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防灾专项规划PPT课件
2024版防灾减灾PPT课件
•防灾减灾概述•自然灾害类型与特点•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目录•典型案例分析•防灾减灾技术与方法•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01防灾减灾概述定义与背景定义背景重要性及意义重要性意义通过防灾减灾,可以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增强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
国内外发展现状国内发展现状国外发展现状02自然灾害类型与特点01020304暴雨洪涝台风干旱雪灾地震滑坡与泥石流地面塌陷030201风暴潮海啸海冰生物灾害病虫害农作物病虫害的大面积爆发,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疫情动物或人类传染病的爆发和传播,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在新环境中迅速繁殖并扩散,破坏当地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03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1 2 3加强灾害风险评估完善预警系统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预防措施启动应急预案01加强现场指挥协调02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03评估灾害损失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加强恢复重建工作组织实施法律法规支持完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执法监管力度推动防灾减灾国际合作04典型案例分析汶川大地震日本东北大地震长江大洪水1998年,中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造成数千人死亡,数百万人受灾。
此案例可用于讲解洪水的形成、预警、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等方面的知识。
美国密西西比河大洪水2011年,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发生严重洪水,造成大量农田被淹、房屋被毁。
此案例可用于分析洪水对农业和居民生活的影响以及防洪措施的有效性。
台风“海燕”台风“山竹”干旱灾害案例中国北方干旱近年来,中国北方地区频繁发生干旱灾害,导致农作物歉收、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此案例可用于讲解干旱的成因、监测预警、抗旱措施和生态恢复等方面的知识。
非洲之角干旱非洲之角地区长期遭受干旱困扰,导致粮食短缺、饥荒等问题频发。
此案例可用于分析干旱对贫困地区的影响以及国际社会对干旱灾害的应对措施。
05防灾减灾技术与方法气象监测预警通过气象观测和预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降低气象灾害风险。
城市防灾学ppt课件
崩塌多发生于坡度大于55度、高度大于30m、坡面凹 凸不平的陡峻斜坡上。
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又称为地面下沉或地下,指在自然和人为因 素影响下,由于地下松散土层固结压缩,在一定的地 表面积内所发生的地面水平面降低的工程地质现象。
泥石流
由大量黏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为泥石 流
以黏性土为主,喊少量砂粒、石块,黏度大,呈稠泥 状的为泥流
the 1990 Luzon earthquake in the Philippines
Roces et al. 1992
the 1988 Armenian earthquake
Armenian et al. 1997
the 1976 earthquake in Guatemala
Glass et al. 1977
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为水石流
城市海洋灾害
风暴潮 海啸
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鼠疫 霍乱 肝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出血性肠炎 疯牛病 禽流感 SARS AIDS …
城市防灾规划
城市防灾指为抵御和减轻各种城市灾害,对城市居民 生命财产和各项工程设施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所采取的 各种预防措施。
灾害学概论
什么是灾害? 你所知道的灾害有哪些? 造成灾害的原因有哪些?
地球系统的自身演变规律
渐变 灾变 渐变
灾害的定义
凡是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的各类事件均可以 称之为灾害。
灾害的分类
自然灾害 灾害产生于自然界,物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或几种具有破坏性的自
然力(这种自然力往往是人类不易抗拒或不可抗拒的),通过非正常 的方式释放而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人为灾害
考虑从震源到观测点的地震波衰减,经过一定公式,计算出来的震源 处地震的大小 面波震级:根据面波计算出来的震级,以符号MS表示,是通用的震级。 中国规定以它为标准,国外报道的地震震级一般也为面波震级 体波震级:根据体波计算的震级
综合防灾减灾工作计划PPT
加强对应急管理人员和救援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素 质和能力。
加强应急资源储备与调配
1 2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
根据灾害类型和等级,建立相应的应急物资储备 库,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提供必要的物资 支持。
完善应急资源调配机制
建立健全应急资源调配机制,实现资源的快速、 有效调配,满足应急处置的需求。
交通要道、桥梁、水库、 电站等关键基础设施,其 损坏可能导致灾害影响扩 大。
灾害发生概率预测
历史数据分析
通过对历史灾害数据的统计和分 析,了解各种灾害的发生频率、 时空分布和影响因素,为预测未 来灾害趋势提供依据。
科学技术应用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分析等 ,提高灾害预测的准确性和时效 性。
基本生活。
03
推进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
加强受灾地区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
会和谐稳定。
加强防灾减灾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防灾减灾合作与交流,学习借 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我国防灾减灾 能力和水平。
推进国际援助项目实施
积极实施国际援助项目,为受灾国家和地区提供力 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加强防灾减灾知识普及
将防灾减灾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学校、社区、企事业单 位等人员的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和培训。
发挥媒体宣传作用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防灾减灾 知识和政策法规,提高公众对防灾减灾的关注度。
04
应急响应与处置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制定应急预案
01
根据灾害类型和等级,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
同济城市防灾规划课件
2、城市的等级和防洪标准
2011-9-21
10
城市等级与防洪标准
资料来源:《防洪标准》GB 50201-94 《防洪标准》
2011-9-21 11
防洪标准
资料来源: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2011-9-21 12
城市抗震
地震的两种指标分类
(一)、城市抗震对策
1、建构筑物的抗震处理
资料来源:中国地震信息网
● 日本阪神地震(1995.1.17) ● 墨西哥地震(1985.9.19) ● 唐山地震(1976.7.28) ● 辽宁海城地震(1975.2.4) ● 四川省炉霍地震(1973.2.6) ● 河北省邢台地震(1966.3.8) ● 日本关东地震(1923.9.1) ● 陕西华县地震(1556.1.23)
2、专业人防工程的规模 3、城市地下空间与人防工程的转化
2011-9-21
16
第四节 城市主要防灾工程设施的布局 与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防灾
一、城市防洪、防涝工程设施 二、城市抗震设施 三、城市消防设施 四、城市人防工程设施 五、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防灾
2011-9-21 17
一、城市防洪、防涝工程设施
二、城市灾害的主要特点
(一)、城市灾害的高频度与与群发性特点 (二)、城市灾害的高度扩张性特点 (三)、城市灾害的高灾损失特点 (四)、城市灾害的区域性特点
2011-9-21 2
我国主要自然致灾因子
2011-9-21
3
城市主要灾害分类
2011-9-21
4
八次地震的基本情况
反映高灾损失特点
2011-9-21 5
2011-9-21
22
城市综合防灾与安全城市规划研究PPT课件
(2)日本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城市规划体系外
——日本的地区防灾规划是指灾害 可能涉及的区域所制定的防灾 规划,由日本各地方政府(都、 道、府、县,以及市、街、村) 依据防灾基本规划,结合本地 区的灾害特征而制定的适合本 区域的防灾规划。
在借鉴单独的治安安全评价体系和减灾安全评价体系的 基础上,拟定城市安全度的综合评价体系,然后采取专家预 测方法德尔菲法(Delphi Technique)进行修正。这样就可 以对不同城市进行整体安全状况的比较。
(3)基于安全的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安全因素与城市空间结构具 有相关性。自然灾害、战争破坏、 恐怖袭击、治安性犯罪与城市空间 结构具有不同程度的联系。
● 安全服务点
——安全服务点主要用于应对一般事件与事故,以及重大公共事件 的初步处理与控制。主要功能有:一般事件与事故的报警、处置, 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紧急处理和疏散组织,安全手册和安全用品 的保管发放,安全宣传教育等。安全服务点一般是临时性的,世 博会结束后拆除。
● 应急回应时间要求
● 创新点 ——将安全设施布局规划与事件应急管理统一考虑。
(3)安全设施系统规划与应急回应
● 安全模块 ——安全模块是建筑、开敞空间、防灾安全设施、生命线系统相结
合的综合体,具有一定的自我防护能力、自救能力、疏散能力和 隔离能力,在安全中心的组织指挥和支援下进行防灾安全保障。 ——安全模块的大小,应考虑2分钟自救的时间,安全服务点人员可 以赶到最远点的时间(按快速步行或车行4m/s×120s),以及5 分钟疏散隔离时间内游客可以到达模块边缘的时间(按步行 1.5m/s×300s),半径控制在500m内。安全模块与其他模块之 间应有防火隔离空间,易于设置临时围堤和隔离栏。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ppt课件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体中最宝贵 的感觉 器官, 可很多 孩子对 眼睛的 重要性 不重视 。在每 学期的 视力测 查中情 况都不 容乐观
地震灾害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体中最宝贵 的感觉 器官, 可很多 孩子对 眼睛的 重要性 不重视 。在每 学期的 视力测 查中情 况都不 容乐观
第一章 总论 一、相关概念
一、安全城市理论与实践
(四)安全城市:中国大陆地区
安全城市: 是指对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情等具有有效的抵御能力,并能在环境、社会、人身
健康等方面保持一种动态均衡和协调发展,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秩序、舒适生活空间和 人身安全的地域社会共同体。
“安全城市”寻求从多目标角度解决城市安全问题,它强调在城市安全实现的过程中,也 要保证城市其他目标的实现。强调从城市系统本身考虑城市安全问题的对策,注重城市自 身安全能力的建设。城市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城市安全问题的解决也必须是多种手段 的综合应用。
神户市以安全都市理念建立的安全防灾都市包含四个主要的方面:
1. 基本的考虑
①自主性生活圈的形成 ②日常性灾害的调和 ③市民、专业者、政府责任的分担
2.防灾生活圈规划
①近邻生活圈 ②生活文化圈 ③区域生活圈、并确立各生活圈内的指挥所及防救灾据点
3.防灾都市基盘 4.防灾管理
①防灾绿轴 ②防灾据点 ③海陆空广域防灾据点体系 ④都市生命线网络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体中最宝贵 的感觉 器官, 可很多 孩子对 眼睛的 重要性 不重视 。在每 学期的 视力测 查中情 况都不 容乐观
第一章 总论
城市综合防灾各主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防灾研究、监测与预警系统
防灾组织指挥系统
防灾专业设施系统
防灾生命线系统
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 ppt课件
2、布局城市消防通道 城市消防车通行范围涉及火灾扑救的及时性,城市内消防通道的布
局应合乎各类设计规范
3、重视旧城区改造
城区内新建的各种建筑物,应建造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控制
三级建筑物,严格限制修建四级建筑;城市旧区是耐火等级低、建筑密
集、道路狭窄、消防设施不足的地方,是 火灾高发地区,延烧的危险
ppt课件
7
四、城市防灾措施
城市防灾措施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政策性措施,另一种是工程性 措施,二者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政策性措施又可称为“软措 施”;工程性措施可称为“硬措施”,必须从政策制定和工程设施建 设两方面人手,“软硬兼施,双管齐下”,才能搞好城市的防灾工作。
1、政策性城市防灾措施 政策性城市防灾措施是建立在国家和区域防灾政策基础上的,主 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城市总体及城市内各部门的发展计划 是政策性防灾措施的主要内容。另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法律、法规、标 准和规范的建立与完善。
法等,都属于工程性防灾措施的范畴
ppt课件
8
五、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的内容深度
1、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的内容深度 (1)确定城市消防、防洪、人防、防震等设防标准; (2)布局城市消防、防洪、人防等设施; (3)组织城市防灾生命线系统 (4)制定防灾对策与措施;
城市生命线系统:是指维持城市居民生活和生产活 动必不可少的交通、能源、通信、给排水等城市市政公 用设施。是城市的“血液循环系统”和“免疫系统”。
(4)城市灾害的区域性特点
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城市灾害往往是区域性灾害的组成
部分,尤其是较大的自然灾害,长与多个城市受同一灾害
影响,灾害的治理防御不仅是一个城市的任务,单个城市
也无法有效地防、抗区域性灾害。
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ppt课件
10.1.1 城市灾害的种类
(二)主灾与次生灾害
城市灾害往往多灾种持续发生,各灾害之间 有一定因果关系
发生在前,造成较大损害的灾害成为主灾。 主灾规模一般较大,常为地震、洪水、战争 等
发生在后,由主灾引起的一系列灾害,规模 较小,但灾种多,发生频次高,作用机制复 杂,发展速度快,有些次生灾害的最终破坏 规模甚至远超过主灾
建设城市综合防灾体系,有利于防灾设施的综合 利用。
10.2.3城市的综合防灾
5. 建设城市综合防灾指挥组织体系 6. 健全、完善城市综合与防灾标准
城市各类灾害中对城市影响最大和发生较为 频繁的灾害主要有地震、洪涝、火灾与战争。 针对这四种灾害的抗震、防洪(涝)、消防 和人防工作,是城市防灾工作的重点
第十章 城市防灾工程系统 规划
10.1 城市灾害的种类与特点 10.1.1 城市灾害的种类
(一)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
1、自然灾害 ① 气象灾害 ② 海洋灾害 ③ 洪水灾害 ④ 地质与地震灾害
10.1.1 城市灾害的种类
(一)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
2、人为灾害 ① 战争 ② 火灾 ③ 化学灾害 ④ 交通事故 ⑤ 传染病流行
1. 灾前的防灾减灾工作——灾害区划、灾情研 究与预测、防灾教育、防灾预案制定、防灾 工程建设
2. 应急性防灾工作——灾害警告、人员物资保 护与疏散、临时指挥机构建立、抗救灾人员 物质组成
城市防洪减灾措施PPT演示资料课件
城市防洪体系中现存问题 行动,能让人生放射光彩。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还有人说,“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有了梦想,就要付出行动,用行动来实现自己梦想。 行动,能让人生放射光彩。陆游说: “纸上 得来终 觉浅, 觉知此 事要躬 行。” 还有人 说,“ 时间给 空想者 痛苦, 给创造 者幸福 。”有 了梦想 ,就要 付出行 动,用 行动来 实现自 己梦想 。 行动,能让人生放射光彩。陆游说: “纸上 得来终 觉浅, 觉知此 事要躬 行。” 还有人 说,“ 时间给 空想者 痛苦, 给创造 者幸福 。”有 了梦想 ,就要 付出行 动,用 行动来 实现自 己梦想 。
行动,能让人生放射光彩。陆游说: “纸上 得来终 觉浅, 觉知此 事要躬 行。” 还有人 说,“ 时间给 空想者 痛苦, 给创造 者幸福 。”有 了梦想 ,就要 付出行 动,用 行动来 实现自 己梦想 。
深入研究城市防洪体系,对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重大意义 行动,能让人生放射光彩。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还有人说,“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有了梦想,就要付出行动,用行动来实现自己梦想。
行动,能让人生放射光彩。陆游说: “纸上 得来终 觉浅, 觉知此 事要躬 行。” 还有人 说,“ 时间给 空想者 痛苦, 给创造 者幸福 。”有 了梦想 ,就要 付出行 动,用 行动来 实现自 己梦想 。 行动,能让人生放射光彩。陆游说: “纸上 得来终 觉浅, 觉知此 事要躬 行。” 还有人 说,“ 时间给 空想者 痛苦, 给创造 者幸福 。”有 了梦想 ,就要 付出行 动,用 行动来 实现自 己梦想 。
城市是商业、文化和贸易中心,人口密度大,财富较集中,一旦发生洪涝灾害,将造成
行动,能让人生放射光彩。陆游说: “纸上 得来终 觉浅, 觉知此 事要躬 行。” 还有人 说,“ 时间给 空想者 痛苦, 给创造 者幸福 。”有 了梦想 ,就要 付出行 动,用 行动来 实现自 己梦想 。 行动,能让人生放射光彩。陆游说: “纸上 得来终 觉浅, 觉知此 事要躬 行。” 还有人 说,“ 时间给 空想者 痛苦, 给创造 者幸福 。”有 了梦想 ,就要 付出行 动,用 行动来 实现自 己梦想 。 行动,能让人生放射光彩。陆游说: “纸上 得来终 觉浅, 觉知此 事要躬 行。” 还有人 说,“ 时间给 空想者 痛苦, 给创造 者幸福 。”有 了梦想 ,就要 付出行 动,用 行动来 实现自 己梦想 。 行动,能让人生放射光彩。陆游说: “纸上 得来终 觉浅, 觉知此 事要躬 行。” 还有人 说,“ 时间给 空想者 痛苦, 给创造 者幸福 。”有 了梦想 ,就要 付出行 动,用 行动来 实现自 己梦想 。 行动,能让人生放射光彩。陆游说: “纸上 得来终 觉浅, 觉知此 事要躬 行。” 还有人 说,“ 时间给 空想者 痛苦, 给创造 者幸福 。”有 了梦想 ,就要 付出行 动,用 行动来 实现自 己梦想 。 行动,能让人生放射光彩。陆游说: “纸上 得来终 觉浅, 觉知此 事要躬 行。” 还有人 说,“ 时间给 空想者 痛苦, 给创造 者幸福 。”有 了梦想 ,就要 付出行 动,用 行动来 实现自 己梦想 。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112页PPT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等专业设施。 (4)防灾生命线系统:支持组织指挥系统的实施,支持防灾专业设施效能的发挥,还是灾民生活
的必备生存物质。包括交通运输系统、水供应系统、能源供应系统和信息情报系统。 (5)防灾支持系统:在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等领域进行与综合防灾相关的建设。包括治安系
中心城区的城市防灾综合规划是指在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内,科学分析灾害风险形势,评价城市现 有综合防灾能力,制定适当规划对策措施,以降低灾害风险和减少灾害损失。
城市综合防灾总体规划
市域综合防灾规划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中心城区)
第二章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一、市域综合防灾规划
1、主要内容
(1)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收集自然地理环境资料、人工环境资料、历史灾害和救灾资料等。 (2)风险评估:得出市域灾害风险图。 (3)规划布局防灾空间与设施: 市域防灾空间包括区域快速道路交通网络,如高速公路、铁路、航道、机场等;市域避难场所,
(1)形成市域防灾交通网络: 以区域的空间结构为基础,规划区域交通轴,联系各防灾据点,保证防灾据点对外界多样化的交
通联系手段,以及通往受灾核心区域的灵活多样的交通手段。 (2)规划设置市域防灾轴: 在区域范围内形成高效的防灾轴线网络,划分规模较大的防灾单元区块。由区域性交通网络、区
域性绿带、河流等要素组成。 (3)规划设置市域防灾据点: 指能够开展重要防救灾活动的市域性城市公园等场所。功能包括救灾物资的转运、分配;支援部
如郊野公园、森林公园、大型绿地、农田等。 市域防灾设施主要指市域生命线系统设施。如大型水厂、大型电厂、大型通讯基站、救灾物资储
备库等。 (4)制定区域救灾联动方案:包括人员与救灾设备的相互支援;灾害信息情报的互通有无;各行
政区联合制定与实施区域性防灾方案措施。
日本神户市区域防灾据点的配置
2、重点内容
(2)采用组团式,组团之间绿地可以提供避震疏散之用。
(3)安排疏散路线及疏散空间,居住区可就近疏散至公园、运动场地等处。
(4)疏散通道要有足够的宽度,即使两旁建筑倒塌,也不至于阻断交通。
(5)医疗单位应重点防护
(6)烈度在8度以上城市,建筑密度宜低于20%,1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应有两条不经过市区的过境 道路。
⑥城市现状灾时治安系统综合防灾能力评估:从均衡性、规模容量、安全性进行评估。 ⑦城市现状应急物资保障系统综合防灾能力评估:从规模容量、均衡性、可达性、安全性进行评
队的集结、宿营;器材储备;日常休憩等。一般在人口稠密的市区周边、交通枢纽地区布置。
神户市防灾绿地轴和 防灾据点构成
神户市震后重点整治的 防灾轴
二、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总规层面的主要内容按预防灾害的主要四类灾害分为人防规划、抗震规划、防洪规划、消防规划。 生命线系统:在灾害发生时人民生命安全及生存环境的工程项目。
1、现状分析 (1)城市灾害概况与特征分析:
收集地震、地质、火灾、洪涝、气象灾害、海洋灾害资料。 (2)城市现状用地的安全与适宜性评价:
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有条件适宜区和不适宜区。 (3)城市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评估:
①城市现状疏散通道系统综合防灾能力评估:评价因子为网络性、均衡性、安全性。评估对 象包括市内交通和对外交通两个部分。
生命线系统四大网络:海陆空交通运输系统 水源供应系统 能源供给系统 信息情报系统
电力是生命线系统的核心,主电网应形成环路,还应备有自发电机及可移动式的柴油发动机系统。
1、人防规划
确定人防系统的组成
主要人防设施的布置
确定人防设施的标准
2、抗震规划
偏重于发生震灾后救灾及疏散工作
在规划方面采取一下对策
(1)城市布局时应考虑抗震因素
3、放洪规划
(1)防洪标准 (2)防洪措施 (3)防洪对策 (4)防洪设施
4、消防规划
消防设施:消防调度设施、消防站、瞭望塔、消防栓 制定消防要求、消防规范、防火间距。 消防站的责任区面积宜为4到7km2 1.5到4万人城镇设一 处消防站
二、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主要内容包括:①现状分析,②城市灾害风险评估与损失预测,③城市总体防灾空间规划,④城 市疏散避难空间体系规划,⑤城市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的防灾规划,⑥城市危险源布局规划。
②城市现状避难场所系统综合防灾能力评估:包括可利用资源、布局均衡性、交通可达性、 安全性的评价。
③城市现状应急指挥系统综合防灾能力评估:从均衡性、可达性、应急功能性、安全性进行评估 。
④城市现状应急医疗设施系统综合防灾能力评估:从规模容量、均衡性、可达性、安全性、服务 半径进行评估。
⑤城市现状消防系统综合防灾能力评估:从均衡性、便捷性、规模容量、安全性、服务范围进行 评估。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第一章 总论
1、城市综合防灾体系的主要系统:
(1)防灾研究、监测与预警系统:国家级研究中心、研究机构为核心,联合大学团队与高科技企 业协同攻关,产学研一体化。包括城市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区划、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灾害应急 预案、各单灾种(如地震、洪水、台风、地质等)监测和预报系统、火灾监视与消防系统、交 通安全管理系统等。
(3)概括为“天(防空)、地(抗震和防止地质破坏)、水(防洪)、火(消防)”四大部分。
3、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目标及体系
分析城市综合防灾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空间和设施布局,形成良好的城市 防灾空间设施网络,制定工程性和非工程性防灾措施,提升城市整体的综合防灾能力。
市域的综合防灾规划是指在市域范围内,解决全局性的重大防灾问题,布局市域重要防灾空间设 施和建立市域防灾管理联动机制。
统、储运系统、社会保障与福利系统、医疗救护系统、市政工程抢修系统、法律体系及宣传教 育系统等。
2、城市主要灾害源:
(1)建设部1997年公布的《城市建筑综合防灾技术政策纲要》中认定地震、火灾、风灾、洪水 、地质破坏为现代城市主要灾害源。
(2)其他致灾要素有:气象灾害(暴雨、冰雹、大雾、雪灾、沙尘暴、雷击、高温高湿等)、 爆炸、泄漏、公害致灾(环境污染)、高新技术事故、古建筑防灾、流行病灾、交通事故、 工程质量事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