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七文化的特点与文化的作用(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政治二轮专题突破专题八:文化的作用与发展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高考政治二轮专题突破专题八:文化的作用与发展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解析 本题考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要取其 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推 陈出新,D正确; A、B、C错误。 答案 D
6.(2014•江苏高考)“沙画瓶”是一种源自中东地区的艺术 品。它是将死海海底的彩矿石磨制成的沙子填入玻璃瓶 中,组成沙漠、骆驼等形状。一位中国女孩受此启发, 用来自海南的岩石磨制成粉末,替代原来的稀有材料, 并将五彩斑斓的沙漠奇景和古老的中国文字相结合,打 造出“中国文化遗产系列”、“古诗词系列”等“沙画 瓶”,受到极大的欢迎。材料表明( )
(2011•浙江高考,31C) 提示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也可能相同。
(2014•山东高考,32C) 提示 优秀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3.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
(2013•广东高考,31②) 提示 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而不是根本动力。文 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 矛盾运动。
4.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 )
高考题组三 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新
5.(2014•安徽高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 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 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 对待传统文化要( ) 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 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②不同文化的交流与 借鉴有助于文化创新 ③在实践中可以建立人为事物 的联系 ④文化创新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的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交流、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联系。 中国女孩受中东地区沙画瓶制作的启发创造中国的沙画瓶, 体现了文化创新要加强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借鉴,也体现了 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在实践中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② ③正确,选C项。 人为事物的联系也具有客观性,①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去其糟粕”,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2018年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七 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

2018年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七 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

专题七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命题考情分析]——————————————————————————透析命题规律研析高考真题1.(2017·高考全国Ⅱ卷)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

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极大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这表明()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③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B。

①④入选: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表明优秀传统文化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也表明只有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②错:优秀传统文化并非只有赢得市场才有价值。

③错: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推陈出新。

2.(2017·高考全国Ⅲ卷)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

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史诗,引起强烈反响。

这表明()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A。

①②符合题意:我国的红军长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表明了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同时也充分反映了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④错:文化的内涵不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革命文化的价值也不是由大众传媒的传播决定的。

3.(2016·高考课标全国Ⅰ卷)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演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

专题16 文化的作用-2018年高考政治母题题源系列(原卷版)

专题16 文化的作用-2018年高考政治母题题源系列(原卷版)

母题十六:文化的作用母题一.(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题全国卷II 20)2017年3月,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

这是我国文化领域的首个国际技术标准,在“互联网+文化”领域实现了我国手机动漫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

这一成就①表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②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③标志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④确立了我国在国际“互联网+文化”领域的话语主导权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母题二.(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题全国卷II 22)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

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发展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截至2016年底,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中医药合作协议达86个,中医药传播到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

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文化意义在于①实现中医药文化的转型升级②扩大中医药文化的世界影响③创新中医药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④满足世界各国对中医药文化的需求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母题三.(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题江苏卷21)有调查显示,许多来华的外国人都喜欢上了中国。

当被问及原因时,他们表示,不仅在于中国的“生活便利”和“人民友好”,还在于从中国文化中找到了“归属感”。

有两位外国歌手还根据自己行走中国的体验,创作了歌曲《I'm going to China》并走红网络。

由此可见A. 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B. 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 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 优秀文化提高人的审美素养母题四.(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题全国卷I 17)运用传统工艺做成的青花面盆,已经通过电商销往遥远的中东国家;结合现代3D打印技术,用改良瓷泥打印出种种奇思妙想的陶瓷作品……现代社会的发展使瓷都景德镇焕发了新的生机,千年窑火在新时代依然充满活力。

高考政治二轮专题检测: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精校解析Word版

高考政治二轮专题检测: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精校解析Word版

高考专题八文化的作用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8陕西榆林二模,19)知识不只可以改变个人命运,更可以推进民族复兴进程:国产大飞机飞天、国产航母下水、天舟翱翔太空、量子通信惊艳全球……这是知识的价值,照亮了我国的发展前景。

材料表明( )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②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③文化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④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18山东潍坊二模,19)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承载着民族发展的血脉,是构筑民族精神的基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这表明( )①一个民族的崛起必然伴随着文化上的崛起②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③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④文化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8四川成都二诊,20)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和成就首次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在大银幕上。

该电影对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举世瞩目的成就加以集中展现,用影像定格属于中国的每一个辉煌瞬间,传递中国力量,为观众带来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

这说明,优秀文艺作品可以( )①见证时代发展脉动,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②激发人们爱国情怀,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③奠定民族立业根基,增强全民族创造活力④凝聚民族精神与力量,砥砺人们奋勇前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018山东济南二模,19)“中国正流行,经典咏流传”,《经典咏流传》将中华经典的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网络平台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上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

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引起了广大观众的积极反响和强烈共鸣。

该节目的成功之处在于( )①运用大众传媒,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②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③树立文化自信,增强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④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18湖北四月调研,19)在2017年“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中,一批以德化白瓷为材料,以德化传统烧制技艺制作的当代艺术品脱颖而出。

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新题好题精讲精炼精品系列: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重难点精讲)

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新题好题精讲精炼精品系列: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重难点精讲)

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新题好题精讲精炼精品系列专题1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考点一、中华文化的作用1.中华文化的作用(1)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2)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中华传统文化对当今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4)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在分析具体材料是否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时,可以从“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两个角度来思考。

(2)“求同存异”侧重于强调不同文化在相处时的一种外在的、静止的状态,“兼收并蓄”侧重于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动态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3)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被其他民族文化吸收、借鉴,而是说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另外,包容性也并非中华文化融合其他民族文化或融入其他文明。

【典型例题】1.(2017年全国高考江苏卷19)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 103 个认可使用针灸。

这充分说明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B.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D.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答案】A【解析】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奠定了中医治疗的基础,并一直发展到现在,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这说明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文化间的相互交流,B项不选;材料没有强调文化多样性,C项不选;民族精神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A。

最新-2018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过关演练专题8文化的

最新-2018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过关演练专题8文化的

专题八文化的作用与发展一、选择题1.(2018·潍坊二模)中央电视台开播的《星光大道》、《全家总动员》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的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就了许多人的明星梦,也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

这说明 ( )①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④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在回答“必不得已而去”时,最后保留了“民信之矣”。

下列与孔子的观点一致的是 ( ) A.软实力即精神力是综合国力中重要的部分B.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提高综合国力C.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D.公民与国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3.(2018·广东文综)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该句诗可以体现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③文化具有继承性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2018·聊城二模)“节省一分零钱,献出一份爱心,托起一份希望,温暖世间真情。

”这朗朗上口的公益广告语使人们的言行悄然发生了可喜变化。

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 A.深远持久的特点 B.相对稳定性的特点C.潜移默化的特点 D.鲜明民族性的特点5.(2018·皖南八校联考)以“喜歌喜舞喜庆、民风民情民乐、绝活绝技绝伦、传统传承传神”为理念的安徽省民俗文化节,于2018年5月在铜陵举行。

文化节分为开幕式十大民俗表演、百戏百工百乐百品和民俗文化论坛三大版块,共100多个活动项目。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八文化作用与文化发展(含解析)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八文化作用与文化发展(含解析)

专题突破练八文化作用与文化发展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夜幕下漫步展厅,感受江南文化;手捧一杯江南绿茶,品茗间谈诗论画;在琳琅满目的文创盛宴里,“淘”几件中意的“雅意闲趣”。

上海博物馆通过搭建文创集市、推出茶室餐饮服务,打造了“展览+文创+轻餐饮”的综合性夜场活动模式,让夜间旅游有更多的文化味。

这表明( )①夜游文化是当前城市文化建设的主流②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消费更加丰富多彩③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用者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促进经济发展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2.“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

”新发现的6座三星堆文化遗址“祭祀坑”,1 000余件重要文物惊艳出土。

青铜尊、青铜罍以及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文物与黄河流域一致;首次发现丝绸朽化后的残留物,加深了对成都平原与中原、江汉平原的周边地区文化的历史关系认知;半张金面具及来自印度洋的5 000多枚海贝见证了横跨欧亚大陆的文明交流。

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 )①折射出数千年前人们的文化活动和精神生活②表明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③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④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进程的重要实物例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振兴贫困地区的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类非遗已成为文化扶贫的着力点。

剪纸、刺绣、雕刻、泥塑、编织、漆艺、瓷器等乡村独特文化资源在今天的价值正在被人们重新认知和界定,一些知名品牌也从中寻求创意和灵感。

非遗扶贫( ) ①说明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在于创造经济效益②体现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并反作用于经济③需要推动非遗文化因时而变实现创新性发展④说明与知名品牌合作是实现扶贫的根本措施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4.鱼纹彩陶是半坡先民留给后世的珍贵文化遗存。

彩陶上质朴的鱼纹图案准确地描画了当时先民傍水而居的生活习性、渔猎生产实践以及对自然的崇拜,同时更表现了先民在彩陶艺术上的创新能力。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政治文档:专题八_文化的作用与发展(有解析)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政治文档:专题八_文化的作用与发展(有解析)

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发展第一步:基础强化1.(2017·全国卷Ⅱ·19)近年来,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

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

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阿凡题1085728()①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②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③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各具鲜明特色④规定着各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两国的红色文化并不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推动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应是社会实践的发展,①不选;两国红色文化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因而推动了两国之间红色旅游的发展,②正确;两国红色文化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具有鲜明特色,因而能吸引两国游客,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③正确;两国红色文化本身并不能规定各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④错误;故选C。

答案:C2.(2017·全国卷Ⅱ·20)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

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极大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这表明阿凡题1085729()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③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该剧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在今天的舞台上大放光彩,这说明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①正确;文化的价值与赢不赢得市场没有必然关联,②错误;优秀文化的传承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推陈出新,③错误;该剧融入了时尚元素,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④正确;故选B。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方略 八 文化的作用与发展 1 文化的特点和作用课件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方略 八 文化的作用与发展 1 文化的特点和作用课件

2深刻理解。 经济、政治的“决定作用”和文化的“反作用”是两种不同性 质、不同地位的作用,不能混淆。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文化对 经济、政治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这是因为文化本身从性质上有 先进、积极的文化和落后、腐朽的文化之分。
[考点图解]
[知识归纳] 1.文化作用总论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 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 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经济、政治决 定文化 相 互 影 响 文化反作用于 经济、政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 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 经济、政治所决定
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并不是 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的 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
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文化与经济相 相 互交融 互 交 融
文化与政治相 互交融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 要 ②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 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 越重要 ③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 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2016·高考江苏卷)文博会是文化产业的“大观园”。2016年5 月12日,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隆重召 开。文化创客馆的设立,金融、科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 与文化联动的新业态的集中亮相,赋予了本届文博会全新的意 义。材料体现了( A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D.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

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八 文化特点与文化作用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八 文化特点与文化作用 新人教版必修3

专题突破练八文化特点与文化作用一、选择题1.汉字大体来源于两个系统:一是刻画系统,一是图画系统。

以图画系统为主,刻画系统为辅。

原始文字属于表意字范畴,所描绘的或者是具体事物的形象,或者是生活当中的场景,都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这一事实说明( )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②文化自身具有相对独立性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材料中“原始文字属于表意字范畴,所描绘的或者是具体事物的形象,或者是生活当中的场景”体现了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①④应选;②③不符合题意。

故选D项。

2.(2018·广东茂名一模)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

为了更好地促进全民阅读,我国各级政府划拨财政专项资金,用来支持建设图书馆、公益书屋、阅读长廊等,2017年6月,国务院还通过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

这表明( )①阅读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②我国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③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④阅读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离不开外界强制性的力量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我国各级政府支持建设图书馆、公益书屋、阅读长廊等,营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说明阅读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也说明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①③符合题意;我国政府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来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②观点错误;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而不是强制性的、被动的,④观点错误。

答案选B项。

3.唐初盛世,“贞观之治”,也是文学的“盛唐时期”,诗歌成就最为辉煌。

王维、李白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优秀诗人,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这一时期的诗歌热情洋溢、豪迈奔放,具有浓烈的浪漫气息。

这就是为后人所艳羡的“盛唐之音”。

【高三政治试题精选】2018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与文化传承考点扫描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

【高三政治试题精选】2018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与文化传承考点扫描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

2018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与文化传承考点扫描专题复习试
题及答案
2018届高考政治化生活与化传承考点扫描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2018届高考政治化生活与化传承考点扫描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
5 c 【专题六】化生活与化传承
(化生活1—2单元)
【命题趋向】
本专题主要引导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化现象,感受化的力量,认识化对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从化传播、继承和创新方面分析人类化的发展。

本部分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主要有化的内涵、化的社会作用,化对人影响的表现与特点、世界化的多样性、化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社会实践与化创新的关系等。

本专题在高考中会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化现象,考查考生对化的特点、化的作用等的认识;结合世博会、金融危机下的旅游、动漫等化产业的发展、广州亚运会,考查学生对化与经济的关系、化对人的影响;以化的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等方面的事例,考查学生运用化的传播、大众传媒等知识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以我国化建设过程中的有关事例为背景,考查化的继承性、传统化的作用等。

【考点透视】
㈠重点内容
1、正确理解化的内涵与特点
⑴把握化的内涵从本质上看,化属于精神范畴,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从化内容看,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⑵化的特点①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化素养是通过参与化活动、接受知识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突破练(七) 文化的特点与文化的作用一、选择题1.汉字大体来源于两个系统:一是刻画系统,一是图画系统。

以图画系统为主,刻画系统为辅。

这些原始文字属于表意字范畴,所描绘的或者是具体事物的形象,或者是生活当中的场景,都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这一事实说明( )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②文化自身具有相对的独立性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 D解析文化是人们实践的产物,材料中“这些原始文字属于表意字范畴,所描绘的或者是具体事物的形象,或者是生活当中的场景”体现了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①④应选;②③不符合题意。

故选D项。

2.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可以将“十五”“十一五”定位为中国文化产业的起步阶段;“十二五”是中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且以培育产业体系、形成产业规模、打造产业园区、整合产业资源、聚合产业资本为重点的发展时期;而“十三五”则是中国文化产业进入大数据时代,新兴产业门类和新业态对文化产业进行大解构、大变革、大融合、大转型、大升级的历史机遇期。

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①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础、实现中国梦的决定性因素②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增强文化软实力③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文化需求④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答案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作用的知识。

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文化软实力,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②④正确说明了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综合国力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①的观点夸大了发展文化产业的作用;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意义,③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选B项。

3.唐初盛世,“贞观之治”,也是文学的“盛唐时期”,诗歌成就最为辉煌。

王维、李白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优秀诗人,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这一时期的诗歌热情洋溢、豪迈奔放,具有郁勃浓烈的浪漫气息。

即使是一些恬静优美之作,也同样是生气弥漫、光彩熠熠。

这就是为后人所艳羡的“盛唐之音”。

至晚唐,宦官专权、朋党之争。

文学日衰,诗歌也呈现出忧时嗟生、消极悲观的特点。

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①文化的命运决定国家的命运②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③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④一定的文化依附于一定的经济、政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C解析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同时反映一定的政治、经济。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故②③正确。

4.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近距离展示了稀世珍宝的复活技术,讲述了一批故宫文物修复者的“日常”:擦掉黄花梨箱柜铜组件上的锈,显出黄澄澄的光;一个个齿轮的调适,大座钟上的野鸭终于能扇动翅膀;颜色已经黯淡了的瑟,一层一层刷上新漆后华彩焕然……经历岁月风尘而破旧残损的各种文物在一双双神奇的手中重新焕发光彩。

重视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是因为( )A.文物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B.文物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博大的重要标志C.文物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是增强文化竞争力的根本途径D.利用现代元素修复文物,可以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答案 A解析 B项表述错误,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C项表述错误,“根本途径”的说法夸大了保护文物的作用;D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内容不涉及国家的文化安全;A项正确且符合题意。

5.在杭州G20峰会演出中,原始文本来自德国、艺术创作在俄罗斯的世界经典舞剧《天鹅湖》在东方湖畔完成了一次全新的演绎,获得各国来宾的一致好评。

这表明( )①各国间的文化认同不断增强②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源泉③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④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D解析材料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③④应选;①说法与事实不符;文化发展的源泉是社会实践,②错误。

本题答案选D项。

6.2017年3月,中英两国共同举办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本次展览讲述了世界历史发展变迁的故事,让观众在领略人类文明精华的同时,更加真切地感知文明间的互补、互动和相互交流。

从中可以看出( )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②发展本民族文化必须尊重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③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④文化交流中要欢迎和鼓励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B解析此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

②中的“认同”表述错误;各国的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因此④中的“欢迎和鼓励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表述错误;在领略人类文明精华的同时,更加真切地感知文明间的互补、互动和相互交流,表明我们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①③正确。

故选B项。

7.《易经》把“六”定位阴数,把“九”定位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

每逢重阳佳节,很多单位组织进社区,开展敬老活动。

这表明( )①透过传统节日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②民族节日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应积极保护③传统美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④传统习俗有助于培育文明风尚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答案 A解析②说法错误,因为民族节日不是世界文化遗产;④说法错误,因为传统习俗有优秀和落后之分,优秀的传统习俗有助于培育文明风尚;①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A项。

8.2016年10月29日,“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盛典在湖南大学举行。

长期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的张岂之获得“国学终身成就奖”。

张岂之先生表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要坚守它,做好传承工作。

我如果生命还能延续下去,还要在这六个字上下功夫:传承、创新、发展”。

由此可见( )①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②发展是继承的结果,文化只有发展才会繁荣③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不断创新的根本动力与源泉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 A解析①④符合题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要坚守它,做好传承工作”强调了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可见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也说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②表述错误,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并不是继承的结果;③表述错误,社会实践是中华文化不断创新的根本动力与源泉。

故选A项。

9.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邀请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部分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继承人参展、参演,采取事物展示、销售、图片展览、多媒体演示、代表性继承人现场制作等形式,充分全面展示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果。

非遗保护有利于( )①彰显中华民族精神,促进民族文化趋同②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③展示民族传统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④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展现文化的多样性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 B解析非遗保护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展现文化的多样性,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②④符合题意;①中的“文化趋同”说法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③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B项。

10.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

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之所以要注重“家风”,是因为( )①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②优良家风具有先进性、时代性和示范性,关系到党风政风③优良家风有利于培育文明风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④每个公民都应该做优良家风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C解析①表述错误,家风是一种文化,而不是社会风气的组成部分;④的表述不是原因;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所以要注重“家风”,是因为优良家风具有先进性、时代性和示范性,关系到党风政风,优良家风有利于培育文明风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故②③入选。

11.《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十几年来,该节目向全国观众推出了100多位人物,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气氛。

开展此项活动的意义在于( )①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②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方向保证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答案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的作用的知识。

举办《感动中国》节目的意义在于感受、传递道德的力量,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①④正确;②③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A项。

12.《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于2016年12月发布。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

全民阅读“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

由此可见,推动全民阅读( )①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播,提升国际影响力②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③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④有利于引领社会思潮,促进文化多样性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 D解析全民阅读“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这说明推动全民阅读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②③符合题意;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潮,凝聚共识,④是错误的。

故本题答案选D 项。

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家风是无言的教育,良好家风的涵养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是累寸土之功、积细流之举的过程;是批判继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过程;是用社会主义精神进行改造和熔铸,使之升华为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道德,并凝聚激发为强大的正能量的过程。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作用的有关知识,分析良好家风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