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惠崇春江晚景 江南春)_1

合集下载

语文 -古诗两首(惠崇春江晚景 江南春)_四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 -古诗两首(惠崇春江晚景 江南春)_四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古诗两首(惠崇春江晚景江南春)_四年级语文教案.教案示例一3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3.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4.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介绍背景,导入新课l.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字音、停顿、语调、语速等)。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缓想象难度。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

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四、小结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

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l.指名背诵第一首诗。

2.描述诗意。

诗人苏轼笔下描绘画中的江南春景是那么美,现实中的江南春天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二、揭示课题1.《江南春》:江南的春天。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惠崇春江晚景》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惠崇春江晚景》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惠崇春江晚景体裁:诗题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作者:名字:苏轼年代:宋代描述: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翻译: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原文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苏轼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绘的《春江晚景》两幅所写的题画诗。

一说此诗作于江阴。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创作的组诗。

此诗为其一,诗题“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

赏析三:艺术特色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

“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

“鸭知水暖”这种诉之于感觉和想象的事物,画面是难以传达的,诗人却通过设身处地的体会,在诗中表达出来。

缘情体物又移情于物,江中自由嬉戏的鸭子最先感受到春水温度的回升,用触觉印象“暖”补充画中春水潋滟的视觉印象。

鸭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只要江水不结冰,它总要跳下去凫水嬉戏。

语文古诗两首惠崇春江晚景江南春

语文古诗两首惠崇春江晚景江南春

语文古诗两首惠崇春江晚景江南春.教案示例一3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会本课4个生字;2.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3.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4.习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介绍背景,导入新课l.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1.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字音、停顿、语调、语速等)。

2.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缓想象难度。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

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4.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不是,是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四、小结1.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

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这是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l.指名背诵第一首诗。

2.述诗意。

诗人苏轼笔下描绘画中的江南春景是那么美,现实中的江南春天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二、揭示课题1.《江南春》:江南的春天。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原文、译文及鉴赏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原文、译文及鉴赏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原文、译文及鉴赏《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创作的组诗。

第一首诗题“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

第二首诗题“飞雁图”,对大雁北飞融入人的感情,侧面表现了江南春美。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译文及注释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

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注释⑴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

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这两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时江边情景的写照。

⑵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⑶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逆江而上。

⑷归鸿:归雁。

破群:离开飞行队伍。

⑸依依:不舍之貌。

《楚辞》“恋恋兮依依。

”归人:回家的人。

刘长卿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⑹朔漠:北方沙漠之地。

杜甫诗:“一去紫台连朔漠。

”⑺更待:再等;再过。

鉴赏其一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

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

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

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

《惠崇春江晚景》 赏析

《惠崇春江晚景》 赏析

《惠崇春江晚景》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元丰八年(1085)于汴京所作。

原诗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后人往往只引这一首,忘了后面还有四句: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惠崇是宋朝著名的画家、僧人,即欧阳修所谓“九僧”之一。

他能诗善画,特别是画鹅、雁、鹭鸶lù sī 、小景尤为拿手。

《春江晚景》是他的名作。

惠崇的《春江晚景图》没有流传下来,不过苏轼根据画意,妙笔生花,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

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想个大概: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天上还有两两归鸿。

河豚是看不到的,是馋嘴的苏轼在想:河豚该上来了,用蒌蒿和芦芽一炖,比东坡肉鲜多了。

惠崇春江晚景诗意图甘雨辰绘竹外桃花三两枝这是一派和煦的风光: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生姿。

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

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

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

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

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春江水暖鸭先知一江春水中,鸭儿在嬉戏;江水回暖的讯息,它们首先感知到了。

鸭知水暖,光凭画是体现不出来的,诗却表达出来了。

其实岂是鸭子先知水暖?一切水族之物,皆知冷暖。

诗人这样写是为切合画上风物,实际上也是表达他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礼赞。

唐人有“花间觅路鸟先知”的诗句,与此句异曲同工。

这句诗极富哲理,现在我们指某一新的情况或消息被人预先知道时,便往往引用这一句。

蒌蒿满地芦芽短万物逢春气象新。

江边,生长茂盛的蒌蒿铺满了地面,芦苇也抽出了短短的嫩芽来。

“蒌蒿”,一种野菜,春天生长。

这七字不是泛泛地吟咏景物,而是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贴切地实写出这两种植物的情态,没有一字是闲笔。

正是河豚欲上时“河豚”,鱼名,味美而有毒。

春江水发,河豚即溯流而上,量多而且最为肥美。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1]满地芦芽[2]短,正是河豚[3]欲上时。

注释
[1]蒌蒿: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可入药。

[2]芦芽:芦苇的嫩芽。

[3]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流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赏析
这是苏轼在神宗元丰八年所写的一首题画诗。

惠崇是宋代著名画家、僧人,善于画小景,《春江晚景》是他的名作,是一幅以早春景物为背景的《春江鸭戏图》。

苏轼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派早春二月的景象。

第一句“竹外桃花三两枝”,竹林外有三两枝桃花已经开放了,一派早春时节生机勃勃的景象,竹子和桃花是早春的代表,作者虽然
只写了这两种景物,但却能让人联想到早春时节,正所谓“言近而旨远”。

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天气转暖了,桃花开放了,鸭子也迫不及待地到河里去游泳。

为什么鸭子会先知道水暖呢?因为它是实践者,它亲自到水中试过。

这也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哲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真知。

第三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春天为万物带来了生机,地面上布满了蒌蒿,芦苇也吐出了嫩芽。

诗的前三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写了六种景物:竹子、桃花、江水、鸭子、蒌蒿和芦苇。

这六种景物既有地面上的,也有水里的,它们一起烘托出早春二月的生机。

第四句“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是作者触景生情而作出的想象,这一句是画龙点睛之笔,充分体现了春天带给人们的喜悦之情。

惠崇春江晚景翻译赏析

惠崇春江晚景翻译赏析

惠崇春江晚景翻译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惠崇春江晚景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惠崇春江晚景翻译赏析篇1《惠崇春江晚景》作者是宋朝文学家苏轼。

其古诗全文如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前言」《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1085年(元丰八年)于汴京所作。

原诗共两首。

惠崇是宋朝著名的画家、僧人,即欧阳修所谓“九僧”之一。

他能诗善画,特别是画鹅、雁、鹭鸶、小景尤为拿手。

《春江晚景》是他的名作。

苏轼根据画意,妙笔生花,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

「注释」(1)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

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

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这两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时江边情景的写照。

(2)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3)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4)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5)上:指逆江而上。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赏析一」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

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

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

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

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

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赏析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赏析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赏析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赏析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歌翻译:竹林外的桃花刚刚绽放了两三枝,江水变暖了,是鸭子最先感受春天的气息。

蒌蒿已满地,而芦苇刚长出嫩芽,这正是河豚要沿潮水而上之时。

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题画诗。

作者因为懂画、会画,所以他能紧紧抓住惠崇这幅《春江晚景》的画题画意,仅用桃花初放、江暖鸭嬉、芦芽短嫩等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

尤其令人叫绝的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句,他把画家没法画出来的水温冷暖,描绘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传神!此外,他的高妙还表现在幽默的想象上,他能看到画外,以画上并没有的“河豚欲上”,来点染初春的气息,深化画中的意境。

如果说惠崇的画是“画中有诗”的话,那么这首诗便是“诗中有画”了。

难怪它能作为一首人人喜爱的名诗而传诵至今!这首诗写的是苏轼在花开时节与友人赏花时的所见。

首句写白天的海棠,“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洁美丽。

第二句写夜间的海棠,作者创造了一个散发着香味、空空蒙蒙的、带着几分迷幻的境界。

略显幽寂,与海棠自甘寂寞的性格相合。

后两句用典故,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为花着想,十分感人,表明了作者是一个性情中人。

作者要烧红烛陪伴、呵护海棠,另一方面创造了一种气氛,让海棠振作精神,不致睡去。

后两句极赋浪漫色彩。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认为此诗“造语之工”“尽古今之变”。

《春江晚景》画家介绍:惠崇(965—1017)北宋僧人、画家、诗人。

建阳(今属福建建阳县)人,一作淮南人。

他擅长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渚、潇洒虚旷之象。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全文注释赏析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全文注释赏析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宋代: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

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注释⑴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

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这两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时江边情景的写照。

⑵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⑶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逆江而上。

⑷归鸿:归雁。

破群:离开飞行队伍。

⑸依依:不舍之貌。

《楚辞》“恋恋兮依依。

”归人:回家的人。

刘长卿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⑹朔漠:北方沙漠之地。

杜甫诗:“一去紫台连朔漠。

”⑺更待:再等;再过。

其一赏析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

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

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

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

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

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诗的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

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

“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其一)·苏轼》原文与赏析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其一)·苏轼》原文与赏析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其一)·苏轼》原文与赏析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是宋初著名的九个诗僧之一,工诗善画。

魏泰《临汉隐居诗话》说惠崇“尤多佳句,有百句图,刊石于长安,甚有可喜者”。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九所记的五言对偶一百联,就是惠崇自选的百句图。

他的图画工于小景。

周煇《清波杂志》说:“崇非但能诗,画亦有名,世谓‘惠崇小景’者是也。

”郭若虚《图画见闻记》卷四花鸟门谓:“建阳僧慧崇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渚,萧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也。

”苏轼所题的,就是惠崇所画的两幅小景,一为鸭戏图,一为归雁图。

这里选的是咏鸭戏图的第一首。

此诗作于元丰八年(1085),苏轼时在汴京任起居舍人。

诗题中的“晓景”,一作“晚景”。

这里是根据宋刊《东坡集》选录。

王文诰《苏诗集注》称此诗为苏轼集中的“上上绝句”。

除了具有唐人绝句那种摇曳生姿的风神与悠悠不尽的韵味等因素,从咏画诗的角度来说,它还表现了诗与画各擅胜场的特点。

苏轼认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他在《韩幹马》一诗中还说过:“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幹丹青不语诗。

”比诗是无形画,画是不语诗,说明“诗画一律”之理。

诗与画虽是姊妹艺术。

两者有相通之处,但诗有诗境,画有画境,两者亦不同能而兼擅。

一首好的咏画诗,不在于是否再现画中景物,它还必须依据画面形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它所创造的诗的意境,有时还是画所难能而为诗所独擅胜场的。

惠崇这幅《春江晓景》,看来是个鸭戏图,加上竹外桃花和蒌蒿、芦芽的点缀,生动地描绘了江南二月的早春风光。

但苏轼这首咏画诗,并没有为惠崇的原画所囿。

凭着他善于体察物情的独特的艺术敏感和丰富的生活知识,他从鸭子戏水感知春江水暖,再联想到河豚欲上,把人们从画境里直接带入严冬过尽、大地春回的充满生机的自然界,写出了视觉之外的“春水方生”的暖意和潜伏在这股暖流之下的“河豚欲上”的信息。

惠崇春江晚景解析(附注释+译文)

惠崇春江晚景解析(附注释+译文)

惠崇春江晚景【宋代】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①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

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②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③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④上:指逆江而上。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创作背景】《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苏轼于公元1085年(神宗元丰八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绘的《春江晚景》两幅所写的题画诗。

一说此诗作于江阴。

本首诗是其第一首。

【作品赏析】这首诗是苏轼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写的一首题画诗。

一首好的题画诗,既要点明崮面,使人如见其画,又要跳出画面,使人画外见意,从而既再现了画境,又扩展和深化了画境。

惠崇是能诗善画的僧人,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称其"工画鹅、雁、鹭鹚,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绪,萧洒虚旷之象"。

这首诗所题的惠崇画,是一幅以早春景物为背景的春江鸭戏图。

诗的前三句写了六样景物∶竹子和竹外开放的桃花、江水和水上浮游的鸭子、布满地面的萎蒿和新出嫩芽的芦苇。

这些应当都是画中所有。

分别来看,第一句写的是地面景;第二句写的是江上景;第三句写的是岸边景。

从这三句诗,大致可以想见这幅画的取景和布局。

欣赏一幅画,如果只局限在目所能见的范围之内,那么,画笔所描摹、面面所展示的只是景物的色彩、形态、位置、数量、体积。

就惠崇的这幅画而言,只画出了桃花之盛开、春江之溶漾、桃枝之在竹外鸭群之在水上、蒸蒿之密,芦芽之短,这是画家在自然界所能见到的,也是欣赏画的人在画幅上所能见到的。

《惠崇春江晚景》宋代苏轼书写春天的古诗鉴赏

《惠崇春江晚景》宋代苏轼书写春天的古诗鉴赏

《惠崇春江晚景》宋代苏轼书写春天的古诗鉴赏苏轼(别称苏东坡、号东坡居士。

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所以接下来就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苏轼书写的古诗赏析吧。

惠崇春江晚景宋代: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注释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

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逆江而上。

创作背景《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苏轼于公元1085年(神宗元丰八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绘的《春江晚景》两幅所写的题画诗。

一说此诗作于江阴。

本首诗是其第一首。

人物介绍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赏析“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

描写春天的诗句——《惠崇春江晚景》

描写春天的诗句——《惠崇春江晚景》

描写春天的诗句——《惠崇春江晚景》《惠崇春江晚景》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注释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晓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蒌蒿:一种生长在洼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茎高四、五尺,刚生时柔嫩香脆,可以吃。

(解释: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可入药)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tún )”,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鱼逆江而上。

时:时间,这里指季节。

《惠崇春江晚景》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惠崇春江晚景》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惠崇的《春江晓景图》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想个大概: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天上还有两两归鸿。

河豚是看不到的,是馋嘴的苏轼在想:河豚该上来了,用蒌蒿和芦芽一炖,比东坡肉鲜多了。

《惠崇春江晚景》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语文教案-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江南春

语文教案-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江南春

语文教案-古诗惠崇春江晚景江南春篇1:语文-古诗惠崇春江晚景江南春语文-古诗两首(惠崇春江晚景江南春).教案示例一3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3.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4.学习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介绍背景,导入新课l.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字音、停顿、语调、语速等)。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缓想象难度。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

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不是,是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四、小结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

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这是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l.指名背诵第一首诗。

2.描述诗意。

诗人苏轼笔下描绘画中的江南春景是那么美,现实中的江南春天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二、揭示课题1.《江南春》:江南的春天。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篇(一):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赏析惠崇春江晚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歌翻译:竹林外的桃花刚刚绽放了两三枝,江水变暖了,是鸭子最先感受春天的气息。

蒌蒿已满地,而芦苇刚长出嫩芽,这正是河豚要沿潮水而上之时。

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题画诗。

作者因为懂画、会画,所以他能紧紧抓住惠崇这幅《春江晚景》的画题画意,仅用桃花初放、江暖鸭嬉、芦芽短嫩等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

尤其令人叫绝的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句,他把画家没法画出来的水温冷暖,描绘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传神!此外,他的高妙还表现在幽默的想象上,他能看到画外,以画上并没有的“河豚欲上”,来点染初春的气息,深化画中的意境。

如果说惠崇的画是“画中有诗”的话,那么这首诗便是“诗中有画”了。

难怪它能作为一首人人喜爱的名诗而传诵至今!这首诗写的是苏轼在花开时节与友人赏花时的所见。

首句写白天的海棠,“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洁美丽。

第二句写夜间的海棠,作者创造了一个散发着香味、空空蒙蒙的、带着几分迷幻的境界。

略显幽寂,与海棠自甘寂寞的性格相合。

后两句用典故,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为花着想,十分感人,表明了作者是一个性情中人。

作者要烧红烛陪伴、呵护海棠,另一方面创造了一种气氛,让海棠振作精神,不致睡去。

后两句极赋浪漫色彩。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认为此诗“造语之工”“尽古今之变”。

《春江晚景》画家介绍:惠崇(~约1017) 北宋僧人、画家、诗人。

建阳(今属福建建阳县)人,一作淮南人。

他擅长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渚、潇洒虚旷之象。

王安石《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说:"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

"苏轼、黄庭坚、王庭□等也有诗称赞他的画,其中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尤为后人所称许。

描写春夏秋冬古诗各4首

描写春夏秋冬古诗各4首

描写春夏秋冬古诗各4首一、描写春的古诗4首如下:1、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4、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描写夏天的古诗:1、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2、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三、描写秋天的古诗:1、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秋风引唐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4、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四、描写冬天的古诗:1、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幕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4、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古诗两首(惠崇春江晚景 江南春)

古诗两首(惠崇春江晚景 江南春)

3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3.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介绍背景,导入新课l.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字音、停顿、语调、语速等)。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缓想象难度。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

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四、小结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l.指名背诵第一首诗。

2.描述诗意。

诗人苏轼笔下描绘画中的江南春景是那么美,现实中的江南春天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二、揭示课题1.《江南春》:江南的春天。

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

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

三、自学古诗1.自由诵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4.检查学习效果(1)指名朗读。

(2)解释词语:“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楼台”(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5.《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

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注释】(1)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

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这两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时江边情景的写照。

(2)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3)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逆江而上。

(4)归鸿:归雁。

破群:离开飞行队伍。

(5)依依:不舍之貌。

《楚辞》“恋恋兮依依。

”归人:回家的人。

刘长卿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6)朔漠:北方沙漠之地。

杜甫诗:“一去紫台连朔漠。

”(7)更待:再等;再过。

【创作背景】《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苏轼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绘的《春江晚景》两幅所写的题画诗。

一说此诗作于江阴。

【赏析】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

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

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

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

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

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思及全诗内容赏析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思及全诗内容赏析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思及全诗内容赏析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思及全诗内容赏析“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宋代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中的一句写景名句。

那么,这句诗有什么意思呢?下面是有关于这句诗的意思解释及古诗全文赏析,一起来看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思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古诗原文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宋代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⑴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

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这两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时江边情景的写照。

⑵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⑶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逆江而上。

⑷归鸿:归雁。

破群:离开飞行队伍。

⑸依依:不舍之貌。

《楚辞》“恋恋兮依依。

”归人:回家的人。

刘长卿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⑹朔漠:北方沙漠之地。

杜甫诗:“一去紫台连朔漠。

”⑺更待:再等;再过。

全文赏析惠崇,福建建阳人,北宋著名九僧之一,王安石称他有“绝艺”(《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著名国画史学家郭若虚说他“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江远渚。

萧洒虚旷之景,人所难到也”(《图画见闻志》卷四)。

由此可见,惠崇的画享誉一时,而《春江晚景》(钱钟书《宋诗选注》作“晓景”)应是他擅长的得意之作。

惠崇原画已经失传,但从诗人传神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想到画面图景。

北宋诗人晁补之说:“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

”(《和苏翰林题李甲画雁》)苏轼的这首诗妙在既能写出“画中态”,又能传出“画外意”,使诗情、画意完美地结合起来,难怪清代大才子纪昀在读到此诗时惊叹说:“此是名篇,兴象实为深妙!”(《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卷二十六)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静静的江岸上绿竹潇潇,在青翠嫩绿的竹叶外点缀着三两枝桃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两首(惠崇春江晚景江南春)
导读:古诗两首(惠崇春江晚景江南春)
教案示例一
3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3.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4.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l.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
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字音、停顿、语调、语速等)。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缓想象难度。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

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四、小结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

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l.指名背诵第一首诗。

2.描述诗意。

诗人苏轼笔下描绘画中的江南春景是那么美,现实中的江南春天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二、揭示课题
1.《江南春》:江南的春天。

2.介绍作者:
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

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

三、自学古诗
1.自由诵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4.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

(2)解释词语:
“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楼台”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5.《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

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6.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7.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8.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9.背诵古诗
四、小结
两首古诗同是诗人笔下描绘的江南春景,可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想一想,自己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江南春》。

3.抄写生字词两遍。

4.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教案示例二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了解两首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吟诵、背诵两首古诗并会默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第一首诗《惠崇春江晚景》,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

教学步骤:
(一)出示《春江晓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简介惠崇。

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

《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2.组内交换意见,扫除障碍。

3.指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节奏、语调、语速)。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

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抓住诗中具体景物,展开丰富想象。

①边吟诵,边想象画面。

②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明确: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明确: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四)小结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

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明确: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对照画面朗读。

2.背诵古诗,想象画面。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第二首诗《江南春》,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1.指名背诵第一首诗。

2.指名描述诗意。

过渡:诗人苏轼笔下描绘画中的江南春景是那么美,现实中的江南春天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二)揭示课题
1.解题《江南春》:江南的春天。

2.介绍作者: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二十六岁中进士,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

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

(三)自学古诗;自主探究
1.自由练习朗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自学古诗,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4.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

(2)解释词语:
“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楼台”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5.《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
明确: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

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朝展的酒旗。

6.归纳: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7.讨论: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8.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9.背诵古诗
(四)延伸拓展
1.两首古诗同是诗人笔下描绘的江南春景,可表达的思想感情
却不相同,想一想,自己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2.为《江南春》完成一幅诗配画。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江南春》
3.为课后生字扩词。

4.用自己的话说说两首诗的意思。

教案点评:
该教学设计示例注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充分联想诗歌及画面给我们所描述和描绘的美景,在联想及想象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