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下初中数学课堂实验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数学实验教学是十分有效的再创造教学方法之一,它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主体参与、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是再现数学发现过程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此,笔者在学校生命教育理念的指导和启迪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设计数学实验,从六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实验探索

A Brief Discussion on Experiment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lass under Life Education//Meng Nan[1], Zhu Xingtao[2]

Abstract mathematics experiment teaching is an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which provides an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development,and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mathematics problem-solving.Under the guidance of life e-ducation,the writers positively explore experiment teaching in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mathematics experiment;ex-plor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Mingzhu Campus,Middle School At-tached to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130024,Changchun,Jilin, China

数学实验教学是指恰当运用数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而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它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规律及本质产生过程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操作、分析、探究、归纳和交流的能力。数学实验教学是实现新课标理念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功效远远超出我们的意想。

1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开发实验教学是大势所趋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实验教学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而实验教学恰恰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平台和空间,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地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地向上攀登。因此,开发实验教学正是在新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是大势所趋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2实施生命教育,建构有“生命力”的课堂和体验式的课堂,数学实验教学起到决定性作用

生命教育是教师的人格引导和学生人格自主建构的过程,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群更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更是一种唤醒、一种引导、一种激励和一种对话。生命教育要求教师建构有生命力的课堂,有生命力的课堂是多样化的课堂,体验式的课堂,生成性的课堂,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参与知识的建构、亲历实践过程、领悟知识的内在规律、掌握科学的结论、感受丰富的情感,形成个性化理解。以此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知识的有效转化,促进良好思维品质形成,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和育人的目的。

3设计数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主体精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的好奇心理是由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的。而直观性教学如数学实验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产生联想、概括和抽象的最好方法。

例如:“等式性质”、“不等式性质”、“二元一次方程”等内容的导出,教师可以设计利用天平的平衡、不平衡来说明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而学生对天平感觉新奇,必然会对新知识产生浓厚兴趣,而这种教学设计必然可以让学生较生动、具体地体验等式性质的“来历”。当教师将苹果、梨、橘子几种水果带入教室,形象地代替抽象的字母a、b、c来说明问题时,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地将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到一起,这样当教师把其抽象成为数学知识时,学生才并不感觉陌生,理解起来也会更加的容易。

4设计数学实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反映教育的丰富内涵

数学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数学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去制作、设计、发现,通过探讨、归纳总结,发现规律。由于数学中有许多问题是来源于实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或者是借助于软件平台进行模拟实验,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探究问题,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为深入理解概念、定理等新知创造条件。

如在进行“无理数的概念”教学时,设计如下的数学实验:课前准备一把剪刀、两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片(边长

[2]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2)24-0122-02

!!!!!!!!!!!!!!!!!!!!!!!!!!!!!!!!!!!!!!!!!!!!!

视为1)、计算器。让学生利用这些工具剪拼出面积为2的正方形;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拼得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它的边长是多少?”“估计的值在哪两个整数之间?”“能用分数表示吗?”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实验与探索。在探索了以上几个问题的基础上,学生真实体会到了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不能用有理数来表示,但它确实存在,切身感受到除有理数外还有一类数,引出概念“无理数”。

5设计数学实验,突破教学中的难点,点化学生的精神生命

对于教学中的一些疑难点,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如不借助于一定的实验手段,就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像几何中的动态问题,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学生不是很容易接受。但动态问题却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题目,如果借助有效的教学工具比如几何画板,设计合理的数学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索动态过程,教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例如发现三角形内接矩形的面积变化规律的“数学实验”的做法。利用几何画板模拟动态过程:①出示图形:在△ABC中,P是BC边上的任意一点,以P为顶点作△ABC 的内接矩形,使矩形的一边在BC上。②使点P在BC上运动,矩形面积随之变化。③设BP为x,矩形面积为y,建立x 与y间的关系,让学生观察当x变化时,y的变化特点及其是否有最大值。④显示当P点运动时,对应的动点(x,y)的运动轨迹,让学生对第③问中的观察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完整显示抛物线。⑤改变△ABC的形状,研究△ABC的底边BC 或BC边上的高变化时,对抛物线形状有什么影响。

在上述例子中,学生参与实验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观察实验模拟过程中思考。当然在问题讨论环节中,部分学生仍可发挥创造性,提出自己新的“实验”设想,并上讲台进行实验操作演示或由教师择优实验。

6设计数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生命的全面发展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指出:“只要数学的学习过程稍能反映出数学发明的过程,那么就应让猜想合情合理地占有适当的位置。”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数学内容,合理地创设一些数学实验,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动手探索,大胆设想,把教学重点放在发现问题和证明方法的探究上,以体现数学的两重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之目的。

如在探究“四边形的内角和”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准备几张形状不同的四边形纸片,然后让学生观察四边形内角和是不是一个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如果是,请设计一个数学实验来检验。学生们通过积极思考,动手操作,设计出四种检验的方法:一是分别撕下每个内角,将它们的顶点拼在一起;二是直接将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分割在两个三角形中;三是把四边形分割成四个三角形;四是在四边形一边上取一点,联结另两个顶点,分割成三个三角形。当然仅仅通过实验还是不够的,教师进一步指出:我们猜想的结论只有进行证明才能保证它们的正确性。最后引导学生把定理写成已知、求证的形式,让学生讨论添加辅助线证明。这是学生动手、观察、想象、归纳和论证等各方面能力的集中训练,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观察、比较、验证、归纳、结论,亲历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通过实验,手脑并用,体会变化图形的绝妙,以及其中所蕴藏的数学知识。既体现了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G·波利亚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像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一门试验性的归纳科学。”开展活动实验学数学,能让学生探究体验求发展,能够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必须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地把数学实验教学、计算机多媒体等用到课堂上,把学生带出课堂,开展一些数学活动和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手段,去动手操作、观察、交流,归纳、猜想、论证,让他们真正领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和数学的魅力。

编辑胡俊龙

题三个步骤,并非就万事大吉了。课堂教学只是告一段落,但不能就停滞不前。课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会议题论题,把解应用题的思维训练推向全新领域。这一部分的解题训练可安排在课后活动或家庭作业中进行。

笔者常做的训练的内容如下:具体完整地口述出应用题,条理性地叙述应用题审题、析题和解题过程;演算算式时具体叙述每步运算的意义;以一种新方式来变换原题目的叙述过程;改变应用题的已知条件或结论问题并试图作出相应解答;把结论问题与算式步骤对应匹配起来;根据图示和算式精简应用题相应的内容或结论问题;分析应用题的多余条件、干扰条件或结论问题并作出相应解答,用相应图形画出题意等等。限度调动学生解答应用题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进入应用题学习的良性循环,这恰恰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过程。也许学生编的应用题很生硬,也许学生编的应用题太简单,甚至学生编的应用题语句不通,漏洞百出,这需要教师对于学生这种编题的创造性思维给予高度重视,耐心鼓励,悉心指导。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最难把握的一章内容。教师可根据本文的几点参考意见和自己的教学环境,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开始自己的应用题教学活动。相信只要方法得当,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编辑胡俊龙

(上接第12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