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色(一)
浅谈北京四合院的特点与文化
浅谈北京四合院的特点与文化北京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中的一种典型形式之一,特点是四面围合,中间有四合院院落,是中国建筑文化中独特的代表。
四合院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的形式,更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它承载了人们对于家庭、社会和文化的理解和表达。
在北京四合院的独特魅力与文化内涵方面,除了建筑的形式,还包括其与地域、时代、民族和文学在内的多个方面的紧密关联。
北京四合院的特点主要有以下方面:1. 四方合院四合院是由东、南、西、北四堵围墙将四个房间围成一个院子,形成一个四方合院的形态。
这种建筑形式整体简洁明了,采光、通风很好,也为家庭成员提供了很好的社交和交流环境,增加了家庭成员的凝聚力。
此外,每个房间是相对独立的,可以用作不同用途,形成了多种场所,如客厅、客房、书房等。
2. 门窗形式北京四合院的门窗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特色。
门的形状有圆拱、悬山、折叠等多种形式。
窗的造型也因地域、时代和文化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竖式、横式、拱形、回廊式、床窗式等。
这种门窗设计不仅有形式的美感,还具有很好的采光、通风、隔声和保温效果。
3. 庭院形态北京四合院的庭院属于中国传统园林造景的一种,它既注重园林环境的休闲、观赏功能,又考虑到它是一个家庭的起居环境。
因此,庭院的形式也很多样,如迂回曲折的小径、假山、花坛、草地、水池、亭台等。
庭院的景观,不仅表现自然美,还体现出人文风情和家庭生活的特点。
4. 建筑材料北京四合院建筑材料以灰砖、黄土及木材为主要构成,这些天然材料具有良好的调温和防潮效果,也符合中国传统建筑的观念。
这些材料既保证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也为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作出了贡献。
除了上述的建筑特点外,北京四合院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既是传统建筑形式,又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北京老城区文化遗产的代表。
北京四合院透露出的文化气息,包括以下方面:1. 家庭文化北京四合院是经典的中国家庭形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是一个人最终的归属地,四合院不仅是家的物质载体,更是家庭文化的表现。
意境_寓旨_文化_北京四合院建筑特色赏析
增添了一抹秀丽和文雅之气,使空间不至过于干涩,这个部分则运用了造园技巧中的“碍景”做法。
此时人的心情比起在屏门之内开始起了兴致,但仍不能知庭院全貌。
高大的正房:当走入垂花门之后,行至垂花门侧面的抄手廊(或者垂花门的后檐)时,一座宽敞明亮的庭院和庭院尽头高出其它建筑的正房,使眼前豁然开朗。
透过廊子檐下的倒挂楣子或者垂花门后侧的门框抬头仰望正房,正房显得异常高大和庄严,人的心情被带到一个最高点。
这样一个小的范围,营造出这么多重的感受,可谓是四合院建筑的一大成就。
而比较大的四合院如果还有宁谧的花园,人漫步其中,尽得曲径通幽的感受,更是锦上添花。
内宅:过了前庭之后的内宅,建筑就开始淡雅起来,古人谦恭、内秀的风格尽在其中,其建筑要比前庭矮一些、朴素一些,更富生活气息。
四合院绿化的吉祥寓旨庭院外:在院外的大门前,往往种植高大树种,旧时多为槐树,一方面槐树高大的树干和树冠,可以助观瞻。
一棵高大的树木荫蔽着大门,使树荫下的大门显得更高大。
再有就是树木可以调节气候。
第三是一种吉祥的寓意。
这要从一个历史故事讲起,在北宋初年任过兵部侍郎的北宋名臣晋国公王佑,在自家庭院前种植三棵槐树,期望后代能出“三公”式的人才。
果然他的三个儿子都作了官,并且次子魏国公王旦,在宋真宗皇帝景德、祥符年间当了十八年宰相,当时政治清明、国家祥和,并在临终前向真宗荐举与自已有异议的寇准为相位接班人,后来寇准成为宋朝一代名相。
这件事苏轼在其名篇“三槐堂铭”中也大加宣扬,用以证明仁厚的人也许当时不能得到好的报答,但是后代一定能够得到好报,文章以植树比喻植德、育人,庇荫后代,并赞叹到“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
封植之勤,必世乃志。
既相真守,四方砥平。
归视其家,槐荫满庭……王城之东,晋公所庐。
郁郁三槐,惟德之符。
呜呼休哉!”《三槐堂铭》被收录到《古文观止》中,历代刊印。
而当年王佑为什么不种植别的树、而选择了槐树?这也有着深厚的文化根源在其中,在古代槐树象征着渊博的学问和崇高的地位,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以定三公九卿之位。
北京最具特色的建筑风格有哪些
北京最具特色的建筑风格有哪些北京,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拥有着丰富多样且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每一种风格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文化的传承以及时代的变迁。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传统的四合院建筑风格。
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的代表,其布局严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族观念和尊卑秩序。
四合院通常由四面房屋围合而成,中间是一个宽敞的庭院。
房屋多为硬山顶,青瓦灰墙,给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感觉。
走进四合院,仿佛能感受到过去老北京人平静而温馨的生活氛围。
庭院中常常种植着花草树木,四季景色各异,为居住者提供了一个与自然亲近的空间。
四合院的门窗雕刻精美,图案多样,展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
北京的皇家建筑风格更是气势恢宏、富丽堂皇。
故宫,作为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无疑是其中的典范。
故宫的建筑布局遵循着严格的中轴线对称原则,从午门到神武门,依次排列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主要建筑。
这些宫殿建筑高大雄伟,屋顶采用黄色琉璃瓦,屋脊上装饰着各种精美的脊兽,彰显着皇家的威严。
宫殿的墙壁多为红色,红墙黄瓦,色彩鲜艳夺目。
建筑内部装饰华丽,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太和殿作为故宫中规模最大的建筑,更是雄伟壮观,其建筑工艺和装饰艺术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北京还有着独特的胡同建筑风格。
胡同是北京城市的脉络,连接着千家万户。
胡同里的建筑多为低矮的平房,错落有致。
胡同的道路狭窄而曲折,两旁的墙壁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
走在胡同里,可以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邻里之间的亲切氛围。
有些胡同还保留着古老的门楼和门墩,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
此外,北京的宗教建筑风格也别具一格。
比如,雍和宫是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
其建筑融合了汉、藏、满等多种民族的建筑风格。
寺院中的殿堂高大宏伟,屋顶造型独特,装饰着藏式的经幡和金顶。
寺内的佛像庄严肃穆,壁画精美绝伦,展现了宗教艺术的魅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也出现了许多现代建筑,展现出了创新与融合的风格。
例如,“鸟巢”(国家体育场)和“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它们以独特的造型和先进的建筑技术成为了北京的新地标。
刍议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点
的 四合 院也 就构 建 了一个 规 整 中有变 化 、变 化 中有统 一 的 自然 画 卷。 当然 ,环 境 优 美 的 四合 院 绿 化 也 是 有讲 究 的 。 四合 院 的 庭 院绿 化首 先 是种 树 。树木 一 般都 种在 甬道 与 房屋 之 间的空 地上 , 可 以每块 空 地各 种一 棵 ,也 可 以只在 北房 门前各 种一 棵 。至 于树 的种 类也 同样 很 有讲 究 。老 北京 人从 不在 四 合院 里种 植松 柏树 , 同样 ,桑 树 、梨 树和 槐树 也 不会 受到 房主 人 的青 睐 。因为 “ ” 桑 周 “ ”, “ ”同 “ ”,另 外 “ ”字 与 “ ”相邻 , 也不 丧 梨 离 槐 鬼 让人 喜 欢 。 因此 ,老 北 京有 句 俗 语 叫 “ 松 柏 梨槐 ,不 进 府 王 桑 宅 ” ,就 是 这 个 道 理 。 而 北 京 四合 院 中多 种 植 海 棠 、玉 兰 、牡 丹 、石榴 等 。当 这些 花儿 开放 时 既起 到美 观 作用 ,又 寓意 “ 棠 玉 富贵 ”、 “ 多子 多福 ”,这 一点 也是 与我 国悠久 的历 史与 古老 的 传统 文化 离不 开的 。 而在 北 京 的 四合 院 中 ,很 少 有 大 面 积 的 水景 出现 。至 明代 止 ,北京 的 一些 有名 的 四合 院都 以水 景取 胜 。而 到 了清代 ,由于 城市 的不 断 扩张 ,北 京 的水 源也 越来 越不 足 。清 朝廷 公布 了不准 民 间私 引活 水造 园 的规定 ,故北 京清 代 的私 园 ,除少 数王 府花 园 之外 ,极 少 凿池 引水 ,再 加 上北 京宅 基地 相 对紧 张 ,私 园的规 模 也 比较 小 ,因此 水景 也就 较 少 出现 。 由于 缺 乏活 水 ,老北 京 四合 院 中央 ,常 常摆 上一 只或 数 只很 大 的鱼缸 ,一是 为 了观赏 , 二是 能够 调节 空气 ,第三 还有 防 火 的功能 。这 是 北京 四合 院 中非 常典
北京四合院建筑文化特色探析
北京四合院建筑文化特色探析北京四合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建筑结构、布局规划、文化特色等方面对北京四合院的特点进行探析。
1. 建筑结构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结构独特,采用四合院的形式,即中央庭院四周围以房屋围合而成。
四合院的布局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有利于隔绝外界的噪音和尘土,提供了一个安静、幽静的居住环境。
四合院的主体建筑一般为一进、二进或三进,进深较大,形成了多个院落,上下起伏,错落有致,给人以层次感和立体感。
2. 布局规划北京四合院的布局规划非常注重对称和均衡,注重空间的平衡感。
一般来说,四合院的主体建筑位于南面,面朝北方,背靠南山,以保证室内光线充足,并在南面建有花园,以增添居住者的居住环境。
整个四合院的布局一般是由一个大的正方形庭院和四周的房屋组成,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同时也为院内的通风和采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 文化特色北京四合院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四合院的建筑形式寓意着中国古代人们对家庭和家族的重视和尊重。
四合院的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家族观念,强调家庭的凝聚力和集体意识。
在四合院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体验到传统家庭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北京四合院还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四合院的建筑结构和装饰细节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意义。
例如,在四合院的门楼、门框、门扇等部位常常雕刻着吉祥的图案和寓意,如龙凤、麒麟、蟠龙等,这些图案和寓意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息息相关。
总的来说,北京四合院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
它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结构、布局规划和文化特色都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家庭、家族和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尊重。
通过对北京四合院的探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的价值。
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及文化内涵
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及文化内涵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及文化内涵文化(汉语拼音wén huà,英文culture),是人类社会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及文化内涵,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京是一座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在历经五朝古都后,在生活的每个角落都留下浓重的历史文化色彩。
提到北京的文化,就不能不说起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这已经成为北京生活文化的特色代表,四合院的生活变迁也同样映衬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变迁。
所谓四合院,是指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的,以正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布局的内院式住宅。
这种民居形式可以说是代表汉民族特色的建筑,以不同形式遍布中国很多地区。
在古籍记载中,西周时期就已经存在这种正房、厢房包围庭院的建筑模式,但由于城市规模不大,并不明显;汉唐以来,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城市的规划也更趋完善,形成以街、坊、里、巷逐步分割的方框化区域分割,带动了四合形式的民居;自金代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北京的四合院就形成现在的模式,大到宫殿、衙署,小到杂院,都是围绕街区和胡同构建的四合形式的放大或缩小,北京地区的四合院建筑也因古都皇城特色而与其他地区的院落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北京的城区中,正规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以一户一宅形式形成连片的居住区,一宅有一个或几个院。
合院以中轴线贯穿,北房为正房,东西两方向的房屋为厢房,南房门向北开所以叫作倒座。
标准的四合院房间由多个四合院向纵深相连而成。
四合院大门都在巽位上,即路北的住宅,大门开在东南角,路南的住宅,大门开在西北角。
高大的墙壁,不开窗子,表现出一种防御性,全家人在合院里十分安适,适合于以家族为中心的团聚生活。
在四合院的建筑风格和平面布局中,暗暗体现着很多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这种生活与文化合一的独特风格就是老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北京的四合院建筑有什么特色
北京的四合院建筑有什么特色在北京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中,四合院建筑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历史的长河里。
它们不仅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更是北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数代人的生活记忆和情感。
四合院的布局极为精巧。
一般而言,它是一个四面围合的院落,通常坐北朝南。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位于北半球,坐北朝南的设计能最大程度地保证采光和取暖。
四合院的大门多开在东南角,据说这与风水学说有关,也符合了实际生活的便利。
进入大门,迎面常是一道影壁,既能阻挡外界的视线,保护院内的隐私,又能增添一份庄重和神秘。
院子的中心往往是一个宽敞的庭院,这是四合院的核心所在。
庭院中可以种植花草树木,摆放石桌石凳,是一家人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四周的房屋则依照方位和功能进行布局。
正房位于北面,通常是长辈居住的地方,体现了长幼有序的传统礼教。
东西厢房则供晚辈居住或者用作书房、客房等。
南房一般用作厨房、杂物间或者仆人的住所。
四合院的房屋建筑也有诸多特色。
其建筑结构多采用木构架,梁柱之间榫卯连接,稳固而精巧。
屋顶多为硬山顶或卷棚顶,屋脊上常常装饰着精美的脊兽,既美观又有镇宅辟邪的寓意。
墙壁多为青砖砌成,厚重而坚实。
门窗的设计也别具匠心,窗户多为木格窗,糊上纸或装上玻璃,既美观又能调节室内光线。
门的种类繁多,有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等,不同的门型反映了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四合院的建筑装饰更是丰富多彩。
从门墩、影壁到屋檐、屋脊,从木雕、砖雕到石雕,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工艺。
门墩通常雕刻着各种吉祥图案,如狮子、麒麟、蝙蝠等,寓意着镇宅辟邪、福气临门。
影壁上的砖雕多以福、寿、喜等字为主题,或者雕刻着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图案,精美绝伦。
屋檐下的木雕常常是花鸟、人物等形象,生动逼真。
屋脊上的脊兽则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彰显着主人的尊贵和威严。
四合院的空间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
四合院的四面房屋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象征着家庭的团结和和睦。
北京四合院空间布局特点及设计理念
空间布局特点:
北京四合院是北方地区院落式住宅的典型。
其平面布局以院为特征,其院落的大小和多少非常灵活,往往因住户地位和尊卑而不同,有两进院、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几种,大宅则除纵向院落多外,横向还增加平行的跨院,并设有后花园。
以最常见的三进院北京四合院为例。
主要由大门、倒座、影壁、垂花门、正房、耳房、厢房、抄手游廊、后罩房组成。
内院是家庭的主要活动场所,面积大,院内栽植花木。
居住环境安静适宜。
设计理念:
北京四合院受儒家“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建筑按照中轴线布置,其间穿插许多大小不一的院落,极具中国立交特色。
布局讲究“前寝后室”,依据中国上下尊卑、长幼有序的传统观念,所有的家庭成员,按照自己的辈分住在不同的房间里。
四合院的规模也不尽相同,大致分为小四合、中四合、大四合三种。
北京四合院朴素实用,色彩亦以灰色屋顶和青砖为主,然在规制中,仍体现了它与京城相通的秩序井然和雍容大度的气质。
浅谈北京四合院建筑特色与文化内涵
浅谈北京四合院建筑特色与文化内涵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
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驰名中外。
四合院在中国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根据现有文物资料分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出现了四合院形式的住宅。
一、北京四合院的历史在北京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后,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没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
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大都街制,自南以至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
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久巷,二十九街通。
“这里所谓|街道”即我们今日所称胡同,胡同与胡同之间是攻臣民建造住宅的地皮。
二、北京四合院的结构北京四合院之所以有名,还在于它的结构上的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结构。
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可植树栽花,饲养鱼鸟,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
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
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住在里面,和和美美,共享天伦,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三、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色(一)房房相离,宽敞舒适的院落布局北京四合院是我国北方四合式民居的代表,同时又有自己的特色。
一般来说北房平原地区农业民族的居民基本都是房房相离式的;房屋的净高都不是很大,而院落都比较宽敞。
这是因为北房气候寒冷,较矮的房屋有利于保暖,而宽敞的院落有利于采光。
中国四合式居住的院落大小与维度变化成正比,随着维度的增加,气候越来越炎热,院落的进深却越来越狭小。
这种状况的形成于太阳的直射角有关。
北方寒冷,冬天需要日照充足,而北方日照高度角小,房屋之间必须有足够的空间才能获得较好的采光效果。
北京四合院的介绍
北京四合院的介绍北京四合院的介绍一、什么是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建筑形式,特指四边围合、中央院落空旷的住宅建筑。
它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合院建筑多见于中国北方城市和农村地区,尤以北京地区最为著名。
二、北京四合院的历史北京四合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周时期,但真正盛行起来是在明清时期。
在明清两朝时期,四合院因其方便实用,而成为了皇宫、官署和民居的主要建筑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四合院作为自己居住的场所,这些四合院通常是由许多小房间组成,形式和规模多样。
三、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点1. 四合院的院子都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2. 四合院的房间都围绕院子布置,通常有主房和侧房3. 四合院的入口通常面向南方,以便利用阳光和避免北风4. 四合院的建筑材料多为灰色砖石,经久耐用四、北京四合院的文化价值北京四合院不仅仅是一种古老的建筑形式,更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代表。
它代表了中国人的居住方式、生活理念和人文情怀,反映了北京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
因此,北京四合院是北京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被称为“古都北京的徽章”。
五、北京四合院的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北京四合院的数量不断减少,很多四合院已经被拆除或改造。
虽然北京市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了其保护工作,但四合院的保护工作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同时,一些保留下来的四合院也正在逐步复兴,成为当代人们追求传统生活方式的新选择。
六、结语北京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是北京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珍视它,保护它,让它成为古都北京独特魅力的代表。
未来,希望更多的人可以欣赏和体验北京四合院所传承的文化和精神。
论北京四合院特色
试论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色北京四合院--院落旧时的北京,除了紫禁城、皇家苑圃、寺观庙坛及王府衙署外,大量的建筑,便是那数不清的百姓住宅。
《日下旧闻考》中引元人诗云:“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
”这“百万家”的住宅,便是如今所说的北京四合院。
而“天棚鱼缸石榴树”,也只能是北京四合院中才有的景致。
1 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色1.1 “坎宅巽门”的方位追求标准的北京四合院应该是南北略长的坐北朝南的矩形院落,正好排列在东西向的胡同之间,大门开向宅南的胡同,正房门与宅门的方向一致。
为什么一定要将宅门开在南边呢?首先,这是元代建大都时的城市规划所框定的。
元大都为棋盘式结构,南北为街,东西为巷,街的主要功能为交通和贸易,巷才是我们所说的胡同,是串连住家的通道。
因此,宅院的大门自然是开在南边最为合适。
其次,与传统的建筑风水学有关。
北京地区的阳宅风水术讲究的是“坎宅巽门”,“坎”为正北,在“五行”中主水,正房建在水位上,可以避开火灾;“巽”即东南,在“五行”中为风,进出顺利,门开在这里图个吉利。
而在山西和安徽的民居中,却很少有将大门向南开的。
因为山西和安徽的富户大都是商人,商属金,而南主火,火克金,克金则不能发财,所以商户的大门大多是朝东开,或朝西开。
而北京却不存在这个问题,北京内城大户一般都是作官的,官属火,门开在南边,自然会官运亨通。
再次,华北地区风大,冬天寒风从西北来,夏天风从东南来,门开在南边,冬天可避开凛冽的寒风,夏天则可迎风纳凉,符合居住卫生。
北京的房子以坐北朝南的北房为最好,其次为坐西朝东的西房,东房和南房的朝向较差,不是理想的居住方位。
北京人有“有钱不住东南房,东不暖来夏不凉”的民谚,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所以,只要条件允许,人们建宅时,一般都要将主房定在坐北朝南的位置,然后再按次序安排厢房和倒座房。
在坐北朝南的院落中,正房很自然地处在坐北朝南的位置,不用进行人为调整;但是,在一些不太规范的街区,尤其是缺乏规划属自然形成的南城居住区,有些四合院因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不得不将大门向东开或向西开,甚至向北开。
北京四合院特点
四合院的特点四合院建筑的布局,是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的。
按其规模的大小,有最简单的一进院、二进院或沿着纵轴加多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
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北方传统住宅的统称。
在中国民居中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是汉族民居形式的典型。
四合院的结构特点“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
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以东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
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
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
如以每间11-12平方米计算,全部面积约200平方米。
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又有游廊连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中间是庭院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封闭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四合院的规制特点四合院虽有一定的规制,但规模大小却有不等,大致可分为大四合、中四合、小四合三种:1、小四合院一般是北房三间,一明两暗或者两明一暗,东西厢房各两间,南房三间。
卧砖到顶,起脊瓦房。
可居一家三辈,祖辈居正房,晚辈居厢房,南房用作书房或客厅。
院内铺砖墁甬道,连接各处房门,各屋前均有台阶。
大门两扇,黑漆油饰,门上有黄铜门钹一对,两则贴有对联。
2、中四合院比小四合院宽敞,一般是北房5间,3正2耳,东、西厢房各3间,房前有廊以避风雨。
另以院墙隔为前院(外院)、后院(内院),院墙以月亮门相通。
前院进深浅显,以一二间房屋以作门房,后院为居住房,建筑讲究,层内方砖墁地,青石作阶。
3、大四合院习惯上称作“大宅门”,房屋设置可为5南5北、7南7北,甚至还有9间或者11间大正房,一般是复式四合院,即由多个四合院向纵深相连而成。
北京四合院的特点2篇
北京四合院的特点第一篇:北京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特点。
首先,四合院的布局以中轴线为主,分为前、中、后三进院落。
前进院通常是从大门进入后的第一个院落,中进院是前进院和后进院之间的院落,后进院是四合院的核心部分。
整个布局灵活和谐,保持了中轴线的对称美。
其次,四合院的建筑风格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
四合院的墙体通常由灰色砖石或者黄色琉璃瓦构成,墙体厚实耐用。
四合院的房屋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以适应北京地区多风的气候特点。
同时,四合院的建筑多注重采光和通风,保持了良好的室内环境。
再次,四合院强调私密性和家族的带团结。
四合院的建筑布局使得每个院落都有自己的空间,形成了独立的生活区域。
同时,四合院的大门通常较小,以保持私密性。
这种建筑风格符合中国传统家庭的价值观和传统观念,强调家族的团结和和谐。
最后,四合院的院落中通常有花草树木和假山水池等景观元素,增添了生活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四合院的院内通常还设有多个房间,供家庭成员居住。
这种建筑布局和搭配使得四合院成为一个集居住、休闲和艺术观赏为一体的传统建筑。
北京四合院作为传统建筑的瑰宝,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和智慧。
它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家庭观念的重要价值。
无论是在外观、布局还是内部装饰上,四合院都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珍品。
第二篇:北京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其独特的特点与建筑风格深受人们喜爱。
首先,四合院以中轴线为基础布局,划分为前、中、后三进院落。
前进院为四合院的门厅,中进院为夹层,后进院为主要居住区。
这种布局体现了中轴线对称美的设计原则。
其次,四合院的建筑材料选用极为讲究。
四合院的墙体多使用灰色砖石或黄色琉璃瓦,这些材料富有丰厚感,并且经得起岁月的考验。
四合院的房屋多采用木质结构,这是为了适应北京地区的多风气候,并且木质结构使得建筑更加坚固耐用。
再次,四合院强调私密性和家族的团结。
北京四合院的主要特征
一、北京四合院的主要特征1.平面布局以院为特征,根据主人地位及基地情况而不同,有两进,三进,四进,五进或增加跨院2.整个四合院中轴对称,等级分明,秩序井然,如京城规秩缩影3.门是分界内外,引导秩序,身份地位的体现4.东南角设置大门是北京四合院的一大特色5.主要建筑为抬梁加硬山,次要房屋如耳房也有用平顶的6.房屋墙厚重,对外不开放,靠朝内庭院的一面采光,故院内噪声低,风沙少,获得了高度宁静,安全,宅内生态的居住环境二、窑洞分三类:1.靠崖窑2.天井窑3.覆土窑三、西北窑洞的主要特点:优点:1.土尽其用 2.冬暖夏凉 3.减法建筑 4.融入自然缺点:1.潮湿 2.通风不好 3.室内外温差大 4.卫生条件差5.采光差6.排烟差7.排水差四、云南一颗印特点:1.正房多为三开间,两边的厢房,左右各两间的,称为“三间四耳”2.门内设倒座或门廊,倒座深八尺。
“三间四耳倒八尺”五、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所在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六、“三山五园” 1.香山静宜园 2.玉泉山静明园 3.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4.圆明三园5.畅春园七、<<园冶>>是中国明代的一部造园专著,也是目前我国第一部系统总结园林艺术与技术的理论著作。
作者:计成全书共3卷,主要论述造园,相地,立基,屋宇,铺地,选石,借景等,共计13部分,是中国古代造园理论中,最完整,最具科学深度的一部专业著作。
对中国古典园林所做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高度概括,至今还被人们引用八、长廊的作用:1.全天候的游览路线,条件好,从宫廷到前山游览景区2.引线串珠,把散落的各围建筑串起来的作用3.在排云门两翼形成左右抄手廊,围合出庄重的主轴门面空间4.前山与湖面增加一个过渡层次5.自身构成独特的景观九、颐和园宏观特征:1.利用自然,改造自然2.湖区是岛式与堤式的综合布局,这样有聚有散3.前山区为寺包山,后山区为山包寺4.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结合5.以建筑构成景观构图的核心6.形成两种境界:“海阔天空,仙山乾阁”;“山林野境,人间桃园”十、帝王的陵墓称山,陵,陵寝;普通百姓的陵墓称冢,丘,坟墓十一、显陵是唯一一座由藩王墓升级为帝寝的孤例十二、陕西乾陵:两位帝王合葬的实例十三、内戗发戗的特点是:屋檐在屋角处显著升起,檐口至屋角处有很大翘起。
北京四合院的文化特点及内涵
北京四合院的文化特点及内涵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及文化内涵北京四合院在人类居住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它身后的文化及历史内涵值得我们研究,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北京四合院建筑特色形成的原因:1 自然环境的因素各地降水量的大小,是影响传统民居的构筑形态的重要因素。
反映最明显的是主要用于排水功能的建筑屋顶形式。
在气候特别干旱的地区,甚至屋顶全是平的,用做屋顶活动平台或曝晒粮食等。
北京地区相对比较干旱,因此普遍使用出檐较浅的硬山顶,屋顶坡度适中。
各地气温的差异也是影响传统民居构筑形态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的北方,冬季寒冷而漫长,防寒、保温是民居的最主要功能。
所以北方民居外墙及屋面要求厚实封紧,外形显得敦实。
这是北方居民在防寒保暖方面总结的宝贵经验,北京四合院集合此特点。
2 受城市整体规划的制约元大都曾经是世界上规划最整齐、最完美的城市之一。
现在我们看到的北京城,基本上保留了元大都整齐、对称、中轴分明的布局特点。
当时的元大都,长方形的宫城位居中央,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
左边是祭祀皇帝祖先的太庙,右边是祭祀土地和五谷之神的社稷坛(现在的劳动人民文化宫、中山公园分别是明清时的太庙、社稷坛),宫城前是各衙门,后面是交易市场;城内大街宽24步,小街宽12步,形成规整的“棋盘”,而一座座四合院就像这棋盘中的一颗颗棋子,其朝向、纵深、高矮、大小都要受到城市整体规划的制约。
至今,二环路内四方整齐的格局,宽窄有致的街道,都能令人对当年的完美设计赞叹不已。
3 天子脚下建筑形制不得僭越北京四合院是明清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必然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
特别是北京在天子脚下,任何僭越的举动都逃不过最高统治者的法眼,连王府也不例外。
所以一般人都不会冒这个风险,宁可不达标,也不敢超标。
统治者对等级的限制体现在屋顶、宅门、院墙、台阶、上马石、油饰、彩绘等许多方面。
诸多的限制就使得北京四合院难免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
4 儒教经典的影响在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封建社会,儒教经典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北京四合院的布局特征及建筑特色
北京四合院的布局特征及建筑特色食科0703 17号陶晓晓简介:所谓的四合院,就是以正房、倒座、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的统称。
其历史之悠久,分布之广泛,在中国民居中占据首位,堪称我国汉族居民传统住宅的正宗典型。
早在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故都的宫室遗址上,已有几座房屋围绕着院子组合;西周时有了较严整的四合院;隋展子虔《游春图》中绘有乡村狭长的四合院;宋代沿用汉以来的前堂后寝的传统,但在待客和日常起居的厅堂与后部卧室之间,有穿廊连成“工”字平面,堂寝两侧有耳房或厢房;直到明、清,经过长期的积累,以北京为代表的四合院才最终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结构和造型。
北京的四合院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营建方式,成为中国北方四合式民居建筑的代表,是中国民居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
关键字:四合院布局特色旧时的北京,除了紫禁城、皇家苑圃、寺观庙坛及王府衙署外,大量的建筑,便是那数不清的百姓住宅。
《日下旧闻考》中引元人诗云:“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
”这“百万家”的住宅,便是如今所说的北京四合院。
而“天棚鱼缸石榴树”,也只能是北京四合院中才有的景致。
1北京四合院的布局特征图11.1“坎宅巽门”的方位追求标准的北京四合院应该是南北略长的坐北朝南的矩形院落,正好排列在东西向的胡同之间,大门开向宅南的胡同,正房门与宅门的方向一致。
为什么一定要将宅门开在南边呢?首先,这是元代建大都时的城市规划所框定的。
元大都为棋盘式结构,南北为街,东西为巷,街的主要功能为交通和贸易,巷才是我们所说的胡同,是串连住家的通道。
因此,宅院的大门自然是开在南边最为合适。
其次,与传统的建筑风水学有关。
北京地区的阳宅风水术讲究的是“坎宅巽门”,“坎”为正北,在“五行”中主水,正房建在水位上,可以避开火灾:“巽”即东南,在“五行”中为风,进出顺利,门开在这里图个吉利。
而在山西和安徽的民居中,却很少有将大门向南开的。
因为山西和安徽的富户大都是商人,商属金,而南主火,火克金,克金则不能发财,所以商户的大门大多是朝东开,或朝西开。
北京四合院的特色及文明内涵
四合院历来被视之为北京的代表性建筑形式之一,但到底什么是北京的四合院,其文化内涵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和看法。
有些人认为,北京的四合院就是在北京地区的、有四座房屋围合、中轴对称的住宅建筑。
再详细一点说,只有那些被四座建筑围合成的住宅院落,才是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其它由两座建筑、三座建筑围合而成的住宅,都不能算是四合院,至少不算是规则的北京四合院。
也有些人对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做出了更加“完整”的解释,其标准是:大门开在整个院落的东南角(王公贵族的府、宅开在中轴线上);进大门是照壁,向左转是第一进院;中轴线向右转过垂花门,可到达宽敞的正院;正院的北面有正房,正房两端有耳房,正院东西两边有比正房低矮的厢房;垂花门以南应当有倒座房。
如果规格再高一些的四合院,甚至还要有“抄手回廊”。
还有些人认为,北京传统的四合院应当是由一个家族共同居住、设有公共厨卫设施、可供多代人一起生活,且对外界相对封闭的居住空间。
典型的四合院内应有海棠树、石榴树、金鱼缸等特定的植物、摆设,室内外的家什、装修应具有北京传统文化特色。
上述观点自然各有其道理,但在笔者看来,这些定义有些太宽泛、太模式化了。
如果按第一种说法,那么四合院就不只是北京有了。
由四座房屋围合的四合院我国的许多地区都有,甚至国外也有。
如山西的某些大院就是一些围合得十分严密的四合院;南方的客家土楼也有方型的。
显然,这样定义北京的四合院是不合适的。
如果按第二种和第三种说法所阐述的标准,那么北京的四合院恐怕就为数不多了。
且不说从历史资料考证北京的四合院从来就不止一种类型,仅从北京近30年来进行的住宅调查资料分析,就可以看出符合这种标准的四合院实在不多。
1983年北京市规划部门编制《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时,曾对城区旧平房的建筑质量进行过一些分析,其结论是:按建筑面积计算,质量较好的四合院只占当时所有平房的15.4%。
据1988年规划部门利用遥感手段调查统计的资料,城区当时共有较好的四合院805个,其用地约为115公顷,占旧城总用地的1.8%。
关于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色及其形成原因。
关于北京四合院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法国作家雨果讲过这样的话:“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
”中国人的哲学思维、政治形态、伦理观念和审美习惯,造就了中国的建筑艺术;中国建筑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形态、观念及习惯。
旧时的北京,除了紫禁城、皇家苑圃、寺观庙坛及王府衙署外,大量的建筑,便是那数不清的百姓住宅。
《日下旧闻考》中引元人诗云:“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
”这“百万家”的住宅,便是如今所说的北京四合院。
而“天棚鱼缸石榴树”,也只能是北京四合院中才有的景致。
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
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世人皆知。
首先,它的历史十分悠久。
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
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大都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
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久巷,二十九巷通。
”其次,四合院的构成有独特之处。
它的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又有游廊连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封闭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关起门来自成天地;院内,四面房门都开向院落,一家人和美相亲,其乐融融;宽敞的院落中还可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迭景,居住者尽享大自然的美好。
此外,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四合院的营建极讲究风水,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簪、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抱柱上的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有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北京四合院的主要特点
北京四合院的主要特点只要人们一提到四合院,便自然会想到北京四合院,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北京四合院的型制规整,十分具有典型性,在各种各样的四合院当中,北京四合院能够代表其要紧特点。
第一,北京四合院的中心庭院从平面上看差不多为一个正方形,其他地区的民居有些就不是如此。
譬如山西、陕西一带的四合院民居,院落是一个南北长而东西窄的纵长方形,而四川等地的四合院,庭院又多为东西长而南北窄的横长方形。
其次,北京四合院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房屋各自独立,东西厢房与正房、倒座的建筑本身并不连接,而且正房、厢房、倒座等所有房屋都为一层,没有楼房,连接这些房屋的只是转角处的游廊。
如此,北京四合院从空中俯视,就像是四座小盒子围合一个院落。
而南方许多地区的四合院,四面的房屋多为楼房,而且在庭院的四个拐角处,房屋相连,东西、南北四面房屋并不独立存在了。
因此南方人将庭院称为“天井”,可见江南庭院之小,有如一“井”,难免使人顾名思义,联想到“井底之蛙”“坐井观天”的成语。
北京四合院是名符事实上的院,宽敞开阔,阳光充足,视野宽敞。
在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封建社会,北京四合院内居住的分配是专门严格的,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要的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
北房三间仅中间一间向外开门,称为堂屋。
两侧两间仅向堂屋开门,形成套间,成为一明两暗的格局。
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年节时设供祭祖的地点,两侧多做卧房。
东西两侧的卧房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由偏房居住。
东西耳房,可单开门,也可与正房相通,一样用做卧房或书房。
东西厢房则由晚辈居住,厢房也是一明两暗,正中一间为起居室,两侧为卧房。
也可将偏南侧一间分割出来用作厨房或餐厅。
后罩房——中型以上的四合院还常建有后罩房或后罩楼,要紧供未出阁的女子或女佣居住。
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及文化内涵
北京四合院的【2 】特色与文化内在提起四合院, 人们起首想到的照样北京的四合院.北京四合院是老北京的重要建筑情势,始于12世纪,是中国传统栖身建筑的范例.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衡宇围在一路,形成一个“口”字形的构造.经由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构造.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作风.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以器械偏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根本形制是分家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配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四合院中央是天井,院落宽阔,天井中植树栽花,备缸豢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间,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乘凉.歇息.家务劳动的场所. 四合院是关闭式的室庐,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寰宇,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异常合适独家栖身.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偏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和美美,其乐融融.因为院落宽阔,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栖身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天然赐予的一片美晴寰宇.四合院是北京人的居所,它既有凸起的特色也有丰硕的文化内在.家庭的伦理道德和宗法不雅念在四合院中有充分的表现,早在周代,室庐建筑的功效就与礼法融为一体.北京的四合院,包括较大范围的由多个四合院组套而成的王府,甚至故宫,都是礼法的反应,是礼法最充分的表现.所谓宗法,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本,标榜爱崇配合祖先,维系亲情,而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划定继续秩序以及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利和责任的轨则.宗法轨制有两大原则:一是嫡长子继续制,即严厉区分庶嫡,只有正妻所发展子即嫡长子,才是独一有权继续父亲地位的人.二是在宗族内区分大宗和小宗,都以正嫡为长子,长子具有特权,宗族成员必须尊奉长子.同时,大宗对小宗有总揽权.而北京四合院表里宅的划分就将这两大原则奇妙地联合在一路.“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的地位序列安排,完满是父慈子孝.鹿车共挽.长幼有序的宗法伦理不雅念的实际转化.故宫的朝廷于前,宫寝为后,文左武右的计划布局也正合寰宇之道,阴阳之理.正院的正房是主人住的,也就是老爷太太住的,后面的后院的一排房子是后照房,后照房是少爷少奶奶住的.器械配房一般是少爷蜜斯住的.别的还有外院的倒座房是下人住的.在东南角上一般是厨房,一个四合院一般是住一家人.为了标志不同的辈份,在家政的不同地位,四合院北屋.东屋.西屋尺寸都是不一样的,高度也是不一样的.正房是全院中最高,面积最大的衡宇,以基台柱石增长其高度,以使重心凸起,主次分明,井井有条,借以表现人伦关系和辈分.从这一点上来说,北京四合院可谓是封建社会的缩影.北京的四合院不仅反应着中国传统的宗法轨制,也表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惟.“天人合一”的思惟,揭示了人与天然.精力与物资.社会秩序与天然秩序.道德理性与天然理性.思维纪律与天然纪律的同一性.张载在《正蒙乾称》中说:“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四合院相符天然纪律的构造表现了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惟.得天时,有地利,材又美,工又巧,合此四者,才能称为良居,而四合院恰是如许的良居.中国人栖身的一个空间里边必须包含着一部分没有房子的天井,这个院子是可以纵贯宇宙空间的,所以整小我生涯在一个和大天然异常亲近的一个情况里边,也就是说,上升到哲学不雅点上,中国人对大天然的立场,天人合一的不雅念,决议了中国人住的是院子.清代有句鄙谚形容四合院内的生涯:"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可以说是四合院生涯比较典范的写照.这句话也表现出那种天人合一的思惟境界.在中国汗青上,对门是异常看重的.从大门的情势便可看出户主的等级和社会地位,因为历代的典章轨制对门是有严厉划定的.北京四合院的大门,在平易近国以前无论是样式.大.小.色彩或装潢都有严厉划定,平易近国今后才撤消.四合院的大门分为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等多种.大门开在倒座房的偏东部位,一般占一间房的宽度,但房顶比阁下房略高,大门两侧的墙壁也向外凸起一些,以便装潢.大门的地面是被垫高的,如许进入四合院便有步步登高的感到.当然,大门的高度或台阶的层数也要按划定设置,所以旧房子从大门就能估量出院主人的地位.广亮大门一般是贵族室庐的大门.它的大门安装在屋脊正下方,即大门的通道里外各占一半.门为两扇,门下是门槛,门槛可以抽出,为的是便利车辆出入.一般不吊顶或只在门扇内侧做天花吊顶(称为半吊顶).门扇表里两侧的墙面俗称邱门,分为软心和硬心两种.门扇外设抱鼓石一对(雕成鼓形),抱鼓石是从古代仪仗的情势中成长而来的一种装潢物,一般百姓的大门只放长方形门墩一对.无论抱鼓石或门墩都雕有精巧图案进行装潢.比广亮大门更讲求的是金柱大门,即门框和门扇安放在金柱的地位.一间衡宇屋脊下的柱子叫中柱,位于最外侧的柱子称为檐柱,在中柱与檐柱之间的柱子是金柱.金柱大门的门扇就位于外侧金柱的地位,所以大门的外过道浅而内过道深.金柱大门的其他方面与广亮大门雷同,但多半是吊顶的.尤其是门扇外侧的吊顶.檐檩.额枋之间的垫板上常绘有异常精细的彩画.门框和门扇按装在外檐柱的大门称为蛮子门.级别比广亮大门底,但总体上与广亮大门.金柱大门是一致的.因为门的地位靠外,所以气概不如前面两种,但门内侧的空间与一间房相等,因而比较适用.级别再底一些的是如意门.如意门是在蛮子门的基本大将门两侧的木构造部分以砖墙代替,砖墙的高度一般到门框,上面仍留有木质构件,或饰以精巧的砖雕.以上几种大门都占领一开间的宽度,根本属于同一类型,可称为屋宇式大门.若大门的宽度占不到一全部开间则称为窄大门,这种门的前面只留门框和两个门扇,两侧的木构造或砖构造部件都省略了,门内侧的过道也较窄.对于一般百姓来说,若经济不太裕如则建小门楼.这是在院墙上开一大门,然后在上部加以装潢,根本上是做一个屋顶的造型,例如元宝脊.清水脊.鞍子脊等.改革后的安然大街两侧建了一些相似小门楼的临街院门.不论什么大门,四合院的主人老是要努力美化的,因为大门是脸面,它代表了主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严厉的等级轨制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它在北京四合院中的遗迹却依旧消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北京四合院就是一部由砖石写就的史乘,可以读出很多器械来.四合院的营建是极讲求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肯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情况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这种风水理论,千百年来一向指点着中国古代的营造运动.除去风水学说外,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表现着平易近俗平易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必定汗青前提下人们对痛苦.美妙.充裕.祥瑞的寻求.在北京传统的四合院室庐装修中有一种最通俗.最常见的图案就是“步步锦”,这种图案的根本线条是横线和竖线,按必定的纪律组合在一路,四周嵌以简略的雕饰.将这种装修斑纹冠以“步步锦”的美称,反应出人们盼望不断朝上进步,一步步走上锦绣前途的美妙欲望.以八角或六角几何图形为基调的装修棂条图案,称为“龟锦纹”或“龟背锦”.龟在古代是长寿的象征,用龟背纹作装修图案,有希冀健康长寿之寄意.梁柱门窗及檐口椽头都是重点装潢的部位,常饰以精巧的镌刻和花团锦簇的油漆彩画.砖雕的题材有鹤鹿同春.子孙万代.玩器博古.文房四宝.富贵牡丹.梅兰竹菊.麒麟卧松等等.戗檐下依次设盘头.枭混.炉口等线脚及荷叶墩,这组雕花盘部常用一个花蓝垫花作为停止.祥瑞的装潢图案,在北京的四合院中比比皆是,并且情势加倍多样,寄意加倍丰硕,人们用寿字或桃子图案寄意长寿,用罄的图形寄意喜庆或庆贺,用梅.兰.竹.菊图案借喻高傲和超凡脱俗,用牡丹.玉兰表现文雅富贵……等等.如以蝙蝠.寿字构成的图案,寄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寄意“四时安然”.装潢物在四合院建筑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感化,极其丰硕.强烈的反应出人们对人生的祈求与神往和对生涯的酷爱之情,同时它也是痛苦.长寿.富贵.志向的化身.而全部四合院也恰是因为它的消失,加倍显示出聪明.朴实和平易近风习俗的美.北京四合院的文化是北京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北京四合院讲求绿化,院内种树莳花,确是花木扶疏,幽雅宜人.院中植被讲求颇多,前庭一般种海棠.玉兰等以求“富可敌国”,后院多种石榴.葡萄等以求“多子多福”.也有一些禁忌:如桃同“妖”.槐同“鬼”,都是不吉之兆.老北京爱种的花有丁喷鼻.海棠.榆叶梅.山桃花等等,树多是枣树.石榴树.花卉除栽种外,还可盆栽.水养.盆栽花木最常见的是石榴树.夹竹桃.金桂.银桂.杜鹃.栀子等等.至于阶前花园中的草茉莉.凤仙花.牵牛花.扁豆花,更是四合院的家常美景了.曩昔老北京人把所爱好豢养和赏玩的各种动物多称为“玩物”,而很罕用时下最风行的“宠物”一词.说起老北京四合院里的“玩物”其实是不少, 大致分起来有四类,一是鸟类.二是虫类.三是鱼类.四是兽类.豢养宠物既是老北京人的一种癖好,也是四合院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人们在玩赏宠物之中得到的是一份精力上的愉悦与享受,使四合院里的生涯更富情趣.四合院里的人养鸟儿,图的就是一乐,天天一大早,人还没起床,那鸟就先叫早儿了,一声声清脆的啼声,使小小的四合院里充满了活力.说起玩虫儿, 也是老北京人的一个乐儿,并且不分地位高下,都有玩趣.虫的种类不少,个中最受青睐的是蝈蝈儿和蛐蛐儿.北京人豢养金鱼已稀有百年之久.因“鱼”与“余”谐音,有“年年有余”之意,所以被视为吉利之物.养鱼既是一种乐趣,更能养性逸情.夏季里以“天棚.鱼缸.石榴树”为四合院里最协调的风景.在兽类宠物中, 老北京人曩昔豢养较多的是猫和狗.没有花卉鱼虫来增加朝气,四合院也就索然无味了.这小小的四合院在封建社会是以家族的伦理道德.宗法不雅念.等级礼法.堪舆风水.对痛苦人生的寻求.神往和艺术美学为蓝图建筑起来的!是中国传统栖身建筑的范例.北京四合院的建筑装潢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不雅赏价值,它反应出中国传统平易近居建筑艺术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色(一)简介:所谓的四合院,就是以正房、倒座、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的统称。
其历史之悠久,分布之广泛,在中国民居中占据首位,堪称我国汉族居民传统住宅的正宗典型。
早在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故都的宫室遗址上,已有几座房屋围绕着院子组合;西周时有了较严整的四合院;隋展子虔《游春图》中绘有乡村狭长的四合院;宋代沿用汉以来的前堂后寝的传统,但在待客和日常起居的厅堂与后部卧室之间,有穿廊连成“工”字平面,堂寝两侧有耳房或厢房;直到明、清,经过长期的积累,以北京为代表的四合院才最终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结构和造型。
北京的四合院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营建方式,成为中国北方四合式民居建筑的代表,是中国民居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
本文就北京四合院建筑上的特色作一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大方。
关键字:四合院民居布局特色旧时的北京,除了紫禁城、皇家苑圃、寺观庙坛及王府衙署外,大量的建筑,便是那数不清的百姓住宅。
《日下旧闻考》中引元人诗云:“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
”这“百万家”的住宅,便是如今所说的北京四合院。
而“天棚鱼缸石榴树”,也只能是北京四合院中才有的景致。
1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色1.1“坎宅巽门”的方位追求标准的北京四合院应该是南北略长的坐北朝南的矩形院落,正好排列在东西向的胡同之间,大门开向宅南的胡同,正房门与宅门的方向一致。
为什么一定要将宅门开在南边呢?首先,这是元代建大都时的城市规划所框定的。
元大都为棋盘式结构,南北为街,东西为巷,街的主要功能为交通和贸易,巷才是我们所说的胡同,是串连住家的通道。
因此,宅院的大门自然是开在南边最为合适。
其次,与传统的建筑风水学有关。
北京地区的阳宅风水术讲究的是“坎宅巽门”,“坎”为正北,在“五行”中主水,正房建在水位上,可以避开火灾:“巽”即东南,在“五行”中为风,进出顺利,门开在这里图个吉利。
而在山西和安徽的民居中,却很少有将大门向南开的。
因为山西和安徽的富户大都是商人,商属金,而南主火,火克金,克金则不能发财,所以商户的大门大多是朝东开,或朝西开。
而北京却不存在这个问题,北京内城大户一般都是作官的,官属火,门开在南边,自然会官运亨通。
再次,华北地区风大,冬天寒风从西北来,夏天风从东南来,门开在南边,冬天可避开凛冽的寒风,夏天则可迎风纳凉,符合居住卫生。
北京的房子以坐北朝南的北房为最好,其次为坐西朝东的西房,东房和南房的朝向较差,不是理想的居住方位。
北京人有“有钱不住东南房,东不暖来夏不凉”的民谚,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所以,只要条件允许,人们建宅时,一般都要将主房定在坐北朝南的位置,然后再按次序安排厢房和倒座房。
在坐北朝南的院落中,正房很自然地处在坐北朝南的位置,不用进行人为调整;但是,在一些不太规范的街区,尤其是缺乏规划属自然形成的南城居住区,有些四合院因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不得不将大门向东开或向西开,甚至向北开。
在这种情况下,为取得正房朝南的效果,就要采取一定的调整措施。
马炳坚先生主编的《北京四合院建筑》对以下几种情况作了比较详尽的图说:图1是表示四合院四种基本方位的示意图。
图中街北的二进院落是标准的“坎宅巽门”,街东南角的四合院是一座比较标准的二进院落,院子的最南端为倒座房,向北依次为外院、垂花门、内院、正房(北房)。
由于这种四合院的宅门开在西北角,所以,进入宅门后,要经过院子西侧一条狭长的通道才能走到院子西南角,再由西南角的侧门进入外院,之后,再进入垂花门、内院。
这种调整办法,无疑要浪费一定面积的宅基地,且使用起来也不十分方便。
当然,同类情况下也有将宅门置于东北角的例子。
前公用库某宅宅门即位于院东北角,进入宅门后,经过院东侧一条狭长通道,达于东南角的侧门,进侧门后再向西进前院,向北进垂花门,进内院。
可见,同样方位的院落,调整的方法可以不同。
图中还有两座分别向东和向西开门的小院,调整起来要相对容易一些。
总之,不管街门开向何方,垂花门和正房的位置都应保持南向。
至于调整的方法,要根据宅院位置、环境等情况而定,并无僵死模式。
1.2房房相离、宽敞舒适的院落布局北京四合院是我国北方四合式民居的代表,同时又有自己的特色。
一般来说北方平原地区农业民族的民居基本上都是房房相离式的,房屋的净高都不是很大,而院落都比较宽敞。
这是因为北方气候寒冷,较矮的房屋有利于保暖,而宽敞的院落有利于采光。
中国四合式居住的院落大小与纬度变化成正比,随着纬度的增加,气候越来越炎热,院落的进深却越来越狭小。
这种状况的形成与太阳的直射角有关。
北方寒冷,冬天需要日照充足,而北方日照高度角小,房屋之间必须有足够的空间才能获得较好的采光效果。
南方地区炎热,夏季需要遮阳,由于太阳高度角大,为了防止过多的日晒,房屋之间的距离必须减小。
据统计吉林、北京、江浙、福建四合院院落进深与房高的平均比例为15∶3、10∶3、5∶3、6∶5.2]例如东北吉林的民居大院呈纵长方形,房房相距较远,房屋在院子中间布局散,厢房布置躲开正房,而不遮挡正房的光线,因而院子较为宽大、空旷,一般的面积在1500平方米(m2])左右(图2)。
之所以它采取这样松散的布置,一是因为东北地区土地广大人烟稀少,建宅时可以多占土地,另外也是因为冬季寒冷,厢房躲开正房可以使正房多纳阳光。
相对于北京四合院而言,吉林四合院的缺点是明显的。
宅内的房屋互相都不连接,每个房屋都作为一个单体出现,布局松散,每户住宅的用地面积过大,土地利用率较低,特别是住宅的后部空余地过多,有些未能利用的人家早已使之荒废无用了。
另外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厢房过长、过多,使院子形成很长的长方形,这些房屋光线不足而不适用。
而南方炎热,防暑降温是头等大事,因此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天井式四合院成为当地民居的主要形式。
天井式四合院的基本特征是用数目不等的小天井组织住宅空间,民间称之为“四水归堂”,所谓四水是指四面屋顶的排水,归堂指排水的方向朝向天井,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这种住宅的特点是基本上以楼房为主,房屋净高大,屋内比较宽敞通透,四面的房屋或高墙皆连成一体,院落进深很浅,呈扁长形,厢房也浅,形成一个狭窄而高深的空间,举头仰视,有如坐井观天,因此称之为天井。
天井是一宅中的采光通风口,较小的天井有利于防止夏天阳光直射,天井高深,则风产生的吸力增强,有如烟囱,将热空气向上拔,通风量大,形成住宅内部的小循环。
因此,即使在炎炎夏日,居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也会有阴凉的感觉。
这种住宅的缺点是采光不好,狭窄的院落常给人以局促、压抑的感觉。
正所谓凡事不能两全,两害相权取其轻,要想凉爽,就不能晒太阳。
北京四合院是名符其实的院。
其院落的围合以四面房屋的后山墙为主,断开处以短墙相接,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建筑材料和宅基地。
中心庭院从平面上看基本为一个正方形,院中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房屋各自独立,都拉开一定的距离,再由转角处的游廊和房屋前的檐廊将其串连起来,显得疏朗而不松散,貌离神合,富于变化。
而且普通官民的民居皆为平房,高度较低,就更显得院落宽敞开阔,阳光充足,视野广大。
庭院中植树栽花、养鱼喂鸟,生机盎然,形成安静闲适的居住环境。
1.3碎砖砌墙墙不塌的建筑工艺北京作为古都,建筑经过多次兴衰,碎砖数量极多,用拳头大小的碎砖就可以砌成高墙,是北京老工匠师傅的绝活儿,老北京最高级的住宅应该是磨砖对缝的青砖到顶,但这只有达官显贵、富商大贾才做得到。
北京平民住房用砖一般多为整条砖加碎砖。
整条砖长九寸(30cm)、宽四寸五(15cm)、厚一寸二(4cm),砖的正面正中有一深沟贯穿整个长度。
砖为深灰色,比现在机制红砖大而宽,但略薄。
除条型砖外,北京房屋建筑在不是关键的部位则多用碎砖头或半头砖。
这些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缺面少角的转头瓦块在北京泥瓦匠手中都会派上用场。
具体的砌法是先用条砖砌出四角,中间用碎砖头与泥填充,略向里缩,外面再刷上白灰,即省材料又美观。
这种墙称软心墙,我们常见的北京居民小院的山墙、后檐墙、院墙多是这种软心砌法。
这也算是北京地区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
之所以碎砖砌墙墙不塌,是因为房屋的重量是由梁柱等木构架承载的,墙体并不承重,只起分隔与保温的作用。
1.4少水多绿化的庭院装饰老北京的庭院非常重视绿化,规模较大的四合院往往还另辟有花园。
明代比较有名的私家园林有李园(今清华园的前身)、勺园、定园、梁家园等,这些名噪一时的园林大都以水取胜。
到了清代,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北京的水源也越来越不足,清朝廷公布了不准民间私引活水造园的规定,故北京清代的私园,除少数王府花园之外,极少凿池引水,再加上北京宅基地相对紧张,私园的规模也比较小。
因此,与苏州的私家园林相比,北京的私园无疑是逊色不少。
由于缺乏活水,老北京四合院中央,常常摆上一只或数只很大的鱼缸,一是为了观赏,二是能够调节空气,第三还有防火的功能。
这是北京四合院中非常典型的一景。
在较大的私家花园中,偶尔有人工砌成的水池,一般也都是死水,功能和鱼缸差不多,但观赏性无疑提高了许多。
如位于北京东城区帽儿胡同的可园,花园主体的中心便砌有一形态自然的水池,面积虽然不大,但池水蜿蜒通向南边的假山山脚,似有源头活水一般,假山、游廊、亭、桥、花厅皆围绕水池布置,使可园具有了几分江南园林的秀色,成为北京现存私家园林中的佼佼者。
更多的北京庭院、私园则以建筑物和叠石为主题,辅以各种各样的树木、花草、藤蔓。
老北京院中最常见的树种有:石榴,春华秋实,既美观又寓意吉祥,是子孙昌盛的象征;海棠,春华秋实,与玉兰共称玉棠富贵;丁香,芬芳馥郁;葡萄,既可遮阳纳凉,又是果品中的美味。
以上这些树种树型大都比较美观,高矮适度。
夏天枝繁叶茂,可防止阳光直射室内;秋天果实累累,可以尝鲜;冬天落叶,使室内阳光充足。
此外槐树和枣树也是老北京人家常见的树种,不仅因为槐花香、红枣甜,而且还有封侯拜相的美意。
《周礼》中记载有三槐九棘的制度:“掌建邦外朝之法。
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
”(注:见:《周礼。
朝士》。
)也就是说在朝庭中种上左右两列各九棵枣树(古称棘),正面种上三颗槐树,作为公侯将相群吏列位的标志。
后人便以棘和槐代指朝廷高位。
如“位极三槐”(注:《陈书。
侯安都传》:“位极三槐,任居四岳。
”)、“将登槐棘”(注:任fǎng@①《桓宣城碑》:“将登槐棘,宏振纲网。
”)等等。
更有人在自家庭院中种上三颗槐树,并预言自己的后人将有位列三公者(注:《宋书。
王旦传》:“王旦父祜为兵部侍郎,……手植三槐于庭,曰:”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
‘“)。
因此,老北京人家槐树几乎是必种的,俗谚曰:”有老槐,必有老宅。
“由于槐树树型过于高大,大都种在外庭或大门之外。
北京的枣树以郎家园产的最为有名,是贡果,这两年开始有人开发这一品种,一斤郎枣要卖到二三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