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动态能力理论述评_吴晓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动态能力的外在特征 自从动态能力提出以后, 部分学者批评这一 概念具有同义反复性和难操作性, 艾森哈特和 马丁则对此予以积极的回应, 认为动态能力的特 性并不像传统观念所认为的那样, 是 模糊、难操 作、同义反复、基于经验的 , 而是 确定和可识别 的 。他们同时指出, 不同动态能力虽然在细节上 有差异, 但是在本质上具有一些共同特征。 佐罗 20
1 动态能力概念的深化拓展 任何概念都具有两大逻辑特征: 内涵和外延, 因此, 对于动态能力概念的深化也可以从这两个 角度加以把握。 首先, 考察动态能力的本质内涵。提斯等人 已经对动态能力进行了初步界定, 强调了动态能 力的两个侧面: 一是动态性, 即企业要依据外部环 境变化适时而变; 二是能动性, 即强调对企业内部 各项资 源和技能的整 合和重新配置。艾森哈特 ( K. M. Eisenhardt) 和马丁( J. A. Martin) 依据战略管 理中 对 能 力 定 义 的 一 贯 传 统, 从 组 织 惯 例 ( routines) 和流程的角度给动态能力下了一个更加 规范化的定义, 他们认为 动态能力是企业利用资 源的流程 尤其是获取、整合、重置和释放资源 的流程 应对或者创造市场变革。因此, 动态 能力也就是随着市场涌现、碰撞、分裂、演化和消 亡的企业用以获取新的资源配置的组织或者战略 性惯例 。 苏巴那拉 希姆( P. N. SubbaNarasimha) 将组织看成是一个知识的集合体, 并据此从组织 知识的角度来对动态能力进行界定, 认为动态能 力是 组织知识的一种特殊属性, 这种属性体现为
Hoskisson et al. , 1999, p. 417. Porter, 1980, pp. 3~ 6. L ippman & Rumelt, 1982, p. 418; Wernerfelt, 1984, p. 171; Barney, 1991, p. 99. Amit & Schoemaker , 1993, p. 33. Praharad & Hamel, 1990, p. 79. Ryall, 1998, p. 1; Williamson, 1999, p. 1087; Priem & Butler, 2001, p. 22. Eisenhardt & M artin, 2000, p. 1105. Tushman & Anderson, 1986, p. 439; Leonard_Barton, 1992, p. 111; D Aveni, 1999, p. 127. Teece et al. , 1997, p. 509; Eisenhardt & Martin, 2000, p. 1105.
19
西方动态能力理论述评
一种产生变革的能力, 用以应对动荡的环境 。 佐罗( M. Zollo) 和温特( S. G. Winter) 则对动态能力 存在的环境条件作了进一步的拓展, 认为即使在 相对静态环境下企业依然需要动态能力。他们对 于动态能力的界定是: 通过组织学习获得的一个 相对稳定的集体行为模式, 用以产生和调整企业 内部的业务流程以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
Amit & Schoemaker , 1993, p. 33. Kogut & Zander, 1992, p. 383. Herderson & Cockburn, 1994, p. 63. 注: 战 略 管理 杂 志 ( Str 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SMJ) 由美国战略管 理学 会 主办, 是 战略 管理 领域 的代 表 性杂志。 Teece, Pisano et al. , 1997, p. 509. 关于动态能力理论概貌, 提斯等人( 1997) 将其 与 竞争力 学派、策 略冲 突学 派的 观点 和资 源观 理论 等理 论 进行了异同点的分析比较, 具体内容可参 见该文。 Eisenhardt & M artin, 2000, p. 1105.
国外社会科学 二 六年第二期
为 能力是配置资源的才能, 通常采用与组织的流 程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一个意愿的结果 , 这种 能力可以被视为企业内部所产生的一种 中间产 品 ( intermediate goods) , 以此来提高资源的生产效 率或者提供战略柔性( strategic flexibility) , 该能力 概念实际已经包含了动态能力。 更明确地将资 源配置能力( 即动态能力) 和一般职能能力进行区 分的是科格特( B. Kogut) 和赞德( U. Zander) , 他们 所界定的组合能力( combinat ive capabilities) 概念与 后来提斯( D. J. Teece) 等人所界定的动态能力有 异曲同工之妙。 无独有偶, 赫德森( R. Herderson) 和科伯恩( I. Cockburn) 将组织能力区分为 成分能 力 ( component competence ) 和 建 构 能 力 ( architectural competence) 两种类型, 前者指局部的 能力知识, 是日常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如资源、 知识与技术诀窍等; 后者指利用成分能力的能力 或者依据现实需求开发新的成分能力。 此外, 斯 彭德 ( J. C. Spender) 提出的 集体 知识 ( collective Knowledge) 以及纳尔逊( R. Nelson) 提出的 组织架 构 ( organizational architecture) 等概念 也与动态能 力具有或多或少的相似之处。
在上述这些早期概念的铺垫之后, 提斯等人 1997 年发表在 战略管理杂志 上的论文是动态 能力理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在该文中, 提斯 等人认为, 动态能力是 企业对内部和外部的竞争 能力进行整合、构建或者重置以适应快速变化的 外部环境的能力 , 它反映了企业在既定路径和市 场位置约束下, 获取新竞争优势的一种综合能 力。 与新制度经济学家不同, 他们将企业看成是 一个多边关系组织, 组织行为和学习模式具有分 散化协调特征, 在企业组织内部形成的才能或者 能力无法直接在市场上获得。从实现形态而言, 动态能力是企业的组织或者管理流程, 这些流程 承担了协调和整合、学习以及重新配置和转型的 功能。毋庸置疑, 企业能力的形成依然无法脱离 企业本身所具有的资源基础。这种资源既包括其 所拥有的厂房和设备等有形资产, 也包括企业的 知识资产及其互补性资产, 以及企业声誉和社会 资本等无形资产。此外, 企业能力发展和演变遵 循固定轨道, 具有路径依赖性特征。企业的前期 投资和经历对未来行为影响深远, 此外, 企业所面 临的技术机会也同样受到路径依赖性的制约。在
西方动态能力理论述评
西方动态能力理论述评
吴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徐松屹 苗文斌
提 要 随着竞争环境的动态性不断增强, 解释企业 竞争优势来源的动态能力理论从 20 世纪 90 年 代以 来获得了持续发展, 逐渐成为西方战略管理领域 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支。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发展历程的纵 向扫 描, 从概念界定、外在特征、内在机理、与竞争优势的关联性 以及影响 因素 5 个方面对 该理论的 最新进 展 进行了梳理和综合评价, 以期为我国企业战略管 理实践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动态能力 战略管理 竞争优势 企业管理 西方国家 中图分类号 F270
一、引 言
认识和解释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一直是企业战 略管理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从历史上看, 人们 对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解释经历了一个由内而外 再由外而内的往返过程, 其中尤以产业组织理 论学派和资源观理论( resource_based view, RBV) 为 主要代表。基于 S- C- P 范式的产业组织学派 竞争优势理论认为, 战略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恰 当的产业定位, 使得企业可以提升对上游供应商 和下游客户的砍价能力, 同时通过构建进入壁垒, 阻止现有和潜在的竞 争对手对其优 势地位的侵 蚀。 而资源观理论认为, 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在 于其所拥有的特异性资源和能力, 企业通过采取 与之相应的价值创造战略获得竞争优势。 这两 种基本范式的差异主要在于产业组织理论学派以 市场定位为基本假设前提, 而资源观理论认为企 业内部的独特资源才 是企业竞争优 势的根本来 源。 20 世纪 90 年代, 在资源观基本理论框架内, 核心能力理论流派逐步兴起。普拉哈拉德( C. K. Praharad) 和哈梅尔( G. Hamel) 认为企业核心能力 具有适用性、价值性、难模仿性, 能够成为企业竞 争优势的来源。
其次, 从外延层面看, 目前的研究主要涉及动 态能力 存在性及其具 体表现形式。罗森布鲁姆 ( R. S. Rosenbloom) 依据 NCR 公司的实证案例证明 了动态能力在企业应对技术变革和进入新业务领 域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林多瓦( V. P. Rindova) 和 科塔( S. Kotha) 的研 究也证实了动态能力的存在 性。 关于动态能力具体表现形式的研究, 则显得 纷繁复杂。加鲁尼克 ( D. C. Galunic) 和艾森哈特 将 现 代 企 业 看 成 一 个 动 态 团 体 ( dynamic community) , 认为企业的一项关键动态能力就是依 据目标市场的变化而动态地调整内部业务单元, 以获取市场和组织资源之间的匹配性。 丹尼尔 ( E. M. Daniel) 和威尔逊( H. N. Wilson) 研究了电子 商务变革中的动态能力, 认为在不同产业和不同 企业的电子商务建立过程中, 存在 8 种具有共性 的动态能力, 可以大致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进行业 务创新的能力, 包括快速决策和实施、制定较好的 策略方案、争取企业内外利益相关者支持、持续修 正客户价值主张、重新配置销售或者服务流程等; 第二类是将创新活动现有活动进行连接的能力, 包括与现有系统平稳过渡的能力、整合多个渠道 的能力, 以及紧密连接电子商务策略与企业战略 的能 力。 其 他 的 类 似 研 究 还 有 惠 勒 ( B. C. Wheeler) 提出的网络化实现能力 、格里菲思( D. A. Griff ith) 和哈维( M. G Harvey) 提出的全球动态 能力、 卡尔松( S. A. Carlsson) 提出的企业建立利 用和维护社会网络的能力 等。
对动态能力的本质内 涵和成长路径 进行分析以 后, 提斯等人还对动态能力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认 为动态能力具有难复制性和难模仿性, 可以成为 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
三 、动态能力理论最新进展
自从提斯等人初步提出动态能力理论框架 以后, 众多学者致力于该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拓 展, 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下文将从 5 个方面对此作 概要总结。
二、动态能力理论溯源
早期与动态能力类似的概念有劳伦斯( P. R. Lawrence) 和洛施 ( J. W. Lorsch) 在 1967 年 提出的
整合能力 ( integrat ive capabilities) 概念。其后, 阿密特( R. Amit) 和 休梅克( P. JH . Schoemaker) 认
尽管资源观理论( 包括核心能力理论) 近来在 战略管理研究中广泛运用, 但是也遭到一些学者 的有力批评, 而对该理论更大的挑战则来自于 企业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 因为动态环境下企业 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基本模式已经从获取持续的
18
竞争 优 势转 向持 续 地获 取 一系 列 暂时 竞 争优 势。 在超竞争的经营环境下, 企业凭借产业定位 或者资源实力所积累的竞争优势会被快速的技术 创新所侵蚀, 因此, 企业必须迅速 响应外部需 求, 及时调整内部资源配置。在此背景下, 基于资 源观基础, 同时又作为该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动态 能力理论( Dynamic Capabilities Perspective, DCP ) 逐 步形成并获得了快速发展。 本文旨在对动态能 力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作出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