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曲《渔舟唱晚》的作品分析和演奏技巧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欣赏曲:渔舟唱晚》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欣赏曲:渔舟唱晚》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欣赏曲:渔舟唱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欣赏曲:渔舟唱晚》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曲目。

这首曲目以我国著名的山水画《渔舟唱晚》为创作灵感,描绘了夕阳余晖下江面上渔舟唱晚的美景。

通过对这首曲目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但同时,由于年龄特点,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专注于音乐欣赏。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渔舟唱晚》的创作背景,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通过学习《渔舟唱晚》,使学生能够体验到音乐带来的情感共鸣,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音乐奥秘,激发创新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渔舟唱晚》的音乐内涵,感受音乐的美感。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音乐中的情感,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渔舟唱晚》音频、视频资料,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幅《渔舟唱晚》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简要介绍曲目的创作背景。

2.欣赏:播放《渔舟唱晚》音频,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旋律、节奏、情感等方面。

3.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教师巡回指导。

4.分析:教师详细讲解《渔舟唱晚》的音乐特点,如旋律线条、和声效果等。

5.实践: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渔舟唱晚》,体会音乐带来的情感共鸣。

6.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欣赏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渔舟唱晚》1.创作背景2.音乐特点3.情感体验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对《渔舟唱晚》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的掌握程度。

浅析小提琴曲《渔舟唱晚》

浅析小提琴曲《渔舟唱晚》

- 50 -2023年 第4期一、创作背景有关《渔舟唱晚》乐曲的由来,众说纷纭。

一说《渔舟唱晚》为20世纪30年代中期古筝演奏家娄树华根据明清时期的古曲《归去来》加以改编而成的;一说是山东古琴演奏家金灼南根据民间传统筝曲《双板》及其演变的两首乐曲《三环套日》和《流水激石》改编,再经娄树华进一步改编后,广为流传。

该曲的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的佳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指挥家、音乐家黎国荃将古筝曲《渔舟唱晚》改编为小提琴曲。

本文所用的谱例为许述惠于1956年改编的曲谱。

二、曲式结构该曲由引子、三个互相联系而又互相对比的乐段以及尾声组成,结构严谨,旋律流动,传达了夕阳西下、渔人载歌而归的动人意境。

引子是由两个乐句组合而成。

第一乐句中三个无限延长记号,给演奏者的二度创作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第二乐句无限延长音的“音乐留白”和模进音阶形成了鲜明对比,旋律动静分明,似在安静的湖面上微微晃动的渔船,又似被船桨划开层层涟漪的湖面,营造了渔船泛舟湖面的意境感。

第一乐段为慢板。

该乐段乐句间基本为上下对答的结构,旋律规整。

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曲调由第一乐段发展而来。

第三乐段快板的曲调来自引子,运用了丰富的变奏手法将乐曲推至高潮。

尾声的曲调来自第二乐段,该段落需要演奏者将弓速加快,让音符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旋律流动性更强。

同时需要特别注意右手发音的质感,力度应该弱而不虚,结尾音减少揉音处理。

三、演奏技巧该乐曲是由古筝乐曲改编而成的,而西方乐器演奏中国乐曲就需要演奏者在演奏时加入一些特殊的音乐处理。

本文将从左手和右手这两个方面,探究在演奏《渔舟唱晚》这首小提琴乐曲时,需要注意的演奏技巧。

(一)左手1.舵式动作在引子部分,出现了两次一拍八个音。

如谱例1所示,该小节中的第二拍均在第三把位演奏,音符所在琴弦依次为D弦-A弦-E弦。

如果按照谱例1中一拍的时值演奏,则属于快速换弦演奏。

这时,除了注重音准,还要求换弦干净、利落。

《渔舟唱晚》艺术特征及其“中和”之美

《渔舟唱晚》艺术特征及其“中和”之美

在演唱技巧上 , 《 渔舟唱晚》 表现 出了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征 ,
作 曲家保持 了原作古筝 曲的主干旋 律 ,并在此基 础上对 于歌曲
的 曲式 、 调性方面进行了不 同的搭配和构建 , 再 配合 以人声 的演 唱, 整首作品呈现出完整 而沉稳的艺术 效果 。 由于歌曲的第 一句
《 渔舟唱 晚》 是我 国著名传统 民族 音乐作 品之一 , 它本来是
就是高音 , 所以这首曲子要求演唱者具备深沉而稳定 的气息 , 用 浑厚的气息支撑声音 的饱满 ,使 听者感 觉到 演唱者声音 的圆润 与流畅 , 与此同时 , 演唱时还要注意对 于歌 词咬字的清晰 干脆 ,
不能拖拖拉拉 , 含混不清 , 也不能太生硬 , 产生僵硬 的感觉 。所
以, 作 品对于演唱者而言是一次 非常大的挑战 , 难度很高 , 演 唱
段的演唱 , 这部分所 表现 的主题是雨过天晴后的风平浪静 , 所 以
呈现出再现式结 构 , 并且具有 了全新 的观 念 , 在原有古筝 曲的基 础之上 , 编 曲家对古曲的主题进行 了重新 阐释 , 使之具有了现代
感, 并且也对原有古筝曲的旋律进行 了重组 与排列 , 通 过新 的艺 术手法与创作方 式对原 曲进行 了再创作 ,这首全新的 曲子不但 具有传统民族音乐的风格 , 同时还兼具现代 的思维方式 , 这样的 创作手法对中国音乐创作来说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尝试 。改编之

首 古筝名曲 , 在原曲 中, 《 渔舟 唱晚》 的音 调悠扬而婉转 , 显示
出典雅而优美的主题 风格 。 聆听此曲 , 观众如沉醉于湖畔轻舟之 上, 于夕阳西下感受着渔家荡舟摇曳的歌声 , 别有一番情趣与风 致, 在中国几乎 已经是家喻户晓。 这首百听不厌的曲子由于其音

小学音乐_渔舟唱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音乐_渔舟唱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1、赏析古筝曲渔舟唱晚,并欣赏不同版本的渔舟唱晚(片段)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了解古筝,体会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孩子们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感受并体会渔舟唱晚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导入:1、以民族乐器引出古筝。

2、感受,认知,体验古筝。

介绍古筝的背景,引出古筝曲《渔舟唱晚》。

二、寓教于乐1、初步感知《渔舟唱晚》。

问:这首乐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分段赏析《渔舟唱晚》的三大段落。

1)简介《渔舟唱晚》的来历2)第一乐段第一部分。

让学生学会利用音乐要素产生丰富想象来欣赏和感受音乐3)第一乐段第二部分。

引导孩子将看到的景象唱出来。

4)第二乐段。

引导孩子说出节奏、速度、力度等。

引出古筝的演奏技巧(花指),用动作,节奏,引领着,让孩子们伴着音乐划着桨回家。

(适当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利用身体的律动,随着音乐划动船桨)3、带着整曲的感受和体验,观看视频,完整感知《渔舟唱晚》全曲。

三、拓展延伸引出小提琴演奏家黎国荃,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渔舟唱晚》,引出天气预报版本《渔舟唱晚》,并简单介绍。

四、完美结课1、谈谈收获。

这节课,你都有什么收获?2、小结。

学情分析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五年级的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不断的扩展,感受体验与探索创新的活动能力也在不断得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

每班大约有25%--30%左右的学生唱歌时,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较差。

其中主要原因是性格内向,也不敢表现自己,因此在今后在学习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小提琴曲《渔舟唱晚》的作品分析和演奏技巧

小提琴曲《渔舟唱晚》的作品分析和演奏技巧

小提琴曲《渔舟唱晚》的作品分析和演奏技巧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娄树华以古曲《归去来》为素材发展而成小提琴曲《渔舟唱晚》的背景知识,并深入乐曲各个细节与大家分享了关于该曲的演奏技巧,且针对泛音和拨弦做了技巧介绍,对初学者有较大的帮助。

[关键词] 小提琴曲《渔舟唱晚》演奏技巧节奏乐曲处理目录引言 0二、小提琴曲《渔舟唱晚》乐曲分析 0(一)曲式结构 0(二)旋律分析 0(三)调性分析 (1)(四)音色分析 (2)结论 (3)致语 (3)参考文献: (3)引言《渔舟唱晚》原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筝曲,后被黎国荃改编为小提琴曲。

乐曲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欢乐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

一、小提琴曲《渔舟唱晚》简介及创作背景古曲《渔舟唱晚》,是根据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蠡之滨”中“渔舟唱晚”四个字而得名,乐曲生动地表现了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忙碌了一天的渔舟归航时,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场景。

《渔舟唱晚》最早为古筝曲,是我国近现代古筝演奏家和教育家———子猷先生传谱的一首古筝作品[1]。

作品在曲式结构上突破了传统的六十八板单一曲式,通过不同段落体现音乐形象的对比和发展,并运用了西洋音乐曲式中音型模进和乐段,具有高度的演奏价值和艺术水平,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

在经其高足娄树华先生领悟、演奏并传播,成为是我国十大传统名曲之一,更是一首闻名世界的中国古筝曲。

二、小提琴曲《渔舟唱晚》乐曲分析(一)曲式结构小提琴曲《渔舟唱晚》分为三段,第一段用慢版奏出韵致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第二段在调式有所变化的基础上,从第一段上下八度关系的曲调中发展而来;第三段用快板奏出一连串模进音符,描绘渔舟满载而归的喜悦场景[2]。

虽然篇幅较小,但整首乐曲简练而精致,一气呵成,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创作功底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渔舟唱晚的教案设计及反思

渔舟唱晚的教案设计及反思

渔舟唱晚的教案设计及反思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渔舟唱晚》这首古典名曲。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和音乐表达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渔舟唱晚》的背景和创作。

分析《渔舟唱晚》的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

欣赏《渔舟唱晚》的演奏版本和演绎风格。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渔舟唱晚》的背景和创作。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渔舟唱晚》的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渔舟唱晚》的演奏版本和演绎风格。

1.4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渔舟唱晚》的背景和创作,激发学生对名曲的兴趣。

第二步:分析《渔舟唱晚》的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第三步:欣赏《渔舟唱晚》的演奏版本和演绎风格,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资源《渔舟唱晚》乐谱和录音资料。

投影仪和音响设备。

音乐欣赏笔记本和笔。

三、教学评价学生对《渔舟唱晚》的背景和创作的了解程度。

学生对《渔舟唱晚》的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的分析能力。

学生对《渔舟唱晚》的演奏版本和演绎风格的欣赏能力。

四、教学反思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和反思。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评价进行分析和反思。

五、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渔舟唱晚》的音乐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引导学生进行《渔舟唱晚》的音乐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推荐学生欣赏其他古典名曲,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六、教学准备6.1 物质准备准备《渔舟唱晚》的乐谱和录音资料,确保其质量和可获取性。

检查投影仪和音响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确保教学过程中能顺利展示和播放音乐。

准备音乐欣赏笔记本和笔,以便学生能够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6.2 精神准备自己要先熟悉《渔舟唱晚》的背景、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以便能够准确地传达给学生。

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过程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七、教学难点7.1 音乐理论知识《渔舟唱晚》的旋律和节奏较为复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声乐曲《渔舟唱晚》的创作特色及评析

声乐曲《渔舟唱晚》的创作特色及评析

声乐曲《渔舟唱晚》的创作特色及评析歌曲《渔舟唱晚》是由著名曲作家王志信老师根据同名器乐曲《渔 舟唱晚》改编而成的民族声乐作品。

刘麟老师根据音乐创作歌词。

歌 曲旋律优美、曲风清新,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是近年来 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声乐作品。

歌曲描绘了“渔舟唱晚,响穷彭蠡 之滨”的场景。

依曲填词使音乐形象更加具丰满,音乐情感表达更加 直观具体。

古筝曲《渔舟唱晚》可以说是近年来是我国民族器乐作品中非常 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著名古筝演奏家娄树华 老师根据古曲改编而成,乐曲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 出了夕阳西下碧波万顷的画面。

而且器乐曲《渔舟唱晚》被评为十三 亿人最熟悉的音乐之一,作为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二十 年没有改变过,给过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民族声乐作品《渔舟唱晚》 在保留原曲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了词曲的二度创作,将音乐形象语言化、具体化、立体化,使人更加直观的感受到音乐所要传递的景象以 及音乐所表达的感情。

二、《渔舟唱晚》的简介词作者刘麟为山东济南人,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著名词作家、 国家一级编剧。

被国务院评为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担任中央民族乐团艺术创作室主任、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等职务。

多年来,刘麟曾参与许多中国国家级大型艺术活动的策划与创作, 在•文华奖”、。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选中多次担任评委和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

曲作者王志信为河北乐亭人。

我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享受国 务院政府津贴。

2958年入中央歌舞团工作、曾担任中央民族乐团研究副主任,合唱队常任指挥;曾在第三、四、五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担任评委,并经常为海外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以及讲座。

《渔舟唱晚》原曲是一首古筝曲,作曲家王志信在古筝曲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对音乐进行了新的诠释,成为了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 的声乐作品。

三、器乐曲与声乐曲《渔舟唱晚》对比分析(一) 器乐曲《渔舟唱晚》的音乐分析著名的古筝曲《渔舟唱晚》是古筝演奏家娄树华老师于20世纪 30年代根据琴歌《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

《渔舟唱晚》的演奏要领

《渔舟唱晚》的演奏要领

《渔舟唱晚》的演奏要领一、了解曲谱:首先,演奏者应该对《渔舟唱晚》的曲谱和乐理有一定的了解。

曲谱是演奏《渔舟唱晚》的基础,熟悉曲谱可以更好地理解曲曲的结构和内容,从而更好地表达音乐的情感。

二、掌握节奏感:《渔舟唱晚》的节奏感比较鲜明,快慢结合,灵动自如。

演奏者需要通过练习掌握好节奏感,保证曲目的整体稳定流畅,同时注意节奏在不同乐段的变化,显现音乐的动感和表现力。

三、弹奏技巧:在演奏《渔舟唱晚》时,需要运用一些特定的弹奏技巧,例如琴身的滚拨、各种琴指轻重等,以表达曲曲的意境和情感。

同时,还需要注意和弦的掌握和演奏,使得旋律和谐且丰富。

四、感受曲意:《渔舟唱晚》富有诗意,演奏者需要将自身完全融入到曲曲的意境中,理解和感受曲曲所表达的意义,力求用音乐的语言去表达出丰富的情感。

演奏时要注重对音乐的细腻感悟,通过把握适当的音乐细节和音响效果,使得演奏更加生动和感人。

五、运用个人韵味:在演奏《渔舟唱晚》时,应该充分展示个人的韵味和技巧,不拘泥于纯技术,更注重表达曲曲的情感和内涵。

可以通过一些微妙的装饰音符、音效处理等方式来展现个人的独特演奏风格,以使演奏更加富有个性和魅力。

六、注重和谐协作:如果是多人演奏,团队的协作非常重要,需要注重与其他乐器的和谐结合,相互呼应,形成完美的音乐画面。

在合奏中,要注意音量的控制,音色的平衡以及演奏的整体协调一致。

总之,《渔舟唱晚》是一首非常美妙的乐曲,演奏时需要细腻把握曲曲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发挥个人的技巧和韵味,同时注重和谐协作,以使演奏更加出彩且动人。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感悟,相信演奏者可以更好地表达和诠释这首经典的中国古代乐曲。

《渔舟唱晚》教案范文(通用8篇)

《渔舟唱晚》教案范文(通用8篇)

《渔舟唱晚》教案范文(通用8篇)《渔舟唱晚》教案篇1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介绍民族乐器——古筝,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介绍民族乐器——古筝,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并体验音乐中细小之处的美。

教学准备:古筝、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用古筝伴奏复习歌曲,导入古筝欣赏曲目《渔舟唱晚》,板书课题。

二.认识古筝,听赏乐曲1.这是什么乐器?(古筝)你一定对它充满了好奇,你想认识它吗?谁来说说,你所认识的古筝,知道那些关于古筝的知识,能分享给同学们。

2教师补充介绍:古筝的历史,型质,特色,演奏形式等3教师弹奏《渔舟唱晚》: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欣赏,你结合题目,说说自己脑海里想象出了什么样的画面。

4教师总结学生所说的,讲述《渔舟唱晚》的内容,5分段欣赏,细节分析。

第一乐段悠闲自得,满载而归1)体会古筝技巧:滑音、颤音、刮奏,分别让你想到了什么?2)教师弹奏,出示投影片,边听乐曲边分辨技巧并体会技巧的意境。

速度力度旋律线体现情景第二乐段从第一乐段发展而来,渔船破浪疾驰,活跃欢快3)讨论速度、力度、旋律4)出示三幅画,你觉得哪幅画能表现这部分意境?第三乐段高潮部分,百舟竞归,欢畅热烈,在高潮处切住,速度徐缓,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耐人寻味。

1)选画。

2)听录音,全班用身体语言模仿“百舟竞归”,并体会喜悦情绪。

并思考:速度力度旋律线体现情景高潮部分3)讨论3.尾声1)听老师弹奏,思考:速度力度旋律线体现情景尾声部分2)讨论3)选画示三个乐段的图片请学生选择。

《渔舟唱晚》乐曲解析

《渔舟唱晚》乐曲解析

《渔舟唱晚》乐曲解析
1.乐曲音乐情境引导
(1)音乐情境感知
《渔舟唱晚》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筝经典名曲,也是古筝学习者必学的一首乐曲。

这首乐曲的曲名是取自于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佳句。

教师完整示范乐曲,边示范边讲解,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感受夕阳西下,在美景如画的湖面上,渔民欢娱歌唱、满载而归的情境。

(2)音乐情境音色引导
这首乐曲旋律优美、抒情,古朴典雅。

因此在弹奏时右手的音色要饱满、醇厚,左手的按滑音以及颤音的弹奏要注意按松琴弦速度的控制,体现乐曲古朴的韵味。

2.乐段划分
这首乐曲分为慢板(第1—39小节)、快板(第40—106小节)、尾声(第107—112小节)三个部分。

3.教学顺序
快板(第40—106小节)→尾声(第107—112小节)→慢板(第1—39小节)
注:由于快板部分对演奏速度有一定的要求,初学的学生需要较长的时间练习,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从快板部分进行教学,学生基本能够慢速连贯弹奏快板部分的弹奏速度逐步提出要求,循序渐进地进
行练习,这样在慢板基本掌握的同时,快板也达到了一定的速度要求。

4.课时建议
10——12节课,如学生年龄偏小,可延长至13——14课时。

渔舟唱晚讲解

渔舟唱晚讲解

]《渔舟唱晚》具体演奏方法《渔舟唱晚》是由娄树华作曲的一首著名古筝独奏曲,在古筝曲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音乐的百花园中也占居一席之地,是古筝弹奏者必修曲目之一。

有人曾说,会弹古筝的人,没有不会弹《渔舟唱晚》的。

实际确实如此。

此曲不仅深受筝家们的喜爱和重视,也颇受其他门类音乐家的青睐。

它先后被改编成民乐合奏曲,古筝二胡重奏曲以及小提琴独奏曲1等。

此曲在群众中影响极大,如同钢琴独奏曲《悲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等一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此曲根据《渔翁乐》曲调发展变化改编而成,引用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2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渔舟唱晚”为标题。

全曲始终贯穿着“工尺上”、“工尺上四合”3这一核心旋律,但在句式段落的结构安排上有很多新的变化,使此曲曲式简练严谨。

此曲已被认定为中国古筝名曲,被选入《中国古筝名曲荟萃》和《中国古筝考级教程》,作为优秀古筝教学曲目,被选入《古筝教学法》。

《渔舟唱晚》曲调优美,如蓝天上的行云,似山涧中的流水;节奏感强,快慢强弱对比强烈,音乐效果明显,表现力突出,音乐形象鲜明。

乐曲具有鲜明的中国山水画风格,一曲过后,宛如一张美丽的泼墨山水图从音乐声中绘出。

此曲慢板舒缓缠绵,如歌似唱,优美抒情,活画出一幅夕阳西下,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水上美景;快板急骤而有序,如波浪起伏,似破水飞舟,刻画出一幅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渔翁捕鱼的动感十足的图画。

乐曲的高潮过后,更是别有洞天,含蓄轻柔的结尾,把人们带到深远的意境中。

晚霞映照着万顷碧波,天水相连,波光粼粼,老渔翁满载而归,晚霞把他那饱经风霜的脸,照得通红通红……我们好像可以从美妙的音乐声中看到这些,甚至更多的细节。

《渔舟唱晚》版本很多,几乎每个流派在处理这首乐曲时都会产生具有一定特色的版本,在这些不同的版本中,一些细部的弹奏方法亦各式各样,因人而异。

本讲所讲的姹竞偷喾椒扔屑坛校钟蟹⒄勾葱拢谘葑嗍导惺艿交队?《渔舟唱晚》这首乐曲虽然有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标题,但是却没有非常具体的内容或者情节。

比较有名的小提琴曲子

比较有名的小提琴曲子

比较有名的小提琴曲子有:
1.《梁祝》:这是中国最著名的小提琴曲之一,由陈钢和何占豪创
作。

该曲以中国传统戏曲《梁祝》为素材,描述了梁山伯与祝
英台凄美的爱情故事。

2.《渔舟唱晚》:这是中国古曲之一,描述了一幅夕阳西下,渔舟
晚唱的美景,给人以宁静、温馨的感觉。

3.《新疆之春》:该曲表现了新疆春天时节的美丽和欢快,充满了
民族风情和活力。

4.《海滨音诗》:该曲以小提琴和钢琴的组合表现海边美景和浪漫
情感。

5.《流浪者之歌》:这是萨拉萨蒂的代表作之一,描述了一个流浪
者的艰辛生活和内心世界。

6.《卡门幻想曲》:该曲以歌剧《卡门》为素材,表现了卡门的爱
情故事和悲剧命运。

7.《四季》:维瓦尔第的《四季》是小提琴协奏曲的代表作之一,
以春夏秋冬为主题,描绘了四季不同的景象和情感。

8.《巴赫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这是巴赫最著名的小提琴协奏
曲之一,充满了古典美学的精神内涵。

9.《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该曲是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
表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10.《引子与回旋》:这是法国作曲家马斯涅的代表作之一,充满了
浪漫主义的情感和技巧。

小学音乐欣赏课《渔舟唱晚》课例分析

小学音乐欣赏课《渔舟唱晚》课例分析

小学音乐欣赏课《渔舟唱晚》课例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課赏析的音乐作品《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演奏的器乐曲,采用五声调式,是古筝演奏家娄树华以古曲《归去来辞》为素材发展改编而成的。

乐曲题目取自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乐曲以柔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表达出作者对祖国美丽江山的热爱和歌颂之情。

全曲为并列单三部曲式,具体为A+B+C+尾声的布局。

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听辨、讨论,介绍民族乐器——古筝,通过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引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感,有进一步了解民族音乐的愿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聆听与演唱《渔舟唱晚》的主题旋律,体验《渔舟唱晚》表现的音乐情景,并能在集体表演中表达出渔民满怀丰收喜悦的心情。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清楚准确的演唱《渔舟唱晚》的主题旋律,并能一边律动一边演唱歌曲,在浓郁的音乐情境中学到音乐的相关知识。

三、重点与难点因为六年级的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认识过程离不开具体事物,所以我认为感受《渔舟唱晚》的音乐画面,与乐曲的情感表达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四、根据六年级的学生特征设计了以下教法(一)讲授法:运用讲授法中的讲解,说明古筝演奏的技巧,及符点音符的作用。

(二)谈话法:运用问答式谈话,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

(三)创作教学法:激发学生联想与想象。

(四)直观教学法:通过画图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音乐旋律发展的走向。

五、学法(一)用听、想、说、动等多种形式体验音乐。

(二)用律动及合作的方式表现《渔舟唱晚》情绪的变化。

板书设计:由于使用多媒体教学,黑板作为副板书使用,主要对重要乐谱进行标记。

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导入、展开、结束1、导入:(3分钟)在多媒体上写出王勃《滕王阁序》的诗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从而引出本课。

此处采用的是跨科导入法,体现了音乐课程内容标准的音乐与相关文化中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融合。

渔舟唱晚赏析

渔舟唱晚赏析

渔舟唱晚赏析乐曲开头舒缓高雅,描绘夕阳斜照碧波的画面;接着音调逐层递降,反复改变,采纳五声音阶回旋环绕技法,表现渔翁唱晚的情趣。

接下来的是此曲最大的特色,就是用递升递降的的'旋律多次反复演奏,并且渐渐加快,音乐跌宕起伏,表现了流水的层涌回荡,渔船随波渐远的情景,是一首蕴含诗情画意的优秀筝曲。

《渔舟唱晚》是一首音乐语言简练、意境鲜亮的优秀传统古筝曲,关于它的产生状况以及他的、改编者到底是谁,却一贯没有一个定论。

有人认为它是近代闻名古筝演奏家娄树华于30时代中期以古曲《归去来》的片段为素材加以改编而成的; 也有人认为该曲是由山东聊城地区金灼南依据古典《双板》以及变体《流水击石》、《三环套日》改编。

该曲的曲名取自初唐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诗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蟊之滨。

”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下时刻,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场面。

饱蘸着水波的音符悄悄的流淌,雾湿了心绪,一点一滴的浸向深深而无奈的夜。

一片由浅而深的夕霞,一片漫漠而细碎的水波,一叶划向心海深处载满了时间的扁舟,一个精致绝伦的夕阳,在音符流淌之时淡淡隐现。

一切在夕阳的辉映下显现出温馨和恬淡。

淤积在心中那怅然的忧闷,叹息的无奈……在音乐带着一江春水静静流过的同时受到洗涤而随水东去。

一颗疲乏的心,一颗承受过太多伤痛太多感慨的心,在音符的荡漾中慢慢空旷,究竟一碧如洗。

沉重的头从支撑着的双手中抬起,凝视,目光所触及的地方,月光奔泻。

渔舟唱晚,唱一首渔歌,一首千古绝唱。

温情的橹划醉了点点班驳的金色水波,伴一船风月流向那遥远无际的幽静。

润泽的渔火,摇弋在一片轻快的旋律中。

水草在水下拓展思想的长势。

清静,流畅。

音符溢过指缝,爬上额头。

一江清水就这样流过我,流过时空;浪花激溅在凝视的双眸里,把守侯成缄默之岸的博宏精深抛给我。

音符回荡的时刻,月光掩盖着伤口,不再痛苦。

褪去憔悴,走出阴影。

上心去倾听,倾听这充溢了美好旋律的夜;用生命中最敏柔的部分去感受,感受这流泻的夜之音所辉映出的温顺溢彩的光影。

小提琴曲《渔舟唱晚》的演奏技巧解析

小提琴曲《渔舟唱晚》的演奏技巧解析
的情 趣 。 第 一 乐 段 由四 个乐 句 组 成 。 第一乐句 :
该 乐 句 中平 稳 匀 称 的节 奏 型 结 合 着 第 一 拍 上 富 于 流 动 感 的音 调 和 第 二 拍 上 短 暂 的 停 滞 进 行 其 后 两 小 节 的 连 续 变 形 重 复出现, 不仅 生动 地表 现 了荡 桨 归舟 的音 乐形 象 , 且 表 现 了 而 种 微 波 荡 漾 的感 觉 , 演奏 第 一 乐 句 时要 运 弓 流 畅 , 度 变 化 力 控 制 得 有 一 定 的起 伏 而 不 十 分 外 露 . 表 现 一 种 含 蓄 的 动 中 要
1前 言 .
小 提 琴 曲 《 舟 唱 晚 》 歌 唱 性 的旋 律 , 象 地 描 绘 了 夕 渔 以 形 阳西 下 , 霞 斑 斓 , 歌 四 起 , 夫 满 载 丰 收 的 喜 悦 欢 乐 情 晚 渔 渔 景 , 现 了作 者 对 祖 国美 丽 河 山 的 赞 美 和热 爱 。 乐 曲 的前 半 表 部 分 ( 一 段 )乐 句 与 乐 句 基本 上 是 上 下 对 答 的 “ 仗 式 ” 第 , 对 结 构 , 人 结 构 规 整 之 感 ; 曲 的 后 半 部 分 ( 二 、 段 )则 运 给 乐 第 三 , 用 递 升 、 降 的旋 律 和渐 次 发展 的 速 度 、 度 变 化 , 现 了 百 递 力 表 舟 竞 归 的 热 烈 情 景 …。全 曲大 致 可 分 为 三段 。 第 一 段 , 板 。 这 是 一 段 悠 扬 如 歌 、 稳 流 畅 的 抒 情 性 慢 平 乐 段 。 合 左 手 的揉 、 等 演 奏 技 巧 , 乐 展 示 了优 美 的 湖 光 配 吟 音 山 色— — 渐 渐 西 沉 的 夕 阳 。 缓 移 动 的 帆 影 . 轻 歌 唱 的 渔 缓 轻 民 … … 给 人 以 “ 晚 ” 意 . 发 了 作 者 内心 的感 受 和 对 景 唱 之 抒 色 的赞赏。 第 二段 ,音 乐 速 度 加 快 。这 段 旋 律 从 前 一 段 音 乐 发 展 而 来 , 全 曲来 看 ,徵 ” 是 旋 律 的 中 心 音 , 入 第 二 段 出 现 了 从 “ 音 进 清 角 音 “ ”使 旋 律 短暂 离 调 , 人 下 属 调 , 成 对 比 和 变 化 。 4, 转 造 这 段 音 乐 形 象地 表现 了渔 夫 荡 桨 归 舟 、乘 风 破 浪 前 进 的 欢 乐 情 绪 [。 第 三 段 。 板 。在 旋律 的进 行 中 , 用 了一 连 串 的 音 型 模 快 运 进和变奏手法 , 象地刻 画了荡桨声 、 橹声和 浪花飞溅声 。 形 摇 随 着 音 乐 的发 展 , 度 渐 次 加快 , 度 不 断 增 强 , 之 突 出 运 速 力 加 用 了古 筝 特 有 的各 种 按 滑 叠 用 的 催 板 奏 法 . 现 出 了渔 舟 展 近 岸 、 歌 飞 扬 的 热烈 景 象 。 渔 在 高 潮 突然 切 住 后 , 声缓 缓 流 出 , 音 调 是 第 二 段 一 个 尾 其 乐 句 的 紧缩 , 后 结束 在 宫 音 上 , 最 出人 意 料 又 耐人 寻 味 。

渔舟唱晚的教案设计及反思

渔舟唱晚的教案设计及反思

《渔舟唱晚》教案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渔舟唱晚》这首古曲的美妙之处。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 通过学习《渔舟唱晚》,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乐曲背景介绍:《渔舟唱晚》是一首古曲,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后来演变成为一首著名的古琴曲,乐曲描绘了夕阳西下,渔舟唱晚的美丽景象。

2. 乐曲结构分析:乐曲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节奏明快,旋律悠扬;第二部分节奏缓慢,旋律深情;第三部分节奏欢快,旋律活泼。

3. 乐曲演奏技巧:讲解并示范如何正确演奏《渔舟唱晚》,包括指法、弦法等。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夕阳下渔舟唱晚的美景,引发学生对这首乐曲的兴趣。

2. 乐曲欣赏:播放《渔舟唱晚》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3. 乐曲解析:讲解乐曲的背景、结构和演奏技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乐曲。

4. 演奏练习:引导学生跟随老师的示范,进行《渔舟唱晚》的演奏练习。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渔舟唱晚》的理解程度,包括乐曲背景、结构和演奏技巧的掌握。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包括课堂讨论、演奏练习等。

3. 学生对乐曲的欣赏能力,通过课堂问答、作文等方式进行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渔舟唱晚》的演奏技巧掌握得较好,但在乐曲理解和欣赏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对乐曲背景和结构的讲解,通过更多的实例和音频、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美妙的古曲。

我也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让他们在掌握乐曲的也能演奏得更加优美动听。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渔舟唱晚》的背景和意义。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讲解乐曲的结构和演奏技巧。

3. 采用分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课堂参与度。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渔舟唱晚》的结构特征及艺术处理

《渔舟唱晚》的结构特征及艺术处理

三、演奏技巧
《渔舟唱晚》要求演奏者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音乐表现力。在演奏过程中,需 要注意音色、节奏和强弱的控制。通过灵活运用指法、弹弦力度和指甲触弦位 置等技巧来表现乐曲的韵律和情感。此外,还需要与古筝特有的音色相结合, 使整首曲子听起来更加醇厚、优美。
四、艺术效果
《渔舟唱晚》以其优美的旋律、深刻的内涵和生动的音乐形象深受人们喜爱。 这首乐曲不仅能够展示中国古筝艺术的魅力,同时也能够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主题。通过音乐与情感的交融,使人们在欣赏古筝演奏的过程中感受到傍 晚宁静、美丽的景象以及渔民们朴实的生活情感。
此外,《渔舟唱晚》还要求演奏者具备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表现力。这首曲 子的节奏变化丰富,需要演奏者根据曲子的情感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演奏方式, 使音乐更加生动、形象。
综上所述,《渔舟唱晚》是一首充满中国古典韵味的古筝名曲。通过深入了解 其音乐结构和演奏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曲子所表达的美和意 境。
3、培养音乐感知能力:表象训练是一种基于感知和想象的训练方式,可以培 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其音乐素养。
三、以《渔舟唱晚》教学为例的 滑音技巧表象训练
《渔舟唱晚》是一首优美的小提琴曲,其中运用了大量的滑音技巧。以下是以 《渔舟唱晚》教学为例的滑音技巧表象训练方法:
1、曲目分析:在开始训练之前,需要对《渔舟唱晚》这首曲目进行深入的分 析,包括曲目的背景、情感表达、技巧要求等方面。
《渔舟唱晚》的结构特征及艺 术处理
01 一、创作背景
目录
02 二、曲式结构
03 三、演奏技巧
04 四、艺术效果
05 参考内容
《渔舟唱晚》是中国传统古筝名曲,其结构特征及艺术处理极具代表性。本次 演示将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奏技巧和艺术效果等方面展开探讨。

《渔舟唱晚》赏析

《渔舟唱晚》赏析

《渔舟唱晚》赏析《渔舟唱晚》赏析1、同学们好。

在今天这堂课的开始,老师要把一首优美的乐曲送给大家。

2、老师弹的这个乐器是?那他是西洋乐器还是我国的民族乐器呢?是我国民族乐器里面的?(弹拨乐器),看来同学们对民族乐器的分类掌握的不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筝,了解古筝。

3、现在请同学们拿起你们的右手和老师一起来,首先是托指,也就是我们的大拇指,从里向外弹琴弦,然后是勾指,也就是中指,从外向里弹琴弦,接下来是抹指,抹指的弹法和勾指相同,也就是食指从外向里弹奏琴弦,接下来就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刮奏,它分为上行刮奏和下行刮奏,上行刮奏是用向上的箭头表示,下行刮奏是用向下的箭头表示,上行刮奏是用我们的食指,也就是抹指连续的拨动琴弦,下行刮奏是用我们的托指连续的拖动琴弦?哪位同学上来尝试一下呢?同学们也可以在下面尝试一下。

(指导学生上下刮奏琴弦)。

我们为这位聪慧的同学鼓鼓掌。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筝的代表作品(渔舟唱晚),有这样一句话,学习古筝的人如果不弹奏渔舟唱晚就不算是真正的习筝人,这首乐曲还是咱们国家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

(写板书“渔舟唱晚”)5、若我们听到这首乐曲眼前会浮现怎样的景色呢?(教师弹奏)6、哪位同学来说一下,眼前浮现了怎样的景色?(乐曲描绘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闲自得,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7、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乐曲的第一乐段,请同学们用心聆听,感受乐曲的情绪,速度,力度分别是什么样的,然后从黑板中这三幅画中选出与这段音乐意境最为相同的一幅谈谈你的感受,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8、我么一起来说一下,这段乐曲的情绪什么样的?(情绪舒缓,速度稍慢,力度稍弱),哪位同学上黑板在这三幅画中选出和这段乐曲意境相同的画?(你认为是哪一副可以调整它的顺序)9、接下来我们带着这样的情绪咱们来学唱第一乐段的音乐主题,同学们跟着琴小声哼唱,以听为主。

老师有一个问题,有没有同学认识乐谱中的这两个符号?(上下滑音),上滑音的弹法是右手弹琴弦,左手按琴弦,使音符产生徐徐上升的效果,请同学们再听一遍。

《渔舟唱晚》尾声详解

《渔舟唱晚》尾声详解

《渔舟唱晚》尾声详解
1.乐段音乐情境导入
(1)音乐情境感知
这一乐段描绘了一副宁静的画面:渔船左右摇wei摆着,向江心慢慢划去,在人们的视线中越来越小,慢慢地远去….曲虽终,意犹在,含蓄的结尾意味深长,给人以足够的想象空间。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感受尾声部分令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2)分析谱例
先用刮奏接快板的尾巴,然后右手采用了勾托的指法,左手是上滑和颤音的交替弹奏。

(3)音乐情境音色引导
乐曲在高潮过后突然停住,随后尾声缓缓流出,音调徐缓,下行音型的模进逐渐引向终止,曲调出人意料地结束在中音“1”上。

2.视唱练习
通过教师的视唱引导学生弹奏,建立学生对弹性节奏的乐感。

3.分乐节练习
(1)右手练习
这一部分节奏比较自由,在弹奏这一段时应从慢开始,有一个小小的渐快,然后再渐慢,速度由慢渐快再渐慢。

(2)加入左手练习
左手是上滑音和颤音的交替弹奏,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首先要落实上滑音准和韵律的把握。

其次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模仿教师左手慢
慢按弦,慢速松开,感受滑音的韵味。

最后两小节的颤音需要重点练习,左手按弦要揉缓、均匀,不要太快。

(3)音乐情感融入
这一部分弹奏力度由弱渐强再渐弱。

4.慢速双手连贯弹奏
尾声是一个由慢到快再到慢、由弱及强再弱的递进,表现出渔船晚归、渐行渐远的情景,演奏时要特别注意速度快的时候,手要稳定,不能上下跳动,尽量靠弦近些,贴着弦走;手腕要松弛,一定要用手腕带动手指,利用惯性才能达到应有的速度。

《渔舟唱晚》快板(一)详解

《渔舟唱晚》快板(一)详解

《渔舟唱晚》快板(一)详解1.乐段音乐情境导入(1)音乐情境感知快板段在由慢渐快的旋律进行中,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情景。

(2)分析谱例《渔舟唱晚》的快板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小的段落,第一段(第40——61小节)、第二段(第62——83小节)、第三段(第84小节——106小节)。

乐段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通过明亮的音色表达,展现渔船在湖面上竞相向前、浪花飞溅、欢愉歌唱的情景。

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示范,让学生感受快板段的弹奏特点。

快板(一)1.乐段音乐情境导入(1)音乐情境感知第一段描写的是夕阳西下,平静的湖面上,渔船渐渐驶入人们的眼帘的场景。

(2)分析谱例快板的第一段右手运用了花指接勾、托、劈的指法进行弹奏,左手运用了颤音的弹奏。

(3)情境音色引导花指的弹奏仿佛是船桨划过水面的声音,所以要求音色是明亮的。

颤音连贯而均匀,像是水面泛起的涟漪。

2.视唱练习重点视唱第40、41小节,视唱时注意花指的时值,熟练后,剩余小节给学生自主完成。

3.技术难点训练(1)花指的练习。

花指的弹奏时旋律进行中表现力非常丰富且重要的一部分,这一段描写的是渔船由远及近,渐渐进入眼帘的场景。

所以此段一开始花指弹奏的速度是比较缓慢的,力度也较为轻柔。

教师可先进行花指的弹奏练习,其要求是:①花指在弹奏的时候要均匀连贯,不要过快也不要过慢,时值一定要保持应有半拍。

②弹奏该过程中义甲与琴弦保持一定的角度,立起来,并运用手臂的力量进行推动,使音色表达明亮、流畅。

(2)花指跟勾指法的衔接练习。

以第40小节为例,运用手臂的力量带动大指进行连续弹奏,将中指送到低音“1”弹奏位置后,花指结束的同时,进行勾指法的弹奏,弹奏过程中大指、中指衔接要连贯、自然,不能断开。

这一环节教师要反复带领学生练习。

(3)花指与勾、托、劈的连贯弹奏。

花指与勾指法连贯弹奏的基础上加入托劈的弹奏,即勾指法弹完低音“1”以后,手臂带动手指平移到中音“1”上,注意保持音与音之间的连贯,重心下沉,采用夹弹法完成托劈的弹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提琴曲《渔舟唱晚》的作品分析和演奏技巧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娄树华以古曲《归去来》为素材发展而成小提琴曲《渔舟唱晚》的背景知识,并深入乐曲各个细节与大家分享了关于该曲的演奏技巧,且针对泛音和拨弦做了技巧介绍,对初学者有较大的帮助。

[关键词] 小提琴曲《渔舟唱晚》演奏技巧节奏乐曲处理
目录
引言 (1)
二、小提琴曲《渔舟唱晚》乐曲分析 (1)
(一)曲式结构 (1)
(二)旋律分析 (1)
(三)调性分析 (2)
(四)音色分析 (3)
结论 (4)
致谢语 (4)
参考文献: (4)
引言
《渔舟唱晚》原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筝曲,后被黎国荃改编为小提琴曲。

乐曲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欢乐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

一、小提琴曲《渔舟唱晚》简介及创作背景
古曲《渔舟唱晚》,是根据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中“渔舟唱晚”四个字而得名,乐曲生动地表现了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忙碌了一天的渔舟归航时,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场景。

《渔舟唱晚》最早为古筝曲,是我国近现代古筝演奏家和教育家———魏子猷先生传谱的一首古筝作品[1]。

作品在曲式结构上突破了传统的六十八板单一曲式,通过不同段落体现音乐形象的对比和发展,并运用了西洋音乐曲式中音型模进和华彩乐段,具有高度的演奏价值和艺术水平,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

在经其高足娄树华先生领悟、演奏并传播,成为是我国十大传统名曲之一,更是一首闻名世界的中国古筝曲。

二、小提琴曲《渔舟唱晚》乐曲分析
(一)曲式结构
小提琴曲《渔舟唱晚》分为三段,第一段用慢版奏出韵致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第二段在调式有所变化的基础上,从第一段上下八度关系的曲调中发展而来;第三段用快板奏出一连串模进音符,描绘渔舟满载而归的喜悦场景[2]。

虽然篇幅较小,但整首乐曲简练而精致,一气呵成,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创作功底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旋律分析
乐曲的前半部分(第一段),乐句与乐句基本上是上下对答的“对仗式”结构,给人结构规整之感;乐曲的后半部分(第二、三段),则运用递升、递降的旋律和渐次发展的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了百舟竞归的热烈情景[3]。

全曲大致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慢板。

这是一段悠扬如歌、平稳流畅的抒情性乐段。

配合左手的揉、吟等演奏技巧,音乐展示了优美的湖光山色———渐渐西沉的夕阳,缓缓移动的帆影,轻轻歌唱的渔民……给人以“唱晚”之意,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

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

这段旋律从前一段音乐发展而来,从全曲来看,“徵”音是旋律的中心音,进入第二段出现了清角音“4”,使旋律短暂离调,转入下属调,造成对比和变化。

这段音乐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破浪前进的欢乐情绪[4]。

第三段,快板。

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

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渐次加快,力度不断增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叠用的催板奏法[5],展现出了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

在高潮突然切住后,尾声缓缓流出,其音调是第二段一个乐句的紧缩,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出人意料又耐人寻味。

(三)调性分析
《渔舟唱晚》是优秀的中国古典音乐作品,乐曲要表现古典的风格意境,必然要遵循古典主义审美的法则:“稳重的节奏,典雅的情趣”。

古代人的生活节奏比现代人要缓慢得多,这自然应该从音乐的节奏上反映出来,即使是演奏快速乐段,速度也应当有所控制,同时,古代人待人接物时其礼仪规章比现代人要繁琐和严格得多[6],因此,演奏古典风格的乐曲时不但节奏上要稳重,而且乐曲处理要规整,发音的强弱要适当。

小提琴曲《渔舟唱晚》是一首带引子与尾声的三部曲式。

引子是由两个宽带流畅的乐句组成,是对开朗明快的胸怀的抒写和对日落波平、水天一色的自然风景的描绘,要求运弓平稳流畅,触弦踏实而富有弹性,力度含而不漏,长音要求在丰满柔润的音质中保持一定的“骨力”,结尾在渐慢的同时要求减弱,最后可停止揉弦,整个引子要表现出一种舒展自如的情趣。

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

第一乐句:
该乐句中平稳匀称的节奏型结合着第一拍上富于流动感的音调和第二拍上短暂的停滞进行其后两小节的连续变形重复出现,不仅生动地表现了荡桨归舟的音乐形象,而且表现了一种微波荡漾的感觉,演奏第一乐句时要运弓流畅,力度变化控制得有一定的起伏而不十分外露,要表现一种含蓄的动中有静的韵味。

第二乐句的旋律具有广阔的线条起伏和节奏上的多样性变化,形象地描写了渔民开阔的心胸,前两小节若但不可虚,后三小节是前两小节的变化重复,情绪与力度都要加强。

(四)音色分析
乐器按照其发音特点,可以分为线性乐器与点性乐器两类。

小提琴的发音是通过右手流动性运弓,由弓毛与琴弦的摩擦引起振动,通过琴马传达到音箱,而发出美妙的流动质感的音色,其音响特点属于“线性乐器”。

在演奏中,小提琴的的音色由于是人为控制性的全程发音,所以能够较好地控制音乐情绪的表现,但是缺点是织体比较单薄,不适合演奏波澜壮阔、宏伟豪迈的音乐气质。

在小提琴《渔舟唱晚》中,作者充分地运用了两种不同类型乐器的特点,将线性与点性的音响有机的融为一体。

1.线性乐器与点性乐器在非同音型状态下,音响延续性的互补
从上一段谱例中,可以小提琴声部是颤音、长音和连弓旋律的交替进行。

在小提琴声部是颤音长音和单音长音时,由于音型比较单一,所以运用于了古筝的波形拨奏和分解和弦音型,由于演奏波形拨奏和连贯分解和弦时,演奏者的拨奏频率和动作保持在同一律动上,基本控制了音响的自动减弱,而在乐句结束音的音响的减弱时,由于小提琴声部线性特征---人为地控制音量,并运用左手揉弦和右手流动性运弓进行了音量弥补,既表现了水上泛舟、桨激浪花的声音,又加宽加厚了音乐的织体,是一个线性乐器与点性乐器音响延续性优缺点互补的典型范例。

2.线性乐器与点性乐器在同音型状态下,音响延续性的互补
从上一段谱例中,旋律的音型为模仿泛舟时摇橹的场景,带有符点的16分音符是
模仿船桨在水下的滑动的动作,8分音符模仿船桨滑动后在水面上回位的动作……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而该节奏性的两个声部旋律交替出现,呈回声型呼应关系。

虽然两种乐器演奏的旋律节奏型一致,但是由于线性乐器与点性乐器不同的的音响特性,在两个声部旋律“点连接合、一浪高过一浪交替进行”的同时,构成了一副千帆相竞、百舸争流的美丽画卷。

此外,小提琴声部的改编者薛伟老师将第二个8分音符,扩展成为连贯性较强5连音音型,弥补了古筝点性音响音与音之间贯通性较差的“缺点”,增加了旋律的流动性。

结论
古曲《渔舟唱晚》,是我国人民最熟悉的音乐之一,许多音乐家和演奏家将该曲改编成为古筝、长笛、小提琴、电子琴和声乐演唱等各种版本并演奏,成为各专业院校学生学习和群众文化艺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中为例的这首小提琴《渔舟唱晚》,是中国作曲家和演奏家正确对待音乐的创作及演奏技法“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大胆尝试合作并成功的范例之一。

随着中国音乐不断的健康发展,中国作品的创新发展和研究已渐入佳境,此类型的作品不断涌
现,国内音乐创作向着多元化发展,拓展新的音乐风格,展现新颖的演奏听觉和视觉,其社会影响也会越来越突出。

我们只有用科学的方法诠释中国民族音乐风格和西洋演奏中的技法技巧的融合,并探索发展和总结这种新的音乐语言模式,进一步追求更广义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使我国的新音乐作品更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开放性和多元性,从而真正地将中西音乐的结合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致谢语
衷心感谢指导教师对本人的精心指导。

她的言传身教将使我终生受益。


谢X老师在我遇到挫折是为我加油鼓气,总是为我排忧解难,感谢我的学长在
同一个屋檐下对我的照顾有佳,感谢我的同学,我们的齐心协力才能获得更好
的赞美,感谢音乐学院老师和同窗们的关心和支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们!
参考文献:
[1]黄美华.用“文化”把音乐课堂撑起来———《渔舟唱晚》教学设计[D].江苏教
育.
[2]翁歆.浅谈筝曲《渔舟唱晚》演奏技巧[J].大舞台,2010,(1).
[3]刘卿竹.王子公主创意馆[J].少年科普世界,2010,(9).
[4]魏巍.《渔舟唱晚》教案[J].音乐天地,2009,(9).
[5]李虻,闫璇璇.《渔舟唱晚》赏析[J].琴童,2009,(9).
[6]《论小提琴演奏中民族器乐手法的运用》彭松《民族音乐》2011年第6期[7]《三种渔舟唱晚版本之比较研究》张艳《孝感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8]《渔舟唱晚的传承与版本》姜宝海《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院报》2003年第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