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背景下随班就读教师教育的思考-最新教育文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合教育背景下随班就读教师教育的思考

一、融合教育及我国的随班就读

自1994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

“特殊教育需要教育大会”上发表的《萨拉曼卡宣言》中首次提出了融合教育的概念之后,融合教育受到世界范围内学者们的广

泛关注,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潮流。融合教育倡导融合、包

容、平等、民主的理念,其终极目标是促进包括残疾儿童在内的

所有学生在普通教育环境中获得进步和潜能的发展。在我国,融合教育主要是通过随班就读的具体实践来实施的,随班就读也是我国残疾儿童教育安置的主要形式。根据教育部《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我国在普通学校中接受义

务教育的残疾学生已经占到所有在校残疾学生人数的55.06%。越来越多的残疾学生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安置方式越来越

普遍。而要提高我国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的师资是关键。因此,提高随班就读教师教育质量势在必行。

二、融合教育背景下随班就读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

融合教育强调让残疾学生在普通教育环境中达成能“进

入”一般教育环境之外,还要能实质性地“参与”所有教育活动

并产生良好互动,最终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进步”。因此,融合教育并非仅仅让残疾学生和普通学生在物理空间中“融

合”,其最终目的是促使残疾学生真正融入普通教育环境并得到

适当的协助与支援,进而获得进步与潜能发展。回顾我国随班就读工作20多年的发展,虽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存在着残疾人学生“随班就坐”、“随班混读”现象。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各种支持和服务顺利融入普通教室,更重要的就是随班就读

教师须具备为残疾儿童提供适切的、个别化、差异化教学的素养,而目前我国随班就读教师的职前培养及职后培训还存在诸多问

题。

1.职前培养中缺乏专门的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普通教育教师和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体系相互独

立,随班就读教师教育通常由普通师范院校承担。早在1994 年,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对随班就读教师的要求、培训与考核方式做了初步的规定。

根据汪海萍2006年对我国师范院校所做的调查显示:137所师范院校中已开设特殊教育必修或选修课程的仅19所。目前我国针对普通师范生开设的融合教育和特殊教育相关课程大多为选

修课,其性质决定了该课程在课程内容、实施以及评价等方面具

有较强的灵活性和较大的自由度。课程计划中均未为学生提供接

触随班就读教学一线的机会,课程内容与随班就读实践的现实诉

求存在较大差距。并且,目前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资格证书的

获得与考核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包含特殊教育成分,这又直接导致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特殊教育类课程的积极性不高。

2.职后培训实效性不高

随班就读教师教育的另外一种形式是在职培训,即从普通学校中选拔教师,采取短期培训的方式,进行相关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这是提升随班就读教师教学和管理能力的重要途

径。但是从培训的实践看,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很多省市并没

有建立起完善的随班就读保障体系,导致培训缺乏长期计划,而间断性的培训并不能形成可持续的培训效果。其次,职后培训往往未对培训对象进行分类,教学人员、管理人员以及资源教师参加同样内容的学习,进而导致培训的效率不高。再者,培训时间短,内容多,使得培训难以深入。每个内容都是浅尝辄止,很难

提高教师解决随班就读工作中实际困难与问题的能力,难以满足随班就读教师的教学需要。

3.随班就读学科教师选拔机制不完善

由于以融合教育为导向的随班就读教师教育体制并未建立,

导致普通学校面临的困境之一就是随班就读学科教师不能满足

教育实践的需求。目前,随班就读学科教师都是由普通教师来承担,其选拔更多以普通教育的评价标准而定,没有建立专门针对随班就读教师素养和能力的选拔、考核机制,因此在教师任用环节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管。

三、融合教育背景下随班就读教师教育的提升建议

融合教育要求随班就?x教师在高度多样性的融合学校环境

中相互合作,具备协同教学、差异教学的能力,所有这些知识、

能力的获得、养成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教育。

1.增设随班就读专业,建立随班就读教师专业标准

目前,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有初等教育随班就读

专业。随着融合教育的发展,更多高等师范院校增设随班就读专业、建立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随班就读教师教育体系将是必然的

趋势。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随班就读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研究制定随班就读教师专业标准,进而推动地方确定随班就读教师的岗位条件和岗位要求,形成职前教育阶段教师教育的规范标准。

2.完善课程体系,推进资格证书制度

在师范院校和其他高等学校的师范类专业中普遍开设特殊

教育课程,提高必修课比例,增加特殊教育实习、实践学时,培

养师范生具有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能力。将特殊教育相关内容纳入普通教师资格考试,推动普通教师掌握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建立随班就读教师专业证书制度,逐步实行持证上岗。

3.加强职后培训,实现随班就读教师教育的一体化

随班就读教师的在职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

径,建立完善的随班就读教师培训机制,是提高培训质量的根本保证。培训之初,首先要对培训对象分类,例如,随班就读管理

人员和随班就读学科教师在培训需求上会有差异,需针对不同对象选择不同培训内容。再者,依据内容不同选择多种培训形式,

通过理论讲授、教学示范、教学观摩、主题研讨等形式能够最大

程度使培训对象受益。另外,培训途径也要实现多样化,除了请

专家现场教学之外,还可以增加网络研修以及校本培训使培训更

常态化。在此基础上,不定期举行座谈讨论、教研结合等反馈交

流活动达到巩固培训内容、强化培训效果的目的。长效培训机制的建立不仅是对随班教师教育的“补偿”,而且还会伴随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进而有效引领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实现。 4.开展随班就读的教学研究与指导,提供专业支持

建立由不同部门人员组成的随班就读专家指导小组,为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工作提供全面指导和支持。由市、区县成立随班就读教研组,组织随班就读教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在随班就读的

教学方法、个别化教育、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多个方面进行和

探索,提高随班就读教师的教学研究和面向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

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5.加强激励机制,落实随班就读教师特殊教育补贴

将承担随班就读教学与管理人员的工作计入岗位绩效考核

内容,并由区县建立岗位补助制度。由学校制定随班就读教师奖励和补贴办法,并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各级财政、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须根据规定按时足额发放随班就

读教师特殊教育补贴,有条件的地区适当提高补贴标准。通过各种奖励措施激励在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不断吸引优秀人才从

事随班就读工作,进而逐步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师德高尚、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