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桃花源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郊融合类村庄规划重点内容分析——以广德市新杭镇路东社区为例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郊融合类村庄规划重点内容分析——以广德市新杭镇路东社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bfe2e7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14.png)
安徽建筑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359(2024)2-0028-02DOI:10.16330/ki.1007-7359.2024.2.0100引言城郊融合型村庄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重要的村庄类型之一,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区域,也是促进城乡融合持续发展的重点区域。
本文从乡村产业发展的角度,结合路东社区的实地勘察调研,对村庄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建设提出一些策略和做法。
1现状综述1.1村庄概况广德市新杭镇路东社区是新杭镇政府所在地,广宜省道(S215)穿村而过。
东邻箭穿村、洪山村,南邻牛头山社区,西邻百家庙村和流洞社区,北邻横岗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路东社区全村面积1861.68hm 2,现有1个街道、33个自然村。
1.2村庄现状分析①现状人口路东社区城镇开发边界内有8个自然村,3622人,489户;城镇开发边界外有26个自然村,3748人,1364户。
居民点分散、户籍人口分布不够均衡、部分自然村规模较小,呈现传统农业组织模式下的构成特征,用地松散,整体呈现“大散居,小聚集”。
②现状用地路东社区涉及城镇开发边界面积为390.11hm 2,占总面积的20.95%,主要位于村域南部;城镇开发边界外现状农业空间面积为332.20hm 2,占总面积的17.85%,以耕地、园地为主;建设空间面积为251.18hm 2,占总面积的13.49%,以村庄用地、区域基础设施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为主;生态空间面积为888.19hm 2,占总面积的47.71%,以林地和陆地水域为主。
③现状产业第一产业以农业、林业生产为主,主要为水稻、蔬菜、苗木,还有荷花种植等;第二产业以加工业和制造业为主,如钙业企业、建材制造等;第三产业路东社区内旅游文化资源有一定基础,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村域内文化载体较少,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三产体系。
现状有以公司制运营的企业,如平江竹业有限公司、安徽方舟建材有限公司等。
④现状人居环境现状住宅建筑以坡屋顶居多,颜色多为红顶白墙。
新津县花源镇规划文本
![新津县花源镇规划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278ce9c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3.png)
新津县花源镇规划文本一、背景介绍新津县花源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境内,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小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花源镇面临着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规划和管理花源镇的发展,制定本规划文本旨在明确花源镇未来的发展目标、规划布局和发展策略。
二、发展目标1. 经济目标:到2030年,花源镇要建设成为新津县的经济增长极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实现经济总量翻番,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2. 城市建设目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小镇,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水平。
3. 环境保护目标:实施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建设生态宜居的花源镇。
三、规划布局1. 城市功能区划:根据花源镇的特点和资源禀赋,将花源镇划分为生态保护区、农业发展区、工业园区、居住区和文化旅游区等功能区,合理布局各类用地。
2. 城市道路布局:建设便捷的交通网络,提高交通效率,增加道路容量,改善交通拥堵问题。
3. 公共设施布局:合理规划公共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商业中心、公园绿地等,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4. 自然资源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好花源镇的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策略1. 产业发展策略:依托花源镇丰富的农业资源,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同时,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 城市建设策略:注重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科学性、可持续性和人文关怀,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3. 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保护好花源镇的自然生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4. 社会事务策略:关注民生需求,加强社会事务管理,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五、实施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花源镇规划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推动规划实施。
2.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3. 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居民的规划意识,提高大众参与度。
毕业设计桃花源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毕业设计桃花源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aaa4738ef5335a8103d22076.png)
目录第一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规划区功能及规模 (1)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与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道路交通规划与控制. (4)第六章城市设计导则 (5)第七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城市防灾规划. (6)第九章规划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附则 (6)第十一章附录 (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控规概况本控规范围为桃花源镇总体规划确定的镇区范围,本次规划区范围东起水溪河,南至桃花湖,北靠沿江,西抵桃兴路,总建设用地面积193.3公顷。
规划到2030年镇区规划总人口为13000人。
城镇性质:集镇性质: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域南部的旅游服务型中心镇。
功能定位:扩大镇区规模,使人口居住相对集中,各种设施配套完善;以商贸、服务业为主,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实力,提高镇区的辐射功能,把桃花源镇建设成交通发达,城市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宜居宜业的小城镇。
第二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3、《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4、《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中国家有关规定、规范。
5、《防洪标准》GB50201-946、《城市规划设计手册》7、《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发展的意见》第三条规划原则1、整体发展的原则:加强城镇与周边的整体关系,通过合理的用地布局和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规划,发挥城镇综合功能。
2、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人们不断发展的需求,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休闲环境。
01-五里坪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文本)111
![01-五里坪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文本)111](https://img.taocdn.com/s3/m/5b04485277232f60ddcca174.png)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总体控制 (1)第三章土地使用规划 (3)第四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5)第五章地块开发控制 (6)第六章绿地及公共开放空间规划 (16)第七章“四线”规划控制 (17)第八章道路交通规划 (18)第九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19)一、给水工程规划 (19)二、排水工程规划 (20)三、电力工程规划 (22)四、通信工程规划 (22)五、邮政工程规划 (23)六、燃气工程规划 (23)第十章综合防灾规划 (24)一、消防工程 (24)二、人防工程规划 (25)三、地质灾害防治 (25)第十一章实施管理 (26)第十二章附则 (2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镇宁县城五里坪片区的依法建设,统筹安排区内土地使用、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环境容量等城市功能,加强该区的规划管理与建设管理,提供该区规划建设的技术依据与措施,特制定本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适用于县城五里坪片区建成区面积约为3.5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各类用地的土地使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新建及改扩建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规划涉及的控制性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现有相关法律、标准、规范,结合五里坪片区建成区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今后的发展制定的,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贵州省、安顺市的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
第四条本规划依据的上位规划为《镇宁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年)》。
第五条规划成果包括“文本”、“说明书”和“分图图则”三部分。
其中文本和分图图则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六条本规划的规定性指标为: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高度,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第七条本规划的指导性指标为:人口容量、城市设计要求及其他环境要求。
第八条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以下划线表示。
主要包括各地块的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
第九条本规划的实施管理权属于镇宁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
![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afa64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9.png)
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第1篇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与品质要求日益提高。
为充分发挥土地利用价值,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提高城市功能品质,现依据《城市规划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
二、规划目标1.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2.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3. 优化空间布局,保障公共利益。
4.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原则1. 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2. 公平、公正、公开。
3.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体现地域特色。
4. 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四、规划范围与规模1. 规划范围:本项目规划范围北至XX路,南至XX路,西至XX路,东至XX 路。
2. 规划规模:总用地面积XX平方米,其中居住用地XX平方米,商业用地XX 平方米,教育科研用地XX平方米,公共设施用地XX平方米,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XX平方米。
五、用地布局与规划要求1. 居住用地:以高品质住宅为主,配套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2. 商业用地: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城市商业中心。
3. 教育科研用地:建设高品质学校及科研机构,提升区域教育科研水平。
4. 公共设施用地:配置完善的文化、体育、卫生、社会福利等公共设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5.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优化路网结构,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保障交通安全。
六、控制指标1. 容积率:居住用地容积率控制在1.0-2.5之间,商业用地容积率控制在2.0-5.0之间。
2. 建筑密度:居住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20%-35%之间,商业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35%-50%之间。
3. 绿地率:居住用地绿地率不低于30%,商业用地绿地率不低于20%。
4. 建筑高度:居住用地建筑高度控制在40-100米之间,商业用地建筑高度控制在50-150米之间。
5. 停车设施: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规定配置停车位。
基于规划单元开发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研究——以深圳留仙洞总部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基于规划单元开发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研究——以深圳留仙洞总部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7ecf8cf80eb6294dc886c1e.png)
基于规划单元开发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研究——以深圳留仙洞总部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刘欢,李连财摘要:控规作为土体出让的前提条件,在城市开发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入,传统的控规编制方法和管理手段不能满足市场的多元需求。
如何使控规更好地引导土地开发,是当前控规面临的关键问题。
本文分析当前控规编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单元开发的优点,确定“管理单元—开发单元—地块”三个控制层次,并明确各层次的控制要素和方式,特别是开发单元的开发模式和建设指引等内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刚柔并济、利于整体开发的控规导控体系。
本文以规划单元开发为切入点,探索了单元整体开发下的控规编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期抛砖引玉,为控规的编制和管理提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规划单元开发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留仙洞总部基地引言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作为控制城市土地开发、强化城市管理的技术手段,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自80年代初控规出现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变化,不少学者对控规的编制、实施以及修改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控规编制方法和体系。
但最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入,控规的编制和实施面临新的问题,如地块控规造成城市空间单一、不利于街区整体开发等。
针对以上情况,本文以规划单元开发为切入点,针对现行的控规编制技术进行分析,同时借鉴单元开发的优点,总结出适应单元整体开发的控规的编制方法和思路,以更有效的指导土地出让和开发,以期达到提高城市空间环境品质、适应市场需求、提升规划管理水平等目的。
1、规划单元开发的认识1.1规划单元开发的定义规划单元开发(Planned Unit Development,PUD)是与“地块分散开发”相对的一个概念,指在规模较大(街区或多地块)的土地开发中,规划主管部门只要求开发商保证落实开发强度、公共空间及市政、交通等设施强制性控制要求,而其他具体的控制规定,如功能配比、建筑高度、建筑形式等更加灵活,由市场条件和基地条件去决定和由开发商做出弹性的安排[1]。
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告PPT课件
![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告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e222602f60ddccda38a0f3.png)
通常用于城市重要景观地带和历史保护地带,通过一些指导性综合设计要求和建 议,设置具体的形体空间设计示意,为开发控制提供管理准则和设计框架, 如建筑色彩、建筑形式、建筑体量、建筑群体空间组合方式、建筑轮廓线示 意等。
2020/3/3
4
1.3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内容
1.3.1.确定规定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 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2.5禁止开口路段 2.6地块配建停车位 2.7居住人口 2.8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的配置
3.城市公共停车场
3.1城市公共停车场相关标准 3.2配建停车位相关标准
4.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4.1公共服务设施相关定义
4.2公共设施分类 4.3医疗卫生设施 4.4居住区医疗卫生设施
2
1.什么是控制性详细规划
相关资料《重庆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织技术规定》2011年修订试行
2020/3/3
12
1.7图则必须表达的内容
1.地块的区位
2.各地块的界线、地块编号、用地性质代码
3.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4.蓝线、绿线、紫线、黄线。
5.道路红线、建筑后退线,道路的交叉点和变坡点控制坐标、标高,坡度、坡向、 宽度及分幅、转弯半径、路缘石半径、公交站场、公交首末站、社会停车场、停 车港、限制开口路段、人行过街地道和天桥、桥梁和隧道、步行专用道和非机动 车专用道控制线。
2020/3/3
14
2.2建筑密度:建筑密度大,说明用地中房子盖得“满”,反之则说明房子盖得 “稀” 。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建筑控制高度指标表
相关标准《重庆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2》
某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范本模板】
![某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e7f232905087632301212aa.png)
第一章现状概况一、区位关系及规划范围1、区位关系**区位于**镇镇区东西两侧,是**镇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318国道穿境而过,西距天全12公里,东距雅安市区26公里.2、规划区用地范围**区分为**片区和思经片区,**片区用地范围北至土地堂,西至**大桥,东至切山三级水坝,南至盐水岩,面积2.58平方公里。
思经片区用地范围北至思经河,东到思经路,西邻思经乡,南到思经路,面积为0。
33平方公里。
二、现状概况1、**区基本情况。
区属于山地丘陵地带相间地带,**片区自然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形整体起伏变化不大,局部有陡坎,平均海拔在650~720m,其用地大部分为农田。
规划区内现有**110kV变电站,沿凤阳大道两侧形成汽车修配及商业小店铺。
**城总体规划产业布局已将**镇作为建材及食品加工区。
同时工业区也是未来**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经片区现状用地属思经河冲击平地,主要为农田、村镇用地,现有思经乡政府、思经小学等单位,基础设施主要有思经水厂、35KV变电站等.2、天全工矿企业基本情况:区内现有工矿企业有年产量70万吨的治权水泥厂、年产量为20万吨的二郎山水泥厂、琼雅工业硅等20多家工矿企业,年产值约2亿元。
三、**区开发建设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1、有利条件A、区位优势。
**区地处雅安与**城的经济发展轴上,地理区位优越。
B、资源优势。
**镇周边矿产资源丰富,同时区靠近天全河,取水方便,并能满足生产生活用水要求。
区内已建成**110kv变电站,电力得到保证。
C、依托旧镇,开发新区。
**区配套的居住用地及生活服务设施由**镇统一安排。
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并能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D、用地较平坦,有满足区用地规模,且已有一定的基础设施.2、不利因素A、**区涉及部分拆迁企业和居民区,拆迁补偿投入资金较大.B、**110kV变电站虽能对工业区开发建设有利,但高压线走廊对用地布局有一定影响。
第二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3、《**城厢镇总体规划(2005—2020)》、《天全**镇城镇总体规划2007-2020》;4、《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5、《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6、规划区有关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料。
杭州实习报告总结
![杭州实习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a45dc0627284b73f24250ed.png)
杭州实习报告总结杭州实习报告总结区域规划实习报告一、实习时间:xx年3月21日~xx年3月27日二、实习地点:杭州市萧山区三、实习目的:实习是一种实践。
是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一项重要环节是培养我们能力和技能的重要手段。
走出课堂,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亲自感受和体验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定区域,通过实习使我们对城市问题和规划问题获得一个直观和感性的认识,加深对课堂内所学的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的理解,也实地了解规划工作的完整过程与管理方式。
通过实习,使我们运用区域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理念、基本原则、技术方法等,熟悉和掌握客观实际中编制区域规划的全过程,以及区域规划编制要求提供的全部最终成果。
并在了解区域规划的全过程中学会如何发现问题、总结提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构思规划方案、合理布局安排与组织区域内的各项社会经济活动,制定出一个科学的区域发展规划。
四、主要内容1、实习区概况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
浙江省省会,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东南重要交通枢纽,中国最大的经济圈——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第二大中心城市。
杭州经济发达,有“钱塘自古繁华”之称,经济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十位。
全市面积16596平方千米,其中市辖区3068平方千米。
总人口660.4万人,其中市辖区409.5万人。
辖8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共有57个街道、110个镇、39个乡(包括1个民族乡),678个社区、65个居民区、3666个行政村;其中市辖区共有44个街道、49个镇、3个乡,597个社区、4个居民区、807个行政村。
辖上城、下城、拱墅、江干、西湖、滨江、萧山、余杭8个区,临安、富阳、建德3个县级市,桐庐、淳安2个县。
以香樟为市树,桂花为市花。
有着2200年的悠久历史的杭州还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人文景观同样丰富多彩,古代庭、园、楼、阁、塔、寺、泉、壑、石窟、摩崖碑刻遍布,或珠帘玉带、烟柳画桥,或万千姿态、蔚然奇观,或山清水秀、风情万种,尤以灵隐寺、六和塔、飞来峰、岳王庙、西泠印社、龙井、虎跑泉等最为著名。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https://img.taocdn.com/s3/m/8313713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4.png)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目录一、内容概述 (3)1. 背景介绍 (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3. 研究范围及对象界定 (6)二、国土空间规划概述 (7)1. 国土空间规划的概念及特点 (8)2. 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历程 (9)3. 国土空间规划的分类与内容 (11)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重要性及意义 (12)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定义及作用 (13)2. 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15)3. 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地位与意义 (15)四、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流程 (17)1. 前期准备工作 (18)2. 现状分析 (19)3. 规划目标制定 (20)4. 规划方案编制 (21)5. 公众参与与意见反馈 (23)6. 审批与实施 (24)五、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25)1. 规划范围与用地性质控制 (26)2. 土地使用强度控制 (27)3. 空间布局与建筑设计控制 (29)4. 绿地系统与环境保护控制 (30)5.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31)6. 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规划 (32)7. 弹性规划与近期建设规划 (34)六、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与协调 (34)1. 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总体目标相衔接 (36)2. 与相关规划的协调 (37)3. 土地利用与空间资源配置的协同 (38)4. 监测评估与动态调整机制的建设 (39)七、技术应用与创新实践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的体现 (41)1.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42)2. 大数据技术与规划编制的融合 (44)3. 遥感技术在规划监测中的应用 (45)4. 数字化规划与智能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46)5. 其他创新技术与方法的运用 (48)一、内容概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土空间规划在国家发展和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引导城市建设发展方向、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控制性详细规划 汇报版ppt课件
![控制性详细规划 汇报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b290a081c758f5f61f67b7.png)
16
通过用地四周的绿地围合渗透来营造整个区域的绿化景观。
17
根据总规中市政道路的高程进行设计,西高东低,整体坡度平缓,适于建设。
18
由于用地以工业用地性质为主,功能较为单一,故采用蓝灰白为主的色调。
19
总体规划在县城西侧滨河路与平安路交口(西南侧4KM)新建水厂。本地块考虑以此水源供给,给水管道从和谐大道
道路 类型
主干 道
次干 道
道路名 称
和谐大 道
友谊北 大街
朝阳北 大街
和谐北 路
红线宽 (米)
60
绿线宽 (米)
42.5
45
50
45
50
25
20
道路形式:
和谐大道--四块板道路
友谊北大街--两块板道路
朝阳北大街--三块板道路
和谐北路--一块板道路
14
规划成果
15
用地南侧和谐大道、西侧友谊北大街、东侧朝阳北大街均为城市主干路。
接入。
20
总体规划在县城东侧平安路与侯召西路交口(东南部约2KM)新建污水处理厂,本区污水通过南侧市政管线排向此处规划
的污水处理厂。
21
本规划共分一个排水区。厂区内雨水通过处理后通过管道就近排入水体和城市雨水管网。
22
地块北侧及东侧分别有规划110kv变电站,可为本地块供电。地块内通过变电站或箱变连接供电,变电站、箱变位置
1、规划概述
河北省磁县城市总体规 划(2006-2020),通过对磁 县县域发展的优势、劣势、机 遇和挑战进行全面的、综合的 分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磁县 城乡统筹发展,提出科学、长 远、切实可行的规划对策。
2、规划定位
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82862437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5.png)
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第一章概述................................................... - 1 -一、规划背景.................................................. - 1 -二、总体规划解读.............................................. - 2 -三、任务理解.................................................. - 3 -四、规划重点.................................................. - 4 - 第二章现状分析............................................... - 5 -一、规划范围.................................................. - 5 -二、用地现状.................................................. - 5 -三、建筑质量................................................. - 10 -四、人口分布................................................. - 11 -五、道路交通................................................. - 11 - 第三章发展规划.............................................. - 13 -一、规划依据................................................. - 13 -二、发展分析................................................. - 13 -三、规划构思................................................. - 17 - 第四章用地布局规划.......................................... - 20 -一、用地规划概况............................................. - 20 -二、居住用地规划............................................. - 21 -三、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规划............................... - 22 -四、商业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 24 -五、工业用地规划............................................. - 25 -六、物流仓储用地规划......................................... - 25 -七、道路交通规划............................................. - 26 -八、公用设施规划............................................. - 29 -九、绿地与广场规划........................................... - 29 -十、景观系统规划............................................. - 30 - 十一、旧城改造............................................... - 31 -十二、移民安置............................................... - 33 - 第五章专项规划.............................................. - 35 -一、平面定位与竖向规划....................................... - 35 -二、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 35 -三、综合防灾规划............................................. - 44 -四、环境保护规划............................................. - 46 -五、环卫设施规划............................................. - 48 - 第六章规划导控.............................................. - 51 -一、地块划分................................................. - 51 -二、分区导控................................................. - 55 -三、“四区”控制............................................. - 58 -四、“五线”控制............................................. - 59 -五、分期建设................................................. - 62 -第一章概述一、规划背景(一)区域发展协调的需要2012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被国务院批准发布,为所在的大别山片区扶贫攻坚与区域发展带来了重大战略机遇。
03-02桃花工业园规划说明书090906
![03-02桃花工业园规划说明书090906](https://img.taocdn.com/s3/m/ca47efb365ce050876321347.png)
目录第一部分发展定位与策略第一章总则··········································································································································- 1 -1.1 规划背景····························································································································· - 1 -1.2 规划编制的必要性············································································································· - 5 -1.3 规划依据、范围与期限····································································································· - 7 -第二章发展机遇与挑战·····················································································································- 8 -2.1 发展机遇····························································································································· - 8 -2.2 面临挑战····························································································································· - 9 -第三章指导思想与原则···················································································································- 10 -3.1 规划指导思想··················································································································· - 10 -3.2 规划原则··························································································································· - 11 -3.3 规划主要内容··················································································································· - 12 -第四章现状概况 ·······························································································································- 12 -4.1 项目背景及区位分析······································································································· - 12 -4.2 经济社会现状概况··········································································································· - 13 -第五章目标与策略 ···························································································································- 16 -5.1 总体功能定位··················································································································· - 16 -5.2 发展目标··························································································································· - 18 -5.3 发展策略··························································································································· - 19 -第二部分总体规划布局及支撑体系第六章规划结构与功能布局 ··········································································································- 22 -6.1 规划结构与功能布局······································································································· - 22 -6.2 用地指标··························································································································· - 23 -第七章用地布局规划·······················································································································- 27 -7.1 桃花工业园老区(A区)用地布局规划········································································ - 27 -7.2桃花工业园烟墩区(B区)用地布局规划····································································· - 28 -7.3桃花工业园出口加工区(C区)用地布局规划····························································· - 29 -第八章产业发展规划·······················································································································- 29 -8.1 产业发展原则··················································································································· - 29 -8.2 产业发展指导思想··········································································································· - 29 -8.3 产业定位··························································································································· - 30 -8.4 主导产业导向··················································································································· - 30 -8.5 产业发展与布局··············································································································· - 31 -第九章交通系统规划·······················································································································- 36 -9.1 交通发展策略··················································································································· - 36 -9.2 对外交通规划··················································································································· - 37 -9.3 道路系统规划··················································································································· - 38 -9.4 公共交通规划··················································································································· - 40 -第十章绿地系统规划·······················································································································- 42 -10.1 绿地系统规划原则········································································································· - 42 -10.2 绿地系统规划目标········································································································· - 42 -10.3 规划区绿地系统布局····································································································· - 43 -第十一章景观系统规划···················································································································- 43 -11.1 景观特色分析················································································································· - 43 -11.2 空间景观布局················································································································· - 44 -11.3 主要景观门户················································································································· - 44 -第十二章空间管制规划···················································································································- 45 -12.1 建设限制分区················································································································· - 45 -12.2 “四线”控制规划········································································································· - 46 -第十三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 47 -13.1 给水工程规划················································································································· - 47 -13.2 排水工程规划················································································································· - 48 -13.3 电力工程规划················································································································· - 50 -13.4 通信工程规划················································································································· - 51 -13.5 热力工程规划················································································································· - 52 -13.6 燃气工程规划················································································································· - 53 -13.7 环卫工程规划················································································································· - 54 -第十四章综合防灾规划···················································································································- 55 -14.1 消防系统规划················································································································· - 55 -14.2 抗震系统规划················································································································· - 56 -14.3人防工程规划·················································································································· - 57 -14.4防洪工程规划·················································································································· - 57 -第十五章环境保护规划···················································································································- 58 -15.1 环境保护目标················································································································· - 58 -15.2 规划原则························································································································· - 59 -15.3 环境保护措施················································································································· - 59 -15.4 积极推广循环经济理念································································································· - 60 -15.4.1污水回用······················································································································ - 60 -15.4.2雨洪利用······················································································································ - 60 -。
控制性详细规划【范本模板】
![控制性详细规划【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45c69a9336c1eb91b375d1f.png)
■航空城分为三大功能板块中规院方案提出:将临空经济区构建成航空产业、临空型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一体的区域,并涵括物流、会展、商务、休闲等服务业。
整体上,以武汉外环线为界,规划为南北片区。
北面结合机场枢纽核心,布局空港相关产业区;南面结合主城区以及盘龙城,安排服务核心以及配套设施。
整个航空城形成三大功能板块:北部产业高地板块、中部国际门户板块和南部服务新城板块。
北部以空港为依托,打造临空产业聚集区,形成包括现代制造业、临空型高新技术产业、航空物流、保税物流、现代农业等功能的产业板块。
中部以空港为核心,形成包括以航空运输业、航空配套、临空服务以及站前商务等主体功能的机场板块。
南部为空港配套的城市综合性新城板块,承担总部办公、商业金融、会议会展、休闲旅游、科技研发、文化体育等城市综合服务配套功能。
■空港构想三大“主题空间”CPG则提出“南部现代服务业走廊”、“北部空港产业发展走廊”、“武汉北部经济中轴”三大主题空间构想。
南部现代服务业走廊包括:空港新城中心区、白水湖商务休闲组团、空港服务组团、两个新镇等;北部空港产业发展走廊:发展临空教育科技研发区、临空高科技产业园区、空港保税产业区、现代制造业产业区等;武汉北部经济中轴:凭借轨道交通站点的优势,沿着川龙大道,布局一个融合高尔夫、商务休闲、文化娱乐为一体的轴线。
武汉临空经济区规划出炉把天河机场打造成国内第四大枢纽机场昨日,《武汉临空经济区总体发展规划》获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
根据规划,临空经济区定位于“华中地区国际航空枢纽、武汉航空物流和临空工业基地、主城北部的综合新城"。
临空经济区分核心区、聚集区和辐射区3个功能圈层:核心区为天河机场周边10公里左右半径的区域,总面积94.1平方公里;聚集区为机场周边约10-15公里左右半径的区域;辐射区为机场周边15公里左右半径以外的区域。
区内将重点发展航空运输、航空物流、临空型高新技术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发展临空型现代制造业、临空型现代服务业、临空型现代农业三大优势产业。
XX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XX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资料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790932d8a32d7375a5178012.png)
XX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资料汇编__市__区滨江沿岸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__市__区滨江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资料汇编__市__区滨江沿岸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资料汇编1__市__区滨江沿岸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资料汇编3基础资料汇编一、规划区地理位置1 自然区位__区位于__主城东南部,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优越的温泉资源、厚重的文化资源、独特的山水资源。
__区李家沱、鱼洞片区、木洞至麻柳嘴两片区紧邻长江。
同时有花溪河、箭摊河、五步河等支流贯穿境内,行程区内优越的港湾、亲水的岸线、滩涂,特别是李家沱-鱼洞片区独特的生态环境、山水格局、文化沉淀等必将是主城不可多得的最具亲水性、最具特征性的滨江城区。
规划区位于__市__区李家沱-鱼洞组团,其位置北接南岸区,南临鱼洞老城,西临长江,与大渡口区隔江相望,东临铜锣山绿肺,地理位置独特,环境优越。
2 交通区位基地据区政府驻地龙洲湾8公里、距__机场32公里、__火车站12公里、__港口13公里,西傍长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__区交通便捷。
__内环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以及出海大通道渝黔高速公路(__经贵阳至广西北海)、中西部大通道渝湘高速公路(__至长沙)、南涪高等级公路(市?中心经我区至涪陵区)以及区政府所在地到市中心的城市一级主干道渝南大道、渝南分流道和210国道、省道渝道路等贯穿全境;李家沱、马桑溪和鱼洞长江大桥等3座长江大桥沟通南北;__轻轨2号、3号、8号线延伸到__,并形成环状网络;20__万吨级的佛尔岩综合滚装码头已建成使用,构筑了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
二、地质__区地处长江南岸丘陵地带,地质地貌形态复杂多样。
从西向东形成有石马向斜、南温泉背斜、樵坪向斜、龙岗向斜、石油沟背斜、明月峡背斜、太和向斜、姜家背斜、清和向斜、丰盛背斜10个向斜和背斜,而长宽幅度和展布面积最大的是太和向斜,位于明月峡背斜之东,长41.50公里,宽10.50公里,展布面积455.30平方公里,北起麻柳嘴镇,南至接龙镇和平桥,涉及麻柳嘴、双河口、木洞、丰盛、东泉、二圣、惠民、姜家、天星寺、南彭10个镇,海拔500—700米。
新津县花源镇规划文本范文
![新津县花源镇规划文本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09869120b4c2e3f572763a9.png)
新津县花源镇规划优化调整文本第一章总则第1条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重点镇的各项目标。
2004年花源镇修编规划中部分指标未能达到成委发[2005]23号文件的要求,不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需要对规划进行优化调整。
受花源镇人民政府委托,由成都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本次花源镇规划优化调整任务。
第2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的意见”(成委发[2005]23号),成都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镇规划调整工作的通知”(成规委办[2005]8号)等文件,优化调整本规划。
本规划是花源镇镇域范围内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指导性文件。
第3条《新津县花源镇规划》的批准机关是新津县人民政府,其执行和解释权属新津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第4条本文本与花源镇规划调整说明书、图纸共同使用,不可分割。
第5条本文本粗宋体字为本次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第二章规划调整的依据、重点及年限第6条规划调整的背景1、花源镇规划是在2004年被确立为重点镇后,短时间内编制完成的,加之在当时新提出“城乡一体化规划”,规划的指导思想、编制办法和指导文件均不十分成熟,原规划存在一些不足,不能很好的指导花源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建设,急需进一步优化调整。
2、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重点镇的各项目标。
2004年规划中部分指标未能达到成委发[2005]23号文件的要求,不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需要调整。
3、新津县委、县政府对花源镇城镇的发展有新的思路,城镇重点向东向南发展,花源镇山、水环境较好,宜发展居住。
在一些专家和专业部门的领导现场调研后也建议向杨柳河以东浅丘区发展,既利用了好的环境,又可节约平坝区的耕地。
4、花源镇产业发展的重大调整。
花源镇第二产业有很好的基础,2004年规划由于受政策的限制,镇内限制工业的发展,只在城镇南侧布局少量的生产用地。
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分析PPT课件
![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5739c4bcd126fff6050bbb.png)
• 孔、颜、孟三姓占20% • 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类型为主:39%和44% • 初中和高中学历为主:37%和42% • 全职职工56%,退休23% • 家庭人均收入500-1500元,占83%
第27页/共86页
• 居住条件
• 户籍人口:10207人 • 人口密度:官园片区最高 • 住房面积:100-150平方米/户,占33% • 住房产权:私有占98% • 住房设施:有独立厨房94%,有独立卫浴71% • 建造年代:1980年代以后占9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规划区功能及规模 (1)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与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道路交通规划与控制. (4)第六章城市设计导则 (5)第七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城市防灾规划. (6)第九章规划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附则 (6)第十一章附录 (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控规概况本控规范围为桃花源镇总体规划确定的镇区范围,本次规划区范围东起水溪河,南至桃花湖,北靠沿江,西抵桃兴路,总建设用地面积193.3公顷。
规划到2030年镇区规划总人口为13000人。
城镇性质:集镇性质: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域南部的旅游服务型中心镇。
功能定位:扩大镇区规模,使人口居住相对集中,各种设施配套完善;以商贸、服务业为主,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实力,提高镇区的辐射功能,把桃花源镇建设成交通发达,城市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宜居宜业的小城镇。
第二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3、《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4、《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中国家有关规定、规范。
5、《防洪标准》GB50201-946、《城市规划设计手册》7、《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发展的意见》第三条规划原则1、整体发展的原则:加强城镇与周边的整体关系,通过合理的用地布局和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规划,发挥城镇综合功能。
2、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人们不断发展的需求,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休闲环境。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利用资源,整合土地,体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要求。
4、有效规划控制的原则:通过有效的合理优化土地及建立规划控制手段,营造适合于21世纪生活观念和发展方式的新型城镇。
5、近远期结合的原则:兼顾不同发展阶段,保证发展与实施的分阶段相对独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并使规划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
第四条规划目标1.总目标:促进城镇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城镇素质,取得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综合效益,并充分发挥桃花源镇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增加城镇的吸纳、承载、辐射功能,强化区域中心集镇的地位,合理布局城镇,提高运营效能,将桃花源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旅游服务型中心镇。
2.具体目标2.1适应二十一世纪初城镇发展需要,合理估测城镇规模,确定城镇发展方向,提供可选择的发展用地并为城镇再发展提供储备用地。
2.2合理分布城镇产业与人口,建立城乡一体化多层次的村镇布局结构体系。
2.3建立健全城镇内外交通体系,提高交通效能。
2.4调整城镇用地功能布局,改善环境质量。
2.5充实完善公共设施,为发展第三产业提供空间,提高生活质量。
3.发展战略3.1广辟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加强城镇建设力度,加强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
发挥中心集镇凝聚力,促进桃花源镇的经济发展。
3.2大力发展服务业,当好桃花源风景区的旅游接待镇。
3.3充分利用桃花源镇的地理区位优势,塑造现代化宜人的滨水城镇环境,增强自身的凝聚力与辐射力。
3.4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提高城镇的综合效益,提高镇区人们生活水平。
第二章规划区功能及规模第五条功能定位依托桃花源镇所富有的自然生态景观,以农业和旅游业为发展导向的新型生态城镇。
第六条用地规模总规划用地为193.3建设用地179.41公顷,人口规模13000人。
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第七条规划结构依据规划区的规划定位,结合规划区内的地形情况及用地的市场开发态势,形成了三横两纵的景观轴线,各个中心散布其间,形成系统通透的结构体系。
第八条用地规划布局1、居住用地镇东居住片区,占地面积12.21公顷,可居住2913人。
镇中居住片区,占地面积15.89公顷,可居住3791人。
镇西居住片区,占地面积26.40公顷,可居住6296人。
2、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面积51.57公顷,占总用地的28.91%。
其中商业用地29.43公顷、行政办公用地5.3公顷、文化娱乐用地3.81公顷、医疗及疗养用地2.71公顷,教育科研用地6.82公顷。
3、道路广场用地道路广场用地面积28.92公顷,占总用地的16.21%。
规划广场2处,社会停车场8处。
4、绿化用地规划区内的绿地以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形成绿地系统。
绿地面积29.81公顷,占总用地的16.71%。
5、对外交通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面积4.96公顷,占总用地的2.78%。
6、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2.7公顷,占总用地的1.51%。
其中,包括供电、供气、加油站、电信和消防站用地。
第九条地块划分的原则1、根据开发方式和管理方式的需要划分地块,尽量保证地块性质的单一性。
2、尊重现有使用权边界,分析土地经济价值及区位级差,注重在规划实施中进一步重组的可能性(小地块合并成大地块或大地块细分为小地块)。
3、地块划分保持用地性质的完整性和唯一性,对公共设施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公园绿地等尽量单独划分,以保证优先建设。
4、规划区内建议划分的地块可根据实际建设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建议路不作为最后道路实施的依据。
第十条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和代码依据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执行。
第十一条规划指标控制原则1、根据不同用地性质、不同区位条件、不同环境景观要求,以空间利用及环境质量控制为依据,确定各地块的开发建设控制指标。
2、以有利于片区良性开发和方便城市管理为目标,从片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确定片区土地的建设强度。
3、考虑建设过程中的某些不可预见因素,本规划增加了土地使用的兼容性规定。
第十二条土地开发建设及城市规划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土地使用的各项控制性指标执行。
各项控制指标分为强制性指标和非强制性指标。
第十三条强制性指标1、用地性质各类用地性质原则上不宜互换。
但根据规划区用地投资、建设的实际,规划区内的一类居住用地可以兼容旅馆和休疗养用地。
应严格控制公共设施用地(特别是非盈利性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和绿地,不得任意改变其用途。
2、容积率:规划容积率为开发上限控制指标。
本规划对容积率作如下规定:(1)居住用地≤2.5(2)公共设施用地≤2.5(3)工业用地≤1.53、建筑限高:建筑限高率为开发上限控制指标。
本规划对建筑限高作如下规定:(1)居住用地≤36m(2)公共设施用地≤30(3)工业用地≤12m4、建筑密度规划建筑密度为开发强度上限控制指标。
本规划对建筑密度作如下规定:(1)居住用地≤26%(2)公共设施用地≤26%(3)工业用地≤26%5、绿地率规划绿地率为地块开发需满足的下限控制指标。
本规划对绿地率作如下规定:(1)居住用地≥40%(2)公共设施用地≥20%(3)工业用地≥20%6、禁止开口地段地块内禁止车辆进出的地段,按地块分图图则中的规定执行。
7、停车泊位各类用地停车泊位应符合下列规定:公共停车场用地面积按规划城市人口每人0、8-1、0平方米计算,其中,机动车停车场每车位用地占80%-90%,自行车停车场用地占10%-20%。
公共停车场采用当量小汽车停车位数计算,一般地面停车场每车位按25-30平方米计,地下停车场每车位按30-35平方米计,公共停车场服务半径,市中心地区不应大于200平方米,一般地区不应大于300平方米。
8、建筑红线退让:规划依据《常德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规定,建筑红线退让距离为下限控制指标。
临21米主干道退让 10米临12次干道退让 5米临9米支路退让3米9、建筑间距控制:建筑间距严格按照《常德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执行。
10、非盈利性公共设施:对中学、小学、托幼、消防及环卫设施等,规划进行定点、定界、定量控制,严禁改变其用地性质。
第十四条出入口方位、数量机动车出入口开设需符合以下规定:1、距大中城市主干路交叉口距离,自道路红线交点起不应小于70m2、距道路交叉口过街人行道(包括引桥、引道出入口)边缘不应小于5m3、距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0m4、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建筑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m5、与立交道口关系处理及在其他特殊情况下出入口的开设应按当地规划主管部门的规定办理第四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第十五条教育设施镇区现有中学、小学各一所,无规模性幼儿园,按照集镇人口规模,结合《村镇规划标准》在本次规划中将其在现有基础上扩建,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并在镇西居住片区内,桃益路以西,桃乐路以北,桃丰路以南地段规划一标准型小学用地。
第十六条体育设施集镇现状文体科技用地很少,集镇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比较单调,随着集镇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之桃花源旅游服务的不断发展,该镇作为旅游接待镇的职能,故而对文化科技娱乐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本次规划中在城镇中心地带结合城市广场规划一块文体科技用地,为集镇文化娱乐中心,其中建有图书馆,老、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科教馆等项目。
第十七条商业、金融、服务设施用地集镇现有的商业、金融、服务设施,主要是以一些零星门面体现,也是沿国道线布置。
在本次规划中,商业金融服务设施布局原则是:形成规模效益,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
所以在本次规划中规划了两条商业街,即沿翘望大道两侧和延伸到居住区的主要道路,即翘望大道和广场路。
第十八条行政管理设施集镇的现状行政管理用地很少,仅2.76公顷,规划中在保留现有行政管理用地的基础上,在人民大道以北,桃林东路以西,桃阳路以东新规划一块行政管理用地。
居住区的行政管理设施配套主要包括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居委会、工商管理及税务等。
这些设施不需要落实用地,只在图则中用符号表示。
街道办事处多与派出所一起布置,其占地面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
第五章道路交通规划第十九条规划原则:道路通畅,交通便捷,设施齐全,满足集镇生产、生活的需要。
第二十条路网规划:根据集镇用地布局特点,集镇路网采用棋盘式布局形式,通过翘望大道和沿江大道将整个集镇联接在一起,形成整个集镇的道路骨架。
第二十一条道路分级:本次规划道路分为三级,一级道路24~55米,二级道路16米,三级道路12米。
集镇道路网规划指标一览表规划技术指标村镇道路级别一二三行车速度(km/h)40 30 20道路红线宽度(m)24~5516 12车行道宽度(m)15 9 12每侧人行道宽度(m)4.5 3.5 0道路间距(m)3500250~50120~30集镇规划道路一览表道路名称起迄点长度(m)红线宽度(m)断面类型编号一级道路翘望大道桃兴路—桃宾路2343 55 A—A 桃益路沿江大道—翘望大道574.2 24 B—B 广场路沿江大道—桃富路1177.3 24 B—B 桃宾路沿江大道—人民大道653.9 24 B—B二级道路桃兴路沿江大道—桃富路2083.9 16 C—C 桃林路沿江大道——沿江大道1957.7 16 C—C 桃富路沿江大道—桃兴路2367 16 C—C 沿江大道桃兴路—桃宾路2393.5 16 C—C 桃丰巷桃兴路—桃林路704.8 16 C—C三级道路桃乐巷桃兴路—桃益路341.2 12 D—D桃源路沿江大道—桃林路567 12 D—D桃阳路沿江大道—桃林路548 12 D—D人民大道桃源路—桃宾路1180.8 12 D—D规划道路断面一览表单位:米断面类型红线宽度人行道人车隔离带A—A 15 ——B—B 15 4.5×2 0C—C 9 3.5×2 0D—D 12 0 0第二十二条集镇中心广场结合消防、防汛要求,在紧靠沿江大道中段规划一处面积为1.70ha的游憩集会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