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学重点必背.
现代物流学重点
![现代物流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a5f7c7627284b73f2425084.png)
现代物流学第一章概述P4物流的概念: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是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搬运、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P5物流的作用:1物流贯穿商品生产流通全过程2物流有助于降低成本,提升用户价值3提升效益,增加销售和盈利4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P7 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有物流设施、设备、信息系统、人员及组织管理五个P10物流管理的定义: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P11 物流管理的原则1. 坚持物流合理化原则,在兼顾成本与服务的前提下,对物流系统中的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实现物流整体优化 2 宏观上,完善支掌要素建设之外,政府和专业机构的规划和指导 3.微观上,不仅要实现供应链的整体优化,还应该实现服务的专业化与增值4服务上,遵循7R原则,即适合的质量、数量、时间、地点、优良的印象、价格和商品第二章仓库与库存管理P21仓库管理原则五点:质量第一、预防为主、讲究科学、提高效率、确保安全P23 按照经营过程的角度分类四点:1经常库存2在途库存3安全库存4投机库存(重点):指为了满足需求之外的某种需求而准备的库存P26:库存管理与仓库管理的区别:仓管管理:主要是针对仓库/库房的布置、物料运输、装卸搬运及存储自动化等方面的管理。
库存管理:对像是库存项目,即企业组织中的所有物料如,原材料,零部件、在制品、半成品、产品及辅助等。
库存管理的主要作用是在供与需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区,达到缓和用户需求与企业生产能力、企业内部的部门、生产厂家需求与原材料供应商等之间的矛盾第三章现代包装P32产品包装基本原则五点:适用、科学、经济、可靠、美观P33包装容器定义:指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为了保护商品、方便储存、利于运输、促进销售、防止环境污染,以及预防安全事故,按照一定技术规范而选用的包装器具、材料和其他辅助物的总体名称第四章装卸搬运P49装卸搬运合理化:指以尽可能少的人力和物力消耗,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装卸搬运工作P51装卸搬运合理化的措施:1.提高物品装卸搬运的灵活性与可运性2利用重力作用、减少能源消耗 3.实现装卸搬运机械化(书本错误)4合理选择装卸搬运方式 5.改进装卸搬运作业方法 6.创建复合终端第五章现代运输P54运输的定义:指的是运输主体人或物品通过运输工具或运输路径,由始发地移动到目的地,达到经济目的行为P60 运输管理原则四点:及时、准确、经济、安全P66 运输合理化途径: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2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 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推进共同运输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的运输 5.尽量发展直达运输第六章流通加工与配送P74配送定义: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P78配送合理化定义:指对配送设备配置和活动组织进行调整改进,实现配送系统整体优化的过程。
现代物流学知识点
![现代物流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06757bf1a37f111f1855b14.png)
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物流(国家标准)物流(logistics):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物流管理(美国物流协会)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3运输用运输设备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
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4仓储利用仓库及相关设施设备进行物品的进库、存贮、出库的作业。
5库存储存作为今后按预定的目的使用而处于闲置或非生产状态的物品。
广义的库存还包括处于制造加工状态和运输状态的物品。
6包装包装是为了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储运和促进销售,而按照一定的技术方法使用容器、材料以及辅助物等将物品包封并予以适当的装饰和标志工作的总和7装卸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8搬运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作业。
9配送配送是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10流通加工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二、简答1 物流作业目标(1)快速响应,及时满足客户服务需求的能力(2)最小变差,影响系统运作的未预期事件(3)最低库存,资产负担和相关周转速率(4)整合运输,降低运输成本(5)质量,物流是不断维持和发展TQM的主要部分(6)生命周期支持,在某些情况下,流向客户的普通的增值存货流必须反向流回。
(产品回收,退回物流,循环物流)2物流的地位物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它联结社会生产各个部分,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2)物流是社会在生产不断进行,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前提条件(3)物流是保证上流顺畅进行,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物质基础(4)物流技术的发展是决定商品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5)物流的改进是提高微观紧急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3物流系统要素包括功能要素——七大功能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量、流向、流速、流程支撑要素——政策法规,行业规范等基础要素——设施设备等4、运输的地位(1)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2)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3)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4) 运输是“第三利润源泉”的主要源泉5、运输的基本原则及时、准确、经济、安全6、运输的基本要素(1)基础设施:运输路线、运输节点(2)运输工具:动力工具、装载工具、动力及装载一体工具(3)运输参与主体:承运人、承运人、收货人、政府和公众7、五大运输方式及比较!横线部分为缺点(1)公路运输:灵活性(空间、时间、批量、运行条件、服务);投资省、建设快。
现代物流学1知识点整理
![现代物流学1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4cb510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9.png)
现代物流学1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优化管理来满足物主要求的过程。
●现代物流的特征●反应快速化●物流服务提供者对上下游的物流需求反应速度越来越快,配送间隔越来越短,商品周转次数越来越多。
●功能集成化●现代物流着重于将物流与供应链的其他环节进行集成●服务系列化●除传统的运输储存等服务外,还提供物流咨询,市场调查与预测等一系列服务。
●作业规范化●规范的作业标准和服务标准●目标系统化●现代物流从整体的角度统筹规划一个公司整体的各种物流活动,力求整体活动的最优化。
●手段现代化●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自动化、机械化、无纸化和智能化。
●组织网络化●现代物流需要有完善健全的物流网络体系,这样可以保证整个物流网络有最优的库存总水平及库存分布,运输与配送相结合,快速灵活高效。
●经营市场化●现代物流的具体经营采用市场机制选择服务—成本最佳组合。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单一物流模式●现代物流强调系统整体优化,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为基础,对物流系统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各子系统进行优化整合,强调供应链管理,核心业务的管理,全程物流●完善的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支持●物流科技●现代物流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以虚拟企业取代有型实体,要压缩有形的仓储设施和商品分销中心,要削减分销网络。
●分类●业务性质●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相对范围●企业物流●社会物流●综合物流●国际物流●物流系统●实体流动●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输,储存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流动●物流信息设施建立,物流信息的收集,物流信息的加工和传输●物流系统的功能模式●输入●指通过提高资源、能源、机具、劳动力和劳动手段等,对某一系统发生的作用●输出●物流系统对环境的输入进行必要的处理使之转化成有价值的产品,或位置的转移及提供其他服务等●处理●从输入到输出过程中所进行的物流业务活动●限制●由于外部环境因其他各种变化因素的影响,对物流系统施加一定的约束●反馈●信息反馈●地位与作用●现代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它联结社会生产各个部分,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现代物流学2知识点整理
![现代物流学2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6b100c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6.png)
现代物流学2-知识点整理●第五章●包装●是为流通加工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采用的容器、材料或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容器、材料或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包装的功能●保护功能●保护商品在装卸、运输、储存过程中的完整性和不受损害。
这也是包装的基本功能●便利功能●便于装卸、储存和销售,也便于消费者使用●促销功能●良好的包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起到诱导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的作用●包装的分类●目的●运输包装、销售包装●形态●个包装、内包装、外包装●包装方法●缓冲包装、防锈包装、真空包装、充气包装、灭菌包装、贴体包装、组合包装●包装材料●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和陶瓷类、木材和复合材料类●包装使用次数●一次性包装、复用性包装●托盘/集装箱包装●托盘包装:将货物堆码在托盘上,利用捆扎包装或胶粘等方式进行固定,形成一个搬运单元,以便用机械设备搬运。
●集装箱包装:将包装物或货物放入具有一定规格,强度符合长期周转使用的重大包装容器内,形成一个合适的包装技术。
●包装技法●一般包装技法●合理放置、固定和加固●对松泡物进行压缩体积●合理选择外包装形状尺寸●合理选择内包装形状尺寸●包装外的捆扎●缓冲包装●利用缓冲材料的缓冲作用,减少或避免被包装物在装卸、搬运、运输过程中受外界的冲击力、震动力等作用而造成的损伤或损失。
●防潮包装●采用防潮材料对产品进行包封,以防止包装内部水分的增加,达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延长内装物的存储期的目的。
●防锈包装●在运输储存金属制品或零部件时,为防止因腐蚀而降低价值或性能所采用的包装技法和方法。
其目的是:消除和减少制锈的各种因素,采取适当的防锈处理。
●防霉腐包装●为防霉菌侵袭而采用的包装方法。
实质是劣化某一环境因素,以达到抑制或灭杀微生物,防止内装物霉变、腐烂,保护物品质量的目的。
●包装的标准化管理●对产品包装的类型、规格、容量、使用的包装材料,包装容器的结构造型、印刷标志及产品的盛放、衬垫、封装方式、名词术语、检验要求等加以统一规定,并贯彻实施。
《现代物流学》复习资料 .doc
![《现代物流学》复习资料 .doc](https://img.taocdn.com/s3/m/4d4b28945022aaea988f0f46.png)
《现代物流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现代物流概述论本章重点难点1、现代物流的概念;2、现代物流与流通的关系;3、现代物流的功能及其分类;4、物流活动;5、物流合理化的含义、作用及其模式;学习目的认识现代物流及物流活动,了解物流的发展和物流科学的产生,掌握物流的概念和物流的功能。
考核要求识记:现代物流的概念,现代物流活动在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及物流合理化的含义。
领会:现代物流与流通的关系,现代物流的分类,物流活动创造价值,物流学的主要观点,物流合理化的作用。
应用: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物流合理化四种模式各自的优缺点。
一、单项选择题1、物流学产生的基础是发现了各物流环节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证明它们是作为统一的有机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因此物流学的最基本特征是()A、系统性B、综合性C、复杂性D、应用性2、企业为了满足客户的物流需求,开展的一系列物流活动的结果,称为()A、物流质量B、物流成本C、物流价值D、物流服务3、物流的概念起源于()A、日本B、中国C、美国D、德国4、物流()A、是交通运输业B、是货物运输C、是仓储业D、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之一5、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称为()A、物流B、商流C、流通D、信息流6、物流合理化首先保证率物流经营的()A、权力B、效益C、利润D、通畅7、物流合理化的目的是达到以(),获得尽可能高的服务水平A、尽可能低的物流成本B、尽可能通畅的物流运输C、尽可能高的顾客满意度D、尽可能少的运输时间8、“第三利润源泉”的说法主要出自于()A、日本B、中国C、美国D、德国9、物流合理化是指()和一切活动趋于合理化的物流过程A、物流装置B、装置配置C、物流管理D、物流过程10、回收物流是()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A、故障品B、不合格品C、残次品D、呆滞品11、“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利润源泉”分别是()A、物流领域、人力领域、资源领域B、资源领域、人力领域、物流领域C、人力领域、资源领域、物流领域D、能源领域、人力领域、物流领域参考答案1、A2、D3、C4、D5、A6、C7、A8、A9、B 1 0、B 11、B二、多项选择题1、物流活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A、时间价值B、使用价值C、剩余价值D、空间价值E、加工附加价值2、下列属于流通活动的有()A、商流B、物流C、资金流D、信息流E、流通辅助性活动3、现代物流包括了从()到产成品销售全过程的物资流通活动。
现代物流基础复习知识点
![现代物流基础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e4b125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1b.png)
名词解释:1.黑大陆说:主要是指尚未熟悉、尚未了解,在黑大陆中,假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照亮了这块黑大陆,则摆在人们面前的可能是一片不毛之地,也可能是一片宝藏之地。
2.ABC库存管理:就是将所有经营品种按照资金占用比例大小排列分为ABC三类来进展管理。
3.集装:就是把"以最有效的方式实施物资搬运〞作为根本条件,将假设干物品包装货物或零散货物恰当地组合成一个单元,以到达适合装卸搬运设备和机械机器操作的目的。
4.配送中心:是指以组织或从事货物配送为主要职能的现代流通型经济实体。
5.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
6.流通加工:是指在物流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等目的,对商品进展的加工,从而使商品发生物理、化学或形状上的变化,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商品的附加值。
7.配送:指在经济合理区域,根据用户的要求,对物品进展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8.物流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展物流信息的收集、存储、分析、处理、传递和适用的系统。
9.物流: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承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根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10.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场,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构造。
11.流通加工:是指在物流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等目的,对商品进展的加工,从而使商品发生物理、化学或形状上的变化,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商品的附加值。
12.牛鞭效应:指供应链上一种需求变异放大的现象,是信息流从最终客户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候,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渐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
现代物流管理考试重点整理
![现代物流管理考试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c1b373a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f.png)
现代物流管理考试重点整理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竞争的经营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采取的竞争行动与物流业务的方法,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并支持企业战略所需的与“物”相关的,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废弃物、一般供应用品及专业服务的控制系统的计划、组织、执行和控制的谋划和方略。
崔介何认为: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与包装设备、搬运装卸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仓储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质所进行的管理,是仓储机构为了充分利用所具有的仓储资源,提供更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过程。
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将包装定义为:包装是指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称。
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改变物品的存放状态与位置为主要内容的活动。
装卸搬运包括装卸和搬运两部分,装卸是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或卸下运输设备,搬运是指在同一场所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
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将配送定义为: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将流通加工定义为: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流通加工是指某些原材料或产成品从供应领域向生产领域,或从声场领域向销售领域流动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利用资源,提高物流效率、方便用户、促进销售和维护产品质量,在流通领域对产品进行的初级或简单再加工。
现代物流学重点整理
![现代物流学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0ba854310a6f524ccbf85a9.png)
一、物流1、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2、物流网络是指物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和设施的集合。
物流网络是指运输线路和节点组成的体系。
3、七大子系统:1、运输子系统:运输是物流业务的活动中心,是物流功能中最重要的一种,也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它又可以看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凡物质资料在流动的过程中都离不开运输或搬运。
2、配送子系统:配送是物品位移的一种形式,它与运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常认为,运输一般是指远距离、大批量、品种较单一,从生产厂家到批发商、商业企业或大型商店和用户的货物运输;而配送则是近距离、小批量、品种比较复杂,按用户需要搭配品种与数量的服务体系。
3、装卸搬运子系统:从物流过程分析,装卸搬运子系统是各项物流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输、仓储、配送过程中几乎都离不开装卸搬运。
而装卸搬运系统的设计,又应根据其服务的对象、作业场所、使用设备及物流业务的多少,综合考虑其系统工艺、硬件与软件等设计问题。
4、包装子系统:包装分工业包装、商品包装以及在运输配送中为保护商品所进行的拆包、再包装和包装加固等业务活动。
5、仓储子系统:仓储是物流的一个中心环节,是物流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也是许多货运站、货运中转站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货物运输(配送)网络中也是一种典型的节点类型。
仓库是物流活动不不缺少的基地。
6、流通加工子系统:所谓流通加工主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为了方便销售、组织合理运输、提高物理效率而对物料、产品进行的加工作业。
7、物流信息子系统:物料信息贯穿于物流系统内外及各个子系统业务活动的全部过程之中,是沟通各个子系统的“脉络”和“神经”,是物流各项业务活动系统化的最重要的支持。
4、第三方物流是指物流活动由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它是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产物。
优势:可减少或控制经营成本,充分利用现有资金,产生现金流入,降低风险,确保获得内部没有的资源。
物流基础必学知识点
![物流基础必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916656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8.png)
物流基础必学知识点
1. 物流的定义和作用:物流是一种确保产品或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流动过程,包括采购、运输、仓储、配送和售后服务等环节,其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满足客户需求。
2. 物流网络和供应链:物流网络是指各个物流环节和各方参与者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关系,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等。
供应链是指从原材料的采购到最终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参与方之间的协作关系。
3. 货物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水运等不同的运输方式,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可以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距离和时效要求进行。
4. 仓储管理:包括货物的存储、标记、保管和调配等活动,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仓库类型和仓储系统。
5. 运输管理:包括运输计划、调度和跟踪等活动,以确保货物按时送达目的地,并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和风险。
6. 订单处理和配送:包括接受订单、处理订单、包装商品和安排配送等活动,以确保客户的需求得到及时满足。
7. 物流信息系统:使用信息技术来支持和管理物流活动,包括物流规划、执行和控制等方面的功能。
8. 物流成本管理:包括物流活动的成本测算、控制和优化,以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9. 物流风险管理:包括货物的损失、损坏、延误和盗窃等风险管理,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物流过程的安全和可靠。
10. 物流可持续发展:以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为核心,推动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采用绿色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现代物流学考试重点
![现代物流学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39f9b3301f69e31433294de.png)
1物流的概念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 物流的三个基本要素(1)流体:指物流中的“物”。
(2)载体:指物流借以流动的设施和设备(3)流向:指流体从起点到止点的流动方向3 现代物流的主要发展趋势(1)物流的标准化;(2)物流的信息化;(3)物流的网络化;(4)物流的一体化;(5)物流的柔性化;(6)物流的绿色化。
4 商流与物流的关系(1) 商流与物流的统一1)商流是物流的前提2)物流是商流的保证(2)、商流与物流的分离1)商物分离的特点a.保管:取消总公司仓库和营业仓库分散保管方式;b.输送:由三段运输改为两段运输;c.配送:由分别送货改为回路配送。
5 商物分离的优点a.回路配送,提高了运输设备利用率,降低了运输费用,对用户服务质量也可改善。
b.使各部门的职能单纯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c.可以缓和市内交通拥挤现象。
d.物流作业集中,便于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提高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6 企业中按照物流作用不同的分类(1)供应物流 supply logistics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料时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2)销售物流 distribution logistics企业在出售商品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3)生产物流 production logistics企业生产过程发生的涉及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所进行的物流活动。
(4)回收物流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5)废弃物物流 waste material logistics将经济活动或人民生活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的物流活动。
7第三方物流(3PL,Third Party Logistics )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现代物流学考试重点
![现代物流学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df9973db8f67c1cfad6b8ed.png)
名词解释1。
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中,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的有机结合,优化管理来满足主要求得过程。
2。
包装: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3。
装卸: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
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成为搬运。
4。
配送:配送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5。
共同配送: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6。
流通加工:流通加工是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组装、价格贴附、商品检验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7。
第三方物流: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8。
仓库:保管、储存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总称9。
物流信息:反应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10。
第四方物流:是专门为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提供物流规划、咨询、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等活动。
11。
联合运输:简称联运,是指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完成一项进出口货物运输任务的综合运输方式。
12。
驮背运输:一种载货工具在某一段运程中,又承载在另一种交通工具上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简答①*¥*物流系统按照物流活动业务性质分类?1、生产物流2、供应物流3、销售物流4、回收物流5、废弃物流②*¥*实现物流合理化的途径?1、加强物流计划性2、组织物流直达化3组织物流短距化4、组织物资调运钟摆式运输5组织物流调运集中化6物流企业社会化7实现物流标准化8提高物流服务质量③*¥*交通运输企业经营现代物流要注意的问题?1、以现代物流理念来经营交通运输2、开拓物流市场,调整交通运输哈妮业务3、做好核心业务④*¥*集装箱应具备的条件?1、能长期反复使用、具有足够的强度2、各种运输方式联运中途中转时,箱内货物无需倒装3、具有便于快速装卸和搬运的装置4、便于货物装满与卸空,能充分利用箱内容器5箱内集合容积在1立方米以上。
现代物流学考试重点汇总
![现代物流学考试重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6cd4621763231126edb1129.png)
1.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中,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优化管理来满足物主要求的过程。
Logistics:In the flow of goods from the supply place to the receiving place, the functions of transportation, storage, loading and unloading, packaging, distribution processing, distribu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other functions are organically combined to optimize managemen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owner.2.供应链管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Us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to comprehensively plan business flow, logistics, information flow, capital flow, etc. in the supply chain, and plan, organize, coordinate and control.3.需求预测:需求预测是所有供应链规划的基础,供应链中的所有推动流程(push process)都是根据对顾客需求的预测来进行的。
Demand forecasting: Demand forecasting is the basis of all supply chain planning, and all driving processes in the supply chain are based on forecasts of customer demand.4.仓储:仓储是指通过仓库对物资进行储存、保管以及仓库相关储存活动的总称。
自考《现代物流学》各章要点汇总
![自考《现代物流学》各章要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916c4d1aef8941ea76e053d.png)
第1篇现代物流学总论第一章现代物流学概述1、传统物流:指物品的运输与储存及一些附属业务而形成的功能单一的物流模式。
(P3)2、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P3)现代物流强调系统整体优化。
现代物流一定有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支持;现代物流具有选进的物流科学技术。
3、现代物流的特征:(P4)反应快速化;功能集成化;服务系列化;作业规范化;目标系统化;手段现代化;组织网络化;经营市场化。
4、物流系统分类:按业务性质分:生产物流;供应物流;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
销售物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商品时,物品在供方与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
(P7)回收物流;废弃物流。
5、按相对范围分:(P7)企业物流;(指发生在本企业内部的物品实体流动。
)社会物流;综合物流;(指物质资料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以及生产过程各阶段之间流动的全过程。
)国际物流。
主要经营特征是:跨国经营。
6、物流系统功能:输入,输出,处理(或转化),限制(或制约),反馈。
7、物流子系统:运输子系统、储存子系统、装卸搬运子系统、包装子系统、配送子系统、流通加工子系统、物流信息子系统。
(P10)8、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P12)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它联结社会生产各个部分,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物流是社会再生产不断进行,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前提条件;物流是保证商流顺畅进行,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物质基础;物流技术的发展是决定商品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物流的改进是提高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
9、通过降低物料消耗而获得利润(第一利润源泉);通过节约活劳动消耗而增加利润(第二利润源泉);降低物流费用以取得利润(第三利润源泉)(P13)10、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物流活动。
现代物流管理考试资料重点整理
![现代物流管理考试资料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b8a61b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4f.png)
1.物流的概念: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 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物流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2.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①物流是生产不断进行的前提条件, 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必要环节。
物流为企业生产提供了外部和内部的经营环境, 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是企业生产运行的根本保证。
②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 是联系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纽带。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是由众多的产业、部门企业所组成的, 这些企业既互相依赖又互相竞争, 形成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物流就是维系这些关系错综复杂的产业、部门和企业的纽带。
物流这条纽带把众多的不同类型的企业和部门及众多产品连接起来, 成为一个有序运行的国民经济体系。
③物流是保证商流顺利进行、实现商品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的物质基础。
商流和物流构成了商品流通的两大环节, 商流和物流相互促进, 共同作用, 从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④物流技术的发展是决定商品生产规模及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物流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商品生产的消费条件, 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而且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 物流对社会生产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将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⑤物流发展是提高微观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
物流实践证明, 通过采用合理化组织运输和配送、减少装卸搬运次数、改进商品包装和装卸设备机具、提高物流效率、减少商品损耗等措施可以大大提高企业利润水平。
3.物流的基本服务职能: 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职能4.物流管理的重要性: ①加强物流管理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的关键措施。
②加强物流管理是强化物流技术、提高物流效率的根本途径③加强物流管理是改善物流质量、提高物流安全性的重要手段④加强物流管理是推行物流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措施。
现代物流学重点整理
![现代物流学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7b223e631126edb6e1a108b.png)
1、物流1、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耍•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 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木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2、物流网络足指物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和设施的集合。
物流网络是运输线路和节点组成的休系。
3、七大子系统:1、运输子系统:运输是物流业务的活动中心.是物流功能中报重要的一种.也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它又可以看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予系统。
凡物质资料在流动的过程中都离不开运输或搬运。
2.配送子系统:配送是物品位移的一种形式•它与运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常认为.运输一般是指远距离、大批虽、品种校取一•从生产厂家到批发商、商业企业或大型商店和用户的货物运输:而配送则是近距离、小批S、品种比较复杂•按用户需要搭配品种与数址的服务体系.S、装卸ft运子系统:从物流过程分析・装卸搬运子系统是各项物流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输、仓亦配送过程中几乎都离不开装卸搬运-而装卸搬运系统的设讣,又应根据其槪务的对象、作业场所、使用设备及物流业务的多少,综合考虑其系统工艺.换件与软件等设计问题。
4、包装子系统:包装分工业包装、商品包裝以及在运输配送中为保护商品所进行的拆包、再包装和包装加固等业务活动。
5、仓储子系统:仓储是物流的一个中心环节,是物流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也是许多货运站、货运巾转站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货物运输(配送)网络中也是一种典型的节点类型。
仓库是物流活动不不缺少的基地。
6、流通加工子系统:所iFf流通加工主要是拆在物流过程中为了方便销售、组织合理运输、提岛物理效率而对物料、产品进行的加工作业-7、物流信息子系统:物料信息费穿于物流系统内外及徐个子系统业务活动的全部过程之中・是沟通各个子系统的“脉络”和r申经”.是物流《^项业务活动系统化的报重要的支持。
4、第三方物流是指物流活动由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它是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产物。
优势:可减少或控制经营成木,充分利用现有资金,产生现金流入•降低风险・确保获得内部没有的资源。
现代物流学叶怀珍第四版知识点总结
![现代物流学叶怀珍第四版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ab9705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1.png)
现代物流学叶怀珍第四版知识点总结现代物流学是一门研究物流运作和管理的学科,它涵盖了物流系统的组成、运作流程、效率优化以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叶怀珍教授的《现代物流学》第四版是物流学领域的经典教材,总结了物流学的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对该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物流概述物流是指将物品从生产地点运输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包括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作用和特点等内容。
物流系统由供应链、运输、仓储、包装、信息和物料流动等组成。
物流的作用包括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效率和促进经济发展等。
二、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物流学的重要分支,它关注的是如何协调和管理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以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作。
供应链管理涉及到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库存管理、订单管理、运输管理、信息流管理等内容。
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缩短交货周期等。
三、运输管理运输是物流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涉及到货物的运输方式选择、路线规划、运力调度和运输成本控制等问题。
运输管理的目标是在满足货物运输需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运输效率。
常用的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和航空运输。
四、仓储管理仓储管理是物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仓库的选址、布局、设计、管理和运作等问题。
仓库的设计应考虑货物的存储需求、货物流动路径和仓库设备的布置等因素。
仓储管理旨在提高仓库的货物存储能力、货物流转效率和货物安全性。
五、包装管理包装在物流系统中起到保护货物、方便搬运和传递信息的作用。
包装管理涉及到包装材料的选择、包装设计、包装标识和包装成本控制等问题。
合理的包装设计可以减少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和丢失,并提高货物的存储密度和运输效率。
六、信息流管理信息流管理是现代物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信息的采集、处理、传递和利用等过程。
信息流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和精确准确,以提高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现代物流学》重点第一章概述1.物流的概念经历了三个阶段:1)物流概念的孕育与萌芽: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2)分销物流学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3)现代物流学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到现代;2.现代物流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电子化2)网络化3)社会化4)集约化5)系统化6)国际化3.物流的作用:1)物流贯穿商品生产流通全过程;2)物流有助于降低成本,提升用户价值;3)提升效益,增加销售和盈利;4)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4.物流系统的特点:1)目的性2)整体性(特点中最重要的)3)协调性4)专业性5)先进性与开放性5.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1)物流功能个别管理阶段;2)物流功能的系统化管理阶段;3)物流管理领域扩大阶段;4)企业内物流一体化管理阶段;5)供应链物流管理阶段;6.物流管理的基本内容:1)物流作业管理2)物流战略管理3)物流成本管理4)物流服务管理5)物流人力资源管理6)供应链管理7.物流管理的原则:1)总体上,坚持物流合理化原则,兼顾成本与服务,合理配置,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优化;2)宏观上,完善支撑要素建设,配合政府和专业机构的规划和指导;3)微观上,不仅要实现供应链的整体优化,还应该实现服务的专业化与增值化;4)服务上,遵循7R原则,即适合的数量、质量、时间、地点、商品、价格、优良的印象)8.物流标准化的特点:1)复杂性2)固有性3)科学性4)民主性5)经济性(特点中的重点)6)国际性9.物流标准化的意义:以前曾出过案例分析题物流标准化对于提高物流作业标准,加快商品流通速度,保证物流质量,减少物流环节,提高物流管理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推动物流技术的发展:1)物流标准化能够实现物流各环节衔接的一致性,加快流通速度;2)物流标准化是实施物流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3)物流标准化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4)物流标准化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推动物流技术的发展;5)物流标准化便于同外界系统的连接;6)物流标准化是加快物流系统建设的捷径;10.物流标准化的内容:物流系统标准化、物流作业标准化、管理组织工作标准化;第二章仓库与库存管理11.仓库的功能:1)储存与保管2)调节供需平衡3)调节货物运输能力4)配送与流通加工12.仓库的分类:1)按用途分:a.自用仓库;b.营业仓库;c.公用仓库;2)根据保管形态分:a.普通仓库;b.保温仓库;c.特种仓库;d.水上仓库;3)根据建筑形态分:a.按建筑构造分:平房仓库、多层仓库、高层仓库、地下仓库等b.根据建筑材料分:钢筋混凝土、混凝土预制板、木制建筑、钢骨架建筑仓库4)根据功能及其分:a.储存仓库b.流通仓库;c.配送中心;d.保税仓库;13.仓库管理原则:1)质量第一;2)预防为主;3)讲究科学;4)提高效率;5)确保安全14.库存的分类:1)按其在生产加工与配送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分: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产成品库存;2)按经营过程的角度分类:a)经常库存;b)在途库存:是指处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上的库存,即在到达目的地之前不能被使用,但是它仍然是库存的一部分;c)安全库存:指为了预防不确定性因素(短时间内的大批订单、交货期延长)而准备的库存;d)投机库存:是指为了满足正常需求之外的某种需求而准备的库存;e)季节性库存;f)促销库存g)呆滞库存15.协同供应体系下的库存管理模式:1)及时供应(Justintime,JIT);2)寄售库;(consignmentwarehouse,CW)3)联合库存管理模式(Jointmanagedinventory,JMI):是一种基于协调中心的库存管理方法,是为了解决供应链体系中的牛鞭效应,提高供应链的同步进化程度而提出来的。
4)虚拟库存(Virtualinventory,VI):把未来可能需要而又没有的物品的所有相关信息建立档案,包括品名、规格、价格和数量等,在需要的时候能使用上。
第三章现代包装16.包装的概念:在现代物流领域,物流包装是指物流服务提供方为了保证客户完整、方便、正确地获得并享有产品使用价值和品牌价值而进行的产品封装设计、制作和使用等系列活动的总和。
17.包装的作用:1)保护性;2)便利性;3)商业性18.产品包装基本原则:1)适用原则;2)美观原则;3)可靠原则;4)经济原则;5)科学原则。
19.防震保护技术:1)全面防震包装方法;2)部分防震包装方法;3)悬浮式防震包装方法;20.防破损保护技术:1)捆扎及裹紧技术;2)集装技术;3)选择高强保护材料;第四章装卸搬运21.装卸搬运的特点:1)装卸搬运是附属性、伴生性的活动;2)装卸搬运是支持、保障性活动;3)装卸搬运是衔接性的活动;22.装卸搬运的地位与作用:1)装卸搬运是物流各环节之间相互转换的桥梁;2)装卸搬运是伴随运输和保管等活动而产生的必要活动;3)装卸搬运是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环节;23.装卸搬运的类型:1)按货物的集散程度分:单件装卸搬运、集装装卸搬运、散装装卸搬运;2)按搬运设备的作业特点分:间歇性装卸搬运、连续装卸搬运;3)按作业手段和组织水平分:人工作业、机械化作业和自动化作业;4)按搬运实施的物流设施和设备对象分:仓库装卸、铁路装卸、港口装卸、汽车装卸;24.叉车的优点:灵活、机动性强、转弯半径小、结构紧凑、成本低廉;25.巷道式堆垛机的特点:构造轻巧,能在很窄的走道内操作减轻堆垛工人的劳动强度,且堆码或提升高度较高,仓库的库容利用率较高,作业灵活;26.输运机的优缺点:优点:生产率高、设备简单、操作简便;缺点:一定类型的连续输送机只适合输送一定种类的货物,不适合搬运很热的物料或是形状不规则的单件货物;只能沿一定线路定向输送,因此在使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7.装卸搬运设备的选择依据:1)设备特点;2)货物特点;3)时间因素;4)设备成本;28.装卸搬运设备的选择方法:---通过距离、物流量和搬运设备的关系:1)简单的搬运设备适合距离短、物流量小的搬运要求;2)复杂的搬运设备适合距离短、物流量大的搬运要求;3)简单的运输设备适合距离长、物流量小的运输要求;4)复杂的运输设备适合距离长、物流量大的运输要求第五章现代运输29.运输的功能:产品的转移功能和产品的储存功能;30.运输管理应遵循四项原则:及时、准确、经济、安全。
31.运输合理化的定义:运输合理化是指从物流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依照物品流通规律,应用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原理与方法,合理使用各种运输方式,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以最短的路径、最少的环节、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劳动消耗,组织好货物的运输与配送。
32.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1)运输距离;2)运输环节;3)运输工具;4)运输时间;5)运输费用;33.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1)与运输方向有关的不合理运输:对流运输、空驶;2)与运输距离有关的不合理运输:迂回运输、过远运输;3)与运输货物有关的不合理运输:重复运输、无效运输;4)运力选择不当的不合理运输:违反水路分工,弃水走陆路运输、铁路短途运输、水运的过近运输;34.合理化运输的主要形式:区分产销平衡、直达运输、提高技术“装载量”、推进综合运输方式35.运输合理化途径: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2)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推进共同运输;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的运输;5)尽量发展直达运输;6)配载运输。
第六章流通加工与配送36.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含义:流通加工合理化是实现流通加工的最优配置,也就是对是否设置流通加工环节、在什么地方设置、选择什么类型的加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装备等问题做出正确抉择。
37.不合理流通加工的表现形式:1)流通加工地点的设置不合理;2)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3)论证不足,使得流通加工成为多余环节;38.流通加工合理化途径:1加工与合理商流相结合;2加工与配送想结合;3加工与合理运输相结合;4加工与配套相结合;5加工与节约相结合;39.配送的类型:1)按配送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分:少配置、大批量配送;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配送;成套配套配送2)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分:定时配送;定时定量配送;即时配送定量配送---是按规定的批量在一个指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的配送;定时定量定路线配送:是指在规定的运行路线上,制定配送车辆到达的时间表,按时间表进行的配送;3)按配送主体分:生产企业配送;分销商配送;连锁店集中配送;社会配送中心配送40.不合理的配送表现形式:1)资源筹措的不合理;2)库存决策不合理;3)价格不合理;4)送货中的不合理运输;5)配送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6)经营观念不合理;41.配送合理化措施:1)推行加工配送;2)推行共同配送;3)实行双向配送;4)推行准时配送系统;5)推行及时配送42.资金标志:1)资金总量;2)资金周转;3)资金投向的改变;43.配送中心的类型:1)从经营主体的角度划分:厂商主导、批发商主导型、零售商主导型、物流企业主导型配送中心,共同型配送中心---是为了实现物流活动的效率化,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相互协作共同开展配送活动的一种形式;2)从服务对象分:面向最终消费者的配送中心;面向制造企业的配送中心;面向零售商的配送中心;3)从配送货物的性质分:商业货物配送中心;非商业货物配送中心;4)按配送中心的功能分:通过型配送中心;集中库存型配送中心;流通加工型配送中心44.配送中心的作用:1)使得供货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2)经济高效地组织储运;3)实现物流的系统化和专业化;4)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成长;5)完善连锁经营体系。
45.配送中心的基本功能:1)采购、集货功能;2)储存功能;3)分拣功能;4)加工包装功能;5)配货、分放功能6)送货功能;7)商品展示和贸易功能;8)信息处理功能。
第七章供应链管理46.供应链管理的特征:1)复杂性;2)动态性;3)面向用户需求;4)交叉性;5)创新性;6)风险性47.供应链的分类:1)按经营方式的不同分:1)推式供应链;2)拉式供应链2)按性质和功能不同分:1)稳定的供应链和动态的供应链;2)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链;3)有效性供应链和反应性供应链;4)企业供应链和产品供应链;3)按供应链定位战略分:1)面向库存制造的供应链;2)面向订单装配的供应链;3)面向订单制造的供应链;4)面向订单采购的供应链;48.供应链管理(SCM)的定义:是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在核心企业协调下,本着共赢原则,以提高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协同商务、协同竞争为商业运作模式,通过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和集成技术,达到对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业务流和价值流的有效规划和控制,从而将客户、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服务商等合作伙伴连成一个完整的网状结构,形成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战略联盟的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