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论英语中词汇的歧义现象
![论英语中词汇的歧义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2bb5d64571fe910ef02df8a0.png)
论英语中词汇的歧义现象摘要:歧义是语言本身的缺陷或语言使用者运用方式不当而形成的语言现象,对其加以研究,具有广泛而切实的意义。
我们在英语交际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英语词句的意义,掌握英语语音的音变规律,借助适当的语言环境或根据上文的关系,认真弄懂授话人的真义。
采用正确的语法结构,以达到明确表达思想的目的。
关键词: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歧义;心得一、前言英语中的歧义现象非常广泛,并将在一定的程度上产生各种不同的效应,引起说话者或者听者的误解。
所以,作为一位学英语的人,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并运用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英语中的歧义种类很多,但本文主要从英语词汇方面论述歧义现象。
二、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歧义现象是语言结构形式同其意义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一种语言结构具有一个以上的意义则被称为是歧义现象。
产生歧义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由于一个词表示诸多意义,一个结构形式体现几种结构层次关系,一个言语表现不同的意图或含义,语法结构原则颠倒或顺序混乱产生的歧义。
歧义现象的研究在语言学以及其他许多实用领域都有广泛而切实的应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具有很大的作用。
英语歧义现象的研究在语言教学、人工智能、词典编纂、翻译理论和实践、文学语言研究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达到驾驭语言的准确性的目的。
三、英语中词汇歧义现象的种类1.派生词歧义派生词歧义是指在英语构词中,由于加上了前缀和后缀改变了词义或词性,所引歧义现象。
英语中常用的前缀多半具有潜在的歧义,如anti-:a.反对、防止(antigen、antilogarithm),b.与通常形式不同的;dis-:a.否定,b.相反,c.剥夺;mis-:a.错,b.坏;un-:a.相反,夺去,c.由……取出,d.彻底;over- a.在……上,b.过多,c.外加;en-和em-:“使……能”,使原来的词性改变了,一般加在形容词的前面,使其变成了动词。
容易产生歧义的英语句子
![容易产生歧义的英语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6c66e89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0.png)
容易产生歧义的英语句子英语是一门非常灵活且多义的语言,有时候即使是一句简单的句子也会因为词语的多义性或者语法结构的模糊性而产生歧义。
特别是对于非英语母语者来说,理解这些歧义可能会更加困难。
本文将讨论一些在英语中容易产生歧义的句子,并对它们进行分析和解释。
首先,一些词语的多义性经常会导致句子产生歧义。
比如,“I saw her duck”这句话就有两种解释。
一种是“我看到她躲闪”,另一种是“我看到她的鸭子”。
这里的“duck”既可以指动词“躲闪”,也可以指名词“鸭子”,所以句子的真正含义依赖于上下文。
如果没有上下文的支持,那么读者很难确定句子的确切含义。
另一个常见的例子是“Time flies like an arrow.”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它的意思可以有多种解释。
一种是“时间像箭一样飞逝”,另一种是“时间飞翔喜欢一个箭”,还有可能是“时间像箭一样喜欢飞逝”。
这一句话之所以产生歧义,主要是因为“like”和“an arrow”可以有不同的修饰对象。
所以,要想完全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读者需要依赖于上下文或者其他线索。
不仅是词语的多义性,有时候句子的语法结构也会让人产生误解。
比如,“The old man the boats.”这句话看上去是一个简单的陈述句,但它实际含义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老人管理这些船”,另一种是“这些船老化了”。
这里的歧义主要来自动词“man”的不同解释。
如果“man”被理解为及物动词,那么这句话的意思是“老人管理船只”,如果“man”被理解为名词,那么这句话的意思是“船只老化了”。
对于非英语母语者来说,这种歧义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困惑。
此外,有时候句子的语态也会让人产生误解。
比如,“The chicken is ready to eat.”这句话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它的含义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
一种可能是“鸡准备好了,可以吃了”,另一种是“鸡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吃了”。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4f66c042960590c69fc3764f.png)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而不是人们根据科学规律创造出来的。
因此, 语句和语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往往不同的词句可以表达同一的思想,而同一语句却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
后者便是语言中的歧义现象。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歧义现象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20 世纪70 年代,英语语言学家们(Parlmer ,1976 ; Ruth.M. Kempson ,1977 ; etc. ) 就对英语中的歧义结构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他们从描写语言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和揭示, 从而总结出一些带普遍性的规律和辨别真假歧义的一些方法;美国描写语言学家引为自豪的成就之一,就是由L.Bloomfield 开创的直接成分分析法,解释了传统语言学所不能解释的因结构层次不同而产生的歧义现象; 还有的语言学家(Zwicky&Sadock ,1975 ; Kempson ,1980) 从英语的语音、语法和语义等方面对歧义现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这些研究成果对语言的学习和交流无疑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任何一种语言都存在歧义现象。
有限的音素,错综交叉组合,构成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语流,同音词、同音词组势必大量存在;有限的书写符号,组合搭配拼写出众多的字词,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现象比比皆是;更为有限的语法规则、结构框架,以众对寡, 序列搭配,呈现出种种短语、句子的结构关系,一语二解、模棱两可的现象在所难免。
歧义问题之所以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是因为它面对的是语言的形式和意义的矛盾这一普遍事实。
研究歧义问题,就是考察同一形式表达多种内容的可能性,考察表面看来相同的形式究竟有什么样的差别。
这样的研究会不断深化人们对语言现象的认识,同时也促使人们不断改进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一、从语言层次看歧义现象的范围、分布和性质人们交际是为了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而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概念,在语言中主要表现为词汇部分。
但单个的概念并不足以表达人们的思想,必须通过概念的组合来进行。
英语句法歧义现象的语法分析-2019年教育文档
![英语句法歧义现象的语法分析-2019年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1f37238f8c75fbfc67db2c0.png)
英语句法歧义现象的语法分析1.引言词语和语义之间的联系不是固定的,同一词语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在句子里往往会导致两种以上的意思,这就是歧义。
歧义现象存在于每一自然语言中,探讨歧义现象会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使我们对词语和语法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更加深入、细致。
发现歧义,了解歧义结构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对理解英语语法结构的特点,正确地遣词造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歧义现象及其原因分析是什么引起英语歧义呢?仔细研究,发现导致歧义产生的因素主要有语音、词汇、句法结构和语境。
语音歧义(Phonological Ambiguity) 是指在谈话中由于语音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而使听话人可能产生多种理解。
词汇歧义(Lexical Ambiguity) 是一种潜在歧义。
因“一词多义”或“同形异义”而引起的歧义。
句法歧义的现象很多,在下文将作重点探讨,在此不作赘述。
语境歧义现象是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产生的。
交际双方的职业和所具备的背景知识不同,而产生误解;有时一个语句可以同两种语境的话题相联系,或因指代不明确而两种语境的话题相联系,而造成歧义;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也常常影响交际和理解而导致歧义。
3.句法歧义句法歧义(Grammatical Ambiguity) 又称为结构歧义,当一个句子的语法结构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解释时,就会导致对句子意义的不同理解,这是英语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歧义现象。
下面讨论的是英语句子结构层面上的歧义。
3.1状语还是定语同一短语,在句子中因其归属(attachment) 不清而触发歧义,如:1)She answered all the questions on the paper.a. 在纸上她回答了所有的问题。
b. 她回答了纸上所有的问题。
句1 为歧义句,介词短语on the paper 归属不清。
若将它视为句子层面的成分,它是句子的地点状语,此句预设“所有的问题在纸上”。
若视它为短语层面的成分,他归属名词questions ,是名词的后置修饰语,作定语,补充说明名词的临时特征,纸上的问题,“预设纸上有问题”。
从语义学角度分析英语中的词汇歧义现象-2019年教育文档
![从语义学角度分析英语中的词汇歧义现象-2019年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392e204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d.png)
从语义学角度分析英语中的词汇歧义现象-2019年教育文档从语义学角度分析英语中的词汇歧义现象摘要:歧义是存在于古今中外所有语言中的一种常见的语言学现象,是语言结构形式与其意义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
语言学家认为一个词或一个句子的含义模糊现象,或者存在两种或多种意义解释的现象称之为语言歧义。
由于英语的词汇量很大,语法又比较灵活,语言歧义现象在英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因此本文从语义学角度对英语中的词汇歧义现象进行分类讨论,分析引起歧义的各种因素,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引言语义学,也可以称为“语意学”,是涉及计算机科学、自然语言处理、语言学、心理学、逻辑学以及认知科学等诸多领域的学科专用术语,以自然语言涵义为对象,以对语言的结构、性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为主要内容。
歧义的“歧”是指“不一致”,“义”指的是意义。
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歧义现象是指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对一个词或一个句子的意思有不同的理解,可以作两种或多种解释”①。
歧义在语言运用中是不可避免的,正如美国语言学家Kaplan曾说:“歧义是语言中反常的通病”②。
因此,研究语言中的歧义现象,不仅能促进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还能有效避免语言歧义在交流中造成的误解和障碍,从而提高语言交际的准确性、严密性。
因此,从语义学角度深入探讨歧义现象具有极大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词汇歧义现象分析2.1 多义词歧义多义词指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意义的词。
在句子中,多义词的出现往往使句子产生歧义。
美国语言学家G.L.Brook曾说:“一词多义是歧义的语言基础”③。
把一个多义词用在特定的语境中,通常情况下它不会产生歧义。
但是,如果一个多义词的几种意义在同一个句子中都能成立,那么,此句就有了歧义。
例如“Are you engaged?”一句既可以理解成“你忙吗?”又可以理解成“你定婚了吗?”。
2.2 同形异义词歧义同形异义词是指那些拼写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
同形异义词并不是同一个词,它不同于多义词,而是有着不同词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形式相同,但是意义不同的一种语言现象。
浅析英语词汇歧义的成因与消除
![浅析英语词汇歧义的成因与消除](https://img.taocdn.com/s3/m/12b59ecf50e2524de5187ec5.png)
浅析英语词汇歧义的成因与消除摘要:歧义是英语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英语词汇歧义容易影响语言交流的准确性,引起误解,成为语言交际中的障碍。
本文对英语词汇歧义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同时提出了消除词汇歧义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英语歧义成因歧义消除在英语教学与实践中常常会遇到歧义现象。
歧义影响语言交流的准确性,引起误解,成为语言交际中的障碍。
本文主要从词汇角度,探讨英语歧义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1英语词汇歧义的成因英语词汇歧义常见于口语和书面语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其成因。
1.1同音异义词同音异义词是指两个或以上语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
同音异义词包括同音同形异义词和同音异形异义词。
同音同形异义词在缺乏具体语境时,容易造成理解上的歧义,如:He heard a pop. pop一词有“流行歌曲”和“砰的一声”两种意思。
在语境不明的情况下,我们不知道他是听到了流行歌曲还是砰的一声。
同音异形异义词也会引起歧义。
如《爱丽丝漫游仙境》中的这段话[1]。
“Mine is a long and sad tale!” said the mouse, turningto Alice and sighing.“It is a long tail, certainly,” said Alice, looking downwith wonder at the mouse’s tail, “but why do you call it sad?” And she kept puzzling about it…在上文中,tale和tail这对同音异形异义词让爱丽丝感到困惑。
1.2词义转移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词语的意思也随之转移。
词义转移主要表现为旧词赋予新意,词性变化以及特定语境下的词义变化。
如:Please give me a camel. 这句话中camel的意思已发生了变化,不再指的是骆驼,而是美国的骆驼牌香烟。
1.3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差异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属于同一种语言,但是在发音、拼写与用法方面有着差异。
英语中不合逻辑的语用现象
![英语中不合逻辑的语用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ef40bc06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1.png)
英语中不合逻辑的语用现象在英语中,有一些不合逻辑的语用现象:1. 歧义:有些词或短语在不同上下文中会产生歧义,导致理解上的困惑。
例如,单词"left"既可以表示"剩下的",也可以表示"左边的"。
因此,句子"For the party, there are only five cakes left"可以被理解为"派对上只剩下五块蛋糕",也可以被理解为"派对上只有五块蛋糕是属于左边的",造成语义上的混淆。
2. 矛盾的修饰词:有时候,修饰词的使用与句子的意思相矛盾。
例如,"She is incredibly lazy"表示她非常懒惰,然而,如果说"She is incredibly hardworking"则表示她非常勤奋。
在这两个例子中,修饰词的使用与所表达的含义相反,产生了逻辑上的矛盾。
3. 反讽:反讽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于表达与字面意思相反的含义。
例如,当一个人做了令人震惊的事情时,我们可能会说:"Well, that was clever!"(嗯,真聪明!)。
这里的表面意思是称赞他聪明,但实际上是在讽刺他的愚蠢。
4. 非常用法:有时候,为了表达强烈的情感或夸张的效果,人们会使用非常规的用法。
例如,"I'm so hungry, I could eat a horse!"(我饿得可以吃一匹马!)这种用法在字面意义上是不合逻辑的,但是在表达对饥饿的描述时,它产生了夸张的效果。
这些不合逻辑的语用现象在英语中是常见的,因为语言往往是灵活和多义的。
理解和运用这些现象可以使语言更具有表达力和幽默感。
ambiguity 语言学分类
![ambiguity 语言学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3ee8888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2.png)
ambiguity 语言学分类在语言学中,ambiguity(歧义)指的是一个词、短语或句子存在多种解释的现象。
这种歧义可以是语义上的,即一个词或短语有多个含义;也可以是句法上的,即一个句子结构模糊不清,无法确定其语法功能;还可以是语用上的,即一个句子的意义依赖于上下文。
根据语言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将ambiguity分为以下几种分类:1. 词义歧义(lexical ambiguity):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歧义形式,指的是一个词有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含义。
例如,英语中的词"bank"既可以表示"银行"的意思,也可以表示"河岸"的意思。
这种歧义通常需要依赖上下文才能确定其具体含义。
2. 短语歧义(phrase ambiguity):这种歧义发生在一个短语中,即一个短语有多种不同的解释。
例如,英语中的短语"old man and woman"可以理解为"一个老人和一个女人",也可以理解为"一个老夫妇"。
这种歧义通常需要依赖语境来进行解释。
3. 句法歧义(syntactic ambiguity):这种歧义发生在一个句子的结构模糊不清,无法确定其语法功能。
例如,英语中的句子"I saw the man with the binoculars"可以有两种解释,即"我用望远镜看到那个人"和"我看到那个拿着望远镜的人"。
这种歧义通常需要依赖语法规则和上下文来进行解释。
4. 语用歧义(pragmatic ambiguity):这种歧义发生在一个句子的意义依赖于上下文。
例如,英语中的句子"Can you pass me the salt?"可以有两种解释,即"你能把盐递给我吗?"和"你能告诉我盐在哪里吗?"。
英语交际教学中的歧义现象
![英语交际教学中的歧义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94caf104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7.png)
英语交际教学中的歧义现象
英语作为一种世界性的通用语言,受到了全球的关注与认可,在国际交流中非常重要,作为交流媒介,语言的准确性是非常关键的,但由于语言的复杂性,英语在交际教学中也存在着歧义现象,这给英语学习交际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惑。
歧义是语言使用中共性与个性的双重关系微妙,以及涉及语法、语义、语用等多个层面的复杂性的集合体,词语、短语或句子在一定的情景里,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即歧义现象。
英语歧义主要有同义双关、双重解释、引出错误联想,幽默等。
同义双关是指两个或多个同类别词语、词组或句子,含有相似而又不完全一致的意义。
在双重解释中,同一句子,由任意一句中任意一个词引出另外一个解释,有时由一句话引出另外一句话的解释,有时由单词引出句子的理解,甚至有时仅仅凭借一个单词就可以引出完整的句子的解释。
引出错误联想指的是,当一个词汇中出现若干同义词时,其中一个词会通过联想把另一个词引出来,由此形成一种歧义的现象,导致读者对句子的解释不同。
幽默是指在英语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欢乐解释,通过语音和语法的双重演示,让听众产生幽默感,表达出歧义的灵活性和娱乐效果。
在英语交际教学中,要想及时准确地解决歧义现象,只有时时注意此现象,准确理解歧义现象所涉及的信息内容,把握歧义带来的技巧,通过准确的提问、解释、提示、示例等,使学生正确、准确地理解说话者的意图,防止歧义的出现,才能使英语交际教学更为准确、
更有效。
总结而言,英语交际教学中的歧义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准确表达、理解对方意图、加强对歧义技巧和解决歧义等方式,避免歧义现象造成的恶果,来提升英语交际能力,更有效地为英语学习者的英语交际教学提供便利。
英语歧义现象及英语交际教学
![英语歧义现象及英语交际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207fe05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4.png)
英语歧义现象及英语交际教学英语歧义现象及英语交际教学英语歧义现象及英语交际教学英语语言学论坛1. 英语歧义现象任何语言都有歧义现象,英语也不例外。
Kess 和Hoppe在其专著《Ambiguity in Psycholinguistics》一书中甚至提出“语言无处不歧义”的理论。
他说,“Upon careful consideration, one cannot but be amazed at the ubiquity of ambiguity in language.”(仔细思考一下,我们不能不惊奇的发现普遍存在的语言歧义现象。
)我们虽然不必极端的理解歧义的普遍性,但其在语言中的客观存在是不容忽视的。
Kempson指出:“词和句子都可能含有一个以上的意义。
”而英国Leech则将歧义定义为“…一个语言项目具有一个以上的认知意义。
”因此大部分语言工作者都普遍相信,当结构上遵循语法规则、语义上符合逻辑常理的语句,其深层可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释义,则会出现歧义(ambiguity)。
不过,以上对于歧义的理解多把它局限于以词语、句子为单位的语言素材中,其实,在语言运用中,我们也会发现在大于句子的语段和语篇中存在歧义现象。
因此,笔者认为,我们不妨把歧义理解为“一个语言项目(包括词、句等)或一个语篇(一首诗,一段叙事,一则广告)具有两个或多于两个含义的语言现象”。
很多语言工作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独特的语言现象,并对其加以研究分析。
但大多研究仅局限于对歧义类型的总结、歧义现象的描述,而未将其置于实际的交际使用和实际教学中加以探讨。
另外,很多语言学家在研究这一语言现象时,往往是从固有歧义出发,尽可能脱离上下文对歧义的语义制约,来进行研究。
这固然是因为歧义现象本身是具有不同释义特征的孤立语句,但是从交际语言观的角度来看,将语句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割裂、孤立的对待,是不符合语言使用的本质特性的。
鉴于以往研究的局限性,本文将主要从交际效应的角度出发,把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歧义现象分为蓄意歧义(intentional ambiguity)和无意歧义(unintentional ambiguity),并分别结合教学实践加以分析举例。
浅析英语的歧义现象及其产生原因【文献综述】
![浅析英语的歧义现象及其产生原因【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a428f9819b89680202d82512.png)
文献综述英语浅析英语的歧义现象及其产生原因一、前言部分1.写作目的:歧义是人类语言所共有的一种特性。
它是语言本身一种内在的现象,它的产生与语符系统、心理联想和文化语境等密切相关,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表现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句法歧义和语用歧义。
一方面,歧义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语言的丰富性,并在许多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
本文主要研究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和分析产生歧义的原因,使大家对歧义及其带来的诸如产生修辞等现象有更好的理解,而在较好的理解歧义后,大家对歧义造成交流者迷惑,妨碍交流正常进行的行为做出相应的避免措施。
只要我们通过语言环境认真分析和研究歧义现象,歧义就会给我们带来积极的影响,它能使我们更好的阅读和理解外国文学作品,对我们的写作也起到一定作用,能让我们的语言变得更加的生动幽默。
2.相关概念:张克礼在《英语歧义结构》一书中指出,歧义有多种理解,但归纳起来只有三种:词汇歧义、结构歧义和话语歧义。
除含兼类词的结构外,凡不含歧义词的结构有歧义,则均为结构歧义。
一般语音歧义指在对话中由于语音有歧义而使听话人有多种理解。
语音歧义是由同音异义词和同音同形异义词引起的,这两类词都属于发音相同而意义不同,但同时它们又属于词汇歧义。
这样看来,歧义结构只包含词汇歧义和结构歧义。
刘妮娜(2009)认为歧义(ambiguity)是自然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歧义现象。
结构上遵循语法规则,语义上符合逻辑常理的语或句,若其深层可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释义,则出现歧义。
倪景亚(2001)歧义在英语中的释义是:“An ambiguous sentence is usually of doubtful meaning because it can be interpreted in more than one way or many other ways”即:歧义(ambiguity)是结构上遵循语法规则,语义上符合逻辑常理的语句,其深层却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释义。
ambiguity 语言学分类
![ambiguity 语言学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f71f3db6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f.png)
ambiguity 语言学分类Ambiguity(歧义)在语言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特别是在语义学和语用学领域。
它指的是语言中存在多个可能的解释或理解方式,使得人们在交流中容易出现误解或不确定性。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歧义的分类和例子。
一、结构歧义结构歧义是指句子或短语的结构可以有多种解释。
例如,“她看见了那个高个子男人有点喜欢他。
”这句话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她看见了那个高个子男人,她有点喜欢他。
”另一种是“她看见了那个高个子男人有点,喜欢他。
”这种歧义通常是由于词语的位置或语法结构的不明确造成的。
二、词语歧义词语歧义是指一个词或短语可以有多个含义或解释。
例如,“我在银行工作。
”这句话中的“银行”可以指金融机构,也可以指江边。
又如,“我在图书馆看书。
”这句话中的“看书”可以指阅读,也可以指照看书籍。
这种歧义常常是由于词语的多义性或上下文的不明确导致的。
三、语用歧义语用歧义是指语句的含义依赖于上下文或语境,同样的话语在不同情境下可以有不同的解释。
例如,“你有没有时间?”这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有不同的含义,比如询问对方是否有空闲时间或是否有安排。
又如,“请你帮个忙。
”这句话的具体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如帮忙搬东西、帮忙写论文等。
四、语音歧义语音歧义是指语音的表达方式可以有多种解释。
例如,“我喜欢吃鱼。
”这句话中的“鱼”可以指鱼类食物,也可以指一个人的名字“于”。
又如,“我要买个苹果。
”这句话中的“苹果”可以指水果,也可以指电子产品。
这种歧义通常是由于发音相似或语音重音不明确造成的。
五、语法歧义语法歧义是指句子的语法结构可以有多个解释。
例如,“我走进了房间。
”这句话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我进了房间并且走了进去。
”另一种是“我进了房间并且走到了里面。
”这种歧义通常是由于省略或连接词的使用不明确导致的。
六、语境歧义语境歧义是指句子的含义依赖于特定的语境或背景知识。
例如,“我去医院看望了他。
”这句话中的“他”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是指谁。
英语中的歧义与解歧
![英语中的歧义与解歧](https://img.taocdn.com/s3/m/73c6b92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e.png)
歧义(ambiguity)指的是一种语言表达的模糊性或多义性,即一个语句、短语或单词有多个可能的解释或理解方式。
解歧(disambiguation)则是为了消除歧义,使得表达更加清晰,让听者或读者能够准确理解说话者或作者的意图。
在英语中,歧义可以出现在不同层次,包括语法、词汇、语境等。
以下是一些例子:
1. 语法歧义:
- She saw the man with the telescope.
-这个句子存在歧义,因为它可以被解释为她是用望远镜看到那个男人,或者那个男人本身持有望远镜。
2. 词汇歧义:
- I saw her duck.
-这个句子可能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我看到她躲避",另一种是"我看到她的鸭子"。
3. 语境歧义:
- They are flying planes.
-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这句话可能指他们正在驾驶飞机飞行,也可能指他们在放飞纸飞机。
解歧方法:
-语境明确:提供足够的上下文信息,以便读者或听者能够准确理解语句的意思。
-重新表达:通过重新组织句子结构或更换词汇,使得表达更加明确。
-明确说明:在交流中明确指出具体的含义,以避免混淆。
解歧的过程是为了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尤其是在交流中,清晰的表达是有效沟通的关键。
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留意可能导致歧义的地方并采取措施进行解歧是良好沟通的实践。
试析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试析英语中的歧义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e425933f915f804d2b16c1fa.png)
摘要:歧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存在于一切的自然语言中。
它是指在日常语言运用中句子的一种特征,即一个句子可以有多于一个的解释,而其中并不包括足够的线索,以确定其具体和其它含义。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主要是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语法歧义。
关键词:歧义;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法歧义许多语言学家都曾经对歧义下过定义。
荷兰语言学家gooij在其1971年出版的《自然语言中的歧义》一书中指出:“歧义是指句子的特征,即一个句子有多个释义,而句子又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以确定其含义。
”当然,歧义不仅存在于句子中,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仔细观察一段句子或一首诗文,你将会在句子或段落中发现歧义。
当然,我们可以把歧义理解为一个段落或句群中有多个涵义。
歧义之所以易发生的原因是有很多因素都可以弓l起歧义。
例如,英语词汇量大而且在不同语言环境下含义不同,人们对英语语言认识的能力有限,以及人们在英语运用中的粗心,这些都会导致歧义。
歧义存在于一切应用的语言中,我们大致可以把它分为三类:1)语音歧义,是由于不同的形式而具有相同的发音的语言单位引起的。
2)词汇歧义,指一个句子中有一个或多个有多个含义的词,而通过句子中的其它词又无法确定这些词的意思而导致的歧义。
3)语法歧义,是指一句话有多个语句分析的可能性而引起的歧义。
下面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一下歧义现象。
l 语音歧义1.1 同音词引起的歧义在英语口语中,同音词经常引起歧义,例如:No t她aloud/No talking allowed.如果不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对听者是很难分开说话人想表达“不许大声喧哗”还是“不许说话”。
在某种程度上,同音词可以影响人们的交流。
有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个外国教师,问他的学生:“Where to buy flour?”这个学生以为他的外教想买支花给他的朋友,于是学生带着这个外教到了一个花店,但是最后这个学生才知道老师是想买面粉(flour)而不是花(flower)。
英语口语表达中的歧义和误解排除方法
![英语口语表达中的歧义和误解排除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7f8a77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3.png)
英语口语表达中的歧义和误解排除方法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的语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和使用它,特别是在国际交流和商业谈判中。
然而,在英语口语表达中,存在许多歧义和误解的情况,这给学习者带来了困惑和挫败感。
本文将探讨英语口语表达中的歧义和误解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排除方法。
一、词汇歧义英语词汇往往具有多义性,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造成了歧义。
例如,单词"bank"在不同的场合下可以分别表示"银行"、"岸"、"河床"等意思。
所以,要想避免词汇歧义,就必须较全面、深入地了解词汇在各种语境下的含义。
另外,在口语表达中,常常会出现缩写、略语和俚语等,容易造成歧义。
比如,“LOL”通常被理解为“laugh out loud”,但在不同的人口中有不同的含义,所以在口语表达中要注意澄清缩略词和俚语的意义。
二、语法歧义语法规则是构建意义的关键部分,然而在英语语法中也存在着歧义。
例如,在“he saw her duck”这句话中,“duck”可以指鸭子或者指该女子弯腰捡起地上的东西。
这种歧义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语法结构不够清晰,或者在语言表达中出现了歧义的语言成分。
为了排除这种歧义,我们需要选择正确的语法结构,并注重语言表达的清晰度。
三、文化误解英语是一种全球化的语言,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往往会对语言的意义产生影响。
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背景知识,就很容易误解英语中的含义。
例如,在英语中,“gift”一词通常被理解为礼物,但在德语中,“Gift”是毒药的意思。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以避免文化误解。
四、发音误解英语的发音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特征,然而,由于英语发音存在独特的音位和重音规则,很容易在口语交流中出现误解。
例如,在英语中,“bath”和“path”在发音上没有什么差别,但在某些英语方言中,它们的发音是不同的。
为了避免发音误解,我们需要注重练习口音,同时要学会聆听和理解不同地区的口音。
【推荐下载】英语中歧义类型
![【推荐下载】英语中歧义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022550477e21af45b307a897.png)
英语中歧义类型在英语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模棱两可的句子,即一句话可以作两种或多种解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歧义。
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英语中歧义类型。
1.语法歧义(Grammatical Ambiguity) Paul Robert在《英语句子结构》(English Sentence Structure)一书中指出: 据多数情况来看,歧义的产生并非故意的。
它是由运用句子结构时的疏忽造成的,以致没有能够将可以使意义清晰的标记包罗到句子中去。
(周立人,1997∶6) 于是忽视使用表明句子结构的句法代号就引起了语法歧义。
伍谦光(1995∶199)认为: 语法歧义是指由于对句子中的句法结构有不同理解而产生的歧义。
语法歧义最常见,也最复杂。
下面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类例: 1.1词性 一个句子往往由于无法确定某个词的词性而变得无法理解。
(1)College demands change. 很明显,例句中的demands既可理解为动词,也可理解为名词。
change同样如此。
于是此句就产生了两个不同的意思:(1)大学要求改革。
demands是动词,change是名词。
(2)大学的要求改变了。
demands是名词,change是动词。
1.2名词(修饰语)+名词 1.2.1复合名词或名词短语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现代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认知与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语言的认知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以下就是由小编为您提供的认知语言学的述评。
80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包括句法学、语义学、音系学、篇章分析等。
1989年在德国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l990年创刊的《认知语言学》杂志,标志着认知语言学的学科地位得以确立。
此后,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非常迅猛,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
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 (一)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发展的产物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的一部分,而认知科学是一门综合科学,由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从多角度来探索思维的奥秘。
英语中的歧义类型浅议
![英语中的歧义类型浅议](https://img.taocdn.com/s3/m/94db183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7.png)
英语中的歧义类型浅议摘要: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歧义现象。
歧义产生的原因有多种,本文试从语法、词汇和语音三个方面对英语中的歧义类型作一浅析。
关键词: 英语歧义类型语法歧义词汇歧义语音歧义在英语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模棱两可的句子,即一句话可以作两种或多种解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歧义”。
歧义的产生有多种情况,本文试从语法、词汇和语音的层面对英语中的歧义类型作一简要的归纳和分析。
1.语法歧义(rammatical ambiuity)paul robert在《英语句子结构》(enlish sentence structure)一书中指出:“据多数情况来看,歧义的产生并非故意的。
它是由运用句子结构时的疏忽造成的,以致没有能够将可以使意义清晰的标记包罗到句子中去。
(周立人,1997∶6)”于是忽视使用表明句子结构的句法代号就引起了语法歧义。
伍谦光(1995∶199)认为:“‘语法歧义’是指由于对句子中的句法结构有不同理解而产生的歧义。
”语法歧义最常见,也最复杂。
下面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类例:1.1词性一个句子往往由于无法确定某个词的词性而变得无法理解。
(1)collee demands chane.很明显,例句中的demands既可理解为动词,也可理解为名词。
chane同样如此。
于是此句就产生了两个不同的意思:(1)大学要求改革。
demands是动词,chane是名词。
(2)大学的要求改变了。
demands是名词,chane是动词。
1.2名词(修饰语)+名词1.2.1复合名词或名词短语(2)an enlish teacher此例在书面语中易引起歧义:(1)一位教英语的老师。
enlish teacher是一个复合名词。
(2)一位来自英国的老师。
enlish作为修饰语加在名词前构成名词短语。
1.2.2in+名词(3)flyin planes can be danerous.此句也产生了两种意思:(1)驾驶飞机会是危险的。
英语交际教学中的歧义现象
![英语交际教学中的歧义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3492d29a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8.png)
英语交际教学中的歧义现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英语,英语的教学也成为当下的一个大热点。
英语交流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基本部分,它注重学习者能够良好地沟通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并能够做出正确决定。
也就是说,学习者在英语交流教学中,要求能够说出精准明确的英语,从而达到与朋友和陌生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然而,由于中国的英语口语水平普遍较低,英语教学中的歧义现象也频繁出现。
歧义是文本信息报道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歧义在英语交流教学中的出现,可能会导致交流不精准,造成误解,即使是在英语口语能力较强的情况下,双方交流也容易遭遇误解。
这将影响英语交流教学的效果,也可能导致有害的结果。
首先,由于歧义的出现,双方交流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
歧义可以使交流变得抽象、模糊、乏味,从而影响英语交流教学的效率。
此外,歧义在英语交流教学中的出现可能会使学生们感到困惑,有时甚至是迷惑。
如果学生们的英语口语能力还不够强,那么学生们可能会无法把话说清楚,从而影响交流的进程和效果。
其次,歧义的出现可能会对师生之间的关系产生消极的影响。
如果学生们无法理解教师的意思,双方可能会陷入无休止的争吵之中,甚至对教师的教学有所不满。
此外,在歧义现象出现后,教师可能会试图用强调及重复来弥补歧义带来的影响,但这一做法也可能给学生们带来一种打击感,他们可能认为教师对他们的空话太多,甚至是无用功,从而影响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此外,歧义的出现可能会使学生们犹豫不决,不能及时作出正确的答案,甚至无法做出决定,从而影响学生们的表达能力。
最后,歧义现象的出现可能会导致有害的结果。
由于歧义现象带来的模糊多义,双方交流沟通可能会出现错误,从而导致误解和矛盾,甚至是社会矛盾,使英语教学受到更大影响。
由于歧义在英语交流教学中的出现,为了有效避免歧义的出现,教师和学生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交流的准确性,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注重发音和语法的准确性,以避免歧义的出现。
英语歧义现象与英语交际教学论文
![英语歧义现象与英语交际教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bf4f65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e.png)
英语歧义现象与英语交际教学一、引言英语在世界上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人类沟通的重要工具之一。
然而,与其它语言一样,英语中存在许多歧义现象,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歧义现象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理解英语歧义现象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英语文章,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因此,英语教学中对于歧义的讲解也尤为重要。
二、英语歧义现象英语歧义现象可以分为词汇歧义和句法歧义两类。
2.1 词汇歧义英语中的许多单词有多重含义,有些词的不同含义之间相互关联,让人感到迷惑。
词汇歧义在对话或阅读中,会导致学习者发生误解。
例:1)The bandage was wound around the wound.2)The farm was used to produce produce.3)The dove dove into the bushes.对于这些例句,不同的解释会产生不同的意思。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课程设计需要充分体现让学生们了解词汇歧义的重要性。
2.2 句法歧义句法歧义是指一句话有多重解释。
这种歧义通常是由于语法不清晰或符号使用不当所引起。
在日常生活和英语学习中,句法歧义同样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困扰。
例:1)We saw her duck.2)He fed her cat food.3)I saw her standing at the gate with a suitcase.对于以上几个例句,容易出现句法歧义,学生的理解也会出现因此而出现困难。
因此,英语教学应该着重提高学生的语法意识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运用语法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三、英语交际教学交际教学是当前英语教学的主流,并早已成为英语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相比,交际教学更重视对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强调语言的功能和意义。
交际教学注重学生对于语境的理解和适应能力,以此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交际法的运用使不同程度的学习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满足,让学习者在实际的交际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和成就感。
英语语法歧义现象成因与避免方法探究
![英语语法歧义现象成因与避免方法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0ef5a83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e9.png)
英语语法歧义现象成因与避免方法探究一、英语语法歧义现象成因英语语法歧义是指在英语句中,由于语法结构的某些特点,使句子的意思容易受到歧义的影响。
原因有以下几点:1、双重否定。
英语中有一种双重否定,即不只使用一个否定词,而是使用两个否定词,例如:I don't know nothing。
这种双重否定容易造成歧义,因为它可以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一种是表达不知道任何事情,另一种是表达不知道某件事情。
2、模糊词。
英语中有很多模糊词,例如:all, maybe, sometimes等等。
这些模糊词容易导致语义的模糊,从而造成歧义。
3、混用不同语言。
人们在英语句子中常常混用不同语言,例如把汉语词语放在英语句子里,或者把英语词语放在汉语句子里,这种做法会使句子的意思变得模糊,从而容易产生歧义。
4、拼写错误。
英语有时会因为拼写错误而产生歧义,例如:She is a nice girl(她是一个好姑娘),She is an ice girl(她是一个冰姑娘),这两句话的意思完全不同,因为一个字母的拼写错误而造成歧义。
二、避免英语语法歧义的方法1、避免双重否定,尽量使用简洁的英语句子,避免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否定词,以免造成歧义。
2、尽量避免使用模糊词,如all, maybe, sometimes等等,使用更精确的词语,以免句意模糊,容易产生歧义。
3、尽量避免混用不同语言,把汉语词语放在英语句子里,或者把英语词语放在汉语句子里,这种做法容易产生歧义。
4、正确拼写,准确拼写英语单词,以避免由于拼写错误而造成的歧义。
综上所述,英语语法歧义的成因主要有双重否定、模糊词、混用不同语言以及拼写错误等,要避免英语语法歧义,可以采取避免双重否定、尽量避免使用模糊词、尽量避免混用不同语言以及正确拼写等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而不是人们根据科学规律创造出来的。
因此, 语句和语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往往不同的词句可以表达同一的思想,而同一语句却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
后者便是语言中的歧义现象。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歧义现象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20 世纪70 年代,英语语言学家们(Parlmer ,1976 ; Ruth.M. Kempson ,1977 ; etc. ) 就对英语中的歧义结构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他们从描写语言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和揭示, 从而总结出一些带普遍性的规律和辨别真假歧义的一些方法;美国描写语言学家引为自豪的成就之一,就是由L.Bloomfield 开创的直接成分分析法,解释了传统语言学所不能解释的因结构层次不同而产生的歧义现象; 还有的语言学家(Zwicky&Sadock ,1975 ; Kempson ,1980) 从英语的语音、语法和语义等方面对歧义现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这些研究成果对语言的学习和交流无疑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任何一种语言都存在歧义现象。
有限的音素,错综交叉组合,构成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语流,同音词、同音词组势必大量存在;有限的书写符号,组合搭配拼写出众多的字词,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现象比比皆是;更为有限的语法规则、结构框架,以众对寡, 序列搭配,呈现出种种短语、句子的结构关系,一语二解、模棱两可的现象在所难免。
歧义问题之所以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是因为它面对的是语言的形式和意义的矛盾这一普遍事实。
研究歧义问题,就是考察同一形式表达多种内容的可能性,考察表面看来相同的形式究竟有什么样的差别。
这样的研究会不断深化人们对语言现象的认识,同时也促使人们不断改进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一、从语言层次看歧义现象的范围、分布和性质人们交际是为了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而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概念,在语言中主要表现为词汇部分。
但单个的概念并不足以表达人们的思想,必须通过概念的组合来进行。
同时,思想的复杂性需要概念组合的条理性和规则性,这就要求有组织概念的规则和方法,在语言中集中体现为句法部分。
词汇和句法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两者共同构成语言的第一层次,它们是同一层次内的不同组成部分。
这一层次是语言的基础材料平面,因而完全是静态的。
词汇和句法的结合开始了语言的生成,词汇和句法模式结合生成了语义句法结构体。
语义句法结构是语言的第二个层次,动静皆具,是由静而动的生成过程平面。
语义句法结构体一旦进入具体的交际环境,就要受上下文和情景语境的制约,成为话语或话语的组成部分,其性质也同时发生了变化,由半静半动变为完全动态。
这样,话语就构成了语言的第三个层次。
由于话语是语言的终极单位,它是语言生成的目的所在,这一层次即为产品(话语) 形成平面。
法国语言学家马丁内提出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它要求语言能用有限的材料和模式传达无限的意义和关系。
根据这一原则,语言发展的结果必然是词汇的多义性和句法模式的多义性,即多层次性和多关系性。
就语言的层次划分而言,第一层两个组成部分显然是多义的。
而在语言生成时,多义的词汇和多义的句法模式相结合,其生成物也必然是多功能的,能够表示多种意义和多种层次关系。
多功能性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不仅可以大大简化语言体系,还可以表达丰富的内容。
但多功能的形式会因语境制约因素不强而使多义无法单义化,最终导致歧义产生。
可见歧义涉及的是语言的动态因素。
就语言的生成过程来看,词汇和句法都是静态的,几乎没有任何语境因素制约, 因而多义性最强。
语义句法结构体是生成过程中的东西,它一方面具有动态成分,其结构中语义和句法的相互制约使原来两部分中的多义得到部分单义化,避免了一些歧义的产生。
但由于短语、句子在很大程度上是静态的,结构体内部的语义、句法限制微不足道,根本不能使多义全部单义化,所以歧义终因不可避免而普遍存在。
而当进入话语层以后,由于话语层是完全动态的,语境因素从不同方面给话语以种种限制,使得歧义被消除殆尽。
可见,歧义随着语言中动态因素的增强而逐渐减少和消除;相反,随着静态因素的增强而逐渐增多。
至此,我们可以划出歧义的大致范围。
在第一层中,其多义词和多义句式是存在于词典和语法书里面的,是供选择的静态的聚合体。
各种意义和关系都是同等的,故不应看作歧义;到了第二层和第三层,由于涉及到了动态因素,句法和词汇组合体因语境制约不够导致岐解,这就属于歧义范畴了。
由于第三层是完全动态的,故歧义较少。
可见,歧义基本上集中在语义句法结构体这一层。
划定了歧义的范围,歧义的性质也基本明确。
要弄清歧义的性质,首先要弄清多义和歧义的关系。
多义是就静态描写而言,而歧义是就动态理解而言。
歧义之所以成为歧义就是因为人们在动态的理解上发生了分歧。
就语言划分的三个层次来看,第一层是静态的,只有多义没有歧义;第三层是完全动态的,只有歧义没有多义;第二层是一个半静半动的层次,语义句法结构体所处的这一特殊层次,决定其具有多义和歧义的双重性:从动态的理解角度看,它是歧义的;从静态的描写角度看,它又是多义的。
二、歧义现象的分类一般说来,歧义的产生要具备以下条件: (1) 语义上的: 词的多义性,词与词的多种搭配关系,逻辑上的施受同体等; (2) 句法上的: 动词的多向性,结构的多层次性等; (3) 语用上的: 对语义的合理解释提供多种可能性,即多种可能的情景对应。
这三个条件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是一个有机统一体。
语义上的多义性为歧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句法歧义则为歧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而语用则为这种语义和句法的结合物所具有的几个意义提供了合理解释的多种可能性。
下面,笔者将逐一探讨较为典型的四种歧义类型:1. 语音歧义(1) 语音歧义往往是由于句中词语的连读而产生的歧义。
例如:My younger brother hada | greidei| . 此句中的“| greidei| ”既可理解为“grade A”又可理解为“grey day”。
2) 有时语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单词在使用时也会产生歧义,即语音双关语。
例如:Seven days without water make one week. (week 与weak谐音) 。
2. 词汇歧义词汇歧义是指由于对句子中某一个词的意义有不同理解而产生的歧义。
(1) 句子里有多义词,句子就可能出现歧义。
多义词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连词等。
例如:She didn’t take his tip. 此句中的“tip”既可理解为“小费”,也可理解为“告诫”。
Morton tossed down his lunch. 此句中的“toss down”一词可理解为“囫囵吞下”或“扔到地下”。
(2) 有的句子里有不止一个多义词,词义上有一定的搭配关系,这时词有本义和转义之别而造成歧义。
例如:Jack saw the light. (本义: 杰克看见了那盏灯;转义:杰克明白了。
)He is a sweet salesman. (本义: 他是一个糖果推销员;转义: 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推销员。
)(3) 有时一个单词有截然相反的两种意思。
如over2look 一词,既可理解为“inspect , supervise”(监视,查看) ,又可理解为“ignore , failed to see”(忽视,不看) 。
这两个意思完全不同。
例如:The meeting had been overlooked by the police on duty. 可以理解为“集会是在值班警察的监视下进行的”或“值班警察没有发现这次集会”。
(4) 因词义变化而引起的歧义。
词义随着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而变化。
有的词,旧义消失了,产生了新义;有的词,新旧义并存;有的词, 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产生了词义的转移。
这种种情况都会引起歧义。
例如:Only some of the visitors gained admittance into the clean room. 此句中的“clean room”原指“干净的房间”,但在此处取得了新义,指“供制造精密零件用的无尘室”。
(5) 因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用法不同而引起的歧义。
例如:The project will cost a billion dollars.句中“, billion”一词存在歧义:因为对美国人而言,a billion = thousand millions(十亿) ;对英国人而言, a billion = million millions (万亿) 。
3. 语法歧义语法歧义是指由于词序排列与安排造成的歧义现象。
它往往是一个可以分析为不同层次或可以变换的结构体。
语法歧义现象很多,笔者着重讨论以下五种:(1) 平行结构引起的歧义。
句子里的某一成分可以和平行结构中的任何一个结构连在一起而具有不同的意思,因而产生歧义。
例如:Some persons , after consuming alcohol , want to fight and become hard to manage. 此句意思可以是Some persons want.and become .,也可以是want to fight and (want to ) be come .(2) 省略结构引起的歧义。
有时省略某些词会使句子产生歧义。
例如:I like my roommate as well as Nancy. 此句可理解为: I like my roommate as well as Nancy does. 或I like Nancy and I like my roommate.(3) 位置可移动的状语所引起的歧义。
部分状语在句中的位置是固定的,但相当数量的状语都可移动位置。
这部分可移动位置的状语往往使句子产生歧义。
例如:I repaired the car and returned the following day. 此句中,状语“the following day”如果放在句首,意思明确;但置于句尾,则既可理解为修饰全句, 又可理解为修饰第二个动词returned ,从而产生了歧义。
(4) 否定词引起的歧义。
一个句子,如谓语动词是否定的,而后面又接上一个状语,就容易造成歧义。
例如:Jane doesn’t dance to please her mother. 此句既可理解为: 珍妮并不是为了使妈妈高兴才去跳舞的,又可理解为: 珍妮为了使妈妈高兴而不去跳舞。
(5) 不定式动词短语引起的歧义。
在英语里,有些动词可以用作及物动词或不及物动词,其主动形式往往有被动的意思,这种用法有时会引起歧义。
例如:The tiger is too small to kill. 此句既可理解为: The tiger is too small to kill others. 也可理解为: The tiger is too small for others to kill14. 语境歧义语境歧义现象是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