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部崛起的战略选择
一、中部崛起提出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西部和东三省相继领政策之先,经过30年的发展,向国家交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面对这一挑战,中部地区情况如何?“不东不西,不是东西”,这句调侃的话道出了中部地区面临的尴尬局面,也道出了中部人民的心酸。
从纵向比较来看,中部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但是,相对于全国总体水平或平均水平,尤其是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在经济总量、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三化”(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进程及结构变动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学界开始探讨西部开发问题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就发表文章,提出了要防止“中部塌陷”的预警。
近20年之后,学者当年的担忧变成了现实。
(一)中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和总体发展水平不仅大大低于沿海发达地区,甚至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数据显示,从1980年到2003年的20多年中,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从50.2%增加到了58.86%,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激增了7个百分点。
而中部地区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位呈不断下降趋势。
反映在人均GDP(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上,1980年中部地区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88%,1990年下降到83%,到了2003年只相当于全国水平的75%。
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GDP差额比扩大了6倍。
从居民收入看,2002年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城镇居民收入中,中部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69元,比西部地区低183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排名前10位的省(区、市)中,西部地区有2个,中部地区没有1个。
“三农”问题突出,成为影响中部地区总体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部基本都是农业大省。
1990年,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安徽5个产粮大省的城镇居民收入,为乡村居民收入的2.07倍。
到2002年则扩大到2.82倍,农民脱贫致富压力大,贫富差距扩大造成的社会矛盾,成为中部崛起的一个沉重负担。
(二)中部地区的发展势头和发展速度明显低于东部地区,也低于西部地区。
西部大开发以来,中部原本落后的投资增长速度又大大落后于西部地区。
1998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2%,比中部地区高16.8个百分点。
2001年1月~7月,西部地区投资增长20.1%,比中部地区高2.5个百分点。
中部地区成为全国投资的“锅底”。
(三)中部地区的“三化”进程即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不仅明显滞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且也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和反映工业化进程的基本指标。
全国该项指标为52.2%,中部6省为45%左右,中部地区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7个百分点。
中部地区缺乏具有很强的综合实力、带动能力和辐射能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及城市群,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没有一个进入全国城市竞争力排名前10位。
农村人口及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较慢。
全国的城镇从业人员中,非国有经济从业人员占73.2%,中部地区仅占52%。
面对“中部塌陷”这个不争事实,国家从2004年起至今一直对中部崛起给予政策支持。
自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地区的经济获得了持续较
快发展,2004~2007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保持16%以上的增速。
2008年,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下,中部各个省份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和加紧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生产总值增速仍达到了12.2%,同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
二、中部崛起面临的困境
中部地区的成就万人瞩目,但崛起之路依然困难重重。
以下问题在中部崛起过程中不容忽视。
(一)经济增长依然依靠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中部各省深刻认识到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对能源资源消耗巨大、环境破坏严重,但在巨大的发展机遇面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生产方式依然得到青睐,大批该关停的企业调整为整改后继续运营,使得中部地区未能从根本上树立起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的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将受到严峻挑战。
(二)对固定资产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依赖过大。
中部地区为积极建设“三基地一枢纽”,将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了突出位置,政府直接控制和参与其中,形成巨大挤出效应,抑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
同时中部个地方政府将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给予各种优惠条件,尽可能吸引到各类企业落户本区域,各省市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并且在节能减排、环保达标、产业集聚等要求上放宽尺度,早成更多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低品质产品泛滥,形成巨大浪费。
(三)国内市场和消费需求开发不足。
中部地区地处内陆,交通便捷,在开发国内市场、激发内部消费需求上具有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
但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国际贸易的短期收益将中部地区的经济视角引到外部。
虽然短期内能得到一定收益,但考虑到东部地区的先发优势和国际市场的有限性和不确定性,中部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有限,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就对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四)财政实力和财政政策使用不当导致经济增长弱势。
一方面财政实力较弱,不利于宏观调控的发挥,使得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科教文卫等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严重制约了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非常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另一方面,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缺陷,以及现行的资源税制度无法使中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导致东西中部区域发展更加不平衡。
三、对中部地区崛起之路的建议
面对以上问题,中部地区该如何突破发展瓶颈,真正走上崛起之路,在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进入2l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恶化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不但通过《京都议定书》协议共同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各国从内在的发展要求和国际影响力着眼,加快了绿色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应用。
在节能减排的潮流中,中部地区应该抓住机遇,在中部崛起的战略背景下,加快两型社会建设的探索,避免走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共同探寻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率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奠定生态文明的良好基础。
而且,发展低碳经济能有效保证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不断进行体制创新。
勇于改革现有的阻碍经济发展的落后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体制
机制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将低碳发展理念注入到每个企业、每个公民的核心价值观念当中。
提高对外开放程度,转变落后思想观念,积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设备,增强中部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注重区域文化建设,转变社会价值观念。
经济与文化存在相互适应性,二者既可相互促进也可相互制约。
良好的区域文化氛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源动力和催化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决定区域发展的最终水平。
中部崛起战略不仅需要中部地区在经济、社会等方面出现大的跨越,也需要区域文化的繁荣,更需要科学的区域文化建设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四)发展内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向。
内循环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主要依靠内在禀赋、内部动力、内部潜力和内部创造力进行不断优化重组的经济形态,具有内需性、内源性和内涵性三重特征。
其主要目标是摆脱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转向依靠内需的拉动为主:由“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即原料来自国外、产品销往国外,转向“两头在内”,即产品和服务的供给、需求,生产以及市场都在国内,逐步把经济发展纳入到内循环的体系和轨道中。
在外向型经济受到冲击的情况下,中部地区应该充分利用在国内市场的良好区位优势发展内循环经济,这将有助于中部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系统的可学的经济发展体系,从而协调促进产业内部、产业与产业之间、工业与农业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系统发展,增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系统协调修复能力,确保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持续稳定性。
(五)优化产业结构,突出地方特色。
各省应根据各自省情,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切勿盲目跟风。
加强各省政府与政府、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强技术与人才的交流,真正做到中部六省作为一个整体,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化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