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下 第九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5

大学物理下 第九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5
0S
2
ε0S C= d
四,静电场的能量 (1)电容器的能量 )
1 Q2 W = CU 2 = 2 2C
(2)静电场的能量 有电场的地方就有能量 )
1 ωe = D E 2
W = ∫ ωe dV
(3)静电场的能量与功的关系 )
A 静 = W
已知 ε r1 : ε r 2 = 1 : 2 ,问 W1 : W2 = ?
λ o d a
λ λ U = ∫ + dr 2πε0r 2πε0 (d r ) a -λ λ λ d a λ d = Ln ≈ Ln πε0 a πε0 a
λ λ πε 0 ∴ C0 = = = d d λ U Ln Ln a a πε 0
r
d a
P79 99 讨论
1)通电后维持电压不变插入电介质 ) 2)通电后断开再插入电介质 ) 讨论插入前后的 E,D,U,Q. , , , 令插入前为E , , , (令插入前为 0,D0,U0,Q0) 2) Q = Q 0
4a
UBA = UB∞
场具有球对称性
a
3a
解(1)a < r < 3a
∫∫ D dS = ∫∫ DdS = D4πr = QA
2 S S
Q
4a
a
QA D= 2 4πr
D QA E= = 2 ε0εr 4πε0εr r
3a
r > 4a ∫∫ D dS = D 4 πr = Q + Q A
2 S
Q + QA D= 2 4 πr
∫∫ D dS = Q0
S
E = E0 + E'
9-6,8 ,
E0
讨论 p79

-静电场的能量和能量密度

-静电场的能量和能量密度
2 b 2 1
l
-+ - + R1 - + R2 -+
_
_ _ _
++ + _ + + _ + ++ _
_
R2 Eb R2 U max Eb R1 ln 9.10103 V R1 2 e
9 – 5 静电场的能量 能量密度
C, U, q, E 的变化。 ( 1 ) 充电后切断电源 (2)充电后不切断电源
9 – 静电场的能量 5 静电场的能量 能量密度 第九章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例9-9 求半径为R 带电量为Q 的均匀带电球的静电能。 解一:计算定域在电场中的能量 球内 r 处电场
Qr E , 3 4 0 R (r R)
1 2 0 R Qr 2 4r dr W 0 E dV 0 3 2 2 4 0 R
第九章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例 1.平行板电容器,其间充满介质 r , 求下列情况充入介质前后的
A
K 300V
E0
d
B
r
U Ed U0
(1)q不变 解 : 提示: (1)q不变
(2)U不变
C r C0 E
r

U (2)U不变 C r C0 E 不变 q CU r CU d S U 基本公式: C E d d q C C r C0 U
Q2 We 8π R1
(孤立导体球贮存的能量)
9 – 5 静电场的能量 能量密度
第九章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例2 如图圆柱形电容器,中间是空气,空气的击 2 6 -1 穿场强是 Eb 310 V m,电容器外半径 R2 10 m. 在空气不被击穿的情况下,内半径 R1 ? 可使电容器 存储能量最多. ( 空气 r 1 )43; ++ _

第九章导体和电介质中的静电场

第九章导体和电介质中的静电场

q3 0,
V1

1 4 0
( q1 R1

q2 R2
)

60(V ).
2.提示:未插金属板之前 E0

V d
,则选择题
2
可知两边场强,则所求金属
板的电势V

E
d 2

(E0

2 0
)
d 2

(V d

q )
2 0 S
d 2

V 2

qd 4 o S

3 . 提 示 :( 1 ) 据 有 介 质 时 的 高 斯 定 理 , 空 间 任 意 点 的
(1)系统静电能的改变。 (2)电场对电源作的功。 (3)外力对极板作的功。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D) 2.(A) 3.(B) 4.(B) 5.(C) 6.(D) 7.(B) 8.(B) 9.(B) 10.(C)
二、填空题
1. 垂直于导体表面 0
q
2.
4 o R
3. r 一样
3.半径为 R0 的导体球带有电荷 Q,球外有一层均匀介质同心球壳,其内、外
半径分别为 R1, R2 ,相对介电常数为 r ,如图 18。求:
(1)介质内、外的电场 E 和电位移矢量 D。
(2)介质内的电板化强度 P 和表面上的极化电荷面密度 。
4.一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为 S,间距为 d,接在电源上并保持电压为 V,若 将极板的距离拉开一倍,试求:
A

U
(Q2

Q1 )

U
2
(C2

C1 )


0S 2d
U
2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出现:极化电荷或束缚电荷,分子电矩 p=ql
在静电场中平衡时: 1.内部电场强度不为零;2.电介质表面出现极化电荷
真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P
pi
ΔV
P0eE
01
02
实验证
电 考 真空和P 偶 虑 中电c的介o 导质sS 极 一 P,体ln矩 电 pi, 0介 S 极 2质 l, 化 P 斜 0 . 极度定面 化:义V 圆 和 强:p 2i 电 柱 S 0 ,c荷 L So 体 明 各 性 介l0 : 向 质的 s密 在 同 中电co s度
此式对其它情况仍然适 用
D
义:电位移矢量D可, 得:D Dd0ESP S
q0
此既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通过电场中任意闭合曲面的电位移通量, 等于该闭合曲面所包围的自由电荷的代数和。
仿照电场线,用电位移线来描述电位移在空间的分布。但两者有 区别: 电场线起始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包括极化电荷) 电位移线只起始于自由正电荷,终止于自由负电荷
在国际单位制中,D 的单位是: 库/米2(C/m2)
对各向同性电介质,因
所以 P0 eE
D 0EP 0 ( 1 ) E
式中 ε = ε0εr 叫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εr 称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引入D,避免了求极化电荷的复杂问题,可使有电介质存在时解题简化。 只要有电介质,均应先求D 再求E 等。
E E0 E E0 与E 方 向 相 反 :
E
P
E0 // n
E
0 0
0
P cos
P
n
P
e 0E
E
E0
- E
10.4
E0 -
电介
质中0 静电E场0的-基本e
E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
-
目录
静电场中的导体 和电介质
0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静电场是指在没有电流流动的情况下,电荷分布所产生的电场。在静电场中,导体和电介质 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它们的特性和作用也不同,本文将探讨导体和电介质在静电场中的性质 和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导体和电介质的基本概念。导体是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物质,常见 的导体包括金属等。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可以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移动,形成电流。而电介质 则是一种不良导电的物质,它的电导率远远低于导体。电介质在外加电场下无法形成连续的 电流,而是通过极化现象来响应电场的作用 在静电场中,导体和电介质的行为有很大的不同。对于导体来说,其特点是在静电平衡状态 下,内部电场为零。这是因为导体内的自由电子能够自由移动,它们会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 重新分布,直到达到平衡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为电荷运动的屏蔽效应。导体的另一个重要性 质是表面上的电荷分布是均匀的,这也是导体可以用来储存电荷的
与导体不同,电介质在静电场中的响应更加复杂。当外加电场作用于电介质时,电介 质分子会发生极化现象,即分子内部正、负电荷的分离。这种分离会导致电介质内部 产生电位移场,从而相应地改变电场分布。电介质的极化程度可以用极化强度来衡量 ,极化强度与外加电场的强度成正比。除了极化现象,电介质还可能发生击穿现象, 即在电场强度过高时,电介质内部的绝缘失效,导致电流的突然增加
0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导体在静电场中的一个重要应用 是电路中的导线。电路中的导线 由导体制成,它们能够有效地传 导电流。在电力系统中,导体连 接电源和电器设备,将电能传输 到目标地点。此外,在电子设备 制造中,导体用于制作电路板, 连接不同的电子元件,实现电信 号的传输和处理

9-(1-2)静电场中的导体

9-(1-2)静电场中的导体

r

q
4 0 R1
q 4 0 r
(

1 R3
)
q
( R1 r R2 )
V2
1

4 0 R3

( ) 4 0 r R2 R3
q
1
q3
q2
q
R3
R2
第六章热力学基础 ( R2 r R3 )
V3 q 4 0 r
q 4 0 R3
R1 r

q 4 0 r
'
0
R1 R2 R2 R3 R1 R3
'
q2
'
R1 R3 R2 R3 R1 R2
q3 q q2
'
( R2 R3 R1 R3 )q R1 R3 R2 R3 R1 R2
q3 '
q2 '
q'
R1 r
第六章热力学基础 球壳内表面的电势:
V3

q1 4 0 r
第六章热力学基础 电压:在AB之间 1. 4产生的场强抵消,
2 . 3产生的场强相加,
(若 2 >0,电力线如图) 2 d 故:U AB Ed 0
a
d
a
X
若QA=-QB0
1 4
QA QB
QA QB 2S
0
2S
2 3
这时电场只集中在两板之间。
+++ ++
+
+
+++
< 避雷针 >
尖端放电现象的利用
2、空腔导体 1)腔内无带电体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2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2-1 静电场中的导体1. 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当电荷静止不动时,电场散布不随转变,该体系就达到了静电平衡。

在导体中存在自由电荷,它们在电场的作用下可以移动,从而改变电荷的散布……导体内自由电荷无宏观运动的状态。

导体的静电平衡的必要条件是其体内图2-1导体的静电平衡场强处处为零。

从静电平衡的条件动身可以取得以下几点推论:推论1)导体是等位体,导体表面是等位面:2)导体表面周围的场强处处与它的表面垂直:因为电力线处处与等位面正交,所以导体外的场强必与它的表面垂直。

(注意:本章所用的方式与第一章不同,而是假定这种平衡以达图2-2导体对等位面的控制作用到,以平衡条件动身结合静电场的普遍规律分析问题。

)2.电荷散布1) 体内无电荷,电荷只散布在导体的表面上:当带电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不存在净电荷(即电荷的体密度)电荷仅散布在导体的表面。

可以用高斯定理来证明:设导体内有净电荷,则可在导体内部作一闭合的曲面,将包围起来,依静电条件知S面上处处, 即由高斯定理必有q=02) 面电荷密度与场强的关系:当导体静电平衡时,导体表面周围空间的 与该处导体表面的面电荷密度 有如下关系:论证: 在电荷面密度为 的点取面元设 点为导体表面之外周围空间的点,面元。

充分小,可以为 上的面电荷密度 是均匀的,以为横截面作扁圆柱形高斯面(S ),上底面过P 点,把电荷q= 包围起来. 通太高斯面的电通量是:3) 表面曲率的影响、尖端放电导体电荷如何散布,定量分析研究较复杂,这不仅与这个导体的形状有关,还和它周围有何种带电体有关。

对孤立导体,电荷的散布有以下定性的规律:图2-3导体表面场强与电荷面密度曲率较大的地方(凸出而尖锐处),电荷密度e 较大;曲率较小的地方(较平坦处)电荷密度e 较小;曲率为负的地方(凹进去向)电荷密度e 更小。

1) 端放电的利和弊3 导体壳(腔内无带电体情况)大体性质:当导体壳内无带电体时,在静电平衡当导体壳内无 带电体时,在静电平衡下:导体壳内表面上处处无电荷,电荷仅散布在外 表面;空腔内无带电场,空腔内电位处处相等。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教学教案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教学教案

第九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1、D分析:带电导体达到静电平衡时0=内E ,导体为等势体,导体表面的电场强度垂直于导体表面;2、B分析:两金属球用细长导线相连成等势体,由于是细长导线,可视为两孤立的导体球,孤立导体球的电势)0(=∞U 242400=⇒=qQ r qr Qπεπε 3、C分析:因为金属球不带电,当在其下方放置一电量为q 的点电荷时,只有当金属球下方感应异号电荷后金属球内的电场强度才可能为零,必定可以看到金属秋下移的现象;4、B直接应用两等大的金属平板带电的分布规律: SQ Q S Q Q S Q Q B AB A B A 2,2,23241--=-=+==σσσσ 依据上式有:2,212σσσσ-==5、D 均匀带电球面的电场强度公式为:204R QE πε= m R E Q R 3689021********.11094--⨯=⇒⨯⨯⨯⨯==πε 6、C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为:E D q S d D r S εε00,==⋅⎰∑选项A :E 是空间点和产生的,如果高斯面内没有自由电荷,但是外部可能有电荷,一般而言,E 不为零,故D 也不为零;选项B :两同心球壳上带等量异号电荷后,再做一个同心的大球面为高斯面,因为0=E 则高斯面上0=D ;选项C :从高斯定理可以解出高斯面的D 通量仅仅与面内的自由电荷有关;7、B依据等效电容的规律: 212121,111C C C C C C C C +=+=若中1C 插入r ε的电介质,则11'C C r ε=,且1>r ε,即1C 的电容增大;总电容: C C C C C C C C C C r>+=+=ε21212121'''8、B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路,基板上的电荷量不变,然后充满电介质,有:0C C r ε=,电容增大;r U U ε0=,电压减小; ,2121022C q C q W r ε==能量减小; 9、B在q 不变的条件下,已知02021C q W =,充满电介质后,0C C r ε=, rr W C q C q W εε00222121=== 10、rE r D r επελπλ02,2== 应用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s q S d D 0在两同轴圆柱之间取一半径为r 的单位长度同轴圆柱面为高斯面,λπ===⋅⎰⎰rD DdS S d D s 2侧面∴rE r D r επελπλ02,2== 11、)(21B A Q Q s q -==σ,d Q Q S U B A AB )(210-=ε 应用静电平衡的结果:S Q Q S Q Q S Q Q B A B A B A 2,2,23241--=-=+==σσσσ )(21,2B A B A Q Q s q S Q Q -==-=σσ A 、 B 间为均匀电场,场强为:)(2100B A Q Q SE -==εεσ 电势差:d Q Q S Ed U B A AB )(210-==ε12、SQ Q S Q Q S Q Q B AB A B A 2,2,23241--=-=+==σσσσ 应用电荷守恒原理:121Q s s =+σσ243Q s s =+σσ在AB 板内取一点p,该点的0=E , 0222204030201=---εσεσεσεσ 在CD 板内取一点o,该点的0=E , 0222204030201=-++εσεσεσεσ 由以上四个式子可以解出: SQ Q S Q Q S Q Q B AB A B A 2,2,23241--=-=+==σσσσ 13、CdF 2 ,CdF 2 两极板间的相互作用力为一个极板在另外一个极板上产生的电场强度求,该极板上的电量为q : d SC S q q qE F 0020,22εεεσ==⋅== CdF q CdF SF q 22202=⇒==ε CdF C q U 2==∆ 14、dsU 22120ε 依据能量公式:dsU CU C Q W 22121212022ε=== 15、41,161 16、c q c q 9291103.13',1067.6'--⨯=⨯= ,V 3100.6⨯分析:两个导体球相连后成为一个等势体,由于两球相距很远,可以看做孤立的导体球,导体球的电势为:r QU 04πε=,.0.2,0.1,100.111821cm r cm r c q q ==⨯==- 2021014'4'r q r q πεπε=, 2121''q q q q +=+ 解得:c q c q 9291103.13',1067.6'--⨯=⨯= V r q U 3101100.64'⨯==πε17、)()(122112r R R Q R Q R r q ++= 原来不带电的导体球与半径为1R 的导体球壳相连后,导体球带电为q,半径为1R 的导体球壳带电为q Q -1,根据电势相等的条件有: rq R Q R q Q 020*******πεπεπε=+- 化简得:rq R Q R q Q =+-2211 )()(122112r R R Q R Q R r q ++=18、RQ πε82R UQ C R QU πεπε4,4=== RQ C Q W πε82122== 应用积分法:422223221,4rQ E r Q E m επεωπε=== dr r Q dr r r Q dV dW m 2224228432πεπεπω=== R Q r dr Q dW W R πεπε88222===⎰⎰∞ 19、J J 16.0,32.0电容串联后的等效电容:F C C C C C μ322121=+= c CV q 4610810120032--⨯=⨯⨯== J C q W 32.010)108(2121624121=⨯⨯⨯==- J C q W 16.010)108(4121624222=⨯⨯⨯==- 20、1dq R q04πε 2R Q 028πε解:1当球上已带有电荷q 的条件下,外力将dq 从无穷远移动到球上时,外力做的功为: ∞→→∞=R R dW dW 电外)]()([R E E p p -∞-=)(R E p = )(R dqU = dq R q04πε= 2 R Q Q R dq q R dW W Q 022*********πεπεπε=⨯===⎰⎰外外21、利用电势相等来解; b Q a Q ba0044πεπε=Q Q Q b a =+由以上两式可以解得: ba bQ Qb a aQ Q b a +=+=, U Q U Q Q C b a=+=dq)(4414000b a Q b a Qa a a Q U a+=+==πεπεπε ∴)(40b a C +=πε。

《物理学基本教程》课后答案 第九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物理学基本教程》课后答案 第九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第九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9-1 把一厚度为d 的无限大金属板置于电场强度为0E 的匀强电场中,0E 与板面垂直,试求金属板两表面的电荷面密度.分析 对于有导体存在的静电场问题,首先由静电平衡条件分析放入静电场后导体上电荷的重新分布情况,再计算空间电场和电势的分布.本题中,将金属板放入均匀电场后,由于静电感应,平板两面带上等值异号感应电荷.忽略边缘效应,两带电面可视为平行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解 设平板两表面的感应电荷面密度分别为σ'和σ'-,如图9-1所示.由例题8-7结果知,带感应电荷的两表面视为带等量异号电荷的无限大平行平面,在导体中产生的场强为0εσ'='E ,方向与0E 相反,由场强叠加原理,平板中任一点的总场强为00εσ'-='-=E E E E 根据静电平衡条件,金属板中场强0=E ,代入上式得000='-εσE 则 00εσE =', 00εσE -='- 结果与板的厚度无关.9-2 一金属球壳的内外半径分别为R 1和R 2,在球壳内距球心为d 处有一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1)试描述此时电荷分布情况及球心O 处电势;(2)将球壳接地后,以上问题的答案;(3)如原来球壳所带电荷量为Q ,(1)、(2)的答案如何改变.分析 当导体内达到静电平衡后,应用高斯定理可以确定导体上电荷重新分布的情况,然后用电势叠加原理求电势.解 (1)按照静电平衡条件,导体内部0=E ,在球壳内外表面间作同心高斯球面,应用高斯定理,可知球壳内表面上应有q -的感应电荷,为非均匀分布,如图9-2所示.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和高斯定理,球壳外表面上有+q 的感应电荷,且均匀分布.点电荷q 在O 点产生的电势为dq V 0=πε41球壳内外表面上的感应电荷q -和+q 无论分布情况如何,到球心距离分别为R 1和R 2,电势叠加原理表达式为标量求和,所以在O 点产生的电势分别为124R q V 0-=πε 234R q V 0=πεO 点电势为 21321444R qR q d q V V V V 000+-=++=πεπεπε111(421R R d q +-=πε (2)将球壳接地后,外球面上的感应电荷消失,球面上电荷分布不变,得)11(4121R d qV V V -=+=0πε (3)如果原来球壳带电量为Q ,达静电平衡后外球面上电荷Q +q 均匀分布,内球面上电荷分布不变,得2213214)111(4R Q R R d q V V V V 00++-=++=πεπε 球壳接地后,结果与(2)相同.9-3 一无限长圆柱形导体半径为R a ,单位长度带有电荷量λ1,其外有一共轴的无限长导体圆筒,内外半径为分为R b 和R c ,单位长度带有电荷量λ2,求(1)圆筒内外表面上每单位长度的电荷量;(2)a R r <,b c R r R <<,c b R r R <<,c R r >四个区域的电场强度.分析 静电平衡条件下,在圆筒导体内场强为零,用高斯定理和电荷守恒定律可求出感应电荷的分布.解 (1)如图9-3所示,在圆筒形导体内作半径为r ,高为单位长的同轴圆柱形高斯面S ,设导体圆筒内外表面单位长的感应电荷分别为λ'-和λ',由静电平衡条件知导体内0=E , 故有⎰=⋅S E d 0)(1110='-=∑λλεεq即得半径为R b 的圆筒内表面单位长上的感应电荷为-λ1.由电荷守恒定律知,半径为R c 的圆筒外表面上单位长的感应电荷应为λ1,加上原有电荷量λ2,单位长上总带电量为12λλ+.(2)电荷重新分布的结果形成三个同轴的无限长带电圆柱面如图9-3,由于电荷分布具有轴对称性的,产生的电场也是轴对称的,用高斯定理可求出a R r <时,0=Eb a R r R <<时,rE 0=πελ21c b R r R <<时, 0=E c R r >时, rE 0212πελλ+=9-4 证明:两平行放置的无限大带电的平行平面金属板A 和B 相向的两面上电荷面密度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相背的两面上电荷面密度大小相等,符号相同,如果两金属板的面积同为100cm 2,电荷量分别为C 1068A -⨯=Q 和C 1048B -⨯=Q ,略去边缘效应,求两个板的四个表面上的电荷面密度.分析 根据静电平衡条件,一切净电荷都分布在导体表面,本题中的电场空间可视为四个无限大均匀带电平行平面产生的电场的叠加,金属板A 、B 内任意点场强为零.由电荷守恒定律可以建立各表面的电荷面密度与两金属板的总电荷量之间的关系.解 设A 、B 两板的四个表面上的电荷面密度(先假定为正)分别为σ1、σ2、σ3和σ4,如图9-4所示.设向右为正向,由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的场强公式和场强叠加原理,考虑到金属板A 、B 内任意点场强为零,得 金属板A 内0222243201=---000εσεσεσεσ 金属板B 内 0222243201=-++000εσεσεσεσ 解得32σσ-=, 41=σσ又由电荷守恒定律得 A Q S =+21)(σσ,B Q S =+)(43σσ 联立解得 26BA C/m 105-41⨯=+==SQ Q σσ 261A2C/m 101S-⨯=-=σσQ 263C/m 101-2⨯-=-=σσ9-5 三个平行金属板A 、B 和C ,面积都是200cm 2,A 、B 相距4.0mm ,A 、C 相距2.0mm ,B 、C 两板都接地,如图9-5所示,如果A 板带正电C 100.37-⨯,略去边缘效应,(1)求B 板和C 板上感应电荷各为多少?(2)以地为电势零点,求A 板的电势.分析 由静电平衡条件,A 、B 、C 板内各点的场强均为零,A 板上电荷分布在两个表面上,因B 、C 两板均接地,感应电荷应分布在内侧表面上.解 (1)设A 板1、2两面上带电量分别为q 1和q 2,B 、C 两板与A 相对的两内侧表面3、4 上的感应电荷分别为q 1’和q 2’,如图9-5所示.作侧面与平板垂直的高斯面1S ,两端面处E =0,忽略边缘效应,侧面无电场线穿过,由高斯定理0)(11d 110=+'==⋅0⎰∑S S q S S q q ∆∆εεS E 得11q q -=' 同理可得22q q -='.AB 板间和AC 板间为匀强电场,场强分别为S q E 0=ε11 Sq E 0=ε22又已知AC AB V V =,即2211d E d E =因 C 100.3721-⨯==+q q q 由以上各式,得B 、C 两板上的感应电荷分别为C 100.13711-⨯-=-=-='qq q C 100.227122-⨯-=-=-='q q q (2)取地电势为零,A 板电势即为A 、B 间电势差V 103.231111⨯====0Sd q d E V V AB A ε 9-6 半径为cm 0.11=R 的导体球所带电荷量为C 100.110-⨯=q ,球外有一个内外半径分别为cm 0.32=R 和cm 0.43=R 的同心导体球壳,壳上带有电荷量C 111110-⨯=Q ,求:(1)两球的电势;(2)用导线把两球连接起来时两球的电势;(3)外球接地时,两球电势各为多少?(以地为电势零点.)分析 根据静电平衡条件可以确定感应电荷的分布,用导线连接的导体电势相等,外球接地后电势为零.解 (1)根据静电平衡条件,导体球壳内表面感应电荷为-q ,外表面感应电荷为q ,原有电荷量Q .由电势叠加原理,导体球电势为321144R Q q R q R q V 000++-4=πεπεπεV 103.3)(412321⨯=++-=0R Qq R q R q πε导体球壳的电势为V 107.244442333302⨯=+=++-=000R qQ R q Q R q R q V πεπεπεπε(2)球壳和球用导线相连后成为等势体,电势等于半径为R 3带电量为Q +q 的均匀带电球面的电势,以无穷远为电势零点,得V 107.24232⨯=+=0R qQ V πε(3)外球接地后,只乘下内表面的电荷-q ,由电势叠加原理内球电势为V 6044211=-='00R q R q V πεπε外球壳接地与地等势,即02='V另外,求V 1’时还可以用内球产生的电场的线积分计算,即V 60)11(4d 4212221=-=='00⎰R R q r r q V R R πεπε 9-7 半径为R 的金属球离地面很远,并用细导线与地相连,在与球心的距离为R D 3=处有一点电荷q +,试求金属球上的感应电荷.分析 由于导体球接地,其表面上的感应正电荷通过导线与地球内负电荷中和,只剩下负感应电荷在金属球表面不均匀地分布,如图9-7所示.接地后,导体球上各点电势均为零,球心O点的电势应等于点电荷在该点电势与金属球表面感应负电荷在该点电势的代数和.解 设金属球上感应电荷为q ',在金属球表面不均匀地分布,但这些电荷到O 点距离相等,电势叠加后得R q V 0'=πε42点电荷q 在O 点的电势为 R q V 3410=πε043421='+=+=00Rq Rq V V V πεπε得感应电量为 3qq -='由此可以推证,当nR D =时, nqq -='9-8 如图9-8所示,三个“无限长”的同轴导体圆柱面A 、B 和C ,半径分别为A R 、B R 、C R ,圆柱面B 上带电荷,A 和C 都接地,求:B 的内表面单位长度电荷量1λ,外表面单位长度电荷量2λ之比值21/λλ.分析 本题与题9-5的解题思路相似.解 在导体B 内作单位长圆柱面形高斯面,可以说明A 面单位长度上感应电荷为1λ-.同理,可说明C 面单位长度上感应电荷为2λ-.由高斯定理可知场强分布为B A R r R <<时,rE 012=πελ1,方向沿径向由B 指向A . C B R r R <<时,rE 02=πελ22,方向沿径向由B 指向C . BA 间电势差BAV ⎰⋅=A B d 2R R r E ⎰00=-=AB A B 11ln 22R R R R r drπελπελBC 间电势差 BC 02BCln 2R R V πελ=B 为等势体,A 、C 接地,BC BA V V =,从而)/ln()/ln(A B B C 21R R R R =λλ9-9 半径分别为1R 和)(122R R R >的两个同心导体薄球壳,电荷量分别为1Q 和2Q ,今将内球壳用细导线与远处的半径为r 的导体球相联,导体球原来不带电,并假设导线上无电荷分布,试求相连后,导体球所带电荷量q .分析 带电的内球壳与导体球用导线相连后,一部分电荷通过导线转移到导体球表面上.两者相距甚远,可以认为两球壳与球的电场互不影响,已假设导线上无电荷分布,利用内球壳与远处导体球电势相等建立方程求解.解 因两球壳与球的电场互不影响,导体球电势为214r q V 0=πε假设导线上无电荷分布,则内球壳上电荷量变为q Q -1,由电势叠加原理,内球壳的电势为2211244R Q R q Q V 00+-=πεπε内球壳与远处导体球电势相等,即21V V =2211444R Q R q Q r q000+-=πεπεπε 解得)()(121221r R R Q R Q R r q ++=9-10 地球表面的电场强度为150N/C ,方向垂直指向地面,若把地球视为导体,试求地球表面的电荷面密度和地球带的总电荷量.分析 由于地球表面的电场强度方向垂直指向地面,可知地球带负电,将地球视为导体,在静电平衡状态下,电荷分布在表面上.解 设地球表面的电荷面密度为σ,表面附近的场强0εσ=E ,则 292120C/m 1033.1C/m )1085.8150(--⨯-=⨯⨯-==εσE地球半径m 1037.66⨯≈R ,地球带的总电荷量为kC 680C 108.6C 41033.14529-=⨯-=10⨯6.37⨯⨯⨯-==12-2ππσR q9-11 设有一孤立导体球,半径为R .,(1)试求其在真空中的电容表示式;(2)若把地球视为m 1037.66⨯=R 的导体球,它的电容量多大?(3)欲使地球的电势改变1V ,需使其所带电荷量改变多少?解 (1)将孤立导体球视为与无穷远处的同心导体球面组成的球形电容器,利用球形电容器电容表达式,(9-4)式给出孤立导体球的电容R VQC 0==πε4. (2)地球电容F 107F 1037.6446--12⨯=⨯⨯10⨯8.85⨯=πC(3)欲使地球电势改变1伏特,需使地球电量的改变为C 1071107ΔΔ44--⨯=⨯⨯==V C Q这个值很大,所以地球带电量的日常变化不会引起地球电势发生明显的改变,这就是通常可以选取地球作为电势零点的原因.9-12 已知空气的击穿电场强度为V/m 1036⨯,求处于空气中一个半径为1m 的导体球最多能带多少电荷及能达到的最高电势.分析 在带电导体球周围的空气形成一种绝缘介质包围着导体球,当导体球产生的电场足够强时,会使其周围的空气发生电离而成为导体,致使带电导体球放电,通常称为空气被击穿.因均匀带电导体球面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与带电量成正比,为了不击穿周围的空气,带电导体球所带电量要受到限制.解 由题意击穿电场强度V /m 1036max ⨯=E而 2maxmax 4RQ E 0=πε C 103.3C 11085.841034421262max max --0⨯=⨯⨯⨯⨯⨯==ππεR E Q最高电势为 V 103446max 2max max max ⨯====00RE R R E C Q V πεπε或 V 103V 14103.3464max max ⨯=⨯10⨯8.85⨯⨯==12--0ππεR Q V9-13 收音机里的可变电容器如图9-13(a )所示,其中共有n 块金属片,相邻两片的距离均为d ,奇数片联在一起固定不动(叫定片),偶数片联在一起可一同转动(叫动片),每片的形状如图9-13(b )所示,求当动片转到使两组片重叠部分的角度为θ时,电容器的电容.分析 除了最外侧的两片外,每块金属片的两个表面分别与相邻的金属片表面构成一个电容器,如图9-13(c )所示,所以n 块金属片如此连接等效于(1-n )个平行板电容器并联.当两组片重叠部分的角度为θ时,每个电容器有效极板面积为)(θS ,因此电容器的等效电容是θ的函数.收音机调频的电容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解 当两组片重叠部分的角度为θ时,每个电容器有效极板面积为)(3602212-︒=r r S ππθ(n -1)个极板面积为S ,板间距为d 的平行板电容并联时的等效电容为dr r n d Sn C ⋅︒)-(-=-=0360)1()1(21220θπεε式中θ以度计.9-14 半径都为a 的两根平行长直导线相距为)(a d d >>.(1)设两导线每单位长度上分别带电λ+和λ-,求两导线的电势差;(2)求此导线组每单位长度的电容.分析 因a d >>,可设两导线的电场互不影响,由场强叠加原理可求出两导线间的场强分布,再用场强与电势的积分关系求两导线间电势差,由电容器电容的定义即可求出单位长导线组的等效电容.解 作两导线组合的截面图,以带正电导线轴心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如图9-14所示.不难看出,正负电荷在P 点的场强均沿r 轴正向,矢量叠加简化为标量和-11()(2rd r r d r E E E +2=-2+=+=000-+πελπελπελ 两导线间电势差为=-+V r E ad a d ⋅⎰-⎰-0-+=a d a r rd r d 11(2πελa ad -=0ln πελ 由电容器电容的定义,导线单位长电容为aad V C -==-+lnπελ9-15 有两个半径分别为1R 和2R 的导体球放在真空中,两球表面相距为d ,已知1R d >>和2R d >>,试求两导体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分析 按题意 2R d >>,可认为当两导体球分别带电Q +和Q -时,彼此电场互不影响,即各球面上电荷分布仍是均匀的,由场强叠加原理可求出两球球心连线上任一点的场,用与上题相似的方法可以求出两球电势差和两球构成的电容器电容.解 以大球球心为原点,建立如图9-15所示的坐标系,在坐标为r 处的P 点(在连心线上),两球产生的电场均沿r 轴正向,得2212)(44r d R R Qr Q E E E -+++=+=00-+πεπε两带电导体球间电势差为-+V ⎰+⋅=dR R r E 11d ⎰+0-+++=dR R r r d R R r Q 112212d ])(11[4πε)1111(42121R d R d R R Q +-+-+=πε 考虑到1R d >>,2R d >>,可将电势近似表示为)211(421dR R Q V -+=-+πε 此两导体球构成的电容器电容为dR V Q C 21R 421-+1==0-+πε9-16 两只电容器F 81μ=C ,F 22μ=C ,分别把它们充电到1000V ,然后将它们反接,如图9-16所示,求此时两极间电势差.分析 并联电容极板间电压相同,因两电容器电容不等,则反接前两电容器带的电量必定不等.反接后,相连的极板上正负电荷中和,可以计算出中和后电荷量的代数和及并联电容器的等效电容C ,从而求出电势差.解 反接前,设1C 和2C 带电量分别为1Q 和2Q ,充电电压V 10000=U ,则011U C Q = 022U C Q =反接后,正负电荷中和,中和后总电量为21Q Q Q -=,并联等效电容 21C C C +=,则并联电容器两板间电势差为V 600V 1021081000)102108()(666621021=⨯+⨯⨯⨯-⨯=+-==----C C U C C C Q U 9-17 如图9-17所示,F 0.5,F 0.5,F 10321μμμ===C C C ,求:(1)AB 间的电容;(2)在AB 间加上100V 电压时,求每一个电容器上的电荷量和电压;(3)如果C 1被击穿,问C 3上的电荷量和电压各是多少?分析 并联电容器极板电势相等,串联电容器极板上电荷量相等,总电压等于各电容器上电压之和.当1C 上电压超过1C 的额定电压,1C 将被击穿,1C 支路即短路,全部电压就加在3C 上,如超过3C 的额定电压,3C 将被击穿,A 、B 间就发生短路.所以,在设计电容器组合电路时,除应计算等效电容外,还应考虑分配到每个电容器上的电压是否超过所选电容器的额定电压.解 (1)1C 和2C 并联电容为21C C C +=',再与3C 串联后,等效电容为F 75.333μ='+'=C C C C C (2)等效电容所带电量为CU Q =,串联的电容所带电量相等C 1075.343-⨯===CU Q QV 75333==C Q U V 25221121==='==C Q C Q C Q U U又因 Q Q Q =+21可解得 C 105.241-⨯=QC 1025.142-⨯=Q(3)如果C 1被击穿,AB 间电压就加在C 3上,即V 1003==U U则 C 1054333-⨯==U C Q9-18 平板电容器,两极间距离为1.5cm ,外加电压39kV ,若空气的击穿电场强度为30kV/cm ,问此时电容器是否会被击穿?现将一厚度为0.3cm 的玻璃插入电容器并与两板平行,若玻璃的相对电容率为7,击穿电场强度为100kV/cm ,问此时电容器是否会被击穿?结果与玻璃片的位置有无关系?分析 加玻璃片后,电场被分成两部分,应分别计算出空气和玻璃中的电场强度,再判断是否有哪种介质中的场强超过了其击穿场强.可以证明结果与玻璃板的位置无关.解 未加玻璃前平板电容器内场强为kV/cm 30kV/cm 26V/cm 5.139<===d U E 因其量值小于空气的击穿电场强度,电容器不会被击穿.加玻璃后,设电容器极板的电荷面密度为σ,平行板电容器中电位移σ=D .设玻璃和空气中场强分别为1E 和2E ,则有r 01εεσε==DE 002εσε==D E玻璃厚为d 1,则空气层厚为d - d 1,得U d d E d E =-+)(1211由以上各式得kV /cm 48.4)(r111=-+=εd d d UE30kV /cm kV /cm 4.31)(r11r2>=-+=εεd d d U E即空气部分首先被击穿,然后全部电压加在玻璃板上,致使玻璃中场强为kV /cm 100kV /cm 1303.03911>==='d U E 玻璃部分也会被击穿.9-19一平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为S ,两板间距离为d ,其间充以相对电容率分别为r1ε、r2ε的两种均匀介质,每种介质各占一半体积,若忽略边缘效应,(1)与两种不同介质相对的两部分极板所带电荷面密度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求:21/σσ=?(2)试证此电容器的电容为⎪⎭⎫⎝⎛+=2210r r d S C εεε 分析 忽略边缘效应,电容器中的电场可视为无限大平行平面间的电场,从而可以确定两种不同介质中场强与极板电势差的关系,以及与两部分极板上的电荷面密度的关系,从而可知极板上的总电荷量.另一种思路是将充入两种介质后的电容器视为由两个电容器并联而成,直接应用并联电容器的计算公式.解1 (1)设电容器端电压为U ,两种介质中场强分别为E 1和E 2,由充满均匀介质的平行板电容器的场强与电压的关系可得dUE E ==21 (1)设1σ、2σ分别为两种不同介质对应部分极板上的电荷面密度,忽略边缘效应,电容器中的电场可视为无限大平行平面间的电场,则有r1011εεσ=E r2022εεσ=E (2) 代入(1)式可得 r2r121εεσσ=即两部分极板所带电荷面密度不相等.由(1)和(2)式可得极板上的总电荷量为)2()(2r2r1021εεεσσ+=+=d SU SQ 由电容器定义得 )2(210r r d S U Q C εεε+==解2 由并联电容器公式求总电容)2(22210201021r r r r d S d S d S C C C εεεεεεε+=+=+= 可见第二种方法计算简单,用第一种方法可对物理过程、电场电荷分布有更明确的概念.另外在第一种方法中亦可用介质中的高斯定理求解.9-20 一球形电容器,在外球壳的半径R 和内外导体间的电势差U 维持恒定的条件下,内球半径R '为多大时才能使内球表面附近的电场强度最小?并求这个最小电场强度的值.分析 导体表面附近的场强与电荷面密度成正比,而当极板间电势差恒定时,极板所带电荷量取决于电容C ,电容器的电容由电介质性质和几何因素决定,根据这些关系可以确定内球半径对内球表面附近电场强度的影响.解 球形电容器电容为R R R R C '-'=πε4 极板上带电量为RR UR R CU q '-'==πε4当外球壳的半径R 和极板间电势差U 恒定时,q 是内球半径R '的函数.内球表面附近的场强大小为)(42R R R RUR q E '-'='==πεεσ 即E 也是R '的函数.欲求场强E 的最小值,令0])(2[d d 22='-'-'='R R R RR RU R E 得 2RR =' 并有2R R ='时,0d d 22>'R E ,即2RR ='时,场强有极小值,且 RUE 4min =9-21 图9-21为水蒸气分子O H 2中氧氢原子核及核外电子云示意图.由于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故其为有极分子,电矩m C 102.630⋅⨯=-p .(1)水分子有10个正电荷及10个负电荷,试求正负电荷中心之距d=?(2)如将水蒸气置于N/C 105.14⨯=E 的匀强电场中,求其可能受到的最大力矩?(3)欲使电矩与外场平行反向的水分子转到外场方向(转向极化),问电场力作功多少?这功的大小为室温(300K )水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kT 23的多少分之一?在室温下实现水分子的转向极化,外加电场强度应该多大?分析 由电矩qd p =及已知的水分子电量可计算正负电荷中心之距d .由电偶极子在外场中受的力矩M E p ⨯=,θsin pE M =,可知,当p 与E 正交时力矩最大.当电矩与外场平行反向)180(︒=θ时,电场力的力矩作功将使θ减小,最后0=θ,注意到在此过程中0d <θ.如果这个功与室温下水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kT 23相比较是微不足道的,那么要使水分子在常温下实现极化,外电场作的功至少要等于平均平动动能才能克服热运动的干扰,这就要求外电场足够强.本题的目的在于启发在实际问题中综合各种物理因素的分析方法和数量级分析的方法.解 (1)由题意,水分子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形成一个电偶极子,电量 e q 10=, ∴ 电矩大小d e qd p )10(==正负电荷中心之距m 109.3106.110102.610121930---⨯=⨯⨯⨯==e p d 题9-21图中,OH 键距为m 10958.010-⨯,d 为这个距离的4%.(2)由电场力作用于电偶极子的力矩M E p ⨯=,力矩大小为θsin PE M =,︒=90θ,M 达极大.m N 103.9105.1102.626430max ⋅⨯=⨯⨯⨯==--PE M(3)力矩作功为⎰=θd M W ,本题中,当转向极化进行时,力矩作正功但0,<θd∴⎰︒-⨯==-=18025109.12d sin J PE PE W θθ 而T =300K 时,水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J kT k 2123102.63001038.12323--⨯=⨯⨯⨯==ε32630=Wkε可见在这样大小的外电场中,水分子的转向极化将被分子的热运动干扰,要实现转向极化,使︒=180θ的水分子也转到外电场的方向上 ,电场力作的功至少要等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平动动能k ε,从而外场场强值至少要达到N/C 105102.62102.62283021⨯=⨯⨯⨯=='='--p p W E k ε 9-22 平板电容器两级板相距3.0 cm ,其间平行地放置一层0.2=r ε的介质,其位置和厚度如图9-22(a)所示,已知A 板带负电、B 板带正电,极板上电荷面密度为3100C/m 1085.8-⨯=σ,略去边缘效应,求:(1)极板间各区域的D 、E ;(2)极板间距A 极1cm 、2cm 、3cm 处的电势(设A 板电势为零);(3)绘出x D -、x E -、x U -曲线;(4)介质表面的极化电荷面密度.解 (1)作如图9-22(a)所示的高斯面1S 和2S ,由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可以证明各区域D 相等,得2100c/m 1085.8-⨯==σD介质外场强 V /m 1000==εDE(3)x D -,x E -,x V -曲线如图9.22(b)所示.(4)介质表面的极化电荷面密度为C/m 10425.4)11(10-⨯=-='σεσr9-23 平板电容器两极间充满某种介质,板间距mm 2=d ,电压600V ,如果断开电源后抽出介质,则电压升高到1800V ,求:(1)介质的相对电容率;(2)介质上的极化电荷面密度;(3)极化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分析 断开电源后抽出介质意味着极板上的自由电荷电量保持不变,电位移σ=D 也不变,但是电场强度改变,电压也会改变.在计算有均匀各向同性电介质的平行板电容器之间的电场时,电场强度可以表示为0000εσεσ'-='-=E E E ,即自由电荷的电场和极化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的叠加,其中电介质对电场的影响以极化电荷面密度σ'的形式表现出来,反映了空间电场是自由电荷和极化电荷共同产生的;介质中的电场强度也可以直接表示为r00εεσ=E ,其中电介质对电场的影响以相对电容率r ε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反映了空间的电场是自由电荷和极化电荷共同产生的.这两种表现形式是等效的.解 (1) 由d U E 00=,dUE =,得相对电容率为 3600180000r ====U U E E ε (2)在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充满均匀电介质时,忽略边缘效应,得C/m 1031.5 )11( )11(600rr-⨯=-=-='εεσεσE(3)极化电荷的分布形成等量异号带电板,忽略边缘效应,得V /m 10650⨯='='εσE9-24 盖革计数器可用来测量电离辐射,它的正极是半径为1R 的金属丝,负极是半径为2R 的同轴圆柱面,当管内充以低压惰性气体,并使两极间建立起强电场,若有辐射粒子进入器壁时将使气体电离,在电子向正极运动的过程中,又会与其他气体原子产生碰撞电离,这样将有更多的电子到达正极并产生一个信号,记录下该辐射,假设m 104.1,m 10252261--⨯=⨯=R R ,管长m 10162-⨯=L ,两级间电势差V 6000=U ,低压惰性气体的相对电容率1r ≈ε,试计算此时阳极上的电荷量和电荷数.分析 由于12,R L R L >>>>,忽略边缘效应,可以把盖革计数器视为带等量异号电荷的无限长同轴圆柱面电容器.解 两级间场强为rE 02πελ=,方向沿径向指向阴极.电势差为 ⎰==211200ln 2d 2R R R R r r U πελπελ 则 120ln R R Uπελ2=阳极上电荷量为)1025/104.1ln(101660002ln 2622120----12⨯⨯⨯⨯⨯10⨯8.85⨯===ππελR R UL L q C 9104.8-⨯= 相应的电荷数为 101991025.5106.1104.8⨯=⨯⨯==--e q N9-25 圆柱形电容器是由半径为1R 的导体圆柱和与它同轴的导体圆筒构成的,圆筒的半径为2R ,电容器的长为L ,其间充满相对电容率为r ε的介质,设沿轴线单位长度上圆柱带电荷量为λ+,圆筒单位长带电荷量为λ-,忽略边缘效应,求:(1)介质中的电位移和电场强度;(2)介质表面的极化电荷面密度;(3)两极之间的电势差U ,从而求电容器电容.分析 已知电荷分布,由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可知介质中的D 和E ,由场强叠加原理可求出极化电荷的面密度.解 (1)由于电场具有轴对称性,以半径为r 作高为L 的同轴高斯面,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得L D rL λπ=⋅2rD πλ2=rr DE r 2επελπελε0=2==(1) (2)设介质内外表面单位长上的极化电荷分别为λ'和λ'-,在介质内,其内表面极化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的场强为rE 02πελ'-=' 根据场强叠加原理,在介质内电场是导体圆柱表面的自由电荷产生的电场和介质内表面极化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的叠加,即rr E E E 00022πελπελ'-='-= (2) 由(1)和(2)式解得)11(rελλ-='介质内外表面单位长的面积分别为22R π,12R π,则极化电荷面密度分别为)1(22r 11επλπλσ1--='-='-R R )1(22r22επλπλσ1-='='R R (3)电容器两极板电势差为=U ⎰⋅21d R R r E ⎰2==2112r 0r 0ln 2d R R R R r r επελεπελ电容为 12r 012r 0ln 2ln 2R R LR R LUQC επεεπελλ===9-26 在半径为R 的金属球外有一层外半径为R '的均匀介质层,设电介质的相对电容率为r ε,金属球带电量为Q ,求:(1)介质层内外的电场强度;(2)介质层内外的电势;(3)金属球的电势.分析 本题为球对称场,已知电荷分布由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可求出D 、E 分布.以无穷远电势为零由场强与电势的积分关系或电势叠加原理可求电势分布.解 (1)如图9-26,作半径为r 的球面为高斯面,由有介质的高斯定理得Q D r =24π24r QD π=在介质内,R r R '<< 2r 0r014r Q DE επεεε==在介质外,R r '> 224rQDE 00==πεε(2)介质内任一点的电势为⎰⎰'∞'+=R rR r E r E V d d 211⎥⎦⎤⎢⎣⎡'+'-=0R R r Q 1)11(14r επε (1) 介质外任一点电势为⎰∞==rrQ dr E V 0224πε(3)金属球的电势可由(1)式中令R r =得到,即⎥⎦⎤⎢⎣⎡'+⎪⎭⎫ ⎝⎛'-=R R R Q V 11114r 00επε 9-27 球形电容器由半径为1R 的导体球和与它同心的导体球壳组成,球壳内半径为3R ,其间有两层均匀电介质,分界面半径为2R ,相对电容率分别为1r ε和r2ε,如图9-27所示,求:(1)当内球所带电荷量为Q +时,电场强度的分布;(2)各介质表面上的束缚电荷面密度;(3)电容器电容.分析 本题电场为球对称的,已知电荷分布,可由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先求D ,再求E 的分布.束缚电荷分布在内外两层介质的四个表面上,因为各表面的曲率。

有电介质时静电场的高斯定理

有电介质时静电场的高斯定理

E1d1 E2d2
Q ( d1 d2 )
0S r1 r2
C Q0 0 r1 r2S U r1d2 r2d1
d1 d2
+- + +-
-+ -
+ S- + 1 +-
-+-
0
+-+ +-
+-+-E+1--++
E2
-+-+--
+-
0


1' 1' 2'
1
rr

9 – 3 有电介质时静电场的高斯定理
r
R2
R1
第九章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2)由上题可知
D

E
0 r 2π 0 rr
E1 2π 0 r R1
E2 2π 0 r R2
(r R1)
(r R2 )
1' 2'
( r ( r
R1 2π 0 r r 2π 0 r R1
C Q 2π U
单位长度电容
0 rl
C l
ln R2 R1
2π 0
r

ln
r C0
R2 R1
真空圆柱形 电容器电容
9 – 3 有电介质时静电场的高斯定理 第九章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的电介例质3 ,一它平们行的平相板对电电容容器率充分满别两为层厚r度1和各为r2d1,和极d板2
+-

电位移矢量 D 0 r E E (均匀各相同性介质)

phf第九章导体和电介质中的静电场ElectrostaticFieldin-精选文档

phf第九章导体和电介质中的静电场ElectrostaticFieldin-精选文档
12 6 4 3 . 14 8 . 85 10 6 . 4 10 6 708 . 1 10 F
通常取微法( F )、皮法(pF)作为电容的单位
1F=106F=1012pF

非孤立导体的电容
• 此时带电导体的电势不仅与自己所带的电荷有关,且与周 围导体的形状、位置及其带电状况带电体都有关系。即非
导体的静电屏蔽作用是自然界存在两类电荷与导体中存在
大量自由电子的结果。
从静电屏蔽的最后结果看,因为导体内部场强为零,电场
线都终止在导体表面上,犹如电场线不能穿透金属导体, 但这里的电场线代表所有电荷共同产生的电场。
§9-3
电容器(capacitor)的电容(capacity)
• 孤立导体的电容
孤立导体的电势与其电荷量不成正比。
• 采用静电屏蔽的原理来消除其他导体的影响 (参见 P95 例题 9- 2)球 A 在球 B的影响下电势发生了变化, 但两球的电势差恒保持不变
1 1 q 4 因此 0 V V r R 1 r R
1
q 1 1 V V r R 4 R 0 r 1
的场强 与该表面的电荷面密度成正比,方向垂直于表面:
E表面 en
0
这一结论对孤立导体和处于外电 场中的任意导体均适用
对孤立导体,表面各处的面电荷密度和该处表面的曲率有关。 一般而言,曲率大处,面电荷密度大。
§9-2
空腔导体内外的静电场
• 导体空腔内无带电体 • 不论导体空腔是自身带电还是
带电体的电荷分布无关。
• 腔外空间的电场由腔内带电体和外加电 场在外表面产生的感应电荷共同确定。
E P 0, EQ 0 EO 0

第九章静电场中的导体和介质部分习题分析与解答

第九章静电场中的导体和介质部分习题分析与解答

Q d d 1 2 U BA 0S d d 1 2 Q d d2 1 U AC 0S d 1 d 2
9-6 在真空中,将半径为R的金属球接地,与球心 O相距为r(r>R)处放置一点电荷q,不计接地导线上 电荷的影响。求金属球表面上的感应电荷总量。 解:金属球为等势体,金属 q’ 球上任一点的电势V等于点电 R q 荷q和金属球表面感应电荷q’ O 在球心处激发的电势之和。 r 而金属球接地,总电势为零。 所以球心处的电势为
解: (1)由于静电平衡时电荷只分布于导体的表面上, 故:球A在外表面带电QA=3.0 10-8 C,球壳B内表面 带电-QA= -3.0 10-8 C,球壳B外表面带电QA + QB = 5.0 10-8 C。 由电势的叠加,知球A和球壳B的电势分别为: Q Q Q 3 A A Q A B V 5 . 6 10 V A 4 R R R 0 1 4 0 2 4 0 3
QA qA VB 40R 3
R R Q 8 1 2 A 解得: q 2 . 12 10 C A R R R R R R 1 2 2 3 1 3
Q q 2 A A 得: V 7 . 92 10 V B 4 R 0 3
即,球A的外表面、球壳B的内、外表面所带的电荷 分别为:2.1210-8 C、 -2.1210-8 C、 -0.910-8 C.
( 1 ) Q r P ( 1 ) E ; n r 0 n 2 4 ( R d ) r ( 1 ) Q 8 2 r P 1 . 6 10 C m ; n 2 4 ( R d ) r
在介质内表面:
( 1 ) Q r P ( 1 ) E ; n r 0 n 2 4 rR ( 1 ) Q 8 2 r P 6 . 4 10 C m ; n 2 4 R r

第9章-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第9章-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感应电荷
E 加上外电场后 外 E外
把金属导体置于外电场 中,自由电子将产生宏 观定向运动,导体中电 荷按照外电场特性和导 体形状形成特定的分布
在外电场作用下,引起 导体中电荷重新分布而呈 现出的带电现象,称为
静电感应现象 Electrostatic Induction
问:这种静电感应的过程是否会一直进行下去?
辨析
0 一块无限大均匀带电导体薄板,电荷面密度为 0
问:在它附近一点的场强=?
解:由无限大带电均匀平面两侧的场强公式,得
二、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时的场强分布
导体外部近表面处场强 E
方向:与该处导体表面垂直
E

0
n
大小:与该处导体表面电荷面密度 成正比。 E(nˆ )
0

S


ES

S 0
ΔS
P
E

0


E内=0

讨论:导体表面附近的场强公式
E
0
指导体表面附近场点近旁的导体电荷面密度
一、静电感应 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
无外电场时
无外电场时,导体中 自由电子在金属内作无 规则热运动,而没有宏 观定向运动,整个导体 呈现电中性
无外电场时
导体的静电感应过程
E 外
加上外电场后
导体的静电感应过程
E 外
+
加上外电场后
导体的静电感应过程
E 外
+
+
加上外电场后
导体的静电感应过程
E 外
+ +
E 外
+ + + + +

9-1电介质导体电容

9-1电介质导体电容

大小反映了导体本身的电性质。
每升高单位电势所需要的电量。称为孤立导体的电容。 用C来表示。
Q C U
单位: 法拉
F
1F=106μF=1012pF
9.3.2、电容器
1、电容器
+Q -Q 导体B
导体 A
接地 +Q A +Q -Q B 说明:导体A、B组合在一 起, 具有储存电荷的能力; 储存电场的能力; 储存能量的能力; (1)电容器:导体A 、B组合在一起就构成电容器。
E 0, q 0
+Q
结论: 静电平衡下,导体所带电荷只能分布在导体表面上。 导体内无净余电荷。
2 空腔导体,带有+Q的电量
a、腔内无电荷
+ + + + + + + + + s + + + + +Q
1 S E dS q ,E 0 , q 0
导体内,任取高斯面S。
0
总是小于 0 , 合场强 E 的方向与E 的方向相同。
- - - - - -
E0 0 E r 0 r
q q0 (1 1
r
)
根据高斯定理:
取高斯面
S
1 s E dS 0 ( q0 q)
q0 1 1 s E dS 0 ( q0 q0 r ) 0 r
+ P +
+ +
U


r
E dl

R
r
Edr Edr
R


qdr 40 r r
2
R

q 40 r R
可见: U q
§9-3 电容和电容器
9.3.1 孤立导体的电容 孤立导体带电为+Q

普通物理学第五版第9章导体和电介质中的静电场章答案

普通物理学第五版第9章导体和电介质中的静电场章答案
´ EΔ S = EΔ S
结束 目录
在静电平衡时,内侧的合场强(导体内 部)应为零。 E内 = E1 + EΔ S = E1 EΔ S =0 ´
1E E1 = EΔ S = 2
F =σ Δ S E1 = σ Δ S eFra bibliotek202
结束 目录
9-4 一质量为 m、面积为S 的均质薄金 属盘 ,放置在一无限大导体平板上,平板 水平放置,最初盘和平板都不带电,然后逐 渐使它们带电。问电荷面密度增加到何值 时,金属盘将离开平板。
2
结束 目录
证:在导体表面取面元 Δ S 面元上电荷面密度为: σ
ΔS
σ 面元外侧场强为:E = e 0
E 内 =0 内侧场强: 面元外侧场强可视为面元Δ S在外侧所产 生的场强和导体其余部分电荷所产生的场 强E1之和,即: E = E1 + EΔ S
σ
面元Δ S还将在内侧所产生场强 EΔ S ´ 且
结束 目录
解:(1)内球电势为 1 q1 q1 q1+Q U1 = 4pe0 R1 R2 + R2
1×10-10 1×10-10 12×10-10 = 9.0×109 1×10-2 3×10-2 + 4×10-2 =3.3×102(V)
外球电势
q1 +Q 12×10-10 U2 = = 9.0×109× 4×10-2 4pe0 R3 =2.7×102(V)
q
q
d +q
结束 目录
q E+ =E = 4pe0 r2 E表面 = 2E+ cosq 2q cosq = 2 4pe0 r
E 表面
E+ E q r
q
σ E .dS = E表面 S cos1800 s E表面 Sσ =e 0 e0 E表面 = e0 q 2 cosq σ = 2pe0 r q d =r cosq = cos3q 2pd2

第9章导体和电介质中的静电场(精)

第9章导体和电介质中的静电场(精)

第第九九章章导导体体和和电电介介质质中中的的静静电电场场引言:一、导体、电介质、半导体导体:导电性能很好的材料;例如:各种金属、电解质溶液。

电介质(绝缘体):导电性能很差的材料;例如:云母、胶木等。

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二、本章内容简介三、本章重点和难点1. 重点(1)导体的静电平衡性质;(2)空腔导体及静电屏蔽;(3)电容、电容器;2. 难点导体静电平衡下电场强度矢量、电势和电荷分布的计算;第一节静电场中的导体一、静电感应静电平衡1. 静电感应(1)金属导体的电结构从微观角度来看,金属导体是由带正电的晶格点阵和自由电子构成,晶格不动,相当于骨架,而自由电子可自由运动,充满整个导体,是公有化的。

例如:金属铜中的自由电子密度为:nCu=8⨯1028(m-3)。

当没有外电场时,导体中的正负电荷等量均匀分布,宏观上呈电中性。

(2)静电感应当导体处于外电场E0中时,电子受力后作定向运动,引起导体中电荷的重新分布。

结果在导体一侧因电子的堆积而出现负电荷,在另一侧因相对缺少负电荷而出现正电荷。

这就是静电感应现象,出现的电荷叫感应电荷。

2. 静电平衡不管导体原来是否带电和有无外电场的作用,导体内部和表面都没有电荷的宏观定向运动的状态称为导体的静电平衡状态。

(a)自由电子定向运动(b)静电平衡状态3. 静电平衡条件(静电平衡态下导体的电性质)(1)导体内部任何一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导体表面处电场强度的方向,都与导体表面垂直。

(2)在静电平衡时,导体内上的电势处处相等,导体是一个等势体。

E证明:假设导体表面电场强度有切向分量,即τ≠0,则自由电子将沿导体表面有宏观定向运动,导体未达到静电平衡状态,和命题条件矛盾。

dUdU =0,=0E内=0,Eτ=0dldτ因为,所以,即导体为等势体,导体表面为等势面。

二、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电荷的分布1. 实心导体(1)处于静电平衡态的实心导体,其内部各处净电荷为零,电荷只能分布于导体外表面。

静电场中的导体

静电场中的导体

一、静电感应
1.静电感应 静电感应
r E0
r E 0 r ′ r Er
=0
r E′
r E = E0 + E′ 内
无外场时自由电 子无规运动: 子无规运动: 电子气” “电子气”
r 在外场 E 0 中 无规运动; 1. 无规运动; 2. 宏观定向运动
导体内电荷重新分布 r' 出现附加电场 E 直至静电平衡
∴U R3
−q Q+q Q+q = + + = 4πε 0 R3 4πε 0 R3 4πε 0 R3 4πε 0 R3 q
1 q q q +Q UR1 = − + 4πε0 R R2 R 1 3
q +Q UR3 = 4πε0R 3
(2)两球的电势差为 )
R3
R R 1 2
q 1 1 UR1 −UR3 = − 4 0 R R πε 1 2
1 1
−q Q+q ∴U R1 = U 0 = + + 4πε 0 R1 4πε 0 R2 4πε 0 R3 q
同理球壳内外表面的电势分别为: 同理球壳内外表面的电势分别为: q −q Q+q Q+q ∴U R2 = + + = 4πε 0 R2 4πε 0 R2 4πε 0 R3 4πε 0 R3
01
=
1 4 πε
0
q L
感应电荷Q在O点电势:
q L
O R
U 02 =
=
∫∫
S
1
1 σ ′dS = 4πε 0 R 4πε 0 R
∫∫
S
σ ′dS
4πε 0
Q ⋅ R

大学物理第九章导体和介质中的静电场

大学物理第九章导体和介质中的静电场

第九章导体与介质中的静电场Electrostatic field in conductor and dielectric §9-1,2静电场中的导体§9-3电容器的电容§9-6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9-8 静电场的能量§9-1,2静电场中的导体一、导体的静电平衡( electrostatic equilibrium )1.导体绝缘体半导体1)导体(conductor)导电能力极强的物体(存在大量可自由移动的电荷)2)绝缘体(电介质,dielectric)导电能力极弱或不能导电的物体3)半导体(semiconductor)导电能力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物体EE E E iii E e E q F 导体静电平衡条件:导体内任一点的电场强度都等于零Ei E E2. 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导体的内部和表面都没有电荷作任何宏观定向运动的状态.导体的静电平衡状态:静电感应E* 推论(静电平衡状态)证:在导体上任取两点p , ql d E V V i qpq pqp V V 0i Epq导体静电平衡条件:2)导体表面任一点场强方向垂直于表面1)导体为等势体,导体表面为等势面否则其切向分量将引起导体表面自由电子的运动,与静电平衡相矛盾。

3.导体上电荷的分布1)当带电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时,导体内部处处没有净电荷存在, 电荷只能分布于导体的表面上.qdV iiV证明:在导体内任取体积元dV由高斯定理体积元d v 任取导体带电只能在表面!iiqS d E 01 ,0 i E dVn e En e E E S d e E S d E nS E 0S2).导体表面附近的场强方向与表面垂直,大小与该处电荷的面密度成正比.ne ES结论:孤立的带电导体,外表面各处的电荷面密度与该处曲率半径成反比,410R Q V RRrr R ,44,22rRr R rR q Q r R R rQq1)导体表面凸出而尖锐的地方(曲率较大)电荷面密度较大2)导体表面平坦的地方(曲率较小)电荷面密度较小3)导体表面凹进去的地方(曲率为负)电荷面密度更小rq V r 041rq R Q V V R r 004141l d E 导体内,0l d E 腔沿电场线l d E (违反环路定理)在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空腔内各点的场强等于零,空腔的内表面上处处没有电荷分布.ld E l d E l d E导体内腔沿电场线二、空腔导体(带电荷Q )1 腔内无电荷,导体的电荷只能分布在外表面。

大学物理课件第九章

大学物理课件第九章

R2
34
仿以上两种方法,同学们可自行计
算得如下结果
q
q qQ
Ur 2 40r2 40R2 40R3
静电场中的导体
qQ
U r3 40R3
(3)接地后
q
ε E1=4π
r2
0
E2 = 0
E3 = 0
静电场中的导体
qQ
U r4 40r4
R2 R1
q q R0
7 静电屏蔽
静电场中的导体
球体的电势
方法一:
U r1 E dl
r1

R1
E1

dr

R2
E2
dr
r1
R1

R3
E3

dr


E4

dr
R2
R3

R2 R1
q
4 0r22
dr

qQ
R3
4 0r42
dr
qQ
q q qQ
F
F
电偶极矩趋于外电场的方向
有极分子的无序排列
注意
介质表面出现极化电荷,介质内产生极化电场
1)极化作用将在电介质表面产生束缚电荷;
2)束缚电荷产生附加电场 E.
二、电极化强度
1. 电极化强度: 在电介质中任取一宏观小体积V :
无外场 介质不极化
p0
有外场 介质被极化 p 0
定义: P p
l
VP VQ
与导体是一等势体矛盾.
P+
(2) 腔内有带电体+q :
腔体内表面所带的电量和腔内带电体所带的电量等量异

第九章1导体的静电感应讲解ppt课件

第九章1导体的静电感应讲解ppt课件

高斯面 S
s
1
s E内 dS 0
q内
1
0
dV
静电平衡条件 E内 0
0
净电荷只分布于外表面.
0
净电荷只分布 于外表面.
0
0
实验:一种极酷的发型!
2)空腔导体(有内、外表面),腔内无电荷
包围内表面的高斯面S
s
s
E内
dS
1
0
q内
1
0

内dS
表面
0

静电平衡:导体上的电荷不再移动。 (1)静电平衡时的电场强度条件
E=++0+++ E
①达到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
如果到体内的电场强度不为零,导体内的电子将
反证法: 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移动,不是静电平衡状态。
②达到静电平衡时,导体表面的场强处处与表面垂直。
反证法:
如果到体表面处的场强不与导体表面垂直,导体表面的 电子将受到沿表面方向电场力的作用而移动,不是静电平衡 状态。
+ + +
导体达到静电平衡
E外
+ + +
+
+
+
+ +
+
+
静电感应的结果:导体上的电荷不再作定向移动 ——静电平衡
感应电荷
导体达到静电平衡 E感
E内 E外 E感 0
+ + + + +
+ E外
+ + + +
感应电荷
导体的静电感应结果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1第九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9-1 导体和电介质【基本内容】一、导体周围的电场导体的电结构:导体内部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即自由电子。

静电平衡状态:导体表面和内部没有电荷定向移动的状态。

1、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1)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0=内E; (2)导体表面的场强和导体表面垂直。

2、静电平衡推论(1) 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宏观体积元内)无净电荷存在; (2) 静电平衡时,导体是一个等势体,其表面是一个等势面。

3、静电平衡时导体表面外侧附近的场强εσ=E4、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的电荷分布(1) 实心导体:电荷只分布在导体表面。

(2)空腔导体(腔内无电荷):内表面不带电,电荷只分布在导体外表面。

(3)空腔导体(腔内电荷代数和为q ):内表面带电q -,导体外表面的电荷由电荷的守恒定律决定。

5、静电屏蔽导体上电荷分布的结果,使空腔内部电荷的运动不影响导体外部的电场;导体外部电荷的运动,不影响导体空腔内部的电场。

二、电介质与电场1、电介质的极化(1)电介质的极化:在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表面和内部出现束缚电荷的现象。

(2)极化的微观机制电介质的分类:(1)无极分子电介质——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电价质;(2)有极分子电介质——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的电介质。

极化的微观机制:在外电场作用下,(1)无极分子正、负电荷中心发生相对位移,形成电偶极子,产生位移极化;(2)有极分子因有电偶矩沿外电场取向,形成取向极化。

2、电介质中的电场 (1)电位移矢量E Dε=其中ε——介电质的介电常数,0εεεr =,r ε——介电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2)有电解质时的高斯定理∑⎰=⋅0q S d D S,式中∑0q 指高斯面内自由电荷代数和。

【典型例题】【例9-1】三个平行金属板A 、B 和C ,面积都是200cm 2,A 、B 相距4.0mm ,A 、C 相距2.0mm ,B 、C 两板都接(1)求B (2【解】(1A 板的电位为U 即所以221212σσσ==d (3)将(3)式代入(1)式,得S Q /31=σ(4)由(4)式可求得B 板上的感应电荷为C Q S Q 7110.13/-⨯-=-=-=σ同理可得C 板上的感应电荷为C Q S Q 7220.23/2-⨯-=-=-=σ(3)由(2)式可求得A 板上的电位为V d SQd d E U A 310101111025.23⨯====εεσ 【讨论】导体接地的含义主要有两点:(1)导体接地后与地球同电势,一般定义为电势零点。

(2)带电导体接地,接地线提供了与地球交换电量的通道,至于电荷向哪流动,取决于导体接地前的电势是高于大地,还是低于大地。

当导体的电势高于大地时,接地后将有正电荷由导体流向大地,直到导体与大地电势相等为止。

【例9-2】 半径为R ,带电量为q 的金属球,浸于相对介电常为εr 的油中。

求: (1) 球外电场分布。

(2) 极化强度矢量。

(3)金属球表面油面上的束缚电荷和束缚电荷面密度。

【解】 (1)求电位移矢量 取半径为r 的球面为高斯面,则第九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3(2由介质性质方程(3∧-=-=r r q E P r r r204)1()1(πεεεε(4)求束缚电荷及束缚面电荷密度2/4)1(cos rq P P n P r r πεεθσ--=-==⋅=q r dS r q S d r r q S d P q r S r r S r r )11(4)1(4)1(222'-=-=⋅--=⋅-=⎰⎰⎰∧επεεπεε 【讨论】电介质问题求解方法:所涉及的物理量:q P E D '',,,.,σ求解方法:(1)求电位移矢量∑⎰=⋅0q S d D S,(2)求电场强度E ED rεεε==0,(3)求极化强度矢量E P r )1(0-=εε,(4)求束缚电荷面密度θσcos /P n P =⋅= ,(5)求束缚电荷⎰⋅-='S d P q 。

【分类习题】【91】 大小为25C N /提示:将地球【9-2】 为0E 图7-2【9-3】 分别带电1Q 和2Q (1) 求A 、(2) 如【9-4】有两块面积均为S 的相同金属板,两板间距离为d ,S d <<2,其中一块金属板带电量为q ,另一块金属板带电量为q 2,求两板间的电势差。

【9-5】在半径为R 的金属球之外包有一层均匀介质层,介质层的外半径为/R 。

设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为r ε,金属球带电为Q ,求: (1) 介质层内外的场强分布; (2) 介质层内外的电势分布。

§9-2 电容 电容器【基本内容】一、孤立导体的电容:表征导体容电能力的物理量。

Uq C =二、电容器及其电容实际孤立导体是不存在的,导体周围有其它物体时,其电势将发生变化,从而其电容随周围物体的性质而变化。

电容器的电容:BAU U q C -=电容器中一般充满电解质,电解质的作用有两个: (1) 增大电容;(2) 增强电容器的耐电压能力。

三、电容器的串联与并联串联:nC C C C111121++= 并联:n C C C C ++=21四、常见电容器的电容1、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dS C r εε0=2、球形电容器的电容122104R R R R C r -=επε3、柱形电容器的电容 )/ln(2120R R L C r επε=五、电场的能量1、电容器的储能222121CU C Q W ==第九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52、电场的能量、能量密度电场的能量密度:E D E e ⋅==21212εω 电场的能量:⎰=V e dV W ω【典型例题】【例9-3】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为S ,间距为d )中间有两层厚度各为1d 和2d 的均匀介质,介电常数分别为1ε和2ε,如图例7-3法一;按定义设极板带自由电荷Q ,大小SQD =别为S Q E 11ε=和E 1=势差为21212211d E d E U =+=按定义122121εεεεd d S U QC +==法二:按电容器的连接将整个电容器看成两个充满介质1ε和2ε的电容器的串联,两个电容器的电容分别为111d SC ε=,222d SC ε=由串联公式21111C C C += 可求得上面答案。

按定义求电容的方法:(1)设两极板分别带电+q 、-q ,(2)求两极间的电场,(3)求两极间的电势差,(4)求电容。

【例9-4】 求半径为R 。

、体电荷密度为ρ的均匀带电球体的静电能。

【解】 以半径为r 的球面为高斯面,则:24r E S d E Sπ⋅=⋅⎰⎰当r>R 时:∧==∑rr R E R q2033334ερρπ内当r<R 时:∧==∑rr E r q3334ερρπ内电场能量密度: 221E e εω=当r<R 时:02218ερωr =当r>R 时:406218r R ερω=电场能量5202462020220154418418R dr r r R dr r r dVdV dV W R RRR e ρεππερπερωωω=⋅+⋅=+==⎰⎰⎰⎰⎰∞∞0r(2)保持极间电压不变时221CU W =第九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7抽出电介质前: 202112121U d S U C W r εε== 抽出电介质后: 202222121U dS U C W ε==电容器储能的改变量:0)1(22012<-=-=∆r dSU W W W εε电介质抽出后,极板电量改变:0)1(012<-=-=∆r dSUU C U C Q εε电源作功:0)1(20<-=∆=r dSU QU A εε电源由能量守恒定律:)1(20>-=-∆=⇒∆=+r dSU A W A W A A εε电源外电源外【分类习题】【9-6】平行板电容器电容pf C 100=,面积2100cm S =,两板间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r ε6的云母片,将它接到V 50电源时,求:(1) 云母片中场强大小; (2) 导体板上自由电荷。

【9-7】来顿瓶是一内外贴有金属膜的圆柱形玻璃瓶。

设玻璃的相对介电常数为 5.0,击穿电场为m V /105.17⨯。

如玻璃瓶内径为cm 8,玻璃厚为mm 2,金属膜高为cm 40。

求:(1) 来顿瓶的电容。

(2)它最多能储存多少电量?(提示:内径处最先达到击穿电场)。

【9-8】两根无限长平行直导线相距为d ,半径均为R ()d R <<。

求该导体组单位长度的电容。

【9-9】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电介质叫做 电介质,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发生相对位移,形成 。

【9-10】当平行板电容器板间为真空时,其电容为0C ,板间场强为0E,电位移为0D 。

(1)如两板与一端电压相连,再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r ε的电介质,则电容为 ,场强为 ,电位移为 ;(2)如充电后将电源断开,再充满(1)中电介质,则电容 为,场强为 ,电位移为 。

【9-11】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r ε的电介质,若极板上自由电荷面密度为σ,求电介质的电位移和场强。

【9-12】 电容器1和2串联后充电。

(1)保持连接电源,在电容器1中充满电介质,则电容器2上的电势差【9-22】 相距甚远的、半径均为cm 10的两导体球,分别充电至V 200和V 400,然后用一细导线连接使其电势相等。

求等势过程静电力的功。

【9-23】 空气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为S ,两极板间距为d ,如极板间电势差为U 。

求两极板间引力。

【9-24】 电容为C 的空气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距为d ,充电后极板间作用力为F ,求: (1) 极板间电势差;(2)极板上电荷量。

分类习题答案【9-1】 (1)正电荷,210313/1085.8).2(,/104.4m C m C --⨯⨯【9-2】 00002,2εσεσ+-E E 图7-3Q1Q 2BDC图7-14图7-15(a )AB C第九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9【9-3】0,,,0;2,2,2,21121122121SQ S Q S Q Q S Q Q S Q Q S Q Q -+--+【9-4】S qd02ε 【9-5】 (1))(0R r <,)(4/20R r R rQ r <<επε,)(4/20R r rQ >πε(2))(4)11(4/0/0R r R Q R R Q r<+-πεεπε,)(4)11(4//0/0R r R RQR r Q r <<+-πεεπε,)(4/0R r rQ >πε【9-6】 (1)m V /1042.93⨯ (2)C 9105-⨯【9-7】 F 91028.2-⨯,C 5107.6-⨯【9-8】 Rd ln 0πε【9-9】 无极,偶极子【9-10】 000,,D E C r r εε,000,/,D E C r r εε【9-11】 r εεσσ0,【9-12】 (1)增加,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