排教材的,编排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是通过读书和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感情;二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白杨》教案设计及反思(三份)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白杨》教案设计及反思(三份)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白杨》的教学案例与反思设计理念: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清新流畅自然,行文人物描写传神,语言描写及神态的描写符合人物的特点,在心理描写上则非常含蓄,没有过多直接的叙述,而是以言传情,意境深远,通过神态的变化来体现感情的深度。

教学中,在把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同时,体会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的特点。

并理解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写法。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教学难点:1 体会文章的写法,感悟白杨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2 体会父亲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情怀。

教学准备:1课前要求同学们搜集有关边疆建设者的资料:如屯垦戍边的生产建设兵团战士、支边人员以及参加新疆建设的其他人员等等。

2 教师为同学们准备一些相关的影视资料、图片。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趣引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大戈壁吗?(蒙古语意为难生草木的土地,是一种粗沙、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

)然而,在这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荒凉大戈壁上,却生长着一棵棵高大的身影,你知道他们是什么吗?它们就是挺拔的白杨。

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到这荒凉的戈壁滩看一看。

教师板书:白杨【学生带着对戈壁的好奇之心,进入课文,产生激情,收到引情激趣的效果】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自学生字生词。

1、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在课文中找出:①荒凉的戈壁究竟是什么样的?②白杨为什么会在那里生长呢?③在这里生长的白杨树会有有什么特点呢?现在,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然后和你的同座交流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学,可以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白杨》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白杨》

《白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理解词语“浑黄一体、高大挺秀”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练习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说话。

5.体会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1.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2. 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课时安排:本课教学分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教学内容为:读通课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第二课时主要教学内容为: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着手,抓住爸爸神态变化的几个词语:出神、沉思、微笑、严肃、又泛起一丝微笑,以此为线索展开教学,通过寻找白杨特点与爸爸心愿之间的联系,体会本文写作上借物喻人的特点。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有一种树的名称叫白杨,今天我们就走进白杨一课的学习,大家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出示课前预习要求:1.知道课文的作者及课文写作背景。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4.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知道“浑黄一体”、“高大挺秀”等词语的意思。

5.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来概括白杨的特点。

6.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7.知道句子“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中爸爸表白的心愿是什么。

8.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如:“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9.通过思考,能够找到白杨特点与爸爸心愿之间的联系,体会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10.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夸夸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

学生齐读预习要求。

师:预习课文你有怎样的收获?如果用1-10的数字来评估你预习的收获,你怎样评估?学生举手用手指来表示。

白杨说课稿(通用5篇)

白杨说课稿(通用5篇)

白杨说课稿(通用5篇)白杨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位出色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的白杨说课稿(通用5篇),欢送大家分享。

《白杨》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第十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讲读课。

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写了一位在工作的父亲回内地接将要上小学的两个孩子,在返疆的火车上,向孩子们介绍戈壁滩上的白杨,以树喻人,歌颂了扎根西部的建立者博大的胸怀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本篇课文,一、是激发学生对献身于西部的建立者的崇敬之情,学习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

二、是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思考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形成自己见解的能力,并能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

因此,我拟定了以下几个教学要求:1、学习本课4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高大挺秀、介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从“爸爸的微笑消失了”到课文结束。

3、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献身祖国建立的崇高理想。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在理解的根底上说出自己的见解。

课文重点、难点,是要了解白杨有哪些特点,体会爸爸借白杨表白了自己什么样的心,领悟作者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本文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表达含蓄,意义深刻。

在课文里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变化描写和人物对话描写,突出了人物的不同个性特点。

在教学中主要通过朗读帮助理解,并适当地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幻灯投影、放录像等方法帮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理解。

在指导朗读时,可分角色朗读,读书时要把人物的心理活动提醒出来,如爸爸的神态变化;两个孩子的对话要读出天真和稚气来,要注意哥哥和妹妹的不同个性特点;爸爸说的那段话,因为是对孩子说的,严肃中又不失亲切和循循善诱。

本文的教学以读为主,通过朗读一理解一朗读,并结合多媒体等方法教学本课。

而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我做适当的提示或点评,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体,老师那么起主导作用。

《白杨》教案_五年级下册第三课白杨

《白杨》教案_五年级下册第三课白杨

《《白杨》教案_五年级下册第三课白杨》摘要:播放歌曲《白杨》(感受白杨品格,初课(了学情懂了什么哪里还没有懂)、由朗课边边想这课又写了什么容,(展示美丽新疆图片)、欣赏老师编诗教学目标、理课容学习边疆建设者从祖国要不怕艰苦高尚品质、抓住重词句体会白杨含义及借物喻人写法3、有感情朗课教学重难懂爸爸心愿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程课前播放歌曲《白杨》(感受白杨品格)、导课刚才我们欣赏了歌曲《白杨》谁说下听了歌曲你知道了什么?这节课我们起学习《白杨》课二、初课(了学情懂了什么哪里还没有懂)、由朗课边边想这课又写了什么容、谁说下通你知道了什么?3、那些地方你没有懂?﹙问题列旁边﹚三、细理(思考提出疑问理课并指导朗)、默课思考刚才提出问题并画出有关地方、什么说白杨树是戈壁滩卫士?这问题谁了?3、指名写白杨树特句子我们起看屏幕谁愿说说你对这段话理?结合理进行板高挺拔坚强不屈、指导朗()能把白杨树高坚强出吗?请由练习朗()指名朗其他学认真听他哪儿得?(3)还想给她提建议吗?你能给听吗?()赛(5)是呀多么令人敬佩白杨树呀风沙面前你像城墙样巍然屹立;雨雪面前你像松柏样挺拔高洁;干旱面前你像骆驼样耐旱耐渴;洪水面前你像流砥柱样坚定牢固你就是戈壁滩卫士有谁想请起起爸爸只是向孩子介绍白杨树吗?不是他也表白着己心那爸爸心愿是什么?()请位讨论下看哪孩子理得?()指名回答渡爸爸希望孩子将扎根新疆建设新疆可是亲爱学们你们知道吗?旧国留给新疆是贫穷和荒凉95年央定驻新疆十万放军就地业组建新疆建设兵团肩垦荒守边双重历史使命50年他们了边疆繁荣和稳定克重重困难默默奉献无怨无悔请学们看屏幕(图片展是六十年代建设兵团沙漠工作情景)边看边说无数边疆建设这就是这样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我们懂了爸爸心愿可两年幼孩子懂爸爸心愿吗?5、学生由他们只知道段并想想他们不知道什么?指3名学生回答6、两孩子能完成爸爸心愿吗?我们起看段请学们用己喜欢方式这段话看你懂了什么?(结合学生回答爸爸什么笑了?)四、欣赏与表达(当学生情感到了高潮激发学生表达欲望)、代又代建设者努力如今新疆已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今年正值新疆建设兵团成立50周年老师从新疆建设成展选取了部分图片请欣赏(展示美丽新疆图片)、欣赏老师编诗西北风这里曾是风沙扬天这里曾是荒无人烟西北风尽情地吹吧动情地讲述人神话雪白长绒棉,甜甜哈密瓜欢腾骡马,高采油架飞快延伸公路,拔地而起高楼厦处处风景赛江南,座座工程披彩虹豪吧!不屈脊梁骄傲吧!西北风3、刻相信学们也定有许多话要对建设者说请拿起笔把你要说写下五、带着疑问思考走出课堂亲爱学们作新代接班人困难面前我们该怎样做?当祖国要我们奉献你将如何选择?。

同步预习:5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课文重点知识汇总

同步预习:5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课文重点知识汇总

第3课《白杨》一、生字词:1、易错字音:戈(gē)壁清晰(xī)2、近义词:坚强—顽强分辩—争辩沉思—深思挺秀—挺拔表白—表明争论—辩论3、反义词:坚强—软弱动摇—坚定表白—掩饰清晰—模糊4、词语积累:浑黄一体:全都是黄色,分不出界限。

文中指戈壁自然环境恶劣,没山没水没人烟,只有漫天黄沙,连天和地的界限也无法分清。

高大挺秀:高大笔直,挺拔秀丽超出一般。

文中用来形容茫茫戈壁上的白杨树,在那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仍能够长得如此高大,令人赞叹。

二、课文分析:1、本文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

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2、本文的写作方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三、品味语句:①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段话是全文体现借物喻人的典型句子。

作者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样的关联词语,一气呵成地刻画了戈壁上的白杨树。

一方面描述了白杨树外在的特点,高大挺秀,能顶住任何自然灾害,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一方面表现了白杨树的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

这正是边疆建设者身上特有的奉献精神,听从祖国安排,无怨无悔地扎根边疆,无私奉献地建设边疆。

这是人与树的神似处,也是以物喻人的连接点。

②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这是一个设问句。

表白,解释说明。

一个“也”字,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

爸爸看到戈壁滩上高大的白杨树,触景生情,以白杨自勉,在托物言志。

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

他的表白正是无数边疆建设者身上令人肃然起敬的奉献精神。

③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白杨》说课稿

《白杨》说课稿

《白杨》说课稿刘照各位专家,老师们,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课《白杨》,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二、说方法三、说程序四、说反思一、说教材:这篇精读课文以白杨为线索写了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情。

作者借白杨热情讴歌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的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奉献精神。

作者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好课例。

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教材特点,我为《白杨》第二课时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高大挺秀、浑黄一体、介绍、新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献身祖国建设的崇高理想。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白杨有哪些特点,体会爸爸借白杨表白了自己什么样的心,难点是领悟作者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二、说教法:创设情境法:主要通过课件,调动孩子们多种感官,引领学生进入文中所描写的情境。

以读促悟法:在教学中,实行多项互动,通过多种形式朗读,使孩子从读中领悟葡萄沟的美。

说学法:小组合作法:鼓励孩子们自主探究,学会合作性学习。

三、说程序:(一)图片激趣——欣赏白杨的外形美课的开始,我采用多媒体播放这样几张图片—茫大戈壁上,长着挺拔的白杨,让学生的思绪一下子就飞到了荒无人烟的隔壁。

借此来营造气氛,让孩子初步感知白杨的生长环境,使得学生不由自主的思考: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白杨能生长的好吗?我鼓励孩子自己再文中寻找答案,很快学生找到了白杨树高大挺拔的特点。

但是学生更加疑惑了,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白杨为什么会长得如此高大挺直呢?由思促学,自然过渡到第二个环节。

(二)以读悟情——体会白杨的内在美这一环节分两步完成。

一初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围绕白杨,先从列车窗外的 白杨引出两个孩子(对于白杨的 争论 ),然后写爸爸(白杨特 点的介绍),最后写爸爸看到 (几棵小白杨树正迎着风沙成长 起来)。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
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 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 体。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 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 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 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 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 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 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 摇。”
戈壁 清晰 插嘴 分辩 抚摸 介绍 新疆 陷入 浑黄一体
分辨(分清楚事物)
分辩(说清楚,辩白。)
请你(
)一下,哪位是
你小学的老师!
“不!”,我(

道,“这不是下雨,而是下冰雹!”
初读课文,补充主要内容:
课文围绕白杨,先从列车窗外的
白杨引出两个孩子(
),
然后写爸爸(
),
最后写爸爸看到(
)。
初读课文,补充主要内容:
白杨{不择环境,不惧困难,坚强执着,无私 奉献}边疆建设者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 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
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爸爸自己扎根边疆,献身边疆, 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经 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 才,反映了老一辈的西部开拓者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 子孙”的博大胸怀。
出神、沉思→微笑→严肃



沉思

↓ 微笑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 疆工作。
可是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去新疆 工作?做什么工作?
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 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可是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把他 们接到新疆念书?
他们只只知知道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 微笑:想到孩子们也将扎根边疆,为事业后继有人
而感到欣慰。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即讲个人之“志”依 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 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 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 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 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可是他们不知道新疆具体是个什么样 的地方?
出神、沉思: 微笑: 严肃:沉思: 微笑:执着
出神、沉思:看到车窗外高大挺秀的白杨树触景生 情,想到环境,想到了自己和战友,浮想联翩。
微笑:听到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是那么天真幼稚。 严肃:与孩子们谈白杨特点,尽管孩子们还不懂,
而实质是在借树喻人,抒怀言志。 沉思:由白杨树想到了子女,从自己想到孩子的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