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消费与文学的意识形态性
文学理论基本概念
基本知识点知识点1:文艺学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
它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这三个分支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与渗透。
文学理论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价值取向。
知识点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念一、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
马克思主义把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归结为人的生活活动,旨在强调文学艺术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关系。
人的生活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
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才展现和外化出来。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活动的论点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启示我们,文学的出发点、联结点和归宿点是人,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文学是塑造“丰富的人”、“完整的人”的重要途径,文学的确是一种“人学”。
二、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
不但文艺反映生活,同时也肯定文艺的反映不是刻板的,文艺也反作用于生活这种文艺对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因此: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三、艺术生产论这是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后,主要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待文学艺术活动的结果。
这种理论强调了文学艺术不是孤立存在,它的发展是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我们必须归根到底从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实践中,从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的关系中,才可能获得对文学艺术最终的解释,这样就为我们揭示文学发展变化的奥秘寻找到一个更宽阔的视野。
第十六讲 文学的生产、传播与消费
(二)文学消费与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文学消费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1、文学消费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1) 文学产品的不纯粹 ---- 消费的不纯粹 (2) 文学消费总是与利益相关,肯定或批评特定的社 文学消费总是与利益相关, 会结构。 会结构。 文学消费对意识形态的三种反应模式: (3) 文学消费对意识形态的三种反应模式: 直接为现行体制和社会结构服务: -- 直接为现行体制和社会结构服务: 为批判现行政治和经济制度服务: -- 为批判现行政治和经济制度服务: 声称文学消费与政治无关。 -- 声称文学消费与政治无关。
四、文学消费与消费文学
(一)消费时代的文学消费: 消费时代的文学消费: 对文学消费性的空前张扬 文学消费的“媒介化” 1、文学消费的“媒介化”: 媒介制约生产: (1) 媒介制约生产: 媒介正日益成为一种权力 媒介代替批评: (2) 媒介代替批评: 媒介引导消费: (3) 媒介引导消费: 2、文学消费的“符号化”: 文学消费的“符号化” 3、“消费文学”与“庸人生产”: 消费文学” 庸人生产”
消费视野中的王朔现象把文字价格炒上去宣扬顽主的消费哲学兜售反叛什么好卖卖什么什么好卖卖什么重心由创作转到销售重心由创作转到销售之二
第五编 文学消费与接受
第十六讲 文学消费 第十七讲 文学接受 第十八讲 文学批评
讲
一、文学生产: 文学生产:
学
产、传 与 费
1、狭义:作家 观念形态 的文学创作 + 狭义: 出版部门 物质形态 的出版 文学书籍、电影拷贝、录音带、录像带、 (文学书籍、电影拷贝、录音带、录像带、电子光 盘等) 盘等) 2、广义: 广义: 文学(狭义)生产--流通--分配---流通--分配--消费 文学(狭义)生产--流通--分配--消费 创作--出版--发行--阅读) --出版--发行--阅读 (创作--出版--发行--阅读)
文学理论第十四-十六章课后答案
十四章1、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有什么关系?概而言之,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之间的关系是:文学生产决定文学消费,文学消费反作用于文学生产。
前者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文学生产为文学消费提供消费的对象;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的方式;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的需要。
后者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文学消费使文学产品得以最后完成;文学消费制约着文学生产的方式和规模;文学消费体现了文学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2、文学传播方式对文学的生产与消费有何影响?由于文学传播是文学生产者赋予文学信息以物质载体并传递给文学消费者的过程,因而,文学传播对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都有重要影响。
并且,现代传媒理论认为,媒介即信息。
文学传播方式的嬗变和更替导致了文学生产方式和文学消费方式的深刻变化,文学创作出现了互文化、网络化与图像化的新特点,而文学消费由单一的文字消费转变为图文并茂的甚或主要是读图的消费。
3、文化市场对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有什么影响?由于文化市场是联结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中介,因而对文学的生产和消费均有重大影响。
这种影响最重要的标志是价值规律体介入了文学活动领域,使文学作品具有了商品属性,从而给文学的生产和消费带来了双重效应:一方面刺激了文学创新的加速,促进了文学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学事业的繁荣,满足了文学消费者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又可能带来某些负面效应,如文化消费主义至上,一些迎合消费者的低级趣味的文学作品在文化市场十分畅销。
4、为什么文学消费既是一般商品消费,又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文学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要借助文化市场来实现,因而文学作品具有商品属性。
文学的生产、流通和消费都必须遵循价值规律。
另一方面,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商品属性,更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具有认识价值、审美价值、阐释价值和交流价值等文化属性,因而文学消费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具有精神享受和意识形态再生产的性质。
5、怎样理解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意识形态性质?回顾文学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文学从来就不是一种纯审美或纯商品的东西。
文学原理简答题、名词解释
⽂学原理简答题、名词解释1924年的法国,单就⽂学领域⽽⾔,实际成就主要在诗歌领域。
超现实主义是兰波⽂学主张的直接继承。
兰波在《第⼆种疯癫:字的炼⾦术》(《地狱⼀季》)倡导“凭着幻觉、错觉来写诗”,对超现实主义颇有影响。
但影响更⼤的则是⼀战给青年知识分⼦带来的幻灭感、对现状的不满、对传统价值体系的反叛,以及随之⽽来的⾮理性主义思潮。
超现实主义的前⾝是盛⾏于1916-1923年之间的达达主义运动。
达达主义者反对⼀切体系,号称要摧毁⼀切偶像,乃⾄艺术本⾝。
他们以笛卡尔的名⾔“我甚⾄不想知道在我之前是否有过⼈”为座右铭。
b崇尚梦幻和⽆意识.c反理性主义的美学思想.d ⾃动写作法为了排除规则、惯例等⼲扰,把纯粹的精神活动忠实的记录下来,布勒东等提出“⾃动写作法”,并进⾏了多⽅实验。
他把⼀些朋友集合起来,在半催眠的状态下,写下⾃⼰的真实思想,然后合在⼀起拼成⼀篇⽂字。
结果⾃然是会有偶尔出现的奇妙⽐喻以及⼤量的不通⽂句。
这种写法强调创作的⾃发性、偶然性,反对事后修改删除。
当然,布勒东很快便承认,这种写作⽅法仍是不够完美的,因为即使在最不受⽀配的情况下,总是还有最低限度的理性活动在引导写作。
2、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a存在先于本质—⾏动哲学。
B选择即⾃由。
c⼈不是⾃在的存在,⽽是⾃为的存在。
D ⾃由与责任同在,对⾃⼰负责,也对他⼈负责,是⾃由的应有之义—存在主义是⼀种⼈道主义。
3、荒诞派两巨头:贝克特与尤奈斯库。
(法)4、现代主义⽂艺的基本精神:a从“镜”⾛向⾮镜。
B从“灯”⾛向⾮灯。
C从“⼈”⾛向⾮⼈。
D从艺术⾛向⾮艺术,从美⾛向⾮美。
5、法国杜尚以故意亵渎美的⽅式来宣告对传统的叛逆姿态,他的艺术是晦涩的6、现代派艺术:美→丑,和谐→失谐,规则→叛逆。
7、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后现代主义⽂学是对现代主义⽂学的叛逆和继承。
8、社会主义⽂学之性质和特点的具体内涵a⾃觉地以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揭⽰社会⽣活的本质规律和历史发展⽅向。
文学消费的二重性与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
文学消费的二重性与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文学消费的二重性,是指文学消费同时具有一般商品消费和特殊精神享受两种属性。
一方面,文学消费具有一般商品消费性质。
但另一方面,文学消费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消费的特殊性:它毕竟是一种通过阅读语言艺术作品而寻求特殊的审美享受的精神过程,带给读者以丰富的精神愉悦。
(一)文学消费作为一般的商品消费
文化工业的出现和文化流通市场的形成,文学生产者与文学消费者发生分离。
文学作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遵循价值规律。
文学作为物态化的劳动产品,会有物质耗损。
文化生产受社会消费心理影响。
(二)文学消费作为特殊精神产品的消费
文学产品主要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文学产品中作家的创造性劳动难以作定量评估。
优秀的文学产品具有超时代性。
文学产品的消费具有再创造的性质,需要消费者的积极参与。
文学消费与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
(一)文学消费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文学生产者通过文学作品传达的意识形态性,在文学的阅读过程中,影响消费者。
文学消费对于意识形态的三种反应模式:直接服务于现行体制与社会结构;直接批判现行制度的不合理性;声称远离现行政治制度的“非意识形态化”。
(二)文学消费作为意识形态消费的特殊性
不是以概念形式的意识形态观念直接灌输给消费者,而是寓思想观念于艺术形式的结构和艺术娱乐的效果之中。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课后习题 第14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圣才出品】
第14章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1.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之间有何辩证关系?答: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的辩证关系:(1)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主要表现在:①文学生产为文学消费提供消费的对象,即文学产品文学消费作为一种对文学产品的阅读欣赏活动,必须有一定的文学产品为对象。
没有消费对象的“消费”是不存在的。
因此,文学消费对象受文学生产规定。
并且,文学消费者究竟消费到何种类型的文学,是现实主义文学还是现代主义文学,是高雅文学还是大众文学,是手抄本读物还是印刷本读物,是纸质文学图书还是电子文学图书,是呕心沥血创造出来的优秀作品还是粗制滥造出来的文学赝品,等等,无一不受到作家的文学生产的规定。
②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的方式传统意义上的文学阅读通常是一种文字阅读,但在文学生产的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和电子传播媒介普及的今天,文学消费不仅指文字阅读和纸质文学消费,而且也包括对广播影视文学的视听阅读和电子网络文学的视屏阅读,出现了读图时代的文化消费方式。
又如,创作说唱故事和剧场演出的时代是群体围坐在一块共同消费的时代,生产文学书籍的时代则是个人阅读的时代。
随着电影生产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又必须聚集到一块。
而在电视文学和网络文学问世之后,消费者则可坐在家里进行文学消费。
③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的需要,或者说,生产着新的消费者马克思指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
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
一个社会或一个民族的文学消费者的文化层次、艺术修养、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往往是通过文学产品自身创造出来的。
扶持和生产优秀的严肃文学作品往往能“创造”出高品位、高境界的文学读者,而任由低劣庸俗的文学作品的泛滥则可能“创造”出趣味庸俗的读者。
(2)文学消费制约着文学生产文学消费反作用于文学生产,对文学生产起着重大的制约作用。
这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文学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实现一部作品,无论写得如何精彩,倘若未能出版,或印出来了却未被读者购买和阅读,它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将无法得到实现,其认识、审美、交流等文化属性也不能得到体现。
文学理论教程重点
名词解释1、广义文学: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总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2、狭义文学:是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括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等。
3、折中义文学:介乎广义文学与狭义文学之间而又难以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可以称为折中义文学。
如历史文学、记实文学和某些风格化的政论文。
4、话语:所谓话语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而从事沟通的具体行为与活动,包括五个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本文、沟通、语境。
5、话语蕴籍: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6、文学: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籍的审美意识形态。
这种审美意识形态是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而一般意识形态又属于社会结构中的上层建筑。
7、艺术发现:指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社会材料的基础上,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感知。
8、艺术构思:指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出完整的意象序列的思维过程。
9、情感把握: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对自己的创造对象做情感性体验和评价。
情感评价是一种主体性的心理过程。
10、形式创造: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赋予自己的创作对象以艺术形式。
形式创造既体现为对内容的内在结构的把握,又体现为利用语言材料及艺术手段使之呈现出外在形态。
11、典型:典型是西方文论创立的一个概念,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7世纪以前的类型说;18、19世纪的个性典型说;20世纪之后,西方艺术中心转向,典型研究相对沉寂,但是马克思主义典型说在社会主义国家得到发展,成为中心议题。
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它比一般形象更有艺术魅力,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12、特征:特征概念是由德国艺术史家希尔特提出来的,所谓“特征”就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
自考《文学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自考《文学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考生们在复习教材时,可以结合试题加以练习,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一份自考《文学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第十三章文学风格概念:1.文学风格:就是作品的整体话语特色,它由作家创作个性和作品的话语情境造成,具有独创性、稳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就是作家作品的风采、格调、气韵等特点。
)2.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日常个性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
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感情、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内在因素综合成的习惯性创作方式,它是日常个性经过审美创造升华成的独特艺术品格。
3.风格外构成:文学风格是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语言结构显示出来的有魅力的独特性。
其构成的要点包括:1.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的内在依据;2.主体与对象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3.文体特色言语组织是风格的外部特征。
4.风格简分法:分风格为“刚”“柔”两类,宋词理论中称作“豪放”和“婉约”,近人多称作“阳刚”和“阴柔”。
5.时代风格:又称风格的时代性,指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学风格,它是时代精神、审美要求在文学中的表现。
历史上的“建安风骨”“盛唐气象”以及欧洲的哥特式风格、巴洛克风格等,都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6.流派风格:指一个流派的作家作品在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语言格调等方面表现出的共同特色。
问题:1.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风格即人”?文如其人的意思主要是说作品风格是作家说话办事风格即气质的表现和反映,而不是说作品的思想道德是作家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反映。
因为“说什么”的思想内容可以作伪,而“怎样说”的形式不可作伪。
不过,也不能说作品的内容与作家的思想完全没有关系。
事实上,伟大的作品只能出自有伟大人格的作家之手。
当然,卑劣的作家永远写不出伟大作品2.论述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
怎样理解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文学是社会结构的—个组成部分。
社会结构是由人类社会生活过程的各种要素或各个方面的总和构成的总体组织,包括两个基本层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与一定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由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物质基础。
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影响和制约的各种制度及情感、信念、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的总和,包含两个层面: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属于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一种上层建筑形式,指上层建筑内部区别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话语活动。
文学作为意识形态,一方面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有距离的,它往往要与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等中介的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
童庆炳 文学概论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知识梳理
第十四章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第一节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一,文学生产,传播与消费(一)文学生产为文学消费提供消费的对象,即文学产品.(二)文学生产规定者文学消费的方式.(三)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的需求.(1)文学消费制约着文学生产.(2)文学消费制约着文学生产的方式和规模.(3)文学消费体现了文学生产的目的和动力.二,文学消费的二重性一般商品消费+特殊精神产品消费三,文学消费与文学的意识形态性文学消费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学消费和接受就是文学生产着通过文学产品被读者欣赏,以传播他们所属的那个集团,阶层的意识形态观念。
文学消费作为意识形态消费的特殊性在于其是潜移默化的四,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文学消费:物质消费+精神消费;阅读行为+消费行为;;主客观条件;综合多视角特点文学接受:精神消费;阅读或欣赏的精神活动;主客观条件;审美经验和艺术心理两者关系为:文学消费是初级形态的文学接受,两者共同指向的核心均为文学欣赏。
第二节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一文学接受作为审美活动二文学接受作为认识活动三文学接受作为文化价值阐释活动四文学接受作为交流活动复习要点[基本概念]文学消费文学传播大众传播媒介文化市场高雅文学大众文学文学接受文学的饿认识属性文学的审美属性文学的文化属性[思考问题]1,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有什么关系生产对消费:对象方式需求消费对生产:目的和动力方式和规模2,文学传播方式对文学的生产与消费有何影响3,文化市场对文学生产与消费有何意义4,为什么说文学消费既是一般商品消费,又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满足精神生活需要,超时代性,再创造性)5,怎样理解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意识形态性质6,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7,文学接受的对象和主体是什么。
文学理论知识点整理
文学理论知识点整理名词解释1. 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以文学的普遍规律为研究对象,是一门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并配合作品分析的学科。
2. 视角:视角也称为聚焦,就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
3. 领悟:领悟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后的一种更高境界,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和净化后而进入的更高阶段,包括潜思默想、洞悉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和过程。
4. 广义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者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统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5. 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一个标志,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和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另一个意义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文学作品时可能产生的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
6. 情节: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7. 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8. 话语蕴藉: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9. 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
10. 审美批评:审美批评是一种情感性评价也是一种体验和超越矛盾统一的批评,而且常常是形式或形象的直觉批评。
11. 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
12. 现实型文学: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13. 材料:文学创造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
14.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第一节
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
二、文学消费的二重性 (二)文学消费作为特殊精神产品的消费。
1、一般物质产品主要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文学产
文学消费不能完全等同于一般商品消费,其理由在于:
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主要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如《莎士比亚全集》对于教授和售货员来说,消费价值有很 大的不同。
第一节
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
一、文学生产、传播与消费
把作家创作的手稿印刷成文学书籍,是通常所称
的真正现代的出版活动。 文学书籍的出版、印刷、发行这一传播方式的出 现,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意味着一部依附于作家 的观念形态的文学文本开始取得了物质外壳,与 它的作者分离。此后,对文本的阅读、理解、阐 释、评价,主要听命于它的新主人——广大文学 读者。 当代文学传播方式呈现口头传播、书籍传播、视 听传播及电子网络传播等多种方式并存和相互渗 透的态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
二、文学消费的二重性 (二)文学消费作为特殊精神产品的消费。
文学消费不能完全等同于一般商品消费,其理由在于:
1、一般物质产品主要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文学产品作为一种特
殊的精神产品,主要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2、一般物质商品的交换价值是严格依据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的,而作家 的创造性劳动和独特价值难以定量评估。 3、一般物质商品的消费是一种纯粹的价值耗损,有必然被淘汰的过程。 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超时空性,甚至价值增殖性。 4、一般商品消费是名副其实的消费,而文学产品的消费是一种文化信息 的传播与接受,并且往往具有再创造的性质。
1.文学生产为文学消费提供消费的对象;
文学消费必须有一定的文学产品作为对象。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文艺学。
东西方最早都称为‚诗学‛。
文艺学可分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三个分支。
2.文学活动:以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文学消费为主要内容的活动的总称。
其一,它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元素构成。
其二,它在意向上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从创作到作品到欣赏接受的过程,这是一个精神过程。
二是从文学生产到产品形成再到交换买卖的过程,这是一个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过程。
3.文学理论:是着重探讨和总结文学现象中带有规律性的问题的一门科学,其具体研究对象为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
文学理论的体系一般包括文学发展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五大部分4.文学批评: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一切文学现象进行阐释和评价的科学。
5.文学史:叙述和研究文学发展过程、分析评价各个时代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的学科。
问题:1.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方面,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属于社会科学。
它以文学规律、特征、性质为研究对象,任务是对文学本质、文学创作、作品构成、文学接受四大方面做出理论阐释,建立起基本理论和概念系统。
其品格应是实践性和一定的价值取向。
实践性即它应来源并指导文学实践活动;价值取向即每一种文学理论总有一个肯定、提倡或否定、反对什么文艺与艺术趣味的倾向性。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价值取向当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审美趣味与理想,为社会主义和人民服务。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其它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发展了的文学理论。
它有五大基石,分别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生产论、文学交往论。
童庆炳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库一、选择题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A哲理性B荒诞性C象征性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A抒情动作B抒情内容C声音组织D画面组织3抒情反映现实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A 象征性B主观性C评价性D精神方面4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A表现功能B通讯功能C意义功能D形式功能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A倒装与歧义B夸张与对比C借代与用典D比喻与象征6“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A亚里士多德B钱钟书C王夫之D布封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A创作个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8风格的特性是()A独创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9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A《文心雕龙》B《诗品》C《修辞学发凡》D《诗学》10文学接受客体指()A认识属性B 审美属性C文化属性D整体属性11文学接受的主体指()A阐释者B审美者C认识者D思想者12“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A黑格尔B姚斯C刘勰D布封13“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A莱蒙托夫B姚斯C布封D伊瑟尔1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A净化B共鸣C领悟D延留15下列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A新批评B自然主义批评C俄国形式主义D结构主义1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17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A真实性B革命性C情感性D倾向性18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B进步的倾向性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D形象创造的鲜明性19文学批评的美的观点与历史观点是()A批评风格B最高标准C批评方法论D批评原则20属于心理批评的有()A人本主义心理学B原型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精神分析学21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效果。
A领悟B延留C净化D共鸣22最早指出文学本文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的人是()A伊瑟尔B加达默尔C 英加登D弗洛伊德23接受动机可分为()A审美动机B求知动机C借鉴动机D施教动机24刘勰把风格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等八种的根据是()A 语言表现B 体裁类型C 结构安排D 形象创造25抒情性作品的基本要素是()A抒情内容B抒情话语C抒情现实D抒情自我26抒情性作品的结构是()A声音B画面C情感经验D情景关系27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A结构B声音C故事D视角28当代叙事学理论的研究重点为()A人物、情节、环境B叙述方式C叙述的声音特点D说话者与受话者的关系29文学话语的沟通功能的两个基本方面是()A叙事功能B抒情功能C描述外在事物D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30从表意方式的角度可以把审美意象分为()A表意式意象B表情式意象C寓言式意象D符号式意象31中国古典文论中从意境审美风格上分类的是()A刘勰B曹丕C司空图D 刘熙载32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是()A刘勰B曹丕C司空图D 刘熙载33组成文学活动要素的是()A读者B世界C作家D 作品34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A实践性B艺术性C价值取向D 综合性35“移情说”的提出者是()A立普斯B克罗齐C弗洛伊德D 布洛36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考察文学活动的角度()A文学文化学B文学信息学C文学符号学D 文学社会学37属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石有()A对象化说B意识形态说C艺术生产论D 艺术价值论38属于文学心理学的理论代表有()A桑塔耶那B罗兰巴特C阿恩海姆D 考夫卡39著名的“陌生化”概念提出的理论学派的是()A俄国形式主义B新批评C接受美学D 结构主义40下列与游戏说理论有关的人是()A德漠克利特B康德C歌德D 席勒41文学概念的三义指()A作为文化B作为意识形态C作为审美D 作为惯例42文学具有的双重性质为()A审美B情感C想象D 意识形态43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特性()A革命性B主导性C层次性D 多样性44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主要价值取向有()A为人民服务B为社会主义服务C为工农兵服务D 为政治服务45“雅与俗”在文学领域被使用具有的含义()A思想性与艺术性B功利性与无功利性C提高文艺与普及文艺D 创作与接受46“两种民族文化”理论的提出者()A列宁B高尔基C毛泽东D 鲁迅47关于“文学创造的主体的种种解释()A模仿者B创造者C集体人D 移情者48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有()A实践获取B书本获取C有意获取D无意获取49艺术构思中作家最基本和常用的构思技能与方式是()A突出B综合C简化D 变形50文学创造中的情感态度应该具有()A情感性B理智性C诚挚性D 高尚性51现实型文学的特征为()A逼真性B创造性C表现性D 再现性52理想型文学的特征是()A再现性B逼真性C表现性D 虚幻性53象征型文学的艺术特征是()A表现性B象征型C暗示性D 朦胧性54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A本质论B创作论C价值论D接受论E构成论二、判断题1审美意象总是以表达哲理和观念作为存在的目的和最高审美理想()2象征性是审美意象的本质体制()3审美意象的思维中,抽象思维能够直接参与()4叙事的意识形态性就是体现在叙事内容中的一定意识形态特征()5叙事内容的基本成分就是讲故事()6叙事话语始发于叙事动作()7没有叙事话语,便没有叙述动作()8叙述者就是指作者()9有些叙事作品中,叙述者的声音会脱离叙述的故事内容而凸现出来,声音本身变成了被关注的对象。
文学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欲望能指的“叙事狂欢”——20世纪90年代传媒语境下的文学与意识形态的新关系之
们生活方式 、 审美 风尚 , 甚至深入到人们的文化心理 , 响着人们传统 的文化 心理结构 。 影
...— —
4 .— 6 . . . —
新 聚拢起 人们 久 违 的 目光 ? 文学 与消 费 主义意 识 形
质 量 的标 志 和幸福 生 活 的象征 。正如鲍 德 里亚 所指
态又 是怎 样演 绎 欲望 能指 “ 事狂 欢 ” 呢? 叙 的
边缘 , 但是 作 为一个 巨大 的文化 存在 , 能不与 消 费 不
主义 意识 形态迎 面碰 上 。文学 与消 费 主义意识 形态
强 立场 , 一定 程度地 与之 “ 合谋 ” 。最 蔚 为壮 观 的 是 消 费 主义意识 形 态 大举 入侵 中产 阶 级/ 白领 意 识 形
的不 期而 遇 , 生 出场 景 壮 观 的 文 学 “ 欢 舞会 ” 催 狂 。
定 阶段 后才 在 中 国 出现 的 , 但是 其所 释 放 的话 语 内部居 于主 导地位 的 国家主 流意识 形态 产生 销蚀作
能 量却 是无 与 伦 比 的。它 不 仅 对 意 识 形 态 “ 族 ” 家 用, 使其 一定 程度 地认 同甚 至 附 和 消 费 主义 意 识 形 态, 就是 素来 以崇 高 、 仰和 清洁 的精神 进行 价值 守 信
了兼具“ 历史 ” 现实” 与“ 双重性质 的文化事 实。在此过程 中生成 的“ 传媒 文化 ” 见证 并 以它特有 的功能优 势 , , 日渐深入 地参
与 到 2 纪 中 国社 会 新 型 景 观 的建 构 之 中 。它 不 仅 宰 制 着 人 们 感 知 世 界 的方 式 、 象 与 内 容 , 且 也 在 重 新 组 织 和改 造 着 人 0世 对 而
态和百姓/ 民意识形态, 平 最后完全 占领 了它们的精 神 地盘 , 以致 前者成 为后 两者 的 主体 内容 , 两者 成 后
文学理论结构框架图
⽂学理论结构框架图⽂学理论结构框架图⽂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第⼀编导论马克思主义⽂学理论与中国当代⽂学理论建设⽂学作为活动第⼆编⽂学活动⽂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社会主义时期的⽂学活动⽂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产第三编⽂学创造⽂学创造过程(发⽣、构思、物化)⽂学创造的价值追求(真实、伦理与情感、美的创造)⽂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第四编⽂学作品⽂学作品的⽂本层次和⽂学形象的理想形态叙事性作品抒情性作品⽂学风格⽂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第五编⽂学消费与接受⽂学接受过程(发⽣、发展、⾼潮)⽂学批评第⼀章⽂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学科归属⼀、⽂学理论的性质对象任务应有品格实践性---坚持和发展价值取向为:民主的、科学的、现代的⼆、⽂学理论的形态⽂学哲学(⽂学理论的基⽯)①从⽂学的⾓度:⽂学创作-⽂学作品-⽂学接受过程⽂学⼼理学⽂学符号学⽂学信息学⽂学社会学②从社会经济学的⾓度:⽂学⽣产-作品价值⽣成-⽂学消费过程⽂学价值学⽂学⽂化学第⼆章马克思主义⽂学理论与中国当代⽂学理论建设1.基⽯:⽂学活动论(⼈类学)⽂学反映论(哲学)艺术⽣产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学理论的基本观念⽂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美学的社会学)艺术交往论(媒介学)2.根基: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特⾊⼆、中国当代⽂学理论建设新问题当代性20C批评的挑战新⽅法第三章⽂学作为活动动物性⼈类⽣活的性质有意识的活动两层⾯理解(发⽣学、认识论)⼀、活动与⽂学活动a导致⼈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活活动的美学意义b导致⼈的⾃觉能动的⽂学创造c使⽂学成为⼈的本质⼒量的确证(通过创造和欣赏⽂学,⼈的本质⼒量可以尽情地展现,使⼈能更深切地体会到⾃⾝的存在价值)柏拉图:(艺术最终是对理念的反应,对艺术西⽅:模仿说存在的否定)①世界亚⾥⼠多德:(艺术起源和主要作⽤在于模仿)忽视主观⼼灵在创作中的重要,强调⽂学与世界的联系a⽂学的表现活动—艺术表现论b福柯—作者缺席⼆、⽂学活动构成②作者ca⽂学的创造活动③作品b20C西⽅⽂论中:(1)俄国形式主义:“陌⽣化”(2)英美新批评:“⽂学本体论”(3)结构主义a⽂学的接受活动(再创造)b对⽂本意义的能动再创造ex:仁者见仁智者见智④读者c从“重视作者和作品读者”的转变A姚斯(接受美学创始⼈)B伊瑟尔(隐含的读者)弗雷泽《⾦枝》相似律发⽣①巫术发⽣说接触律评价a评价:宗教产⽣晚于巫术,所以晚于艺术活动②宗教发⽣说所以该说法不成⽴ba康德:艺术是“⾃由的游戏”三、⽂学活动的发展③游戏发⽣说b席勒:“过剩精⼒”说(艺术作为⼈精⼒过剩的发泄)c评价a原因A劳动提供了⽂学活动的前提条件B劳动产⽣了⽂学活动的需要(减轻疲劳,④劳动说发表意见和交流等)C劳动构成了⽂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学形式(诗乐舞⼀体)狩猎动作为舞诗乐舞⼀体劳动号⼦为诗劳动声⾳节奏为乐A发展的根本⼒量:劳动(⽣产劳动)发⽣时,起决定作⽤发展时,起制约作⽤B物质⽣产与艺术⽣产发展存在“不平衡关系”发展a有些⽂艺类型只能兴盛在⽣产发展相对低的阶段ex(古希腊神话和史诗)b艺术⽣产与物质⽣产不呈正⽐ex(18C德国19C俄国,经济下滑但⽂艺上上升)第四章⽂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化含义审美含义+总结:⽂学是⼀种语⾔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化的含义通⾏含义a⽂学的语⾔富有独特表现⼒b⽂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学与⾮⽂学(标准为)形象具想象、虚构和情感等特性c⽂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构成⼀个整体d⽂学蕴含着似乎特殊⽽⽆限的意味⼀般意识形态作为特殊意识形态⼆、⽂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的:⽆功利与功利⽅式:形象与理性态度:情感与认识三、⽂学的话语蕴藉属性话语及其五要素话语蕴藉的蕴藉(名词解释)⽂学蕴藉名词解释两种典范形态(含蓄、含混)第五章社会主义时期的⽂学活动此章⽆需重点掌握,学⽣⼤致浏览⼀遍即可了。
文学理论知识要点
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
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上面所说的是广义的文艺学,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1、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学科都叫“诗学”、“诗论”。
2、一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共时←—————————————→历时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特殊文学史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它与其他四个分支关系密切,它通过横向的审视,侧重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它指导和制约着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等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1、对象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2、任务四个方面: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文学四要素:世界读者作家作品三、、文学理论应有品格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来源于文学活动实践;为文学活动实践所检验;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一种意识形态;民主、科学、现代的取向;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形态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1、文学理论认识的客体:文学活动的整体2、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二、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1、文学哲学作家与世界的关系:反映论文学心理学中国古代文论:“比兴”说孔颖达《毛诗正义》:“比者,比方于物。
兴者,托事于物。
……比之于兴,虽同是附托外物,比显而兴隐,故比居兴先也。
”钟嵘《诗品序》:“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言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刘勰《文心雕龙》:“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
文学理论-童庆炳完整笔记
1、别林斯基;“现实性的诗歌”的“显著特点,在于对现实的忠实,它不再造生活,而是把生活复制、再现,像凸面玻璃一样,在一种观点之下把生活的复杂多彩的现象反映出来,从这些现象里面汲取那构成丰满的、生气勃勃的、统一图画时所必需的种种东西”。
2、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古代:文学类型的初步形成。
各种文学类型浑然混合在一起,没有获得各自独立的形态;一部作品兼具几种类型特征;没有一种类型形成主要的文学潮流。
近代:文学类型的充分发展。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分别成为理想型、现实型和象征型文学的典型形态。
现代:文学类型的多向演变。
现实型文学的深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统一的结合型文学。
3、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①特征性:特征的外在形象极其具体生动独特,通过外在形象所表现的内在本质又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串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
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
②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一般表现为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而它实质上是由文学典型的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和蕴藉性造成的。
4、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关系:一方面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而且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另一方面,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在一定条件下,它们还起反作用。
二、文学意境的特征1、情景交融(表现特征)分为景中藏情、情中见景、情景并茂2、虚实相生(结构特征)“实境”: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
“虚境” :由实境诱发和开拓出来的审美想象的空间。
(三)韵味无穷(审美特征)由物色、意味、情感、事件、风格、语言、体势等因素共同构成的美感效果第四节文学意象二、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1、本质特征是哲理性2、表现特征是象征性3、形象特征是荒诞性章学诚:《文史通义》“《庄》、《列》之寓言也,则触蛮可以立国,蕉鹿可以听讼;《离骚》之抒愤也,则帝阙可上九天,鬼情可察九地……愈出愈奇,不可思议。
文学的文化含义
作用
对某一独特事物(或现象)的瞬间把握
发觉故事(或现象)背后的内蕴
1887年6月,阿·费·柯尼把从监狱女看守长那里听到的有关罗查利的故事讲给托尔斯泰。托尔斯泰直觉到它背后隐藏着某种待发掘的东西,这便有了小说《复活》的诞生。
灵感与直觉的区别
灵感是长久思索、艰苦劳动之后的成果,直觉是从整体上对事物作出的突兀判断
文本的解释活动是不同视域的融合,由于相异而向对方开放,进行平等对话
效果历史
兴:孔子“诗可以兴”
宋人朱熹释为“感发志意”
味:钟嵘《诗品序》“滋味说”
“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
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
兴:孔子“诗可以兴”
宋人朱熹释为“感发志意”
味:钟嵘《诗品序》“滋味说”
曹雪芹以一位从未见过挂钟的农村老妪刘姥姥的陌生眼光来写王熙凤堂屋里的挂钟,收到了陌生化的效果。
“文本”(text):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文本具有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周易·系辞》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文学消费文学接受
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二重性精神文化属性
既包括阅读行为,也包括未含阅读活动的消费行为;一种阅读或欣赏的精神活动
主客观条件不同
综合的多视角偏于审美经验或艺术心理这一独特视角
读者以自己的期待视野为基础,对作品中的文本符号进行富于个性色彩的解读与填空、交流与对话。这是文学作品由“第一文本”转化为“第二文本”并由现实的读者实现文学接受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赏
文学消费对于意识形态的三种反应模式 :
文学消费直接为现行体制和社会结构服务,
传播和再生产着现行政治、 经济体制所需要 的意识形态; 文学消费为批判现行政治和经济制度服务, 传播着批判不合理的意识形态观念; 声称文学消费与政治无关,声称远离现行政 治、经济制度或超越主流的意识形态观念, 即所谓"非意识形态化"
老秦怕老婆说出地押给谁了, 赶忙 向老婆喝到:“你这老不死,不知道 你那一张疯嘴该说什么!可憋不死你! 你还记得啥? 还记得啥? ”
赵树理小说的可贵之处就在于:通过自己的审美 加工,把混沌稚朴的民俗变成活生生的文学创作 题材,具体深刻地反映了30年代到60年代太行地 区的农村生活,为我们展出了一轴生动的农村风 俗画卷。正是如此生动活泼、 风 趣 幽 默 而 又 充 满 乡 土气息地向读者讲述了一个个北方乡村 的故 事, 也 让 读 者 了 解 到 北 方 乡 村 的 语 言 特 色、风 俗习惯等 文化特色。 同时也正是 这些鲜明的语 言特色成就了赵树理小说在艺术 上的高度成就, 其新颖、健康、朴素的写法成 为后代作家们 所追求和效仿的写法。 《李有才 板话》等作品更 是 成 为 民 族 化、群 众 化 的 艺 术 杰 作,为 世 界 所 认可。 早在上世 纪 50 年代,赵树理的作品被苏 联汉学家达里佛佐夫、 菲会曼多、 彼得洛夫等 翻 译,获 得 了 高 度 的 评 价,被 称 赞 为“真 正 的 人 民作家”。
三、文学消费与文学的 意识形态性
第七组 王 佳 20134670
(一)文学消费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文学消费与接受就是文学生产者(包括作家、出版家、书 商以及文艺管理机构)通过文学产品被读者阅读欣赏,以传播 他们所属的那个阶级或阶层的意识形态观念。在这种文学阅读 欣赏过程中,维系一定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所需要的某种意识 形态观念被再生产出来,并进一步转化为接受者的日常生活。
不是以概念形式的意识形态观念直接灌输给消费者,而是寓 思想观念于艺术形式的结构和艺术娱乐的效果之中,往往是以潜 移默化的形式影响或更新消费者的艺术感受力,进而影响其对整 个世界的感受力。 一切真正伟大严肃的经典文艺作品往往具有 醒世作用。
《李有才板话》:
赵树理在描写阎恒元的儿子阎家祥的外貌时这样说到:“这人的相 貌不大好看,脸像个葫芦瓢子,说一句话眨十来次眼皮。 不过人 不可以貌取, 你不要以为他没出息, 其实一肚肮脏计谋, 谁跟 他共事也得吃他的亏。” Nhomakorabeal
l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主张将 诗人逐出他的理想国。
孔子极为重视文艺的教化作 用认为诗可以为“事父”、 “事君” 。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现代资产阶级通过高度 商品化的现代艺术消费,消蚀了消费者对现 行制度的历史性的思考,瓦解了消费者变革 现实、改造世界的要求
(二)、文学消费作为意识形态消费的特殊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