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

目录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 (1)第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3)第3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2)第4章平面连杆机构 (16)第5章凸轮机构 (36)第6章间歇运动机构 (46)第7章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 (48)第8章带传动 (60)第9章链传动 (73)第10章齿轮传动 (80)第11章蜗杆传动 (112)第12章齿轮系 (124)第13章机械传动设计 (131)第14章轴和轴毂连接 (133)第15章轴承 (138)第16章其他常用零、部件 (152)第17章机械的平衡与调速 (156)第18章机械设计CAD简介 (163)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1.1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产品规划主要工作是提出设计任务和明确设计要求。
2.方案设计在满足设计任务书中设计具体要求的前提下,由设计人员构思出多种可行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从中优选出一种功能满足要求、工作性能可靠、结构设计可靠、结构设计可行、成本低廉的方案。
3.技术设计完成总体设计、部件设计、零件设计等。
4.制造及试验制造出样机、试用、修改、鉴定。
1.2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几种?答:断裂,过量变形,表面失效,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等几种。
1.3什么叫工作能力?计算准则是如何得出的?答:工作能力为指零件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抵抗可能出现的失效的能力。
对于载荷而言称为承载能力。
根据不同的失效原因建立起来的工作能力判定条件。
1.4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可使零件、部件的种类减少,简化生产管理过程,降低成本,保证产品的质量,缩短生产周期。
第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2.1按摩擦副表面间的润滑状态,摩擦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答:摩擦副可分为四类:干摩擦、液体摩擦、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
干摩擦的特点是两物体间无任何润滑剂和保护膜,摩擦系数及摩擦阻力最大,磨损最严重,在接触区内出现了粘着和梨刨现象。
(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四章习题答案(关慧贞)

第四章工业机器人设计思考题与习题1.工业机器人的定义是什么?操作机的定义是什么?答:我国国家标准GT/T12643—1997《工业机器人词汇》将工业机器人定义为“是一种能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多功能、多自由度操作机,能搬运物料、工件或夹持工具,用以完成各种作业”;将操作机定义为“具有和人手臂相似的动作功能,可在空间抓放物体或进行其它操作的机械装置”.2.工业机器人由哪几部分组成?并比较它与数控机床组成的区别.答:工业机器人由操作机、驱动单元和控制装置组成。
数控机床一般由机床本体、伺服系统和数控装置组成。
二者组成的区别主要在于机械本体,机器人操作机通常由末端执行器、手腕、手臂和机座组成,而数控机床机械本体通常包含主运动部件、进给运动部件、支承部件、冷却润滑、排屑等部分。
3.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功能和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它与机床主要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答:工业机器人基本功能是提供作业所需的运动和动力,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操作机上各运动构件的运动,自动地实现手部作业的动作功能及技术要求.在基本功能及基本工作原理上,工业机器人与机床有如下相同之处:二者的末端执行器都有位姿变化要求;二者都是通过坐标运动来实现末端执行器的位姿变化要求。
二者的主要不同之处有:机床是以直角坐标形式运动为主,而机器人是以关节形式运动为主;机床对刚度、精度要求很高,其灵活性相对较低;而机器人对灵活性要求很高,其刚度、精度相对较低4.工业机器人的结构类型有哪几类?各种类型的特点如何?答:工业机器人的结构类型有如下四类:关节型机器人,其特点是关节一般为回转运动副,灵活性好,工作空间范围大(同样占地面积329情况下),但刚度和精度较低;球坐标型机器人,其特点是按球坐标形式动作(运动),灵活性好,工作空间范围大,但刚度、精度较差;圆柱坐标型机器人,其特点是按圆柱坐标形式动作,灵活性较好,工作空间范围较大,刚度、精度较好;直角坐标型机器人,其特点是按直角坐标形式动作,刚度和精度高,但灵活性差,工作空间范围小。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

目录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 (1)第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3)第3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2)第4章平面连杆机构 (16)第5章凸轮机构 (36)第6章间歇运动机构 (46)第7章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 (48)第8章带传动 (60)第9章链传动 (73)第10章齿轮传动 (80)第11章蜗杆传动 (112)第12章齿轮系 (124)第13章机械传动设计 (131)第14章轴和轴毂连接 (133)第15章轴承 (138)第16章其他常用零、部件 (152)第17章机械的平衡与调速 (156)第18章机械设计CAD简介 (163)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1.1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产品规划主要工作是提出设计任务和明确设计要求。
2.方案设计在满足设计任务书中设计具体要求的前提下,由设计人员构思出多种可行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从中优选出一种功能满足要求、工作性能可靠、结构设计可靠、结构设计可行、成本低廉的方案。
3.技术设计完成总体设计、部件设计、零件设计等。
4.制造及试验制造出样机、试用、修改、鉴定。
1.2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几种?答:断裂,过量变形,表面失效,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等几种。
1.3什么叫工作能力?计算准则是如何得出的?答:工作能力为指零件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抵抗可能出现的失效的能力。
对于载荷而言称为承载能力。
根据不同的失效原因建立起来的工作能力判定条件。
1.4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可使零件、部件的种类减少,简化生产管理过程,降低成本,保证产品的质量,缩短生产周期。
第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2.1按摩擦副表面间的润滑状态,摩擦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答:摩擦副可分为四类:干摩擦、液体摩擦、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
干摩擦的特点是两物体间无任何润滑剂和保护膜,摩擦系数及摩擦阻力最大,磨损最严重,在接触区内出现了粘着和梨刨现象。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3章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4版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3-1 为什么对机床主轴要提出旋转精度、刚度、抗振性、温升及耐磨性要求?主轴组件的功用是缩小主运动的传动误差并将运动传递给工件或刀具进行切削,形成表面成形运动;承受切削力和传动力等载荷。
主轴组件直接参与切削,其性能影响加工精度和生产率。
末端传动组件(包括轴承)要有较高的制造精度、支承刚度,必要时采用校正机构,这样可缩小前面传动件的传动误差,且末端组件不产生或少产生传动误差。
旋转精度是主轴组件装配后,静止或低速空载状态下,刀具或工件安装基面上的全跳动值。
它取决于主轴、主轴的支承轴承、箱体孔等的制造精度,装配和调整精度。
动态刚度包括抗振性、热变形、噪声。
耐磨性是精度保持性的体现。
故机床主轴要提出旋转精度、刚度、抗振性、温升及耐磨性要求。
3-2 主轴部件采用的滚动轴承有那些类型,其特点和选用原则是什么?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双列圆柱滚子轴承,滚子直径小,数量多(50~60个),具有较高的刚度;两列滚子交错:1,轴向布置,减少了刚度的变化量;外圈无挡边,加工方便;主轴内孔为锥孔,锥度12移动内圈使之径向变形,调整径向间隙和预紧;黄铜实体保持架,利于轴承散热。
NN3000K 超轻系列轴承。
轴承型号为234400,接触角60ο,滚动体直径小,极限转速高;外圈和箱体孔为间隙配合,安装方便,且不承受径向载荷;与双列圆柱滚子轴承配套使用。
角接触球轴承常用的型号有7000C系列和7000AC系列,前者接触角为15ο,后者为25ο。
7000C系列多用于极限转速高,轴向负载小的机床,如内圆磨床主轴等;7000AC系列多用于极限转速高于双列滚子轴承,轴向载荷较大的机床,如车床主轴和加工中心主轴。
为提高支承刚度,可采用两个角接触球轴承组合安装。
圆锥滚子轴承,与圆锥齿轮相似,内圈滚道锥面、外圈滚道锥面及圆锥滚子轴线形成的锥面相交于一点,以保证圆锥滚子的纯滚动。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陈立德 罗卫平

目录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 (1)第2章摩擦、磨损与润滑概述 (3)第3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2)第4章平面连杆机构 (16)第5章凸轮机构 (36)第6章间歇运动机构 (46)第7章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 (48)第8章带传动 (60)第9章链传动 (73)第10章齿轮传动 (80)第11章蜗杆传动 (112)第12章齿轮系 (124)第13章机械传动设计 (131)第14章轴和轴毂连接 (133)第15章轴承 (138)第16章其他常用零、部件 (152)第17章机械的平衡与调速 (156)第18章机械设计CAD简介 (163)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1.1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容是什么?答: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产品规划主要工作是提出设计任务和明确设计要求。
2.方案设计在满足设计任务书中设计具体要求的前提下,由设计人员构思出多种可行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从中优选出一种功能满足要求、工作性能可靠、结构设计可靠、结构设计可行、成本低廉的方案。
3.技术设计完成总体设计、部件设计、零件设计等。
4.制造与试验制造出样机、试用、修改、鉴定。
1.2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几种?答:断裂,过量变形,表面失效,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等几种。
1.3什么叫工作能力?计算准则是如何得出的?答:工作能力为指零件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抵抗可能出现的失效的能力。
对于载荷而言称为承载能力。
根据不同的失效原因建立起来的工作能力判定条件。
1.4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可使零件、部件的种类减少,简化生产管理过程,降低成本,保证产品的质量,缩短生产周期。
第2章摩擦、磨损与润滑概述2.1按摩擦副表面间的润滑状态,摩擦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答:摩擦副可分为四类:干摩擦、液体摩擦、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
干摩擦的特点是两物体间无任何润滑剂和保护膜,摩擦系数与摩擦阻力最大,磨损最严重,在接触区出现了粘着和梨刨现象。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四版(关慧贞著)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四版思考题与习题答案第一章机械制造及装备设计方法1.为什么机械制造装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作用?答: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的支柱产业,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载体及其转化为规模生产力的工具与桥梁。
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机械制造装备的先进程度,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制造能力的集中体现,重大装备研制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
2.机械制造装备与其它工业装备相比,特别强调应满足哪些要求,为什么?答:机械制造装备与其它工业装备相比应具备的主要功能中,除了一般的功能要求外,应强调柔性化、精密化、自动化、机电一体化、节材节能、符合工业工程和绿色工程的要求;更加注重加工精度方面的要求、强度、刚度和抗振性方面的要求、加工稳定性方面的要求、耐用度方面的要求、技术经济方面的要求。
3.柔性化指的是什么?试分析组合机床、普通机床、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和柔性制造系统的柔性化程度。
其柔性表现在哪里?答:即产品结构柔性化和功能柔性化。
产品结构柔性化是指产品设计时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只需对结构作少量的重组和修改,或修改软件,就可以快速地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具有不同功能的新产品。
功能柔性化是指只需进行少量的调整,或修改软件可以方便地改变产品或系统的运行功能,以满足不同的加工需要。
数控机床、柔性制造单元或系统具有较高的功能柔性化程度。
在柔性制造系统中,不同工件可以同时上线,实现混流加工。
普通机床、组合机床、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和柔性制造系统的柔性化程度依次增高,其柔性表现在机床结构柔性化和功能柔性化,其中,柔性制造系统的柔性化程度最高。
4.如何解决用精密度较差的机械制造装备制造出精密度较高机械制造装备来?答:采用机械误差补偿技术或采用数字化技术分析各种引起加工误差的因素,建立误差的数学模型,将误差的数学模型存入计算机。
在加工时,由传感器不断地将引起误差的因素测出,输入计算机,算出将产生的综合误差,然而由误差补偿装置按算出的综合误差进行补偿。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4章习题解答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4章习题解答4-1 什么是组合机床?其工艺特点是什么?由什么主要零部件组成?有哪些配置型式?适用于什么生产模式?组合机床是根据工件加工需要,以大量系列化、标准化的通用部件为基础,配以少量专用部件,对一种或数种工件按预先确定的工序进行加工的高效专用机床。
组合机床能够对工件进行多刀、多轴、多面、多工位同时加工;可完成钻孔、扩孔、镗孔、攻丝、铣削、车孔端面等工序;随着组合机床技术的发展,其工艺范围日益扩大,如:焊接、热处理、自动测量和自动装配、清洗等非切削工序。
组合机床主要由滑台、镗削头、夹具、多轴箱、动力箱、立柱、立柱底座、中间底座、侧底座以及控制部件和辅助部件等组成。
其中夹具和多轴箱是按加工对象设计的专用部件,其余均为通用部件,且专用部件中的绝大多数零件(约为70%~90%)也是通用零件。
根据大型组合机床的配置型式,可将其分为具有固定夹具的单工位组合机床、具有移动夹具的多工位组合机床和转塔式组合机床三类。
组合机床广泛应用于大批大量的生产的行业,如:汽车、拖拉机、电动机、内燃机、阀门、缝纫机等制造业。
主要加工箱体类零件,如气缸体、变速箱体、汽缸盖、阀体等;一些重要零件的关键加工工序,虽然生产批量不大,也采用组合机床来保证其加工质量。
4-2 组合机床的通用部件分为哪几类?按通用部件在组合机床上的作用,可分为下列几类:1.动力部件动力部件是组合机床的主要部件,它为刀具提供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动力部件包括动力滑台及其相配套使用的动力箱和各种单轴工艺头,如铣削头、钻削头、镗孔车端面头等,其它部件均以选定的动力部件为依据来配套选用。
2.支承部件支承部件是组合机床的基础部件,它包括侧底座、立柱、立柱底座和中间底座等,用于支承和安装各种部件。
组合机床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机床的刚度主要由支承部件保证。
3.输送部件输送部件用于带动夹具和工件的移动和转动,以实现工位的变换,因此,要求有较高的定位精度。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1-1 为什么说机械制造装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科技技术发展的载体及使其转化为规模生产力的工具和桥梁。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制造能力的集中表现,重大装备研制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
1-2 机械制造装备与其他工业化装备相比,特别强调应满足哪些要求为什么柔性化精密化自动化机电一体化节材节能符合工业工程要求符合绿色工程要求1-3 柔性化指的是什么试分析组合机床、普通机床、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和柔性制造系统的柔性化程度。
其柔性表现在哪里柔性化有俩重含义:产品机构柔性化和功能柔性化。
数控机床、柔性制造单元或系统具有较高的功能柔性化程度。
在柔性制造系统中,不同工件可以同时上线,实现混流加工。
组合机床其柔性表现在机床可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工件的加工。
1-6.机械制造装备的机电一体化体现在哪些方面可获得什么好处答:机械制造装备的机电一体化体现在:其系统和产品的通常结构是机械的,用传感器检测来自外界和机器内部运行状态的信息,由计算机进行处理,经控制系统,由机械、液压、气动、电气、电子及他们的混合形式的执行系统进行操作,使系统能自动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机器始终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获得如下几方面功能:1,对机器或机组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巡查和控制;2,对机器或机组系统工作程序的控制;3,用微电子技术代替传统产品中机械部件完成的功能,简化产品的机械结构。
1-7 对机械制造装备如何进行分类加工装备:采用机械制造方法制造机器零件的机床。
工艺装备:产品制造是用的各种刀具、模具、夹具、量具等工具。
仓储运输装备:各级仓库、物料传送、机床上下料等设备。
辅助装备:清洗机和排屑装置等设备。
1-8工业工程指的是什么如何在设计机械制造装备时体现工业工程的需求答:工业工程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能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科学。
产品设计符合工业工程的需求:在产品开发阶段,充分考虑结构的工艺性,提高标准化、通用化程度,以便采用最佳的工艺方案,选择最合理的制造设备,减少工时和材料的消耗;合理地进行机械制造装备的总体布局,优化操作步骤和方法,减少操作过程中工人的体力消耗;对市场和消费者进行调研,保证产品合理的质量标准,减少因质量标准定得过高造成不必要的超频工作量。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四版(关慧贞著)第一章答案

機械製造裝備設計》第四版思考題與習題答案第一章機械製造及裝備設計方法1.為什麼機械製造裝備在國民經濟發展中佔有重要作用?答: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發展のの支柱產業,也是科學技術發展の載體及其轉化為規模生產力の工具與橋樑。
機械製造業の生產能力主要取決於機械製造裝備の先進程度,裝備製造業是一個國家綜合製造能力の集中體現,重大裝備研製能力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化水準和綜合國力の重要標準。
2.機械製造裝備與其它工業裝備相比,特別強調應滿足哪些要求,為什麼?答:機械製造裝備與其它工業裝備相比應具備の主要功能中,除了一般の功能要求外,應強調柔性化、精密化、自動化、機電一體化、節材節能、符合工業工程和綠色工程の要求;更加注重加工精度方面の要求、強度、剛度和抗振性方面の要求、加工穩定性方面の要求、耐用度方面の要求、技術經濟方面の要求。
3. 柔性化指の是什麼?試分析組合機床、普通機床、數控機床、加工中心和柔性製造系統の柔性化程度。
其柔性表現在哪里?答:即產品結構柔性化和功能柔性化。
產品結構柔性化是指產品設計時採用模組化設計方法和機電一體化技術,只需對結構作少量の重組和修改,或修改軟體,就可以快速地推出滿足市場需求の,具有不同功能の新產品。
功能柔性化是指只需進行少量の調整,或修改軟體可以方便地改變產品或系統の運行功能,以滿足不同の加工需要。
數控機床、柔性製造單元或系統具有較高の功能柔性化程度。
在柔性製造系統中,不同工件可以同時上線,實現混流加工。
普通機床、組合機床、數控機床、加工中心和柔性製造系統の柔性化程度依次增高,其柔性表現在機床結構柔性化和功能柔性化,其中,柔性製造系統の柔性化程度最高。
4.如何解決用精密度較差の機械製造裝備製造出精密度較高機械製造裝備來?答:採用機械誤差補償技術或採用數位化技術分析各種引起加工誤差の因素,建立誤差の數學模型,將誤差の數學模型存入電腦。
在加工時,由感測器不斷地將引起誤差の因素測出,輸入電腦,算出將產生の綜合誤差,然而由誤差補償裝置按算出の綜合誤差進行補償。
(完整word版)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陈立德 罗卫平

目录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 (1)第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3)第3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2)第4章平面连杆机构 (16)第5章凸轮机构 (36)第6章间歇运动机构 (46)第7章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 (48)第8章带传动 (60)第9章链传动 (73)第10章齿轮传动 (80)第11章蜗杆传动 (112)第12章齿轮系 (124)第13章机械传动设计 (131)第14章轴和轴毂连接 (133)第15章轴承 (138)第16章其他常用零、部件 (152)第17章机械的平衡与调速 (156)第18章机械设计CAD简介 (163)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1.1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产品规划主要工作是提出设计任务和明确设计要求。
2.方案设计在满足设计任务书中设计具体要求的前提下,由设计人员构思出多种可行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从中优选出一种功能满足要求、工作性能可靠、结构设计可靠、结构设计可行、成本低廉的方案。
3.技术设计完成总体设计、部件设计、零件设计等。
4。
制造及试验制造出样机、试用、修改、鉴定。
1.2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几种?答:断裂,过量变形,表面失效,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等几种。
1.3什么叫工作能力?计算准则是如何得出的?答:工作能力为指零件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抵抗可能出现的失效的能力。
对于载荷而言称为承载能力。
根据不同的失效原因建立起来的工作能力判定条件.1.4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可使零件、部件的种类减少,简化生产管理过程,降低成本,保证产品的质量,缩短生产周期.第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2.1按摩擦副表面间的润滑状态,摩擦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答:摩擦副可分为四类:干摩擦、液体摩擦、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
干摩擦的特点是两物体间无任何润滑剂和保护膜,摩擦系数及摩擦阻力最大,磨损最严重,在接触区内出现了粘着和梨刨现象。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完整

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1机床夹具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要求?作用:1、保证加工精度2、提高生产率3、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4、减轻工人的劳动程度,保证生产安全5、降低成本要求:1、保证加工精度2、夹具的总体方案应与生产纲领相适应3、安全、方便、减轻劳动强度4、排屑顺畅5、夹具应有良好的刚度、强度、结构工艺性1.机床夹具的组成部分有哪些?1、定位元件及定位装置用于确定工件正确位置的元件或装置2、夹紧元件及夹紧装置用于固定工件已获得的正确位置的元件或装置3、导向及对刀元件用于确定工件与刀具的相互位置的元件4、动力装置5、夹具体用于将各元件、装置连接在一块,并通过它将整个夹具安装在机床上6、其它元件及装置3.何为六点定位原理?何谓定位的正常情况和非正常情况?它们各包括哪些方面?六点定位原理:采用六个按一定规则布置的约束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实现完全定位。
正常情况:根据加工表面的位置尺寸要求,需要限制的自由度均已被限制,称定位的正常情况。
正常情况分为:a完全定位六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b不完全定位少于六个自由度被限制非正常情况:根据加工表面的位置尺寸要求,需要限制的自由度没有完全被限制,或某个自由度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约束重负限制,称为非正常情况非正常情况分为:a.欠定位需要限制的自由度没有完全被限制b.过定位某个自由度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约束重负限制4、确定夹具的定位方案时,要考虑哪些方面的要求?在多个表面参与定位时:限制自由度最多的定位面——第一定位基准面或主基准面限制自由度较多的定位面——第二定位基准面或导向基准限制一个自由度的定位面——第三定位基准面或定程基准5、何谓定位误差?定位误差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定位误差:指工序基准在加工方向上的最大位置变动量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它是加工误差的一部分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1、基准不重合带来的定位误差2、间隙引起的定位误差3、与夹具有关的因素产生的定位误差6、夹紧和定位的区别?对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定位是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第⼆章1、机床设计应满⾜哪些基本要求,其理由是什么?(p57)(1)⼯艺范围(2)柔性:机床的柔性是指其适应加⼯对象变化的能⼒,包括空间上的柔性(功能柔性)和时间上的柔性(结构柔性)。
(3)与物流系统的可接近性:可接近性是指机床与物流系统之间进⾏物料(⼯件、⼑具、切屑)流动的⽅便程度。
(4)刚度:加⼯过程中,在切削⼒作⽤下,抵抗⼑具相对与⼯件在影响加⼯精度⽅向变形的能⼒,包括静刚度、动刚度、热刚度。
(5)精度:机床的精度主要是指机床的⼏何精度和⼯作精度。
(6)噪声(7)成产率和⾃动化(8)成本(9)⽣产周期(10)可靠性(11)造型与⾊彩7、⼯件表⾯发⽣线的形成⽅法有哪些?(p63)1)成形法:利⽤成形⼑具对⼯件进⾏加⼯的⽅法;2)展成法:利⽤⼯件和⼑具对⼯件进⾏加⼯的⽅法;3)轨迹法:利⽤⼑具作⼀定规律的运动来对⼯件进⾏加⼯的⽅法;4)相切法:利⽤⼑具边旋转边做轨迹运动来对⼯件进⾏加⼯的⽅法。
10、机床的主运动与形状创成运动的关系如何?进给运动与形状创成运动的关系如何?(p66)11、机床上的复合运动、内联系传动链、运动轴的联动的含义及关系如何?(p65)16、分析图2-14所⽰各种机床的运动功能图,说明各个运动的所属类型、作⽤及⼯件加⼯表⾯的形成⽅法。
(p67)17、机床的传动原理如何表⽰?它与机床运动功能图的区别是什么?(p70)常⽤⼀些简明的符号把传动原理和传动路线表⽰出来,这就是传动原理图。
23、机床主传动系都有那些类型?由那些部分组成?(p89)主传动系⼀般由动⼒源(如电动机)、变速装置及执⾏件(如主轴、⼑架、⼯作台),以及开停、换向和制动机构等部分组成。
1.主传动系分类按驱动主传动的电动机类型:交流电动机驱动、直流电动机驱动按传动装置类型:机械传动装置、液压传动装置、电⽓传动装置以及它们的组合按变速的连续性:分极变速传动、⽆极变速传动24、什么是传动组的级⽐和级⽐指数?常规变速传动系的各传动组的级⽐指数有什么规律性?(p92)25、主变速传动系设计的⼀般原则1)传动副前多后少的原则2)传动顺序与扩⼤顺序相⼀致的原则(前密后疏原则)3)变速组的变速要前慢后快,中间轴的转速不宜超过电动机的转速103、110、113例题机床类型:中型车床。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4版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1-1 机床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什么是人机关系机床应具有的性能指标:1、工艺范围;2、加工精度;3、生产率和自动化;4、可靠性;人机关系:使机床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实现人机环境高度协调统一,为操作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可靠、高效的工作条件;能减轻操作者精神紧张和身体疲劳。
机床的信号指示系统的显示方式、显示器位置等都能使人易于无误地接受;机床的操纵应灵活方便,符合人的动作习惯,使操作者从接收信号到产生动作不用经过思考,提高正确操作的速度,不易产生误操作或故障。
机床造型应美观大方,色彩协调,提高作业舒适度。
另外,应降低噪声,减少噪声污染。
1-2 机床设计的内容和步骤是什么机床设计大致包括总体设计,技术设计,零件设计,样机试制和试验鉴定四个阶段。
1-3 机床的总体方案拟定包括什么内容机床总布局的内容和步骤是什么总体设计:1、掌握机床的设计依据;2、工艺分析;3、总体布局;4、确定主要的技术参数机床总体布局:1、分配机床运动;2、选择传动形式和支承形式;3、安排操纵部位;4、拟定提高动刚度的措施。
1-4 机床分配运动的原则是什么驱动型式如何选择机床运动的分配应掌握四个原则:1、将运动分配给质量小的零部件;2、运动分配应有利于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3、运动分配应有利于提高运动部件的刚度;4、运动分配应视工件形状而定。
机床的主传动按驱动电动机类型分为交流电动机驱动和直流电动机驱动。
交流电动机驱动又分为单速电动机、双速电动机及变频调速电动机驱动。
机床传动的形式有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等。
机械传动靠滑移齿轮变速,变速级数一般少于30级,它传递功率大,变速范围较广,传动比准确,工作可靠,广泛用于通用机床中,尤其是中小型机床中。
缺点是有相对转速损失,工作中不能变速。
随着变频调速技术的迅速发展,变频调速—多楔带—齿轮传动组合的传动已成为机床主传动的主导形式。
液压无级变速传动平稳,运动换向冲击小,易于实现直线运动,适用于刨床、拉床、大型矩台平面磨床等机床的主运动中。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 第1章总论课后习题答案题1-1试述机械与机构、零件与构件、运动副与约束的涵义。
答:机械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其中机构是指用来传递与交换运动和力的可动的装置;机器是由若干构件以运动副相联接并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用来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的组合体;机器用来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而机构在习惯上主要是指传递运动的机械(如仪表等)以及从运动的观点加以研究而言的。
机器中必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机构。
零件是机器及各种设备的基本组成单元;根据机器功能、结构要求,某些零件需固联成没有相对运动的刚性组合,成为机器中运动的一个基本单元体,通常称为构件;构件与零件的区别在于:构件是运动的基本单元,而零件是制造的基本单元;有时一个单独的零件也是一个最简单的构件。
构件与构件之间通过一定的相互接触与制约,构成保持确定相对运动的“可动联接”,这种可动联接称为“运动副”;当构件之间用运动副联接以后,在其联接处,它们之间的某些相对运动将不能实现,这种对于相对运动的限制称为运动副的约束。
题1-2机械运动简图和装配图有何不同?正确绘制运动简图应抓住哪些关键?请画出图1-1所列机构和机械的运动简图。
陈秀宁机械设计基础教材答案答:把复杂的机械采用一些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的符号将其传动系统、传动机构间的相互联系、运动特性表示出来,表示这些内容的图称为机械运动简图;装配图是表示机器或部件的图样,它是生产中的主要技术文件之一;从机械运动简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通过哪些机构、采用何种方式,使机器工作部分实现怎样的运动;根据运动简图再配上某些参数便可进行机器传动方案比较、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并为机械系统设计、主要传动件工作能力计算、机件(构件和零件之统称)结构具体化和绘制装配图提供条件。
根据实际机械绘制其运动简图时,首先应分清各种机构,判别固定构件与运动构件,数出运动构件的数目,并根据构件间相对运动性质确定其运动副的类型;测量各个构件上的运动尺寸,然后根据这些尺寸选择适当的长度比例尺和视图平面用规定的或惯用的机构、构件和运动副的代表符号绘制简图;最后仔细检查运动构件的数目、运动副的类型和数目及其相对位置与联接关系等是否正确,否则将不能正确反映实际机械的真实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4版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1-1 机床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什么是人机关系机床应具有的性能指标:1、工艺范围;2、加工精度;3、生产率和自动化;4、可靠性;人机关系:使机床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实现人机环境高度协调统一,为操作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可靠、高效的工作条件;能减轻操作者精神紧张和身体疲劳。
机床的信号指示系统的显示方式、显示器位置等都能使人易于无误地接受;机床的操纵应灵活方便,符合人的动作习惯,使操作者从接收信号到产生动作不用经过思考,提高正确操作的速度,不易产生误操作或故障。
机床造型应美观大方,色彩协调,提高作业舒适度。
另外,应降低噪声,减少噪声污染。
1-2 机床设计的内容和步骤是什么机床设计大致包括总体设计,技术设计,零件设计,样机试制和试验鉴定四个阶段。
1-3 机床的总体方案拟定包括什么内容机床总布局的内容和步骤是什么总体设计:1、掌握机床的设计依据;2、工艺分析;3、总体布局;4、确定主要的技术参数机床总体布局:1、分配机床运动;2、选择传动形式和支承形式;3、安排操纵部位;4、拟定提高动刚度的措施。
1-4 机床分配运动的原则是什么驱动型式如何选择机床运动的分配应掌握四个原则:1、将运动分配给质量小的零部件;2、运动分配应有利于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3、运动分配应有利于提高运动部件的刚度;4、运动分配应视工件形状而定。
机床的主传动按驱动电动机类型分为交流电动机驱动和直流电动机驱动。
交流电动机驱动又分为单速电动机、双速电动机及变频调速电动机驱动。
机床传动的形式有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等。
机械传动靠滑移齿轮变速,变速级数一般少于30级,它传递功率大,变速范围较广,传动比准确,工作可靠,广泛用于通用机床中,尤其是中小型机床中。
缺点是有相对转速损失,工作中不能变速。
随着变频调速技术的迅速发展,变频调速—多楔带—齿轮传动组合的传动已成为机床主传动的主导形式。
液压无级变速传动平稳,运动换向冲击小,易于实现直线运动,适用于刨床、拉床、大型矩台平面磨床等机床的主运动中。
机床进给运动的传动多采用机械传动(齿轮副、丝杠螺母副、齿轮齿条等)或液压无级传动。
数控机床进给运动采用伺服电动机—齿轮传动—滚珠丝杠副传动。
设计时根据具体情况,以满足使用要求为原则,合理选定。
1-5 机床的尺寸参数包括的哪些参数如何确定机床的尺寸参数是指影响机床加工性能的一些尺寸。
主参数代表机床的规格的大小,是最重要的尺寸参数。
另外,机床尺寸参数还包括第二主参数和一些重要的尺寸。
1-6 怎样减少机床的振动,减小齿轮的噪声值对来自机床外部的振源,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隔离振源。
应尽量使主运动电动机与主机分离,并且采用带传动(如:平带传动、V带传动、多楔带传动等)驱动机床的主运动,避免了电机振动的传递。
对无法隔离的振源(如:立式机床的电动机)或传动链内部形成的振源,则应:①选择合理的传动形式(如:采用变频无级调速电机或双速电机),尽量减短传动链,减少传动件个数,即减少振动源的数量;②提高传动链各传动轴组件,尤其是主轴组件的刚度,提高其固有角频率;③大传动件应作动平衡或设置阻尼机构;④箱体外表面涂刷高阻尼涂层,如机床腻子等,增加阻尼比;⑤提高各部件结合面的表面精度,增强结合面的局部刚度。
自激振动,与机床的阻尼比,特别是主轴组件的阻尼比,刀具以及切削用量,尤其是切削宽度密切相关。
除增大工作部件的阻尼比外,还可调整切削用量来避免自激振动,使切削稳定。
减少热变形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是隔离热源。
除将电动机尽量与主机分离外,液压泵、液压阀、油箱等应与主机隔离,减少传给机床的热量,从而减小机床热变形。
加强空气流通,改善环境温度,也是减少热变形的有效措施之一。
不能分离的热源,应采用以下措施:①产生热量较大的热源,进行强制冷却。
如切削液冷却加工部位,压力润滑油循环冷却主轴轴承等。
精密机床可在恒温下加工;②热源相对结构对称,热变形后中心位置不变。
如卧式车床主轴水平位置基本对称,机床温度升高后,机床主轴水平位移很小;③改善排屑状态。
数控车床的床身导轨倾斜于主轴后上方,使切屑在自重作用下落入下面小车中或切屑输送机上,切屑不与床身和导轨副接触,避免了切屑携带的切削热传给床身导轨,减少了热变形。
减少齿轮噪声的措施:①缩短传动链,减少传动件的个数;②采用小模数、硬齿面齿轮,降低传动件的线速度。
实践证明:线速度降低50%,噪声降低6db ;③提高齿轮的精度;④采用增加齿数、减小压力角或采用斜齿圆柱齿轮,增加齿轮啮合的重合度,机床齿轮的重合度应不小于;⑤提高传动件的阻尼比,增加支承组件的刚度。
1-7 机床的主运动参数如何确定等比传动有何优点通用机床公比选用原则是什么不同的机床,对主运动参数的要求不同。
专用机床和组合机床是为特定工件的某一特定工序而设计的,每根主轴只有一种转速,根据最佳切削速度而定。
通用机床是为适应多种工件加工而设计的,工艺范围广,工件尺寸变化大,主轴需要变速。
因此需确定主轴的变速范围,即最高转速、最低转速。
主运动可采用无级变速,也可采用分级变速。
如果采用分级变速,则还应确定转速级数。
1-8max 变速范围,就必须增加变速组数目、增加传动副个数,使结构复杂。
对于中型机床,公比ϕ一般选取或;对于大型重型机床,加工时间长,公比ϕ应小一些,一般选取、或;非自动化小型机床,加工时间小于辅助时间,转速损失对机床劳动效率影响不大,为使机床结构简单,公比ϕ可选大一些,可选择、,甚至2。
专用机床原则上不变速,但为适应技术进步,可作适当性能储备,公比ϕ可选择、。
数控机床分级传动的公比不是为标准值。
1-9 机床的动力参数如何选择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的动力参数确定方法有什么不同1、机床主运动的功率主P 为 附空切主P P P P ++=普通机床主运动的功率根据计算转速,典型工艺参数确定。
普通机床主运动电动机,恒速转动,无恒转矩转速段。
数控机床主轴电动机既有恒功率转速,又有恒转矩转速范围;主运动功率根据计算转速、恒功率变速范围、典型工艺参数确定。
进给运动电动机功率的确定:2、普通机床进给运动电动机功率的确定:⑴进给运动与主运动合用一台电动机时,可不单独计算进给功率,而是在确定主电动机功率时引入一个系数k ,机床主电动机功率为空机切主P kP P +=η⑵进给运动中工作进给与快速移动合用一台电动机时,快速电动机满载起动,且加速度大,所消耗的功率远大于工作进给功率,且工作进给与快速移动不同时进行。
所以该电动机功率按快速移动功率选取。
数控机床属于这类情况。
⑶进给运动单独使用一台电动机时,进给运动电动机功率f P 按下式计算ff f Qv P η60000=3.快速移动电动机功率的确定⑴交流异步快速移动电动机功率的确定 快速移动电动机起动时间短、移动部件加速度大。
在较短时间内(1s ~0.5),使质量较大的移动部件达到所需的移动速度,电动机一方面要克服移动部件和传动系统的惯性力,使其起动并迅速加速;另一方面电动机需克服移动部件因移动而产生的摩擦力。
起动过程中消耗的功率P 由克服惯性力所需功率1P 和克服摩擦力所需的功率2P 组成。
移动部件在起动过程中,是匀加速运动,平均速度是2/m ax v ,但由于起动时间短,计算电动机起动功率时可按最大移动速度计算。
当移动部件达到所需的移动速度后,移动部件变为恒速运动,电动机仅需克服移动部件的摩擦力就能维持其运动,即快速移动时所消耗的功率为2P 。
因此,快速移动电动机的功率应按起动时所需功率选取,即由于电动机起动转矩大于额定转矩,而电动机的功率是按连续工作状态确定的,起动功率折算成连续(额定)功率为1211219550k P k n M k P P P a +=+=η ⑵伺服电动机选择:1)进给运动的平稳性 伺服电动机的转子由永磁材料制成,是同步型电动机,即只要电磁驱动转矩大于负载转矩,电动机转速与定子磁场转速相等,且进给运动速度不受切削负载变化的影响;数控进给系统属恒转矩特性,为使进给运动平稳,伺服电动机的额定转矩e M 应不小于最大切削负载转矩L Me M ≥iM M πηP F M f f hL )0002(21max ++=2)起动转矩和加速特性 伺服电动机可用式1-16计算所需起动转矩,交流伺服电动机at 为伺服系统时间常数的一半。
由工作台的移动速度πω/30Phi niPh v ==,得工作台的加速时间a t 和加速度amaxmax30)(a L M a M πn J J t +=aa L M a t vPhi t n i Ph J J M a 60602maxmax max ==+=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3版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2-1 何谓转速图中的一点三线机床的转速图表示什么转速图包括一点三线:转速点,主轴转速线,传动轴线,传动线。
⑴转速点 主轴和各传动轴的转速值,用小圆圈或黑点表示,转速图中的转速值是对数值。
⑵主轴转速线 由于主轴的转速数列是等比数列,所以主轴转速线是间距相等的水平线,相邻转速线间距为ϕlg 。
⑶传动轴线 距离相等的铅垂线。
从左到右按传动的先后顺序排列,轴号写在上面。
铅垂线之间距离相等是为了图示清楚,不表示传动轴间距离。
⑷传动线 两转速点之间的连线。
传动线的倾斜方式代表传动比的大小,传动比大于1,其对数值为正,传动线向上倾斜;传动比小于1,其对数值为负,传动线向下倾斜。
倾斜程度表示了升降速度的大小。
一个主动转速点引出的传动线的数目,代表该变速组的传动副数;平行的传动线是一条传动线,只是主动转速点不同。
转速图是表示主轴各转速的传递路线和转速值,各传动轴的转速数列及转速大小,各传动副的传动比的线图。
2-2 结构式与结构网表示机床的什么内容只表示传动比的相对关系,主轴转速的传递路线,而不表示传动轴(主轴除外)转速值大小的线图称为结构网。
结构式是结构网的数学表达式或等比数列变速系统原理数学表达式。
2-3等比传动系统中,总变速范围与各变速组的变速范围有什么关系与主轴的转速级数有什么关系总变速范围为R r r r r j P P P P Z J ===--01211012 ϕϕ2-4 等比传动系统中,各变速组的级比指数有何规律 第j 扩大组的级比指数为x P P P P j j =-0121 ()2-5 拟定转速图的原则有哪些1. 极限传动比、极限变速范围原则 一般限制最小传动比为min i ≥1/4;为减少振动,提高传动精度,直齿轮的最大传动比i max≤2,斜齿圆柱齿轮max i ≤;直齿轮变速组的极限变速范围是842=⨯=r斜齿圆柱齿轮变速组的极限变速范围为1045.2=⨯=r2. 确定传动顺序及传动副数的原则从传动顺序来讲,应尽量使前面的传动件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