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中的气体压强问题第一课时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3 大气的压强教案(9篇)
2020-2021学年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大气压强教案(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大气压强教案(第一课时)地球周围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
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是有压强的,这个压强我们把它叫做大气压强。
认真的做一做下面的实验,就会体验到大气压强是确实存在的。
一、倒不满水的杯子实验器材:玻璃杯1个细长颈玻璃瓶1个水实验步骤:1.将瓶子里加满水。
2.把玻璃杯倒扣在瓶口上。
3.把瓶子与玻璃杯同时倒置过来后,把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
水从瓶中流入玻璃杯里了吗?水会从玻璃杯里溢出来吗?4.向上提一下瓶子,当瓶口离开玻璃杯中的水面时,瓶子中的水又会流入到杯子里一些,直到玻璃杯里的水没过瓶口时,瓶子里的水就会停止流出。
(如图1所示)实验现象:当瓶口在玻璃杯中水面的上方时,瓶子里的水就会流入到玻璃杯里,只要瓶口低于玻璃杯口边缘的高度,玻璃杯里的水就不会倒满。
现象解释:装满水的瓶子倒置时,水会从瓶子里流入到玻璃杯里,在玻璃杯里的水没过瓶口时,瓶中的水再流出,瓶内气体的压强会小于大气压强。
当瓶内气体的压强与瓶内水柱的压强和等于大气压强时,瓶内的水便不再流动;当瓶口离开玻璃杯中水面时,空气由瓶口进入瓶内,瓶子里的水又会流出来,直到瓶口再次被玻璃杯内的水没过,瓶内的水又会停止流动。
二、瓶吞鸡蛋实验器材:玻璃瓶(装酸奶用的)1个熟鸡蛋1个热水实验步骤:1.将熟鸡蛋的硬壳皮剥掉。
2.往玻璃瓶中加满热水,过几分钟后倒出玻璃瓶中的水。
3.瓶中的热水倒出后,迅速把剥了皮的鸡蛋放在玻璃瓶口上,使鸡蛋竖直,并用手稍微压一下鸡蛋,让瓶口吸住鸡蛋后松开压鸡蛋的手,这时鸡蛋就会压实在瓶口上。
(如图2(1)所示)4.一会儿鸡蛋就会挤入瓶口中,再过几分钟的时间,鸡蛋就会挤入瓶子中,落到瓶底。
(如图2(2)~(6)所示)5.换用一个大一点的鸡蛋做一做,观察一下鸡蛋哪一端在下面时实验容易成功。
实验现象:鸡蛋被瓶口吸住后,然后慢慢的挤入瓶中,落到瓶底。
压强原理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ppt 人教课标版
压强原理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一、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受 热 法
水 压 法
K
思考:下图为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盛放药品前, 请至少想出两种方法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一:向B、D中加水使导管口浸没在水面下,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 开活塞K,微热A中的圆底烧瓶,D中导管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关闭活 塞K片刻后,D中导管倒吸一段水柱,B中没入液面的导管口会产生气泡。 有这些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方法二: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K,向D中加水使导管口浸没在水面下; 再从长颈漏斗加水,若D中开始产生气泡,B中长颈漏斗内液面高于广口 瓶液面且保持较长时间不变,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导致装置内压强减小,这是产生倒吸的本质 原因。
四、防倒吸原理:
讨论3:从安全和环境角度考虑,下列装置可以用 于吸收尾气NH3的是_________ ABDEHI
1、气体补充法 2、储存液体法 3、互不相溶法 4、液面吸收法
发散思维3:
在实验室里制取某些有毒气体时,为了尽量防止毒气 逸散造成空气污染,有人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 I) 并设想用(II)或(III)两种简易装置代替(I)的b-c 部分,以求达到同样的目的。试回答:
1、气体补充法:
2、储存液体法: 3、互不相溶法: 4、液面吸收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列宁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别林斯基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马克思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雨果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孟德斯鸠 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 ---霍伯斯[英国作家] 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 ---克尼雅日宁[俄国剧作家・诗人] 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 ---法奇(法国科学家) 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 ---麦考利[英国作家] 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 ---伯克[美国想思家] 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 ---华盛顿(美国政治家) 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颠颠。 ---彼特拉克[意大利诗人] 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 ---高尔基 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 ---雪莱(英国诗人) 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 ---富兰克林 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 ---伏尔泰(法国哲学家、文学家)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煮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明]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 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板桥 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王充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郑玄
化学反应中的气体的压强与摩尔体积的计算方法
化学反应中的气体的压强与摩尔体积的计算方法在化学反应中,气体参与的反应是非常常见的。
为了进行气体反应的定量研究,我们需要了解气体的压强和摩尔体积的计算方法。
本文将介绍压强和摩尔体积的概念以及其计算公式和实验方法。
一、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压强是指气体分子对单位面积的碰撞力,它是表征气体分子的活跃程度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重要物理量。
气体的压强与温度、体积及气体分子的密度有关。
1.1 压强的定义压强(P)的定义是单位面积上垂直于面积的力的大小。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通常使用帕斯卡(Pa)作为压强的单位,1Pa=1N/m²。
此外,大气压强(标准大气压)常用单位为101.3 kPa。
1.2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可以使用下列公式计算:P = F / 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作用力,A表示受力面积。
二、摩尔体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摩尔体积是指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1摩尔气体所占的体积。
摩尔体积与气体的分子量、温度和压力有关。
2.1 摩尔体积的定义1摩尔是指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具有分子量等于该气体平均分子量的气体的数量,其值为6.022×10²³。
2.2 摩尔体积的计算公式摩尔体积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V = Vm / n其中,V表示摩尔体积,Vm表示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的摩尔数。
三、压强和摩尔体积的实验测定方法除了通过计算公式来估算压强和摩尔体积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来直接测定它们的值。
3.1 压强的实验测定方法(这里可以根据实验内容进行具体描述,例如:)一种常用的测量气体压强的方法是使用压力计。
压力计是由玻璃制成的U形管,其中一端装有气体样品,通过调节液体的高度来平衡气体的压强。
3.2 摩尔体积的实验测定方法(这里可以根据实验内容进行具体描述,例如:)常用的测量气体摩尔体积的方法之一是通过气体收集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将气体收集于封闭的容器中,并测量气体的体积和温度,以便计算摩尔体积。
气体压强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整理归纳]讨论: 1.在这几个实验中, 分别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归纳:图1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 压强增大, 产生气泡, 移开手后气体冷却压强减小, 形成液柱;图2装置红磷燃烧消耗了装置内的氧气使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所以, 液面上升;图3实验结束后若先熄灭酒精灯, 装置内气体冷却, 压强减小, 水槽中的水在大气压作用下倒吸入试管中使热的试管炸裂。
图3冒气泡的原因是产生了气体使装置内气压增大;图4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使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压强)(针对每一个实验装置图归纳小结并板书)板书:1、原因: 温度升高、产生气体、2、气体压强变大现象: 冒气泡、液面下降原因: 温度降低、气体反应生成固体(液体)、气体溶解、2.气体压强变小现象: 液面上升、液体倒吸、软质瓶子变瘪讨论: 你能用分子原子知识解释容器内气压变化的原因吗?(归纳小结并点击展示)(密闭容器中压强变化的微观原因: 分子数目的增加或减少、运动的快慢、分子间间隔大小等)学生讨论、归纳小结列举书本上的几处看似不相关的实验, 找出其本质联系——都与气体压强有关。
培养学生拨开现象看本质、分析归纳的意识。
培养学生用微观知识解释宏观现象的意识(密闭容器中压强变化的微观原因:分子数目的增加或减少、运动的快慢、分子间间隔大小等)[应用提高](一)应用压强变化, 控制化学反应展示下图, 同时演示大理石和稀盐酸的反应让学生猜想夹紧弹簧夹和打开弹簧夹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夹上弹簧夹: 固液分离, 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 固液接触, 反应发生)(二)应用气压变化, 解答具体问题如图所示, 瓶中X 为固体, 当把滴管内液体Y 滴入瓶中时, 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X 为 , Y 为 。
(结合图片分析产生气泡, 说明装置内气压变大, 可能的原因有放热或生成气体。
放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气体:活泼金属与酸生成氢气、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生成氧气、碳酸盐或碳酸氢盐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问: 若是导管口出现液柱呢? (吸热或气体反应) (三)应用气压变化, 测量气体体积、进行误差分析 1.小兵用上图装置测定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 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其中量筒的作用是 反思: 若移出g 导管中留存有水, 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若 , 导致结果偏大学生讨论回答让学生在应用已有知识时产生冲突, 通过分析, 对已有知识进行修改或补充, 培养学生的求实、创新意识(展示连接好后的整体实物装置)演示: 向组装好的密闭性良好的装置内仅仅加入水, 观察量筒内是否能收集到水, 分析这种现象会对实验结果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偏大偏小还是不变)(气压变大的原因: 气体被压缩。
九年级科学化学实验中的气压问题
影响被密封体系压强变化的因素
压强 影响因 可能涉及到的物质和反应 变化 素
压强 变小
气体被 吸收
温度 降低
NaOH + CO2 (或HCl和 SO2 );H2O + HCl(或 NH3 ) 固体NH4NO3 + H2O
冷毛巾、冰块降温等物理 方法
1.实验小组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2NaOH + SO2 = Na2SO3 + H2O ① 关闭K,打开甲的胶塞,点燃硫粉 后迅速塞紧胶塞。 ② 冷却至常温,将胶头滴管中的足量 NaOH溶液挤入瓶中,振荡,使反应充分。 ③ 打开K,观察乙中的现象。
用右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 积分数,实验时先在实际容积为250mL 的集气瓶中装进50mL的 水,在粗铜丝 末端的铜勺中放足量白磷,按图连好 仪器,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一端,白 磷燃烧。
(1)写出白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实验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
积约为
mL。
(3)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
反应充分。
SO2
氢氧化钠与二 氧化硫反应
甲中压强变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③中,乙中的长导管口处冒气泡 D. ③中,甲装置内的气压增大,最 终与大气压相等
③ 打开K,观察乙中 的现象。
甲中压强变小
甲中压强变大
最终与大气压相等
二、气体压强发生变化产生的现象 根据气体压强变化,总结气体或 液体流动的方向
同学们解释“甲中导管内液面 a
上升”的原因有氢氧化钠与盐酸
b
反应放出热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
甲乙
变化的因素
气体压强对化学反应平衡温度的影响实验
气体压强对化学反应平衡温度的影响实验气体压强在化学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会影响反应速率,还会对反应的平衡温度产生影响。
为了探究气体压强对化学反应平衡温度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一:我们首先选择了一种经典的化学反应示例来研究:N2O4(二氧化氮)的分解反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O4(g) ⇌ 2NO2(g)实验装置:1. 反应容器:一个密封的均质反应容器,内部装有试管和杂质捕集器。
2. 温度计:用于测量反应温度的精确仪器。
3. 压力计:用于测量反应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实验步骤:1. 将反应容器清洗并干燥。
2. 添加N2O4气体到反应容器中,使初始压强为P1。
3. 将温度计插入反应容器中,记录初始温度T1。
4. 开始记录时间,并观察反应的进行。
5. 定期记录反应温度和压强。
6. 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记录平衡温度Teq和平衡压强Peq。
实验二:为了进一步探究压强对平衡温度的影响,我们采取了另一个化学反应:CO2和H2的反应生成甲烷。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g) + 4H2(g) ⇌ CH4(g) + 2H2O(g)实验装置和步骤与实验一相似,唯一的变化是使用了另一种化学反应。
通过记录平衡温度和压强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实验结果与结论:在实验一中,我们发现当压强逐渐增加时,反应温度也随之升高。
例如,当压强从P1增加到P2时,平衡温度也从T1升高到T2。
这表明增加压强会促进该反应进行的方向,使得平衡温度增加。
同样,在实验二中,当压强升高时,反应温度也随之增加。
这表明该反应也受到气体压强的影响。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气体压强对化学反应平衡温度有直接影响。
增加压强会使平衡温度升高,反之亦然。
这可以解释为气体分子的压缩会增加它们的碰撞频率,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通过Le Chatelier's原理,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增加压强时,反应会倾向于占据产物较少的那一方向,以减少气体分子的数量,以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导学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2.使学生知道引入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能力;调动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学习方法】1.培养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2.培养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能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知识链接】复习:什么是相对原子量:(1)原子是的最小微粒。
(2)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规定以,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写出下列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①Fe ,②CO2③HCl ,④H2SO4___________。
一.为什么我们要学习物质的量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是由肉眼不能看到的原子、分子或离子之间按一定数目关系进行的,同时又是以可称量的物质之间按一定的质量关系进行的。
由此可见,在分子、原子等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是一种什么联系呢?怎样才能既科学又方便地知道一定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分子呢?这就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内容(1)方程式2H2+O2=2H2O系数的意义是什么?(2)若生成一滴水(约0.05mL)大约含有1.7亿亿个水分子,需要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各多少个?(3)在实验室中生成36克水,你如何实现?是数分子个数吗?二.问题探究及思考(1)思考:怎样知道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呢?(怎样测量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显然,可用确定一个集体的办法,确定一个水分子的集体,这一定数目水分子(粒子)的集体,就把水(可称量物)与水分子(粒子)联系起来了。
4栏的信息,你能发现什么问题?(2)察表1中左边H2 2 2g 6.02×102322.4L 24.0L 11.2LO2 32 32g 6.02×102322.4L 24.0L 11.2LCO2 44 44g 6.02×102322.4L 23.9L 11.2L当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其化学分子量(式量)时,所含相应粒子数都是6.02×1023个。
化学实验中的压强变化问题
化学实验中的压强变化问题作者:高天娜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8期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新课标要求学生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够进行推理和判断,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而压强在许多实验的操作、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压强问题是初中化学教学和化学中考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教材中出现的与压强有关的实验1.铁生锈实验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3.检查装置气密性4.排水法收集气体5.制取完氧气后实验操作顺序问题:先从水中撤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6.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实验7.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气体发生了反应上述实验的设计均与压强有关,但很多学生在学习时并没有真正理解实验的原理,而只是死记硬背,所以在应用时往往出错。
若能够弄清压强变化的原理,就能比较轻松地理解这些实验并解决相关的问题了。
二、造成压强变化的因素分析课本中的实验我们会发现,实际上造成压强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温度变化、气体量的变化。
而造成这两方面变化的因素又有很多,下面我们结合初中所学知识分别从压强减小和增大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造成压强减小的原因:1.气体减少酸性气体(如HCl、CO2、SO2)与碱溶液(如NaOH、Ca(OH)2)反应碱性气体(如NH3)与酸溶液(如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可溶性气体(如CO2、SO2、HCl、NH3)溶于水铁与氧气、水反应生锈气体被吸附(如被活性炭吸附)2.温度降低物质溶于水吸热(如NH4NO3)密闭装置升温后又自然降温(二)造成压强增大的原因:1.产生气体活泼金属(如Mg、Al、Zn、Fe)+酸→氢气碳酸盐(如Na2CO3、CaCO3)+酸→二氧化碳过氧化氢氧气2.温度升高物质溶于水放热(如NaOH、浓硫酸)反应放热(如CaO+H2O→Ca(OH)2 、中和反应)三、例题解析中考中有关压强问题的考查形式有很多,而且一般都是图文结合的,所以首先要学会读装置图,根据题意及实验现象判断压强如何变化,然后再联系具体知识进行分析。
气体压强和温度的关系及理想气体
添加 标题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在物理学、化学、 工程学等领域中,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被广泛 应用于气体的性质分析和计算。
添加 标题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推导:基于分子动理论 和统计物理学原理,通过假设气体分子之间 无相互作用力,忽略分子自身大小和形状, 从而推导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对器壁不断碰撞产生压强。
理想气体在宏观上表现出均匀、连续的性质,遵守气体三大定律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nRT,其中P表示压强,V表示体积,n表示摩尔数,R表示气体常数, T表示温度
分子体积与气体体积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分子运动速度很大,且遵守牛顿运动定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适用
理想气体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理想气体是物理学和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模型,用于 研究气体性质和反应机理。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气 体 压 强 和 温 度 的 关 系 03 理 想 气 体
查理定律:一定质量的气体, 当其体积保持不变时,它的 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其压 强就增加1/273.15。
盖吕萨克定律:一定质量的 气体,当其压强保持不变时, 它的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 其体积就增加1/273.15。
分子平均动能:气体温度越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碰撞器壁时的冲力越大,压强 越大。
分子数密度: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的数目越多,碰撞器壁的次数越多,压强越大。
分子碰撞频率: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碰撞器壁的次数越多,压强越大。
理想气体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忽略了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大小
理想气体在微观上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每个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气体压强对化学反应平衡的影响实验
气体压强对化学反应平衡的影响实验化学反应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稳定的状态。
在平衡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反应前后的速率相等。
然而,我们是否考虑过气体压强对化学反应平衡的影响呢?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研究气体压强对化学反应平衡的影响,并进一步增进对这一现象的理解。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考察气体压强对一个气体反应的影响。
具体来说,我们将重点研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反应,该反应可用如下方程式表示:CO(g) + CO₂(g) ⇌ 2CO₂(g)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装置和材料。
实验装置包括一个用于操控气体压强的容器、一个温度控制设备、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收集装置。
实验材料主要包括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气体样品,以及用于测量气体压强和收集产物的仪器。
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需要确定实验的控制变量和操作步骤。
控制变量包括温度、反应物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保持温度恒定,并且只改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浓度,以研究气体压强对反应平衡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1. 首先,将实验装置含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气体样品装入反应器中。
2. 控制反应器中的温度,并记录下反应器的初始温度。
3. 调节实验装置中用于控制气体压强的设备,改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浓度。
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该装置中的气体量来改变压强。
4. 当反应达到平衡后,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未反应的二氧化碳的气体样品。
注意,在收集过程中要保持温度和压强的稳定。
5. 使用适当的仪器测量收集到的气体样品的压强和体积,并记录下实验数据。
6. 重复实验,改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浓度,以获得更多的数据。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初步的结论。
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时,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均衡反应会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CO₂。
相反,当提高一氧化碳浓度时,反应会向左移动,生成更多的CO和CO₂。
气体压强与化学实验
喷泉是一种常见 的 自然 现象 ,节 日的广场上 常看 到一些人工喷泉 , 在化学 实验 中利用气 体压强差 , 让液 体在入 口处的压强大于 出 口处 的压强 ,当压强差达 到 定值时就能形成喷泉 。氯化 氢气 体和氨气 由于极易 溶于水 。 当在烧瓶 内充满 这种气体后 , 再 向烧瓶 内注入
度。 四、 利 用气 体 压 强指 导 漏 斗和 分 液 漏 斗 的使 用 过滤时有时滤液会流得很 慢 ,用分液漏斗组装气
体发生器或进行分液时 ,分液 漏斗 中的液体往下流动 的速度有时会 由快变慢甚至停止。 原 因是什么呢? 原来 前者是 因为滤纸与漏斗 内壁之 间存在许多气泡 ,受气 泡 中气压的影响 ,导致滤液不 易透过滤纸而使过滤速 度慢 ;后者则是 因为分液漏斗 上的盖子的凹槽与漏斗
们必须时刻牢记 , 并 注意以下问题 。 1 . 在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 。
豳
借 助 电脑视屏 摄 像 头
国目国昭窝 固
晋 江市 养正 中学 林 根 旺
摘 要: 一些物理 实验 由于 实验 条件 的限制 , 很 难将实
小, 在教学 中讲解仪器 的使用和读数 时 , 传统的是借助 图片展示和实物模型 。 图片的展示太过单一 , 而实物模 型又太过笨 重 ,像我们学校木制 的游标卡尺模型现在 基本上没有人再 用了。随着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的发 展, 我们又 习惯借助多媒体课 件进行 教学 , 但课件做得 再好也和实物有差距。如果我们借助视屏摄像头 的放 大作用 , 就可 以将 如游标 卡尺 的结 构 , 内测量爪 、 外测 量爪 、 深度尺如何使用 , 测量后如何读数及读数 中常见 的问题进行详细介绍 。并且在讲解过程 中能结合 内容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第一课时
课题: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实验用品和多媒体地点: 第二电教室班级:高二、七教者: 杨平英教材分析:教材从浓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演示实验入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结论。
反之,则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并要求学生运用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化学平衡的建立等知识展开讨论,说明改变浓度和压强为什么会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问题能力,而且思维活跃,掌握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论,以此为契机在教学中变探究为验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设计理念:设计的教学过程,遵循“探索---研究---运用”,亦即“观察---思维---运用”的三个层次要素,侧重学生的“探”,由已有知识和经验来掌握新知;借助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探,动眼看,动脑思,动口议。
老师的诱要在点子上,在精不在多。
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转贯穿“老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诱思探究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了解浓度、压强条件改变后v—t图象的作法。
2.能力和方法目标(1)通过从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总结出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培养和训练抽象概括能力。
(2)通过有关化学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提高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实验现象能力。
[教学重点]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难点]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教学方法] 诱思探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情意1.由实例引入课题(见PPt)2.【电脑展示并讲解】化学平衡的移动概念:原平衡将被破坏,反应继续进行下去,直至再达平衡。
这种旧的化学平衡被破坏,新的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3.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见PPt) 【过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二.亲身实验,探索研究(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学生阅读课本P37实验【2—4】2.教师强调实验操作要求(具体操作见PPt)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指导a.学生叙述实验现象总结结论b.学生分组设计实验验证结论让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得出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
高一化学气体压强与气体溶解度
高一化学气体压强与气体溶解度气体是一种常见物质状态,它具有高度的压缩性和弥散性。
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中,气体的压强和溶解度是重要的研究内容。
本文将探讨高一化学中气体压强和气体溶解度的相关知识。
一、气体压强气体压强是指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碰撞产生的压力。
根据动理论,气体分子的高速运动会导致和容器壁之间发生碰撞,产生冲击力。
单位面积上的冲击力即为气体的压强,常用单位为帕斯卡(Pa)。
艾维嘉多定律描述了气体压强和体积的关系,即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压强与体积呈反比,数学表达式为P1V1 = P2V2。
其中,P1和V1分别表示初始压强和体积,P2和V2分别表示变化后的压强和体积。
这个定律也被称为玛利斯定律,它揭示了气体分子与容器壁之间的运动规律,从而解释了气体压强变化的原理。
二、气体溶解度气体溶解度是指气体在液体或固体中的溶解程度或溶解量。
溶解度与温度、压强和溶剂性质密切相关。
通常情况下,随着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而随着压强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加。
亨利定律定量描述了气体溶解度与压强的关系,即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溶解的气体的质量与其压强成正比。
数学表达式为C = kP,其中C表示溶解度,k为比例常数,P表示压强。
亨利定律为我们理解气体在溶液中溶解的量与压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三、气体溶解度与溶剂性质不同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与溶剂的性质密切相关。
理解气体溶解度与溶剂性质的关系,对于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 水溶解气体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但是有些气体(如氧气)的溶解度在温度较低时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因为随着温度升高,水的溶解能力增加。
2. 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的升高而增大。
在工业领域中,利用高压技术能够增加气体溶解度,从而提高了化学反应的效率。
3. 溶质和溶剂的相互作用也很重要。
例如,偏高分子量的有机气体往往比低分子量的有机气体在水中溶解度小,这是因为溶质和溶剂之间的分子间力较强所致。
四、应用气体压强和溶解度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测量气体压强的常见仪器有气压计和压力表,它们通过测量 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力来间接测量气体压强。
02 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分子动理论
分子动理论认为气体由大量分子 组成,这些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
则热运动。
分子动理论认为气体分子之间的 相互作用力非常微弱,可以忽略
不计。
分子动理论认为气体分子之间的 碰撞是随机的,不受规律支配。
高压气体的储存通常使用钢瓶或高压 容器,运输时需要使用专门的管道和 车辆。在使用高压气体时,需要遵守 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 备的安全。
05 气体压强的实验验证
马德堡半球实验
总结词
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
详细描述
马德堡半球实验是由奥托·冯·居里克在17世纪进行的实验,通过将两个空心的铜制半球紧扣在一起,抽出球内的 空气,然后让马匹拖拽两个半球,发现难以将其分开,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目录
Contents
• 气体压强的定义与特性 • 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 影响气体压强的因素 • 气体压强的应用 • 气体压强的实验验证
01 气体压强的定义与特性
气体压强的定义
气体压强是指气体对容器壁产生的压 力,是大量气体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 产生的持续压力。
气体压强的大小取决于气体分子的平 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度。
分子无规则热运动
分子无规则热运动是指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运动不受 任何外力作用,只受到温度的影响。
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分子无规则热运动是气体压强产生的根本原因,因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 无规则运动,不断地与器壁碰撞,从而产生压强。
分子碰撞与压强
化学实验中的气压变化
现象找不同
如图所示,分别推拉注射器活塞,各出现什 么现象,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长颈漏斗下端 有液柱上升
长颈漏斗下 端冒气泡
问1:判断现象的技巧是什么?
化学实验中的气压变化
实验操作 导致 气压差
推测
决定
实验现象 影响 气体(或液体)流向
归纳
实验结论
(2)若U形管内a液面低于b液面,则X
与Y的组合可能是:______
。
一、压强变化的原因
压强变小
原因
物质
压强变大
原因
物质
温度
水和硝酸铵
降低
冰和水
温度 水和氧化钙 升高 水和浓硫酸
水和氢氧化钠固体
气体 减少
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
氢氧化钙溶液和二氧化碳 气体
水和二氧化碳
增多
白磷和热水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酸和活泼金属 酸和碳酸盐
化学实验中的压强问题
课前检测
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 气含量 现象: 打开止水夹前: 打开止水夹后:
水倒吸的原因:
一、压强变化的原因
例1:
锥形瓶内盛有物质Y,分液漏斗内盛有液
体X,一水平线,把X滴入锥形瓶内时
(1)若U形管内a液面高于b液面,则X
与Y的组合可能是: ____________;
九年级科学化学实验中的气压问题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实验操作技能
自我评价在实验操作过程 中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熟 练程度,分析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改进措施。
观察与记录能力
评价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 观察能力和数据记录情况, 分析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分析与总结能力
根据实验结果,评价自己 的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能 力,提出对实验现象和实 验结果的解释和建议。
研究如何保证航空航天器在不同高度和速度下内外气压的平衡,确保乘
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02
高空气象观测与预报
利用气压等气象要素进行高空气象观测,为航空航天活动提供准确的气
象预报服务。
03
航空航天医学中的气压适应性问题
研究乘员在航空航天过程中如何适应气压变化,预防气压病等相关健康
问题。
地球物理学中板块运动与地壳应力分析
气压梯度力与大气环流
01
研究气压差异如何驱动大气运动,形成风、气旋等天气现象。
气压系统与天气变化
02
分析高、低气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如高压脊与晴朗天气、低
压槽与降水天气的关系。
气候变化与气压波动
03
探讨长期气候变化过程中气压波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航空航天技术中气压问题探讨
01
航空航天器内外气压平衡设计
02 实验室常用气压测量仪器
水银气压计结构与工作原理
结构
水银气压计由水银管、真空管、刻度板、悬挂装置等部分组 成。
工作原理
利用水银柱的高度差来测量气压,当外界气压变化时,水银 柱的高度会随之变化,通过读取刻度板上的数值即可得到气 压值。
无液气压计(金属盒式)使用方法
01
02
03
使用前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得到上述实验 结论的证据:
水倒流入瓶中,水面最终 达到刻度线1处。
回归教材:对教材中有关气体压强实验的分析
拓展③--深入分析压强变化及原因
1.整个实验过程中的压
强变化 先变大在变小最后恢复 至常压。 2.分析引起压强变化的 原因
回归教材:对教材中有关气体压强实验的分析
拓展①--深入分析压强变化及原因
回归教材:对教材中有关气体压强实验的分析 2.随开随用、随关随停装置:分析实验设计的原理
课堂
该装置能随开随用,随 关随停的原理是:
打开止水夹,固液接触发生 反应,关闭止水夹,装置内 生成二氧化碳的量增加,气 压变大,导致固液分离反应 停止。
回归教材:对教材中有关气体压强实验的分析
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列出计算式即可)
实验前
回归教材:对教材中有关气体压强实验的分析
拓展--③其他气体含量的测定
设计如右图所示装置粗略测定某地 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取 250mL 气体样品于集气瓶中,注入 a mL 浓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打 开止水夹。量筒内减少的水的体积 为 b mL,计算二氧化碳含量为 (列出计算式即可)。
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立即伸入集
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④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 水夹
回归教材:对教材中有关气体压强实验的分析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必须明确的问题
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待装置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 水倒吸入瓶中,水面最终达到刻 度线1处。 实验结论:
1.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拓展应用
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注射器
1.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归纳总结
思路: ① 制造密闭体系 ② 改变装置内的气压 (改变温度、注水、改变 气体的量等) ③ 观察因气压改变而产生的现象 (产生气泡、液
面变化)
总结:微热看气泡,静置看液面。
回归教材:对教材中有关气体压强实验的分析 2.随开随用、随关随停装置:分析实验设计的原理
烧杯中的水倒流入集气瓶内, 瓶内气体体积变小,气压增大
回归教材:对教材中有关气体压强实验的分析 拓展--②依据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后 测量 烧杯中剩 瓶中剩余 烧杯中水 项目 余水的体 气体的体 的体积 积 积 体积 80.0 46.4 126.0 /mL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 积分数为
中考实验复习
化学实验中的气体压强问题
第一课时
回归教材:对教材中有关气体压强实验的分析
1.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课本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将导管另一端放入 导管口有气泡冒 水中,双手紧握容 出,松手后导管 内液面上升,形 器外壁 成一段水柱。
温度升高,气压变大 从气体压强原理分析实验现象 温度降低,气压变小 气体的量减少,气压变小
C A B E F
D
BC段气压变化是:
4P + 5O2
点燃
2P2O5 + 热量
气体温度升高
气体总量减少 集气瓶内 气压减小
小于
集气瓶内 气压增大
温度与气体的量共同影响, 但温度影响占优势
回归教材:对教材中有关气体压强实验的分析
拓展①--深入分析压强变化及原因
C
A
B
E
F
D
打开止水夹后瓶内压强增大的原因是?
课堂
回归教材:对教材中有关气体压强实验的分析 2.随开随用、随关随停装置:分析实验设计的原理
课堂
操 作
现 象
打开止水夹, 在塑料板上 放大理石, 关闭止 再次打 从长颈漏斗 开止水 水夹 加入稀盐酸 夹 至没过大理 石 液体沿长颈 稀盐酸沿长 有大量 漏斗上升, 颈漏斗流入 气泡产 试管内液面 试管中,与 生 下降,液体 大理石接触, 与固体分开, 产生大量气 反应停止。 泡
原理分析:
反应原理:
4P + 5O2 === 2P2O5
压强原理:(要会表 在密闭装置内消耗氧气,使气 述) 压减小,当打开止水夹后,由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确定燃 烧消耗氧气的体积。
点燃
回归教材:对教材中有关气体压强实验的分析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明确操作及操作原理
分析圈红部分操作的原因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好标记, 将标记以上的部分按体积分为5等份; ③在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