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有趣的叶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叶子》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叶子》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b5dc08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77.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叶子》前言本篇教案以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学为背景,介绍了一堂有趣的叶子课的具体教学安排和反思。
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比较不同形态的叶子2.能够了解叶子的作用3.提高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准备1.PPT课件、叶子标本(童子鸟或其他植物园可以购买)、录音笔、教材2.学生的座位、黑板、白板笔3.课程配套的音视频材料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PPT开场动画、问答、故事等多种方式引入本次课程主题——有趣的叶子。
例如,“今天我们要比较不同形态的叶子,看看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和区别呢?”或“咦,校园里有这么多树,每一棵树的叶子都是不同的,你们有没有发现呢?”2. 活动介绍教师可以将叶子标本展示给学生,并解释这些叶子来自哪些植物,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叶子的大小、形态、颜色等特征。
同时,老师可以放映一些相关的教学视频或图片。
3. 实践环节学生可以结合手中的叶子,进行简单的实验。
例如,将叶子放在书本上比较,找出大小相似的叶子;比较不同颜色的叶子在光线下的反射情况;将不同形态的叶子分为两组,比较叶片旋转速度。
4. 知识总结老师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叶子的作用,例如: 吸收能量、调节气温、防御病虫害等。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下“想知道”的问题。
5. 总结回顾在课程结束前,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回顾整个教学过程,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反思优点本堂课教学过程紧凑,具有良好的教学流程,使得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验环节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加强,从而不断加深他们对叶子的认识。
同时本课程通过让学生进行自己的实践让课堂知识得到应用,使学生的相关能力得到了提升。
不足在本节课中,学生可能会因叶子样本过于单一而缺乏兴趣。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可以考虑增加不同种类的叶子样本。
此外,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应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的应用练习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叶子》精选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叶子》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270c71b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bf.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叶子》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三单元《多彩的自然》,具体章节为《有趣的叶子》。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叶子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不同种类的叶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认识到叶子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叶子的能力,激发对自然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叶子的结构和作用。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叶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叶子标本、放大镜、PPT、实物投影仪等。
学具:白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片美丽的叶子,引发学生对叶子的好奇心,进而引入课题。
2. 新课内容:(1)观察叶子的结构:引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叶子标本,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叶片、叶柄、叶脉等。
(2)讲解叶子的作用:通过PPT展示,讲解叶子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叶子的功能。
(3)认识不同种类的叶子:展示各种植物的叶子,让学生观察、描述其特点,培养观察力。
3. 实践活动:分组让学生收集不同种类的叶子,进行观察、描述,并在白纸上制作叶子贴画。
4. 例题讲解: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叶子的结构:叶片、叶柄、叶脉2. 叶子的作用:光合作用3. 不同种类的叶子:展示图片,标注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的植物,描述其叶子的特点,并制作一幅叶子贴画。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讲解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对叶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更多种类的叶子,进行观察、研究,了解叶子的更多知识。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关爱大自然。
幼儿园中班教案《有趣的叶子》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有趣的叶子》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8e6b9b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6e.png)
幼儿园中班教案《有趣的叶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大自然的奥秘》第三章《奇妙的植物》第三节《有趣的叶子》。
本节课主要详细内容为带领幼儿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了解叶子的结构,通过观察、体验、探索,让幼儿感知叶子的多样性及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描述不同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
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互助的品质,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不同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了解叶子的结构。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探索、表达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树叶、图片、叶子模型、PPT。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收集不同种类的树叶,让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大小,引导幼儿讨论:“你们发现了哪些不同种类的树叶?它们有什么特点?”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PPT,讲解叶子的结构,如:叶脉、叶片、叶柄等,让幼儿了解叶子的基本构成。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叶子模型和画纸,让幼儿观察叶子模型,用彩笔在画纸上描绘出叶子的形状。
4.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组选一种树叶进行观察,讨论叶子的特点,并在全班进行分享。
5. 创作环节(15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树叶和彩笔进行创作,制作树叶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叶子》2. 板书内容:(1)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2)叶子的结构:叶脉、叶片、叶柄(3)树叶画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不同种类的树叶,并完成一幅树叶画。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体验、探索,让幼儿认识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了解叶子的结构,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1)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观察更多种类的叶子,了解叶子的多样性。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叶子》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叶子》](https://img.taocdn.com/s3/m/07cf501f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0.png)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叶子》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叶子,了解叶子的基本特征。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叶子,了解叶子的基本特征。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树叶标本、图片、树叶分类卡片、观察记录表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适当的光线和通风。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树叶标本,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树叶的名称。
2. 基本知识学习:教师讲解树叶的基本特征,如叶子的形状、颜色、纹理等。
3. 观察与比较:教师分发树叶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比较不同树叶的特征,引导幼儿发现树叶的多样性。
4. 实践活动:教师发放树叶分类卡片,引导幼儿进行分类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反思: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让幼儿谈谈对树叶的认识。
五、课后作业:1. 观察家里的植物叶子,记录下叶子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
2.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观察记录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家长引导幼儿了解树叶对环境的作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评价:1. 幼儿能正确识别不同种类的叶子,并了解叶子的基本特征。
2. 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分析树叶的多样性。
3. 幼儿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能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树叶拼画活动,让幼儿利用树叶进行创意拼贴。
2. 带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收集不同种类的树叶,进行实地观察和比较。
3. 邀请家长参与树叶主题活动,共同探讨树叶对环境的影响。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叶子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叶子](https://img.taocdn.com/s3/m/0307cf5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4.png)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叶子教学内容认识不同种类的叶子及它们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叶片、叶柄、叶脉等。
掌握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识别和描述不同种类的叶子。
引导幼儿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叶子基本结构和功能的认知。
难点: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叶子标本、图片、PPT、视频、实物植物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树叶收集袋等。
教学过程1. 趣味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叶子动画短片,激发幼儿对叶子的兴趣。
2. 叶子探索(10分钟)带领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叶子,让他们触摸和闻叶子,感受叶子的不同特点。
小组讨论:请幼儿分享他们观察到的叶子特征。
3. 知识讲解(5分钟)使用PPT或实物展示,简单讲解叶子的基本结构。
通过互动问答,确保幼儿理解叶子的功能。
4. 创意绘画(10分钟)请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他们最喜欢的叶子。
教师可适时加入绘画技巧指导,如如何画出叶子的纹理。
5. 叶子游戏(5分钟)组织叶子分类游戏,如“找出最大的叶子”或“找出形状最奇特的叶子”。
6. 手工制作(5分钟)教幼儿用剪纸的方式制作叶子的形状,并将其制作成书签或装饰品。
7. 分享与评价(5分钟)请幼儿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验。
教师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叶子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特点。
设计风格:简洁、明了,使用图片和图表辅助说明。
作业设计请幼儿回家后,尝试在周围环境中找到不同的叶子,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家长协助幼儿拍摄叶子的照片,并在照片旁边记录下幼儿的观察和感受。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观察幼儿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根据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拓展延伸活动可以是户外叶子的采集,或者让幼儿在家里种植一颗植物,观察叶子的变化。
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和实施,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对叶子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感和手工操作能力,使得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叶子》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叶子》](https://img.taocdn.com/s3/m/14ca689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8.png)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叶子》1.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叶子》篇1设计意图:秋天来了,我们班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秋天的主题教学活动。
幼儿在户外散步时观察了树叶,并采集了许多树叶回来布置教室。
孩子们对树叶有很强烈的兴趣,在探索和观察的过程中,班里的幼儿总会问:为什么树叶有的大有的小?为什么有的树叶一到秋天就变颜色呢?……针对孩子们的这些好奇,我设计了这堂科学活动《有趣的叶子》。
旨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了解树叶的多种特征,学会按树叶标记的两种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目标:1、喜欢参与探索活动,能体验到活动的乐趣。
2、通过操作,探索叶子的多种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3、能用语言较清楚地表述自己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1、各种叶子、篮子若干2、组织幼儿收集各种叶子,丰富相关知识。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1、小律动《秋天》二、通过动手操作,尝试按两个特征分类1、导入:“前几天,我们认识了许多许多的树叶宝宝,它们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圆、有的长、有的是黄色、有的是绿色……”2、幼儿尝试第一次分类。
(1)先仔细观察树叶宝宝,想想你会怎么分?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讨论出你们要这么分,并画好标记?(2)幼儿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注意帮助和引导个别幼儿。
(3)请幼儿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要这么分?(请个别幼儿上台边操作边讲述)4、第二次分类。
(1)幼儿第二次分类。
幼儿再次讨论做标记分类)(2)检查分类情况,共同讨论交流。
5、教师小结;幼儿随音乐《秋天》做小律动结束活动。
2.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叶子》篇2设计意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强调让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爱护动植物……。
要求教师尽力做到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
”“树”在我们周围生活中随处可见,秋天树叶飘落的现象激起了幼儿的好奇心,他们拾来美丽的树叶,提出了许多问题。
为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我设计了这一活动。
2024年中班科学优质课《有趣的叶子》精彩教案
![2024年中班科学优质课《有趣的叶子》精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c0f26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0e.png)
2024年中班科学优质课《有趣的叶子》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探索》教材中班第四章《植物世界》第三节《有趣的叶子》。
详细内容包括叶子的基本结构、不同植物的叶子形态、叶子的功能以及叶子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叶子的基本结构,了解不同植物的叶子形态。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叶子的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关爱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叶子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植物的叶子,培养观察、描述叶子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叶子标本、放大镜、植物图片、PPT课件。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园内观察不同植物的叶子,让幼儿收集自己喜欢的叶子。
2. 例题讲解(10分钟)回到教室,教师展示叶子标本,通过PPT课件讲解叶子的基本结构、不同植物的叶子形态、叶子的功能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叶子标本,描述叶子的特点,并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叶子。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叶子的变化及原因。
6. 互动游戏(5分钟)教师组织“叶子猜谜”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不同植物的叶子,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叶子的基本结构:叶柄、叶片、叶脉。
2. 不同植物的叶子形态:椭圆形、心形、针形等。
3. 叶子的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不同植物的叶子,记录下来并描述其特点。
2. 答案示例:桃树的叶子:椭圆形,边缘有锯齿状,叶面光滑。
玫瑰的叶子:针形,叶面有光泽,边缘有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教师应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以便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叶子的观察与记录,提高幼儿对叶子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2024年中班科学主题有趣的叶子教案(通用
![2024年中班科学主题有趣的叶子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1cb80e2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9.png)
2024年中班科学主题有趣的叶子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中班第四单元《有趣的植物世界》中的第二章《各种各样的叶子》。
详细内容包括:叶子的基本结构,叶子的不同形状和特点,以及叶子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能说出几种常见叶子的名称和特点。
2. 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叶子的基本结构、形状和功能。
难点:如何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叶子的特点,并理解叶子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叶子、放大镜、多媒体课件、挂图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带领幼儿到户外收集各种叶子,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挂图和实物,讲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如叶柄、叶脉、叶片等)和功能。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观察、比较手中的叶子,说出它们的名称、特点。
4. 互动环节(10分钟)幼儿用彩泥、画笔等学具,创作一幅以叶子为主题的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叶子2. 内容:叶子的基本结构:叶柄、叶脉、叶片叶子的形状:椭圆形、心形、针形、扇形等叶子的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叶子,记录下它们的名称、形状和特点。
答案:略2. 延伸作业:和家人一起收集不同种类的叶子,制作成叶子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他们是否掌握了叶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拓展延伸:开展“叶子变变变”活动,让幼儿用叶子进行创意拼画,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入浅出;4. 互动环节的有效性;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6. 课后反思的深入。
2024年实用的中班科学精彩教案有趣的叶子
![2024年实用的中班科学精彩教案有趣的叶子](https://img.taocdn.com/s3/m/8837115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0b.png)
2024年实用的中班科学精彩教案有趣的叶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教材为《有趣的叶子》。
详细内容包括:1. 认识不同种类的叶子,如杨树叶、柳树叶、枫叶等。
2. 观察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3. 了解叶子的结构和功能。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种类的叶子,认识叶子的基本结构。
2. 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叶子的结构和功能。
重点:认识不同种类的叶子,观察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叶子、PPT、放大镜、白板、笔。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种类的叶子,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叶子的名称。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发放各种叶子,让幼儿观察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2)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叶子的细节,如叶脉、叶缘等。
(3)教师讲解叶子的结构,包括叶片、叶柄、叶脉等。
3. 实践活动(15分钟)(1)幼儿用画纸、彩笔描绘自己喜欢的叶子。
(2)幼儿用剪刀剪下描绘的叶子,进行拼贴画。
4. 例题讲解(5分钟)(1)这是什么叶子?(2)它的形状、大小、颜色是怎样的?(3)它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5.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所学知识,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叶子,回答相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叶子2. 内容:(1)叶子的种类(2)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3)叶子的结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自己喜欢的叶子,并标注叶子的名称。
(2)观察身边的叶子,描述其形状、大小、颜色。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讲解,让幼儿对叶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叶子的细节,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 拓展延伸:(1)带领幼儿去户外捡叶子,观察叶子的不同种类。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叶子》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叶子》](https://img.taocdn.com/s3/m/fffe6b91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9.png)
《有趣的叶子》一、教学目标1.了解叶子的基本特征和种类。
2.培养观察、探索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激发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1.叶子的基本特征。
2.不同叶子的识别。
3.叶子的用途。
三、教学难点1.叶子特征的细致观察。
2.叶子分类的科学方法。
四、教学准备1.叶子实物、图片、标本。
2.观察工具(放大镜、镊子等)。
3.制作叶脉书签的材料(树叶、水、漂白粉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展示各种叶子,引发幼儿兴趣。
2.邀请幼儿说出自己认识的叶子。
(二)主题活动1:观察叶子的特征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2.幼儿分组进行观察,并用语言描述叶子的特征。
(三)主题活动2:叶子分类1.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叶子,引导幼儿进行分类。
2.幼儿分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对叶子进行分类。
(四)主题活动3:制作叶脉书签1.教师讲解叶脉书签的制作过程。
2.幼儿分组操作,制作叶脉书签。
3.教师指导幼儿完成作品,并展示。
(五)主题活动4:叶子用途探讨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叶子的用途。
2.幼儿分享自己知道的叶子用途。
2.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价。
六、作业1.请幼儿回家后,和父母一起收集不同种类的叶子,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用途。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叶脉书签的制作,并拍照留念。
七、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以叶子为主题,通过观察、分类、制作书签等形式,让幼儿对叶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极高的兴趣。
但在叶子分类环节,部分幼儿对分类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对幼儿的科学素养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重难点补充:(二)主题活动1:观察叶子的特征1.教师拿出一片枫叶,问:“你们看看这片叶子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呢?”幼儿:“红色,像小手一样!”2.教师再拿出一片柳叶,引导幼儿观察并与枫叶比较:“这片叶子又是什么形状呢?和刚才的枫叶一样吗?”幼儿:“不一样,这个长长的,像小船。
中班主题有趣的叶子教案
![中班主题有趣的叶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b9d24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f.png)
中班主题活动《有趣的叶子》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叶子,了解它们的外形、颜色和纹理等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事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 实物准备:各种不同种类的叶子、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适当的光线和通风。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片叶子,引导幼儿观察叶子的外形、颜色和纹理,引发幼儿对叶子的兴趣。
2. 观察叶子:教师展示各种不同种类的叶子,让幼儿自由观察,引导幼儿发现叶子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 叶子分类:教师引导幼儿将叶子按照形状、大小和颜色进行分类,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4. 叶子画:教师指导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叶子,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叶子手工:教师示范如何用剪刀剪下叶子形状,并引导幼儿动手制作叶子手工,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活动总结:1. 回顾活动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2.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收集不同种类的叶子,观察和比较叶子的特点。
2. 环境创设:将幼儿制作的叶子手工布置在活动室内,营造一个富有自然气息的环境。
六、活动六:探索叶子的秘密1. 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触摸、闻味等方式,了解叶子的质地和气味。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触觉和嗅觉观察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七、活动七:叶子的一生1. 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叶子的生长过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八、活动八:叶子游戏1. 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叶子游戏,了解叶子的不同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中班科学有趣的叶子教案通用
![中班科学有趣的叶子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00a5d58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7.png)
中班科学有趣的叶子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植物的世界》中的第三节《有趣的叶子》。
详细内容包括叶子的基本结构,如叶柄、叶片、叶脉等;叶子的种类和特点,以及叶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提高他们对植物的认识。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叶子的结构和种类。
教学重点:叶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叶子标本、叶子图片、PPT课件、放大镜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校园内的植物,让幼儿收集不同种类的叶子,激发他们对叶子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叶子标本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叶子的结构,讲解叶子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叶子图片,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叶子的细节,并尝试画出叶子的结构。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叶子的种类和特点,以及叶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6. 课堂小游戏(5分钟)教师组织“叶子找家”的游戏,让幼儿将收集到的叶子与相应的植物配对,巩固所学知识。
7. 创意手工(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彩笔、剪刀、胶水等工具,创作一幅以叶子为主题的画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叶子》2. 板书内容:(1)叶子的结构:叶柄、叶片、叶脉(2)叶子的种类:阔叶、针叶、掌状叶等(3)叶子的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不同种类的叶子,并描述其特点。
(2)请幼儿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喜欢的叶子,并注明叶子的结构。
2. 答案:(1)例:银杏叶,针状,质地较硬,叶脉明显。
(2)例:枫叶,掌状,颜色鲜红,叶脉清晰。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叶子》课件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叶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83837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7.png)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叶子》课件一、教学内容《有趣的叶子》是中班科学活动的课题,本活动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三单元第二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各种不同的叶子,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探索叶子上的脉络,观察叶子的颜色变化,以及用叶子进行创意美工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触摸等方法,认识各种不同的叶子,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各种不同的叶子,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
难点:探索叶子上的脉络,观察叶子的颜色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不同的叶子标本、显微镜、投影仪、彩色笔等。
学具:每组一份叶子标本、显微镜、彩色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各种不同的叶子标本,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叶子的名称。
2. 探究叶子结构:教师引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子标本,让学生描述叶子的基本结构,如叶片、叶柄、叶脉等。
3. 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相互观察叶子标本,讨论叶子上的脉络,并尝试用彩色笔在画纸上绘制叶子的脉络。
4. 叶子颜色变化观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叶子的颜色变化,让学生说出叶子在不同季节的颜色变化原因。
5. 创意美工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叶子进行创意美工活动,如拼贴画、叶脉书签等。
6. 作品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同学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叶子的基本结构:叶片叶柄叶脉2. 叶子颜色变化原因:季节变化光照强度温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叶子,描述叶子的基本结构。
答案:叶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叶片、叶柄和叶脉。
2. 作业题目:调查不同季节叶子的颜色变化,分析变化原因。
答案:叶子在不同季节的颜色变化原因包括季节变化、光照强度和温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触摸等方法,认识了解了各种不同的叶子,掌握了叶子的基本结构,并在小组合作中探索了叶子上的脉络。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叶子》课件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叶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db67d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9.png)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叶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植物的世界》第三节《有趣的叶子》。
详细内容包括:叶子的基本结构,叶子的不同形状,叶子的作用,以及叶子的分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叶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识别不同形状的叶子,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探索植物世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叶子的分类及不同形状的识别。
教学重点:叶子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观察叶子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叶子标本、叶子图片、PPT课件、放大镜等。
2. 学具:学生自备小剪刀、白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带领学生到户外收集不同种类的叶子。
(2)让学生观察手中的叶子,引导他们发现叶子的不同形状和特点。
2. 例题讲解(1)通过PPT课件展示叶子的基本结构,讲解各部分名称及功能。
(2)以实物为例,讲解叶子的分类方法。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观察手中的叶子,尝试进行分类。
(2)发放叶子图片,让学生识别不同形状的叶子。
(2)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课后继续探索植物世界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叶子》2. 内容:(1)叶子的基本结构(2)叶子的分类(3)叶子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收集不同形状的叶子,并尝试进行分类。
(2)用自己的话描述叶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答案:(1)分类结果可能如下:a. 线形叶:如柳树叶b. 椭圆形叶:如樟树叶c. 心形叶:如桃花叶d. 掌状叶:如枫树叶(2)叶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叶柄、叶脉、叶片。
叶子的功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提供养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对叶子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观察和研究植物,发现更多有趣的植物现象。
《有趣的叶子》幼儿园中班教案
![《有趣的叶子》幼儿园中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194964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e.png)
《有趣的叶子》幼儿园中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有趣的植物》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叶子的形态、特点和作用展开,通过观察、实践和游戏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叶子的多样性,学会用叶子进行创意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各种叶子的名称、形态和特点,增强对大自然的观察和认识能力。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对植物的爱护意识,提高环保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叶子形态的识别和特点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叶子标本、图片、PPT、树叶贴画材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幼儿观察叶子,激发兴趣。
a. 让幼儿说出图片中的叶子名称。
b.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见过的叶子。
2. 新课导入:教师展示叶子标本,讲解叶子的形态、特点和作用。
a. 观察叶子标本,让幼儿描述叶子的形状、颜色等。
b. 介绍叶子的作用,如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树叶贴画创作。
a. 教师示范制作方法。
b. 幼儿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讲解叶子的分类和特点。
a. 让幼儿观察PPT,回答问题。
5. 随堂练习:分发叶子图片,让幼儿进行分类。
a. 幼儿独立完成分类任务。
b. 教师检查并给予鼓励。
7. 游戏环节:组织幼儿进行“叶子接力”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叶子》2. 板书内容:a. 叶子的形态、特点及作用。
b. 树叶贴画制作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叶子制作一幅创意画。
a. 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叶子知识,发挥想象,完成一幅创意画。
b. 答案:无固定答案,以幼儿的创意和表现为主。
2. 作业提交:下节课带来学校,进行作品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和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叶子的相关知识,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叶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叶子》](https://img.taocdn.com/s3/m/592862d7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d3.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叶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观察》,详细内容为“有趣的叶子”。
通过观察、探索、实践,让幼儿了解不同树叶的形状、颜色、特点,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准确描述不同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特点。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树叶卡片、树叶形状模具、放大镜、彩色笔、白纸。
2. 学具:每组一套树叶卡片、树叶形状模具、放大镜、彩色笔、白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去户外收集不同种类的树叶。
(2)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树叶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特点。
(2)通过比较,让幼儿发现不同树叶之间的异同。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树叶形状模具、彩色笔、白纸,让幼儿根据模具描绘树叶。
(2)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树叶的细节,并用彩色笔进行描绘。
(1)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说出所描绘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特点。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树叶,保护自然环境。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叶子》2. 内容:叶子形状:椭圆形、心形、扇形、长方形等叶子颜色:绿色、黄色、红色、紫色等叶子特点:光滑、粗糙、有齿、无齿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不同种类的树叶,观察并记录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特点。
2. 答案:叶子形状:椭圆形、心形、扇形、长方形等叶子颜色:绿色、黄色、红色、紫色等叶子特点:光滑、粗糙、有齿、无齿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探索、实践,让幼儿了解不同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特点。
中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有趣的叶子
![中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有趣的叶子](https://img.taocdn.com/s3/m/b3ad89b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5.png)
中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有趣的叶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植物的世界》第三节《有趣的叶子》。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叶子的基本结构、叶子的功能以及不同植物的叶子特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认识不同植物的叶子特点。
2. 理解叶子的功能,培养幼儿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关注。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叶子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叶子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不同植物的叶子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叶子标本、放大镜、投影仪、教学课件。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收集不同种类的叶子,让幼儿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展示叶子标本,引导幼儿观察叶子的基本结构。
b. 介绍叶子的功能,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c. 讲解不同植物的叶子特点,如荷叶、枫叶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a. 幼儿分组,用放大镜观察叶子结构。
b.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4. 巩固环节(10分钟)a. 教师展示教学课件,让幼儿观看不同植物的叶子图片。
b. 幼儿根据观察,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叶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叶子2. 内容:a. 叶子的基本结构:叶脉、叶片、叶柄。
b. 叶子的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c. 不同植物的叶子特点:荷叶、枫叶、仙人掌叶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叶子,并描述其特点。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叶子是枫叶。
它的形状像一只手,颜色是红色的。
枫叶的叶脉很清晰,叶柄较短。
秋天的时候,枫叶会变得特别漂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叶子的结构和功能,培养了幼儿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关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中班科学课件《有趣的叶子》
![中班科学课件《有趣的叶子》](https://img.taocdn.com/s3/m/081b8eb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6a.png)
叶子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能够吸收 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出氧气和营养物质。
3
不同类型叶子的比较
了解不同种类植物的叶子,如针叶、阔叶、扇形 叶等,比较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我对叶子的基本结构和特征有了 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准确描述叶 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我了解了叶子的功能,知道叶子 对植物的生长和生存非常重要。
我能够比较不同种类植物的叶子 ,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
异。
家长参与拓展延伸活动建议
亲子共读相关科普读物
01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有关植物的科普读物,帮助孩子进一
步了解叶子的结构和功能。
叶子收集与制作标本
02
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公园或植物园收集不同种类的叶子,一起制
叶子功能
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水 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为植物提供能量和生长所需物 质。
叶子形态多样性
01
02
03
形状多样
叶子形状各异,有针状、 线状、鳞状、矩形、卵形 、掌状等。
大小差异
不同植物的叶子大小相差 很大,从小于1毫米的微 小叶子到数米长的大型叶 子都有。
边缘特征
叶子边缘有全缘、波状、 锯齿状、羽状分裂等多种 形态。
分布,了解叶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同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环保意识培养实践活动设计
叶子收集与分类
组织幼儿到户外收集不同种类、形状和颜色的叶子,并引导他们按照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叶子的多样性,同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分类能力。
叶子创意手工
利用收集到的叶子进行创意手工制作,如制作叶子贴画、叶子书签等。通过动手实践让幼 儿感受叶子的美感和再利用价值,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环保意识。
幼儿园中班教案《有趣的叶子》含反思(通用10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有趣的叶子》含反思(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f963a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d.png)
幼儿园中班教案《有趣的叶子》含反思(通用10篇)活动目标1、幼儿热爱自然,喜欢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树叶,了解树叶的大小、形态和颜色。
丰富幼儿对树叶的知识:叶柄、叶脉、树叶的正反面。
3、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培养幼儿对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幼儿学习拓印画。
活动准备户外有落叶木场地;彩色颜料、毛笔、浆糊等绘画用具,示范画一份。
活动过程:一、捡落叶,拾落叶。
带幼儿到户外场地,谈话导入,让幼儿自由捡拾地上的树叶。
二、观察比较树叶,幼儿自由探讨,发现树叶有不同的形态和颜色。
1、形态各异(大小、长短、圆扁以及带锯齿)2、颜色不同(包括枫叶、绿叶、落叶)3、树叶的组成(叶柄、叶脉、叶子的正反面)三、将自己收集到的叶子进行拓印画。
1、出示范例,讲解示范。
用毛笔蘸上颜色,涂在叶子上,涂好后将叶放在纸上面用手轻轻一按,有颜色的叶子就印在纸上了。
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叶子,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印成非常好看的画面。
2、幼儿动手印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印得多,印得好,印过的叶子应放会盒子里。
提醒幼儿颜色不要涂得太多,但要涂满,换颜色时应把毛笔洗干净,再涂其他颜色,保持桌面.衣服整洁。
3、展示幼儿作品,对保持整洁的幼儿给予表扬。
活动延伸:叶子的用处(茶叶、菜叶如果幼儿感兴趣,可简单提一下光合作用)教学反思这次的活动,是孩子们秋游吃桔子发现叶子而引发的,通过今天的教学活动,可以看出,幼儿对此活动也很感兴趣,表现得非常活跃。
也是从今天来看,孩子们的兴趣还远远不止是老师所想到的这些,而是更多、更加广泛。
幼儿园中班教案《有趣的叶子》含反思篇2 活动目标:1.学习用相近的颜色涂色,体验创作的乐趣。
2.引导幼儿说出常见的树叶的名称,了解其形状、色彩。
3.教育幼儿关心周围的植物,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xx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与材料自主互动,发现叶子的多种特征。
2.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操作,并乐意在集体中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
3.在探索叶子的奥秘中体会发现的乐趣,喜欢叶子,喜欢大自然。
活动准备:
教具:用各种叶子制作的小精灵服装一件;大的记录表一张“有趣的叶子”;红色、蓝色、黑色、绿色水彩笔各一支;盛满水的脸盆一个;背景音乐。
学具:第一组:各种叶子、大口鱼缸6个、滴管6支;第二组:各种叶子、三种颜色的颜料8瓶、排笔16支、大白纸一张、抹布6块;第三组:各种叶子、石臼和杵6套、白色纱布6块。
活动过程:
一、树叶小精灵游戏导入,初步感知叶子的结构
1.师带幼儿带着叶子自由舞蹈,选择自己喜欢的叶子朋友。
师:小朋友们好,我是美丽的树叶小精灵,让我们跟着音乐跳起来吧!你跳得真美,送你一片叶子,你喜欢哪一片?你们想要吗?自己来选吧。
2.说一说,自己的xx是什么样子的?
师请个别幼儿拿不同叶子的孩子说一说叶子的颜色、形状等特征。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的叶子朋友有的大、有的小、它们的颜色不同,形状也不同。
每一片叶子都不一样,真有意思!
二、游戏新搭档,寻找xx的xx
(一)教师介绍材料,幼儿游戏
师:今天朱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各种叶子,还有一些和它做游戏的材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教师介绍第一组的材料:水、滴管。
并向孩子重点介绍“滴管”的用法:
2.教师走到第二组,介绍材料,教师逐一拿起颜料、排笔、白纸。
师:这是颜料、排笔和白纸,它们可以和叶子做什么游戏?
3.教师走到第二组,介绍材料:木臼、纱布、杵。
提问:“这是什么呀?你们玩过吗?怎么玩的,它会怎么和叶子玩游戏呢?有纱布,一会儿你们也来用它们和叶子做一做游戏。
幼儿操作,师作适当的指导
(二)幼儿介绍自己的玩法、发现,教师记录
师:小朋友们来,让我们坐下来把自己的发现说给大家听一听!刚刚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
丰富知识:叶脉:这些线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叶脉,叶脉的本领可大了,她就像我们身上的血管,是叶子用来吸收营养的,为什么叶子能撑开呢,就是靠叶脉来支撑的。
师:叶子的秘密真多,你来说一说,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用一些材料发现了叶子的这么多秘密,我们知道了叶子放在水里会浮在水面上,当水滴在叶子上的时候,叶子不会很快的把水吸进去;知道了每一片叶子都有叶脉,不一样的叶子,它们的叶脉也不一样;知道了叶子里面有和它颜色一样的汁水;你们喜欢叶子吗?
四、活动延伸
师:刚才你们只是玩了一组叶子游戏,想不想再到其它组去玩一玩,看看有没有更多的新发现(想)那就开始吧!(背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