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泼水节》

合集下载

二年级语文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欢乐的泼水节》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我国傣族人民在泼水节这一传统节日里的热闹场景,以及傣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友谊。

2.2 生字词:泼、水、节、互相、欢乐、来历、传统、民族、团结、友谊。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2 教学难点: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

第四章:教学方法4.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泼水节的热闹氛围。

4.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3 情感教育法: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培养,让学生感受民族团结、友谊的美好。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泼水节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泼水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

5.3 理解课文:学生默读课文,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让学生感受课文所表达的喜庆氛围。

5.5 总结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回顾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以及傣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友谊。

5.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写一篇关于泼水节的短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六章:课前准备6.1 教学资源:准备泼水节的图片、视频资料,生字词卡片,课文课件等。

6.2 环境布置:将教室布置成泼水节场景,贴上相关图片,营造节日氛围。

第七章:课堂评价7.1 学生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四年级《欢乐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四年级《欢乐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四年级《欢乐的泼水节》教学反思1、、四年级《欢乐的泼水节》教学反思《快乐的泼水节》是一首表现傣族传统节日---泼水节的歌曲。

歌曲中表现的是泼水节的热闹场面和娃娃们在节日里的喜悦的心情。

在导入的过程中,我以傣族风光入手,讲学生带入到这片美丽的地方,学生感受着人没、乐器美、音乐美、风景美,观察着人们节日的活动,感受着泼水节欢乐的场面,我以《快乐的泼水节》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初步聆听到了本首歌曲的旋律。

在介绍泼水节来历的时候,我通过布置前置性的作业,让学生自己搜集材料,这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检查,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述,告诉了大家一个关于泼水节的传说,从而对泼水节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学生通过聆听、模唱等活动来感受歌曲的情绪,每次都会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进行聆听,让他们的学习更加具有目的性。

音乐知识的学习巩固也在小组作业的过程中更加加强了,如在要求学生小组写出曲式结构的活动中,学生就不知不觉的巩固了“同头换尾”的创作方法,这样学习音乐知识,学生也不会觉得太枯燥,而且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每一组的答案,都非常的出色,令人满意。

在最后创作的环节,我们观察了象脚鼓的演奏方式,模仿象脚鼓为歌曲做了伴奏,将学生的学习的热情推向了高潮,学生在模仿、律动整个过程中,充分感受美妙的音乐,体验其中的快乐。

本课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音乐为本位各项音乐实践活动,由学生探究式学习,到歌曲新授,到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每一处都展现了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民主课堂氛围。

最大限度使学生在轻松、快乐、和谐的气氛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这首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学生能在课堂中认真学唱,他们也一定会在课余的时间去积累、留意民族音乐的相关知识。

歌曲的`演唱声音细节的处理,以后还要多加留意和指导。

2、二年级语文欢乐的泼水节教学反思本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全文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共有五句话,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欢乐场面,第一、二句写人们做的准备,第三、四句写泼水的场面,第五句点出了泼水的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

二年级语文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欢乐的泼水节》。

2.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能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氛围,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欢乐的泼水节》是一篇描述泼水节习俗的民间故事。

课文通过讲述泼水节这一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庆祝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节日的欢乐氛围。

2.2 生字词课文中出现的一些生字词,如“泼水节”、“传统”、“欢乐”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欢乐的泼水节》。

2.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能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3.2 教学难点1. 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正确的认读和理解。

2. 对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准确的朗读和表达。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采用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2 教学手段1.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使用教学挂图,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第五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5.1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泼水节的背景和意义。

2. 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3. 解析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4. 小组合作,让学生讨论并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5. 总结与拓展,对课文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相关问题。

5.2 时间安排1. 导入新课:5分钟2. 朗读课文:10分钟3. 解析课文:10分钟4. 小组合作:10分钟5. 总结与拓展:5分钟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表现,包括语音、语调和表情。

欢乐的泼水节

欢乐的泼水节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即墨市第二实验小学陈艺平教材简析:《欢乐的泼水节》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四册中的课文。

课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全文有3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

第二自然段写了人们互相泼水的情景及象征意义。

第三自然段写人们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直到深夜。

设计理念: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多媒体手段,主要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启发,感受泼水节的欢乐场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设计思路:《欢乐的泼水节》是一篇欢乐的美文。

文中处处流露出欢乐,句句体现了欢乐。

故而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打破了以往按序讲解的思路,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寻找课文中的欢乐,教师则充当引导者的角色,结合学生自己初步的认识与学习进行教学。

本文除了以“欢乐”为主线串起整个文本,感情朗读也是贯穿始终。

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情感,体验品味。

另外,采取多种朗读的形式,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目标预设: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体会人们泼水的情景和欢乐的心情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人们泼水的情景和欢乐的心情。

教学难点:知道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懂得泼水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板书课题:欢乐的泼水节齐读课题,学习生字“泼”。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提出自读要求,学生自学生字词语。

(播放课件,出示词语)看着这几个词语,(傣族、西双版纳、凤凰花、象脚鼓)理解词语,了解傣族。

多种方式的词语。

分段指名读课文。

是阿,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的凤凰花开遍翡翠般绿的西双版纳时,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又到了,谁能读好第一自然段?指导朗读“一年一度”。

师:听出来了,泼水节一年只有一次,凤凰花开得时候傣族人民迎来了泼水节,小朋友,从这个“迎”字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呢?(说明人们很高兴,人们对泼水节是盼望已久了)。

小学语文《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小学语文《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小学语文《欢乐的泼水节》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

学习生词和短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学会通过图片和文字描述场景,提高写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氛围,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和分享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欢乐的泼水节》描述了泼水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欢乐场景和习俗。

课文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描绘,展现了人们团结友爱、互相祝福的氛围。

2.2 生词和短语学习生词和短语,如“泼水节”、“传统”、“欢乐”、“互相祝福”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和短语。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2 教学难点对泼水节的历史和习俗的理解。

使用适当的描述和描绘手法进行写作。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展示泼水节的场景。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4.2 教学手段使用PPT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和生词短语。

提供写作纸张和文具,供学生写作练习。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向学生介绍泼水节的概念和来历,引起学生的兴趣。

5.2 课文阅读与理解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课文中的细节。

5.3 生词和短语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生词和短语。

学生进行单词接龙和短语运用练习。

5.4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写一篇关于泼水节的短文。

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提供反馈和建议。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评估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学习和运用能力。

6.2 评估方法进行阅读理解测试,包括选择题和简答题。

学生展示写作作品,进行写作评估。

第七章:家庭作业7.1 家庭作业内容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内容和生词短语。

完成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节日的写作练习。

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学反思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学反思1《欢乐的泼水节》一课,生动描写了傣族泼水节的盛大场面,表现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可是,它与学生的生活、感知是有一定距离的。

我尝试着让学生走入情境,让学生活动起来,让学生与泼水节有了一次亲密接触。

__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对学生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第二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的欢乐场面。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抓住__的重点段落、重点句子、重点词语进行教学,贯彻了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通过学生的自读、感悟,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由于泼水节离我们小朋友的生活比较遥远,比较陌生,因此,如果仅靠朗读来进行教学的话,学生就没有深刻的感性认识。

基于这点,在教学过程中最好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播放傣族人民泼水的录像片段给小朋友看,使学生如临其境,这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学反思2今天我教学了《欢乐的泼水节》。

这篇课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对学生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全文共有三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

第二自然段详写了人们互相泼水的情景及其象征意义。

第三自然段写人们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直到深夜。

在教学的开始,我用“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泼水节的欢乐呢?”这样一个问题统领全文,引导学生自由地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边读边划出有关句子,再反复朗读,仔细体味文字中透出的欢乐感觉。

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感受的时间后,再作详细交流。

学生在整个自读感受和交流的过程中还是比较主动积极的,并已经形成了一定读书和学习的能力与习惯。

第二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泼水的.欢乐场面。

在交流的时候,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重点句段,并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怎样突出__的重点,让学生真正透过语言文字感受到泼水时的欢乐呢?我先利用起书中的插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将课文内容与插图融合起来,在学生自己脑中形成更详细、更具体、更生动的画面,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想象得到傣族人民泼水时的快乐心情,然后指导他们练习朗读。

《欢乐的泼水节》教案范文2

《欢乐的泼水节》教案范文2

《欢乐的泼水节》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增长知识。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知道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

2.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学会生字词,会用“互相泼水”、“欢乐”等词语造句。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泼水节的习俗和意义。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视频或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泼水节吗?它有什么特别的习俗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引出本课内容。

2. 学习课文,了解泼水节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

过程中,教师可适时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学习生字词,巩固知识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拼写。

教师可以选择几个生字词让学生造句,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4. 小组讨论,分享心得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对泼水节的看法,以及如何过泼水节。

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全文,布置作业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泼水节的重要性和习俗。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泼水节的短文,可以是描述泼水节的场景、自己的感受等。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延伸:1. 文化探究: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关于泼水节的文化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采访长辈等方式,深入了解泼水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 艺术创作:学生可以结合泼水节的主题,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创作,展示自己对泼水节的独特理解。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语文 欢乐的泼水节

语文 欢乐的泼水节

语文欢乐的泼水节
《欢乐的泼水节》
泼水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泼水节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庆祝方式,有的地方是在节日期间由村民挑着水罐,到各家各户泼水,有的地方是用各种小水枪向路人泼水,有的地方则是表演民族舞蹈,唱歌等庆祝方式。

在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从早晨开始,就会挑着水罐、水桶和水枪走上街头,向来往的行人泼水,也会用鲜花、花瓣和香水泼洒在亲朋友人的身上。

被泼水的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大家互相淋湿,互相痛快地泼水,传达着友谊和爱意。

泼水节是一个非常欢乐的节日,人们可以借此机会表达自己的爱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可以洗涤自己一年来的烦恼和不快,让自己在全新的一年里,迎接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每年的泼水节,都是人们心中的一份欢乐,让我们一起在这个节日里,尽情地享受这份快乐吧!。

泼水节三种描写方法作文

泼水节三种描写方法作文

泼水节三种描写方法作文篇一《欢乐的泼水节》泼水节到啦,那场面就像一场超级大狂欢。

刚到泼水节的场地,就看到乌央乌央的人。

大家都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那颜色晃得人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一个个都像打了鸡血似的兴奋。

我也迫不及待地加入进去了。

我看见一个小瘦子,提着一个超大的水桶,那水桶看起来都快比他沉了。

他晃悠着水桶,走到人多的地方,突然就把水往人群里泼。

那水像一群乱跑的调皮小娃娃,一下子就溅得到处都是。

被泼到的人,有的大叫着跳起来,有的愣在那里,任由水从脸上流到脖子里。

有个大叔被泼了一脸,胡子上都挂着水珠。

他先是一懵,然后就哈哈大笑,拿起身边的水瓢也开始反击。

我也不甘示弱,找了个小盆,去旁边的水缸里舀水。

那水缸里的水凉凉的,握在手里特别舒服。

我端着满满一盆水,瞅准一个穿红衣服的小伙子,“哗”的一声就泼了过去。

他还没来得及躲呢,水就把他整个人都笼罩了。

他的红衣服紧紧贴在身上,像是换了一个皮肤似的。

然后他就追着我跑,我一边跑一边笑着又去舀水。

周围的人都在泼水,漫天的水花在阳光下闪烁着,就像一片片亮晶晶的小镜子在飞。

整个地方都充满了笑声、叫声,感觉就像是把一年的欢乐都堆在这一天了。

最后我浑身湿透,活脱脱像个落汤鸡,但是那种畅快和欢乐,却让我觉得爽翻了。

在这个泼水节,大家没有了往日的拘束,尽情地释放着自己的欢乐和热情。

篇二《泼水节之疯狂水战》泼水节简直就是一场水的盛宴。

走进泼水节的活动区域,那景象如同进了一个水的战场。

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地上也满是水渍,一不小心就会滑个屁蹲儿。

这里的人们拿的泼水工具也是五花八门,有水桶、水瓢、水枪,甚至还有拿小脸盆的。

我看到有一群年轻人,像是事先商量好了一样。

他们组成了一个小战队,每个人都提着超级大水桶。

桶里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像银子一样晃眼。

他们站在人群里特别显眼,就像一群等待战斗的小怪兽。

突然,他们好像得到了什么指令,一起抬起水桶,把水朝着周围泼去。

那水就像汹涌的洪水,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冲向众人。

小学语文《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小学语文《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泼水节”、“欢乐”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

(2)学会通过朗读表达情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泼水节”、“欢乐”等词语造句。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2. 学会通过朗读表达情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卡片。

3. 泼水节相关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泼水节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说出“泼水节”并板书课题。

(2)学生齐读课题。

2. 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讨论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

3. 朗读训练(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2)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指导。

4. 造句练习(1)学生用“泼水节”、“欢乐”等词语造句。

(2)教师评价,给予鼓励。

5. 总结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了解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2)学生谈收获,教师给予评价。

6.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家长签字。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朗读时的情感表达,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熟读课文、巩固生字的情况,以及家长签字确认。

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学习过程,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中的表现。

七、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对于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小学二年级语文《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欢乐的泼水节》教案《欢乐的泼水节》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欢乐的泼水节》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二年级语文《欢乐的泼水节》教案一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及教材的安排,再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是这样设计的。

知识与能力1.学会生字,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检感悟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学生全面热情参入情感态度价值观师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教学重点:感悟用词的精当。

教学难点:融情于文,与文产生情感共鸣。

教学过程:一、营造气氛,激发情感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致了解了一下泼水节,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个自然段,来听着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响起),看看画面(出示火红的凤凰花画面),师生背第一节。

(开课:用上节课学的第一自然段导入,伴以《月光下的凤尾竹》的音乐和凤凰花的画面导入,学生读一读、背一背第一节,进入情境。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即感受异地风情,非常想去参加泼水节)二、精读课文第二段感受泼水节的欢乐。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我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不断地给学生创设情境,发挥想象,体验情感,朗读感悟。

A整体感悟第二段1.过渡:想进一步去感受欢乐的泼水节吗?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读完有什么想说的吗?(这是对第二段的整体感知,同时为下面的教学作好铺垫)3.过渡:想参加吗?这里呀,老师刚刚接到一个邀请,傣家人要我们去过泼水节呢?大家快去准备准备,读1-2句,读好了,待会咱们就去。

B第一个层次1-2句,体现“做一做、读一读”1.学生读1-2句2.谈话:你准备了什么?C.学生边说、边做,理解几个动词(提。

端。

滴。

撒)表示的动作.随机闻一闻、看一看、读一读。

【可编辑】《欢乐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可编辑】《欢乐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反思《欢乐的泼水节》教学反思1《欢乐的泼水节》一课,生动描写了傣族泼水节的盛大场面,表现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可是,它与学生的生活、感知是有一定距离的。

我尝试着让学生走入情境,让学生活动起来,让学生与泼水节有了一次亲密接触。

在学生熟读课文,找到了表示人们泼水的动作的词语(端、泼、拿、灌),并利用插图知道了还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式泼水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互相泼水,学生们玩得快乐极了,有泼的,有灌的,有撒的,还有倒的……音乐结束了,学生们都舍不得回座位。

于是,我拉着学生的手,有意地问一个小男孩:“你全身都湿透了,可为什么还笑得那么开心?”小男孩腼腆地笑了笑,说出了“幸福”一词。

转过头,我故意严肃地对平时大大咧咧的宇说:“老师可要批评你,怎么那么没有礼貌,把那位老爷爷泼得全身都是水,感冒了怎么办?”同学们一下子愣住了,一会儿,大家就笑开了,七嘴八舌地纠正老师的错误,“吉祥如意”一词就被学生内化吸收了。

最后,我又随机抽了几位学生问:“你的水去哪儿了?”学生们不断说出“我泼在小姑娘的身上了,我祝愿她……”“我泼在小伙儿身上了,我想让他……”“我撒在老师身上了,我祝愿您……”学生们纯真的心灵得到了一次爱的洗礼。

课尾,我又问学生:“你们度过了一个怎样的泼水节?”学生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是那么自然,那么清新。

课上完了,学生不仅与泼水节有了亲密接触,与老师也有了亲密接触。

我觉得,我所追求的人文教育正在迈开步子……《欢乐的泼水节》教学反思2《欢乐的泼水节》叙述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

全文紧扣欢乐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在刚开始教学时,先让学生看着课题说说你想知道些什么?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充分调动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声情并茂地朗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入课文美好的意境。

读读、想想、演演、练练时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我播放美妙动听的葫芦丝《金孔雀与凤尾竹》,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再现泼水节的情景。

欢快的泼水节 二年级

欢快的泼水节 二年级

欢快的泼水节二年级
《欢乐的泼水节》
今天是泼水节,我和朋友们都兴奋得不得了。

我们穿着新衣服,手里拿着水枪,准备迎接这个充满欢乐的节日。

一到了节日广场,就看到人群里有人手持水桶,有人拿着水球,还有人用水枪瞄准着其他人。

大家互相泼水,欢笑声不绝于耳。

我和朋友们也加入了泼水的行列。

我们用水枪喷着彩色的水,一边笑一边玩,非常开心。

有时候我会不小心被泼湿了,但是我并不介意,因为这种欢乐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在泼水节上,我们还享受到了美味的小吃和热闹的音乐。

我们忘记了烦恼,忘记了压力,只是尽情享受这个快乐的节日。

泼水节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友谊的力量。

这是一个让我们快乐、放松的日子,我相信大家都会记住这个特别的时刻。

希望下一年的泼水节,我们还能一起来享受这个快乐的时刻。

《欢乐的泼水节》教后反思(精选15篇)

《欢乐的泼水节》教后反思(精选15篇)

《欢乐的泼水节》教后反思〔精选15篇〕《欢乐的泼水节》教后反思〔精选15篇〕《欢乐的泼水节》教后反思篇1《欢乐的泼水节》是一篇文志彬美的教材。

课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

初步进展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全文有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

第二自然段祥写了人们互相泼水的情景及象征意义。

第三自然段写人们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焰火直到深夜。

因民族的差异,学生对泼水节知之甚少,所以怎样再现节日气氛,让学生通过诵读体会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授本课时,我做了一些处理。

一、创设情境兴趣识字低年级儿童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决定了情境教学的重要性,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并有效地保持这种情境,使之贯穿与课堂教学的始末。

在教学中,从始至末,我都让学生愉快地走进情境,品味傣族的异域风情。

歌儿响起来,情绪拉上来。

我带着学生乘上了飞机,逼真的飞机起航声,带着我们扶摇直上蓝天,开场了愉快的旅程。

乘着耳际回响的风声和飞机穿过云际声音,我们飞上了云霄,你们瞧:窗外飘来了许多生字宝宝。

(不同颜色的云朵载着生字宝宝,从窗口飘过。

)带着新奇与渴望,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以“我来读――跟我读――它是―――”“我来做――小博士,注意了――”这样的句式将得意的生字宝宝介绍给大家。

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多媒体“互”、“离”笔顺书空,直观形象,既打破难点又让学消费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等方面的才能。

在思想的交换中,学生们学会了分享知识,友好合作的学习方式,人格进一步完善。

二、创设情境走近生活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走进傣族的异域人情,我让娇嫩欲滴的凤凰花迎接了我们的小旅客们。

影片中西双版纳的清晨醒来了,飘渺的晨雾散去,凤凰花吮吸着大自然为它们准备的早餐,一个个小脸蛋红扑扑的,粉嫩嫩的,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妖娆。

艺术欣赏课《欢乐的泼水节》

艺术欣赏课《欢乐的泼水节》

艺术欣赏课《欢乐的泼水节》一、简介《欢乐的泼水节》是一种富有浓郁传统文化特色的盛大庆祝活动,广泛流传于中国云南省傣族等民族中,也在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举办。

这个欢乐的节日通常在每年农历三月举行,是一场融合了宗教、社交和娱乐元素的盛会。

泼水节以其独特的传统仪式、色彩斑斓的节日文化和欢乐洋溢的氛围而闻名于世。

二、由来泼水节源自于傣族传统的农耕信仰。

傣族人相信水是大自然所赐予的神圣之物,可以净化身心、驱除不吉之气。

因此,泼水成为一种仪式化的行为,用来祈福、祈求丰收和幸福。

根据传统,泼水节是为了祭祀水神而举行的,人们会将水培灌到槽里,然后用花瓣、香水和椰子水进行装饰。

在节日期间,年轻人会穿着传统的傣族服装,手持水罐,欢快地在村庄里穿梭着,相互泼水以表达祝福和快乐。

三、仪式和节庆活动1.开幕仪式:泼水节通常以庄重而隆重的开幕仪式拉开序幕。

仪式中,民众会围绕着装饰华丽的庙宇进行祭祀活动,祈祷丰收和平安。

2.水仗:水仗是泼水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

人们手持着各种大小的水枪或水桶,相互泼水嬉戏,狂欢一整天。

人们在活动中尽情地释放自己,享受水花四溅的乐趣。

3.水装车游行:泼水节期间,人们会用花装点的车辆载着傣族音乐队伍巡游村庄,宣扬欢乐节日的氛围。

车辆上音乐声此起彼伏,人们载歌载舞,给整个村庄带来前所未有的热闹和喜庆。

4.表演节目:泼水节还会举行各种艺术表演和文化展示活动。

这些包括传统音乐演奏、民族舞蹈、手工艺品展示等。

人们可以欣赏到傣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5.泼水洗澡:泼水节期间,人们会利用泼水的习俗来进行洗澡。

这被认为是一种祛除厄运和不洁的方式,同时也被视为一种心灵净化的仪式。

四、节日意义泼水节不仅是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更是一种宣扬团结、友爱和互助精神的载体。

在这一天,人们不分年龄、性别和社会地位,相互间没有隔阂,只有欢快的笑声和友爱的祝福。

泼水节让人们感受到彼此之间的亲近和情谊,也让人们释放压力,享受快乐和幸福。

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通用12篇)

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通用12篇)

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通用12篇)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请上这些同学上来讲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以及泼水节的由来。

(学生听得津津有味)4、听完这几位同学的介绍后,大家你有什么感觉?(生答想更多地了解泼水节)好,那我们就一起认真地看课文,它会告诉我么有关泼水节的具体的事。

二、初读感知。

1、标出自然段序号,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揭示生字词。

Tǒng桶hù互相shī līn līn湿淋淋jí xiáng吉祥xìng fú幸福kěn lí不肯离去bǎn nà西双版纳fèng凤凰花sài比赛(1)指名拼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适时纠正)(2)小组合作,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们组理解了那些词语的意思。

各小组讨论后汇报。

(有的小组课前查过字典,有的学生是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解释词语)(3)词语都理解了,真能干,我把拼音去掉,你们还会读吗?谁来挑战一下?(学生争相拼读,气氛活跃)3、我们把生字词带到课文中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各小组长带领组员读)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师生共同纠正。

5、分三大组朗读。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通过朗读课文,刚才提出的问题,你又解决了哪一个?从哪句话中理解的?2、组长带领组员概括段意,然后各组交流。

3、齐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本课的生字你记住了哪些?是怎么记的?说给你们小组的成员听。

2、汇报:(学生想出了很多方法,现把较特别的举例如下)泼:1)左右结构,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个“发”字。

2)水把头发弄湿了,就是“泼”。

3)水淋头发就是“泼”。

湿:1)雨过天晴,在太阳下写作业。

2)遇水更明显,就是“湿”。

淋:两根木头遇水,被“淋”湿了。

肯:1)上止下月。

(字谜)2)一天,嫦娥在月亮上拉板车,王母娘娘看到后,让嫦娥停下,告诉她:月亮上禁止拉板车。

《欢乐的泼水节》教后反思

《欢乐的泼水节》教后反思

《欢乐的泼水节》教后反思《欢乐的泼水节》教后反思汇编《欢乐的泼水节》教后反思一《欢乐的泼水节》是一篇文志彬美的教材。

课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

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全文有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

第二自然段祥写了人们互相泼水的情景及象征意义。

第三自然段写人们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焰火直到深夜。

因民族的差异,学生对泼水节知之甚少,所以怎样再现节日气氛,让学生通过诵读体会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授本课时,我做了一些处理。

一、创设情境趣味识字低年级儿童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决定了情境教学的重要性,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并有效地保持这种情境,使之贯穿与课堂教学的始末。

在教学中,从始至末,我都让学生愉快地走进情境,品味傣族的异域风情。

歌儿响起来,情绪拉上来。

我带着学生乘上了飞机,逼真的飞机起航声,带着我们扶摇直上蓝天,开始了愉快的旅程。

乘着耳际回响的风声和飞机穿过云际声音,我们飞上了云霄,你们瞧:窗外飘来了许多生字宝宝。

(不同颜色的云朵载着生字宝宝,从窗口飘过。

)带着新奇与渴望,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以“我来读――跟我读――它是―――”“我来做――小博士,注意了――”这样的句式将可爱的生字宝宝介绍给大家。

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多媒体“互”、“离”笔顺书空,直观形象,既突破难点又让学生产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等方面的能力。

在思想的交换中,学生们学会了分享知识,友好合作的学习方式,人格进一步完善。

二、创设情境走近生活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走进傣族的异域人情,我让娇嫩欲滴的凤凰花迎接了我们的小旅客们。

影片中西双版纳的清晨醒来了,飘渺的晨雾散去,凤凰花吮吸着大自然为它们准备的早餐,一个个小脸蛋红扑扑的,粉嫩嫩的,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妖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乐的泼水节》
一、教材分析:
《欢乐的泼水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0课的教学内容。

这一课问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对小学生进行了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版、纳、凤、凰、瓢”五个生字,会写“泼、桶、互、吉、祥”等十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检感悟的能力,并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泼水的情景和人们欢乐的心情.
2.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的第二段.
四、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注重朗诵,将感情融于其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合作。

五、教学准备
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开展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过节吗?都知道哪些节日?(…)可是你们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个节日呢?(板书“泼水节”)指名读“泼水节”。

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遍翡翠般绿的西双版纳时,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二)整体感知
1.现在老师让大家过把瘾,通过几张照片来感受一下泼水节的气氛,观看完之后告诉老师你的感受。

2.说说傣族人民过了一个怎样的泼水节?(指名说)难忘的、愉快的、高兴的,同学们说的都不错,今天课文就以“欢乐的泼水节”为题目。

(在“泼水节”前面板书“欢乐的”)
3.你们想亲自体验下这欢乐的泼水节吗?就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就画下来,并找出文中一共有几段。

4.好,指名答有几个自然段,小组交流一下你们遇到的不懂的字词句,看看能不能通过交流战胜这些“拦路虎”?
5.请看大屏幕上老师遇到的这些“拦路虎”,看看小朋友能不能帮老师解决掉呢?指名读,齐读。

去掉拼音,指着读。

5.非常好,刚才我们把这些“拦路虎“都变成了好朋友,请同学们带着这些”好朋友“再读一读课文吧,看哪一组读的最好。

(…)指组读,看哪一组读的最好。

6.说一说你都从文中了解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三)理解感悟
通过读课文,同学们大都感受到了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接下来老师这就带着你们亲自再体验一下。

1.第一段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读的真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你们一个惊喜,请大家闭上眼睛,待老师说123,再请同学们睁开眼。

123,快看,漂亮不漂亮啊,这就是西双版纳火红的凤凰花,喜不喜欢?那就请一个同学带着这份喜欢再读一读第一段。

(3)老师听出来了,泼水节是“一年一度”,也就是一年只有一次。

好,刚才老师说的泼水节一年有几次?(一次)从哪里能看出来?(一年一度),非常好,一定要记住“一年一度“也就是”一年一次“的意思。

(3)其实,泼水节就是傣族人民的新年,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这个让大家期盼已久的节日到来的时候,傣族人民会是怎样的心情?(高兴激动)那么再怀着高兴激动的心情再读一读第一段。

2.第二段
(1)这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人们是怎样欢度的?想进一步去感受欢乐的泼水节吗?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一共写了几句话,说说泼水节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指名答)
(2)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觉泼水节很热闹,很欢乐的?
学生自由交流,师读“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同学们读懂了什么?理解“早早地”。

(人们欢乐急切盼望已久的心情)泼水节是一年一度的,很难得,可不能错过。

谁能读好这一句。

指名读、女生读。

注意语气。

指名读“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师问:这些与我们平时说的清水有什么不一样?清水中加入了香水,多香啊!泼的水可真有讲究!谁能读好第二句话。


名读、男生读。

非常好,从这两句话中我们看出,泼水节已经开始了吗?不是,这是泼水前的准备。

快看,泼水节开始了!
师读:“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着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这个是不是泼水时的情景?怎样是灌?怎样是泼?谁能来做做动作。

(靠得近的就用瓢灌,离得远的就用盆泼。


指名读“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人们身上都被泼上了水,浑身湿淋淋的,为什么脸上却笑开了花呢?
齐读最后一句话“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注意“水多、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意思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再读读句子,请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一说为什么人们那么高兴?(这水是吉祥如意的水,水越多,吉祥如意就越多,幸福也多,怪不得大家一个劲地追着泼呢!)那大家是不是也想体验一下,给你们喜欢的人以祝福呢?请看大屏幕,指名答。

大家再带着这份想得到幸福的高兴激动的感情再读一读这一段吧!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也被你们带到了泼水的欢乐现场,真有一股说不尽的幸福。

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呀,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淋淋的,但大家的心里都是那样高兴,脸上也都笑开了花。

大街上,欢乐的人们互相泼洒,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3.第三段
除了泼水,泼水后还有什么节目呢?请大家再齐读第三自然段,指名答还有哪些联欢活动。

2.欢乐的泼水节这天,人们的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快看,地上铺满了社么颜色的凤凰花?(火红的)瞧,傣家小伙有节奏地拍打着象脚鼓,傣族姑娘则唱着傣家歌谣,跳着孔雀舞蹈,还有的赛起龙舟,夜幕降临了,他们又燃放起五颜六色的焰火,尽情沐浴在泼水节的欢乐气氛中。

到深夜了竟然还依依不舍不肯离去,快乐与兴奋让人们忘记了疲劳,忘记了时间,沐浴在热闹的气氛
中,真是一个欢乐的泼水节。

小组读最后一段。

(四)练习积累
1、朗读课文
(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让欢乐难忘的泼水节深深的印进我们的脑海里。

(2)小组开火车读课文。

2、指导书写
(1)教师示范“互、离、幸、泼”的写法。

(2)摆好正确姿势,学生进行描红。

(3)学生自由交流、评议。

(4)展示好的作业。

(五)考核总结
课件上显示本课词语,教师点词,学生齐读。

教师梳理课堂内容,强调书写。

(六)作业延伸
1、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支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大的节日。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和几个小朋友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对此进行研究。

2、我国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节?请你说一说或画一画节日时的情景。

(七)板书
欢乐的泼水节
泼水前提端早早地
泼水了灌泼湿淋淋
泼水后唱跳赛不肯离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