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如何培养
融核心素养的初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融核心素养的初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初中美术鉴赏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水平。
下面将结合核心素养理念,探讨初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感。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艺术作品、实物图片等让学生进行实地观察与思考,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艺术作品的介绍和解说,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所蕴含的艺术内涵,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促进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美术鉴赏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对艺术作品有深入的理解和感悟,还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艺术作品的启发,进行创作和想象。
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富有特色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与想象,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发挥和创作。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写生和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思考和学习美术鉴赏教学不应该孤立于美术课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和学习。
通过美术作品的鉴赏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科学等多个学科的思考和联想。
教师可以结合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所处的时代环境和文化背景,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跨学科的思考和学习。
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五、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塑造初中美术鉴赏教学应该立足于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思考和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以及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塑造。
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初中语文“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探究
初中语文“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探究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要求,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一素养也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究初中语文“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多元化的文学阅读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广泛的文学阅读兴趣,同时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作品,包括传统文学作品、现代小说、诗歌、散文等。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主题、情感、语言、文学手法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二、文学作品鉴赏活动
通过文学作品的鉴赏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意象等元素,从而让学生对文学作品有更深入、更系统的认识。
三、创作实践活动
创作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文学创造力和审美表现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进行写作比赛,设计自己的作品,从而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他们发扬创新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
四、艺术欣赏活动
除了文学作品,艺术作品也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学习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从而让学生了解各种艺术媒介和艺术表现形式,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
总之,初中语文“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通过多元化的文学阅读、文学作品鉴赏活动、创作实践活动和艺术欣赏活动,可以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从而形成全面的语文素养。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审美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
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品味,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
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谈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第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要注重培养
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这是因为,学生在高中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进入高中之后,他们
所接触到的文学作品是非常多的。
而只有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广泛的鉴赏之后,才能真
正获得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从而培养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第二,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解能力。
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
到许多的美丽的和令人惊叹的事物,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审美情趣的话,我们就无法欣赏这
些美好的事物。
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而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入手。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注重培养学生
的审美理解能力,那么我们就能够培养出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和审美能力。
这是因为,审美情感是人们对美的主观感受,而审美能力是人们对美的客观
判断。
只有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
语文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
语文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而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语文学习中,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
审美鉴赏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通过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音乐、绘画等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美的力量,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
例如,读一首优美的诗歌,学生可以通过欣赏诗歌的韵律、意境和表达方式,培养自己对诗歌的喜爱和欣赏能力。
这种审美情趣的培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还可以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审美鉴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手法。
例如,通过阅读《红楼梦》,学生可以欣赏到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情感描写的精妙之处,进而提高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这种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眼光和鉴赏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敏感和有品味。
创造力也是语文核心素养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语文学习,特别是写作训练,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例如,写一篇记叙文或写一首诗歌,学生可以通过构思情节、描写形象和运用修辞手法等,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作出独具风格的作品。
这种创造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可以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重视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培养,不仅要注重欣赏优秀的作品,还要积极参与到创作中去,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培养研究自从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概念以来,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路径的研究已成为学界研究的一大热点。
国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理论体系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而国内对此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这就使得我国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更为紧迫。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的超越,是对新时期我国学生全面发展的素养结构的专门、科学的研究,是教育改革的创新。
而语文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语文教育领域的具体化,是语文教育价值的具体体现。
学界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已达成初步共识,具体表现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
这四个要素各有侧重,但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审美鉴赏与创造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之一,也是语文课程肩负的重要使命。
语文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以接受美学、对话理论和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愉悦性的特质。
培养语文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推动语文核心素养整体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重要环节,更有着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和完善人格的强大功能。
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具有实践价值,这是因为我国当下高中语文教学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师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急功近利的教学追求,较为单一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缺乏积极思考的意识和习惯,对语文学习的重视度不够,等。
而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应试大环境下,评价机制不够完善,教师“以考定教”,学生“为考而学”,教师自身素质发展也不足,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导向下,学习也具有功利性。
针对这样严峻的形势,教师应树立语文学科的审美理念,提升审美素养,培育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等审美心理结构;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抓住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文体的美学特质,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
四项艺术核心素养
四项艺术核心素养四项艺术核心素养是指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
这四项核心素养是培养和提升艺术修养的基础,也是人们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的重要标准。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四项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
一、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指人们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培养审美能力可以提高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水平。
要培养审美能力,可以多观看和欣赏各种艺术作品,如绘画、音乐、电影等。
同时,还可以学习相关的艺术知识,了解不同的艺术流派和风格,以及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二、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指人们创造新的艺术作品和表达方式的能力。
艺术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需要发挥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要培养创造能力,可以多进行艺术实践和创作活动。
可以尝试不同的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舞蹈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尝试,发掘自己的创作潜力。
同时,也可以参加一些艺术培训和工作坊,学习专业的创作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三、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指人们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能力。
艺术作品是一种非常直观和有效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沟通和交流。
要培养表达能力,可以多进行艺术实践和表演活动。
可以参加一些艺术团体或社团,与其他艺术爱好者一起合作和演出,通过表演和演绎来展示自己的表达能力。
同时,也可以参加一些表演培训和训练班,学习专业的表演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表达水平。
四、鉴赏能力鉴赏能力是指人们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和欣赏的能力。
艺术作品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味,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品位。
要培养鉴赏能力,可以多参观艺术展览和博物馆,欣赏名家的艺术作品。
可以学习一些艺术评论和鉴赏的知识,了解不同的艺术流派和风格,学会用专业的眼光来评价和欣赏艺术作品。
同时,也可以参加一些鉴赏培训和讲座,学习专业的鉴赏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
四项艺术核心素养是培养和提升艺术修养的基础,通过培养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可以提高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语文学科作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掌握语言表达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其中,审美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探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文化意识和审美能力等多个方面。
其中,审美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评价和创作,培养自己对美的敏感度和审美情趣的能力。
通过学习语文,学生可以感受文学艺术的魅力,提升审美能力。
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1.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经典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应该通过阅读名著、古诗词等文学作品,感受文学的艺术魅力,欣赏其中的韵律美、意象美和情感美。
通过品味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2. 开展多样化的文学创作活动学生参与文学创作活动是培养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写稿、作文、诗歌创作等活动,引导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表达内心感受、塑造形象,提升自己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听取专业的文学讲座和演讲邀请专业的作家、学者进行文学讲座和演讲,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通过专家的讲解,学生可以了解作品的背景知识、艺术特点和创作技巧,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4. 参观艺术展览和演出活动学生应该积极参观艺术展览、剧院、音乐厅等文化场馆,感受不同艺术形式的美。
通过观看精彩的舞台表演、艺术展览,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升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欣赏能力。
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关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
良好的语文素养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素质,使他们更能欣赏、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
同时,学生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能够感受文字的魅力和美感,培养自己对美的敏感度和审美情趣。
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的文学作品,从中汲取营养,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品味。
初中语文“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探究
初中语文“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探究初中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关键时期。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人们在艺术与文学作品中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和素养。
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是每位语文教师都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积累足够的文学知识和经验。
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课内外的文学作品,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
教师也要鼓励学生独立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结构、角色、情节等元素,帮助他们理解和把握作品的内涵。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感受到作品中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学生需要培养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欣赏能力。
除了文学作品,还有音乐、绘画、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可以让学生欣赏。
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音乐会、戏剧演出等文化活动,让他们感受不同艺术形式中的美。
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艺术品赏析,指导他们分析艺术作品的特点和意义,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理解与欣赏能力。
然后,学生需要进行创作实践,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创作活动,如写作比赛、诗歌朗诵等,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作才能。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自己创作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他们的创作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学生需要培养对美的判断力和批评能力。
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培养他们的批评眼光和判断力。
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批评作品,让他们从中学会审美的标准和方法。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评论活动,让他们学会对作品进行批评和评价,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初中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和欣赏,积累丰富的文学知识和体验。
同时还要进行创作实践,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学生还要培养对美的判断力和批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这样的培养路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初中语文“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探究
初中语文“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探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审美鉴赏与创造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审美鉴赏与创造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核心素养呢?本文将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家庭教育三个方面探究此问题。
一、课堂教学语文课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重要场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审美知识和方法。
比如,在诗歌欣赏中,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欣赏诗歌中的韵律、韵脚、修辞等特点;在小说阅读中,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品味小说中的情节、人物描写、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这样的课堂讲授,可以使学生对不同文学作品有一个全面了解和把握,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
同时,在课堂上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创作,如议论文、小说、诗歌等。
通过创作,可以促进学生文字表达的能力,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掌握和理解。
二、课外活动除了课堂教学外,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文艺比赛和活动,如语文演讲、朗诵、诗歌创作、小说写作等。
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了解更多文学知识和技巧。
此外,学校可以邀请各类文艺工作者来校进行交流和指导。
这会为学生提供更广泛、更深入的文艺体验,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认知和成长也有重要的作用。
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古文等,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分享、交流。
通过这样的家庭教育,孩子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会得以更好地发展。
此外,父母也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加活跃的家庭环境,如观看电影、听音乐、参观美术馆等,让孩子在家中也能够感受到文艺的魅力,增强孩子的审美意识。
综上所述,语文教育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通过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课外活动和家庭教育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好地体验文艺之美,提高他们的审美和创造水平。
初中语文“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探究
初中语文“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中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当前初中语文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核心素养的培养,过分注重应试技巧而忽视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缺乏对文学作品的深层次理解和创造性发挥的能力。
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力成为当前初中语文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初中语文“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探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情感认知具有深远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需要具备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也使得研究审美鉴赏与创造成为当务之急。
通过深入研究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培养路径,可以为教育者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从而提升整体教育质量。
对初中语文“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优秀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培养自身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通过欣赏文学作品的结构、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学生可以提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从而更好地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学生也可以通过欣赏艺术作品的造型、色彩和表现形式,增强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从而丰富自己的审美体验。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审美体验,比如通过观看、听听、品味等多种方式来感受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以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和审美体验。
教师还应该通过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审美感受和看法,促进学生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文学艺术活动,比如朗诵比赛、诗歌朗诵会、文学作品分享会等,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
审美鉴赏和创造是人类独有的能力,也是表达和理解美的重要方式。审美鉴赏是指通过感官对美的事物进行评价和欣赏的过程,而创造则是将个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转化为具体的艺术作品或创新产品的过程。这两种核心素养在人类的文化发展和个人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审美鉴赏是一种对美的感知和评价能力。人类通过感官器官对事物的形状、色彩、音乐、文学作品等进行感知和理解。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多元化的艺术体验和积极的观察思考来实现。例如,欣赏绘画和雕塑作品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细节、体验色彩和形状的变化,从而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内涵。此外,审美鉴赏也需要个体对自身情感和感受的认知,只有真正理解和感受到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才能做出准确的评价。
审美鉴赏和创造作为人类的核心素养,对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可以提升个体对美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通过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个体可以更好地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到美的存在,并从中获取灵感和启示。其次,创造能力的培养可以激发个体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创造,个体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转化为具体的作品,从而促进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创造是个体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转化为具体作品的过程。创造力是人类的独特能力,通过它我们可以创作出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文学作品、科学发明等。创造过程中,人们通常需要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来激发自己的创造力。例如,作家在创作小说时,需要通过观察和思考周围的事物和人物,然后将自己的想象力转化为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创造不仅仅是艺术家和作家的专属能力,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作品。
要培养和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个体需要积极参与各种艺术和创造活动。比如,参观艺术展览、音乐会、戏剧演出等,通过观察和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同时,个体还可以通过参与各种创造性的活动,如写作、绘画、音乐创作等,将自己的创造力发挥到极致。此外,积极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作品,可以获得更多的反馈和启发,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语文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能力的培养。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
1. 注重语言建构与运用。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规则,强化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可以通过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促进思维发展与提升。
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可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3. 强化审美鉴赏与创造。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可以通过文学欣赏、艺术创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 强调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文教学应注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可以通过经典诵读、文化讲座、文化体验等方式,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总之,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语文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四大核心素养中对审美这一核心素养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四大核心素养中对审美这一核
心素养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四大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
对于审美这一核心素养,以下是具体的说明: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阅读、写作等活动,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美,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具体来说,学生应该能够:
1. 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形象美等方面,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审美价值。
2. 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遵守审美准则和审美规范,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
3. 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和感受,创造美的事物和艺术形象,传递美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写作等活动,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
美的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艺术学科核心素养
艺术学科核心素养艺术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艺术学科中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知识。
它涵盖了艺术创作、艺术鉴赏、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等多个方面。
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
一、艺术创作能力艺术创作能力是艺术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关键要素。
艺术创作能力包括想象力、创造力、表达能力等。
学习艺术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和艺术表达能力。
通过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能够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二、艺术鉴赏能力艺术鉴赏能力是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
艺术鉴赏能力包括对艺术作品的审美品味和评价能力。
学生应该通过学习艺术史和参观艺术展览等途径,培养自己对不同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培养独立的审美眼光,并从中汲取灵感和启发。
三、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知识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艺术史,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时期的艺术发展和艺术家的创作思想,从而对艺术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同时,学生还应该学习艺术理论知识,包括艺术的基本原理和艺术的表现形式等。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艺术批判能力和理论素养。
四、培养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学科核心素养,有以下几种方法:1. 多样化的艺术活动:学校和社会应提供多样化的艺术活动,如绘画比赛、音乐会、舞蹈表演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
2. 艺术家的指导:邀请专业艺术家来学校授课,指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
通过与艺术家的交流和指导,学生可以学到更多关于艺术创作的技巧和经验。
3. 科学性的教学方法:在艺术学科的教学中,应采用科学性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实施,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艺术学科核心素养。
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培养浅析
关键词: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内在发展;外部支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为更好地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为在学校教育中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优良品质和必备能力之作用的语文学科,需更重视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而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是在语文核心素养指向下,作为一种基本能力贯穿于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全过程中,并且学生的各项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导。
因此,着重对以语文教师培养为目的的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进行培养,从而更好地推进审美教学活动的完成是重要且必要的。
一.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概述教师教育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为人处世上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教师在进行教育工作的前提是其本身必须具有相应且过硬的能力,才可为学生打下坚实基础。
教师应具有审美鉴赏的能力,然后依据此能力进行具体化的创造,也就是所谓的创造能力。
新时代教师以及即将成为教师的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更应该注重提升自身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利用各种进修的机会努力丰富自身语文核心素养,以此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以语文教师培养为目的的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是否具有一定的审美教学知识、是否能将自身所具备审美知识以易于理解的形式传达给学生,是其日后能否胜任语文教师、高校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语文教师走上教师岗位,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应当是其具备的基本素质。
而作为语文核心素养指向下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中一部分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虽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构成要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相对来说的高层次素养。
人类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后,就产生了更高层次的需求。
人类基于生存、文化传承的学习使人类对于美的需求是逐渐增加的,此时审美鉴赏与创造就在需求不断加大的阶段发挥作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在语文活动中的学习体现出对美的感悟、赏鉴、评议、表现和创新等能力与素养。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培养研究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教学目标。
素质教育环境下,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对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切实落实素质教育新目标,教师在具体教学中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和创新优化教学方法模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际教学中,针对高中阶段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需要充分注意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教学方式和理念提出实际的策略建议,以期为高中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研究提供参照。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审美鉴赏;创造能力引言:高中语文不仅承担着学生语文知识学习和综合应用培养的教学任务,更是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培育的重要阵地,担负起了高中阶段学生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责任。
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基于新课标对核心素养提出的要求,需要充分从学生主体地位着眼,围绕学生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培养的核心,结合学生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灵活应用现代教学方法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目标达成。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意义(一)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当前,在现代教育中注重对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实质上是切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内容的深入推进,能够充分落实语文学科中重要的审美因素,通过深入挖掘和分析语文教材的重要要素,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促进学生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提升。
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从古诗词和散文中感受文化之美和诗歌韵律之美,进一步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结合语文的人文精神价值引导学生进行创造能力的锻炼,切实提升核心素养下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主阵地,教师从语文教材中深入挖掘相关元素并进行教学方案设计,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探索“审美鉴赏和创造”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兰亭集序》为例
语文教研探索"审美鉴赏和创造”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兰亭集序》为例潘绕生(泸西县泸源普通高级中学,云南红河652499)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在此以《兰亭集序》为例,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审美鉴赏和创造”这一核心素养。
关键词:审美鉴赏;创造;核心素养一、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当下,我们生活在前所未有的美好时代,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在学生的心底种下美的种子,引领他们热爱生活,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美,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
二、充分挖掘教材,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景趣之美——流觞曲水边的迷人画面《兰亭集序》属写景抒怀之作,但其真正描写自然风景的语句并不多。
文章第一段“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写天气与风力的描写更突出了人对自然的一种感悟与亲近,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二)情趣之美一亦乐亦悲中的情感张力本文情感呈现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而且“乐”“痛”“悲”“感”有张有弛,情趣超凡。
流觞曲水,畅叙幽情,其乐融融,自不待言。
无论静躁,无论内外,人之相与,欣然所遇,快然自足,事过境迁,感慨万千。
跌宕起伏的情绪变化,起承转合的章法艺术,使文章情感内涵的变化,从深度与广度上,不断地超越眼前的实情实景,超越个人的生活经验,超越时空的局限,尽现文章的情趣之美。
(三)理趣之美一人生无常后的大彻大悟“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这本身就是一种对生命本体有限的社会活动的极限概括。
等到快乐过后,相对处于一种疲倦懈怠的抑郁状态时,我们就会很明显地产生一种回味咀嚼、余味无穷的感受与情随事迁、感慨万千的叹息。
三、活学活用,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吟咏佳句,通过朗诵品读表现情韵美反复诵读有助于学生对当时的良辰美景产生联想和想象,再现画面美,也有利于后面环节的把握章法。
小学语文审美鉴赏和创造素养的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审美鉴赏和创造素养的培养策略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与创造素养意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向。
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问题,从赏析材料语言、讨论材料主题、续写材料内容三个方面对培养策略进行了论述。
标签:小学语文审美鉴赏创造素养培养方法一、案例背景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存在较多的应试化元素,“讲授+习题”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被动学习,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同时提供的语文学习材料无法发展学生的思维,更无法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是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和艺术实践中,体验和欣赏活动的价值,最终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案例入手,对赏析材料语言、讨论材料主题和续写材料内容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二、案例呈现(一)赏析材料语言,初步感知美每一篇入选部编版教材的文章都是具有一定审美鉴赏价值的,其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和表现手法,结构也比较新颖,正是这些生动的语言形式让整篇课文体现出了美的形态,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从美学的方向进行比较和分析。
笔者让学生阅读课文,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去赏析材料语言美在何处,从而让他们在体验文本语言的过程中,提升对美的感知力。
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让学生体验文章的修辞和表现方法,体验文章语言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词语本义和引申义,在多变的语言艺术中探索语言之美,从而产生审美意识。
案例内容: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梅花魂》这篇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课文中的“呜”是一个拟声词,表达了外祖父的伤心之情。
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将“呜呜呜”去掉,你们会想到什么画面?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邀请部分学生发言,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
有的说:“少了这三个拟声词,会让整个画面变得静止,不能体现出外祖父的忧伤之情。
”有的说:“一个简单的拟声词会让画面由静变动,更能表现出外祖父像一个‘小孩’,语言描写更加生动。
初中语文“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探究
初中语文“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探究初中语文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而这两种能力又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
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语文教育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含义和重要性审美鉴赏和创造是指学生对于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和欣赏,以及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创作新的艺术作品的能力。
审美鉴赏是对艺术作品进行科学、深入的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是欣赏力、分辨力和鉴别力的综合体现。
创造能力是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理解和表达能力,产生新的艺术作品和思想的能力。
审美鉴赏和创造不仅仅是文化素质的重要体现,更是一种高级认知活动和人文素养的重要体现。
它对于促进学生的文化品位的提高、思维能力的培养、个性的丰富和创新能力的拓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和创造的路径1. 选用优质教材教材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依据。
选择优质的教材,有助于学生的审美和创造的培养。
教材内容应该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仅要有经典的文学作品,还要有当代的文学作品,要有古代的诗词,还要有现代的散文,要有中国的文学作品,还要有外国的文学作品。
教材要有多样性,有助于学生丰富自己的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2. 强化审美鉴赏的训练审美鉴赏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出来的,需要长期的、系统的训练。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文字阅读、作文、诗词鉴赏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审美鉴赏的训练。
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化展览、文学讲座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文学艺术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3. 拓展创造的空间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创造空间。
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主题,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展开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如何培养艺术核心素养
如何培养艺术核心素养艺术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艺术领域中所具备的基本理解、感受和创造能力。
培养艺术核心素养有助于提升个体的审美能力、艺术表达能力以及综合创造能力。
以下是一些培养艺术核心素养的方法和建议:多样的艺术体验要培养艺术核心素养,首先需要进行多样的艺术体验。
这包括欣赏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
参观艺术展览、音乐会、演出等活动,去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
通过多样的艺术体验,个体可以扩展自己的艺术视野,激发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深入研究艺术知识除了体验艺术作品,深入研究艺术知识也是培养艺术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阅读艺术史、艺术理论等相关书籍,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发展历程,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作品的内涵。
研究艺术知识可以帮助个体理解艺术的背后含义和丰富性,提升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积极参与创作实践要培养艺术核心素养,积极参与创作实践是必不可少的。
个体可以通过绘画、音乐演奏、舞蹈编排、剧本创作等方式进行艺术创作。
创作实践不仅能够提高个体的艺术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个体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实践,个体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转化为艺术作品,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和艺术表达能力。
与他人分享艺术体验与他人分享艺术体验是培养艺术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
个体可以与朋友、家人、艺术爱好者等一起参观艺术展览、观看演出、进行创作交流等活动。
与他人分享艺术体验可以拓展个体的艺术交流能力,从不同的角度和观点去理解艺术作品,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坚持反思和研究培养艺术核心素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个体应该保持反思和研究的态度。
在艺术体验和创作实践后,个体可以思考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分析艺术作品的特点和意义,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理解和鉴赏能力。
同时,个体也可以通过参加艺术课程、讲座等形式的研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和素养。
结论通过多样的艺术体验、深入学习艺术知识、积极参与创作实践、与他人分享艺术体验以及坚持反思和学习,个体可以有效地培养艺术核心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素养理念下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如何培养
——以高中语文现代诗歌单元教学为例
摘要:进入高中阶段,语文第一单元便是现代诗歌的学习与鉴赏,而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鉴赏和创造”在诗歌单元的学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通过对诗歌音乐美的感受、审美情趣的体悟、个性化主题的理解,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将会得到显著提升。
本文以现代诗歌单元教学为例,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审美鉴赏现代诗歌能力培养
新课标强调,高中语文教学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向,满足学生对于人性的探求,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感受愉悦、快乐,唤醒学生对于文学的渴望和热爱,在审美鉴赏中培养独特的个性创造力。
而语文的核心素养就在于“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其中“审美鉴赏和创造”在诗歌单元的学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通过对诗歌音乐美的感受、审美情趣的体悟、个性化主题的理解,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将会得到显著提升。
而高中语文阶段第一个单元便是现代诗歌的鉴赏与学习,通过现代诗歌的教与学,我能深刻感受到学生对现代诗歌的浓厚兴趣,也体会到现代诗歌本身所蕴含的无穷魅力。
通过对现行教法进行有效创新与应用,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现代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
一、初步感受,以“读”促“情”
朗读,是一把钥匙,能够快速打开作者创作的心灵之门,实现作者与读者的情感交流。
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反复揣摩、体会文字流露出的情感,才能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情感。
1.初读,读出节奏感、体会音乐美。
现代诗歌非常讲究节奏感,读准节奏便能朗朗上口,如《再别康桥》里: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来”与“彩”韵脚押韵,有效地达到音韵和谐统一。
同时,这一节还与课文最后一节形成首尾呼应,一唱三叹。
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才能体会这种节奏感,品味诗歌独特的语言魅力,理解作者柔情万千的情感。
2.再读,读出重音,读准情感。
不同的诗歌,不同的情感基调,只有在多次朗读、体会的基础上才能把握准情感基调。
如《沁园春.长沙》应读出情绪高昂,《雨巷》应读出低沉压抑。
每一节诗中,都有侧重表达情感的字、词,这些字词应重读,或强调,或低沉,或拖音。
如“万类霜天竞自由”里的“竞”字应重读。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应读出疑问语气。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应读出铿锵有力、豪情满怀之势。
3.反复读,多种形式朗诵相结合。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朗诵必不可少,情感充沛地朗诵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学生对诗歌情感的领悟。
朗诵可以采取学生自我揣摩读、学生个别展示读、纠正学生错误读、老师示范读、学生齐读等形式,也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读、分小组朗读、分章节朗读等方法,通过加强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思考,既品味了现代诗歌的独特语言,也初步领会了作者的情感。
二、品味意象,把握意境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赋予了作者主观感情化的客观物像。
如何领悟作者的主观情感是关键,面对同一物像,不同的作者可能会生发出不同的情感,如面对“秋”既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无限悲壮,又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万丈豪情。
当然,大多意象在诗歌中有固定情感,如“丁香”则大多象征者美丽高洁与哀怨。
选取诗歌中重要意象进行深入分析,阐释它的特点与诗人赋予它的情感,以及它带来的氛围和构成的意境,是理解现代诗歌意境的关键所在。
如《雨巷》中,“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颓圮的篱墙”“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等,这些意象构成的意境氛围浓烈,凄清、惆怅、哀怨、彷徨,作者通过反复渲染这种氛围,由此巧妙传达出了内心的复杂情绪。
时间仿佛就凝结在那一刻,在淅淅沥沥的雨巷中,那个对理想无边热切的青年在执着的寻找着曙光。
《再别康桥》中,作者选取“金柳”“青荇”“潭水”等浪漫多彩的意象,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美轮美奂的寻梦意境,沉淀着作者对康桥的热爱,与现实中离别的不舍与忧愁形成对比,更能衬托作者此时此刻情感。
三、教学各有侧重,尊重“多义理解”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的四篇诗歌,各有千秋,内容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要做到有的放矢,探究每首诗歌中的侧重点,发现每首诗歌的独特之处,这也是诗歌教学的重点。
如《沁园春.长沙》侧重对炼字的赏析与把握,《雨
巷》侧重对意境的解读与欣赏,《再别康桥》侧重对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鉴赏,《大堰河—我的保姆》侧重对细节描写、铺排手法的把握。
教学中不用面面俱到,但一定要有所侧重,有重点突破,才会让学生易于把握,学有收获。
此外,现代新诗以口语和自由的形式传达情绪的节奏,追求诗歌的散文美,内涵意蕴丰富,诗风朦胧而晦涩。
以《雨巷》为代表的象征派诗歌,主题具有“多义性”,既可以理解为爱情诗、哀怨诗,又可以表达为哲理诗、政治诗,所以有必要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多义性探究,所谓“诗无达诂”,这样多方面的理解和探究,更能提高学生对于诗歌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
四、以“此诗”学“彼诗”,实现高效群文阅读
立足本单元的四首诗歌,开展多维度、大容量的群文阅读,以“此诗”学“彼诗”,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又能拓展课外阅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审美鉴赏能力。
如学习《沁园春.长沙》,可结合教材课后拓展开展毛泽东诗词专题学习,以此为立足点去了解当时革命历史,以及在革命洪流中伟大人物的深刻思想。
学习《雨巷》后,可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学习戴望舒不同人生阶段的诗歌,如《我用残损的手掌》、《狱中题壁》、《夜行者》等,去挖掘“雨巷诗人”的故事,去探究作者“从书房诗人到抗战诗人”的心路历程,去体会“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
老师指定范围,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诗歌,进行学习鉴赏,并查阅资料做好批注,同学间相互交流学习,并为对方写评语,学习对方的有点,指出对方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鉴赏能
力落到实处。
五、读写结合,书写属于自己的诗篇
学生在学习、品读诗歌中提升了自身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正所谓“读而优则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朗读只是方式,准确用语言表达才是最终目的。
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也是“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所以,我们在学习本单元中,要鼓励学生学习诗歌后,自主进行诗歌创作,抒发真情实感,建议他们多借鉴诗歌中的多种写作手法,大胆、积极的自发创作,同学间也可相互帮助,写出属于自己的诗篇。
教师可在班上组织原创诗歌朗诵竞赛,挑选优秀者参与年级竞赛;同时可举办优秀原创诗歌作品展,让学生在提升自身审美鉴赏创造能力的同时,提升自己对于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能力。
现代诗歌,是在中国古典诗词的基础上,融入新的生命与血液发展而来的,它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
学习现代诗歌能让师生充分领会到诗歌文学的独特魅力,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
让诗歌走进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意。
通过学生自主创作,你会发现学生在诗歌形式的领会和把握上,在情感、思维的表达上,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具创造力。
原来,学生一直在成长,而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