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 分子结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2 )电子构型[(n-1)S2(n-1)P6(n-1)d10nS2 ]: Pb2+ 、Sn2+
➢离子的电子构型不同,对键型及性质影响很大.
➢不同电子构型阳离子对同种负离子的作用力: 8e构型< 9~17 e构型 < 2e,18 e,(18+2 )e构型;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7.2 共价键
偶极矩是一个矢量,其方向是从正极到
负极。单位为C·m。μ=0,为非极性分子, μ越大,分子极性越大。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化学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的关系
对于双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就有极性
(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一致,而且键越强, 分子的极性也越强)。
HF>HCl>HBr>HI
对于多原子分子:含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不一定
用而形成的共价键称为共价配位键。 简称配位键。
形成条件:成键原子一方有 孤对电子,另一方有空轨道。
表示方法:用“→”表示, 箭头方向由给予 体指向接受体。
例:N
H
4
H
HNH
H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7.3 杂化轨道理论
所谓杂化是指在形成分子时,由于原子的 相互影响,若干不同类型、能量相近的原子轨 道混合起来,重新组合成一组新轨道,这种轨 道重新组合的过程叫做杂化。所形成的新轨道 称为杂化轨道。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二、杂化轨道类型
1.sp杂化
2s
2p
Be:2s2
BeCl2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Cl Be Cl
2p
2p
2s
激发 2 s
sp sp杂化
Be采用sp杂化
生成BeCl2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2.sp2杂化
F
BF3的空间构型 为平面三角形
F
B
F
B: 2s22p1
2p
2s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大学化学 分子结构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学习要求:
1.掌握离子键理论的基本要点,理解决定离子化 合物性质的因素及离子化合物的特征;
2.掌握电子配对法及共价键的特征;
3.掌握、运用杂化轨道理论来解释一般分子的构 型;
4.掌握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并能用其来处 理第一、第二周期同核双原子分子;
5.了解离子极化、分子间力的概念,掌握分子间 力的类型掌握氢键的形成和特征。
单原子负离子常为8电子构型。 单原子阳离子可分以下几种: ➢ 2电子构型(1S2):Li+、Be2+、B3+ ➢ 8电子构型(nS2nP6):Na+ 、Al3+ ➢ 9~17 电 子 构 型 ( nS2nP6nd1~9 ) : Fe2+ Mn2+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 18电子构型( nS2nP6nd10): Zn2+, Hg2+, Cu2+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原子轨道与分子轨道的形状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3.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分子轨道的原则
①对称性匹配
②能量相近
③最大重叠
4.电子在分子轨道上的排布也遵循原子轨道 电子排布的三原则:
①保里不相容原理
②能量最低原理
③洪特规则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二、 能级图
按照分子轨道对 称性不同,可将分子 轨道分为σ轨道和π 轨道。
基 态
共价键的本质——原子轨道重叠,核间电子概率
密度大吸引原子核而成健。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将量子力学对氢原子的处理推广到其他 体系,发展成价键理论,又称为电子配对法 或VB法。
2.价键理论基本要点 •具有自旋相反的单电子相互接近时,单电 子可以配对构成共价键; •成键的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形成共价键越 稳定,这叫做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原理。
在离子晶体中无法 分辨出一个个独立的 “分子”。所以,NaCl、 KCl均为化学式,而非 分子式。
NaCl晶体结构 (红球-Na+ , 绿球-Cl-)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二、离子键的特征
(1) 离子键的本质是静电引力 (2)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3)键的离子性大小取决于电负性差值大小 电负性差值越大,相互作用越强。典
→ Na+ 1s22s22p6
[Ne]
Cl + e → Cl-
1s22s22p63s23p5 1s22s22p63s23p6
( χ =3.0 )
[Ar]
Na+ + Cl-
静电引力 离子键
Na+Cl-
Na+Cl-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由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它们以 离子晶体存在,如NaCl。ⅠA、ⅡA金属阳离子(Be 除外)与ⅦA非金属阴离子可形成典型的离子型化合 物。
杂化轨道与其他原子的原子轨道重叠形成 化学键。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一、理论的基本要点: • 只有能量相近的轨道才能相互杂化。常见的
有ns np , ns np nd和(n-1)d ns np杂化。
• 杂化后轨道伸展方向、形状发生和能量改变, 成键能力增强。
• 一定数目的原子轨道杂化后,可得数目相 同、能量相等的杂化轨道。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3. 共价键的特点
•饱和性 H Cl H O H N N
•方向性
P


S

S
P+


PS

++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二) 共价键的键型
(1) 键——“头碰头”
s-s轨道形成σ键
· + ·+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p-s轨道形成σ键
- ++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p-p轨道形成σ键
Be(ⅡA) B(ⅢA) C,Si N,P O,S
Hg(ⅡB)
(ⅣA) (ⅤA) (ⅥA)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7.4 分子轨道理论
一、分子轨道理论(MO法) 的基本要点
1.在分子中电子不从属于某些特定的原子, 而是在整个分子范围内运动。每个电子的运 动状态可以用波函数ψ来描述。这个波函数 称为分子轨道。 2.分子轨道由原子轨道线性组合而成,且组 成的分子轨道的数目与互相化合原子的原子 轨道的数目相同。
分子轨道的能量 高低目前主要是从光 谱数据测定的。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第二周期同核双原子分子轨道能级示意图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N2 电 子 排 布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O2
电 子 排 布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分子轨道电子排布式:
N 2 (1 s ) 2 (1 * s ) 2 (2 s ) 2 (2 * s ) 2 ( π 2 p x ) 2 ( π 2 p y ) 2 (2 p ) 2
金属原子和电负性很大的非金属原子相互靠近 时,前者易失去电子形成具有稳定电子结构的 阳离子,后者易得到电子形成具有稳定电子结 构阴离子。而正、负离子靠静电引力作用结合 在一起,这种静电引力作用称为离子键。如 NaCl的形成。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Na - e 1s22s22p63s1
( χ = 0.9 )
1927年,德国人海特勒(W.Heitler)和美 籍德国人伦敦(F.London)首次应用量子力学处 理两个氢原子为什么能稳定的结合形成氢分 子,之后许多化学家相继发展了这一科学成 果,从而建立了现代价健理论,揭示了共价 健的本质。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一、价键理论
1.量子力学处理H2分子的结果 推 斥 态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例如: 两个原子轨道ψa,ψa组合得到两个 分子轨道ψⅠ, ψⅡ:
ΨI CaΨaCbΨb
ΨII CaΨaCbΨb
式中:ψa,ψb—原子轨道 ψⅠ— 成键分子轨道; ψⅡ— 反键分子轨道
Ca,Cb—系数,表示原子轨道对分子轨道的贡 献程度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原子轨道与分子轨道的能量
参加杂化的轨道s+p s+(2)p s+(3)p s+(3)p
杂化轨道数 2 3 4
4
成键轨道夹角 1 8 0 1 2 0 109 28' 9010928'
分子空间构型
实例 中心原子
直线形 三角形 四面体 三角锥 V型
B eC l2 B F 3 C H 4 N H 3 H 2O
H gC l2 B C l3 S iC l4 P H 3 H 2S
是极性分子,还与分子的空间构型有关系
如:CH4 CCl4 无极性,
CHCl3 有极性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二、分子间力 定义: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称为分子间力,
又叫范德华力。
(1)色散力:由于瞬时偶极而产生的分子间 相互作用。
+_
一大段时间内的大体情况
+_ +_
每一瞬间
+_ +_
非极性分子的瞬时偶极之间 的相互作用
型的离子化合物也有共价成分。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二、离子的特征
离子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离子型化合物 的性质。
1.离子电荷:离子电荷越高、静电引力越强, 则离子键越强,相应化合物熔点越高。
2.离子半径:根据正、负离子的核间距即正、 负离子的有效半径之和测得。离子半径越小, 离子间吸引力越大,相应化合物熔点也越高。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离子半径变化的规律: ⑴同族元素离子半径从上而下递增。如
r(Li+) < r(Na+) < r(K+) < r(Rb+) < r(Cs+) r(F-) < r(Cl-) < r(Br-) < r(I-) ⑵同周期正离子半径随离子电荷增加而减小, 负离子半径随电荷增加而增大。如:
+_ +_
+_
+
_
- ++ -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2) 键——“肩并肩”
PZ - PZ
++ --
上Leabharlann Baidu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键轨道重叠程度大于键,所以键较 键稳定, 键是化学反应的积极参与者。
两原子间形成的共价健,若为单键,必为 键;若为多重健,必有一条是键。如N2: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3)配位键 定义:由一个原子提供电子对为两个原子共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2)诱导力:由于诱导偶极而产生的分子 间相互作用力。
+_
+ _ +_
分子离得较远
分子靠近时
决定诱导作用强弱的因素:
• 极性分子的偶极矩: μ愈大,诱导作用愈强。
• 非极性分子的变形性: α愈大,诱导作用愈强。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3) 定向力:由于固有偶极的取向而引起 的分子间的作用力。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分子结构的研究内容包括化学键的类 型及其性质、分子的空间构型、分子间力、 分子的结构与物质的性质的关系等。
分子中直接相邻的原子间的强烈相互 作用力称为化学键。化学键可分为离子键、 共价键、金属键等。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7.1 离子键
一、离子键的形成 离子键理论的基本要点:当电负性很小的
2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 7.5 分子间力和氢键
一、分子的极性:
分子是否有极性,关键要看分子中电荷 中心是否重合。
正、负电荷中中心重合者 分子没有极性,非极性分子
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者 分子有极性,极性分子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分子极性的量度 —— 偶极矩μ
μ=
q:正(负)q电·荷d中心(电荷集中点)的电量 d:正(负)电荷中心的距离
或 K K (2 s)2 (2 * s)2 (π 2 p x)2 (π 2 p y)2 (2 p )2
B.O = 1/2( 10 - 4 ) = 3
O 2 ( 1 s ) 2 ( 1 * s ) 2 (2 s ) 2 (2 * s ) 2 (2 p ) 2 ( π 2 p x ) 2 ( π 2 p y ) 2 ( π * 2 p x ) 1 ( π * 2 p y ) 1
BF3的形成 2 p
2p1 2S2
激发
2p
2s
sp2 sp2杂化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3.sp3杂化
CH4的空间构型 为正四面体
C:2s22p2
2p
2s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2s
2 p 激发
2p
2s
sp3杂化
sp3
CH4的形成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4.不等性sp3杂化
NH 3
H N H10718'
sp 3
2p
s p3杂化
2s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H 2O
2p
2s
H O H10430'
s p3杂化
sp 3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sp3d杂化-三角双锥-如PCl5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sp3d2杂化-八面体-如SF6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小结:杂化轨道的类型与分子的空间构型
杂化轨道类型 s p sp 2 sp 3 sp3不等性
r(Na+) > r(Mg2+) > r(Al3+) r(F-) < r(O2-) ⑶同一元素负离子半径大于原子半径,正离
子半径小于原子半径,且正电荷越高半径 越小。如
r(S2-) > r(S) r(Fe3+) < r(Fe2+) < r(Fe)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3.离子的电子构型:即形成离子后的电子构 型。
或 K K (2 s ) 2 (2 * s ) 2 (2 p ) 2 ( π 2 p x ) 2 ( π 2 p y ) 2 ( π * 2 p x ) 1 ( π * 2 p y ) 1
:O O: 有两个三电子π键。
B.O =1/2 ( 8 - 4 ) = 2
键级 B.O1(成键电子 反数键电子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