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器人概述

合集下载

第1章 工业机器人概论PPT课件

第1章 工业机器人概论PPT课件

控制系统
17
第1章 工业机器人概论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
■工业机器人示教器
示教器是人机交互的一个接口,也称示教盒或示教编程器,主要由液晶屏和可供 触摸的操作按键组成。操作时由控制者手持设备,通过按键将需要控制的全部信 息通过与控制器连接的电缆送入控制柜中的存储器中,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示 教器是机器人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操作者可以通过示教器进行手动示教, 控制机器人到达不同位姿,并记录各个位姿点坐标,也可以利用机器人语言进行 在线编程,实现程序回放,让机器人按编写好的程序完成轨迹运动。
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国也在积极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尤其是进入“十三.五”以来,国家出台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对机
器人产业进行了全面规划,要求行业、企业搞好系列化、通用化、模块化设计,积极
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化进程。
9
第1章 工业机器人概论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
4
第1章 工业机器人概论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
1.1 工业机器人定义及其发展 工业机器人定义 定义虽不同,但有一定的共性: 工业机器人是由仿生机械结构,电机、减速机和控制系统组成的,用于从 事工业生产,能够自动执行工作指令的机械装置。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 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 术制定的原则和纲领行动。 一般情况下,工业机器人应该具有四个特征: 1. 特定的机械结构; 2. 从事各种工作的通用性能; 3. 具有感知、学习、计算、决策等不同程度的智能; 4. 相对独立性。
量22.5万台,亚洲的销量占到2/3,中国市场的机器人销量近45500台,增长35%。到目
前为止,全球的主要机器人市场集中在亚洲、澳洲、欧洲、北美,其累计安装量已超

机器人技术手册

机器人技术手册

机器人技术手册第一章机器人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技术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机器人作为一种智能化的机械设备,可以执行各种任务,从工业生产到日常生活,甚至探索未知的太空领域。

本手册将为您介绍机器人技术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第二章机器人的组成和结构机器人由多个部件组成,包括机械结构、传感器、控制系统、电源等。

机械结构决定了机器人的形态和动作能力,传感器负责获取环境信息,控制系统则对机器人进行指令和决策。

第三章机器人的运动与定位机器人的运动是基于其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实现的。

常见的机器人运动包括步行、爬行、飞行等。

定位技术对机器人的导航和位置确定至关重要,主要采用的方法有GPS定位、惯性导航和视觉识别等。

第四章机器人的人机交互人机交互是机器人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旨在让机器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响应人类指令。

语音识别、图像处理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机器人能够实现智能对话和情感交流。

第五章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机器人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机器人可以替代人力进行重复性或危险性的工作;在医疗领域,机器人可用于手术、康复和护理等;在军事领域,机器人可以执行侦查、救援和战斗任务。

第六章机器人的发展前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技术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机器人的智能化和自主学习能力将大大提升其应用领域和工作效率。

结语机器人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本手册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机器人技术的相关知识和应用,希望能够对您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让我们共同期待机器人技术的未来!。

第1章机器人概论

第1章机器人概论

制 以“Industrial Robot”为商品广告投入市场。
原 1965年,MIT的Roborts演示了第一个具有视觉传感器的、 理 能识别与定位简单积木的机器人系统。
17 June 2019
1.1 机器人的起源与发展

现代机器人
1967年,Unimation公司第一台喷涂用机器人出口到日本
器 智能机器人,这是一个概括的、含义广泛的概念。这一

概念不但指导了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而且又赋予 了机器人技术向深广发展的巨大空间,水下机器人、空
及 间机器人、空中机器人、地面机器人、微小型机器人等

各种用途的机器人相继问世,许多梦想成为了现实。将 机器人的技术(如传感技术、智能技术、控制技术等)
古代机器人
机 19世纪中叶自动玩偶分为2个流派,即科学幻想派和机械
器 制作派,并各自在文学艺术和近代技术中找到了自己的位
人 置。
及 科学幻想派:

1831年歌德发表了《浮士德》,塑造了人造人“荷蒙 克鲁斯”;1870年霍夫曼出版了以自动玩偶为主角的作品
控 《葛蓓莉娅》;1883年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问世;
其 慧。
控 1800年前的汉代,大科学家张衡不仅发明了地动仪,而

且发明了计里鼓车。计里鼓车每行一里,车上木人击鼓 一下,每行十里击钟一下。
原 后汉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成功地创造出了“木牛
理 流马”,并用其运送军粮,支援前方战争。
17 June 2019
1.1 机器人的起源与发展
古代机器人
人 欧各国、前苏联也相断引进或自行研制工业机器人。

80年代,机器人在发达国家的工业中大量普及应用,如

机器人第一章讲义

机器人第一章讲义

第一章概述1.1 机器人的由来与发展一、机器人的由来“机器人”(robot)一词来自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查培克的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

剧中叙述了一个叫罗萨姆的公司把机器人它的名字叫罗伯特,也就是我们英文中的Robot,作为人类生产的工业品推向市场,让它充当劳动力代替人类劳动的故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后来,这个故事就被当成了机器人的起源。

机器人学(robotics)出自1942年美国科幻作家Jsaac Asimov的科幻小说“Runaround”。

1942年,科学家兼作家Isaac Asimov首次提出了机器人三大定律:第一:机器人必须不危害人类,也不允许它眼看人将受危害而袖手旁观;第二:机器人必须绝对服从人类,除非这与第一原则矛盾;第三:机器人必须保护自身不受伤害,除非这与第一或第二原则相矛盾。

机器人一词虽出现得较晚,然而这一概念在人类的想象中却早已出现,人类希望制造一种像人一样的机器,以便替人类完成各种工作。

西周时期,我国的能工巧匠偃师就研制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我国最早记载的具备有机器人概念的文字资料。

春秋后期,鲁班曾制造过一只木鸟,能在空中飞行“三日不下”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东汉时代,著名科学家张衡不仅发明了地动仪、计里鼓车,而且发明了指南车,这些发明都是具有机器人构想的装置。

据记载,指南车行驶于前方,车厢正中间有个平放着的大齿轮,即一个四十八齿的轮子。

大齿轮中央有一平台,金童仙子立于此台上,左手拢于胸前,右手平平举起,指向正南方。

当车向左或向右转弯时,金童仙子也徐徐地转身,但右手所指的方向却始终不变。

张衡指南车是一种装有特殊的差速齿轮装置和指向器的单辕双轮车。

关于记里鼓车:计里鼓车每行一里,车上木人击鼓一下,每行十里击钟一下。

原理是,车轱辘直径三尺二寸,张衡当时计算出的圆周率为3.1466,车轱辘转一周,所走路程是一丈,也就是民间说的两步。

自上古以来,里程就有明确的规定,三百步为一里,也就是一百五十丈,车轱辘转动一百五十圈就是一里。

第1章-绪论1

第1章-绪论1
机器人引论 第1章 绪论
第1章 绪论
1.1 机器人简介 1.2 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1.3 机器人的基本结构 1.4 机器人的分类 1.5 机器人的应用 1.6 机器人学的研究内容 1.7 机器人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机器人简介
1.1.1 机器人的由来
“机器人”一词最早出现于1920年捷克剧作家 卡雷尔·凯培克(Karel Kapek)一部幻想剧 《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Rossums Universal Robots》)中,“Robot”是由斯洛伐 克语“Robota”衍生而来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5 机器人的应用
机器人最适合在那些人类无法工作的环境中工作。它们 已在许多工业部门获得广泛应用。它们可以比人类工作 得更好并且成本低廉。例如,因为焊接机器人能够更均 匀一致地运动,它可以比焊接工人焊得更好。此外,机 器人无需焊接工人工作时使用护目镜、防护服、通风设 备及其必要的防护措施。因此,只要焊接工作设置由机 器人自动操作并不再改变,而且该焊接工作也不是太复 杂,那么机器人就比较适合做这样的工作并能提高生产 效率。同样,海底勘探机器人远不像人类潜水员工作时 需要太多的关注,机器人可以在水下停留更长的时间, 并潜入更深的水底而仍能承受住巨大的压力,而且它也 不需要氧气。
机器人传感器:机器人的感觉主要通过传感器来实现。 机器人所研究的传感器分为两大类:外部传感器和内部 传感器。外部传感器又包括远距离传感器(如视觉传感 器、听觉传感器等)、非接触传感器和接触传感器(如 触觉传感器、力传感器等)。它是为了对环境产生相适 应的动作而取得环境信息。内部传感器包括加速度传感 器、速度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姿态传感器等。她是根 据指令而进行动作,检测机器人各部状态。
我国的机器人技术起步较晚,大约于20世纪70年代末、 80年代初开始。20世纪90年代中期,6000米以下深水 作业机器人实验成功。以后的近10年中,在步行机器 人、精密装配机器人、多自由度关节机器人的研制等国 际前沿领域逐步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第一章 机器人简介

第一章    机器人简介

第一章机器人简介第一节机器人概述一、机器人的定义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严格的、准确的机器人定义。

美国机器人协会(RIA)的机器人定义:“机器人是用以搬运材料、零件、工具的可编程序的多功能操作器或是通过可改变程序动作来完成各种作业的特殊机械装置。

”日本工业机器人协会(JIRA)的定义:“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装备有记忆装置和末端执行器( end effector)的,能够转动并通过自动完成各种移动来代替人类劳动的通用机器。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机器人是一种自动的、位置可控的、具有编程能力的多功能机械手,这种机械手具有几个轴,能够借助于可编程序操作来处理各种材料、零件、工具和专用装置,以执行种种任务。

”机器人是虽然外表可能不像人,也不以人类的方式操作,但可以代替人力自动工作的机器。

机器人是先进制造技术和自动化装备的典型代表,是人造机器的“终极”形式,它涉及到机械、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人工智能、传感器、通讯与网络等多个学科和领域,是多种高新技术发展成果的综合集成,因此它的发展与众多学科发展密切相关。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也是生产力发展的需求的必然结果,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机器人的历史机器人的历史并不算长,1959年美国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机器人的历史才真正开始。

第一代机器人属于示教再现型,第二代则具备了感觉能力,第三代机器人是智能机器人,它不仅具有感觉能力, 而且还具有独立判断和行动的能力。

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的工业机器人是第一代机器人,属于示教再现型,即人手把着机械手,把应当完成的任务做一遍,或者人用“示教控制盒”发出指令,让机器人的机械手臂运动,一步步完成它应当完成的各个动作。

20世纪70年代,第二代机器人开始有了较大发展,第二代机器人则对外界环境实用阶段,并开始普及。

第二代是有感觉的机器人:它们对外界环境有一定感知能力,并具有听觉、视觉、触觉等功能。

机器人概述

机器人概述

三、70年代以来,机器人学的发展具有下列特点:
1、机器人偿还期理论促进对机器人产业的投资 2、日本后来居上,成为“机器人王国” 3、机器人产业在全世界迅速发展 4、应用范围遍及工业、科技和国防的各个领域 5、形成了新学科——机器人学
6、机器人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第三节 机器人的分类及广泛应用
一、机器人的分类:
这种机器人又可分为轮式机器人、履带式机器
人和步行机器人,以及推进器和喷射器式机器 人。步行机器人又有单足、双足、四足、六足
和八足行走机器人之分。
第四节
我国机器人发展的近况和规划
1、我国机器人发展的一些近况:
★10多年来,在863计划的支持下,国家机器人主题专 家组与从事机器人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应用工程的科技人 员和企业界共同努力,艰苦奋斗,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 ★国家七五科技攻关计划将工业机器人和水下机器人的 研究和开发列入了计划,由机械部等部门组织了点焊、弧焊、 喷漆、搬运等型号的工业机器人的攻关,使中国工业机器人 一起步就瞄准了实用化的方向。1986年国家把智能机器人列 为高技术发展计划,研究目标是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工作内 容主要是围绕特种机器人进行攻关。 ★进入90年代,在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下,确定了 特种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及其应用工程并重、以应用带动关 键技术和基础研究的发展方针。
1、按机器人用途分: 1)工业机器人
2)海洋开发机器人 3)极限环境机器人
4)宇宙开发机器人
5)军事应用机器人 6)农牧业机器人 7)医疗福利机器人 8)类人机器人
9)娱乐竞赛机器人
(一)工 业 机 器 人
机器人应用最为广泛的方面是现代工业:机器人给现 代工业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十分显著的,大量用于:

《工业机器人》第一章 概述

《工业机器人》第一章 概述
想象 工业应用 商业应用 个人应用
1998年丹麦乐高公司推出机器人 (Mind-storms)套件,让机器人制造变 得跟搭积木一样,相对简单又能任意拼 装,使机器人开始走入个人世界。
三、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过程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代机器人 ----示教再现机器人 第二代机器人 ----带感觉的机器人 第三代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的由来
1886年法国作家利尔亚当在他的小说《未来夏娃》
中将外表像人的机器起名为android,它由四部分组成:
1:生命系统(平衡、步行、发声、身体摆动、感觉 、表情、调节运动等); 2:造型解质(关节能自由运动的金属覆盖体,一种 盔甲);
3:人造肌肉(在上述盔甲上有肉体、静脉、性别等
身体的各种形态);
电力驱动
这种驱动是目前在工业机器人中用的 最多的一种。早期多采用步进电动机(SM) 驱动,后来发展了直流伺服电动机(DC), 现在交流伺服电动机(AC)驱动也开始广泛 应用。上述驱动单元有的直接驱动机构运 动.有的通过谐波减速器装置来减速,结 构简单紧凑。
液压驱动
液压传动机器人有很大的抓取能力, 抓取力可高达上百公斤力,液压力可达 7MPa,液压传动平稳,动作灵敏,但对密 封性要求高,不宜在高或低温现场工作, 需配备一套液压系统。

与已定义的外部环境交流Leabharlann 与硬件环境的交互
与未定义的外部 环境的交流

与外部设备的通信 工作域中的障碍 自由空间的描述 操作对象物的描述 与生产单元监控计算机所提 供的管理信息系统的通信
从外部环境中感知、

与软件环境的交互

学习、判断和推理, 实现环境预测,产生 新的适应指令,并根 据客观环境规划自己 的行动。

机器人学-第一章概述

机器人学-第一章概述
第一章 概述
1.1 机器人名称的由来 1.2 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1.3 机器人的定义和分类 1.4 机器人的技术参数 1.5 机器人的应用 1.6 未来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1.7 我国机器人研究的简况
1.1 机器人名称的由来
机器人的英文名词是Robot,Robot一词最早出现 在 1920 年 捷 克 作 家 卡 雷 尔 ·卡 佩 克 ( Karel Capek)所写的一个剧本中,这个剧本的名字 为 《 Rossum’s Universal Robots 》,中文意 思是“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
剧中的人造劳动者取名为Robota,捷克 语的意思是“苦力”、“奴隶”。英语的 Robot一词就是由此而来的,以后世界各国都 用Robot作为机器人的代名词。
为了防止机器人伤害人类,美国科幻作家 Isaac Asimov(1920-1992)于1950年在《I, Robot》一书中给机器人赋予了伦理性纲领, 提出了“机器人三原则”:
日本早稻田大学加藤一朗(日本机器人之父) 教授认为:机器人是 由能工作的手,能行动的脚和有意识的头脑组成的个体,同时具有非 接触传感器(相当于耳、目)、接触传感器(相当于皮肤)、固有感 及平衡感等感觉器官的能力。
综合诸家的解释,概括各种机器人的性能,我们 认为可以按以下特征来描述机器人:
1. 机器人的动作机构具有类似于人或其他生物体 某些器官 ( 如 肢体、感官等 ) 的功能; 2. 机器人具有通用性,工作种类多样,动作程序 灵活易变,是柔性加工主要组成部分; 3. 机器人具有不同程度的智能,如记忆、感知、 推理、决策、学习等; 4. 机器人具有独立性,完整的机器人系统,在工 作中可以不依赖于人的干预。
(6) 机器人语言;
(7) 装置与系统结构; (8) 机器人智能等。

机器人概述

机器人概述
8
1.1 机器人发展概况

机器人的发展

60年代,工业机器人进入成长期,机器人开始向实 用化发展,并被用于焊接和喷涂作业中

1967, 日本的川崎重工购买了美国的专利许可,机器人远渡重洋 来到日本

70年代,出现了更多的机器人商品,机器人进入实 用化时代。日本成为“机器人王国”

1974年,Cincinati Milacron 推出了第一台计算机控制的 工业机器人T3,它可以举起100磅重的物体,并可跟踪在 装配线上的工件
30
微型机器人
仿生机器人 拟人机器人 飞行机器人
图8. 扫雷轮式移动机器人(左)和无人移动侦察车(右)
31
图9. 水下机器人
32
图10. Rocky7(美国喷气动力实验室)
(其简化型号“索杰纳”曾于1997年成功登陆火星)
33
图11. 太空机械手(CANADA MDA Space Missions)
图12. 月球探测车(俄罗斯)
35
图13.履带式移动机器人
36
图14. 电缆操作机器人
37
图15. 农用采摘机器人
38
图16.爬壁机器人
39
图17.导盲机器人
40
图18. 法国国家实验室的双足机器人 BIP2000
41
图19. 早稻田大学的WENDY拟人机器人
42
图20. MIT研制的拟人机器人上肢
29
表9.按特征分类
名称 机器人化机器 特征说明 基于机器人技术,为满足现实生产对自动化机器的 特殊需求,研制的新的机器系统,它具有机器人的 特征,采用了各种机器人技术以实现机器的功能。 微机器人分为微型机器人和微操作机器人。微型机 器人是指外形很小(不大于1cm3),便于进入微小空 间进行可控操作的微型机械。微操作机器人的外形 尺寸未必很小,但其操作尺寸很小,位移为微米、亚微 米级高精度的机械。 模仿各种生物的动作和功能的机器人 在形状和动作,以及智能水平上与人类似的机器人, 双足步行实现移动功能是它的主要特征 无人飞行器

机器人简介课件

机器人简介课件

技术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 机器人将具备更强的感知、学习 和决策能力,实现更加智能化的
应用。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使机器人更 好地与其它设备连接,实现更高
效的协同和远程控制。
云技术
云技术的应用将使机器人具备更 强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实现更复
杂的应用场景。
应用领域扩展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之一,它通过分析大量数 据并自动发现规律和模式,使机器人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 和决策。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一种特殊的机器学习方法,它通过建立类似于 人脑的神经网络来进行学习和训练,使得机器人能够更加 智能地处理复杂任务。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机器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自主导航 、物体识别、语音识别等。
定义
特种机器人是一种为特殊环境或特定任务设计的机器人,如水下 机器人、太空机器人、排爆机器人等。
应用
广泛应用于军事、救援、勘察等领域,能够在危险或复杂的环境 下执行任务。
组成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由不同的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一般 需要配备特定的传感器和设备。
THANKS 感谢观看
05 机器人前景展望与挑战
技术突破与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突破
随着人工智能、传感器、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在工业、医疗 、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市场应用前景
在工业领域,机器人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线、智能仓储等;在医疗领域,机器 人可以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康复训练等;在服务领域,机器人可以提供智能导 览、智能客服等服务。
1 2 3
制造业
随着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推进,机器人将在制 造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实现自动化、高效 化和智能化的生产。

(完整版)松下焊接机器人电子教案

(完整版)松下焊接机器人电子教案
教材(图1-15)焊接机器人单体构成
机器人 控制柜
第一章 机器人概述(7)
防碰撞 开关
送丝 装置
焊枪
全数字 焊机
机器人 示教器
机器人 本体
(辅图)焊接机器人部品图
第一章 机器人概述(8)
目标 +
位置
_
位置 反馈
软件PID 控制器
输出 PWM波
伺服 放大器
光电 编码器
伺服 电机
关节 动作
教材(图1-13)机器人控制原理
圆弧结束点
MOVEC(焊接点)
MOVEC(焊接点)
教材(图3-17)圆弧插补图示
第三章 手动模式(3)
.(图3-18)为两端圆
弧插补示例,三点计算 来计算插补
直线插补
b
使用点 b,c,d
来计算插补
使用点 c,d,e
c
为MOVEC指令,由于 圆弧路径的改变,cd段 和de段的计算结果将变
第一章 机器人概述(6)


OP



(11)



气管

(12) ③

①机器人本体 ②机器人控制柜 ③机器人示教器 ④全数字焊接电源和接口电路 ⑤焊枪 ⑥送丝机构 ⑦电缆单元 ⑧焊丝盘架(焊接量较大时多选用桶装焊丝“OP”)⑨气体流量 计 ⑩变压器(380V/200V) (11)焊枪防碰撞传感器 (12)控制电缆
1.3机器人的主要作用?
替代人,从事繁复、危险、苛酷的工作
1.4机器人的特点?
效率高、工作质量好、计划性强、 易于实现流水化作业
消除人工劳动的不确定因素
1.5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第一章机器人概述

第一章机器人概述

目录前言 (1)第一章机器人概述 (3)第一节机器人基本概念 (3)1. 机器人定义、分类及构成 (3)第二节机器人应用概述 (5)1.工业机器人 (6)2.服务型机器人 (6)第三节工业机器人概述 (7)1.工业机器人定义 (8)2.工业机器人的划分 (8)3.工业机器人的部件构成 (11)4.工业机器人发展历程 (12)5.当前工业机器人发展的驱动因素 (14)第四节服务机器人概述 (16)1.服务机器人的定义 (16)2.服务机器人细分 (16)3.服务机器人的构成 (17)4.服务机器人的关键技术 (18)5.当前服务机器人发展的驱动因素 (19)6.主要服务机器人类型介绍 (20)第二章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及创新资源分布 (27)第一节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 (27)1.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市场销量情况 (27)2.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分布 (27)3.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预测 (28)4.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渗透率分析 (29)5.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下游应用情况 (32)6.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主要发展模式 (32)7.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格局及主要工业机器人厂商介绍 (33)第二节全球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 (36)1.专用服务机器人2011年销量16408台,价值36亿美元 (36)2.个人和家用服务型机器人2011年销量250万台,销售额6.36亿美元 (37)3.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预测 (38)第三节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 (40)第四节全球机器人产业创新资源分布 (41)1.全球机器人产业创新资源总体分布情况 (43)2.企业分布情况 (44)3.专利情况 (45)4.学术文献情况 (47)5.人才分布 (48)第三章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 (50)第一节机器人产业发展历程 (50)第二节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驱动因素 (51)1.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分析 (51)2.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分析 (52)3.产业政策的影响分析 (54)第三节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 (56)1.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现状 (56)2.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未来市场规模估计 (56)3.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井喷时间点估计 (57)4.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下游应用情况 (58)5.国内机器人产业基地发展现状 (58)6.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格局及主要工业机器人厂商介绍 (63)第四节国内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 (68)1.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概况 (68)2.无人机 (69)3.扫地机器人 (69)第五节我国机器人产业创新资源分布 (70)1.我国机器人产业创新资源总体分布情况 (70)2.企业分布情况 (71)3.专利及学术文献情况 (72)第四章机器人行业产业链分析 (74)第一节产业链概况介绍与企业分布 (74)第二节上游关键零部件市场分析 (75)1.减速器市场分析 (77)2.伺服系统市场分析 (83)3.控制器市场分析 (90)第三节中游机器人主机厂市场分析 (93)1.机器人单体成本趋势 (93)2.机器人主机厂竞争现状 (95)3.中游主机厂未来增长点 (96)第四节中游系统集成商市场分析 (97)1.系统集成市场概况 (97)2.系统集成进入壁垒分析 (98)3.工程师红利造就的生存环境 (99)4.国内系统集成商面临变革压力 (100)第五章加快深圳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建议 (103)第一节深圳机器人产业发展历程 (103)第二节深圳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105)1.产业发展概述 (105)2.企业概况 (106)3.深圳机器人行业协会 (108)4.科研、孵化机构 (109)5.规划、政策情况 (110)第三节深圳机器人产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111)第四节加快深圳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113)1.针对性分析 (113)2.对深圳发展机器人产业的相关建议 (118)。

机器人基础技术教学 书

机器人基础技术教学 书

机器人基础技术教学书机器人基础技术教学书第一章:机器人概述1.1 机器人的定义和分类1.2 机器人的发展历程1.3 机器人的应用领域第二章:机器人的机械结构2.1 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件2.2 机器人的关节类型和运动方式2.3 机器人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第三章:机器人的感知与认知3.1 机器人的感知技术3.1.1 视觉传感器3.1.2 声音传感器3.1.3 触觉传感器3.2 机器人的认知技术3.2.1 环境建模与感知分析3.2.2 机器人的自主导航与定位第四章:机器人的控制与决策4.1 机器人的控制系统4.1.1 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4.1.2 反馈控制与前馈控制4.2 机器人的路径规划与运动控制4.3 机器人的决策与智能算法4.3.1 强化学习算法4.3.2 遗传算法4.3.3 模糊控制算法第五章:机器人的人机交互与协作5.1 机器人的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5.2 机器人的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技术5.3 机器人的姿态识别和情感分析技术5.4 机器人的协作与协同技术第六章:机器人的安全与伦理6.1 机器人的安全保障措施6.1.1 硬件安全:碰撞检测与防护装置6.1.2 软件安全:权限控制与隐私保护6.2 机器人的伦理问题与社会影响6.2.1 机器人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6.2.2 机器人的就业和人类替代性第七章:机器人的未来发展与应用展望7.1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7.2 机器人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展望7.3 机器人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展望7.4 机器人在农业和服务领域的应用展望结语:机器人基础技术的学习与应用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掌握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和组成部件,熟悉机器人的感知与认知技术,了解机器人的控制与决策方法,掌握机器人的人机交互与协作技术,了解机器人的安全与伦理问题,并展望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发展与应用前景。

通过学习,读者将能够在机器人相关领域进行研究和创新,为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机器人概述

机器人概述

第一章机器人概述本章主要内容:.机器人的概念和分类.机器人的发展史.机器人的基本结构.机器人的研究内容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机器人的主要结构课后作业:查阅机器人传感器的种类和各自特点,以小论文形式上交。

机器人的概念和分类.机器人的定义我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在研究和开发未知及不确定环境下作业的机器人的过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机器人技术的本质是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技术的结合。

随着人们对机器人技术智能化本质认识的加深,机器人技术开始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渗透。

结合这些领域的应用特点,人们发展了各式各样的具有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能力的特种机器人和各种智能机器人,如移动机器人、微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军用机器人、空中空间机器人、娱乐机器人等。

对不同任务和特殊环境的适应性,也是机器人与一般自动化装备的重要区别。

这些机器人从外观上已远远脱离了最初仿人型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所具有的形状,更加符合各种不同应用领域的特殊要求,其功能和智能程度也大大增强,从而为机器人技术开辟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实并不是人们不想给机器人一个完整的定义,自机器人诞生之日起人们就不断地尝试着说明到底什么是机器人。

但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机器人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机器人的定义也不断充实和创新。

年法国作家利尔亚当在他的小说《未来夏娃》中将外表像人的机器起名为“安德罗丁”(),它由部分组成:()生命系统(平衡、步行、发声、身体摆动、感觉、表情、调节运动等);()造型材料(关节能自由运动的金属覆盖体,一种盔甲);()人造肌肉(在上述盔甲上有肉体、静脉、性别等身体的各种形态);()人造皮肤(含有肤色、机理、轮廓、头发、视觉、牙齿、手爪等)。

年捷克作家卡雷尔·卡佩克发表了科幻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nux
PMAC
Local Controller
Motion Planning
Motion Controller
Servo Controller
Scanner Microphone
Internet
Robot
Camera
24
机器人系统结构的例子
1.3.3 机器人的性能要素
▪ 自由度数 衡量机器人适应性和灵活性的重要指标,一般 等于机器人的关节数。机器人所需要的自由度数决定与其 作业任务。
机器人具有感知和理解外部环境的能力,即使环境发生变 化,也能够成功的完成任务。
11
1.1.4 机器人技术展望
进入90年代后,机器人数量增长速度下降,但由于人工智 能、计算机科学、传感器技术的长足进步,使机器人技术 研究在高水平上进行。未来机器人技术将有待于在以下几 个方面发展。 一、操作臂技术 1. 高速操作臂:机构,伺服驱动,动态控制方法; 2. 柔性操作臂:提高荷重比(<30∶10),轻质材料; 3. 冗余自由度臂; 4. 高精度、多自由度力控制:精密组装; 5. 微型操作臂。
按预定的不变顺序及条件,依次控制机器人的机械动作。
按预定的顺序及条件,依次控制机器人的机械动作。但顺 序和条件可作适当改变。
通过手动或其它方式,先引导机器人动作,记录下工作程 序,机器人则自动重复进行作业。
不必使机器人动作,通过数值、语言等为机器人提供运动 程序,能进行可变程伺服控制。 利用传感器获取的信息控制机器人的动作。机器人对环境 有一定的适应性。
1
一般认为机器人应具有的共同点为:
▪ 1)机器人的动作机构具有类似与人或其它生物的 某些器官的功能。
▪ 2)是一种自动机械装置,可以在无人参与下(独 立性),自动完成多种操作或动作功能,即具有通 用性。可以再编程,程序流程可变,即具有柔性(适 应性)。
▪ 3)具有不同程度的智能性,如记忆、感知、推理、 决策、学习。
微制造 机器人装备
系统集成 应用示范
核工业 机器人
电力检测 油气管道 仿生与生 极地科考 助老助残
机器人
检测 物机器人 机器人 家庭服务
智能机器人技术
关键技术 新型机构
攻关
与驱动
网络化与 移动感知
仿生运动
与智能控 制
人-机器 人和谐共 存与交互
多机器人 协调技术
微纳操作 技术
材 料 感知
前沿技术 探索
6
7
1.1.3 机器人的分类
机器人的种类很多。可以按驱动形式、用途、结构和智能
水平等观点划分 气压驱动
1、按驱动形式
液压驱动 电驱动
直流伺服驱动 交流伺服驱动
2、按用途划分
弧焊机器人
点焊机器人
(1)工业机器人 搬运机器人 装配机器人
喷涂机器人
抛光机器人 8
(2)特种机器人
空间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 军用机器人 教学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 医用机器人 排险救灾机器人
感器,检测机器人所处的环境信息。相当于人的感官和神经。 四、控制系统
包括:处理器及关节伺服控制器等,进行任务及信息处理,并 给出控制信号。相当于人的大脑和小脑。
控制系统
内部传感器(位形检测)
1处理器
关节控制器
驱动 执行 装置 机构
工作对象
外部传感器(环境检测)
23
Intelligence and humanmachine interface
1962年,A.M.F.(机械与铸造)公司,研制出一台数控自 动通用机,取名“Versatran”,即多用途搬运之意,并以 “Industrial Robot”为商品广告投入市场。
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1974 1978年,第一台PUMA机器人在Unimation公司诞生。
日本、西欧各国、前苏联也相断引进或自行研制工业机 器人。60~70年代是机器技术获得巨大发展的阶段。
25
▪ 控制模式 引导或点到点示教模式;连续轨迹示教模式;软 件编程模式;自主模式。 ▪ 最大工作速度 单关节速度;合成速度。 ▪ 其它动态特性 如稳定性、柔顺性等。
26
▪ 负荷能力 机器人在满足其它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能够承 载的负荷重量。
▪ 工作空间 机器人在其工作区域内可以达到的所有点的集 合。它是机器人关节长度和其构型的函数。
▪ 精度 指机器人到达指定点的精确程度。它与机器人驱动 器的分辨率及反馈装置有关。 ▪ 重复定位精度 指机器人重复到达同样位置的精确程度。 它不仅与机器人驱动器的分辨率及反馈装置有关,还与传 动机构的精度及机器人的动态性能有关。
12
二、移动技术 1、新型移动机构:适合非结构环境的移动机构; 2、运动控制:建模、制导、导航、路径规划。 三、感知技术 1、视觉:图像识别与处理; 2、手眼协调; 3、接触觉小型化; 4、多信息融合。
四、自主控制技术 1、分布式计算机控制技术; 2、人工智能技术。
13
我国智能机器人当前主要研究方向
固定式 移动式
轮式 履带式 足式
蛇行
9
3 按几何结构分类:利用机构特性分类。 串联机器人:各连杆为串联 并联机器人:各连杆为并联
10
4、按智能水平划分
分类名称
简要解释
人工操作装置
有几个自由度,有操作员操纵,能实现若干预定的功能。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固定顺序机器人 可变顺序机器人
示教再现型机器人 数控型机器人 感知型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
仿生
智能
微型 网络 交互
14
工业机器人
21
1.3 机器人的组成、构型及性能要素 1.3.1 机器人的组成
机器人是一个机电一体化的设备。从控制观点来看,机器 人系统可以分成四大部分:机器人执行机构、驱动装置、 控制系统、感知反馈系统。
机器人
执行机构 手腕臂腰 部部部部
( 固基 定 或 移座 动 )
驱动装置
电 驱 动 装 置
液 压 驱 动 装 置
气 压 驱 动 装 置
控制系统


处伺
理 器
服 控 制

感知系统
内外 部部 传传 感感 器器
22
一、执行机构 包括:手部、腕部、臂部、腰部和基座等。相当于人的肢体。
二、驱动装置 包括:驱动源、传动机构等。相当于人的肌肉、筋络。
三、感知反馈系统 包括:内部信息传感器,检测位置、速度等信息;外部信息传
多种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拟人机器人、特 种机器人等,具有视觉、语音等功能,具有一定智能。
1998年:日本30万台,美国8万台,德国7万台
5
我国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
▪ 7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 “七五” “863” 工业机器 人(国产占1/4左右)
▪ 特种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 ▪ 水下(1000米,6000米无缆) 排险 爬壁 管道 防
2
1.1.2 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卡佩克发表了科幻剧本《罗萨 姆的万能机器人》。卡佩克在剧本中把捷克语“Robota”写 成了“Robot”,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被当成了机器人一 词的起源。
1950年,美国作家埃萨克·阿西莫夫在他的科幻小说《I, Robot》中首次使用了“Robotics” ,即“机器人学”。阿 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三原则”: 1 机器人不应伤害人类,且在人类受到伤害时不可袖手旁观; 2 机器人应遵守人类的命令,与第一条违背的命令除外; 3 机器人应能保护自己,与第一条相抵触者除外类及发展概况 1.1.1 机器人的定义
美国机器人协会(RIA)的机器人定义:“机器人是用以搬运材料、零件、工 具的可编程序的多功能操作器或是通过可改变程序动作来完成各种作业的特殊机 械装置。”
日本工业机器人协会(JIRA)的定义:“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装备有记忆装置和末 端执行器( end effector)的,能够转动并通过自动完成各种移动来代替人类劳 动的通用机器。”
核化侦查 核工业用遥控移动 ▪ 自动导引小车(AGV) 步行机(双足,四足,六足)
地面军用智能车辆 ▪ 其它(灵巧手,智能手爪,七自由度机器人等) ▪ 1999年 “863”智能机器人主题产业化基地9个(哈工大、
一汽、沈阳自动化所、北京自动化所、大连华录、南开大 学、上海交大、上海大学、兵工58所)
4
80年代,机器人在发达国家的工业中大量普及应用,如焊 接、喷漆、搬运、装配。并向各个领域拓展,如航天、水下、 排险、核工业等,机器人的感知技术得到相应的发展,产生 第二代机器人。
示教再现机器人,1982
90年代,机器人技术在发达国家应用更为广泛,如军用、 医疗、服务、娱乐等领域,并开始向智能型(第三代)机器 人发展。
机器人学术界一直将这三原则作为机器人开发的准则,阿 西莫夫因此被称为“机器人学之父”。
3
1954年,美国人George C. Devol 提出了第一个工业机 器人方案并在1956年获得美国专利。 1961年,Unimation公司(通用机械公司)成立,生产和销 售了第一台工业机器“Unimate”,即万能自动之意。
美国国家标准局(NBS )的定义:“机器人是一种 能够进行编程并在自动控制 下执行某些操作和移动作业任务的机械装置”。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机器人是一种自动的、位置可控的、具有编程 能力的多功能机械手,这种机械手具有几个轴,能够借助于可编程序操作来处理
各种材料、零件、工具和专用装置,以执行种种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