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现场勘查
简述犯罪现场勘查的要求
![简述犯罪现场勘查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8f02f2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5a.png)
犯罪现场勘查的要求一、概述犯罪现场勘查是刑事侦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犯罪现场进行全面、详细、科学的勘查,可以为案件的破案提供重要的物证、证据、线索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犯罪现场勘查的要求及相关内容。
二、保护现场1.即刻展开警戒:警方在接到犯罪现场报警后,应立即对现场进行警戒,防止人员闯入、破坏或污染犯罪现场。
2.隔离现场:警方需要将犯罪现场进行隔离,避免外人进入并对现场进行改动。
犯罪现场隔离应及时进行,以防止证据的丢失或破坏。
3.确保安全:警方在勘查现场时需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佩戴必要的警用装备,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三、勘查步骤1.拍摄现场:–使用犯罪现场勘验记录表进行详细记录。
–拍摄犯罪现场的整体状况,包括周边环境、现场布局、可能存在的线索等。
–逐一拍摄现场细节,包括尸体、血迹、足迹、指纹等物证标记。
2.勘查现场:–仔细勘查现场,查找可能存在的线索及物证。
–根据案件性质,重点关注与案件有关的地方或物品,如案发地点、受害者遗体、嫌疑人可能留下的痕迹等。
–进行现场测量,并绘制现场图,用于后续的分析和还原。
3.采集物证:–采集物证时需要佩戴手套,避免污染。
–采集不同类型的物证时,应使用合适的方法和工具,以保证物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物证采集后,应妥善包装、标记,并填写相关记录表。
4.记录勘查过程和结果:–在勘查现场的过程中,警方应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现场勘验的时间、人员、过程等。
–记录现场勘查结果,并与现场照片、物证采集记录相对应,以便后续分析和证据呈现。
四、要求与技巧1.科学技术支持: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DNA检测、指纹鉴定等,增强现场勘查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循序渐进:勘查人员需要根据现场情况,有条不紊地进行现场勘查,避免遗漏或混淆线索。
3.团队合作:勘查人员之间应进行有效的协作与配合,确保勘查工作的高效进行。
4.保密机制:勘查人员需严格遵守保密规定,避免将案件信息泄露给外部人员。
五、问题与挑战1.无声证言:很多犯罪现场无法提供直接的目击证人,因此勘查人员需要通过物证等间接证据进行推断和还原。
现场勘查规则
![现场勘查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1c59b28ba0116c175f0e488c.png)
现场勘查指挥人员和勘查人员的姓名,职务;
见证人的姓名,职业和住址;
勘查的起止时间,勘查的程序,当时的气候和光线条件;
现场的地点,位置,周围环境;
现场中心和有关场所情况,现场变动和变化的情况研究反常现象;
公安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规则(1979年4月修订)
一 现场勘查是侦破刑事案件的首要环节,在刑事侦察工作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其任务是:发现和搜集犯罪的痕迹物证,研究分析案情,判断案件性质,确定侦察方向和范围,为破案提供线索和证据。
二 教育基层公安保卫人员和治安保卫委员会的人员,获悉发生案件后,应立即组织好力量保护好现场,同时向上级公安机关报告。保护现场的具体任务是:
第三,根据尸体伤痕情况,判明死因和罪犯的杀人手段;同时详细检验尸块断离的位置和特征,判明罪犯碎尸的方法和碎尸工具的种类,罪犯是否熟悉人体解剖结构,懂得肢解尸体的简便方法,从而推断罪犯的职业特点。
第四,仔细检验尸块包装物、粘附物的性状、类别、特殊记号和其他特征,推断碎尸现场应该具备的条件和地区范围。
1 划定保护范围,布置警戒,维持秩序,在勘查人员到达之前,不允许任何人进入现场。
2 遇到气候变化等情况,可能使痕迹,物证遭到破坏时,应采取措施妥善保护。
3 发现犯罪分子尚未逃离现场时,应立即扭送公安机关;发现重大犯罪嫌疑人时,要布置专人监视;对罪犯或嫌疑人要提高警惕,防止逃脱,行凶,自杀或毁灭罪证。
第一,将尸体按照人体解剖位置排列,观察相同部位有无重复,两侧是否对称;断离部位是否连续,断离能否吻合;各个尸块的新鲜程度或腐败程度是否一致;皮肤的色泽、弹性及皮下脂肪的丰满程度是否一致;其血型、性别是否相同等等。进行种属鉴定以及个人识别鉴定,认定各个尸块是否为同一具尸体。
犯罪现场勘查与证据提取
![犯罪现场勘查与证据提取](https://img.taocdn.com/s3/m/cc45656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c.png)
照片拍摄技巧和要求
清晰度高
确保照片清晰度高,能够准确反映现场痕迹、物证的细节特征。
多角度拍摄
从不同角度拍摄现场痕迹、物证,以便后续分析和比对。
标注关键信息
在照片上标注关键信息,如痕迹、物证的位置、编号等,方便后 续查找和整理。
报告编写格式和注意事项
观察现场时,应注意寻找与周围环 境不协调的异常现象,如破损的门 窗、凌乱的物品等,这些可能是犯 罪行为的痕迹。
分析痕迹形成原因
对于发现的异常现象,应进一步分 析其形成的原因,判断是否与犯罪 行为有关。
搜索法
划定搜索范围
根据现场情况和初步调查 结果,划定搜索范围,确 定需要重点搜索的区域。
细致搜索
在划定的搜索范围内,进 行细致全面的搜索,注意 发现可能隐藏的证据或线 索。
特点
犯罪现场具有客观性、特定性、 可知性和再现性。
犯罪现场类型
01
室内现场
发生在居民住宅、办公室、商店、仓库等封闭空间的犯在街道、广场、田野、山林等开放空间的犯罪现场 。
03
特殊现场
包括网络犯罪现场、交通犯罪现场等,具有不同于传统 犯罪现场的特殊性。
现场保护重要性
防止证据破坏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勘查成果总结
现场勘查流程规范化
本次勘查遵循了严格的现场勘查流程,从现场保护、实地 勘验、物证提取到现场记录等各个环节均按照规范执行, 确保了勘查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物证提取技术先进
采用了先进的物证提取技术,如DNA分析、指纹比对等, 成功提取到了关键物证,为案件侦破提供了有力支持。
提取物证法
发现物证
《犯罪现场勘查》教学大纲(本科)
![《犯罪现场勘查》教学大纲(本科)](https://img.taocdn.com/s3/m/69cd0d7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4.png)
《犯罪现场勘查》教学大纲(本科)编制说明《犯罪现场勘查》是按照侦查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要求开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犯罪现场、现场勘查的前期处置、现场保护、现场访问、现场实地勘验、现场勘验检查记录、现场分析、现场勘查信息的录入与查询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力求使学生理解犯罪现场和犯罪现场勘查的基本知识,明确犯罪现场勘查的意义、目的和任务,掌握现场勘查前期处置、现场保护、现场访问、实地勘验的基本知识、实战应用技能和现场分析的内容、依据与基本方法,熟练掌握现场勘验检查记录制作及现场勘查信息的录入与查询技能,具备一般犯罪现场的勘查能力。
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作业训练法、观摩训练法、模拟演练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组织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性和公安特色。
本大纲由×××起草,×××审核,经×××批准,于××××年××月实施。
一、课程代码:二、课程名称:《犯罪现场勘查》三、课程类型:专业教育模块课程四、适用对象:侦查学专业(本科)五、课程学时:48,讲授学时:28,实践学时:20。
六、教学内容:第一章犯罪现场勘查前期处置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现场勘查的基本理论,熟悉现场勘查前期处置工作内容,明确接报案处置和临场处置的要求和步骤,掌握接报案件、临场处置的基本技能。
第一部分学生自学知识《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规则》中有关规定第二部分教师讲授重点一、犯罪现场与犯罪现场勘查二、接报案处置三、临场处置第三部分实训项目一、接报案实训目的:使学生加深对接报案要求、步骤和内容的理解,掌握接报案处置的基本技能,学会制作接报案笔录等相关文书。
内容:接报案的一般程序和技巧,不同案件、不同情况下应当向报案人问明的问题,制作、填写接报案笔录、《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和《接受案件回执单》等。
现场勘验的基本程序
![现场勘验的基本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ab566a3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9.png)
现场勘验的基本程序现场勘验的基本程序现场勘验是刑事侦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为了收集、保护、固定和鉴定犯罪现场的物证和证据,为案件侦破提供有力的支持。
下面将从勘验前的准备工作、勘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勘验后的处理等方面来介绍现场勘验的基本程序。
一、勘验前准备工作1.了解案情在进行现场勘验之前,必须要对案情有一个全面了解,包括犯罪发生地点、时间、对象、手段等方面。
只有对案情有充分了解,才能制定出相应的勘验计划和措施。
2.组织人员根据案件性质和大小,选择一定数量和专业水平合适的人员参与现场勘验。
一般来说,参与现场勘验的人员应包括主办民警、技术鉴定人员、翻译等。
3.准备装备在进行现场勘验之前,必须要准备好必要的装备和工具。
例如:相机、测量工具、标识物等。
另外,在进行某些特殊类型案件(如火灾、爆炸等)的现场勘验时,还需要相应的特殊装备。
4.勘验计划在了解案情和组织人员、准备装备之后,必须要制定出详细的勘验计划。
勘验计划应包括勘验地点、时间、人员分工、勘验内容等方面。
二、现场勘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现场保护在进行现场勘验之前,必须要对现场进行保护。
例如:设置警戒线、限制进出等措施。
另外,在进行某些特殊类型案件(如火灾、爆炸等)的现场勘验时,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2.物证保护在进行现场勘验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物证的保护。
例如:避免污染和损坏物证等。
同时,在取得物证后,必须要妥善保管,并及时送往鉴定机构。
3.测量标识在进行现场勘验过程中,必须要对现场进行测量和标识。
例如:对于血迹、痕迹等物证需要测量其位置和大小;对于重要的物证需要用标识物标记。
4.现场拍照在进行现场勘验过程中,必须要对现场进行拍照。
拍照应包括全貌照、局部照、特写照等。
同时,在拍摄时必须要注意光线和角度,保证照片的清晰度和真实性。
5.勘验笔录在进行现场勘验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勘验笔录。
勘验笔录应详细记录现场情况、物证情况等内容。
另外,在记录时还需要注意语言准确、逻辑清晰。
犯罪现场勘查
![犯罪现场勘查](https://img.taocdn.com/s3/m/192f57af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5.png)
犯罪现场勘查第一章犯罪现场1.犯罪现场:是指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活动的地点和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一切场所;2.犯罪现场的构成⑴、时间、空间要素,基本要素;⑵、犯罪行为要素,本质要素;⑶、物质变化要素:3、犯罪现场的特点:现场形态的暴露性与因果联系的隐蔽性;犯罪现场的整体性与形成过程的阶段性;同类现场的共同性与个案现场的特殊性;4、犯罪现场的分类⑴、根据犯罪现场形成后有无变动:原始现场、变动现场;⑵、根据现场在案件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主体现场、关联现场;⑶、根据现场的真伪性质及其伪装程度:伪装现场、伪造现场;附:两种现场本质区别:有无犯罪行为的存在;⑷、静态现场、动态现场;⑸、根据犯罪现场所处空间是否具有封闭性:室内现场、室外现场;⑹、根据犯罪现场以及遗留痕迹、物证所在处所的空间大小:宏观现场、围观现场; 第二章现场保护1、现场保护:指在案件发生后,为了维护犯罪现场的秩序与安全,使犯罪现场的痕迹、物证免遭破坏,先期到达现场的公安保卫人员在犯罪现场及周围实施封锁、警戒等一系列保护措施的总称;2、现场保护中的紧急措施:⑴、急救人命;⑵、扑灭火险;⑶、制止犯罪;⑷、排除障碍;3、现场保护的任务:⑴、核实情况,迅速上报;⑵、划定范围,布置警戒;⑶、采取紧急措施;⑷、收集对案件的反映;⑸、对侦查人员的汇报;⑹、收集周围人员情况信息;4、现场保护的方法:⑴、痕迹物品的保护:标示法、记录法、遮盖法、转移法、板桥法、提取法;⑵、水中尸体的保护:静水无需打捞;有冲走危险应固定或打捞上岸后遮盖保护;⑶、火场尸体的保护:尸体有被烧毁或被倒塌的砖石覆盖危险,应设法将尸体移出火场保存;⑷、吊挂尸体的保护:剪断绳索要点有二:①、下面有人托住;②避开绳结及身体接触的部位剪断5、现场保护的意义:⑴、有利于查明现场内发生的犯罪行为;⑵、有利于收集犯罪证据和发现侦查线索;⑶、有利于保守现场勘查工作的秘密;6、现场保护的原则:⑴、迅速及时;⑵、救助优先;⑶、尽可能保持现场原始状态;第三、四章现场勘查1、现场勘查:指刑事案件发生后,侦查人员为了查明犯罪事实,发现侦查线索,收集犯罪证据,依法运用一定的策略方法和刑事技术手段,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和尸体等进行勘验、检查,对被害人、事主和其他知情人进行调查询问的一项初动侦查活动;2、现场勘查的任务:1查明事件和案件性质2查明犯罪活动情况3发现提取犯罪证据4固定犯罪现场状况5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3、现场勘查的要求:及时、全面、细致、客观、合法、安全4、侦查人员执行勘查任务时应当佩戴由公安机部统一制发的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证5、现场勘查的意义:⑴、现场勘查是刑事案件侦查的起点和基础;⑵、现场勘查是发现侦查线索和收集破案证据的重要手段;⑶、现场勘查所获的情况是侦查破案的客观依据;6、见证人:勘验、检查现场时应当邀请一至二名与案件无关的公民作见证人;不能作为见证人的情况:1与案件有关的当事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2在职的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公安人员或刑事技术鉴定人员3有犯罪嫌疑或因违法犯罪受过打击处理的人员4未成年人5精神上、生理上有缺陷,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履行见证义务的人员6发案地临时居住人员7、现场勘查指挥员的条件:一是具备人民警察的身份;二是具有现场勘查的专业知识;三是具有一定的组织指挥能力;8、现场勘查的最低权限是县级公安机关;9、现场勘查的其他参与人员:邀请的见证人、商请的检察官、聘请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第五章现场访问1、现场访问:是指侦查人员在现场勘查过程中,未查明案情,收集侦查线索和证据,就案件的发生、发现等情况,依法对有关人员进行查访、询问的一项专门侦查活动;3、现场访问的意义:⑴、为及时采取紧急措施提供依据;⑵、为划定勘验范围、确定勘验重点提供依据;⑶、与实地勘验材料相互印证,及时补漏;⑷、有利于正确的分析判断案情;⑸、有利于获取犯罪证据;4、现场访问的对象根据访问对象与现场或案件关系的远近划分:第一层次访问对象:发现人和报案人;第二层次访问对象:被害人及其家属、关系亲近的人、被害单位的直接负责人;第三层次访问对象:其他知情人;5、现场访问的内容1刑事案件发现和发生的时间、地点、详细经过,发现后采取的保护措施,现场所见情况,有无可疑人或其他人在现场,现场有无反常情况,以及物品损失等情况;2现场可疑人或作案人数、作案人性别、年龄、口音、身高、体态、相貌、衣着打扮、携带物品及特征,来去方向、路线;3与刑事案件现场、被害人有关的其他情况6、现场访问的原则:个别访问原则;及时访问原则;依法访问原则7、现场访问的要求:及时询问、个别询问、告知访问对象其权利和义务、遵循权限和数量要求第六章现场勘验1、现场勘验:又称实地勘验,是侦查人员为了发现、收集侦查线索和犯罪证据,查明案情,揭露证实犯罪,借助感觉器官和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和存在于这些场所中的痕迹、物品、尸体及人身等客体所进行的勘验、检查活动;2、现场勘验的对象93:犯罪场所;犯罪痕迹;犯罪遗留物;尸块、尸体;相关的人身检查;3、现场勘验的步骤:⑴整体巡视; ⑵初步勘验;⑶详细勘验;⑷结束勘验;※4、现场勘验的常采取顺序P102⑴、由中心向外围勘验;⑵、由外围向中心勘验;⑶、沿着作案人的行走路线勘验;⑷、从犯罪的出入口处进行勘验;⑸、分片、分段、分层勘验;⑹、从某个特定部位开始勘验5、个体勘验的原则:⑴、先静观后动手;⑵、先固定后提取;⑶、先地面后高处;⑷、先外表后内部;⑸、先重点后一般;⑹、先易逝后稳定;6、现场勘验的方法:观察法、比较研究法、检测法、实验法7、实验法:在现场勘查的过程中,侦查机关为了确定与案件有关的某一事实或现象发生或存在的客观可能性及其方式,依法将该事实或现象参照案件原有的条件重新加以演示的侦查活动8、实验法的要求:县级批准、见证人在场、与案件条件相近、反复多次实验、有伤风化的情况不能做、实验做完要制作现场实验记录第十一章现场分析1、现场分析:是指现场勘查指挥员在现场勘查基本结束后,组织全体勘查人员根据现场访问和实地勘验所获得的材料,对现场和案件情况以及初步侦查方案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作出判断的一项侦查活动;2、现场分析概念理解特点⑴、现场分析的时间具有特定性;⑵、参加现场分析的人员具有复杂性⑶、现场分析的内容具有广泛性;⑷、现场分析的性质具有法定性;3、现场分析的任务:⑴、全面了解、掌握现场情况;⑵、对案件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判断;⑶、弥补现场勘查前期工作的失误与不足;⑷、决定初步应采取的侦查措施;⑸、做好现场的善后处理;4、现场分析的步骤:⑴、汇集材料;⑵、鉴别材料;⑶、分析判断;方法:⑴、单项剖析;⑵、综合分析;⑶、逻辑推理;5、现场分析的内容⑴、分析判断案件性质①、分析事件性质罪与非罪界定:一、根据实地勘验的情况分析;二、根据现场访问情况分析;三、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四、根据检验鉴定结论分析;②、确定案件性质刑事案件:一、根据受害单位或受害人的情况分析;二、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分析;三、根据事主、受害人及其亲属和有关人员提供的情况分析;四、根据现场上所反映出的各种迹象分析;⑵、分析判断作案时间①、根据事主、被害人、目击者及其他知情群众提供的情况分析;②、根据现场上记载时间的物品所表明的时间分析;③、根据现场上痕迹的新旧程度和有关物品的状态分析;④、根据尸体现象及胃内容物消化程度分析;⑤、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分析;⑥、根据现场所处环境、交通状况分析;⑦、根据现场实验的结果分析;⑧、根据事主、受害人、周围群众的生活习惯分析;⑨、根据破坏现场障碍物的工程量大小及被盗财物的数量和被害人的人数进行分析;⑶、分析判断作案地点①、根据现场访问所获得的情况分析;②、根据现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分析;③、根据现场上发现的各种痕迹物证分析;④、根据尸体包裹物分析反常情况;⑤、根据尸检提供的各种信息分析;⑷、分析判断作案工具①、根据被害人、知情人提供的情况分析;②、根据现场遗留的工具痕迹分析;③、根据现场遗留的可疑工具及其与作案工具相关的物品分析;④、根据现场犯罪痕迹内外的各种微量物质分析;PS:解决两问题:a.分析是否为原始现场;b.分析与作案人之间的关系;⑸、分析判断作案人数①、根据受害人、知情人提供的情况分析;②、根据现场上发现的痕迹分析;③、根据现场上的遗留物分析;④、根据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分析;⑹、分析判断作案人的特征主要三方面①、犯罪分子的自然特征条件;内容:体貌、衣着、习惯、嗜好等;②、犯罪分子的社会特征条件;内容:一、社会身份、职业特征;二、居住状况;三是否惯犯;③、犯罪分子作案的必备条件;内容:从持枪条件、具备和使用爆炸物条件、特殊技能、知情程度、体能状况、交通工具、作案工具等方面综合分析;⑺、分析判断作案过程①、根据受害人、知情人的陈述分析;②、根据现场上遗留的各种痕迹特征分析;③、根据现场上物品陈设情况分析;⑻、分析判断作案人的作案动机目的①、根据被害人的情况分析;②、根据作案的中心目标、目的物及产生的后果分析;③、根据作案人作案手法和现场上的活动过程分析;⑼、分析判断被害人的背景①、分析被害人的被害情况;②、分析被害人的职业身份;③、分析被害人的人际交往;④、分析被害人的家庭关系;⑤、分析被害人的经济情况;6、侦查方向:指侦查工作中应该在哪些人员中展开排查7、确定侦查方向的依据:2101根据案件性质确定;如同为杀人案件,奸情杀人案件的侦查方向为与被害人或其配偶有不正当两性关系的人,报复杀人案的侦查方向为与被害人生前有利害冲突关系的人2根据作案人人身形象特征确定3根据作案人对现场及被害人的熟悉程度确定4根据作案人的行踪、动向确定8、侦查范围: 指地域范围和职业范围9、确定侦查范围的依据2111根据作案人的作案时间选择、空间构型来确定2根据现场上遗留的痕迹、物品确定; 3根据作案手段和方法确定4根据赃款、赃物的可能去向确定5根据作案人的穿戴、语言等特征分析名词解释犯罪现场:是指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活动的地点和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一切场所;现场保护:指在案件发生后,为了维护犯罪现场的秩序与安全,使犯罪现场的痕迹、物证免遭破坏,先期到达现场的公安保卫人员在犯罪现场及周围实施封锁、警戒等一系列保护措施的总称;现场勘查:指刑事案件发生后,侦查人员为了查明犯罪事实,发现侦查线索,收集犯罪证据,依法运用一定的策略方法和刑事技术手段,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和尸体等进行勘验、检查,对被害人、事主和其他知情人进行调查询问的一项初动侦查活动;现场访问:是指侦查人员在现场勘查过程中,未查明案情,收集侦查线索和证据,就案件的发生、发现等情况,依法对有关人员进行查访、询问的一项专门侦查活动;现场勘验:又称实地勘验,是侦查人员为了发现、收集侦查线索和犯罪证据,查明案情,揭露证实犯罪,借助感觉器官和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和存在于这些场所中的痕迹、物品、尸体及人身等客体所进行的勘验、检查活动; 实验法:在现场勘查的过程中,侦查机关为了确定与案件有关的某一事实或现象发生或存在的客观可能性及其方式,依法将该事实或现象参照案件原有的条件重新加以演示的侦查活动现场分析:是指现场勘查指挥员在现场勘查基本结束后,组织全体勘查人员根据现场访问和实地勘验所获得的材料,对现场和案件情况以及初步侦查方案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作出判断的一项侦查活动;。
刑事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03
![刑事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03](https://img.taocdn.com/s3/m/81fe2faaa0116c175f0e484e.png)
一、犯罪现场勘查课程简介
导言
二、我国犯罪现场勘查的发展史
犯罪现场勘查内容体系
犯罪现场勘查总论部分
犯罪现场勘查分论部分
现
犯 罪 现
犯 罪 现
犯 罪 现 场
场 勘 查 现现 现 的 场场 场
场 场 勘 组 访勘 分
概 保 查 织 问验 析
述护
概 述
与 指
挥
现 场 搜 索
犯 罪 现 场 勘 查 记 录
• 两个现场提取的指纹输入指纹自动识别 系统进行特征放大编辑处理 认定部分指 纹系同一人所留。
• 根据蚊帐上“扬中市跃华皮革制造有限 公司”字样胶带 发现该公司有工人也叫 “朱建平”,其于8月13日与同事宗继军 一同辞职回家,下落不明。至此,犯罪 嫌疑人朱建平和宗继军被成功锁定。
彭文教授对全国犯罪现场勘查大 练兵比赛的总结
• 后排座位上一只矿泉水瓶子上显出指纹 三枚。
• 最后技术人员对车内进行了“502”胶熏 显
• 技术人员在车内提取了40余处血痕送到 扬州市公安局DNA实验室检验,均为被 害人血迹。
• 对两个矿泉水瓶瓶口进行DNA检材处理, 为非一人所留。
• 尸检结果:刺破心脏,导致被害人因心 脏循环衰竭死亡
• 死者 镇江市江天出租汽车公司驾驶员沈宝 安。
动
现 针对这类现场必须要将现场上的变
场 动排除
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 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思
以犯罪现场形成以后有无重
考 大变化为标准。
该分类在实践中 有什么现实意义?
思
对勘验的方式方法和对现场
考 分析的准确性有直接的影响
在实践中是否可以只重视 原始现场不重视变动现场?
现场勘验检查概述
![现场勘验检查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5c0a30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6e.png)
现场勘验检查概述现场勘验检查是刑事侦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指在刑事侦查工作中,警方到案发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拍照、取证和保护现场等工作,目的是确定案发事实和情况,查清案件真相,为案件的定性和查找罪犯提供基础资料。
现场勘验检查的程序分为以下几步:1. 初步了解案件情况。
在前往现场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对案件进行初步了解,包括案发地点、案发时间、案发人员、案件性质等情况,以便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预先制定勘验检查的方案。
2. 到达现场。
到达现场后,警方需要首先保护现场,防止现场被破坏或人员大规模涌入,打乱现场的秩序和证据的线索。
同时要保证现场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件和交通事故等情况。
3. 搜集资料和证据。
警方需要对现场进行周密的勘查和检查,搜集到案件相关的物证和证据。
包括痕迹勘验、现场拍照、录像等方式来记录现场情况。
同时,根据案件情况,需调取现场周围的监控视频、讯问目击证人等,从多个角度的证据上进行搜集。
4. 进行现场勘验。
在对现场进行检察后,警方需要根据事先预设好的勘验方案来进行勘验。
现场勘验包括技术性勘验和普通勘验。
技术性勘验主要是针对专门领域内的勘验,如指纹勘验、痕迹勘验等;普通勘验包括查找和初步分析犯罪手法等,警方需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案件细节进行仔细推敲。
5. 根据勘验结果,制定下一步工作方案。
根据现场勘验的结果和搜集到的资料和证据,警方需要进一步制定下一步的侦查方案,确定侦查的重点,进一步深入挖掘案件线索和犯罪嫌疑人的轨迹,最终抓获罪犯。
总之,现场勘验检查是刑事侦查中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一环,它是刑事侦查重要基础。
只有通过仔细、周密的现场勘验检查,才能找到案件真相,为后续的侦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警方在进行现场勘验检查的时候,务必要认真负责、科学周密,以保证检查工作的严密性和客观性。
学习犯罪现场勘查的心得体会
![学习犯罪现场勘查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2d8743b27284b73f3425032.png)
学习犯罪现场勘查的心得体会经过为期8周的紧张学习,我成功地完成了犯罪现场勘查实验课的学习。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不仅系统的掌握了犯罪现场勘查的程序步骤、具体图表的绘制,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对这门课程也有了一定的理解,现总结如下:一、犯罪现场勘查要注重细节。
现场勘查就是要从犯罪现场发现能揭露案件实事真相的一切物质,为迅速破案提供线索,为证实案件提供证据。
现场中出现的每一枚指纹,每一枚足迹都有可能成为破获案件的重要突破口,所以现场勘查中必须要注重细节,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勘查过程要全面,细致,符合规范。
二、犯罪现场勘查要学会运用电脑科技。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关现场勘查的软件也是日新月异,功能越来越强大,对现勘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其中突出的代表有现场绘图软件,笔录制作软件等等。
这些软件不仅方便快捷,而且与手工制作相比更能科学准确地反映现场真实情况。
因此熟练地掌握这些软件的操作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警务的要求。
三、要注意听取不同意见。
犯罪现场勘查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不同方面不同阶段纷繁复杂,不同的现场勘查人员对同一个案件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每个人对现场案件的认识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所以在现场勘查中要注意听取不同意见,虚心向别人请教,在比较中发现自身不足,吸收他人的闪光点,切不可一意孤行,搞一家之言。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的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才能更好的为侦查破案服务。
虽然现场勘查这门课程结课了,但我深知我的现场勘查学习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知识技能亟待掌握。
我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积累,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争取早日成为现场勘查的能手,更好地为侦查破案服务。
现场勘察的方式及保障措施
![现场勘察的方式及保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329febd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c.png)
现场勘察的方式及保障措施
现场勘察是指调查人员到案发现场进行实地勘察,采集相关证据和情况,并记录详细的调查情况。
现场勘察是刑事侦查、事故调查等工作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介绍现场勘察的方式及保障措施。
现场勘察方式包括调查人员到达现场、观察勘查点位、进行勘查笔录和拍照、采集证据等步骤。
首先,调查人员到达案发现场,确认勘查点位并进行隔离保护。
其次,调查人员应认真观察勘查点位,注意细节和痕迹,发现可能有价值的证据。
然后,调查人员应进行勘查笔录,记录勘查过程、情况和发现的证据。
最后,调查人员应通过拍照等方式采集现场证据,确保证据真实可靠。
现场勘察的保障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应确保现场勘察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调查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其次,应保证现场勘察的公正性和客观性,调查人员应做到不带先入之见,不偏袒任何一方。
再次,应提前做好勘察准备工作,包括查阅相关档案、了解案情、准备勘查工具等。
同时,勘查人员要保持冷静、细致、严谨的态度,不留遗漏,不造假。
最后,应保护现场勘察过程中的证据和场地安全。
在勘察过程中,应避免破坏现场,防止证据遗失或被篡改。
对于有需要的地方,还可以设置警戒区域,确保现场的安全和秩序。
总之,现场勘察是侦查和调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现场勘察,可以采集到大量的物证和相关信息,为后续的侦查和判断提供重要线索。
在进行现场勘察时,我们应遵循科学、客观、
公正的原则,同时加强现场保障措施,确保得到准确、真实、可信的结果。
公安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规则-
![公安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4438c21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c.png)
公安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规则正文:----------------------------------------------------------------------------------------------------------------------------------------------------公安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规则一、现场勘查是侦破刑事案件的首要环节,在刑事侦察工作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
其任务是:发现和搜集犯罪的痕迹、物证,研究分析案情,判断案件性质,确定侦察方向和范围,为破案提供线索和证据。
二、教育基层公安保卫人员和治安保卫委员会的人员,获悉发生案件后,应立即组织力量保护好现场,同时向上级公安机关报告。
保护现场的具体任务是:1.划定保护范围,布置警戒,维持秩序,在勘查人员到达之前,不许任何人进入现场。
2.遇到气候变化等情况,可能使痕迹、物证遭到破坏时,应采取措施妥善保护。
3.发现犯罪分子尚未逃离现场时,应立即扭送公安机关;发现重大犯罪嫌疑人时,要布置专人监视;对罪犯或嫌疑人要提高警惕,防止逃跑、行凶、自杀或毁灭罪证。
4.遇有生命危险的被害人或者犯罪分子时,应采取急救措施,并注意从被救护者口中了解与案件有关的情况。
但在急救治疗犯罪分子过程中,要严密监视,防止发生意外。
5.对爆炸、纵火现场,应立即扑灭火险,排除险情。
在急救人命,扑灭火险,排除险情时,应尽量使现场不受破坏,并详细记明变动前的状况。
三、凡在现场的刑事案件,都必须进行勘查。
现场勘查的范围,包括犯罪分子作案的地点、来去路线和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及遗留物的一切场所。
四、现场勘查必须实行统一组织,统一指挥。
1.现场勘查,在城市由市公安局或公安分局的刑事侦察部门负责;在农村由县公安局负责;在厂矿、企业、机关、学校等单位内部发生的重大案件,以公安局刑事侦察部门为主,内部保卫组织协助进行勘查。
勘查重大案件的现场,上一级公安机关应派人参加指导。
确定犯罪场所中第一现场的基本方法
![确定犯罪场所中第一现场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bbbf6e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a.png)
确定犯罪场所中第一现场的基本方法以确定犯罪场所中第一现场的基本方法为标题,本文将为读者介绍在犯罪现场进行第一现场勘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第一现场勘查是指在犯罪现场进行的第一次勘查,是发生案件后最重要的一步。
第一现场勘查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到案件的侦破和破案效率。
因此,确定犯罪场所中第一现场的基本方法非常重要。
确定犯罪现场的范围,也就是确定犯罪现场的边界。
在进行现场勘查前,警方应该先对犯罪现场的周边进行封锁,防止现场被破坏或被干扰。
然后,警方应该对现场进行分区,将现场分为外围区、中心区和内围区。
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现场,避免现场被破坏或被污染。
进行现场勘查。
现场勘查包括对现场的物证、痕迹、遗留物等的收集,对现场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犯罪现场的情况等。
在现场勘查中,警方应该尽可能地保留现场的原貌,不要随意移动或破坏现场物品。
警方应该认真记录现场的情况,包括现场的位置、现场的环境、现场的人员、现场的物品等等。
同时,警方应该对现场进行拍照和视频录制,以备后期使用。
第三,对现场的物证进行收集和保护。
现场的物证包括血迹、指纹、工具痕迹、毛发、遗留物等等。
警方应该对现场的物证进行认真的收集和保护,以保证物证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在收集物证时,警方应该使用专业的工具,避免污染物证,同时对物证进行标记和记录。
第四,进行现场勘查的分析和研究。
在现场勘查的过程中,警方应该认真分析和研究现场的情况,包括现场的环境、现场的物品、现场的人员等等。
通过对现场的分析和研究,警方可以获得重要的线索和证据,有助于案件的侦破和破案效率的提高。
警方应该对现场进行保护和封锁,避免现场被破坏或被干扰。
同时,警方应该对现场进行清理和消毒,以保证现场的卫生和安全。
确定犯罪现场中第一现场的基本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现场勘查,才能有效地保证案件的侦破和破案效率的提高。
因此,警方应该认真学习和掌握现场勘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以提高侦破案件的能力和水平。
犯罪现场勘查简答题
![犯罪现场勘查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1a988d4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6.png)
犯罪现场勘查简答题简答题1.与犯罪活动有关的、可据以收集电子物证的场所包括哪些?①犯罪行为人在犯罪前、犯罪中和犯罪后的相关活动可能被监控装置所摄取的场所;②犯罪行为人在犯罪前、犯罪中和犯罪后所涉足的使用或者可能使用了通信工具的相关场所;③犯罪行为人在犯罪前、犯罪中和犯罪后使用或可能使用了计算机系统的场所。
2.犯罪现场,是指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和其他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场所。
其中“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场所”通常是指哪些?①某些犯罪危害后果的呈现场所②犯罪行为人来去犯罪现场的道路③犯罪前的预伏场所和犯罪后抛弃、毁坏、隐藏赃证的场所④同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或危害后果的呈现场所无明显空间关联性的其他一些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场所3.简述犯罪现场的主要分类方法及其分类标准。
7-10㈠原始现场与变动现场:依据犯罪现场形成之后是否受到破坏而划分的。
㈡主体现场与关联现场:依据犯罪现场在犯罪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而划分的。
㈢真实现场、伪装现场、伪造现场:依据犯罪现场的真伪情况的不同而划分的。
㈣预备现场、实施现场、掩盖现场:根据犯罪现场在犯罪发展过程中形成阶段的不同及其在犯罪功能上的差异而划分的。
㈤第一现场、第二现场:运用于对杀人案件现场性状的判断和认定。
㈥有组织型现场与临时起意型现场:依据犯罪行为形成是否预谋。
㈦动态现场和静态现场:依据不同的现场状态。
㈧其他分类方法:犯罪性质-杀人现场、爆炸现场······;犯罪现场所处的位置环境不同-室内现场、露天现场;犯罪现场的空间大小-宏观现场、微观现场。
4.请区分原始现场与变动现场。
这是依据犯罪现场形成之后是否受到破坏而划分的。
①原始现场,是指自形成之后到勘查伊始,没有收到认为的或自然力的破坏的犯罪现场;②变动现场,是指发案之后原始状态在人为因素或自然力的作用下与勘查开始之前受到了破坏的犯罪现场。
犯罪现场勘查现场勘查概述教培课件
![犯罪现场勘查现场勘查概述教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c058d8ec3a87c24128c42e.png)
(三)现场勘查是发现侦查线索和搜 集破案证据的重要手段
取 证
第二节 现场勘查的任务
一、查明事件性质 二、查明犯罪活动情况 三、收集、固定和保全证据 四、记录现场及勘查情况 五、视情况采取紧急部署 六、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
第三节 现场勘查的管辖
(四)对于管辖不明的刑事案件的现场, 由最初发现的公安机关刑事侦查部门负 责勘查,或者有共同上级公安机关指定 它所属的下级公安机关负责勘查。
(五)同级公安机关刑事侦查部门之间, 对刑事案件的现场勘查发生争议时,应 当协商解决。
三、专门管辖
铁路、交通、民航、林业等各种专门公 安机关刑事侦查部门负责本系统内的刑 事案件的现场的勘查。
一、级别管辖 (一)一般案件和重大案件的现场由县 级公安机关刑事侦查部门负责勘查 (二)特别重大案件的现场由地、市级 公安机关刑事侦查部门负责勘查 (三)影响大、危害严重的特别重大、 疑难案件的现场由省级公安机关刑事侦 查部门负责勘查
二、地区管辖
(一)涉及几个县或城市几个区的重大案件的 现场,由地区或市公安机关刑事侦查部门组织 勘查。
(二)涉及几个地、市的重大案件、特别重大 案件的现场,由省、自治区公安机关刑事侦查 部门组织勘查,或者指定一个地、市公安机关 刑事侦查部门为主组织联合勘查。
(三)涉及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特别重 大案件的现场,由公安部组织勘查,或者指定 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安机关刑事侦查 部门组织联合勘查。
二、现场勘查的主体职责 (一)现场勘查指挥人员的职责 (二)各类专业人员的职责 1.痕迹检验人员的职责 2.照相、录像人员的职责 3.法医人员的职责 4.理化人员的职责 5.警犬训导人员的职责 6.其他专业什么? 2.现场勘查的任务有哪些? 3.如何确定现场勘查的管辖? 4.进行现场勘查工作有哪些要求? 5.进行现场勘查应遵守哪些纪律? 6.现场勘查人员应树立怎样的勘查意 识?
现场勘查流程及注意事项
![现场勘查流程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de0b6c7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6e.png)
现场勘查流程及注意事项现场勘查流程及注意事项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是侦查技术人员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等进行勘验、检查的一种侦查活动。
(一)、接警出警:侦查、技术人员接到报警后应尽可能多的了解现场的基本情况,向值班领导汇报后,根据不同情况携带合适、足量的勘查设备赶赴现场,技术人员要保持现场勘查车辆和各种勘查器材性能良好、完备无缺,执行现场勘验、检查的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应当佩带《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证》。
(二)、现场保护:首先到达现场的民警,应当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划定保护范围,设置警戒带和告示牌,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不得触动现场上的痕迹、物品和尸体。
如遇现场有人员伤亡,必须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前来抢救、确认,以避免引起纠纷,遇处理紧急情况时,应当尽可能避免破坏现场上的痕迹、物品和尸体。
同时对现场周围的知情人员进行登记、访问。
(三)、现场勘验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了解案件发生、发现和现场保护情况。
同时邀请一至二名与案件无关的公民作见证人,公安司法人员不能充当见证人。
需要采取搜索、追踪、堵截紧急措施的,应当立即报告现场指挥员,并果断处置。
对遇有爆炸、电击、毒气中毒、塌方、传染病等危险场所可能危害勘验人员人身安全的,应当先排除险情再进行现场勘查。
执行现场勘验、检查任务的人员,佩带头套、手套、鞋套进入现场。
检查按照以下工作步骤进行:1、巡视现场,划定勘验、检查范围;2、按照“先静后动,先下后上;先重点后一般,先固定后提取”的原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勘验、检查流程;3、初步勘验、检查现场,指定专人利用足迹踏板或分辨现场足迹后进入现场,找出一条进出现场的路线,同时初步观察了解现场原始状况,并拍照固定。
4、详细勘验、检查现场,认真观察现场上每个物体和痕迹的位置、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然后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现场上的有关部位和物体详细进行勘查,以发现和提取痕迹、物证,研究每一痕迹、物证形成的原因以及与犯罪行为的关系。
公安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规则(1979年4月1日)
![公安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规则(1979年4月1日)](https://img.taocdn.com/s3/m/5451699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b.png)
公安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规则(1979年4月1日)一、现场勘查是侦破刑事案件的首要环节,在刑事侦察工作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
其任务是:发现和搜集犯罪的痕迹、物证,研究分析案情,判断案件性质,确定侦察方向和范围,为破案提供线索和证据。
二、教育基层公安保卫人员和治安保卫委员会的人员,获悉发生案件后,应立即组织力量保护好现场,同时向上级公安机关报告。
保护现场的具体任务是:1.划定保护范围,布置警戒,维持秩序,在勘查人员到达之前,不许任何人进入现场。
2.遇到气候变化等情况,可能使痕迹、物证遭到破坏时,应采取措施妥善保护。
3.发现犯罪分子尚未逃离现场时,应立即扭送公安机关;发现重大犯罪嫌疑人时,要布置专人监视;对罪犯或嫌疑人要提高警惕,防止逃跑、行凶、自杀或毁灭罪证。
4.遇有生命危险的被害人或者犯罪分子时,应采取急救措施,并注意从被救护者口中了解与案件有关的情况。
但在急救治疗犯罪分子过程中,要严密监视,防止发生意外。
5.对爆炸、纵火现场,应立即扑灭火险,排除险情。
在急救人命,扑灭火险,排除险情时,应尽量使现场不受破坏,并详细记明变动前的状况。
三、凡在现场的刑事案件,都必须进行勘查。
现场勘查的范围,包括犯罪分子作案的地点、来去路线和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及遗留物的一切场所。
四、现场勘查必须实行统一组织,统一指挥。
1.现场勘查,在城市由市公安局或公安分局的刑事侦察部门负责;在农村由县公安局负责;在厂矿、企业、机关、学校等单位内部发生的重大案件,以公安局刑事侦察部门为主,内部保卫组织协助进行勘查。
勘查重大案件的现场,上一级公安机关应派人参加指导。
有些一般案件的现场,可以委托基层公安保卫组织进行勘查,上级公安机关给予指导。
2.勘查现场,由负责侦破工作的刑侦处、科、队长统一指挥。
现场勘查
![现场勘查](https://img.taocdn.com/s3/m/fa3c373e580216fc700afdc7.png)
现场勘查犯罪现场指犯罪分子进行犯罪的地点和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和物证的一切场所。
✹犯罪现场的分类✹1、依据犯罪现场在犯罪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可分为主体现场和关联现场✹(1)主体现场,通常是指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
✹(2)关联现场,通常是指遗留与犯罪行为有关的物品、痕迹的一切场所✹犯罪现场的分类✹2、依据犯罪现场形成之后有无变动情况,可分为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
✹(1)原始现场,是指犯罪现场形成后至犯罪现场勘查前,犯罪现场的状态没有发生人为改变或自然原因破坏的现场。
✹(2)变动现场,是指案件发生以后,由于自然或人们非故意的原因而改变了现场上的原始状态的现场。
✹(三)刑事犯罪现场的分类✹3、按照犯罪活动的过程,可分为预备犯罪现场、实施犯罪现场和掩盖犯罪现场。
造犯罪现场。
✹5、按照案件的性质,分为不同的现场✹如:盗窃案现场、杀人案现场、爆炸案现场✹现场勘查的概念✹侦查人员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使用刑事科学技术手段和调查访问的方法,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和犯罪留有痕迹、物证的一切地方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
现场勘查体系现场勘查体系是指各种相互联系的勘查行为组成的整体。
✹现场保护的方法✹一、露天现场保护方法✹二、室内现场保护方法✹现场保护的方法✹1、室外,如院内、野外、道路、铁路等。
✹特点:(1)范围有时较大,痕迹物证不太明显,且有时较分散;(2)易受破坏。
✹保护的部位:(1)保护现场中心部位;(2)保护现场进出道路(3)保护留有痕迹物品的其他地点。
✹2、室内:(1)现场的出入口(2)现场的外围✹(一)现场勘查的组织:✹1、明确指挥责任✹2、现场勘查的组织分工✹(保护组、访问组、勘查组、搜索堵截组、机动组)✹3、现场勘查的其他有关人员:✹(1)指派或聘请专门知识的人;✹(2)见证人。
✹现场勘查的组织与指挥✹下列人员不能被邀请作为现场的见证人。
✹(1)现职的公安司法人员;✹(2)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被害人及其家属;✹(3)精神病人和心理特点不适合完成见证人义务的人;✹(4)有犯罪嫌疑或受过打击处理的人;✹(5)不到法定年龄的人(具完全民事责任能力的人);✹(6)临时暂住、流动人员。
法医学对犯罪现场的勘查与证据搜集技术研究与案例分析
![法医学对犯罪现场的勘查与证据搜集技术研究与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41e94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f.png)
法医学对犯罪现场的勘查与证据搜集技术研究与案例分析犯罪现场调查是刑事司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法医学在犯罪现场勘查与证据搜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法医学在犯罪现场调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相关的技术和案例。
一、法医学在犯罪现场勘查中的应用法医学是治安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犯罪现场勘查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尸体的解剖,法医学可以确定死因,为犯罪案件的起因和过程提供重要线索。
此外,法医学还可以通过检验并分析物证,如血迹、指纹、毛发等身体痕迹,从而帮助警方锁定嫌疑犯。
二、法医学对犯罪现场的勘查技术研究1. 尸体解剖在犯罪现场勘查中,尸体解剖是法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尸体的外部和内部检查,法医学可以确定死亡原因、时间以及伤害程度等重要信息。
这对于犯罪案件的侦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物证分析物证是犯罪现场勘查中的关键证据,而法医学在物证的分析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对血迹、指纹、DNA等物证的检验和分析,法医学可以确定物证的来源,从而缩小嫌疑范围,找到准确的嫌疑犯。
三、法医学在犯罪现场的证据搜集技术研究1. 血迹分析血迹是犯罪现场中常见的物证之一,通过对血迹的分析,可以确定血迹的来源及形成过程。
法医学在血迹分析中的技术研究包括血型分析、DNA分析以及血迹模式的鉴定等。
2. 指纹鉴定指纹是人类独有的身体特征,通过对指纹的鉴定可以确定嫌疑人的身份。
法医学在指纹鉴定技术研究中不断提升精确度和鉴定速度,为犯罪案件的侦破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四、法医学在犯罪案例中的应用分析1. 凶杀案凶杀案是犯罪中最为严重的一类,法医学在凶杀案件的侦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尸体的解剖以及物证的分析,法医学可以提供重要的证据,帮助警方锁定嫌疑人。
2. 毒品案毒品案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严重犯罪问题之一,而法医学在毒品案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通过对尸体和生物样本的检验和分析,法医学可以确定毒品的成分和使用情况,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的线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犯罪现场勘查第一章犯罪现场1.犯罪现场:是指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活动的地点和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一切场所。
2.犯罪现场的构成⑴、时间、空间要素,基本要素;⑵、犯罪行为要素,本质要素;⑶、物质变化要素:3、犯罪现场的特点:现场形态的暴露性与因果联系的隐蔽性;犯罪现场的整体性与形成过程的阶段性;同类现场的共同性与个案现场的特殊性。
4、犯罪现场的分类⑴、根据犯罪现场形成后有无变动:原始现场、变动现场;(2)、根据现场在案件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主体现场、关联现场;⑶、根据现场的真伪性质及其伪装程度:伪装现场、伪造现场;(附:两种现场本质区别:有无犯罪行为的存在。
)⑷、静态现场、动态现场;⑸、根据犯罪现场所处空间是否具有封闭性:室内现场、室外现场;⑹、根据犯罪现场以及遗留痕迹、物证所在处所的空间大小:宏观现场、围观现场。
第二章现场保护1、现场保护:指在案件发生后,为了维护犯罪现场的秩序与安全,使犯罪现场的痕迹、物证免遭破坏,先期到达现场的公安保卫人员在犯罪现场及周围实施封锁、警戒等一系列保护措施的总称。
2、现场保护中的紧急措施:⑴、急救人命;⑵、扑灭火险;⑶、制止犯罪;⑷、排除障碍。
3、现场保护的任务:⑴、核实情况,迅速上报;⑵、划定范围,布置警戒;⑶、采取紧急措施;⑷、收集对案件的反映;⑸、对侦查人员的汇报;⑹、收集周围人员情况信息。
4、现场保护的方法:⑴、痕迹物品的保护:标示法、记录法、遮盖法、转移法、板桥法、提取法。
(2)、水中尸体的保护:静水无需打捞;有冲走危险应固定或打捞上岸后遮盖保护。
⑶、火场尸体的保护:尸体有被烧毁或被倒塌的砖石覆盖危险,应设法将尸体移出火场保存。
⑷、吊挂尸体的保护:剪断绳索要点有二:①、下面有人托住;②避开绳结及身体接触的部位剪断5、现场保护的意义:⑴、有利于查明现场内发生的犯罪行为;⑵、有利于收集犯罪证据和发现侦查线索;⑶、有利于保守现场勘查工作的秘密;6现场保护的原则:⑴、迅速及时;⑵、救助优先;⑶、尽可能保持现场原始状态。
第三、四章现场勘查1、现场勘查:指刑事案件发生后,侦查人员为了查明犯罪事实,发现侦查线索,收集犯罪证据,依法运用一定的策略方法和刑事技术手段,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和尸体等进行勘验、检查,对被害人、事主和其他知情人进行调查询问的一项初动侦查活动。
2、现场勘查的任务:(1)查明事件和案件性质(2)查明犯罪活动情况(3)发现提取犯罪证据(4)固定犯罪现场状况(5)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3、现场勘查的要求:及时、全面、细致、客观、合法、安全4、侦查人员执行勘查任务时应当佩戴由公安机部统一制发的《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证》5、现场勘查的意义:⑴、现场勘查是刑事案件侦查的起点和基础;⑵、现场勘查是发现侦查线索和收集破案证据的重要手段;⑶、现场勘查所获的情况是侦查破案的客观依据。
6见证人:勘验、检查现场时应当邀请一至二名与案件无关的公民作见证人。
不能作为见证人的情况:(1)与案件有关的当事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2)在职的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公安人员或刑事技术鉴定人员(3)有犯罪嫌疑或因违法犯罪受过打击处理的人员(4)未成年人(5)精神上、生理上有缺陷,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履行见证义务的人员(6)发案地临时居住人员7、现场勘查指挥员的条件:一是具备人民警察的身份;二是具有现场勘查的专业知识;三是具有一定的组织指挥能力。
8、现场勘查的最低权限是县级公安机关。
9、现场勘查的其他参与人员:邀请的见证人、商请的检察官、聘请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第五章现场访问1、现场访问:是指侦查人员在现场勘查过程中,未查明案情,收集侦查线索和证据,就案件的发生、发现等情况,依法对有关人员进行查访、询问的一项专门侦查活动。
3、现场访问的意义:⑴、为及时采取紧急措施提供依据;⑵、为划定勘验范围、确定勘验重点提供依据;⑶、与实地勘验材料相互印证,及时补漏;⑷、有利于正确的分析判断案情;⑸、有利于获取犯罪证据。
4、现场访问的对象根据访问对象与现场或案件关系的远近划分:第一层次访问对象:发现人和报案人;第二层次访问对象:被害人及其家属、关系亲近的人、被害单位的直接负责人;第三层次访问对象:其他知情人。
5、现场访问的内容(1)刑事案件发现和发生的时间、地点、详细经过,发现后采取的保护措施, 现场所见情况,有无可疑人或其他人在现场,现场有无反常情况,以及物品损失等情况。
(2)现场可疑人或作案人数、作案人性别、年龄、口音、身高、体态、相貌、衣着打扮、携带物品及特征,来去方向、路线。
(3)与刑事案件现场、被害人有关的其他情况6现场访问的原则:个别访问原则;及时访问原则;依法访问原则7、现场访问的要求:及时询问、个别询问、告知访问对象其权利和义务、遵循权限和数量要求第六章现场勘验1、现场勘验:又称实地勘验,是侦查人员为了发现、收集侦查线索和犯罪证据, 查明案情,揭露证实犯罪,借助感觉器官和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和存在于这些场所中的痕迹、物品、尸体及人身等客体所进行的勘验、检查活动。
2、现场勘验的对象(93):犯罪场所;犯罪痕迹;犯罪遗留物;尸块、尸体;相关的人身检查。
3、现场勘验的步骤:⑴整体巡视;⑵初步勘验;⑶详细勘验;⑷结束勘验。
探4、现场勘验的常采取顺序(P102)⑴、由中心向外围勘验;⑵、由外围向中心勘验;⑶、沿着作案人的行走路线勘验;⑷、从犯罪的出入口处进行勘验;⑸、分片、分段、分层勘验;⑹、从某个特定部位开始勘验5、个体勘验的原则:⑴、先静观后动手;⑵、先固定后提取;⑶、先地面后高处;⑷、先外表后内部;⑸、先重点后一般;⑹、先易逝后稳定。
6现场勘验的方法:观察法、比较研究法、检测法、实验法7、实验法:在现场勘查的过程中,侦查机关为了确定与案件有关的某一事实或现象发生或存在的客观可能性及其方式,依法将该事实或现象参照案件原有的条件重新加以演示的侦查活动8、实验法的要求:县级批准、见证人在场、与案件条件相近、反复多次实验、有伤风化的情况不能做、实验做完要制作现场实验记录第十一章现场分析1、现场分析:是指现场勘查指挥员在现场勘查基本结束后,组织全体勘查人员根据现场访问和实地勘验所获得的材料,对现场和案件情况以及初步侦查方案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作出判断的一项侦查活动。
2、现场分析概念理解(特点)⑴、现场分析的时间具有特定性;⑵、参加现场分析的人员具有复杂性⑶、现场分析的内容具有广泛性;⑷、现场分析的性质具有法定性。
3、现场分析的任务:⑴、全面了解、掌握现场情况;⑵、对案件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判断;⑶、弥补现场勘查前期工作的失误与不足;⑷、决定初步应采取的侦查措施;⑸、做好现场的善后处理。
4、现场分析的步骤:⑴、汇集材料;⑵、鉴别材料;⑶、分析判断。
方法:⑴、单项剖析;⑵、综合分析;⑶、逻辑推理5、现场分析的内容⑴、分析判断案件性质①、分析事件性质(罪与非罪界定):一、根据实地勘验的情况分析;二、根据现场访问情况分析;三、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四、根据检验鉴定结论分析。
②、确定案件性质(刑事案件):一、根据受害单位或受害人的情况分析;二、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分析;三、根据事主、受害人及其亲属和有关人员提供的情况分析;四、根据现场上所反映出的各种迹象分析。
⑵、分析判断作案时间①、根据事主、被害人、目击者及其他知情群众提供的情况分析;②、根据现场上记载时间的物品所表明的时间分析;③、根据现场上痕迹的新旧程度和有关物品的状态分析;④、根据尸体现象及胃内容物消化程度分析;⑤、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分析;⑥、根据现场所处环境、交通状况分析;⑦、根据现场实验的结果分析;⑧、根据事主、受害人、周围群众的生活习惯分析;⑨、根据破坏现场障碍物的工程量大小及被盗财物的数量和被害人的人数进行分析。
⑶、分析判断作案地点①、根据现场访问所获得的情况分析;②、根据现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分析;③、根据现场上发现的各种痕迹物证分析;④、根据尸体包裹物分析(反常情况);⑤、根据尸检提供的各种信息分析。
v1.0可编辑可修改⑷、分析判断作案工具①、根据被害人、知情人提供的情况分析;②、根据现场遗留的工具痕迹分析;③、根据现场遗留的可疑工具及其与作案工具相关的物品分析;④、根据现场犯罪痕迹内外的各种微量物质分析。
PS:解决两问题:a.分析是否为原始现场;b.分析与作案人之间的关系⑸、分析判断作案人数①、根据受害人、知情人提供的情况分析;②、根据现场上发现的痕迹分析;③、根据现场上的遗留物分析;④、根据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分析。
⑹、分析判断作案人的特征(主要三方面)①、犯罪分子的自然特征条件;内容:体貌、衣着、习惯、嗜好等。
②、犯罪分子的社会特征条件;内容:一、社会身份、职业特征;二、居住状况;三是否惯犯。
③、犯罪分子作案的必备条件。
内容:从持枪条件、具备和使用爆炸物条件、特殊技能、知情程度、体能状况、交通工具、作案工具等方面综合分析。
⑺、分析判断作案过程①、根据受害人、知情人的陈述分析;②、根据现场上遗留的各种痕迹特征分析;③、根据现场上物品陈设情况分析。
⑻、分析判断作案人的作案动机目的①、根据被害人的情况分析;②、根据作案的中心目标、目的物及产生的后果分析;v1.0可编辑可修改③、根据作案人作案手法和现场上的活动过程分析。
⑼、分析判断被害人的背景①、分析被害人的被害情况;②、分析被害人的职业身份;③、分析被害人的人际交往;④、分析被害人的家庭关系;⑤、分析被害人的经济情况。
6侦查方向:指侦查工作中应该在哪些人员中展开排查7、确定侦查方向的依据:(210)(1)根据案件性质确定。
(如同为杀人案件,奸情杀人案件的侦查方向为与被害人或其配偶有不正当两性关系的人,报复杀人案的侦查方向为与被害人生前有利害冲突关系的人)(2)根据作案人人身形象特征确定(3)根据作案人对现场及被害人的熟悉程度确定(4)根据作案人的行踪、动向确定8、侦查范围:指地域范围和职业范围9、确定侦查范围的依据(211)(1)根据作案人的作案时间选择、空间构型来确定(2)根据现场上遗留的痕迹、物品确定。
(3)根据作案手段和方法确定(4)根据赃款、赃物的可能去向确定(5)根据作案人的穿戴、语言等特征分析名词解释犯罪现场:是指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活动的地点和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一切场所。
现场保护:指在案件发生后,为了维护犯罪现场的秩序与安全,使犯罪现场的痕迹、物证免遭破坏,先期到达现场的公安保卫人员在犯罪现场及周围实施封锁、警戒等一系列保护措施的总称。
现场勘查:指刑事案件发生后,侦查人员为了查明犯罪事实,发现侦查线索,收集犯罪证据,依法运用一定的策略方法和刑事技术手段,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和尸体等进行勘验、检查,对被害人、事主和其他知情人进行调查询问的一项初动侦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