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碳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第六单元笔记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第六单元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985d06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e.png)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第六单元笔记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第六单元是碳和碳的氧化物,以下是这一单元的笔记内容:
1. 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C60
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
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
C60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
2. 无定形碳: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
主要成分是石墨,有吸附作用,常用于除去异味和色素。
3. 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
4.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
可燃性:2CO + O2 点燃 2CO2
还原性:用于金属的冶炼。
5.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 + H2O = H2CO3;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NH4)2CO3 + Ca(OH)2 = CaCO3↓ + 2NH3↑ + 2H2O。
6.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7. 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CaO + CO2↑。
8. 二氧化碳的用途: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或制造舞台云雾等。
9. 碳酸盐的检验:用稀盐酸或稀硫酸与固体反应,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浑浊。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帮助,建议查阅教辅或咨询老师获取更准确全面的信息。
九年级化学上册碳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上册碳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a17babd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a.png)
九年级化学上册碳知识点碳,作为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六号元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对于生命、环境和工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碳的基本性质、碳的存在形态、碳的化合物以及碳的应用等方面,探讨九年级化学上册中的碳知识点。
1. 碳的基本性质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6,原子量为12.01。
碳具有几乎抗腐蚀的性质,具有高熔点和高沸点,能够存在于多种形态,如炭、石墨和钻石等。
碳还是生命存在的基础,所有的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
2. 碳的存在形态碳以不同的存在形态出现,其中最常见的是炭、石墨和钻石。
炭是一种由无定形碳组成的物质,常用于燃烧和制造活性炭。
石墨是由层状的碳原子结构组成的,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润滑性,常用于铅笔芯、电池和高温润滑剂等。
钻石是由高度有序排列的碳原子构成的晶体,是最硬的天然物质之一,广泛应用于宝石和工业领域。
3. 碳的化合物碳可以与其他元素形成众多的化合物,其中最重要的是碳氢化合物、卤代烃和羧酸等。
碳氢化合物是由碳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烷烃、烯烃和炔烃等,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和塑料等领域。
卤代烃是由碳、氢和卤素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氯代烷和溴代烷等,常用于溶剂、冷冻剂和杀虫剂等。
羧酸是由碳、氢和羧基组成的化合物,常见的有甲酸、乙酸和醋酸等,用途广泛,包括食品添加剂和化妆品等。
4. 碳的应用碳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是炭的应用,炭作为固体燃料,广泛用于工业和家庭的供能。
其次是石墨的应用,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润滑性,常用于铅笔芯、电池和高温润滑剂等。
钻石作为宝石具有高光泽和高硬度的特点,被用于珠宝和切割工具等领域。
此外,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也成为了当今科技领域的热点。
综上所述,碳作为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具有多样的存在形态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了解碳的基本性质、存在形态、化合物和应用,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九年级化学上册中的碳知识点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还能够认识到碳在生命中的重要性和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高频考点知识梳理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高频考点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53b6f5b7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8.png)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高频考点知识梳理单选题1、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有可燃性B.都是无色固体C.硬度都很大D.都能导电答案:AA、金刚石和石墨是碳的单质,都具有可燃性,A项正确;B、石墨是黑色固体,B项错误;C、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但石墨很软,C项错误;D、金刚石不能导电,石墨能导电,D项错误。
故选A。
2、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4/5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霓虹灯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D.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答案:A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1%,说法错误;B、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所以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说法正确;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氮气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说法正确;D、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说法正确。
故选:A。
3、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B.CO 具有还原性,CO可用于冶炼金属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答案:D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正确;B、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正确;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正确; 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错误。
故选D。
4、202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宣传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A.垃圾分类投放B.野炊明火烧烤C.控制汽车鸣笛D.坚持绿色出行答案:BA、垃圾分类投放,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B、野炊明火烧烤,会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造成空气污染,符合题意;C、控制汽车鸣笛,可以减少噪音污染,不符合题意;D、坚持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汇总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汇总_.](https://img.taocdn.com/s3/m/b398d541804d2b160b4ec0ca.png)
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钻头等。
2、石墨(C干电池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 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 3、还原性:2↑ (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2 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6.1 碳单质的多样性+课时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6.1 碳单质的多样性+课时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cd9f04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1.png)
防止生成的铜 色;澄清石灰
课堂要点
(2)碳还原氧化铁
高温
化学方程式: 3C+2Fe2O3
4Fe+3CO2↑ 。
(3)碳还原二氧化碳
高温
化学方程式: C+CO2
2CO (吸热反应)。
注:碳参加的很多还原反应都要高温条件。
课堂要点
二、氧化与还原 1. 氧化反应:物质与 氧 发生的反应,特征:“得 氧”。
(2)氧气不充足时,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C
点燃
+O2
2CO ;
m (O2)∶ m (C)= 4∶3 (填最简整数比)。 碳和氧气在不同的质量比的情况下,反应后的产物不同
(如下图)。
课堂要点
3. 还原性——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应用: 冶金
(1)碳还原氧化铜
高温
①化学方程式: 2CuO+C
有 气味的气体, 可溶 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 度大。
课后作业
(2)二氧化碳在低温下可形成冰块状固体,俗称 “ 干冰 ”,该物质在升华时能 吸收大量的热 ,
因此可以作制冷剂,用于 人工降雨 ,还可以用作干 冰灭火剂。
课后作业
2.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生成的 碳酸 能使紫色
石蕊溶液 变红 。但是反应生成的物质不稳定,在加
热时分解,已经变红的石蕊溶液变为 紫色 。二氧化
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O+CO2
H2CO3 。
课后作业
(3)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 CaCO3 +
九年级上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
![九年级上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9bd153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7.png)
九年级上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
九年级上化学,学生会接触到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知识点:
1. 碳的性质:
- 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常见的形态有石墨、金刚石、无定形碳等。
- 碳是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元素。
- 碳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但在室温下不会熔化或蒸发。
2. 碳的氧化:
- 碳在氧气中可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O2)。
- 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需要提供足够的氧气和适当的温度。
3. 碳的氧化物:
- 二氧化碳(CO2)是最常见的碳的氧化物,由一分子碳和两分子氧气组成。
-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常见于大气中。
- 二氧化碳的生成可以通过燃烧碳、有机物的分解、动植物呼吸等途径。
4. 二氧化碳的性质:
-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机气体,密度较大,会在低处积聚。
- 二氧化碳在水中能溶解,形成碳酸。
-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
5. 碳循环:
- 碳在自然界中通过碳循环进行传递和转化。
- 碳循环包括碳的燃烧、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植物的光合作用等过程。
- 碳循环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这些是九年级上化学中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一些常见知识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九年级化学关于“碳”
![九年级化学关于“碳”](https://img.taocdn.com/s3/m/63f5a05255270722182ef733.png)
关于“碳”一、“碳”和“炭”的使用范围“碳”和“炭”的读音相同,但在化学中各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碳—指碳元素,只作化学用语用,使用范围要比“炭”广泛。
如:碳元素、碳单质、碳酸、碳酸盐等。
炭—指具体的物质,一般不作化学用语用。
如:木炭、活性炭、炭黑,这些含碳的单质的名称中用“炭”字。
无定形碳指人工制造的碳的单质,它们没有固定的几何形状。
无定形碳中,“碳”有“石”字旁,而具体物质木炭、黑炭等,则要用无“石”字旁的“炭”。
二、碳的还原性1.与氧气反应(燃烧)2.与石英砂高温反应(工业应用:制硅单质)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如氧化铜、氧化铁(冶炼铁用焦炭,实际的还原剂主要是什么?)4.被热的浓硫酸氧化5.被热的浓硝酸氧化6.高温下被二氧化碳氧化。
高温下被水氧化生成水煤气。
三、碳酸盐小结1.一些碳酸盐的存在、俗称或用途。
大理石、石灰石、白垩、方解石、蛋壳、贝壳、钟乳石—CaCO3;纯碱、苏打—Na2CO3;小苏打—NaHCO3(可用于食品发泡,治疗胃酸过多症);菱镁矿—MgCO3(制MgO);菱铁矿—FeCO3;碳铵—NH4HCO3;(氮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K2CO3。
暂时硬水的成分—Ca(HCO3)2和Mg(HCO3)2;锅垢的主要成分—CaCO3和Mg(OH)2;炼铁的“熔剂”—CaCO3(炼钢的造渣剂是生石灰);制普通玻璃原料—石灰石、纯碱、石英;制水泥的原料—石灰石、粘土。
2.碳酸的正盐和酸式盐(1)相互转化。
碳酸钙和碳酸氢钙的转化(实验现象;石灰岩洞和钟乳石形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转化(碳酸钠溶液跟盐酸反应不如碳酸氢钠剧烈;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杂质;除去碳酸钠中碳酸氢钠杂质;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杂质为什么不用碳酸钠溶液而用碳酸氢钠溶液等问题)(2)共同性质。
都能跟酸(比碳酸强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盐的检验)。
(3)稳定性比较。
正盐比酸式盐稳定[稳定性:酸<酸式盐<正盐,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碳单质的多样性》碳和碳的氧化物PPT课件(第2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碳单质的多样性》碳和碳的氧化物PPT课件(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239f8f1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1.png)
木质电线杆需碳化处理
文件签字需要用碳素笔
探究新知 请你画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并从微观角度分
析碳在常温时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
+6 2 4
碳原子得失电子都比较困难,所以在常温下, 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探究新知
2.碳的可燃性。 说一说 在温度升高时,碳的化学性质又如何呢?
探究新知
(1)氧气充足时,碳充分燃烧: 点燃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第2课时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学习目标
1.结合所学知识及演示实验,掌握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2.通过分析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理解什么叫还原反应。
探究新知
1.碳的稳定性。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
探究新知
说一说 生活中,哪些实例或应用体现了常温下
2CuO+源自C高温====
2Cu
+
CO2↑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上述反应说明,在高温下木炭能使氧化铜还原为 铜。木炭具有还原性,被称为还原剂。
探究新知 用途:冶炼金属。 利用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
探究新知
写一写: ①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
高温
2Fe2O3 + 3C ═══ 4Fe + 3CO2↑ ②碳与四氧化三铁在高温下反应:
高温
Fe3O4 + 2C ═══ 3Fe + 2CO2↑
探究新知
在高温条件下,碳还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高温
CO2 + C ═══ 2CO
课堂总结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一 、常温下的稳定性 二 、可燃性——作燃料 三 、还原性——冶炼金属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高频考点知识梳理(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高频考点知识梳理(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0ea33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6b.png)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高频考点知识梳理单选题1、天然气是家庭日常生活的常用燃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然气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B.天然气燃烧能放出热量C.天然气完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炭黑颗粒D.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答案:CA、天然气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B、天然气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产生大量炭黑颗粒,故选项说法错误;D、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不能打开排气扇,以免产生的电火花将煤气引燃,甚至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有可燃性B.都是无色固体C.硬度都很大D.都能导电答案:AA、金刚石和石墨是碳的单质,都具有可燃性,A项正确;B、石墨是黑色固体,B项错误;C、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但石墨很软,C项错误;D、金刚石不能导电,石墨能导电,D项错误。
故选A。
3、两位英国科学家因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获得2010年诺贝尔奖。
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B.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所以是一种金属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所有物质D.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答案:A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以做钻头,切割玻璃大理石等,正确,符合题意;B、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但不是金属,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但不可以吸附所有物质,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但足球烯(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关于下列装置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甲装置制取氧气B.用乙装置制取二氧化碳C.用丙装置收集氢气D.用丁装置收集氧气答案:CA、甲装置属于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可以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正确,不符合题意;B、乙装置属于固液混合常温型发生装置,可以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正确,不符合题意;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不能用丙装置收集氢气,错误,符合题意;D、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丁装置收集氧气,正确,不符合题意。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6.1碳单质的多样性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6.1碳单质的多样性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e321913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07.png)
1.教学重点:
-碳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碳的存在形式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
-理解碳单质的多样性,认识到不同形式碳的优缺点。
-掌握碳的化学性质,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九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实验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观察、分析和推理。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新鲜事物和实际应用有较高的兴趣,喜欢通过实验、探究等方式学习。然而,他们的学习习惯仍有待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规范。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解:
1.采用PPT展示碳单质的性质、存在形式等基本概念。
2.结合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碳单质的性质,如燃烧、还原等,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总结规律。
3.通过案例分析,讲解碳单质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3.互联网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对碳单质的认识,了解最新研究成果。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地展示碳单质的多样性,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认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互动方式
我将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1.设计实验题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碳单质进行实验,观察其性质,并撰写实验报告。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https://img.taocdn.com/s3/m/31be75a8f01dc281e43af064.png)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1 碳的单质:金刚石C 、石墨C 、C 60⒉木炭、活性炭★⑴木炭:有吸附作用,用于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吸附有异味的物质。
★⑵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作用,用于防毒面具、冰箱的除臭剂。
⒊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考点2 碳的化学性质★⒈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原子最外层有4 个电子)应用:解释古代字画为什么经历几千年而不变色?档案资料为什么要求用碳素墨水书写? ★⒉碳的可燃性(相同的反应物,因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充分燃烧 ★2放热 不充分燃烧 ★ ===== 2CO⒊碳的还原性(以木炭还原CuO 为例)——用于冶炼金属 ⑴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⑵化学方程式★:2↑★ C + CO 考点3 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⒈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⒉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得氧的物质叫还原剂。
⒊还原性:在化学反应中,物质夺取氧的性质叫还原性。
考点4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⒈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⒉原理:★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注意:⑴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使制得的CO 2不纯(混有氯化氢气体);⑵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稀硫酸与CaCO 3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⑶不能用Na 2CO 3 或CaCO 3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因为Na 2CO 3与稀盐酸的反应速度太快,不便于收集。
⒊发生装置:固 + 液——不加热型⒋收集装置:只用向上排空气法(因为CO 2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⒌★CO 2的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为CO 2。
化学方程式:CO 2 + Ca (OH )2 == CaCO 3↓+ H 2O⒍★CO 2的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已充满。
九年级上册化学碳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碳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a62250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d0.png)
九年级上册化学碳知识点化学碳是九年级上册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碳是地壳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也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与碳有关的知识点。
碳的性质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具有多种形态。
最常见的形态是石墨、金刚石和富勒烯。
石墨是由一个层状结构组成的,每个碳原子通过共享三个电子形成平面六边形的环。
这种结构赋予石墨良好的导电性和润滑性。
金刚石则由形成三维结构的碳原子组成,具有非常硬的特性,被广泛用于工业领域。
有机化合物大部分的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
在化学中,碳氢化合物是最简单和最基本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包含碳和氢原子,例如甲烷(CH4)和乙烷(C2H6)。
此外,有机化合物还可以包含其他元素,如氧、氮和硫等。
许多有机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例如葡萄糖、脂肪酸和蛋白质等。
碳的循环碳循环是指碳在地球上各个环境中的循环过程。
碳的主要储存库之一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如葡萄糖。
而动物在呼吸过程中,将葡萄糖氧化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此外,碳还可以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储在地表的土壤和沉积岩中。
碳通过植物和动物的相互作用不断循环,并维持着生物圈的平衡。
碳的化学反应碳在化学反应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燃烧反应的基础。
例如,可可碱和炼油过程中,碳与氧气反应生成热能。
此外,碳还能与其他元素形成多种化合物。
例如,碳与氧结合形成碳酸,与氢结合形成甲烷,与氮结合形成蓄电池中的石墨负极。
碳的应用碳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例如,石墨在铅笔芯中被广泛使用,金刚石用于切割和研磨工具。
富勒烯则被用于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领域的研究。
此外,碳纳米管具有非常高的强度和导电性,被用于电子器件和储能系统。
最后,了解碳的知识对于理解生命的基本原理和物质转化过程非常重要。
通过探索碳的性质、有机化合物、循环、化学反应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世界的奥秘。
以上就是关于九年级上册化学碳知识点的探讨。
九年级上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
![九年级上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d5bb158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3.png)
九年级上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化学中的碳和碳的氧化物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1. 碳的性质:- 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6,原子量为12.01。
- 碳的最外层电子结构为2, 4,属于第14族元素。
- 碳有四个价电子,可以形成四个共价键,通常与氧、氢、氮等元素形成化合物。
2. 碳的同素异形体:- 石墨:由层状的六角环状碳原子构成,是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石墨层之间的结合力较弱,可以轻易地进行剥离。
- 金刚石:由密堆排列的六角环状碳原子构成,是碳的另一种同素异形体。
金刚石非常坚硬,在常温下不易溶解。
3. 碳的氧化物:- 一氧化碳(CO):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
一氧化碳是一种亲受体,可以与铁离子形成络合物,导致缺氧。
- 二氧化碳(CO2):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
二氧化碳广泛存在于大气中,并且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
4. 碳的化合物:- 烷烃:由碳和氢原子组成,含有碳氢键。
例如甲烷(CH4)和乙烷(C2H6)。
- 烯烃:由碳和氢原子组成,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双键。
例如乙烯(C2H4)和丙烯(C3H6)。
- 炔烃:由碳和氢原子组成,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三键。
例如乙炔(C2H2)。
- 醇:由碳、氢和氧原子组成,含有一个或多个羟基(-OH)。
例如甲醇(CH3OH)和乙醇(C2H5OH)。
- 酮:由碳、氢和氧原子组成,含有一个碳氧双键。
例如丙酮(CH3COCH3)。
以上是初中化学中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主要知识点,涉及到的内容还有很多,需要详细学习和掌握。
九年级化学碳磷硫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碳磷硫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396c2e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2.png)
九年级化学碳磷硫知识点碳、磷和硫是化学中常见的元素,它们在自然界和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九年级化学课程中,我们将学习碳磷硫的基本性质、特点,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化合物和反应。
以下是对九年级化学碳磷硫知识点的总结。
一、碳的性质和应用1. 碳的性质碳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元素之一,它具有以下重要的特点:- 碳是生命的基础。
所有有机物都含有碳,并且碳形成了生物体内的骨架结构。
- 碳具有四个价电子,可与其他元素形成共价键,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 碳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高熔点,使其适合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
2. 碳的应用碳在生活和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 燃烧:碳是一种优良的燃料,可以产生大量的热能。
- 制造材料:碳可以制造各种材料,如石墨、钢铁和炭纤维等。
- 生物化学:碳是有机物的基础,参与生命体内的重要化学反应。
二、磷的性质和应用1. 磷的性质磷是第15号元素,它具有以下的性质和特点:- 磷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易与氧气反应形成氧化物。
- 磷在常温下通常以白磷的形式存在,是一种有毒且易燃的物质。
- 磷是生物体内的重要成分之一,参与细胞代谢和能量转化。
2. 磷的应用磷在农业、医药和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其中包括:- 农业肥料:磷肥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磷元素。
- 化学药品:磷化合物是医药和农药的重要原料。
- 金属材料:磷在合金中具有改善材料性能的作用,用于生产不锈钢和合金钢等。
三、硫的性质和应用1. 硫的性质硫是第16号元素,具有以下性质和特点:- 硫的常见形式是黄色固体,具有刺激性的气味。
- 硫可与许多元素和化合物反应,形成硫化物。
- 硫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2. 硫的应用硫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 化学工业:硫用于生产硫酸、硫酸盐和硫化物等化学品。
- 燃料处理:硫可用于净化燃料和减少排放的硫化物。
- 药品和农药:一些药品和农药中含有硫元素。
总结:在九年级化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碳、磷和硫的基本特性和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2课时 碳的化学性质公开课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2课时 碳的化学性质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37ea6ce53a580217fcfe1d.png)
事实
解释
A 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
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B 石墨能够作电池的电极材料
石墨能够导电
C
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 原出来
焦炭具有氧化性
D 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有时候,我们愿意原谅一个人,并不是我们真的愿意原谅他,而是我们不 愿意失去他。不想失去他,惟有假装原谅他。不管你爱过多少人,不管你 爱得多么痛苦或快乐。最后,你不是学会了怎样恋爱,而是学会了,怎样 去爱自己。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2课时 碳的化学性质
导入新课
古代名画历经几百年 甚至几千年而依然色 泽鲜艳不褪色,你知 道其中的原因吗?
讲授新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习目标
01 了解常温下碳的稳定性。 02 掌握不同条件下碳与氧气的反应。 03 掌握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认识碳的还原性。
一 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思考与交流
1
“碳”和“炭”有什么区别?
2
“无定形炭”为什么用这 个“炭”?
“碳”指碳元素,属于化学用语。 在书写元素名称和碳的单质及碳 的化合物中用到。
“炭” 不是化学用语,无定形炭 是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 成的混合物,常写成:木炭,活 性炭,焦炭,炭黑等。
课堂小结
碳 的 化 学 性 质
碳的稳定性 碳的可燃性
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得到 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在常温 下,化学性质相对稳定。 所以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古字画能长久保 存而不变色。
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思考与交流
九年级化学碳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碳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dd927a3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8.png)
九年级化学碳知识点总结在九年级的化学课程中,学生们接触并学习了关于碳的知识。
碳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也是有机物的基本组成部分。
它的性质和化合物的特点对生活和工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九年级化学课程中关于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碳的基本性质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C。
它的周期表位置是第14族,原子序数为6,原子量约为12。
碳是天然界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可以以多种形式存在,如石墨、石煤、煤炭和钻石。
2. 碳的同素异形体碳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最常见的有石墨、石煤和钻石。
这些同素异形体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例如,石墨是一种有光泽的黑色固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钻石则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宝石,硬度非常高,用于制作珠宝和切割工具。
3. 有机化合物碳是有机化合物的基础,几乎所有的有机物都含有碳。
根据碳的结构、化学键和功能基团的不同,有机化合物可以分为烷烃、烯烃、芳烃、醇、酚、醛、酮、酸和酯等多个类别。
这些有机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4. 有机物的特点有机物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和特点。
首先,有机物通常是可燃的,可以在氧气的存在下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其次,有机物的熔点和沸点较低,使得它们能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发生化学反应。
此外,有机物还可以通过取代、加成、消除、脱水和氧化等多种反应进行转化。
5. 烃和烯烃烃是一类只含有碳和氢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根据化学键的类型,烃可以分为饱和烃和不饱和烃。
其中,饱和烃的碳原子间只有单键,不饱和烃则含有双键或三键。
烯烃是一类具有双键的不饱和烃,根据双键的位置,可以分为直链烯烃和环烯烃。
6. 芳烃芳烃是一类具有苯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
它的特点是苯环中的碳原子间有一个共振结构,使得芳烃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化学活性。
芳烃往往用于合成染料、药物和塑料等。
7. 醇、酚、醛、酮和酸醇是一类含有羟基(OH)官能团的化合物。
酚是一类含有苯环并带有羟基的化合物。
醛和酮是含有羰基(C=O)官能团的化合物,区别在于醛官能团连接在碳链的端部,而酮则连接在碳链的中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1 碳单质的多样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1 碳单质的多样性](https://img.taocdn.com/s3/m/d8cf6c6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5.png)
成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C60 等,氧元素可以组成氧 气、臭氧等。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之间的转化属于
化学变化。
2. 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但物理
性质差异很大,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可见物质
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感悟新知
考向 考查碳单质的物理性质与用途间的关系
课堂小结
碳原子的不同 排列方式
不同的碳单质
碳单质的物理 性质不同
相似的化学性质
感悟新知
考向 辨别氧化剂与还原剂
知3-练
例5 硅(Si) 是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工业上用碳在高温下 还原二氧化硅的方法可制得硅,同时还有一氧化碳生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O2+2C
高温
====
Si+2CO↑
B. 碳发生了还原反应
C. 碳表现了氧化性
D. 二氧化硅是还原剂
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感悟新知
知3-练
知识链接: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其中的
“氧”是指氧元素,可以是氧气中的氧元素,也可以是氧
化物中的氧元素。如:C+O2 =点=燃== CO2,C+2CuO =高=温==
2Cu+CO2 ↑,C+CO2
高温
====
2CO,三个反应中C 均发生了
氧化反应,O2、CuO、CO2 均表现出氧化性。
感悟新知
知2-讲
3. 木炭与氧气反应的现象与氧气的浓度有关,如红 热的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在充足的氧气 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充足时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碳
知识整理
1、碳的几种单质
⑵碳的化学性质
碳在常温下性质稳定,在高温下,碳能跟许多物质起反应。
(想一想:碳的化学性质与哪种物质相似?)
①可燃性:(都放热—可作燃料)
C + O2 点燃
CO2(充分燃烧) 2C + O2
点燃
2CO(不充分燃烧)
②还原性:(——冶炼金属)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 C + CO2
高温
2CO
(吸热反应)
现象: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现象:黑色粉末不断减小
碳的氧化物
1、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作燃料2CO + O2点燃
2 CO2现象: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
量。
②还原性——冶炼金属
CO+CuO △
Cu + CO2现象: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的气体。
③毒性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了与氧结合的能力。
(CO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一半以上的CO来自汽车排放的废气,其余主要来自煤等燃料的燃烧和石油炼制、钢铁冶炼等,森林火灾、海洋和陆地生物的腐烂过程也能产生CO )
2、二氧化碳
⑴、CO2 的化学性质
① CO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
(但CO2是无毒的)
② CO2跟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 H2O ===H2CO3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很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H2CO3=== CO2 + H2O
③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 Ca(OH)2 ==CaCO3 ↓+ H2O
⑵、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
①灭火②工业原料可制纯碱、尿素和汽水③干冰可作致冷剂、可用于人工降雨④温室
肥料。
⑶、CO2的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或大理石: CaCO3 CaO + CO2↑
⑷、CO2的实验室制法
①、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②、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③、仪器装置
④、实验步骤:查、装、定、加、收。
1、H
2、CO、C还原CuO实验的比较
H2还原CuO CO还原CuO C还原CuO
化学方程
式H2+CuO
△
Cu + H2O CO+CuO
△
Cu +CO2 C +2 CuO
△
2Cu +CO2↑
装置图
装置特点①试管口略向___倾
斜;②通H2的导管伸
至试管底部于CuO 上
方
因CO有____,增加对尾气
处理装置,防止CO污染空
气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②反
应需高温;
操作步骤反应前需检验气体纯度。
还原过程分四步:一通,二
点,三撤,四停
①检查气密性;②装药品固
定试管;③点燃;④移导管,
熄灭酒精灯。
实验现象①黑色CuO 变成
___色;②试管口
有___生成
①黑色CuO 变成___色;②生成
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①黑色固体逐渐减少;②有
光亮红色固体生成;③生成
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
O2、H2、CO2的实验室制法比较
高
氧气(O 2) 氢气(H 2) 二氧化碳(CO 2)
反应原理
2KClO 3 2KCl + 3O 2↑ 2KMnO 4 K 2MnO 4 +MnO 2+O 2↑
Zn +H 2SO 4== ZnSO 4+H 2
↑
Zn + 2HCl =ZnCl 2 + H 2
↑
CaCO 3+2HCl == CaCl 2+H 2O+CO 2↑
发生装置
收置方
法
①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②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①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②排水法(难溶于水)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操作步骤
①组装仪器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固定装置⑤加热⑥收集气体⑦把导管撤出水槽⑧熄灭酒精灯。
①组装仪器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加药品④验纯⑤收集气体
①组装仪器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加入大理石④从漏斗注入稀盐酸⑤收集气体
验 满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收集已满。
排水法收集时,气泡往集气瓶外冒时,收集已满。
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往外冒时,说明收集已满。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收集已满。
检验或验纯
验证:用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验纯:收集一试管氢气,用大拇指堵住,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若发出微弱的“噗”的一声,说明氢气已纯,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应再收集再检验。
验证: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
[CO 2 +C a (O H )2 == CaCO 3↓+H 2O]
注
意 事 项
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防水倒流至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以免收集气体不纯;排水法收集完后,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以免水槽中的水倒流至热试管,使试管炸裂。
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以免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用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验纯时,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硫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Cu 等金属不与稀酸反应,所以都不宜用来制氢气。
不能用稀H 2SO 4 代替稀盐酸,因为稀H 2SO 4 与CaCO 3 反应生成微溶性的CaSO 4 覆盖在CaCO 3表面,从而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MnO 2 △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①首先要研究实验室制法的反应原理,即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反应,制取这种气体。
②其次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和生成气体的性质来设计实验装置。
③最后还要研究如何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需要的气体。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