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2000字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和家庭教育观念的提高,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境。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浅谈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一、推进中小学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小学是学生的重要成长环境,其需求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
精神文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它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错的。
中小学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应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学生明确人生目标和人生追求,让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人生。
同时,学校应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让学生懂得尊重、体谅他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际交往技巧,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建立科学严密的管理制度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科学严密的管理制度。
学校应设立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环境整治制度、课程管理制度等,构建健全的管理体系。
同时,学校应设立双向沟通机制、信息反馈机制等,与学生、家长和社会建立良好的联系,让所有的人都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三、推进中小学课程体系改革当前,中小学课程的多样性和学科的丰富性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不断完善和创新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同时,学校需要注意学科的整合和跨学科融合,促进学生知识的互通互融,推进综合素质教育。
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宣传宣传是寓教于乐的有效手段。
学校应该让学生掌握校园文化的知识,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征,让学生在学习中快乐和成长。
同时,学校应加强宣传校园文化,让家长、社区和社会都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共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中小学教育创新和发展的核心。
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既是责任也是义务。
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培养的作用,从精神教育、学科教育、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的人才打造良好的环境。
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策略论文
浅谈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所形成并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
当前中国的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有校长教师仍主导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大多数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本校特色。
重视物质环境建设,而忽视实质内容。
文化活动形势单一,缺乏新意,无法吸引学生兴趣。
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解决策略:理论方面,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实践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突出地方特色和本校特色。
实现物质建设与精神建设之间的平衡。
倾听学生意见,创新活动形势。
(一)理论方面1、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一切行动的灵魂。
中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的提出,不能眼睛只盯着学生的学习成绩。
要覆盖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
指导思想是贯穿校园文化整体的一条红线。
实例一:以“学践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为统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优化、美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打造“活力学校、实力学校、魅力学校”为发展目标,体现我校“先做人、后读书”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实例二:以“两基”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以教学育人,环境育人为原则。
立足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地改善本校文化基础设施,创新校园文化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领域,努力探索校园文化长效机制。
这些指导思想都是在校园文化活动方案中首先提出的,较全面的概括了校园文化建设中涉及的各个领域及目标。
它统领整个建设过程,有利于对于校园文化活动的整体把握。
2、充分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教师是校园文化的领导者。
校园文化是校长,学生和教师一起共同创造的。
这里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教师是重要的领导者。
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创办了各种社团,由于学生本身年龄还小,生活经验不足、知识也少,社会经验很浅等原因,总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常常力不从心,事倍功半。
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摘要:目前,我省正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和创建教育强省,而农村教育相对薄弱已是不争的事实,农村校园文化建设更是薄弱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加强农村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觉得应从学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从建设优美育人环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着手,力争把校园建设成为师生工作、生活、学习的乐园。
关键词: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环境;和谐校园;班级文化;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示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
中小学校园文化通过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
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
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些人认为农村学校条件简陋、设备落后、资金缺乏,无法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或者有些人认为农村学校没必要去花钱、花心思搞什么校园文化的“花架子”,只要上好课、教好书、搞好学生成绩就行了。
我认为这些观念都是肤浅的认识,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创设一种氛围,以其陶冶师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培育学生健康人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等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特别是在提倡和谐校园,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建设广东教育强省的今天,加强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
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为目标,注重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打造积极向上、和谐温馨的学习环境。
首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应注重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农村小学是传承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的重要场所,应该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并熟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古迹、文化遗址,举办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通过开展传统文化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其次,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他们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小学可以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如科学实验、手工制作、小发明等,让学生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同时,要鼓励学生开展各种课题研究和创意作品的创作,展示他们的才华和创新成果。
最后,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还要注重将学校文化建设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
教育是学校的核心任务,学校文化建设要与课程教学相结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农村小学可以通过制定课程计划、设置特色课程、开展校本研修等方式,将学校的文化价值观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文精神。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
农村小学应注重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造积极向上、和谐温馨的学习环境,将学校文化建设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
只有这样,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摘要】现代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对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接着阐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推动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包括加强师生文化素养培养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
最后展望了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未来,总结了本文的观点。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为进一步推动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关键词】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师生文化素养、文化活动、未来展望、思考、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和教育资源的限制,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和教学环境往往比城市小学差距较大,学生们接触到的文化资源也较为匮乏。
如何在农村小学校园中构建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关乎学生的教育成长,也涉及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整体形象。
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校园,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学校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通过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可以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和沟通,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
加强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师生的文化素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只有不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才能实现农村小学办学质量的提升,为学生们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1.2 意义分析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在农村教育事业中具有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它不仅关乎学校的形象和声誉,更关乎学校的长远发展。
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学校,可以吸引更多的师生和家长关注,增强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和支持力度。
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为了使校园文化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学校除了开展正常课程以外,还设立了本地特殊课程:绣花课程,布依语课程和苗语课程,把当地语言和风俗也融入教学课程中,让学生把刺绣手艺传承下来,让他们在知识的领域里也感受到多种语言的乐趣。
结语:要使学生生活多姿多彩,就应完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既可以丰富每一位学生精神层面的生活,也可以做到对学生的熏陶,增强学校对小学生的吸引力,让每一位小学生自觉爱上学习,让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的组织与实施
(一)改善现有的校园生活环境,建立良好和谐的学习环境
加强农村校园内部的设施建设,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校园文化是是实现校园精神文化的载体,是推进本校校园文化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种较为直接的文化,可以直观的反映出本校师生所处的日常的教学生活氛围,具有形象性以及较强的感染力。原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只有良好的校园环境建设,才能真正意义上达到育人的目的。
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学校的侧重点由选择老师到选择校园文化建设,但是在农村由于家长受教育的水平有限,普遍低于大城市中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也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辅导,加之教育水平的不平均,教育资源相较于城市资源的不平衡,所以我觉得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以及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已经有所改善。现有足够图书籍供学生借阅,教育教学资源也得到了比较好的归宿。本校地域偏僻,部分学生家住的比较远,学校考虑到学生安全,来回上下学不方便,学校建立了寄宿制校园,学生的早餐,中餐,晚餐都是在学校食堂就餐,并且由于教师资源不够,学校老师的课程安排也比较繁重,老师每天晚上都有晚自习,在教室督促孩子们完成作业,但是这样的安排设置,影响到教师顾及家庭,不过好在学校的设施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及时为老师解决了住房问题,同时也考虑到农村家庭有幼儿需要就读问题,在教育局领导下建立了幼儿园。现在每班配有班班通,能够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到大城市里面的教学资源,通过网络的力量,解决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
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较为陈旧,缺乏新意和创新性。
很多农村学校的校园文化还停留在过去的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上,缺乏现代化和时代感。
这使得学生难以接受和参与,也难以引起师生的共鸣和认同。
二、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1、正确认识。
要正确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意义,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方向和保障。
同时,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多元性和综合性,注重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建设和发展。
2、多样化形式。
要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多样化校园文化活动,如文艺汇演、科技展览、运动会等,让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机会。
同时,要注重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深度,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思想启示和人文关怀。
3、创新内容。
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创新,开拓视野,关注时代,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让校园文化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需求。
同时,要注重传承和创新的结合,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同时注重新文化的引入和创新。
三、结语___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有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够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办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许多问题。
在农村学校,我们常常看到“不准”、“严禁”的标语,这种强硬化的方式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人性化教育”,与城市学校采用的“人本位”的教育观形成了鲜明对比。
此外,农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往往时断时续,说明农村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资金短缺是导致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落后的重要因素。
有些农村学校还没有解决好校舍问题,教师无住处,学生无桌椅板凳,根本挤不出资金来搞校园文化建设,更不要说休闲娱乐场所了。
此外,大多数农村学校无自己的办学特色,从而使学校的发展无生命力,校内无生机与活力,师生无动力。
这些都是阻碍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因。
为了改进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我们应该从本校实际出发,切实符合本校的特点,发挥农村学校自身的独特优势。
小学文化建设范例论文
小学文化建设范例论文一、引言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性格、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良好的小学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以小学为例,探讨其在小学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小学提供范例和借鉴。
二、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该小学注重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艺术室等。
图书馆定期举办阅读活动,为学生提供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图书,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
实验室提供了许多科学实验和观察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素养。
艺术室则鼓励学生参与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创造力。
三、推行素质教育该小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品格、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兴趣小组,参与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校还注重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鼓励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公民意识。
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该小学中,师生关系非常和谐,师生之间充满互信和尊重。
教师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关心学生的成长。
他们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和榜样。
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时,教师会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鼓励学生克服困难。
学生也会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难点。
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五、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该小学注重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学校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如合唱比赛、科技创新大赛、运动会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鼓励学生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标志和口号,班级之间开展协作学习和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六、建立有效的学生评价体系该小学建立了一套科学、公正的学生评价体系,旨在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评价体系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掌握,还包括学生的科学态度、信息素养、社交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农村小学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浅议-教育文档
农村小学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浅议简单地说,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对校园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深入的创造,是学校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淀和传承下来的办学经验、思想精神、校园风貌等的推广和发扬。
可以说,一个具备了校园文化的小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都有着重大作用,是学校最为宝贵的隐形财富。
但是,在农村的很多小学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并不顺利,影响了校园的整体发展和规划。
因此,笔者将结合自身日常的管理工作经验,简单谈谈对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些看法和认识。
一、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1.校园过分注重物质文化建设,脱离了客观实际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
”在现代社会的审美中,外在美是十分重要的。
同样,这一世俗传统观念也影响到了学生家长的看法和校园文化的建设。
很多家长在为学生选择小学时,除了看重学校的名气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校园环境的建设。
校园环境好不好、校园大不大、校园建筑多不多、新不新等都成为学生家长择校的一个重要标准,这也导致现如今的小学在建设时更加注重校园是否大气、崭新、别具一格。
可以说,在每年的校园财政支出中,校园美化和维修重建都占据了很大份额。
然而,现实的很多农村学校并不具备充足的资金来源,却依然大肆进行投资改造,完全不顾学校的整体资金情况和发展需求,只是一味地追求物质而忽略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2.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简单、形式单一很多农村小学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候,往往忽略了精神文化建设,认为只要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就可以了,完全忽略了学校办学方针的发展与传承、校风塑造与培养,使得校园文化大量缺失,农村小学成了徒有外表的空架子。
?c此同时,农村小学为了打出自己的名气,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就读,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使得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和历史积淀不足,只是单纯张贴一些宣传标语,根本引不起师生的共鸣和关注,导致农村小学精神文化建设形式过分单一,缺乏新意。
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随着农村教育的不断发展,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更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我们需要对农村小学校园文化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以期打造一个和谐、温馨、有活力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和发展空间。
一、认识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学校的内在建设,更是学生们的成长环境。
一个积极向上、健康向善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态度、价值观、品德等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长。
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1. 形成校园特色。
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使学校树立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精神面貌和特色文化。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使学校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品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 促进学生心灵健康发展。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竞争意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
也能够塑造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心灵更加健康向上。
3. 提高学校的发展水平。
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的教育质量、办学效益、教学成果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可以看出,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学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我们需要积极思考并探索有效的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法。
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从学校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校风校纪、师德师风以及学生的发展等方面综合考虑,下面就这些方面展开思考:1. 教育理念。
学校的教育理念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农村小学在教育理念方面,需要积极倡导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
2. 管理模式。
学校的管理模式对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摘要:本文主要以重建学校文化的几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对学校环境文化、师生精神文化、校园师生心理建设、校园师生生活文化、社区文化共建等几方面,提出在当前农村小学重建校园文化必须结合自己的特色,深入挖掘各种有用资源,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快课程改革与创新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校园文化;环境文化;精神文化G621学校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学校的师生,更是校园文化的活载体。
因此,学校将不仅仅要求每一门课程而是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渗透、弥漫着文化气息,都应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
特别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验活动中,加强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课改工作能在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里进行,这将无疑是推动课程改革科学有序健康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并且向外延伸的一种群体性的文化。
它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我们完成育人的任务发挥着积极作用。
因此,创设一个良好、和谐、规范的校园文化氛围,应该成为课程改革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它将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是否能向纵深发展的关键。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做为农村小学的我校在重建学校新文化上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创建生命化的校园环境氛围1.校园文化环境的重建具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历史上“孟母三迁”的典故,正说明了在一种文化环境熏陶下对人才成长的作用。
长期处在某一校园文化环境中的师生,在这独特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下,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如学校环境的美化、净化、绿化,不仅反映了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也反映了学校的校风,很难设想一个环境肮脏,秩序混乱的地方,能培养出合格人才。
在重建学校文化的今天,做为一个管理者,要善于创设一种宽松与高洁、明丽与清新的校园环境文化,使学校变得有吸引力,这就需要讲求环境建设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规范性,精心创设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种场所,烘托一种浓厚的育人氛围。
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随着农村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健康发展、增强师生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在农村小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一番思考与探索。
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注重校本特色的打造。
每一个小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元素和特色,这些特色既来源于学校的历史传承,又来源于学校所处地域的文化底蕴。
农村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充分挖掘和彰显这些特色,让学校教育更具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让学生在校园中能够感受到文化的渗透和教育的熏陶。
在学校建筑的立面设计中融入当地的民俗文化元素,或者在校园绿化中种植当地特有的植物,都可以让校园文化更具鲜明的地方特色。
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自觉。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学校内部的事情,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自觉。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文化节庆活动、开展文化艺术课程和校园文化宣传栏的设计,让学生在参与其中的过程中爱上学校文化,培养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他们对学校文化的积极参与和传承意识。
通过校园文化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注重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团结。
师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师生之间的亲近和团结,才能真正地加速校园文化的建设进程。
在教学工作中,老师应当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沟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
学校也可以通过举办师生活动、开展师生联谊等途径,增强师生之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只有师生之间关系融洽,才能有效地传承和弘扬学校的文化传统和校风校纪。
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校长是学校的灵魂”。
校园文化实际上就是校长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其治校经验的辛勤积累。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是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行为文化和学校精神文化在内学校存在方式的总和。
我们阳江镇中心小学工作置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里和农民意识的包围之中,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显得更为重要。
因此,在办好学校,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方面,我校从农村小学实际出发,以把学校建成“家长满意、教师乐意、学生得意。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紧紧依靠全校师生、家长和社会,扎扎实实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从建立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入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为切实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精神,并积极组织全体老师学习《琼海市第二届中小学校长论坛》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讨论,使大家确立“立足小学,放飞希望”的理念,树立“爱校如家、体验共赢”的思想,进而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
为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成员既分工明确,又团结协作,既大胆开拓,又细致操作,在带领师生生动活泼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进程中,真正起到了“领”和“导”的作用。
二、加大宣传,浓厚氛围。
为了使我校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得到深入开展,认真宣读学校校园建设的方案,大力宣传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层层动员,鼓劲加油,使全体师生都热衷参与校园文化建设,都积极为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献计出力;同时通过策划宣传窗,出班级板报、办红领巾小广播、张贴图画、书写标语等渠道,突出宣传校园文化建设这个主题,让其更加深入学校师生人心。
三、按计划落实建设项目责任制,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可操作性。
1、打造校园文化建设责任制要求,校长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此项工作的副校长协助校长具体抓;各班主任为本班班级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
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引言概述: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培养学生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农村学校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一定的难点。
本文将从校园环境、师生关系、课程设置、活动组织和家校合作五个方面,探讨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做法。
一、校园环境1.1 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农村学校应注重改善教室设施,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
例如,修缮教室、更新教学设备、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线和通风设备等,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1.2 建设美化校园农村学校应注重校园绿化和美化工作,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可以组织学生参预植树活动,建设花坛和草坪,种植花草树木,使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
1.3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农村学校应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可以加强校园巡逻、安装监控设备、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管理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师生关系2.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农村学校应鼓励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关系。
可以组织师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及时解决。
同时,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赋予他们积极的指导和鼓励。
2.2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农村学校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职业道德。
可以组织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同时,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
2.3 建设和谐的班级氛围农村学校应注重班级管理,建设和谐的班级氛围。
可以组织班级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同时,要重视班级纪律,加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规范行为。
三、课程设置3.1 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农村学校应注重课程设置,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
可以引入农村特色课程,如农业科技、农村经济等,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2 引导学生积极参预课堂活动农村学校应引导学生积极参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浅谈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郧西县景阳乡兰滩中心小学姚忠德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学生的素质教育这一理念如今深入人心,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
而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也成为学校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一直碳素的主题。
作为一名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学校管理人,认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在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环境和办学风格的集中反映。
优良的校园文化,不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高尚的道德人格,提升健康的审美情趣,而且能够引领教师成长,为教育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风气。
而事实上,由于条件的制约,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
群众文化素质不高,当地文化生活贫乏,以及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的影响,农村小学更加需要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来丰富师生的文化精神生活。
作为校长,我一直十分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并坚持努力探索。
现就自身的一些浅薄经验,谈一谈如何开展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
一、强化管理,创设规范的制度文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学校改革创新的软实力;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驱动力;是凝聚人心的向心力。
多年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近两年又依据“为了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注重营造师生和谐发展的制度文化建设。
在制度方面,一改过去学校负责订,教师遵照做的老模式。
如今学校各项制度制订走群众路线,让教师发表意见,参与讨论修改,然后再实施,并在实施中逐步完善。
这种人性化制度形态的校园文化把“软文化”与“硬制度”溶于一炉。
教师在制订、讨论、修改过程中明确制度的重要性,懂得遵守制度的必要性,从而自觉守纪,严于律己。
好的制度文化可以引导教师在平凡岗位上,加强学习、提升素质、不断磨炼、迅速成长,其教学风格彰显个性,深得学生喜爱。
浅谈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文
浅谈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文/ 大二【摘要】目前农村中小学正行进在规模办学、整合资源的路途上,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伴随着系列改革的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学校校园是师生天天共处的场所,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
建设一个充满温馨、书香四溢的校园,是我们身为人师梦寐以求的事情。
如何在农村中小学校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呢?最重要的是挖掘、利用好人力资源。
学校里最主要的人力资源是校长、教师和学生。
充分发挥这三者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三位一体,主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构建和谐育人环境,以动制静,以人为本,一定会收到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搞好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关键在于挖掘、利用好人力资源。
校长、教师和学生是学校里最主要的人力资源。
如何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三位一体,主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构建和谐育人环境,以动制静,以人为本,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笔者想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校长应该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统帅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衰系于学校,学校兴衰系于校长。
校长是学校的火车头。
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校。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论校长,认为校长一半是行政上的领导,另一半是教育思想的领导。
同时指出,“后一半”还要重要些。
这就将校长与文化拉上了关系,而且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校长应该是个文化人。
现代社会到处是文化的河流,“酒杯一举——酒文化,茶杯一端——茶文化,嘴巴儿一张——吃文化……”,不一而足。
校长应具备的文化素养,是和这些世俗流行不一样的。
虽然校长也应该了解这些世俗流行,但自身文化素养是应该超越这些流俗的。
勤于读书、勤于思考、善于分辨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是校长应有的习惯和品质。
闲时翻看一下《孙权劝学》,思考大将吕蒙如何由“吴下阿蒙”变成令人“刮目相看”的;清代的曾国藩,在政治上是反面典型,可在治学上却是文化大家,学贯古今。
想想这些,难道不给人以启迪吗?其实,在中国古代,朝庭命官走马上任,坐堂数载,即使是七品知县,也没有哪一位没有书房?可以说官当到哪里,书房就跟到哪里。
论文: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1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内容摘要: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它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教育,是学校的一门潜在课程。
它对学生潜移默化、影响巨大。
建设农村小学校园文化,最重要的是改善办学条件,构建优美的学校环境文化;强化学校管理,创建规范的学校管理文化;改进课堂教学,创设和谐的学校课堂文化;发挥特色优势,形成丰富的学校活动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是学生文明素养、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
优秀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熏陶作用有时比书本的教育作用更为重要,在引领学生成长的路上发挥着更为显著的作用。
在引领学生成长的路上发挥着更为显著的作用。
校园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门集文化、集智慧、集毅力的艺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教育新路子,培养一批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一批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校园在文化建设管理校园在文化建设管理上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
校园文化建设要发挥人文管理功能,文化建设要发挥人文管理功能,因为宽松和谐、因为宽松和谐、安定团结的人文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有力保障,只有重视个性发展,加强自主意识,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让校园文化充满人文气才能让校园文化充满人文气息的,这样的校园文化,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自尊自爱的意识,起到同化作用,还会使人的心灵得以美化。
识,起到同化作用,还会使人的心灵得以美化。
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一件事关学校长足发展,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受教育质量的工作,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受教育质量的工作,是一所好学校的必是一所好学校的必备条件,所以它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它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特别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特别的意义。
的意义。
一、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1.偏于硬件设施建设,而不太注重丰富的精神文化建设,而不太注重丰富的精神文化建设,注重的是注重的是外部的输血、投资,而忽略了内在的造血机制的创立和传统资源的开掘与利用,以致出现了设施豪华与精神缺钙的倾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林集中心小学邮编:223217张明内容摘要: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它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教育,是学校的一门潜在课程。
它对学生潜移默化、影响巨大。
建设农村小学校园文化,最重要的是改善办学条件,构建优美的学校环境文化;强化学校管理,创建规范的学校管理文化;改进课堂教学,创设和谐的学校课堂文化;发挥特色优势,形成丰富的学校活动文化。
关键词: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其包括“显性课程”与潜在课程两个部分。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
优秀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熏陶作用有时比书本的教育作用更为重要,在引领学生成长的路上发挥着更为显著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门集文化、集智慧、集毅力的艺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教育新路子,培养一批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校园在文化建设管理上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
校园文化建设要发挥人文管理功能,因为宽松和谐、安定团结的人文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有力保障,只有重视个性发展,加强自主意识,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让校园文化充满人文气息的,这样的校园文化,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自尊自爱的意识,起到同化作用,还会使人的心灵得以美化。
近年来,农村小学校园的绿化、净化工作做得比较好,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也正逐步形成。
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一件事关学校长足发展,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受教育质量的工作,是一所好学校的必备条件,所以它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特别的意义。
一、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1.偏于硬件设施建设,而不太注重丰富的精神文化建设,注重的是外部的输血、投资,而忽略了内在的造血机制的创立和传统资源的开掘与利用,以致出现了设施豪华与精神缺钙的倾向。
2.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很多学校育人理念还是以前的育人理念,管理还是以前的管理,运行机制依旧,学校文化建设自主发展的意识、环境、机制还没有真正的确立,校园生活单调贫乏。
3.对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诸多误解,认为校园文化就是校园风气,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搞活动,校园文化就是校容校貌,校园文化建设一个形象、一个模式,内容上缺乏应有的个性。
4.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认识模糊不清,理解不求甚解,操作流于形式,直接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得不到很好发挥。
二、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一所学校的文化底蕴越厚,学校发展的基石就越牢,潜移默化的影响就越大,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教育磁场。
所谓校园文化,是由教师和学生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设并共享的,以文化冲突与整合为表征的亚文化系统。
它是整个学校存在、发展方式的总和,是学校特有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氛围的统一,是办学目标、校风校貌、学校传统等的综合体现。
它主要包括校园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
校园环境文化主要指校园的景观、设施等各种物化存在所体现出的文化意义,它是人的思想(包括哲学、伦理、美学等)的外化;校园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的传统习惯、办学理念和规章制度以及教学科研工作模式,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规范和准则;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员工群体的思想意识、舆论风气、心理素质、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校园行为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即行为规则、行为要求所呈现出的文化内涵,它是对校园文化某种价值观的具体化、规范化。
四个层面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总和。
三、、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实施(一)改善办学条件,构建优美的学校环境文化学校环境文化是以静态的物质形态存在的一种文化形式,包括具有美育和激励作用的校园布局。
加强校园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校园硬文化是实现精神文化的途径与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
它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直接表现出学校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形象性,感染力。
进入校园,师生所见到的,摸着的,这种就是物质文化,或称之为物志文化。
校园硬文化的建设及管理最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指导思想,体现教育性和艺术性。
有助于陶冶校园人情操,塑造校园人美好心灵,激发校园人开拓进取精神。
原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学生不仅是校园美的欣赏者,也应该是校园美的创造者。
在校园环境的建设和保养中,组织同学们参加植树、种花、除草等劳动,参加“一天两小扫,一周一大扫”的清洁活动,参加每周一次的劳动课。
在劳动中,使同学们培养了劳动观念,学会了劳动技能,也增强了体质,看到校园在劳动中变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看到花更艳、草更绿、路更净,劳动美、生活美、社会美的情操在他们心底得到了升华。
在这些美的创造和保护中,同学们学会了做人,学会了求知,学会了劳动,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健体,学会了审美。
优美、恬静、整洁的校园环境,不仅给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而且给人以求知的欲望和美的享受,发挥了育人的作用。
校园硬文化建设,坚持学校与师生相结合,群策群力师生动手,教学总环境由学校负责,教学区内而非永久性由各班师生动手完成保护,通过开展各类活动来促进对硬环境的建设,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校园做到净化、美化、绿化和靓化,“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精心营够造优美的校园环境.(二)强化学校管理,创建规范的学校管理文化学校的管理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的办学思想,各种管理制度,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纪校规等。
学校的办学思想作为学校文化的精神因素,具有催人奋进、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是全校师生共同的理想、信念、行为价值,反映学校的精神面貌和发展势态。
本校的校训“诚实、勇敢、勤奋、进取”正是这种精神文化的高度概括。
在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学校制定了各种管理制度,这是依法施教、依法学习、依法生活、依法行政的重要保证。
它以文件形式存在,以思想行为习惯为表现形式,教师管理制度由以下几方面构成:一是普遍性的工作要求,如办公制度、作息制度、会议制度、学习制度、请假制度;二是具有导向指导作用的各类岗位职责和行为规范,如:校长职责、教师职责、教学常规等;三是具有激励强制性质的,如考勤考绩制度、考核评比奖惩制度等;四是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
学生管理制度除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规范外,还包括评优、表彰等制度。
学校管理文化的形成,首先使学习、生活、工作等活动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违规必究;其次是通过广泛的学习宣传贯彻,使学校管理文化成为师生行为的共同准则,内化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并逐渐转化为内在需要,促进了优良校风的形成。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一所学校,须有一套完整的制度。
但是要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使制度“文化”化。
制度文化,是处于表层面的物质文化与深层面的精神文化之间的层面,不可缺少,不可替代。
学校在制订规章制度中,突出价值观念、素质要求、态度作风等,给制度以灵魂、强调人的理想信念、奋斗方向、做人准则,把精神要求与具体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软文化”与“硬制度”熔于一炉,铸造出刚柔相济、软硬相容的“合金”式的规章制度。
使之既能起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规范的作用。
使师生在执行制度、遵守纪律的同时,享有自尊,实现自我价值。
比如每年一度的教师表彰大会,优秀学生颁奖仪式,都尽可能创造出浓厚文化气氛,动情动心、催人奋进。
1.加强校园软文化建设,力求体现“静、净、敬”,并在学科教学中融入文化建设。
强化管理育人软文化是管理的深层结构,需建立一整套较为健全的运行机制,如:岗位目标责任制班主任、任课教师工作责任制,值周班工作责任制等。
这些机制总体围绕“静、净、敬”开展活动。
这样的组织文化建设既立足于职责、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考核到位,又保证各项质量的提高符合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服务有人的总要求,洋溢着人文的关怀。
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校园文化的建设。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接受各科教育的直接渠道,本校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探索中,学科渗透教育的做法是: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校园文化因素,使校园文化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
比如在比较抽象的数学教学中,首先营造出较浓厚的以数学为特色的校园文化,通过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奥数班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学习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感知所学数学是有用的,有价值的,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且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学科中及时进行德育的渗透。
使学生对数学津津乐道,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与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文化氛围,明白了数学的价值所在,感受到数学教学也是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当要充分融合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利用校园文化氛围的潜移默化影响,使数学成为诸学科中的亮点,进而带动诸学科发展,从而促使学生、教师、学校的同步发展,挖掘学科文化的潜能。
校园的硬文化与软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本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通过精神文明的建设多出成绩,用制度文化的建设保证精神文化建设,同时在硬文化中充分展示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的成果,发挥人文管理功能,营造和谐的、绿色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三)改进课堂教学,创设和谐的学校课堂文化学校课堂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部分。
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课堂是课改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掘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做学习的主人。
要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改善课堂文化的气氛,教师心中要有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减轻心理压力,激发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以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为契机,加强和改进新课程研讨工作,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法与学法的改革同步进行,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有效提高教研质量,切实帮助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要求教师一学期至少上一节研讨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新课程理念、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推动新课程有效实施,适应学生的多元化要求,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
(四)发挥特色优势,形成丰富的学校活动文化学生的课外活动是课堂以外的学校活动文化的主要形式,它有利于造成校园文化生动性,增强校园文化凝聚力与吸引力,有利于改变校园文化封闭性,增强开放性,还有利于弘扬校园文化的创造精神,培养创新人才。
它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社会文化新颖多样,龙蛇混杂,对少年儿童适宜与不适宜问题,学校需要通过自身的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文化的辨析能力,并引入健康的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的内容和形式,充实发展学校活动文化,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课外活动文化,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