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中的气道管理课件
合集下载
《气道管理》课件
![《气道管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d878c9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1.png)
气道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气道插管并发症
插管相关的并发症有颈部软组织损伤,口咽部疼痛和声带损伤等。
气道出血
插管、吸痰和其他操作可能会导致气道出血。
气道堵塞
如果不适当地插管,可能会导致气道阻塞和窒息。
气道管理的技巧
插管技巧
插管技巧需要技巧和耐心,对于插管者来说是 一个挑战。需要经过充分的训练和实践。
治疗技巧
气道管理的重要性
气道阻塞的危险性
气道阻塞是一种生命威胁,能导致死亡。合适的 气道管理可以避免或减少气道阻塞的风险。
气道管理的重要性
气道管理对于病人的呼吸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它 对急性疾病,创伤和危重病人的管理至关重要。
气道管理的步骤
1
气道评估
确认患者的呼吸道阻塞或通透性并采取措施。
2
维持气道通畅
通过不同的方法维持正常的呼吸。
3 总结
这个PPT课程介绍了气 道管理的各个方面,从 定义到技巧,全面而详 尽。我们希望这个课程 对您有所帮助。
气管插管
在必要时,应使用气管插管。 在气管插管过程中,确保气道 的通畅,以保持正常的呼吸。
气道保持通畅
1
气管插管后的气道管理
在插管后,需要定期检查管腔,满足病人的呼吸需求。
2
内窥镜气道管理技术
使用内窥镜技术可以快速清除气道道路的异物,以保持通畅。
3
气垫面罩氧气呼吸
对于需要长时间呼吸援助的患者,可以使用气垫面罩及氧气呼吸帮助患者维持呼 吸。
3
气道保持通畅
持续跟踪和评估,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和正常的呼吸。
气道评估
意识评估
评估患者的清醒程度和响应性。
循环评估
评估患者的脉搏和心律。
人工气道的护理PPT课件
![人工气道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f55e0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04.png)
心理护理
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关注患者的心理 健康,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 质量。
营养与康复护理
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康复需求,制 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促进患者康复。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培训与教育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 育,提高其对人工气道护 理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学术交流与研讨
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学术交 流和研讨活动,了解最新 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
资格认证与考核
建立资格认证和考核制度, 确保护理人员具备相应的 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人工气道的护理ppt课件
• 人工气道概述 • 人工气道护理的基本原则 • 人工气道护理的具体操作 • 人工气道护理的注意事项 • 人工气道护理的未来发展
01
人工气道概述
人工气道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
人工气道是指通过一定手段建立 的呼吸通道,以辅助或控制患者 呼吸。
作用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 呼吸功能,防止窒息和肺部感染 等并发症。
定期进行吸痰操作,以 清除呼吸道内的痰液和 分泌物。
对于气道狭窄或阻塞的 患者,及时采取措施进 行干预和治疗。
预防感染
01
02
03
04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 感染。
定期更换人工气道导管和附件 ,保持清洁和干燥。
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 腔清洁,减少细菌滋生。
对于已经存在感染的患者,及 时采取抗菌治疗,控制感染。
详细记录护理过程和患者的病情 变化,以便于分析和评估护理效 果。
03
人工气道护理的具体操作
清洁与消毒
清洁
定期使用柔软的布料擦拭人工气道外 部,保持清洁。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PPT课件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fb83db227916888486d7e0.png)
·
5
·
6
二.鼻
鼻腔:1、内径(10-11mm)
2、前后孔距离(12-14mm)
3、分部 (1) 鼻前庭(30-32)
(2)固有鼻腔
4、鼻腔外侧壁
·
7
·
8
三 咽峡 位置: 固有口腔的后部围成:由软腭的 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和舌根组成 意义:1 张口困难者,峡小。
2 扁桃体肿大者,峡小、易出血。 3 悬雍垂者,置镜困难。 4 舌根后坠者,峡小。 5 婴儿舌体相对大,有其特殊性。
1、呼吸衰竭、心跳停止最关健的应急措施是 给予有效的气道管理
2、保持气道通畅、支持呼吸、改善通气和氧 合,是基础生命支持的首要措施。
·
3
气道管理的目的
√保证气道的通畅
保证病人的氧合
·
4
相关解剖
• 一 口:
口腔前庭: 为一裂隙,由外面的 唇和颊,内面的上下牙弓围成
固有口腔 :前方、两侧是上下牙弓、 上方硬腭和软腭、下方由舌的前2/3和反折 至口底的粘膜围成
需大于25cmH2O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病人。
• 呼吸道出血的病人。 • 扁桃腺异常肿大的病人。有潜在呼吸道梗
阻的病人,如气管受压、气管软化、咽喉 部肿瘤、脓肿、血肿等。
·
38
(七)、气管插管 ——建立人工通气道的可靠径路
·
39
其作用有:
①任何体位下均能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有利于呼吸管理,辅助或控制呼吸 ③增加有效气体交换量 ④清除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或脓血 ⑤防止呕吐物或返流物所致误吸窒息的危险 ⑥便于气管内给药。
插管喉罩
•
(LMA-
Fastrach, Intubating LMA, ILMA);
人工气道管理ppt课件
![人工气道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fed42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6.png)
03
气道管理的操作技巧
气道管理需掌握正确的气管插管深度, 一般为门齿至导管末端22-24cm, 定期更换导管并检查气囊压力,避免
漏气或压迫气道。
人工气道管理概述:管理的重要性
1.人工气道管理的重要性
人工气道管理是急救医学核心,据统计,气管插管患者占ICU患者的70%,正确管理可显著降低病 死率。
2.人工气道的选择
气道管理操作技巧
人工气道类型选择
• 使用合适的气囊压力,避 免气道损伤,推荐气囊压 力维持在25-30cmH2O。
• 气管插管适用于短期通气, 气管切开则适用于长期需 要机械通气的患者。
气道评估的标准与流程
人工气道的重要性
人工气道在急救和重症监护中占据核心地位, 01
可维持患者呼吸,据研究,适时建立人工气 道能提高抢救成功率至90%以上。
人工气道管理:基本理论 与操作技巧
Artificial Airway Management: Basic Theory and Operational Skills
汇报人:XXX
20XX.XX.XX
目录
01 人工气道管理概述 03 气道监测与评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气道建立与维护
04
气道并发症的预防与处 理
01
谢谢观看
Thank You
汇报人:XXX
20XX.XX.XX
人工气道管理技巧
02 管理人工气道需确保气道通畅,避免误吸和
感染。定期吸痰、湿化气道和监测气囊压力 是关键,这些措施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4
气道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气道并发症的预防与处 理:类型与原因
1.人工气道的重要性
急救中的常用气道管理技术课件
![急救中的常用气道管理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8f5dc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f.png)
感染风险
如操作过程中未能遵循无菌原则,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如口腔、 咽喉或肺部感染等。
循环系统影响
在气道管理过程中,如未能有效控制患者的循环系统,可能导致患者 发生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循环系统并发症。
处理措施与预防方法
严格培训
对急救人员进行严格的气道管理技术培训, 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合理选择气道管理技术
06
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一
某医院急诊科成功运用气道管理技术救治一名窒息患者,患者因异物阻塞气道 导致呼吸衰竭,通过及时的气道开放和异物取出,患者成功脱离危险。
成功案例二
某院在处理一起车祸事故时,面对多名伤员的气道损伤,医护人员迅速采取措 施,利用不同的气道管理技术稳定伤员病情,为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实施操作
按照所选技术的操作流程,正确、迅速地实施操 作,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
监测患者反应
在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异常 情况应及时处理。
监测患者状况
监测生命体征
01
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指标,评估患者状况
。
观察症状改善情况
02
观察患者呼吸困难、喉鸣等症状是否得到改善。
记录护理记录
03
气道管理技术的操作流程
评估患者状况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
通过询问、拍打等手段判断患者 是否意识清醒,能否正常交流。
检查呼吸道通畅度
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喉鸣 、呕吐等症状,评估呼吸道是否
通畅。
评估患者生命体征
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 率等指标,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
度。
选择合适的气道管理技术
口咽通气道
遵循无菌原则
如操作过程中未能遵循无菌原则,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如口腔、 咽喉或肺部感染等。
循环系统影响
在气道管理过程中,如未能有效控制患者的循环系统,可能导致患者 发生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循环系统并发症。
处理措施与预防方法
严格培训
对急救人员进行严格的气道管理技术培训, 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合理选择气道管理技术
06
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一
某医院急诊科成功运用气道管理技术救治一名窒息患者,患者因异物阻塞气道 导致呼吸衰竭,通过及时的气道开放和异物取出,患者成功脱离危险。
成功案例二
某院在处理一起车祸事故时,面对多名伤员的气道损伤,医护人员迅速采取措 施,利用不同的气道管理技术稳定伤员病情,为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实施操作
按照所选技术的操作流程,正确、迅速地实施操 作,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
监测患者反应
在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异常 情况应及时处理。
监测患者状况
监测生命体征
01
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指标,评估患者状况
。
观察症状改善情况
02
观察患者呼吸困难、喉鸣等症状是否得到改善。
记录护理记录
03
气道管理技术的操作流程
评估患者状况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
通过询问、拍打等手段判断患者 是否意识清醒,能否正常交流。
检查呼吸道通畅度
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喉鸣 、呕吐等症状,评估呼吸道是否
通畅。
评估患者生命体征
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 率等指标,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
度。
选择合适的气道管理技术
口咽通气道
遵循无菌原则
《气道与通气管理》课件
![《气道与通气管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68a67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bf.png)
远程监控与管理
随着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未来气 道与通气管理将实现远程监控与管 理,方便医护人员随时掌握患者情 况,提高管理效率。
05
结论
总结气道与通气管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总结
气道与通气管理在临床医学中具有至关 重要的地位,它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和 康复质量。通过有效的气道与通气管理 ,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 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
并发症风险高
气道与通气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较多,如呼吸道 损伤、感染等,需要医护人员严格掌握操作规范,降低并 发症的发生率。
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智能化管理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 展,未来气道与通气管理将更加 智能化,如通过数据分析预测患
者病情变化,提高管理效果。
个性化治疗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未来气 道与通气管理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治 疗,如定制化的通气方案、个体化 的护理措施等。
04
气道与通气管理的挑战与未 来发展
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气道管理技术更新迅速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气道管理技术和设备不断 涌现,对医护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患者病情复杂多变
气道与通气管理涉及的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如急性呼吸衰 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 经验和应对能力。
总结词
气道疾病有多种分类方法,常见的分类包括炎症、阻塞、狭窄等。
详细描述
气道疾病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常见的分类是根据病因分为炎症性疾病和非炎症性疾病。炎症 性疾病包括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而非炎症性疾病则包括肿瘤、异物阻塞等。此外,根据疾病 对气道的阻塞程度,还可以分为完全阻塞和不完全阻塞。
通气管理的临床应用
随着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未来气 道与通气管理将实现远程监控与管 理,方便医护人员随时掌握患者情 况,提高管理效率。
05
结论
总结气道与通气管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总结
气道与通气管理在临床医学中具有至关 重要的地位,它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和 康复质量。通过有效的气道与通气管理 ,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 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
并发症风险高
气道与通气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较多,如呼吸道 损伤、感染等,需要医护人员严格掌握操作规范,降低并 发症的发生率。
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智能化管理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 展,未来气道与通气管理将更加 智能化,如通过数据分析预测患
者病情变化,提高管理效果。
个性化治疗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未来气 道与通气管理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治 疗,如定制化的通气方案、个体化 的护理措施等。
04
气道与通气管理的挑战与未 来发展
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气道管理技术更新迅速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气道管理技术和设备不断 涌现,对医护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患者病情复杂多变
气道与通气管理涉及的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如急性呼吸衰 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 经验和应对能力。
总结词
气道疾病有多种分类方法,常见的分类包括炎症、阻塞、狭窄等。
详细描述
气道疾病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常见的分类是根据病因分为炎症性疾病和非炎症性疾病。炎症 性疾病包括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而非炎症性疾病则包括肿瘤、异物阻塞等。此外,根据疾病 对气道的阻塞程度,还可以分为完全阻塞和不完全阻塞。
通气管理的临床应用
常用急救技术 开放气道(急危重症护理课件)
![常用急救技术 开放气道(急危重症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0e7b2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e.png)
目录
C O N TA N T S
01
02
目的
分类
03
04
方法
注意事项
开放气道 A
airway
开放气道以致 自主呼吸突然停止或人工 呼吸无效。因此。确保呼 吸道通畅是复苏术的关键。
开放气道 A
airway
昏迷病人舌和会厌 阻塞上呼吸道
打开气道 舌和会厌抬举、解除阻塞
开放气道 A
airway
仰头抬颏法操作要点:左手切西瓜,右手二指禅,相反用力; 注意头后仰程度,不能过度上举下颏,以免口腔闭合; 不要深压颌下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
开放气道 A
airway
仰头抬颏法
仰头托颈法
托下颌法
开放气道 A
airway
意识丧失者用舌-上颌 上提法开放气道,并 试用手指(婴儿用小 指)清除口咽部异物。
开放气道 A
airway
仰头抬颏法
解除舌后坠效果最佳
仰头托颈法
托下颌法
开放气道 A
airway
检查口腔,清除口腔内的异物 及分泌物,取下义齿 双手轻按颈椎,判断颈椎有无 损伤,若有:双手托下颌法 若无:采用仰头抬颏法: 左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用 力后压→使其头后仰;右手食 指、中指置于下颌骨下方正中 旁开2cm→将颏部向前抬起→ 使下颌角与耳垂的连线与地面 垂直。
C O N TA N T S
01
02
目的
分类
03
04
方法
注意事项
开放气道 A
airway
开放气道以致 自主呼吸突然停止或人工 呼吸无效。因此。确保呼 吸道通畅是复苏术的关键。
开放气道 A
airway
昏迷病人舌和会厌 阻塞上呼吸道
打开气道 舌和会厌抬举、解除阻塞
开放气道 A
airway
仰头抬颏法操作要点:左手切西瓜,右手二指禅,相反用力; 注意头后仰程度,不能过度上举下颏,以免口腔闭合; 不要深压颌下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
开放气道 A
airway
仰头抬颏法
仰头托颈法
托下颌法
开放气道 A
airway
意识丧失者用舌-上颌 上提法开放气道,并 试用手指(婴儿用小 指)清除口咽部异物。
开放气道 A
airway
仰头抬颏法
解除舌后坠效果最佳
仰头托颈法
托下颌法
开放气道 A
airway
检查口腔,清除口腔内的异物 及分泌物,取下义齿 双手轻按颈椎,判断颈椎有无 损伤,若有:双手托下颌法 若无:采用仰头抬颏法: 左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用 力后压→使其头后仰;右手食 指、中指置于下颌骨下方正中 旁开2cm→将颏部向前抬起→ 使下颌角与耳垂的连线与地面 垂直。
《人工气道管理》课件
![《人工气道管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cfcff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65.png)
制感染源。
呼吸道损伤
选择合适的导管和套管,避免 过度压迫和损伤呼吸道。
呼吸道堵塞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 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出血
及时处理并控制出血,寻找出 血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03
CATALOGUE
人工气道的管理策略
人工气道患者的病情评估
评估患者的病史
了解患者是否患有呼吸道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等,以及是否 接受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者气道狭窄或阻塞,建 立人工气道可以改善通气 功能。
人工气道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人工气道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气 道技术也不断完善和发展。
发展
现代人工气道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材料和设计的改进使得人工气道更加舒适 、安全和可靠。同时,随着无创通气技术的发展,部分人工气道技术也逐渐被 无创通气所替代。
《人工气道管理》 ppt课件
目 录
• 人工气道概述 •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维护 • 人工气道的管理策略 • 特殊情况下的人工气道管理 • 人工气道管理的未来展望
01
CATALOGUE
人工气道概述
人工气道的定义
人工气道
是指通过鼻、口或直接在气管上 建立的气体通道,用于保持气道 通畅,便于进行机械通气和氧疗 。
02
CATALOGUE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维护
人工气道的建立方式
经口气管插管
通过口腔插入导管,通常 用于紧急情况,如呼吸衰 竭或呼吸骤停。
经鼻气管插管
通过鼻腔插入导管,适用 于需要长期机械通气的患 者。
气管切开术
在气管壁上切开一个开口 ,并插入导管,通常用于 长期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 。
呼吸道损伤
选择合适的导管和套管,避免 过度压迫和损伤呼吸道。
呼吸道堵塞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 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出血
及时处理并控制出血,寻找出 血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03
CATALOGUE
人工气道的管理策略
人工气道患者的病情评估
评估患者的病史
了解患者是否患有呼吸道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等,以及是否 接受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者气道狭窄或阻塞,建 立人工气道可以改善通气 功能。
人工气道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人工气道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气 道技术也不断完善和发展。
发展
现代人工气道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材料和设计的改进使得人工气道更加舒适 、安全和可靠。同时,随着无创通气技术的发展,部分人工气道技术也逐渐被 无创通气所替代。
《人工气道管理》 ppt课件
目 录
• 人工气道概述 •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维护 • 人工气道的管理策略 • 特殊情况下的人工气道管理 • 人工气道管理的未来展望
01
CATALOGUE
人工气道概述
人工气道的定义
人工气道
是指通过鼻、口或直接在气管上 建立的气体通道,用于保持气道 通畅,便于进行机械通气和氧疗 。
02
CATALOGUE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维护
人工气道的建立方式
经口气管插管
通过口腔插入导管,通常 用于紧急情况,如呼吸衰 竭或呼吸骤停。
经鼻气管插管
通过鼻腔插入导管,适用 于需要长期机械通气的患 者。
气管切开术
在气管壁上切开一个开口 ,并插入导管,通常用于 长期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 。
危重患者气道管理 ppt课件
![危重患者气道管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e11d1a2f60ddccda38a0ef.png)
转,不可反复上下提插,每次吸痰时
ppt课件
19
吸痰插管
开口
吸 痰。
开口 开口
开口 开口
ppt课件
20
3、人工气道管理
ppt课件
21
人工气道管理
。
人工气道---连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便于吸引和痰液排出
利于感染控制
气管切开优缺点
预防喉损伤 有效护理:吸引、 口护 提供更安全人工气道 减少气道阻力 长期机械通气
气管切开并发症
出血、气胸、皮下气肿、空气栓塞、 切口感染、气道梗阻、气管食管瘘
ppt课件
27
气管导管更换
插管技术。
气管切开术后7天之内,窦道未形成之前不予更换; 7-10天伤口 形成窦道后,酌情2-4周更换一次。
ppt课件
13
体位引流。
体位引流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护士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安全,防坠床。指导患者间 歇深呼吸并用力咳痰,发现呼吸困难、紫绀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 并采取相应措施。 引流时间---餐前引流 每日1~3次,每次15分钟 每种体位维持5~l0分钟 身体倾斜度为10°一45°
29
气切护理。
气管切开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气管切口周围皮肤每日予生理盐水棉球及酒精棉球消毒,导管
与周围皮肤皱折处应仔细清洁、消毒; 套管周围的纱布垫要保持清洁干燥,更换频率视其渗出物和呼
吸道分泌物的多少而定,一般每日更换2次,遇有污染随时更换, 以防切口感染; 应密切观察伤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湿疹、出血等情况,必要 时取伤口周围分泌物留取标本做细菌培养,观察感染情况,以
ppt课件
ppt课件
19
吸痰插管
开口
吸 痰。
开口 开口
开口 开口
ppt课件
20
3、人工气道管理
ppt课件
21
人工气道管理
。
人工气道---连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便于吸引和痰液排出
利于感染控制
气管切开优缺点
预防喉损伤 有效护理:吸引、 口护 提供更安全人工气道 减少气道阻力 长期机械通气
气管切开并发症
出血、气胸、皮下气肿、空气栓塞、 切口感染、气道梗阻、气管食管瘘
ppt课件
27
气管导管更换
插管技术。
气管切开术后7天之内,窦道未形成之前不予更换; 7-10天伤口 形成窦道后,酌情2-4周更换一次。
ppt课件
13
体位引流。
体位引流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护士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安全,防坠床。指导患者间 歇深呼吸并用力咳痰,发现呼吸困难、紫绀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 并采取相应措施。 引流时间---餐前引流 每日1~3次,每次15分钟 每种体位维持5~l0分钟 身体倾斜度为10°一45°
29
气切护理。
气管切开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气管切口周围皮肤每日予生理盐水棉球及酒精棉球消毒,导管
与周围皮肤皱折处应仔细清洁、消毒; 套管周围的纱布垫要保持清洁干燥,更换频率视其渗出物和呼
吸道分泌物的多少而定,一般每日更换2次,遇有污染随时更换, 以防切口感染; 应密切观察伤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湿疹、出血等情况,必要 时取伤口周围分泌物留取标本做细菌培养,观察感染情况,以
ppt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道管理的重要意义
1、呼吸衰竭、心跳停止最关健的应急措施是给予有效的气道管理 2、保持气道通畅、支持呼吸、改善通气和氧合,是基础生命支持
的首要措施。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气道管理的目的
√保证气道的通畅
保证病人的氧合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相关解剖
• 一 口: 口腔前庭: 为一裂隙,由外面的 唇和颊,内面的上下牙弓围
三 咽峡 位置: 固有口腔的后部围成:由软腭的 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和舌根组成 意义:1 张口困难者,峡小。
2 扁桃体肿大者,峡小、易出血。 3 悬雍垂者,置镜困难。 4 舌根后坠者,峡小。 5 婴儿舌体相对大,有其特殊性。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四咽
•1 概念:肌性管道 •2 形态:漏斗形 •3 界限:基底部-第六颈椎 •4 相通:鼻腔、口腔、喉 •5 分部: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
•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喉罩分类
• 第一代 普通喉罩(LMA); • 第二代 插管喉罩 • (LMA-Fastrach, Intubating LMA,
ILMA); • 第三代 双管喉罩(ProSeal-LMA)。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喉罩特点:
• ● 与气管插管相比较,喉道刺激小,呼吸道 机械性梗阻少,病人更易于接受
喉罩插管禁忌
• 饱食,腹内压过高,有呕吐返流误吸高度危险, 习惯性呕吐返流史病人。
• 咽喉部存在感染或其它病理改变的病人。 • 必须保持持续正压通气的手术。通气压力需大于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四)、放置口咽通气管
• 简易、方便、实用、易于实施和固定 • 置入口咽通气管可迅速打开气道,保持气道通畅 • 减轻鼻黏膜的刺激 • 吸痰过程中能不中断吸氧 ,吸痰管能到达气管深部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口咽通气管的置入方法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口咽通气管大小选择
• 选择大小恰当 • 过大可能阻塞喉部组织
• ● 插入和拔出时心血管系统反应较小 • ● 术后较小发生咽喉痛 • ● 无需使用咽喉及肌松剂便可置入 • ● 操作简单、易学、初学者经数次训练便可
掌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喉罩插管方法
• 三种插入方法: • 1 徒手插入法; • 2 使用插入工具插入法; • 3 使用喉镜在软插管探条引导下插 入法。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口咽通气管的护理
• 预防局部受压,定时取出口咽通气管, 避免局部持续受压,30分钟后重新置入。 取出口咽通气管时注意观察患者心率、 血氧的变化,有心率加快及血氧下降时 立即开放气道。 • 气道湿化,湿纱布覆盖口腔,保持口腔 湿润。 • 注意事项:清醒咽反射正常的患者禁用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五)、鼻咽通气管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口咽通气管的护理
• 监测呼吸、血氧,头部和下颌保持适当 位置维持气道开放 • 保持口咽通气管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及 口咽腔分泌物,预防口咽通气管堵塞。 • 口腔护理2次/天、取出口咽通气管清洗 • 抬高床头450利于分泌物流出,病情需 要平卧位时,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 鼻咽通气管形状类似气管导管,较短。是软橡胶无 套囊导管,在鼻和咽之间提供气流导管。 • 用于清醒咳嗽和咽反射正常的患者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鼻咽通气管置入方法
• 与脸平面垂直向后将气道经鼻孔插入 • 插入长度:从鼻尖至外耳道口的距离 • 注意事项:插入时尖端向外侧,以防损伤鼻中隔。 慎用于有面部创伤的患者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六)、喉罩的应用
• 历史:喉罩于1983年由英国的麻醉师---Archie Brain博士发明。
• 描述:喉罩主要由套囊、喉罩插管、指示球 囊、充气管、机器端接头和充气阀组成。适用于 麻醉或药物镇静的病人以及急救和复苏时需紧急 进行人工通气支持的病人,以达到上呼吸道通畅。 1988年正式投入生产,并应用于临床。1991年获 FDA批准用于临床,2003年使用患者数>1亿。
成 固有口腔 :前方、两侧是上下牙弓、上方硬腭和软腭、下方
由舌的前2/3和反折至口底的粘膜围成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二.鼻
鼻腔:1、内径(10-11mm) 2、前后孔距离(12-14mm) 3、分部 (1) 鼻前庭(30-32)
(2)固有鼻腔 4、鼻腔外侧壁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二、清理呼吸道异物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三、畅通呼吸道
(一)、 仰头举 颏法
压前额→头后仰 + 托下颌→颈伸直 + 张口 = 通畅气道 三步法:
(2005指南推荐)
適用于一般患者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二)、仰头抬颈法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三)、双手抬颌法(托下颌)
托下颌法, 虽较复杂, 但所有医务 人员均应掌 握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蔡三英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麻醉科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 气道是什么?
肺呼吸时气流所经过的通道。 有肺脊椎动物的呼吸道分上、下两部: 鼻、口、咽和喉合称上呼吸道。 气管及其以后一分再分的管道,
合称为下呼吸道,或称为气管树。
• 通气中断有什么后果?
• 危重病人为什么强急调救中的气气道管道理 的管理
• 1、异物 • 2、分泌物及其它 • 3、舌后坠 • 4、各种压迫 • 5、本身疾病所致 • 6、无呼吸或呼吸弱
解除原因或建立人工 气道
建立人工气道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 怎样保持气道通畅
一、体位的调整 • 身体必须整体转动, • 仰卧于地面或硬板上, • 头、颈、躯干呈直线,双
手放于躯干两侧, • 解开衣物、领带等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五喉
喉的位置 喉的构造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喉腔
前庭襞
喉室
声襞
声门裂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喉 上 腔
喉中间 腔
喉下 腔
六 气管
• 气管的形态与位置 • 左主支气管 • 右主支气管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气道不畅通的原因: (上呼吸道、下呼吸道)
造成损伤 • 过小将舌根后推阻塞气道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口咽通气管置入方法
• 先清除口和咽部分泌物,血液或呕吐物 • 将口咽通气管凹面向上抵住舌轻轻放入 口腔,旋转180°使其凹面向下,前端置 于舌根后位于上咽部固定。或可正向直 接置入。 • 口咽通气管尾端固定在患者上下门齿外, 用胶布固定在唇面部以防移位或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