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习题和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思考题
1.如何理解“遥感” 是以电磁波与地球表面物质相互作用为基础
来探测、研究地面目标的科学。
遥感—是一种远离目标,通过非直接接触而感知、测量、分析并判定目标性质,其空间展布、类型及其数量的探测技术。
广义上的遥感:
泛指一切不接触物体而进行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
狭义上的遥感:
指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利用传感器(遥感器),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对数据的处理、综合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地物波谱特性
然界任何物体都具有反射、吸收、发射电磁波的能力,这是由于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不同运动状态造成的;
不同的物质由于物质组成和内部结构、表面状态不同,具有相异的电磁波谱特性,这是遥感识别目标的前提;
地物波谱特征可通过各种光谱测量仪器测得。遥感的物理基础任何物体都具有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的性质,物体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物体的电磁波特性,这是遥感探测物体的依据。
2.遥感的特点(优势)主要有哪些?
遥感的特点(优势):面状信息获取:时效性:快速准确连
续性:动态观测多维信息:平面、高程(立体)生动、形象、直观:经济: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时间……
3. 说明遥感应用的基本步骤。
遥感应用的基本步骤:
• 根据研究的目标选择合适的遥感数据源
考虑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光谱波段等因素,目标不同、尺度不同、时相要求不同、光谱特点不同
• 进行图像的(预)处理
多时相图像配准、几何纠正、图像镶嵌、数据融合
• 特征参数选择
波段选择band selection、特征提取feature extraction(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对原始波段进行处理,得到能反映目标地物特性的新的参数,如植被指数、主成分等等)
• 建立分类系统
各类及亚类分类指标(定性、定量)
• 专题信息提取(分类)与综合分析
分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分析(数量、质量、分布、发展变化特点与趋势、产生的原因)
• 结果检验与成果输出
对结果进行验证(直接验证、间接验证),满足需要则输出结果,反之,返回第三步、第四步,进行相关的修改、调整。
4结合个人的专业背景,试举例说明遥感的应用及前景。
5.试说明遥感技术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多层次:地面、航空、航天、宇宙从单一传感器--- 多传感器
分辨率不断提高:空间、时间、辐射和光谱分辨率不断提高
全天候、全天时: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热红外、微波
静态---动态:短周期、多时相
定性---定量:新的算法、半自动化、自动化、智能化遥感和非遥感资料结合遥感和GIS、 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PS、北斗、伽利略计划等)结合遥感技术的新特点
1三高
(1)高空间分辨率
(2)高光谱分辨率
(3)高时间分辨率
2两全
(1)全频段(全天时、全天候、多角度)
(2)全方位(天、机、球)
3一体化
(1)遥感、导航定位、通讯、信息技术
(2)空间、地面、应用技术
第一章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