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油基础知识
食用油脂基础知识
引起食用油脂变质的因素:日光的照射、含水过多、 较高的环境温度、空气中的氧、食用油脂中的杂质, 以及包装容器的种类和包装容器是否清洁等。 食用油脂的变质主要是食用油脂的酸败。
食用油脂基础知识
食用油脂的储存保鲜
食用油脂应储存在通风阴凉处,避免高温,避免 日光照射,控制食用油脂中的水分。 注意清洁卫生,以免食用油脂被微生物污染。 避免与空气长时间接触,尽量使用油脂与空气隔 绝。 避免使用含有铜、铁、锰等元素的容器,以及易 被氧化的塑料用具。
食用油 脂的分 类
植物油脂 这类油脂主要从植物的种子中提取得来,通 常呈液体状态。
动物油脂 这类油脂主要从动物的脂肪组织中提取出 来,一般呈固态或半固态。
再造油脂 这类油脂是根据食品加工的需要,以各种天 然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经提练、氢化、酸化等方法 加工处理后制成的油脂。
食用油脂基础知识
食用油脂在烹饪中的作用
烹饪原料
传热作用 调色、赋香作用 滋润作用 起酥作用 造型作用 乳化作用 涨发作用
食用油脂基础知识
食用油脂品质鉴别的指标
气味 一是在盛装油脂的容器开口的瞬间用鼻子挨近容器口,闻其气 味;二是取一两滴油样放在手掌或手背上,双手靠拢快速摩擦至发热, 闻其气味;三是用不锈钢勺取油样25克左右,加热到50℃左右,闻其 气味。 滋味 方法是用玻璃棒取少许油样,点涂在已漱过口的舌头上,辨其 滋味。 色泽 正常植物油的色泽,除小磨香油允许微浊外,其他种类的油脂 要求色泽清淡,清亮透明,无沉淀,无悬浮物。国家标准规定色泽越浅, 质量越好。 透明度 一般用插油管将油吸出用肉眼即可判断透明度.分出是否清 晰透明、或微浊、或混浊、或极浊、有无悬浮物、悬浮物有多少等。 5.沉淀物 一般用玻璃管插入底部把油脂吸出,即可看出有无沉淀 物或沉淀物的多少。
油脂的基础知识
油脂的碘值
总结词
碘值是衡量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指标,通常以每100 克油脂所能吸收碘的克数表示。
详细描述
碘值的大小反映了油脂的不饱和程度。碘值越高,说明油脂 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越高。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营养 价值,对人体健康有益,因此碘值是评价油脂营养价值的重 要指标之一。
油脂的不饱和度
油脂的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是指人体无法自行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酸。主要有两种,一 种是ω-3系列的α-亚麻酸,另一种是ω-6系列的亚油酸。
必需脂肪酸有助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如促进细胞生长、发育、调节免疫 等。缺乏必需脂肪酸可能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如皮肤干燥、免疫力低下等。
油脂的维生素E
01
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具 有抗氧化、保护细胞膜完整性的 作用。油脂是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 ,特别是植物油。
02
维生素E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缺 乏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如神经 、心血管、免疫系统等方面的疾 病。
油脂的抗氧化物质
一些油脂中还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天然色素、酚类化 合物等。这些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有助于抵抗自由 基对人体的损害,预防慢性疾病。
胆固醇与健康
胆固醇的作用
摄入量的控制
选择低胆固醇食物
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物质,是构成细 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合成类固醇激 素和维生素D的重要原料。
适量的胆固醇摄入对人体是有益的, 但过量摄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胆固醇 的摄入量不应超过300毫克。
选择低胆固醇的食物如鱼类、蔬菜、 水果等,以及适量摄入含有不饱和脂 肪酸的食物如坚果、鱼油等,有利于 降低胆固醇水平。
糖果。
油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
2、精油概述及单方精油、基础油
冷冻压缩萃取法(榨取法):
此种方法多半用在柑橘类植物,因为精油 多包含在这些植物的果皮中,萃取方式是 压碎果皮过程中加水,收集汁液后经离心 机将精油分离出来。
油脂分离法:(脂吸法)
萃取方法利用的是:脂肪及油脂吸收并保 留植物花朵中所含香精油的能力,以油脂 吸收植物香气较佳的部分,再经酒精处理, 并以机器搅拌,待酒精蒸发后留下得便是 芳香精油。
果皮,人体的皮肤组 织 树干,人体的躯体 花朵,人体的生殖系 统
树叶,人体的呼吸系统
一、根类精油
相当于人的大脑,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平衡情绪内心安宁。 生姜——入脾、胃经 一、头脑——思维清晰、脑力保养、增进情欲 二、身体——暖性精油 1、去风行血的医生,促进血液循环。 排寒暖身,祛除四寒症(宫寒、胃寒、体寒、伤寒) ,具体用法: 1)生姜+杜松泡脚改善寒症非常好(寒从脚底生),对于静脉曲张也很好。 2)生姜+薄荷,对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常年腿疼,关节瘀湿。 用法:直接用于患处,可用保鲜膜包裹,改善肌肉酸痛也很好。 3)腹部按摩,改善消化问题(消化不 良、肠胃胀气) 4)全身按摩,暖身,祛风散寒,治疗感冒咳嗽、 咽喉痛,肌肉酸痛,针对男性,泡 澡使用还有催情的作用。 5)给小孩泡脚,还可以补钙。 小孩子走路晚,摔跤,每天可以滴2--4滴泡脚。 2、止疼,治疗痛经,可以化瘀,血块。 三、促进毛发生长,中年脱发,斑秃,可调和在洗发水中洗头,去 头风,止头痛。
精油分类:
单方:从单一植物的单一部位萃取的。 100%纯度,如无明确规定,不可直接作 用于皮肤。 有如下几款是特殊的情况,可以少量局部用 于皮肤: 茶树、薰衣草、尤加利、薄荷
复方精油的分类:
分为纯复方和稀释复方精油 纯复方精油——两款或以上的单方混合而成 的,100%纯度,也不可直接作用于皮肤, 须基础油稀释。 稀释复方精油——基础油加单方精油或者是 基础油加纯复方精油而成的,浓度低,可 以直接使用。
油脂精炼基础知识资料
油脂精炼基础知识资料油脂基础知识一、油品知识1. 油脂基础知识1.1毛油的定义:用压榨、浸出等方法制取得到的,未经过精炼的动植物油脂称为毛油。
其主要成分是各种甘油三酸脂的混合物,俗称中性油。
1.2毛油所含杂质:毛油通过化学、物理精炼后,使其中的杂质降低到一定的标准之下,获得合格的油脂产品。
毛油所含主要杂质如下:①.悬浮杂质:如泥沙、饼渣等固体杂质②.胶溶性杂质:主要为磷脂③.油溶性杂质:主要为游离脂肪酸(FFA)、色素等④.水分1.3毛油进行精炼的原因:①.悬浮杂质、胶溶性杂质和水分的存在,会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使油脂水解酸败。
②.磷脂的存在将使油脂外观混浊、暗淡。
在炒菜时会产生大量的泡沫。
③.油脂中所含FFA过高,会使油脂异味浓,风味差,有些FFA会在炒菜时发烟。
④.不良色素使油脂颜色加深,甚至发黑。
所以为了得到消费者所接受产品,必须对毛油精炼。
1.4我国植物油的排序和介绍我国目前的植物油按理化指标的不同由低到高排列顺序为:四级油、三级油、二级油(原高级烹调油)、一级油(原色拉油),质量最好的是一级油(原色拉油)。
四级油实际上就是经初加工的毛油。
这种油(甚至包括三级油)由于没有经过深加工,故许多有害的物质未能从油中分离出来,在160℃~170℃就开始冒烟,既污染环境,又有害健康。
二级油(原高级烹调油)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自行制定的一种“过渡性”品种,应当说是中国独有的。
它的一些指标比国际上通行的一级油(原色拉油)略低一些,比如颜色略深,烟点略低等。
或者仅在欠发达地区作为一种过渡品种而存在。
无论是颜色、发烟点,还是对人体健康来讲,质量最好的是一级油(原色拉油)。
1.5 油脂的三大反应和精炼植物油的储存方法水解反应:油脂+ 水游离脂肪酸(即FFA)皂化反应:油脂+ 碱皂脚氧化反应:油脂+ 氧过氧化物根据以上三大反应,如果植物油贮藏不当,也可能导致油脂变质,以至影响健康,所以了解一些植物油的贮藏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总结起来油脂储存有四要点:一密封、二避光、三低温、四忌水。
油脂基础知识
油脂基础知识一、脂肪酸脂肪酸,脂肪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是中性脂肪、磷脂和糖脂的主要成分,低级的脂肪酸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高级的脂肪酸是蜡状固体,无可明显嗅到的气味。
脂肪酸是最简单的一种脂,它是许多更复杂的脂的组成成分。
脂肪酸在有充足氧供给的情况下,可氧化分解为CO2和H2O,释放大量能量,因此脂肪酸是机体主要能量来源之一。
脂肪酸根据碳氢链饱和与不饱和的不同可分为三类,即:饱和脂肪酸,碳氢链上没有不饱和键;单不饱和脂肪酸,其碳氢链有一个不饱和键;多不饱和脂肪,其碳氢链有二个或二个以上不饱和键。
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脂肪在室温下呈液态,大多为植物油,如花生油、玉米油、豆油、菜子油等。
以饱和脂肪酸为主组成的脂肪在室温下呈固态,多为动物脂肪,如牛油、羊油、猪油等。
但也有例外,如深海鱼油虽然是动物脂肪,但它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如20碳5烯酸(EPA)和22碳6烯酸(DHA),因而在室温下呈液态。
大多数脂肪酸分子含偶数碳原子。
高等动、植物最丰富的脂肪酸含16或18个碳原子,如棕榈酸(软脂酸)、油酸、亚油酸和硬脂酸。
脂肪酸的熔点随其不饱和度增加而降低。
脂质的流动性随其脂肪酸成分的不饱和度相应增加。
动物能合成所需的饱和脂肪酸和油酸这类只含1个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含有2个或2个以上双键的多双键脂肪酸则必须从植物中获取,故后者称为必需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最重要。
花生四烯酸是人体合成前列腺素的前驱物质。
必需脂肪酸不仅为营养所必需,而且与儿童生长发育和成长健康有关,更有降血脂、防治冠心病等治疗作用,且与智力发育、记忆等生理功能有一定关系表一:脂肪酸含量二、甘油甘油,学名丙三醇,是无色味甜澄明黏稠液体。
无臭。
有暖甜味。
俗称甘油,相对密度1.26362。
熔点17.8℃。
沸点290.0℃(分解)。
甘油可以任何比例与水混合,当水中含甘油量达到66.7%时,可使混合液的冰点降至-46.5度,是优良的防冻剂;还能溶解在乙醇和丙酮中,不溶于乙醚,氯仿,石油醚等溶剂中。
油脂基础知识考试题答案
油脂基础知识考试题答案油脂基础知识考试题20题每题5分)共计10题(100分)1、衡量油品质量基本指标?脂肪酸组成、⽐重、碘价、折光指数、皂化价等。
油脂技术指标:酸价(游离脂肪酸含量)、⾊泽、透明度、⽓味风味、0℃冷冻试验、烟点、过氧化值、⽔分、杂质等。
油脂卫⽣指标:黄曲霉毒素、羰基价、砷、苯并芘等。
、油脂常见指标:1、磷脂含量PHOS定义:油中磷脂的含量,以磷原⼦的含量计。
测定⽅法:分光光度计⽐⾊测定法对油脂品质的影响:磷脂的存在会使油脂外观浑浊暗淡,烹饪时起泡并⽣成⿊⾊沉淀。
常见油品的PHOS的范围:⽑油:⼀般在200ppm以内精炼油:5ppm以内2、游离脂肪酸FFA定义: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占油脂总量的重量百分数。
测定⽅法:⽤中性异丙醇液溶解油脂及其脂肪酸,再⽤碱标准溶液进⾏滴定,根据试样重量和碱液消耗的毫升数即可得油脂酸价或游离脂肪酸。
对油脂品质的影响:FFA越⾼,油脂的异味就越浓,加热时易氧化,热分解产⽣挥发性物质,烟点降低,同时是卫⽣指标之⼀。
常见油品的FFA范围:⽑油:0.5%以上精炼油:0.03-0.1%3、⾊泽COLOUR定义:油脂⾊泽主要是与油脂中所含脂溶性⾊素多少(包括叶绿素、类胡萝⼘素等)。
测定⽅法:罗维朋⽐⾊计对油脂品质的影响:⼀般油品会随着储存的劣变⽽颜⾊加深。
原料较差时,颜⾊也会加深。
⼀般⽤红⾊(R)和黄⾊(Y)描述4、⽔分及挥发性物质M&V定义:在⼀定温度条件下,油脂中所含的⽔分及挥发物。
测定⽅法:电烘箱105℃恒重法对油脂品质的影响:对⽑油⽽⾔,⽔分的存在有利于微⽣物的⽣长,促进油脂的⽔解酸败。
精炼油中⽔分的存在会导致油品外观发朦,使⽤时炸锅。
常见油品的M&V的范围:⽑⾖油:⼀般在0.2%以内精炼油:0.05%以内5、碘价IV定义:在规定条件下与100克油脂发⽣加成反应所需碘的克数。
测定⽅法:将试样溶于四氯化碳,使之与氯化碘进⾏加成反应后,加⼊过量的碘化钾与剩余的氯化碘作⽤后,⽤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油脂的基础知识1
棕榈油概述
棕榈油的特点
营养价值分析
1.不含胆固醇 2.含有均衡的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
制取及深加工 棕榈油的用途 聚龙在印尼
3.食用棕榈油不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4.它可增加“好的”胆固醇(HDL)的含量、降低
“坏的”胆固醇(LDL)的含量
5.富含维生素E(500-800ppm)及单不饱和脂肪酸
大豆油、玉米油和向日葵油这样不饱和油脂,它不 易氧化,而且能抵抗极性组分和环状聚合物的形成
33
棕榈油和其他食用油进行煎炸对比有什么区别? 用棕榈油与其他油进行反复煎炸薯条试验。炸出的薯 条色泽金黄、鲜嫩可口、毫无油腻感;而用其他油 煎炸的薯条色泽较深、表面有挂油现象。
34
它的油温度高到200度以上时,棕榈油依然非常清澈 没有油烟,只产生部分水烟,而其他油产生了含有 致癌物质的油烟。最后对锅中的剩余油量进行测量, 棕榈油消耗很小,相反其他油消耗量较大。由此可 见,棕榈油具有不含胶质、不易起烟的特性,经济 耐用。而且,随着工艺的成熟,棕榈油提炼过程不 需要依赖化学药品溶剂进行,充分保证了质量。
46
2、 食用油是否加热到冒烟才可使用?
油脂的概念及分类 油脂对人体的作用
油脂的制取
脂肪酸的分类
食用油脂的常识
许多人使用食用油有一个误区,认为必须把油烧 到冒烟时才可食用,这是错误的,以前的油脂不 曾精炼,烧到冒烟才算油热了,但是经过精炼的 油,只需稍作加热即可,甚至可以凉拌,而且经
过高温加热会使油品中的维生素A、胡萝卜素遭到 破坏。同时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也会因氧化而被破 坏。
36
棕榈油可以做出很多种美味食品,蒙牛、伊利的雪 糕,康师傅、华龙的方便面,咖啡、巧克力、奶油、 饼干等,这些都是以棕榈油作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 的。
食用植物油基础知识
食用植物油基础知识八、冬季储存中的油脂为何有絮状物等凝结现象?因为油脂种类不同,其凝固点有高有低,所以不同的油种呈现的凝固状况也不同。
花生油:在冬季很容易出现絮状物等凝结现象,因其中含有20%的饱和脂肪酸,属于油脂本身的物理变化,受热即可熔化恢复澄清透明的状态。
对于其品质指标无影响,也不影响使用性质。
由此造成使用花生油调配的调和油也会在低温下出现凝冻现象。
一级大豆油:国家标准规定0℃时5.5小时不出现絮状物为合格,在温度低于0℃下存放超过5.5小时,大豆油出现絮状物或凝固,亦属正常现象。
一、填空题1、缺乏维生素A的影响:缺乏维A会患夜盲症,严重缺乏时导致失明;缺乏维A也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以及牙齿和皮肤的健康。
2、食用植物油质量指标有哪些:色泽、气味滋味、透明度、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酸值、过氧化值、加热试验、烟点、冷冻试验等。
3、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酸价、过氧化值、浸出油溶剂残留、总砷、铅、黄曲霉毒素B1、苯并芘。
二、选择题1、芝麻油加工工艺有A、小磨香油水代法B、机制香油机械压榨C、浸出法D、其它方法2、天然谷物调和油配料中有A、花生油 B、亚麻籽油 C、芝麻油 D、玉米油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日食用油脂量A、25克B、30克C、35克D、40克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 COFCO FOOD SALES & DISTRIBUTION CO., LTD. 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 COFCO FOOD SALES & DISTRIBUTION CO., LTD. 此报告仅供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内部使用。
未经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的书面许可,其它任何机构不得擅自传阅、引用或复制。
* * 食用植物油基础知识二零一零年八月二十六日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目录一、油脂组成及功能1、组成:油脂是天然有机化合物的一类,其化学组成为甘油三酸酯的混合物。
在室温下呈液态(一般为植物脂肪)称为油;在室温下呈固态(一般为动物脂肪)称为脂。
食用植物油基础知识
食用植物油基础知识八、冬季储存中的油脂为何有絮状物等凝结现象?因为油脂种类不同,其凝固点有高有低,所以不同的油种呈现的凝固状况也不同。
花生油:在冬季很容易出现絮状物等凝结现象,因其中含有20%的饱和脂肪酸,属于油脂本身的物理变化,受热即可熔化恢复澄清透明的状态。
对于其品质指标无影响,也不影响使用性质。
山此造成使用花生油调配的调和油也会在低温下出现凝冻现象。
一级大豆油:国家标准规定0 °C时5.5小时不出现絮状物为合格,在温度低于0 °C下存放超过5.5小时,大豆油出现絮状物或凝固,亦属正常现象。
一、填空题 1、缺乏维生素A的影响:缺乏维A会患夜盲症,严重缺乏时导致失明;缺乏维A也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以及牙齿和皮肤的健康。
2、食用植物油质量指标有哪些:色泽、气味滋味、透明度、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酸值、过氧化值、加热试验、烟点、冷冻试验等。
3、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酸价、过氧化值、浸出油溶剂残留、总神、铅、黄曲霉毒素B1、苯并花。
二、选择题 1、芝麻油加工工艺有A、小磨香油水代法B、机制香油机械压榨C、浸出法D、其它方法2、天然谷物调和油配料中有A、花生油 B、亚麻籽油 C、芝麻油 D、玉米油 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日食用油脂量A、25克B、30克C、35克D、40克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 C0FC0 FOOD SALES & DISTRIBUTION CO., LTD.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 COFCO FOOD SALES & DISTRIBUTION CO., LTD.此报告仅供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内部使用。
未经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的书面许可,其它任何机构不得擅自传阅、引用或复制。
* *食用植物油基础知识二零一零年八月二十六日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目录一、油脂组成及功能1、组成:油脂是天然有机化合物的一类,其化学组成为甘油三酸酯的混合物。
在室温下呈液态(一般为植物脂肪)称为油;在室温下呈固态(一般为动物脂肪)称为脂。
橄榄油基础知识
特级初榨橄榄油 Extra Virgin Olive Oil
特级初榨橄榄油是橄榄油中品质最好的,采用 纯物理方式纯压榨(冷压榨)而成。 鲜果采摘后,24小时内加工出油,除洗净、分 捡、过滤等物理过程外,无任何化学处理过程,不 添加任何化学成分。 其游离脂肪酸含量(以油酸计)为每百克不超 过0.8克。 可直接食用,是纯天然产品。有淡雅怡人的植 物芬芳,呈淡黄绿色至金黄色,味道有橄榄果香味、 苦味、辣味。 可直接作用于皮肤上,具有非常好的美容作用。
如何挑选橄榄油-----加工工艺
如果是特级初榨橄榄油,通常是冷榨(标签上会标 明 Cold Pressed,或 Cold Extracted),冷榨法也 就是将油橄榄通过物理机械直接压榨出,和一些家 庭使用果汁压榨器榨果汁的原理类似,通过这种方 法提取的橄榄油,天然纯正,营养没有受到任何破 坏。 还有一种方法是精炼法(Refined),这种方法是 实际上就是化学浸出法。按照中国新的食用油管理 办法,加工方法必须在标签上注明。
【背景知识】
精炼橄榄油有两种,A类精炼橄榄油和B类精炼橄榄油。
过熟的,变坏的,被虫叮咬的,破口的油橄榄也可以象好的 油橄榄一样压榨出油,但是,这些油质量低劣,不可食用。 在1900年以前,这种油仅供点油灯之用。直到今天,这种油 仍被称为“灯油”(lampante)。 十九世纪初,一些化学家发现了一种精炼方法,可以将橄榄 灯油制成无香,无色,无味的可以食用的油。橄榄油贸易中 将这种被精炼的橄榄灯油称为A类精炼橄榄油。精炼过程毁 掉了橄榄油的口感和基本的多酚抗氧化物。在这种精炼的橄 榄灯油中加入3%-10%的初榨橄榄油后,在市场上被堂而皇 之的冠以“100%纯橄榄油”(100% Pure Olive Oil)。 纯橄榄油和“清淡”橄榄油实际上就是A类精炼橄榄油和初 榨橄榄油(并非是特级初榨橄榄油)的混合油。
动植物油石油类作业指导书
动植物油和石油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能源和原料。
它们在工业生产、燃料供应和化学制品生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安全和高效地使用动植物油和石油类产品,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向读者介绍有关动植物油和石油类的基本知识、使用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一、动植物油的基本知识1.1 动植物油的分类动植物油通常分为食用油和非食用油两大类。
食用油主要来自于植物种子或果实的浸提和压榨过程。
常见的食用油包括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等。
非食用油则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如润滑油、生物燃料等。
1.2 动植物油的用途动植物油在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食用油常用于烹饪、煎炸和制作食物中。
非食用油则可以用于润滑、制造肥皂、油漆等工业制品的生产中。
1.3 动植物油的保存和储存为了保持动植物油的新鲜度和质量,以下是一些保存和储存的常见建议。
- 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可将油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 打开的油瓶应尽快用完或密封好,以防氧化。
- 避免油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以减少氧化速度。
二、石油类的基本知识2.1 石油的提取和加工石油是来自地下深处的化石燃料,其提取和加工过程包括勘探、钻井、采收和炼制。
勘探是找到潜在石油资源的过程,钻井则是将钻头钻入地下,以获取石油。
采收是将石油从地下气藏中取出的过程。
炼制是将原油分离成不同的化学组分,用于制造燃料和化学产品。
2.2 石油的用途石油是全球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广泛应用于许多方面。
主要用途包括:- 燃料供应:石油被用作燃料,供应汽车、飞机、发电厂等大型机械和设备。
- 化学产品制造:石油是许多化学产品的原材料,如塑料、颜料、润滑油等。
- 基础材料制造:石油可以用于制造沥青、沥青混凝土、柏油等建筑和道路材料。
2.3 石油的安全使用石油是一种易燃的物质,因此在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以下是一些使用石油时的常见安全注意事项:- 避免将石油暴露在明火或高温环境中,以防止火灾。
- 使用石油时,请确保通风良好,以避免石油蒸气积聚导致爆炸风险。
植物油基础知识
过氧化值: 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形成的过氧化物的含量,以100g或1kg 被测油脂使碘化钾析 出碘的g数表示。油脂最初氧化的灵敏指标。过氧化值超过0.15%时,即为油脂酸败的征兆。
溶剂残留量:提取油脂时所用的6#有机溶剂等在油脂中的残留部分。溶剂残留多时,造成食
用油脂异味大,影响食用。
羰基价:油脂酸败时产生的含有醛基、酮基的脂肪酸或甘油酯及其聚合物的总量。
饱和脂肪酸 ,不含双键的脂肪酸,所有的动物油都是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通常指的是油酸,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有橄榄油和油茶籽油等。 多不饱和脂肪酸,含有2个或2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按其结构又可分为ω-6
和ω-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 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 ω-6 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油酸、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ω-9:单不饱和脂肪酸 :通常称为油酸 必需脂肪酸 : α-亚麻酸和亚油酸 反式脂肪酸:一般经微生物及工业制品加以氢化而成的。与一般植物油相比,反式脂肪烹调
目录
一、油料油脂基本知识 二、油脂的基本功能 三、制油工艺 四、菜籽油的优点 五、油脂的掺伪鉴别 六、食用油误区 七、食用油脂的卫生问题
一、油料油脂基本知识
1、 油脂专业术语 2、 各种植物油脂的介绍 3、 植物油的分级
1.1.油脂脂肪酸专业术语
健康用油含义:一是一定要吃健康的油 ,二是用油适量和使用健康的烹调方法 ,三是合理 均衡的用油 。
1.2.油脂相关专业名词
转基因油料:人们借助生物化学手段,将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种生物细胞中的基因提取出来, 引入到油料的活细胞中,从而改变其生物遗传性状的油料
抗氧化剂:氧化会使食品中的油脂变质,抗氧化剂能阻止或延缓食品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稳 定性和延长贮存期。天然抗氧化剂有茶多酚、维生素C、维生素E等 。合成抗氧化剂属酚类 化合物,如:TBHQ、BHA、生育酚等
常见植物油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大豆油大豆油取自大豆种子,大豆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脂,其颜色因大豆种皮及大豆的品种不同而异。
一般为淡黄色、略绿、深褐色等,精炼过的大豆油为淡黄色。
大豆油中含有大量的亚油酸。
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幼儿缺乏亚油酸,皮肤变得干燥,鳞屑増厚,发育生长缓慢,老年人缺乏亚油酸,会引起白内障及心脑血管病变。
大豆毛油有腥味,精炼后可去除,但储藏过程中有回味倾向。
豆腥味由于亚麻酸、异亚油酸所引起,用选择氢化的方法将亚麻酸含量降至最小,同时避免异亚麻酸的生成,则可基本消除大豆油的“回味”现象。
精炼过得额大豆油在长期储藏时,其颜色会由浅变深,这种现象叫做“颜色复原”。
大豆油的颜色复员现象比其它油脂都显著,而油脂自动氧化所引起的复杂变化可能时其基本原因。
采取降低原料水分含量的方法可以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此法正广为采用,基本上解决了大豆油色泽。
豆油除含有脂肪外,在加工过程中还带有一些非油物质,在未精炼的毛油中含有1~3%的磷脂,0.7~0.8的甾醇类物质以及少量蛋白质和麦胚酚等物质,易引起酸败,所以豆油如未经水化除去杂质,是不宜长期贮藏的。
另外,精制豆油在长期储存中,油色会由浅逐渐变深,原因可能与油脂的自动氧化有关,因此,豆油颜色变深时,便不宜再作长期储存。
2.1 大豆油的质量鉴别①色泽鉴别纯净油脂是无色、透明,略带粘性的液体。
但因油料本身带有各种色素,在加工过程这些色素溶解在油脂中而使油脂具有颜色。
油脂色泽的深浅,主要决定于油料所含脂溶性色素的种类及含量、油料籽品质的好坏、加工方法,精炼程度及油质脂贮藏过程中的变化等。
进行大豆油色泽的感官鉴别时,将样品混匀并过滤,然后倒入直径50毫米、高100毫米的烧杯中,油层高度不得小于5毫米。
在室温下先对着自然光线观察。
然后再置于白色背景前借其反行光线观察。
冬季油脂变稠或凝固时,取油样250克左右,加热至35~40℃,使之呈液态,并冷却至20℃左右按上述方法进行鉴别。
精油的基础知识
精油的基础知识(JM们都来学习哦)什么是单方精油以及单方精油的种类某一种植物或植物某一部分萃取的植物精油为单方精油,通常以该植物名称或植物部位名称命名,一般具有较为浓郁的本植物气味,并且具有特定的功效及个性特点。
我们可以依照植物的分类将精油分成几个家族:柑橘类:佛手柑、葡萄柚、柠檬、莱姆、桔子、橘子花香类:天竺葵、罗马甘菊、玫瑰花瓣、薰衣草、依兰、橙花草本类:罗马甘菊、薰衣草、欧薄荷、迷迭香、马郁兰、鼠尾草樟脑类:尤加利、白千层、迷迭香、欧薄荷、茶树辛香类:胡荽、黑胡椒、姜、小豆蔻树脂类:乳香、没药、榄香、白松香木质类:西洋杉、檀香、松木、杜松、丝柏土质类:广藿香、岩兰草什么是复方精油复方精油指已搭配好,可供立即使用的配方精油,一般均由研发厂商研究各种不同的精油及化学性质,经组合调配后制成成品,使用上较为方便,犹如配好药方的成药。
什么是基础油基础油扮演优秀的配角角色,虽然它们不如香草精油那么各具特色的气味,可是它们的作用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由于纯植物精油的浓度太高,不适合直接接触肌肤,于是需要基础油的调节,基础油通常选用比较安定的成分,藉以让植物精油延长其有效保存期限。
基础油通常选用富含营养,小分子的植物油提炼,因此本身即具滋润与滋补的效果。
基础油质感细致,润滑度高,作用为按摩油能协助按摩效果,降低肌肤的摩擦与不适。
基础油是精油的伴侣。
另外,由于基础油是由基本的脂肪酸所组成,含有可溶于油脂的维他命A、D和E,因此还附带具有独特的保养效果。
几种常用基础油的功能1.甜杏仁油(Suesses Mandel-Oel/Almond,sweet)来自开花杏树果实,淡黄色的液体,具有独特味道。
质地轻柔、润滑、清爽,是最不油腻的基础油。
甜杏仁油与任何植物油皆可互相调和,因此也是最广泛使用的基础油。
含维他命A、B1、B2、E及脂肪酸等。
具有良好的亲肤性,连最娇嫩的婴儿也可使用。
适合婴儿、干性、敏感性肌肤使用。
2.葡萄籽油(Traubenkern-Ole/Grapeseed)萃取自葡萄种子,其颜色为淡黄色或绿色,具有良好的渗透力。
油品基础知识培训总结
油品基础知识培训总结一、引言油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在机动车运行、工业生产和能源供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油品基础知识,提高对油品的认识和应用能力,我们进行了一次油品基础知识培训。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油品的分类、特性以及相关的应用知识。
以下是我对培训内容的总结。
二、油品的分类1.按来源分:矿物油、合成油、植物油等;2.按用途分:汽车用油、工业用油、船舶用油等;3.按粘度分:粘度等级包括SAE30、SAE40、SAE50等;4.按质量分:优质油、合格油、劣质油等。
三、油品的特性1.粘度:油品的内摩擦阻力大小,粘度越大,油品越粘稠;2.流动性:油品的流动性与其粘度有关,流动性好的油品在低温下也能流动;3.氧化安定性:油品在长期使用中是否会发生氧化降解,氧化安定性好的油品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4.抗磨性:油品在摩擦条件下保护机械零件不受磨损;5.抗乳化性:油品与水接触时,是否容易形成乳化液。
四、油品的应用知识1.汽车用油:根据不同的发动机类型选择适合的机油粘度等级,定期更换机油,保持发动机正常工作;2.工业用油:根据机械设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润滑油,定期检查油品质量,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3.船舶用油:根据船舶航行条件选择适合的船用柴油,注意船舶用油的保存和加注方法;4.润滑脂的应用:在机械设备的关键部位涂抹适量润滑脂,起到润滑和密封的作用;5.油品储存和处理:储存油品时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废弃油品要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这次油品基础知识培训,我们对油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学习了油品的分类、特性以及相关的应用知识。
这些知识对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正确使用和管理油品都非常重要。
希望我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对油品的认识和应用能力,为保护环境和提高生产效率作出贡献。
食用油简介
7、熔点----油中脂肪酸的饱和程度、油的硬度
固体油脂完全转变成液体时的温度。油是混合物。毛细管,完全液态油,冻 固化,4-10 ℃ 16 h。于水浴中0.5 ℃/min升温,管内油面上浮的温度。
C22:1 C22:0
硬脂酸在行业中的应用
工业
橡胶行业 日化行业 塑料工业 抛光材料 纺织、印染工业 造纸与文教用品
用途
以硬脂酸、硬脂酸盐、硬脂酸酯 的形式应用 以硬脂酸、硬脂酸钠,硬脂酸钾,硬脂酸酯等形式应用 以硬脂酸盐、酯、酰胺等形式在塑料产品中应用 以硬脂酸酯,硬脂酸盐及多种级别的硬脂酸形式使用 通常以钾盐/钠盐、酯类、胺类、酰胺类形式广泛应用在柔软剂、 抗静电剂、消 泡剂、印染助剂中 以酯类、酰胺、AKD(烷基烯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聚体)的形式作为消泡剂、表面 施胶剂 使用
2、色泽----衡量纯净程度
罗维朋比色法:用标准色片(黄、红)与油的颜色进行对比,颜色相当时的数值。
3、气滋味----衡量油的种类、品质、新鲜度
50 ℃,闻、尝。无异味。
4、相对密度
油脂20 ℃的质量与同体积的水在4℃的质量之比。植物油:0.908-0.970,大部 分是在0.91-0.92。不饱和程度越大(键长短) ,或分子越短(相对含氧多), 则相对密度越大,比重瓶法,比重计。
常用油脂的营养成分
亚麻籽油
• 亚麻油中含饱和脂肪酸9~11%,油酸13~ 29%,亚油酸15~30%,亚麻油酸44~ 61%。
• 由于含有过高的亚麻油酸,储藏稳定性和热稳定 性均较差,其营养价值也比亚油酸、油酸为主的 食用油低。
过度摄入油脂将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肥胖、高血压及糖尿病与之有一定的联系。一 些研究表明摄入脂肪过度是心脏病、乳腺癌、 结肠癌、前列腺癌的潜在原因之一。
(整理)食用植物油基础知识201008
D、各类不饱和脂肪酸较为均衡的油类,包括花生油和芝麻油;适合各类人群食用。类 猪油 花生油 玉米油 山茶籽油 橄榄油 红花籽油 米糠油
饱和 脂肪酸
39.7 20.4 13.5 10.5
油酸 45.1 46.5 27.5 76.8
13.5
72.5
8.5
11.7
硬化的目的,使血管保持良好的状态。降血脂、清淡
花生油:花生油具有独特的花生香味和风味。花生油凝固点和浊点高于其它植物油脂,气温低于15°C就 会慢慢有晶体析出,未经处理的毛花生油会含有致癌物质---黄曲霉素,经过精炼和高温可清除。好的花
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
油脂基础知识
b、单不饱和脂肪酸类油脂:低芥酸菜籽油、橄榄油、茶籽油等; “单不饱和”脂肪酸(简称为MUFA)虽然 也是人体可以合成的,但它对于降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最好,故而近年来得到了大力的推崇。这 一类的缺点是不能提供某些必需脂肪酸,但优点是耐热性中等,氧化性也居中,对预防慢性疾病有帮助。 适合膳食荤素搭配的各类人群食用,特别是吃动物性食品较多、植物性食品较少的人。大部分 对血液中 胆固醇水平没有影响, 如果在膳食中代替饱和脂肪酸将会非常有益 。 c、多不饱和脂肪酸类油脂:葵花籽油、大豆油、玉米油、红花油、胡麻油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简称为 PUFA)当中,有一些是人体自己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酸,人体建造组织细胞,以及形成一 些生理活性成分,都需要这些“必需脂肪酸”。这一类脂肪酸的优点是营养价值高,低温下仍然清澈透明 ;缺点是不耐热,稳定性差。高温加热或者长期储存后,它们容易氧化,产生伤害人体的自由基,以及各 种有毒的氧化产物、聚合产物和分解产物。适合膳食荤素搭配的各类人群食用,营养保健专家指出,多不 饱和脂肪酸因其降血脂效果较好,并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适量(每日1-3汤匙)食用,对中老年人和 高血脂症患者、心脏病患者有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提供必需脂肪酸
人体必需脂肪酸主要指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这些脂肪酸是人体不能 缺少的,一旦缺少,就会引起人体的一些疾病。 (3)油溶性维生素的载体 如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A等,油脂严重缺乏就会影响油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4)提供油脂中微量营养成分(如:磷脂,植物甾醇, 谷维素等) (5)植物油能赋予食物优良的口感
ω-3 ω-6 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 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油酸、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ω-9:单不饱和脂肪酸 :通常称为油酸
必需脂肪酸 : α-亚麻酸和亚油酸 反式脂肪酸:一般经微生物及工业制品加以氢化而成的。与一般植物油相比,反式脂肪烹调 油具有耐高温、不易变质、存放更久等优点,少部份动物性油脂中含有少量反式脂肪酸,油脂 在加工时的氢化作用.会产生反式脂肪酸,这种脂肪成分可能会引起心血管疾病,危害健康 。
(1)、大 豆
从营养价值看,大豆油中含硬脂酸2-5%,花生酸1-3%,油酸22-30%,亚油酸50-60,亚麻油酸59%。大豆油的脂肪酸构成较好,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 管疾病的功效,大豆中还含有多量的维生素 E、维生素D以及丰富的卵磷脂,对人体健康均非常有 益。另外,大豆油的人体消化吸收率高达98%,所以大豆油也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良食用油。
初榨橄榄油类别:特级初榨橄榄油、优级初榨橄榄油、普通初榨橄榄油、低级初榨橄榄油。 普通橄榄油里,主要有精炼橄榄油和纯橄榄油。纯橄榄油是精炼油与一定比例(通常为10 %~30%)的初榨油混合后的产品
(3)、菜籽油
普通油菜:传统油菜籽中含有4%左右的硫代葡萄糖甙,菜籽油中芥酸含量40%以上。 双低油菜 :指菜油中芥酸含量低于 3%,菜饼中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低于 30微摩尔/ 克的油菜品种。菜籽油中主要脂肪酸包括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芥酸等。双低 油菜中的油酸含量达60%,因而被称为“最健康的油”。 优点:经常食用优质菜籽油,不仅有利于降低血液胆固醇、改善血脂水平、预防 动脉硬化、降低心血管发病率和延缓衰老,而且还有利于血管、神经及大脑的发 育,对婴儿和青少年具有益智健脑作用。
油菜籽 预处理 预榨 菜籽毛油 压榨油 油菜籽成品油 浸出油 精 炼 油脚(水化油脚、脱臭馏出物等) 预榨饼 溶剂浸出 脱溶 菜籽粕
浸出毛油
油菜籽的制油工艺
植物油脂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菜 籽 清理除杂
TQLM63平面回转筛子1台 TQLM100平面回转筛子1台 风运尘除设备1台
轧 胚★
YPD-A∮800× 1250液压 轧胚机,胚厚度0.3以下
(2)、橄榄油
一种优良的不干性油脂。是世界上唯一以自然状态的形式供人类食用的木本植物油 。
营养成分: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80%以上,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比例为1:4, 正好完全符合人体对于摄入脂肪的科学标准。,另外橄榄油中还含有700mg/100g油以上的 天然抗氧化剂--三十碳六烯(角鲨烯)。 橄榄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90%)。营养价值较高。橄榄仁油通常呈黄色,具有类似杏 仁油的谈甜味。 等级主要分为:目前市场上的橄榄油一般分两大类,一是初榨橄榄油,一是普通橄榄油。
3、 植物油的分级
Hale Waihona Puke 食用植物油分为物理压榨油和化学浸出油两类(鉴别:压榨油无残溶,浸出油一 二级的化学溶剂残留不得超过10毫克,三四级不允许超过50毫克 一般食用植物油(橄榄油和特种油脂除外)共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4个 等级,如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米糠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玉米油、 浸出花生油、浸出油茶籽油等分为一到四级 压榨花生油、压榨油茶籽油、芝麻油等则只有一级和二级之分 橄榄油:
一、油脂脂肪酸专业术语
健康用油含义:一是一定要吃健康的油 ,二是用油适量和使用健康的烹调方法 ,三是合理 均衡的用油 。 饱和脂肪酸 ,不含双键的脂肪酸,所有的动物油都是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通常指的是油酸,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有橄榄油和油茶籽油等。
多不饱和脂肪酸,含有2个或2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按其结构又可分为ω-6 和ω-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
色泽
气味、滋味
无气味、口感好
菜 籽 油 油 的 分 级
透明度 水分及挥发物/(%) ≤ 不溶性杂质/(%) ≤ 酸值(KOH)/(mg/g) ≤ 过氧化值/(mmol/kg) ≤
澄清、透明 0.05 0.05 0.20 5.0
加热试验(280℃)
-
-
含皂量/(%) ≤ 烟点/℃ ≥ 冷冻试验(0℃储藏5.5h) 溶剂残留量/(mg/kg) 浸出油 压榨油
1.油脂专业名词
磷脂:磷脂是生命细胞和所有活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神经组织、特别是脑 脊髓的主要成分。人的大脑、骨髓中干物质40%都是由磷脂组成的,它也是血球及 其他细胞膜的主要构成材料,正常的血液中磷脂占总脂量的25%,它对人体的正常 活动和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甾醇:人体不能合成甾醇,必须通过食物摄入,它能阻碍胆固醇的吸收,有效降低血 清中胆固醇水平和提高肌体抗氧化有显著功效,起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心 血管疾病的作用。: 6号溶剂油:主要用于香料、植物油脂的萃取溶剂 残溶(溶剂油残留) :食用油脂的制取多采用浸出方法。浸出溶剂主要是的六号溶 剂,三级四级浸出油≤50 mg/kg 。一级、二级≤10 mg/kg时,视为未检出,注:压榨 油不含。
1.油脂专业名词
AA:即二十碳四烯酸(花生四烯酸),英文名Arachidonic acid。它是人体大脑和视神经 发育的重要物质,对提高智力和增强视敏度具有重要作用。AA具有酯化胆固醇、增加血管 弹性、降低血液黏度,调节血细胞功能等一系列生理活性。AA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和肿瘤等具有重要功效。 EPA:是二十碳五烯酸,英文名Eicosa-pentaenoic acid。EPA是从鱼油中发现的一种长链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它除了保护心血管系统之外,对很多自身免疫功能问题、感染而引 起的疾病,包括关节炎、气喘、结肠炎、系统狼疮红斑和牛皮癣均有治疗功效。研究表明, EPA能迅速在脑中转化成DHA并蓄积。 DHA:是二十二碳六烯酸,英文名称Doco-sahexaenoic acid。属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DHA是构成脑磷脂的重要成分,在脑组织中大量存在,与脑细胞功能有关;DHA不足,会导 致婴幼儿脑发育障碍,青少年智力低下,中老年脑神经过早退化。多吃富含DHA的鱼类,对 维护神经正常功能有益。动物实验证实,若神经系统和视网膜中DHA积累不足,可以导致视 网膜电流图波形改变及视觉灵敏度下降。 DPA:即二十二碳五烯酸,英文名称Docosa-pentaenoic acid。属于ω-3系列不饱和脂 肪酸,主要存在于海洋哺乳动物的油脂中。DPA在人乳和海狗油中含量较高,具有促进和提 高人体的免疫能力,与DHA起协同作用,对Ⅱ型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哮喘病、 溃疡性大小肠炎等有较好治疗作用。
中国大豆主产是非转基因大豆,产地为东北地区。而进口大豆以转基因大豆为主 ,主产地为美国、
巴西、阿根廷 。
黑龙江地产大豆:成熟的黑龙江地产大豆,呈圆形、颗粒饱满、色泽明黄,除黑龙江北部部分地区 种植的抗腺品种外豆脐呈浅黄色; 进口转基因大豆:采集的进口转基因大豆,呈扁圆或椭圆、色泽暗黄,与国产大豆明显区别是豆脐 呈黄褐色,俗称“黑脐豆”。 通过国产和进口大豆的发芽试验过程(普通大豆育种可以发芽,转基因不可以),发现转基因大 豆是一次性产生的果实,它们的胚芽是不具有生命本质活性的,因此,就没有延续后代的能力。那 么人类如果大规模的长期食用各种转基因食品,其中危害人类的转基因片断,必然会潜移默化的影 响直至改变人类本身的正常基因,抵抗力下降,怪病丛生,或者丧失生育能力都是情理之中的了。
各油脂脂肪酸组成
三、油菜籽的制油工艺
预榨—浸出法制油是目前国内外最广泛应用于油菜籽的制油技术。该项技术工艺 简单,适应性强,连续化、自动化程度高,再加上工艺的不断完善,设备的不断 更新,预榨—浸出法已成为我国绝大部分油菜籽加工企业的制油技术。 预榨—浸出法制油工艺由油菜籽的预处理(清理、轧坯、蒸炒)、预榨、浸出、 毛油精炼四个工序组成。工艺流程如下图:
1、油脂工艺专业名词
从油脂的制取工艺角度而言,油脂可分为压榨成品油和浸出成品油,
压榨工艺:是将预处理后的油菜籽,利用机械,在外力的挤压下,将油菜籽中的油脂掠夺出来。 浸出工艺:是利用某些有机溶剂能溶解油脂的特性,将预处理后油菜籽中的油脂溶解出来的方法。 预榨—浸出工艺:油菜籽经预处理后,得到的料坯进行预榨,获得60%~75%的毛油,残留在饼粕中 12%~15%的油再通过溶剂浸出,使饼粕残油低于1%。将上述的预榨毛油和浸出毛油再进行精炼, 得到符合标准的食用膳食油。 混合油处理:目的是去除其中的粕末并分离出溶剂,从而得到比较纯净的浸出原油。 混合油汽提:混合油水蒸气蒸馏,是在加热的混合油中通入直接水蒸气,以降低混合油液面上溶剂蒸 汽的浓度,也即降低了溶剂蒸汽的分压,从而降低了混合油的沸点,保证了在较低温度下脱除混 合油中残留溶剂。 真空脱水 :在负压状态下除去油脂中水分的方法。 真空脱臭 :在负压状态下利用脱臭锅间接脱臭的方法。
质量指标 一级 - 黄20 红2.0 二级 - 黄35 红4.0 气味、口 感良好 澄清、透 明 0.05 0.05 0.30 5.0 三级 黄35 红4.0 - 具有菜籽油固 有的气味和滋 味,无异味 —— 0.10 0.05 1.0 6.0 无析出物, 罗维朋比色: 黄色值不变, 红色值的增加 小于0.4 0.03 - - ≤ 50 不得检出 四级 黄35 红7.0 - 具有菜籽油固有的气 味和滋味,无异味 —— 0.20 0.05 3.0 6.0 微量析出物 罗维朋比色: 黄色值不变,红色值增 加小4.0,蓝色值增加 小于0.5 - - - ≤ 50 不得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