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断句精练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届高考语文断句精练教案
第一部分:知识概括
一、实词断句:
(1)、判断名词、代词做主语了,在它的前面断开;看见名词、代词做宾语了,在它的后面断开。
(2)、介宾短语用在动词后,名词、代词充当介词宾语,可在它后面断开。
(3)、找动词,一般是谓语。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可区分出独立的句子(动词、形容词无宾语),句意明确,动词、形容词断句。
(4)、代词断句,有些代词指代对象意义明确,独立完整,充当宾语时,可以代词断句。
二、虚词断句:
(1)、句前有虚词是发语词,要在它前面断开,如“夫、盖、凡、窃、清、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
(2)、句后有虚词是句末语气词,要在它后面断开,如“乎”、“哉”、“也”、“矣”、“尔”、“欤”、“焉”、“耳”等语气词常用在句末。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这种可以不用断开。
(3)、句中的关联词,如:苟、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若夫、至于、已而、且夫、乃夫、于是、至若、若、故、是故等,多用在一个句子的开头,也可以考虑在关联词前(或后)面断开。
(4)虚词句与句之间停顿,前后句意独立性较强,可以虚词停顿断句。
三、句式断句:
(1)、几种惯用问句句式,如:“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马首是瞻);“不亦……乎”(不亦说乎?);“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考虑问句句后断句。
(2)、几种固定句式,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句中或句后断句(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考虑为断句依据);“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可以考虑后面断开。
(3)、几个固定词语,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不要拆散停顿,这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四、修辞断句:
(1)、顶真: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例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可确定中间断开(句读)。
(2)、排比、对偶、对举(称)、骈文中的四六句可考虑为中间断句。
(3)、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可考虑为反复句末断开。
五、对话断句:
(1)、对话、引文标志:“曰”、“言”、“云”,在其后断句。对话进行第一次后,一般后面只用“曰”、“言”、“云”,而把主语省略。注意对话双方句中断句。六、选择破句:
(1)断句为选择题,不必面面俱到,只须将四个选项加以对照,就可看出“破句”(排除断句选项的明显破绽和错误)。
第二部分:实例训练
1、将下面文言文用斜线“/”断句:
顾宪之字士思吴郡吴人也祖凯之宋镇军将军湘州刺史宪之未弱冠州辟议曹从事举秀才累迁太子舍人尚书比部郎抚军主簿宋顾宪之元徽中为建康令时有盗牛者被主人所认盗者亦称己牛二家辞理等前后令莫能决宪之至覆其状谓二家曰无为多言吾得之矣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径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tī)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明
《梁书·顾宪之传》【方法题解】:
顾宪之字士思/(名词宾语)吴郡吴人也/(名词宾语)祖凯之/(名词宾语)宋镇军将军/湘州刺史/(名词宾语)宪之未弱冠/(名词宾语)州辟议曹从事/(名词宾语)举秀才/(名词宾语)累迁太子舍人/尚书比部郎/(名词宾语)抚军主簿/(名词宾语)宋顾宪之元徽中为建康令/(名词宾语)时有盗牛者/(虚词断句)被主人所认/(动词断句)盗者亦称己牛/(名词宾语)二家辞理等/(动词断句)前后令莫能决/(动词断句)宪之至/(动词断句)覆其状/(名词宾语)谓二家曰/(对话标志词)无为多言/(动词断句)吾得之矣/(句末语气词)乃令解牛/(名词宾语)任其所去/(动词断句)牛径还本主宅/(名词宾语)盗者始伏其辜/(名词宾语)发奸擿(tī)多如此类/(名词宾语)时人号曰神明/(形容词谓语)
【翻译】:
顾宪之字士思,吴郡人。祖父顾凯之,曾任南朝宋的镇军将军,湘州刺史。顾宪之不到二十岁时,州府征召为议曹从事,又被举荐为秀才,接连升为太子舍人,尚书比部郎,抚军主簿等。南朝刘宋元徽年间,顾宪之任建康县令。当时有个偷牛的,他偷的牛被失主认到了,偷牛的也说这是自己的牛。双方的言辞理由一样,前后几个县令都不能判决。顾宪之到任,复核了那个案件,对两家说:“不要再多说了,我已经想出断案的办法了。”于是命令解开牛绳,听任牛自己走去,牛一直返回了本主的家,偷牛的人这才认了罪。顾宪之揭发奸恶,揭露隐情,有很多这种类型的事,当时人称赞他断案如神。
2、将下面文言文用斜线“/”断句: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以施欤有言虎不食醉人必坐守之以俟其醒非俟其醒俟其惧也【方法题解】: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虚词停顿断句)虎自山上来,(动词谓语断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名词断句)二小儿戏沙上自若。(动词断句)虎熟视久之,(虚词句中停顿断句)至以首抵触,(动词断句)庶几其一惧;(动
词断句)而儿痴,(动词断句)竟不知怪。(动词断句)虎亦卒去。(动词断句)意(料想)虎之食人,(名词断句)必先被之以威;(动词断句)而不惧之人,(名词断句)威亦无所施欤!(句末语气词断句)意虎之食人,(名词断句)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名词断句)威无所以施欤?(句末语气词断句)有言虎不食醉人,(名词断句)必坐守之,(代词断句)以俟其醒。(动词断句)非俟其醒,(动词断句)俟其惧也。(句末语气词断句)
【翻译】:
有个妇女把二个小孩放在沙滩上自己在水边洗衣服,有只老虎从山上跑下来,妇女急忙跳到水中躲避老虎,两个小孩却仍在沙滩上嬉戏,老虎看了很久,甚至用头去触碰小孩子,大概是老虎害怕了吧,而小孩子懵懂无知,竟然不以为怪。我想老虎吃人一定要先用虎威震慑,可是遇到不怕老虎的人威无处施加。意料老虎吃人,必定先使他遭受威吓,而(对此)不感到害怕的人,(老虎的)威吓不就没有可以施加的地方了吗?有人说老虎不吃喝醉的人,必定要蹲坐着看守他,等待他醒来,不是为了等他醒,而来是为了使他害怕。
3、将下面文言文用斜线“/”断句: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因而误书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近世学者多似此类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方法题解】: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虚词停顿断句)夜书/(动词断句)火不明/(形容词断句)因谓持烛者曰/(对话标志词)举烛/(名词断句)因而误书举烛/(名词断句)非书意也/(句末语气词断句)燕相国受书而说之/(虚词停顿断句)曰/(对话标志词)举烛者尚明也/(句末语气词断句)举贤而任之/(代词断句)燕相白王/(名词断句)王大说/(形容词断句)国以治/(动词断句)治则治矣/(句末语气词断句)非书意也/(句末语气词断句)近世学者多似此类(代词断句)
【翻译】:
郢都有个人寄给燕相国一封信。晚上写信时,烛光不够亮,他便吩咐捧烛的人说:“举烛!”一面顺手把“举烛”二字误写上去。其实“举烛”并不是信中所要说的话。燕相国接信后便解说道:“‘举烛’的意思就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的意思就是要我选拔并且任用贤才。”他便把这个意思报告给燕王,燕王听了很高兴,照这个意思去做了,因而国家治理得很好。国家是治理好了,却不是信中的意思。现在的学者们做学问,大都跟这位穿凿附会的相国差不多。
4、将下面文言文用斜线“/”断句:
(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取材于《资治通鉴·周纪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