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2017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合集下载

2017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清晰打印版)

2017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清晰打印版)

西宁市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清晰打印版)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l~8小题每题1分,9~13小题每题2分,共1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羊毛织成藏毯 B.昆仑玉雕刻成印章 C.青棵酿成酒 D.牛角做成梳子2.青海是生态大省,要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B.生活中露天焚烧废旧塑料和橡胶C.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D.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3.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钙[Ca (ClO)2A.-1B.0C.+1D.+54.下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5.根据右图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浓盐酸有挥发性 B.分子在不断运动C.B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D. B烧杯内发生了置换反应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7.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5℃时,a、b的溶解度均为20gB.15℃时,将15g b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是65g C.加水或升温均可使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将30℃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8.茶氨酸(C7H14O3N2)具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功效。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茶氨酸属于有机化合物 B.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茶氨酸由26个原子构成 D.茶氨酸中碳、氢、氧、氮各元素的质量比为7:14:3:2 9.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其中“神舟号”系列火箭使用的一种燃料是偏二甲肼,其化学式为C2H8N2,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C2H8N2+2X点燃2CO2+4H2O+3N2,则X的化学式是A. NOB.NO2 C.N2O D.N2O410.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2017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2017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青海省西宁市2017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化学答案解析第Ⅰ卷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是否生成新物质是判断物质变化的依据。

A 项,羊毛织成藏毯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 项,昆仑玉雕刻成印章,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 项,青稞酿成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 项,牛角做成梳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C 。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2.【答案】B【解析】A 项,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能减少汽车等的使用,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正确;B 项,露天焚烧废旧塑料和橡胶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直接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污染,错误;C 项,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烟焦油等,吸烟有害健康,公共场所应禁止吸烟,正确;D 项,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提高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正确。

故选B 。

【考点】环境保护3.【答案】C【解析】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 ,则()()22x 220+++-⨯=,则x 1=+。

故选C 。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4.【答案】A【解析】A 项,滴管滴加药品时应悬空正放且不能伸入试管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 项,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 项,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示操作正确;D 项,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A 。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5.【答案】D【解析】A 项,酚酞试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正确;B 项,此现象能说明氯化氢分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312223⨯⨯=::,正确;D 项,发生了化学反应,分子种类一定改变,错误。

青海省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原卷版)

青海省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原卷版)

青海省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Cu:64一、选择题1. 下列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海水晒盐B. 铁矿石冶炼铁C. 食物变质D. 青稞酿酒2. 空气中含量少并常用于制作霓虹灯、闪光灯等多种电光源的是( )A. 氧气B. 稀有气体C. 氮气D. 二氧化碳3.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滴加液体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C. 点燃酒精灯D. 倾倒液体4. 下列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的是( )A. SB. H2SC. SO2D. Na2SO45. 下列化肥样品中,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A. 氯化铵B. 磷矿粉C. 硫酸钾D. 碳酸钾6.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纯碱属于碱B. 酒精属于无机物C. 羊毛属于合成纤维D. 硝酸钾属于复合肥料7. 硝酸铵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H4NON2O↑+2X。

则X的化学式为( )A. H2B. NH3C. H2OD. H2O28. 黑枸杞是迄今为止在青海柴达木发现的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含量最高的野生果实,也是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花青素由三种元素组成B. 每个花青素分子中含有32个原子C. 花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花青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1∶69. 学习化学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梳理、归纳。

下列归纳中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10. 金属R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R+2AgNO3===R(NO3)2+2A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R可能是铝B. 在金属活动顺序里,R一定排在氢前面C. Ag的金属活动性比R强D. 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11.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t1℃时,甲的溶解度为a gC. 升高温度,乙的饱和溶液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 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12.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13.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将一瓶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B.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水C. 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D. 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二、非选择题部分14. 用化学用语表示:2个硅原子________,3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

青海西宁中考试题化学卷(word版含解析)

青海西宁中考试题化学卷(word版含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Zn 65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l~8小题每题1分,9~13小题每题2分,共1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羊毛织成藏毯B.昆仑玉雕刻成印章C.青棵酿成酒D.牛角做成梳子【答案】C【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羊毛织成藏毯、昆仑玉雕刻成印章、牛角做成梳子都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青棵酿成酒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选C2.青海是生态大省,要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B.生活中露天焚烧废旧塑料和橡胶C.公共场所禁止吸烟D.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答案】B3.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钙[Ca (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0 C.+1 D.+5【答案】C【解析】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x+(+2)+(-2)×2=0, x=+1;选C4.下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答案】A【解析】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竖直悬空在试管的上方,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会导致污染试剂;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组装好仪器后先将导管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好;C、过滤时滤纸紧贴玻璃棒,中间不留气泡,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倾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烧杯与玻璃棒接触,同时注意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玻璃棒紧贴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管口应紧贴烧杯内壁.D、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热量及时扩散;选A5.根据右图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浓盐酸有挥发性B.分子在不断运动C.B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D.B烧杯内发生了置换反应【答案】D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答案】C【解析】A.固体颗粒弥漫形成的叫烟。

青海省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

青海省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

青海省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试卷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题每小题1分,9-13题每小题2分,共18分)1.下列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海水晒盐B .铁矿石冶炼铁C .食物变质D .青稞酿酒2.空气中含量少并常用于制作霓虹灯、闪光灯等多种电光源的是( ) A .氧气 B .稀有气体 C .氮气 D .二氧化碳 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滴加液体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C.点燃酒精灯D.倾倒液体 4.下列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的是( )A .SB .H 2SC .SO 2D .Na 2SO 45.下列化肥样品中,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 A .氯化铵 B .磷矿粉 C .硫酸钾 D .碳酸钾 6.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纯碱属于碱B .酒精属于无机物C .羊毛属于合成纤维D .硝酸钾属于复合肥料 7.硝酸铵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H 4NO 3=====一定条件N 2O ↑+2X 。

则X 的化学式为( )A .H 2B .NH 3C .H 2OD .H 2O 28.黑枸杞是迄今为止在青海柴达木发现的花青素(化学式为C 15H 11O 6)含量最高的野生果实,也是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花青素由三种元素组成B .每个花青素分子中含有32个原子C .花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花青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1∶69.学习化学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梳理、归纳。

下列归纳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巨匠及杰出贡献 B.生产生活安全常识 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煤气中毒——由甲烷引起的 假盐中毒——由亚硝酸钠引起的C.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D.日常生活常识缺铁元素——会引起贫血 缺钙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食品干燥剂——常用生石灰 硬水与软水——常用肥皂水检验10.金属R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R+2AgNO3===R(NO3)2+2Ag。

2017年青海省中考化学试卷

2017年青海省中考化学试卷

2017年青海省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题每小题1分,9-13题每小题1分,共18分)1. 下列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铁矿石冶炼铁C.食物变质D.青稞酿酒【答案】A【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拗不过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B.铁矿石炼铁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C.食物变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D.青稞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2. 空气中含量少并常用于制作霓虹灯、闪光灯等多种电光源的是()A.氧气B.稀有气体C.氮气D.二氧化碳【答案】B【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解析】根据稀有气体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稀有气体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常用于制作霓虹灯、闪光灯等多种电光源,而不是氧气,故选项错误。

B、稀有气体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常用于制作霓虹灯、闪光灯等多种电光源,故选项正确。

C、稀有气体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常用于制作霓虹灯、闪光灯等多种电光源,而不是氮气,故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常用于制作霓虹灯、闪光灯等多种电光源,而不是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滴加液体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C.点燃酒精灯D.倾倒液体【答案】A,D【考点】酒精灯的使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解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化学】2017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真题(解析版)

【化学】2017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真题(解析版)

2017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真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Zn 65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l~8小题每题1分,9~13小题每题2分,共1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羊毛织成藏毯B.昆仑玉雕刻成印章C.青棵酿成酒D.牛角做成梳子【答案】C【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羊毛织成藏毯、昆仑玉雕刻成印章、牛角做成梳子都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青棵酿成酒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选C 2.青海是生态大省,要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B.生活中露天焚烧废旧塑料和橡胶C.公共场所禁止吸烟D.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答案】B3.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钙[Ca (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0 C.+1 D.+5【答案】C【解析】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x+(+2)+(-2)×2=0, x=+1;选C4.下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答案】A【解析】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竖直悬空在试管的上方,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会导致污染试剂;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组装好仪器后先将导管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好;C、过滤时滤纸紧贴玻璃棒,中间不留气泡,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倾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烧杯与玻璃棒接触,同时注意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玻璃棒紧贴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管口应紧贴烧杯内壁.D、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热量及时扩散;选A5.根据右图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浓盐酸有挥发性B.分子在不断运动C.B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D.B烧杯内发生了置换反应【答案】D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答案】C【解析】A.固体颗粒弥漫形成的叫烟。

【化学】2017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真题(解析版) (1)

【化学】2017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真题(解析版) (1)

2017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真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Zn 65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l~8小题每题1分,9~13小题每题2分,共1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羊毛织成藏毯B.昆仑玉雕刻成印章C.青棵酿成酒D.牛角做成梳子【答案】C【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羊毛织成藏毯、昆仑玉雕刻成印章、牛角做成梳子都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青棵酿成酒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选C 2.青海是生态大省,要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B.生活中露天焚烧废旧塑料和橡胶C.公共场所禁止吸烟D.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答案】B3.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钙[Ca (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0 C.+1 D.+5【答案】C【解析】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x+(+2)+(-2)×2=0, x=+1;选C4.下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答案】A【解析】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竖直悬空在试管的上方,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会导致污染试剂;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组装好仪器后先将导管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好;C、过滤时滤纸紧贴玻璃棒,中间不留气泡,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倾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烧杯与玻璃棒接触,同时注意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玻璃棒紧贴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管口应紧贴烧杯内壁.D、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热量及时扩散;选A5.根据右图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浓盐酸有挥发性B.分子在不断运动C.B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D.B烧杯内发生了置换反应【答案】D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答案】C【解析】A.固体颗粒弥漫形成的叫烟。

2017年青海省中考化学试卷(省卷)【原卷版】

2017年青海省中考化学试卷(省卷)【原卷版】

2017年青海省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目(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题每小题1分,9-13题每小题1分,共18分)1.(1分)下列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铁矿石冶炼铁C.食物变质D.青稞酿酒2.(1分)空气中含量少并常用于制作霓虹灯、闪光灯等多种电光源的是()A.氧气B.稀有气体C.氮气D.二氧化碳3.(1分)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滴加液体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C.点燃酒精灯D.倾倒液体4.(1分)下列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的是()A.S B.H2S C.SO2D.Na2SO4 5.(1分)下列化肥样品中,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A.氯化铵B.磷矿粉C.硫酸钾D.碳酸钾6.(1分)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纯碱属于碱B.酒精属于无机物C.羊毛属于合成纤维D.硝酸钾属于复合肥料7.(1分)硝酸铵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H4NO3 N2O↑+2X.则X的化学式为()A.H2B.NH3C.H2O D.H2O28.(1分)黑枸杞是迄今为止在青海柴达木发现的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含量最高的野生果实,也是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花青素由三种元素组成B.每个花青素分子中含有32个原子C.花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花青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1:69.(2分)学习化学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梳理、归纳。

下列归纳中错误的是()A.A B.B C.C D.D10.(2分)金属R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R+2AgNO3═R(NO3)2+2A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可能是铝B.在金属活动顺序里,R一定排在氢前面C.Ag的金属活动性比R强D.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11.(2分)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甲的溶解度为agC.升高温度,乙的饱和溶液全变成不饱和溶液D.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12.(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13.(2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BC DA.将一瓶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水C.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D.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二、填空题目(本题包括6小题,共21分)14.(2分)用化学用语表示:2个硅原子,3个氢氧根离子。

2017年青海省中考化学试卷 (1)

2017年青海省中考化学试卷 (1)

2017年青海省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题每小题1分,9-13题每小题1分,共18分)1. 下列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铁矿石冶炼铁C.食物变质D.青稞酿酒【答案】A【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拗不过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B.铁矿石炼铁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C.食物变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D.青稞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2. 空气中含量少并常用于制作霓虹灯、闪光灯等多种电光源的是()A.氧气B.稀有气体C.氮气D.二氧化碳【答案】B【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解析】根据稀有气体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稀有气体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常用于制作霓虹灯、闪光灯等多种电光源,而不是氧气,故选项错误。

B、稀有气体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常用于制作霓虹灯、闪光灯等多种电光源,故选项正确。

C、稀有气体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常用于制作霓虹灯、闪光灯等多种电光源,而不是氮气,故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常用于制作霓虹灯、闪光灯等多种电光源,而不是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滴加液体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C.点燃酒精灯D.倾倒液体【答案】A,D【考点】酒精灯的使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解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青海省西宁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精品]

青海省西宁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精品]

青海省西宁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Zn 65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l~8小题每题1分,9~13小题每题2分,共1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羊毛织成藏毯 B.昆仑玉雕刻成印章 C.青棵酿成酒 D.牛角做成梳子【答案】C【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羊毛织成藏毯 、昆仑玉雕刻成印章、牛角做成梳子都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青棵酿成酒 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选C2.青海是生态大省,要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B.生活中露天焚烧废旧塑料和橡胶C.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D.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答案】B3.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钙[Ca (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0 C.+1 D.+5【答案】C【解析】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x+(+2)+(-2)×2=0, x=+1;选C4.下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答案】A【解析】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竖直悬空在试管的上方,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会导致污染试剂;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组装好仪器后先将导管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好;C、过滤时滤纸紧贴玻璃棒,中间不留气泡,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倾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烧杯与玻璃棒接触,同时注意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玻璃棒紧贴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管口应紧贴烧杯内壁.D、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热量及时扩散;选A5.根据右图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浓盐酸有挥发性 B.分子在不断运动C.B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D.B烧杯内发生了置换反应【答案】D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答案】C【解析】A.固体颗粒弥漫形成的叫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氢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显 3 价

(4)小苏打

15.如图 A、B 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 A 是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 x 可能是下列中的
(填字母序号)。
a.8
b.10
c.11
d.12
(2)若 B 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 y=

(3)若 A 中 x 12 ,则 A、B 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名称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档,欢迎下载!祝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档,欢迎下载!祝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绝密★启用前
青海省西宁市 2017 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

化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60 分,考试时间 60 分 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Cl—35.5 Zn—65
D.安全常识 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12.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溶液 pH 大于 7,所以 pH 大于 7 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化学试卷 第 3页(共 14页)
B.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
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x,则 2 2x 2 2 0 ,则 x 1。故选 C。
化学试卷 第 7页(共 14页)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4.【答案】A 【解析】A 项,滴管滴加药品时应悬空正放且不能伸入试管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
先加入适量 Ba(NO3 )2 溶液,后过滤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 瓶
D 鉴别化肥 KCl 和 NH4Cl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42 分)
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14 分)
14.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1)2 个氮分子

(2)铁离子

16.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1)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___①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可用
稀硫酸除去其表面的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②___。
(2)锰( Mn )钢属于铁合金,可用于制造钢轨。已知锰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镁与锌之间,
如果用实验比较铁和锰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下列所给试剂组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11.善于梳理化学知识,是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以下归纳不完全正确的是 ()
A.性质决定用途 氧气助燃——气焊切割金属 石墨很软——制铅笔芯 钨的熔点高——用于制灯丝
C.化学与健康 缺钙——导致佝偻病或骨质疏松 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 缺维生素 C——引起坏血病
B.日常生活经验 衣服上圆珠笔油——用汽油搓洗 区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检验 区别棉和羊毛织物——点燃闻气味
()
A.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B.生活中露天焚烧废旧塑料和橡胶
C.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D.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3.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钙[ Ca(ClO)2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1
B.0
C. 1
D. 5
无 4.如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错 14页)
、称量、量取、
溶解、装瓶贴标签。
(3)下列情况会导致(2)中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填字
母序号)。
A.所用的 NaCl 不干燥
B.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配好的溶液装瓶后,烧杯内有溶液残留 三、简答题(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12 分)
18.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常温下 A、C 是由相同
化学试卷 第 2页(共 14页)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茶氨酸属于有机化合物 B.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茶氨酸由 26 个原子构成 D.茶氨酸中碳、氢、氧、氮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7 : 14 : 3 : 2 9.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其中“神舟号”系列火箭使用的一种燃料是 偏 二 甲 肼 , 其 化 学 式 为 C2H8N2 , 燃 烧 时 发 生 如 下 反 应 :

第Ⅰ卷(选择题 共 18 分)
一、选择题(第 1~8 小题每题 1 分,第 9~13 小题每题 2 分,共 1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羊毛织成藏毯
B.昆仑玉雕刻成印章
C.青稞酿成酒
D.牛角做成梳子

2.青海是生态大省,要筑牢生态保护屏障。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 -------------------- -------------------- -------------------- -------------------- -------------------- -----------------------------------

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13.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 NaOH 和 NaCl 两种固体
除去 NaCl 溶液中的少量
B
Na 2SO4
C 除去 H2 中少量的水蒸气
分别加少量水溶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档,欢迎下载!祝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C. Fe 、 Mn 、 ZnSO4 溶液 17.水是生命之源。
D. Cu 、 FeSO4 溶液、 MnSO4 溶液
(1)在电解水实验中,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2)配制 50 g 质量分数为 6%的 NaCl 溶液,其操作步骤为
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 C 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D、I、J 均为无色气体,其中 I 能使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K 为红棕色粉末。请回答下列问题:
(l)反应①中 B 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图中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 Fe 、 Mn 、40%硫酸溶液
B. Fe 、 Mn 、 MgSO4 溶液
化学试卷 第 4页(共 14页)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A.滴加少量液体 B.检查装置气密性 5.根据如图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过滤液体
D.稀释浓硫酸
A.浓盐酸有挥发性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B 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D.B 烧杯内发生了置换反应 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7.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多少?
青海省西宁市 2017 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
化学答案解析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是否生成新物质是判断物质变化的依据。A 项,羊毛织成藏毯只是形状发生改
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 项,昆仑玉雕刻成印章,没有新物 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 项,青稞酿成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 化,正确;D 项,牛角做成梳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 C。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2.【答案】B 【解析】A 项,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能减少汽车等的使用,从而减少了二 氧化碳的排放,正确;B 项,露天焚烧废旧塑料和橡胶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直 接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污染,错误;C 项,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害 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烟焦油等,吸烟有害健康,公共场所应禁止吸烟,正 确;D 项,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提高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正确。故选 B。 【考点】环境保护 3.【答案】C 【解析】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钙元素显 2 价,氧元素显 2 价,
------------- -------------------- -------------------- -------------------- -------------------- -------------------- -------------------- -----------------------------------
20.根据以下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l)写出图中标号为 a 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①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

型是______②______,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______③______。
(3)用 C 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