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1)(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合集下载

《刑法学(1)(专科必修)》2013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1)(专科必修)》2013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1)》2013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 24分)
1.刑法第93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这种
情况属于( . )。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论理解释 D.文理解释
2.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 )。

A.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B.违反法律的行为
C.触犯刑律的行为 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3.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 )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

A.危害行为 B.。

危害结果
C.犯罪的时间、地点 D.犯罪的方法
4.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 )时,应当负刑事责任。

A.盗窃罪 B.抢劫罪
C.放火罪 D.贩卖毒品罪
5.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是( )。

A.时空性 B.自动性
C.有效性 D.彻底性
6.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

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

A.法规竞合 B.吸收犯
C.结合犯 D.想象竞合犯
7.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分子的( )决定罚金数额。

A.犯罪所得 B.犯罪性质
C.犯罪情节 D.犯罪人经济状况
8.被判处二十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 )以后,可以假释。

A.五年 B.十年。

刑法学1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1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1试题及答案刑法学1试题及答案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试题了,试题是考核某种技能水平的标准。

那么一般好的试题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刑法学1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单项选择题1.李某因倒卖外汇于95年9月被法院以投机倒把罪判处徒刑5年。

修改后的刑法实施以后,李某提出申诉,理由是现行刑法无此罪名,要求改判无罪。

法院应当如何处理?()A.撤销原判,改判无罪B.释放并给予国家赔偿C.驳回申诉,维持原判D.考虑到李某已服刑2年,改判为有期徒刑2年并予释放2.路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财物折价1万余元;唆使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计1500元。

路某的行为构成何罪?()A.盗窃罪B.抢劫罪C.绑架罪D.抢劫罪、绑架罪3.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

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该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

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

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种主观罪过?()A.间接故意B.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4.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

王某随后持三角刮刀将宋某杀死。

关于王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根据刑法第20条第3款,王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B.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C.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D.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5.甲外出时在自己的住宅内安放了防卫装置。

某日晚,乙撬门侵入甲的住宅后,被防卫装置击为轻伤。

甲的行为是什么性质?()A.故意伤害罪B.正当防卫C.防卫不适时D.民事侵权行为,不构成犯罪6.赵某持刀闯入钱某家中,声称要割下钱某的一只耳朵以教训她“与人通奸”的不忠行为,面对钱某的苦苦哀求,赵某将刀扔在钱某面前转身离去。

最新电大专科刑法学(I)题库及答案

最新电大专科刑法学(I)题库及答案

最新电大专科《刑法学(1)》题库及答案本人针对该科目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一、选择题1.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B.犯罪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D.犯罪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2.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 , )。

A.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B.违反法律的行为C.触犯刑律的行为 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3.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在对其所犯抢**9既遂犯( )处罚。

A.从轻或者减轻 B。

从轻、减轻或者免除C.减轻 D.从轻6.对于被判处( )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A.无期徒刑 B.死刑C.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D.驱逐出境7.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 )。

A.三个月 B.六个月C.一年 D.二年8.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 )之日起计算。

A.犯罪 B.犯罪行为停止C.犯罪结果发生D.犯罪行为终了1.各国刑法解决刑法空间效力的原则有( )。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 D.普遍原则2.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 )。

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 B.主行为与次行为C.作为与不作为 D.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3.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以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为前提。

这种特定义务来源于( )。

A.社会公德的要求B.职务上或者业务上的要求 C.法律的明文规定 D.行为人先行的行为导致的危险状态4.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 )处罚。

A.从轻 B.从轻或者减轻C.减轻 D.免除15.犯罪既遂是指( )。

A.犯罪结果已经发生B.犯罪人的目的已经达到C.犯罪行为已经完成D.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6.某甲并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对其判处法定最低刑还是过重,经( ),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刑法学 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 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刑法学的基本任务?A. 规范人们的行为B. 维护社会秩序C. 保护公民的权利D. 强制教育罪犯答案:D2. 刑法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哪个时期?A. 封建时期B. 春秋战国时期C. 古代奴隶社会D. 人类社会的起源时期答案:C3.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项?A. 有罪推定原则B. 内容完整性原则C. 最高人民法院解释权原则D. 罚金原则答案:B4.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紧急避险的正当防卫?A. 保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B. 保卫自己或他人的人身安全C. 保护公共财产免受损害D. 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答案:A5. 刑法学的主要任务是?A. 研究刑法的形成和发展历程B. 研究刑事法律责任的性质和形态C. 研究罪犯心理和犯罪动机D. 研究刑事诉讼制度答案:B二、案例分析题某市发生了一起巨额贪污案。

被告人小李在担任某县政府主任期间,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将巨额公款转入他个人的银行账户,并用于购买了豪华轿车、房产和珠宝等奢侈品。

该案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1. 根据中国刑法的规定,小李的行为属于什么罪名?答案:贪污罪2. 小李的行为是否构成贪污罪?请分析。

答案:是。

根据中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家工作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公共财物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小李在担任某县政府主任期间,将巨额公款转入个人账户,涉嫌侵吞公共财物,且数额巨大,构成贪污罪。

3.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小李的刑罚应如何确定?答案:小李的行为数额巨大,情节特别严重,应适用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的规定。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判处小李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简答题1. 刑法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案:刑法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犯罪行为、刑事责任以及刑罚的规定和实施。

通过研究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刑事责任的性质和刑罚的限度等问题,刑法学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权利。

《刑法学(1)(专科必修)》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1)(专科必修)》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1)》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填空1.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2.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和——·3.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4.为了犯罪,——、——的,是犯罪预备。

5。

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减轻或者免除处罚.6.人民法院对犯罪人裁量刑罚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7.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其——决定罚金数额。

8.对犯罪分子减刑以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判处尤期徒刑的,不能少于——。

二、选择1.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 )。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 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2.我国刑法分则中“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2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 )。

A.一般客体 B. 同类客体C. 直接客体D. 复杂客体3.构成不作为犯罪前提的特定义务来源于( ).A.社会公德的要求 B. 职务上或者业务上的要求C. 法律的明文规定 D.行为人先行的行为导致的危险状态4.某甲在与某乙争吵中捅了某乙一刀后扬长而去,某乙因失血过多死亡。

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 )。

A.意外事件 B. 过失犯罪C.直接故意犯罪 D.间接故意犯罪5.犯罪既遂是指( )。

A.犯罪结果已经发生B. 犯罪人的目的已经达到C.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D.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6.某乙没有实行某甲教唆的犯罪,对某甲可以( )。

A. 不予处罚B. 免除处罚C. 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 减轻处罚7.管制的执行机关是( )。

A. 人民法院 B.司法行政机关C. 公安机关 D.人民检察院8.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 )。

A. 五年B. 十年C.十五年 D.二十年三、名词解释1.犯罪客体2.犯罪未遂3.主犯4.剥夺政治权利四、筒答题1.简达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

专科刑法学 试题及答案

专科刑法学 试题及答案

专科《刑法学》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规定,累犯和处罚原则是DA.可以加重处罚 B.应当加重处罚 C.可以从重处罚 D.应当从重处罚2.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实施犯罪,我国有限制地对犯罪的外国人行使管辖权,其根据的原则是(D)A.属人原则B.属地原则C.普遍管辖原则D.保护原则3.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地标准采用的是(CA.行为说B.结果说C.行为与结果择一说D.行为与结果结论说4.在侵犯同类客体的犯罪中区分不同犯罪,一般根据犯罪的(B)A.主观方面B.客观方面C.主体D.客体5.某国来华人员阿某在中国境内犯罪。

法院审理此案时,根据此案的特殊情况,认为阿某虽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刑处罚情节,但判处法定最低刑仍嫌过重。

经下列哪一级法院核准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DA.基层人民法院 B.中级人民法院 C.高级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6.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A)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7.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同意外事件中造成他人死亡的情况,相区别的关键是(D)A.行为方式不同B.行为主体不同C.行为的对象不同D.行为人有无罪过8.犯罪未得逞是指(D)A.犯罪行为未实行终了B.未发生犯罪人追求的结果C.行为人的目的尚未达到D.未完成某一具体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9.甲投毒杀害其妻乙,乙中毒后昏迷。

甲急送乙去医院抢救,经抢救脱离危险。

甲的行为属于(C)A.犯罪未遂B.犯罪既遂C.犯罪中止D.意外事件10.几个人在一起闲谈,甲说:“偷东西,谁都会干,不信咱们几个人去偷些东西给他们看看”。

乙听后信以为真并在晚上进行盗窃。

甲的行为是(A)A.不构成犯罪B.主犯C.从犯D.教唆犯11.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集团的人数必须是(B)A.2人以上B.3人以上C.4人以上D.5人以上12.甲、乙、丙3人共同去盗窃。

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1》期末考试选择题题库

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1》期末考试选择题题库

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1》期末考试填空题题库1.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反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

2.刑法:是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3.刑法体系:指刑法的组成和结构。

4.刑法解释:指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

5.立法解释:是由立法机关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

6.学理解释:是由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教学科研单位或专家学者从学理上对刑法含义所作的解释。

7.司法解释:是由司法机关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

8.罪刑法定原则:行为之定罪处刑,以行为时法律有明文规定者为限。

9.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10.刑法空间效力:指刑法对地域和对人的效力。

11.属地原则:以地域为标准,凡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适用本国刑法,反之,在本国领域犯罪,都不适用本国刑法。

12.属人原则:以人的国籍为标准,凡是本国人犯罪,不论是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

13.保护原则: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凡侵害本国国家或公民利益的,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地在本国内还是外,都适用。

14.普遍原则:以保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为标准,凡发生国际条约所规定的侵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犯罪,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地在本国还是外,都适用本国刑法。

15. 刑法溯及力: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判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16. 从旧原则:按照行为时的旧法处理,新法没有溯及力。

17. 从新原则:按照新法处理,新法有溯及力。

18. 从新兼从轻原则:新法原则上有溯及力,但旧法不认为是犯罪或处刑较轻的,则按旧法处理。

19. 从旧兼从轻原则:新法原则上没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处刑较轻的,按新法处理。

20. 犯罪构成: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其程度,而为该待业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刑法学(1)》期末题库及答案.doc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刑法学(1)》期末题库及答案.doc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刑法学(1)》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旦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笈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刑法学(1)》题库及答案一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24分)1.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2.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

A.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B.违反法律的行为C.触犯刑律的行为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3.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时,应当负刑事责任。

A.盗窃罪B.敲诈勒索罪C.放火罪D.抢劫罪4.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处罚。

A.减轻或者免除B.免除或者减轻C.酌情减轻或者免除D.酌情免除或者减轻5.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处罚。

A.从轻或者减轻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c.减轻D.从轻6.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

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A.想象竞合犯B.法规竞合C结合犯D.吸收犯7.根据刑法规定,对于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不适用死刑;对于()也不适用死刑。

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C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8.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

A.三个月&六个月C.-年D.二年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9.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的法律。

10.根据属人原则,我国的和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该罪的法定最高刑是否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均适用我国刑法。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刑法学(1)》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刑法学(1)》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刑法学(1)》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刑法学(1)》题库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 24分)
1.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B.犯罪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D.犯罪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2.按照( )划分,犯罪客体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

A.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B.犯罪行为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单复
C.犯罪行为对具体社会关系的侵犯次数
D.犯罪对象的多少
3.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 )处罚。

A.从轻 B.减轻
C.从轻或者减轻 D.减轻或者免除
4.犯罪既遂是指( )。

A.犯罪结果已经发生
B.犯罪人的目的已经达到
C.犯罪行为已经完成
D.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5.某乙没有实行某甲教唆的犯罪,对某甲可以( )。

A.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减轻处罚
C.免除处罚 D.不予处罚。

刑法学(1)(专科必修)》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1)(专科必修)》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1)(专科必修)》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刑法学(1)》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填空1.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

2.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和——·3.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4.为了犯罪,——、——的,是犯罪预备。

5.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减轻或者免除处罚.6.人民法院对犯罪人裁量刑罚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7.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其——决定罚金数额。

8.对犯罪分子减刑以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判处尤期徒刑的,不能少于——。

二、选择1.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

)。

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2.我国刑法分则中“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2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配合侵犯的客体属于(。

)。

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复杂客体A.社会公德的要求B.职务上或者业务上的要求C.法律的明文规定D.行为人先行的行为导致的危险状态4.某甲在与某乙争吵中捅了某乙一刀后扬长而去,某乙因失血过多死亡。

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

)。

A.意外事件B.差错犯罪C.直接故意犯罪D.间接故意犯罪5.犯罪既遂是指(。

)。

A.犯罪结果已经产生B.犯罪人的目的已经达到C.犯罪行为已经完成D.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6.某乙没有实行某甲指使的犯罪,对某甲可以(。

)。

A.不予处罚B.免除处罚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减轻处罚7.管制的执行机关是(。

)。

A.人民法院B.司法行政构造C.公安机关D.人民检察院8.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

)。

A.五年B.十年C.十五年D.二十年三、名词解释1.犯罪客体2.犯罪未遂3.主犯4.剥夺政治权利四、筒答题1.简达成立正当防卫该当具备的条件。

2.筛述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五、案例分析案情:XXX,男,40岁,外国籍,该国驻中国某地领事馆职员(不享有外交豁免权)。

2016最新刑法学(1)试题及答案

2016最新刑法学(1)试题及答案

2016最新刑法学(1)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警察。

请将正确答囊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24分}1、按照(D)划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A.犯罪行为的多少B.犯罪行为侵犯具体社会关系的次数C.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D.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2.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ACD)。

A.对前段的补充B.对前段的强调C.对前段的限制D.是前段的例外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青人犯罪,可以(C)。

A.减轻处罚B.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减轻或者免除处罚4、犯罪既遂是指(B)A.犯罪结果已经发生B.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C.罪行为已经完成D.犯罪人的目的已经达到5.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D)A.他参与的B.他组织、领导的C.他指挥的D.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6.对于被判处(BC)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A.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B.无期徒刑C.死刑D.驱逐出境7.吴某因犯故意伤害罪、侵占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3年、罚金1万元,决定执行的刑罚时,应当采取(A)A.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B.限制加重原则和并科原则C.吸收原则和限制加重原则D.吸收原则8.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D)。

A.犯罪之日起计算.B.犯罪行为停止C.犯罪结果发生D.犯罪行为终了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9、按照解释的效力划分,刑法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10.我国刑法典所确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1 1.我国刑法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即空间效力的原则是:以原则为基础,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属地普遍)原则中的合理因素。

12.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作为)和(不作为)。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7)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7)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7)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24分)1.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2.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

A.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B.违反法律的行为C.触犯刑律的行为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3.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时,应当负刑事责任。

A.盗窃罪B.敲诈勒索罪C.放火罪D.抢劫罪4.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处罚。

A.减轻或者免除B.免除或者减轻C.酌情减轻或者免除D.酌情免除或者减轻5.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处罚。

A.从轻或者减轻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c.减轻D.从轻6.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

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A.想象竞合犯B.法规竞合C.结合犯D.吸收犯7.根据刑法规定,对于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不适用死刑;对于()也不适用死刑。

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C.犯罪时怀孕的妇女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8.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

A.三个月B.六个月C.一年D.二年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9.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10.根据属人原则,我国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该罪的法定最高刑是否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均适用我国刑法。

11.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应当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12.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我国刑法理论将犯罪客体划分为三种,即: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13.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2016年7月国开电大法律事务专科《刑法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6年7月国开电大法律事务专科《刑法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6年7月国开电大法律事务专科《刑法 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6年7月国开电大法律事务专科《刑法学(2)》 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王某驾车时不小心将李某撞至马路边沿上,李某当即失血休克。王某怕被人发现,忙驾车逃离。结果李某失血 过多死亡。对王某的行为应当以(B)论处。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交通肇事罪 C.故意杀人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ABCD)。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 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C)。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4;16
.伺私枉法罪只能由—构成。 司法工作人员 三、名词解释 .罪状:是指刑法分则的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间谍罪: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使用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危险性相当的其他方法,足 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财物, 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行为。 四、简答题 .简述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本罪的构成 特征是: )侵犯的客体是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犯罪对象只能是妇女和儿童。

《刑法学(1)(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1)(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 (1)( 专科必修 ) 》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 均不得分。

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1 .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 ) 。

A .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B .犯罪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C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D .犯罪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2 .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 ( , ) 。

A .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B .违反法律的行为C .触犯刑律的行为D .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3 .某甲已满 15 周岁不满 16 周岁,在对其所犯抢劫罪量刑时,应当 ( ) 处罚。

A .从轻B .从轻或者减轻C .减轻D .免除5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 ) 处罚。

A .从轻或者减轻B 。

从轻、减轻或者免除C .减轻D .从轻 6.对于被判处 ( ) 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A .无期徒刑B .死刑C .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D .驱逐出境7.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 ( )A .三个月B .六个月C .一年D .二年8.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 ( ) 之日起计算。

A .犯罪B .犯罪行为停止C .犯罪结果发生D .犯罪行为终了二、填空题 l 每小题 2 分,共 20分)4 .生理醉酒后犯罪的人属于( ) 。

B .完全无刑事责任能C .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D .减轻刑事责任能力人10.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和11.享有__ 一和一一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12.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犯罪客体可以分为三种,即 .- 般客体、___ _ 和 _ ___ 一。

13.精神病人在_或者一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1月国开电大法律事务专科《刑法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月国开电大法律事务专科《刑法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3年1月国开电大法律事务专科《刑法学(1)》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ABD)。

A.对前段的补充B.对前段的限制C.对前段的强调D.是前段的例外2.按照(。

划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A.犯罪行为的多少B.犯罪行为侵3暖体社会关系的次数C.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D.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3.盲人犯罪后可以(B)。

A.不负刑事责任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减轻处罚4.犯罪既遂是指(B)。

A.犯罪结果已经发生B.犯罪人的目的已经达到C.犯罪行为已经完成D.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5.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D)全部罪行处罚。

A.集团所犯的B.他组织、领导的C.他参与的D.他指挥的6.对于被判处(AB)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A.无期徒刑B.死刑C.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D.驱逐出境7.吴某因犯故意伤害罪、侵占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3年、罚金1万元,决定执行的刑罚时,应当采取(C)。

A.吸收原则8.限制加重原则和并科原则C.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D.吸收原则和限制加重原则8.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D)之日起计算。

A犯罪B.犯罪行为停止C.犯罪结果发生D.犯罪行为终了二、填空题9.根据解释的方法划分,刑法解释可以分为和o文理解释;论理解释10.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和o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IL我国刑法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即空间效力的原则是以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属人原则、原则和原则中的合理因素。

保护;普遍12.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和o作为;不作为13刑事贵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和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构成犯罪;承担刑事责任14.犯罪的故意有两种类型,即与o直接故意;间接故意15.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______ 造成因而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XXX《刑法学(1)》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7)

XXX《刑法学(1)》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7)

XXX《刑法学(1)》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7)XXX《刑法学(1)》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7)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24分)1.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

)。

A.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B.违反法律的行为C.触犯刑律的行为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2.各国刑法解决刑法空间效力的原则有(。

)。

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C.法律的明文规定D.行为人先行的行为导致的危险状态4.犯罪既遂是指(。

)A.犯罪结果已经发生B.犯罪人的目的已经达到C.犯罪行为已经完成D.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5.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

)处罚。

A.从轻B.从轻或者减轻C.减轻D.免除6.缓刑适用于被判处(。

)的犯罪分子。

A.管制B.拘役C.三年以下有期徒刑D.五年以下有期徒刑7.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

)以后,可以假释。

A.十年B.十三年C.十五年D.十八年8.某甲并不具有刑法划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对其判处法定最低刑还是过重,经(。

),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科罚。

A.高级人民法院判决XXX核准C.XXX判决D.XXX核准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9.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包括。

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主观方面。

10.我国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情况有三种,即、或者是前段的例外。

11.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和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辩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12.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具体或者具体。

13.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14.为了犯罪。

的,是犯罪预备。

15.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不明显跨越必要限度的损害行动。

中央电大专科《刑法学(1)》2016年秋期期末考试试题完整版

中央电大专科《刑法学(1)》2016年秋期期末考试试题完整版

中央电大专科《刑法学(1)》2016年秋期期末考试试题完整版说明:试卷号:2107课程代码:01708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法学;专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一、选择题1.下列情形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AD)。

A.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B.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C.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轻D.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重2.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只有(A)才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C.犯罪的时间、地点 D.犯罪的方法3.下列人员中,实施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而不负刑事责任的有(D)。

A.聋哑人和盲人B.精神正常时的间歇性的精神病人C.生理醉酒的人D.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C)处罚。

A.从轻 B.减轻C.从轻或者减轻 D.减轻或者免除5.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

某乙失血过多死亡。

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B)的犯罪。

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6.犯罪既遂的类型有(ABCD)。

A.行为犯 B.危险犯C.结果犯 D.举动犯7.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BD)。

A.确有悔改B.确有重大立功表现C.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D.没有故意犯罪8.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的犯罪,经过20年后仍须追诉的,应当(A)。

A.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B.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C.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D.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二、填空题9.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刑法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二是。

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强制性最为严厉10.我国的和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该罪的法定最高刑是否为三年有期徒刑,均适用我国刑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学(1)(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24分)
1.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B.犯罪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D.犯罪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2.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 , )。

A.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B.违反法律的行为
C.触犯刑律的行为 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3.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在对其所犯抢劫罪量刑时,应当( )处罚。

A.从轻 B.从轻或者减轻
C.减轻 D.免除
4.生理醉酒后犯罪的人属于( )。

A.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 B.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C.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D.减轻刑事责任能力人
5.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处罚。

A.从轻或者减轻 B。

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C.减轻 D.从轻
6.对于被判处( )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A.无期徒刑 B.死刑
C.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D.驱逐出境
7.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 )。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D.二年
8.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 )之日起计算。

A.犯罪 B.犯罪行为停止
C.犯罪结果发生 D.犯罪行为终了
二、填空题l每小题2分,共20分)
9.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一和一的科学。

10.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和
11.享有____ 一和一一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12.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犯罪客体可以分为三种,即.-般客体、
___ _和_ ___ 一。

13.精神病人在____ 或者一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14.防卫过当是指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造成 _ __ _,因而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15.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包括____ 和一两个方面。

16.拘役的期限,为____ 以上一以下。

17.对于构成____的犯罪分子不能适用缓刑和假释。

18.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一____之日起计算。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
19.刑事责任能力
20.犯罪的过失
21.犯罪集团
22.自首
四、筒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3.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24。

简述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基本适用规则。

五、案例分析(16分)
25.案情:
胡某,男,1996年5月出生。

2013年2月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

2014年3月某日晚9时左右,胡某与其朋友陈某喝完酒后在本县城关镇大街上驾车兜
风,行至一个夜市小吃区时,撞上了正在马路边行走的张某、王某。

张某被撞倒卷入车下,挂在
车右前避震器与方向横拉杆上,王某被撞倒在马路边(手在地上蹭破了皮)。

胡某没有停车救
人,而是继续向前开。

因被撞的张某还在车下,车辆行驶不正常,陈某便对胡某说:“好象那人
在车上呢。

停车看看吧。

”胡某说:“管他呢!”继续驾车逃跑。

夜市上的群众见此情景,大喊“车
下有人,把车停下”,边喊边往胡某车上扔啤酒瓶、饮料盒,进行阻拦。

但胡某仍不停车,反而加
大油门快速行驶。

车行至县城南郊一加油站前时自行熄火,而张某被拖带长达2000多米,已
血肉模糊、面目全非,惨死于车下。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张某的死亡,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对于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罚(只答处罚原则)?
一、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24分)
1.AC 2.D 3.B 4.A
5.B 6.AB 7.C 8.D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刑事责任刑罚
10.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11.外交特权豁免权
12.同类客体直接客体
13.不能辨认不能控制
14.超过必要限度重大损害
15.特殊预防一般预防
16.一个月六个月
17.累犯
18.裁定减刑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9.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0.犯罪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21.犯罪集团;又称特殊共犯或有组织的共同犯罪,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22.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3.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
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4分)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1)犯罪构成是一系列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2分)
(2)犯罪构成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

(2分)
(3)犯罪构成由刑法加以规定。

(2分)
24.数罪并罚,是对一行为人所犯数罪合并处罚的制度。

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
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

(4分)
根据我国刑法典的规定,数罪并罚时应遵守如下基本适用规则:
(1)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死刑或最重刑为死刑的,采用吸收原则,仅应决定执行
一个死刑。

(1分)
(2)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采用吸收原则,只应
决定执行一个无期徒刑。

(1分)
(3)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自由刑即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即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

(3分)
(4)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采用并科原则,附加刑均须执行。

(1分)
五、案例分析(16分)
25.(1)对于张某的死亡而言,胡某的心理态度属于间接故意,其行为构成(间接)故意犯罪。

(2分)
(判断正确者得分。

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
(2)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
生的一种心理态度。

其显著特点表现为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抱着漠不关心的放任态度,即不希望、不追求结果的发生,但也不反对结果的发生。

(3分)
(3)胡某交通肇事撞倒张某后,不仅不停车救人,反而加速逃跑,并且在陈某提醒、路人阻拦的情况下,明知车下有人,继续行驶可能会致人重伤甚至死亡,但他却无动于衷,对张某的死活放任不管,驾车猛跑,以致张某被拖带至死,其心理态度完全符合间接故意的特征,故其行为已由过失犯罪转变为间接故意犯罪。

(4分)
(4)胡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罪,应当撤销缓刑,在对其新罪作出判决的基础上,将原判刑罚与新罪所判刑罚合并,决定执行的刑罚。

(3分)
(5)胡某犯罪时未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分)
(6)胡某犯罪时未满18周岁,不能适用死刑。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