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V期临床试验总结PPT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I期临床试验》课件
![《I期临床试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90cc6b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3.png)
治疗效果不满意
重新设计试验方案、改进治疗方案、完善受试 者管理,保证试验数据的充分、客观。
I期临床试验的意义与前景展望
临床应用前景
通过I期试验,了解药物对患者 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为后续的 临床试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发展现状
近年来,I期临床试验的研究对 象不断拓展,新型药物的出现, 推动药物研发领域得到了革命 性的发展。
I期临床试验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疗效不佳
重新设计试验方案,准确评 估指标,优化治疗方案。
不良反应
对药物的毒副作用进行监测, 合理调整剂量和用药时间, 保障受试者的健康安全。
受试者退出
与受试者建立良好的沟通, 有效减少受试者退出,保障 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缺失
加强监测与管理,制定完善的试验流程和数据 采集方案。
I期临床试验的设计与实施
研究对象选择
选择健康志愿者或患者,评估新药物的安全性和耐 受性,确认是否合适进入下一期试验。
实验设计
确定选择的药品剂量、用药频率,建立安全性监控 体系、确定试验期限。
伦理审查
确保试验过程遵循伦理道德标准,受试者能够理解 试验的目的、方法和风险。
招募受试者
通过医院、广告和研究人员等途径,招募符合条件 的患者。
I期临床试的结果分析
1试者对药物的反应,并选择最佳剂量。
3
早期疗效评价
4
评估新药物对疾病的效果,通常通过临 床标准评估和影像学观察。
安全性评价
评估药物对人体的不良反应情况,包括 药效低下、副作用等。
药代动力学研究
衡量新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过程, 确定药物的剂量和剂型。
《I期临床试验》PPT课件
欢迎来到我们的PPT课件,我们将带您深入了解I期临床试验。
I期临床试验精演示精品PPT课件
![I期临床试验精演示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09508fcf84b9d528ea7ad3.png)
3. 不良反应评价
A型: 由药效引起,或与其它药物相互 作用引起得。
B型: 特异性反应。
III期临床试验
▪ II期的延续,扩大的临床试验,完成300病
例临床试验。
▪ 目的:在较大范围内评价新药的有效性和
安全性。
IV期临床试验
▪ 即上市后临床试验,又称上市后监测。
▪ 目的:进一步考察新药的安全有效性。
I期临床试验
▪ 目的:研究人对新药的耐受程度,了解新
药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为II期临床 提供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在健康志愿者 身上试验。
▪ 1. 人体耐受性试验
▪ 2. 药代动力学试验 在健康志愿者进行药
动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测定。
▪
II期临床试验
▪ 目的:确定药物疗效适应症和副作用,
对该药安全有效性作出初步评价。
血药浓度监测
一、靶效应、靶浓度
▪ 靶效应――临床药物治疗的终点
▪ 药物作用与靶器官后产生的效应。此效应可为
治疗的目的或终点,也可以是一个代用的或中 间的治疗指标。
▪ 靶浓度――药物治疗的中间性终点
▪ 靶浓度:与用药目的(治疗终点)有规律性及
半定量关系的血药浓度,在无合适治疗终点或 靶效应时可作为药效指标。
▪ 三、TDM的方法 ▪ HPLC ▪ 荧光法 ▪ 放射免疫法 ▪ 荧光偏振免疫法
▪ 四、TDM的注意事项
▪ 1. 测试技术和方法必须具有高灵敏性 ▪ 2. 血药浓度测定,必须正确认识其临床意义和价值 ▪ 3. 必须掌握好采药时间 ▪ 4. 目前测定的多是药物总浓度,测定游离药物浓度
意
▪ 义更大 ▪ 5. 有些药物的代谢产物具有活性 ▪ 6. 药物的旋光性 ▪ 7. 样本必须及时测定。
药品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与总结报告课件PPT
![药品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与总结报告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0a61f7154693daef5ff73db4.png)
6 口服固体制剂
生物等效性试验(18~24例)
为尽可能避免或减少由于各种因素干扰而造 病例数按《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试验组应≥300例,未具体规定对照组的例数。
(特殊情况需经SFDA审批)
显效(Markedly Improvement):以上四项中有一项未恢复正常。
(每个适应症不小于60对)
成的误差,排除非药物因素对新药临床评价的影响,
4. 病例数估计
❖ 根据试验需要,按统计学要求估计试验例数。
P1×(1- P1)+ P2×(1- P2) N = ———————————————×F()
( P2- P1)2 N = 估算的应试验病例数 P1= 标准药(对照药)估算的有效率,假设P1=90% P2= 试验药预期优于标准药时的有效率,假设P2=95% = 一类误差(Type I Error)常定为0.05 = 二类误差(Type II Error)常定为0.10,1- =0.90 F()=10.5,可查表得到。
比较试验) 用单盲法。
双盲法试验 (Double Blind Trial Technique)
受试者、研究者、参与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的医务人员、 监查员、数据管理人员、统计分析人员均不知治疗分 配程序,即受试者所属组别。
双盲原则应始终贯彻于全试验过程,从随机表产生、 编制盲底、药品编码、受试者入组、研究记录和评价、 监查、数据处理直至统计分析,均须保持盲态。
3)对照药选择:
➢ 阳性对照
所选对照药物应符合以下要求:
☆应选公认、有效、已获准上市的药物;
☆首选同类药物,相同剂型、相同给药途径者;
☆若选国外产品,应为已获准我国审批进口者
(合法性、科学性)。
➢ 安慰剂对照 常用于轻症或功能性疾病患者;
药品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与总结报告课件PPT
![药品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与总结报告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80799a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00.png)
02
伦理原则
遵循伦理原则,保障原则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指导原则,确保试验的合法性和合 规性。
02 药品临床试验方案设计
试验目的与假设
总结词
明确、具体、可行
详细描述
试验目的应清晰明确,具体可行,并能够支持药品研发的目标。假设应基于科 学依据,具有可验证性,并能够为试验结果提供明确的判断标准。
对药品的风险和效益进行分析,为药 品上市提供依据。
根据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对药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研究局限性
分析试验的局限性,如样本量、试验设计、数据质量等方面 的问题。
展望
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如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的方 向、改进试验设计等。
05 药品临床试验案例分析
已有药品的拓展适应症临床试验是为了验 证药品在新的适应症上的疗效和安全性。 这一阶段的试验需要针对新的适应症进行 设计,并对已有数据进行分析和验证,以 支持药品在新的适应症上的应用。
案例三: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总结词
全球性、协作性、一致性
详细描述
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是为了评估药品在全球 范围内的疗效和安全性,确保药品在不同地 区和国家都能得到一致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这一阶段的试验需要遵循国际通用的试验 设计和实施标准,加强协作和沟通,确保数 据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目的
确保药品在上市前具备安全性和 有效性,为药品注册和上市提供 科学依据。
药品临床试验的阶段与分类
阶段
药品临床试验通常分为I、II、III、IV 四个阶段。
分类
根据试验目的,药品临床试验可分为 探索性试验和确证性试验。
药品临床试验的基本原则
01
生物医药行业临床试验培训ppt
![生物医药行业临床试验培训ppt](https://img.taocdn.com/s3/m/5ec01eb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5.png)
研究报告的结构与内容
标题页
包括研究标题、研究人员姓名和单位、研究资助 来源等信息。
摘要
简要概述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引言
阐述研究背景、目的和研究问题。
研究报告的结构与内容
方法
详细描述试验设计、研 究对象、数据采集和分
析方法。
结果
客观呈现试验结果,包 括表格、图表等形式。
讨论
对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提出可能的机制和意
持续改进
根据质量控制结果和经验反馈,持续改进临床试验过程和方法,提高试验质量和效率。
05
临床试验总结与报告
试验总结的撰写与审核
总结撰写
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全面、 准确地记录试验过程、数据分析
和结果。
审核流程
由资深研究人员或专家对总结进 行审核,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准
确性。
修改和完善
根据审核意见,对总结进行必要 的修改和完善,提高报告质量。
目的
临床试验旨在为药物或医疗设备 的上市批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 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临床试验的阶段和类型
阶段
临床试验通常分为四个阶段:I期、II 期、III期和IV期。每个阶段的目的和 试验对象有所不同。
类型
临床试验可根据目的分为治疗性试验 、预防性试验、诊断性试验和流行病 学试验等。
临床试验的法规和伦理要求
内容选择
根据临床试验的要求和参与人员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包括临床试验设计 、伦理审查、数据采集与分析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方法选择
根据培训内容和目标,选择适合的培训方法,如讲座、案例分析、模拟操作等,确保培 训效果的有效传递。
培训效果评估与改进
要点一
临床试验设计总结培训课件
![临床试验设计总结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94fd5d6529647d26285273.png)
——C Radhakrishna Rao
临床试验设计总结
2
临床试验的定义
• 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 在人类对象进行的任何意在发现或证实一 种试验用药品的临床、药理学和/或其他药 效学作用;
– 和/或确定一种试验用药品的任何不良反应 ;
– 和/或研究一种试验用药品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以确定药物的安全性和/或有 效性的研究。
• I期是解决药物对人的安全问题。试验一般在志愿 者身上进行。但有时,如放射治疗等,则必需是 在病人身上进行。
• I期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单一剂量。通常采用药 物递增试验,估计在达到病人不能接受的毒性前 的最大剂量。
31条:
• 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 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为 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临床试验设计总结
8
IV期临床试验
• IV期在研究结果经有关部门批准,新药在 市场上销售后,仍然要进行不良反应的调 查,以及长期的病死率和死亡率的研究。
31条:
• 新药上市后应用研究阶段。其目的是考察 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 应,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 益与风险关系以及改进给药剂量等。
替代指标
• 替代指标是指在直接测定临床效果不可能时 ,用于间接反映临床效果的观察指标。
• 替代指标所提供的用于临床效果评价的证据 的强度取决于:
– 替代指标与试验目的在生物学上相关性的大小; – 从临床试验中获得的药物对替代指标的影响程度
与药物对临床效果的影响程度相一致的证据。
临床试验设计总结
23
• 区组的大小要适当,太大易造成组间不均 衡,太小则易造成同一区组内受试者分组 的可猜测性。
临床试验设计总结
2
临床试验的定义
• 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 在人类对象进行的任何意在发现或证实一 种试验用药品的临床、药理学和/或其他药 效学作用;
– 和/或确定一种试验用药品的任何不良反应 ;
– 和/或研究一种试验用药品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以确定药物的安全性和/或有 效性的研究。
• I期是解决药物对人的安全问题。试验一般在志愿 者身上进行。但有时,如放射治疗等,则必需是 在病人身上进行。
• I期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单一剂量。通常采用药 物递增试验,估计在达到病人不能接受的毒性前 的最大剂量。
31条:
• 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 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为 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临床试验设计总结
8
IV期临床试验
• IV期在研究结果经有关部门批准,新药在 市场上销售后,仍然要进行不良反应的调 查,以及长期的病死率和死亡率的研究。
31条:
• 新药上市后应用研究阶段。其目的是考察 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 应,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 益与风险关系以及改进给药剂量等。
替代指标
• 替代指标是指在直接测定临床效果不可能时 ,用于间接反映临床效果的观察指标。
• 替代指标所提供的用于临床效果评价的证据 的强度取决于:
– 替代指标与试验目的在生物学上相关性的大小; – 从临床试验中获得的药物对替代指标的影响程度
与药物对临床效果的影响程度相一致的证据。
临床试验设计总结
23
• 区组的大小要适当,太大易造成组间不均 衡,太小则易造成同一区组内受试者分组 的可猜测性。
临床试验(I期)的设计ppt参考课件
![临床试验(I期)的设计ppt参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522517daef5ef7bb0d3c20.png)
20
单次给药剂量递增方案(爬坡试验)
(1) 费氏递增法(改良 Fibonacci 法): 开始递增快,以后按+1/3递增: +100%,+67%,+50%,+30%~+35%(以后均按 +1/3 递增)
(2)定比递增法: +1/1危险,+1/3太慢,+1/2也少用
I 期临床试验的剂量递增方案
试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9
严重不良事件记录
临床研究批准号 医疗机构及专业名称 报告单位名称 报告时间
药物名称、类别、剂型
临床研究类别
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疾病诊断
SAE情况:□导致住院 □延长住院时间 □伤残 □功能障碍
□导致先天畸形 □危及生命或死亡 □其它
发生时间:
年
月
日
严重程度:□轻度
□中度
□重度
试验药物:□继续用药 □减小剂量 □药物暂停后又恢复 □停用药物
I期临床试验的设计与实施
2020/4/2
1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02.12.1起施行)
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 化学药品注册分类 生物制品注册分类
化学药品注册分类
1. 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 2. 改变给以药途径且尚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 3. 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4. 改变已上市销售盐类药物的酸根、碱基(或者金属元素),但不
2020/4/2
30
症状定量:评价受试者的自我感觉、副作用
1. 问卷(questionnaire):所用工具为量表(scales) - 根据测验的性质、用途而编制,经过标准化的统计学处理(信度、效 度及项目分析) - 量表结构明确,包括很多具体问题由受试者作答,并换算为数量值。 自陈量表(self-report inventory) 是非式:对问题回答“是”或“否” 二择一式:对两个内容相反的问题,让受试者选择其一 等级式:对某一问题分为不同等级作答
生物医药行业临床试验培训ppt
![生物医药行业临床试验培训ppt](https://img.taocdn.com/s3/m/2f1bb64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65.png)
确保受试者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自愿 参加,签署知情同意书。
入选排除标准
制定明确的入选排除标准,确保受试 者的适宜性和安全性。
试验数据采集与质控
数据采集方法
采用标准化的数据采集方法,确 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质控措施 实施严格的数据质控措施,包括数 据核查、纠正和备份等。
统计分析
运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试验数 据进行处理和解读,为试验结论提 供科学依据。
详细描述
临床试验通常分为四个阶段:I期试验是在少数健康志愿者中进行的安全性评估;II期试 验评估疗效和安全性,通常在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中进行;III期试验在更大规模的人群 中评估疗效和安全性;IV期试验则是在上市后对药物进行长期监测。此外,还有适应性
临床试验和篮式临床试验等类型,以满足不同药物研发的需求。
02
临床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原则与要素
01
02
03
科学性
确保试验设计基于科学原 理,合理设置对照组和实 验组,以获得可靠的结果 。
伦理原则
遵循伦理原则,保护受试 者的权益和安全,避免任 何形式的伤害。
实用性
试验设计应考虑实际应用 ,确保试验结果能够为临 床实践提供指导。
随机化与盲法试验
随机化
确保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不同的 处理组,以减少偏差和偏见。
临床试验的法规与伦理
• 总结词:临床试验必须遵循严格的法规和伦理标准,确保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国际上常用的法规有《赫尔辛 基宣言》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等。
• 详细描述:临床试验是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循严格的法规和伦理标准。这些法规和伦理标准旨在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确保临床试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国际上常用 的临床试验法规包括《世界医学大会赫尔辛基宣言》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等。这些法规要求临床试验必须经过伦理审查,确保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保障受试者的隐私和安 全,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严格的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同时,研究者也需遵守法规和伦理标准,确保临床试验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Ⅳ期临床试验的设计ppt课件
![Ⅳ期临床试验的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f8eeabde80d4d8d05a4f54.png)
一、目的:
• 2期和3期:将试验药物用于特定病人, 评价产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 4期:在广泛人群中(包括在2期3期中 没有包括的特殊人群患者),进一步地 评价药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包括发现 少见的不良反应、对用药剂量的调整等。
ppt课件.
16
试验的要点
二、试验的设计
• 2期和3期:随机、对照、双盲 • 4期:大样本、多中心、非随机、开放
能导致心律失常 14
案例及常见问题
加替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多中心Ⅳ期 临床试验
• 病例数:试验共入选病例1477 例 • 试验结果:加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呼吸道
感染和尿路感染临床疗效满意、耐受性良好, 但对药物相关糖代谢紊乱应予重视。 • 药物相关血糖升高发生率为3.2%
ppt课件.
15
试验的要点
疗的影响等
ppt课件.
2
Ⅳ期临床试验的设计
• 相关法规
• 案例及设计要点
•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 的Ⅳ期临床试验
ppt课件.
3
谢谢!
ppt课件.
4
一、国内法规对Ⅳ期临床试验的要求
1、《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 申请新药注册,应当进行临床试验(监测期)
• IV期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后应用研究阶段。其 目的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的疗效和 不良反应,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 利益与风险关系以及改进给药剂量等。
• 对本研究试验药成分头孢噻肟和/或 舒巴坦钠,或其它头孢菌素、β内酰 胺酶抑制剂类药物及青霉素过敏者, 有食物过敏史或高度过敏体质者。
• 心功能不全者,晚期肿瘤患者或血液
疾病患者。
ppt课件.
妊娠和哺乳
过敏反应 特殊人群
临床试验PPT课件(2024版)
![临床试验PPT课件(2024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e929d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2.png)
什么是盲底?
❖ 盲底是在临床试验中采用随机化方法确定的 每个受试者接受何种处理(试验组或对照组) 的随机安排。也可以通俗地说是受试者的详 细分组情况。
❖ 双盲试验中每个盲底中有三个信封:①药物 编号盲底,供药物编码用;②第一次揭盲盲 底;③第二次揭盲盲底。
应急信件何时拆阅及处理?
❖ 随试验用药物下发到主要研究者手中的应急 信件只有在该受试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时, 需立即查明所服药物的种类,此时,研究单 位的负责研究者应拆阅应急信件,即紧急揭 盲。
❖ II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其目 的是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 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括为III期临床试验研究 设计和给药剂量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 III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确证阶段。其目的是进一 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 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获得批 准提供充分的依据。
❖ 药物临床试验方案由研究者和申办者共同商 定并签字和注明日期,报伦理委员会审批后 实施 。
临床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
❖ 临床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必须遵循对照、 随机和重复的原则,这些原则是减少临床试 验中出现偏倚的基本保障 。
受试者入选年龄界限 ?
❖ Ⅱ期、Ⅲ期、Ⅳ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年龄在 18~65岁之间。
我国对临床试验的资料保存时间有何 规定 ?
❖ 研究者— 临床试验结束后5年 ❖ 申办者— 试验药物获准上市后5年
监查、稽查和视察有何不同 ?
❖ 监查(monitoring):指临床试验申办单位委派人 员对临床试验情况进行检查,以保证临床试验数据 的质量并保护受试者的安全和合法权益。
❖ 稽查(Audit):指由不直接涉及试验的人员所进行 的一种系统性检查,以评价试验的实施、数据的记 录和分析是否与试验方案、标准操作规程以及药物 临床试验相关法规要求相符。
《IIV期临床试验》课件
![《IIV期临床试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954c6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c.png)
基于统计学原理,计算适当的样本容量以 确保试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采用双盲设计,使试验结果更为客观,同 时设立对照组以评估药物的治疗效果。
3 合规与伦理审查
4 多中心合作与监管
遵守相关法规和伦理规定,进行合规性和 伦理审查,确保试验过程的合法性和道德 性。
开展多中心合作,加强试验质量控制和监 管,并确保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和
数据收集与清理
收集患者的相关数据,并进 行数据清理以排除不合格或 异常数据。
统计分析与结果解读
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 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解读 和推断。
报告编写与提交
撰写试验结果报告,并按规 定提交给相关学术期刊、药 品监管部门等。
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IIV期临床试验的探索,我们深入理解了其背景、重要性、步骤、设计 与执行、数据分析与报告等关键内容。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临床试验的 科学性和可行性,推动医学研究的发展和进步。
意义
IIV期临床试验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推动医学进步、满足未满足的医疗需求具有重要意 义。
挑战
IIV期临床试验面临众多挑战,包括招募患者、确保试验可行性、合规性和道德性等。
IIV期临床试验的步骤
1
患者招募与评估
2
招募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进行初步
评估和筛选。
3
数据收集与分析
4
收集患者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和分
析,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5
制定试验方案
明确研究问题、目标和假设,确定试 验设计、入选标准、随机方式等。
药物治疗与随访
对符合要求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并 进行定期随访和记录。
结果解读与报告
对试验结果进行解读和总结,撰写报 告并提交给相关部门和机构。
临床试验基础知识ppt课件
![临床试验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9ae00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a4.png)
1 研究者必须详细阅读和了解试验方案的内容,并严 格按照方案执行。
2 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3 在未获得伦理委员会及申办者同意时,研究者不可
随意违反方案。除非有突发影响受试者安全的事件 发生。 4 研究者应记录和说明任何违背方案的现象 5 取得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6 试验总结报告,签名并注明日期
伦理委员会
研 究 者 的 职 责(一)
负责临床试验的研究者 究者的职责:
1.在合法的医疗机构中具有任职行医的资格。 2.具有试验方案中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3.对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具有丰富经验或者能得到
本单位有经验的研究者在学术上的指导。
4.熟悉申办者所提供的与临床试验有关的资料与
文献。
研 究 者 的 职 责(二)
与临床试验相关的文件
试验方案 叙述试验的背景、理论基础和目的,试
验设计、方法和组织,包括统计学考虑、 试验执行和完成的条件。方案必须由参加 试验的主要研究者、研究机构和申办者签 章并注明日期。
与临床试验相关的文件
病例报告表 指按试验方案所规定设计的一种
文件,用以记录每一名受试者在试验 过程中的数据。
注意事项
• 将保护受试者利益放在首位: • 1)提供详实的ICF (按我国GCP的要求) • 2)ICF a. 时间:在所有的与试验有关的检查之前签署
b. 签字:本人签字(不会签,不能签一定要有 证人签字)
c. 医师的电话:确认是否可以真的联系上
• 3)及时与研究者沟通药物安全性信息
要求 1)对试验方案要透彻了解
临床试验知识培 训
药物临床试验概念
药物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指任 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物 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 作用、不良反应及/或试验药物的吸收、分 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 疗效与安全性。 临床试验一般分为I、II、 III和IV期临床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不良反应评价
A型: 由药效引起,或与其它药物相互 作用引起得。
B型: 特异性反应。
III期临床试验
II期的延续,扩大的临床试验,完成300病
例临床试验。
目的:在较大范围内评价新药的有效性和
安全性。
IV期临床试验
即上市后临床试验,又称上市后监测。
目的:进一步考察新药的安全有效性。
包括一下内容: 1. 扩大临床试验 2. 特殊对象临床试验 3. 补充临床试验
对新药认识的阶段性
一般经过4个阶段:怀疑-推崇-低谷-合
理应用。
第2章 血浆药物浓度及 监测的临床意义
血浆药物浓度与药效
一、血药浓度与药效相关性
药物剂量与药效之间的关系在个体之间差别较大。
一些因素影响血药浓度和药效:
地高辛血药浓度与病人的心室率之间成明
显地依从性。
2 异烟肼 血药浓度与药效、 外周神经病变
异烟肼治疗结核时,血药浓度与疗效之间成相
关性。
外周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不取决于剂量, 而依
赖于体内血药浓度的持续时间。
因此,慢乙酰化者发病率高。
异 烟 肼 肝 炎 在 快 乙 酰 化 者 发 病 率 较 高 。
对该药安全有效性作出初步评价。
1.II期临床试验应符合‘四性’ 原则:
代表性 试验抽样应符合总体规律。 重复性 研究结果经得起重复检查。 随机性 分组应符合随机分配原则。 合理性 试验设计要合理。
2. 药效评定标准
一般采用四级标准: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以痊愈+显效+好转,合计计算有效率。
剂量----------血药浓度----------药效
个体差异
个体内差异
剂型及给药途径
疾病状况
疾病情况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
1 地高辛 血药浓度与药效、中 毒及心室率
地高辛地中毒和治疗作用与血药浓度相关。
地高辛血药浓度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地疗效
相关性较差;而与控制心房颤动地相关性 较好。
一、药物的体内过程
1. 药物的吸收
药物吸收(a方b式so:rption o影f响d药r物u吸g收)的因素:
平衡渗透法
超离心法
超滤法
凝胶滤过法
药物与蛋白结合取决于:
⑴ 药物与蛋白质的亲和力
⑵ 药物浓度
⑶ 蛋白质浓度
⑷ 结合部位上是否有其它物质存在。
1. 唾液中药物浓度的测定
与血浆血药浓度监测相比,其特点:
⑴ 取样方便
⑵ 血浆药物浓度为总浓度,而唾液浓度为
游离药物浓度
二、靶浓度的测定
适用于下列情况: 1. 找不到一个靶效应作为治疗指标; 2.个体之间药动学变异大,而个体内变异小; 3. 药物的治疗指数很小; 4. 新药的临床试验
三、血药浓度监测的局限性
1. 血药浓度监测局限性的原因: ⑴ 血药浓度监测的是原形物,未包括活性代谢产物;
IIV期临 床试验 总结
I期临床试验
目的:研究人对新药的耐受程度,了解新
药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为II期临床 提供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在健康志愿者 身上试验。
1. 人体耐受性试验
2. 药代动力学试验 在健康志愿者进行药
动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测定。
II期临床试验
目的:确定药物疗效适应症和副作用,
三、TDM的方法 HPLC 荧光法 放射免疫法 荧光偏振免疫法
四、TDM的注意事项
1. 测试技术和方法必须具有高灵敏性 2. 血药浓度测定,必须正确认识其临床意义和价值 3. 必须掌握好采药时间 4. 目前测定的多是药物总浓度,测定游离药物浓度意 义更大 5. 有些药物的代谢产物具有活性 6. 药物的旋光性 7. 样本必须及时测定。
第3章 临床药物动力学基础
药物动力学(又称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PK)是应用动力学的原理研究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体内过程,即机体对药物的吸 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临床药物动力学(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将药物代谢动力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人体对药 物的吸收和处置的动力学过程。
乙酰化状态与有效血药浓度持续时间,与肝毒 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相关性。
3 苯妥英 有效血浓度与癫痫发作 4 氯霉素 血药浓度与毒性
二、血药浓度与药效的无相关性
击中就发动药物 有些药物的药效一旦产生后,药效的持续与
受体周围的药物浓度无关。甚至血浆和组织中 药物早已消除,而药效仍持续一段时间。
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利血平; 抗肿瘤药 等
⑵ 血液中药物数量的变化,与受体-药物复合物的
数量变化及药物在受体附近和组织中浓度不一致;
⑶ 所测血浆药物是总浓度,而发挥药效的是游离药
物;
⑷ 受体的密度,其周围的 pH值及电解质浓度,可
明显影响药效;
⑸ 同一剂量服用后,药效却不同。
1. 游离血药浓度的测定
测定血浆游离药物,可用下列方法:
⑶ 血浆蛋白结合高的药物,唾液浓度较低。
四、血药浓度测定的适应范围
1. 为新药建立合理的治疗方案 2. 预防性治疗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 3. 治疗指数小的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 4. 治疗药物的中毒症状与疾病本身所引起 的症状极易混淆 5. 药物口服吸收不规则 6. 疑有耐药性发生
血药浓度监测
一、靶效应、靶浓度
靶效应――临床药物治疗的终点
药物作用与靶器官后产生的效应。此效应可为
治疗的目的或终点,也可以是一个代用的或中 间的治疗指标。
靶浓度――药物治疗的中间性终点
靶浓度:与用药目的(治疗终点)有规律性及
半定量关系的血药浓度,在无合适治疗终点或 靶效应时可作为药效指标。
治疗药物监测(TDM)
一、TDM的目的和意义
给药方案个体化
二、在什么情况下,那些药物需要TDM
1. 写血药浓度与药效或毒性反应关系密切的药物 2. 药物代谢的个体差异大,或程非线性清除的药物 3. 在某些病理状态下 4. 合并用药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5. 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 6. 中毒症状与疾病本身症状不易区别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