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理化检验 糖类的测定(课堂PPT)

合集下载

食品中的还原糖、非还原糖、总糖测定ppt课件

食品中的还原糖、非还原糖、总糖测定ppt课件
粗纤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 维素、木质素及少量含N物。集中存在 于谷类的麸、糠、秸杆、果蔬的表皮等 处。 对稀酸、稀碱难溶,人体不能消化利用 的部分。
❖ 原理
在热的稀硫酸作用下,样品中的糖、淀 粉、果胶等物质经水解而除去,再用热 的氢氧化钾处理,使蛋白质溶解、脂肪 皂化而除去。然后用乙醇和乙醚处理以 除去单宁、色素及残余的脂肪,所得的 残渣即为粗纤维,如其中含有无机物质, 可经灰化后扣除。
溶解→滴定→空白试验→计算。
(计算得 Cu2O量查表→ 还原糖量)
高锰酸钾滴定法
❖ 原理 将样液与一定量过量的碱性酒石 酸铜溶液反应,还原糖将二价铜还原为 氧化亚铜,经过滤,得到氧化亚铜沉淀, 加入过量的酸性硫酸铁溶液将其氧化溶 解,而三价铁盐被定量地还原为亚铁盐, 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所生成的亚铁 盐,根据高锰酸钾溶液消耗量可计算出 氧化亚铜的量,再从检索表中查出氧化 亚铜量相当的还原糖量,即可计算出样 品中还原糖含量。
适用范围及特点
本法又称快速法,它是在蓝一爱农容量法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试剂用量少,操作和计算都 比较简便、快速,滴定终点明显。
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但测定酱油、 深色果汁等样品时,因色素干扰,滴定终点常常模 糊不清,影响准确性。
❖ 本法是国家标准分析方法。
三、淀粉测定
淀粉的测定方法有多种,部是根据淀粉的理化 性质而建立的。常用的方法有:
旋光法
原理 淀粉具有旋光性,在一定条件下旋光度的 大小与淀粉的浓度成正比。用氯化钙溶液提 取淀粉,使之与其他成分分离,用氯化锡沉 淀提取液中的蛋白质后,测定旋光度,即可 计算出淀粉含量。
适用范围及待点
本法适用于淀粉含量较高,而可溶性 糖类含量很少的谷类样品,如面粉、米 粉等。操作简便、快速。

《还原糖的测定》PPT课件

《还原糖的测定》PPT课件

250------样品溶液的总体积,mL。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
2、高锰酸钾滴定法
该法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对于深色样液也 同样适用。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准确度高,重现性好, 这两方面都优于直接滴定法。但操作复杂、费时。 (1)原理
将还原糖与过量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反应,还原糖使 二价铜还原为氧化亚铜沉淀。经过滤取得氧化亚铜,用硫 酸铁溶液将其氧化溶解,而三价铁盐被定量地还原为亚铁 盐,再用高锰酸钾标准液滴定所产生的亚铁盐。根据高锰 酸钾标准溶液消耗量计算得氧化亚铜量,从检索表中查得 与氧化亚铜量相当的还原糖量,即可计算样品中的还原糖 含量。
ⅳ、汽水等含二氧化碳的饮料:吸取样品100.0mL于蒸 发皿中,在水浴上除去二氧化碳后,转移入250mL容量 瓶中,并用水洗涤蒸发皿,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 至刻度,混匀备用。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
② 测定 吸取50.00mL处理后的样品溶液于400mL烧杯中,加碱
性酒石酸铜甲、乙液各25mL,盖上表面皿,置电炉上加热, 使其在4分钟内沸腾,再准确沸腾2分钟,趁热用铺好石棉的 古氏坩埚或G4垂融坩埚抽滤,并用60℃热水洗涤烧杯及沉 淀,至洗液不呈碱性为止。将坩埚放回原400mL烧杯中,加 25mL硫酸铁溶液及25mL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氧化亚铜完全 溶解,以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为终点。记录高锰 酸钾标准溶液消耗量。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
试剂
① 碱 性 酒 石 酸 铜 甲 液 : 称 取 15g 硫 酸 铜 ( C uSO4·5H2O) 及 0.05g次甲基蓝,溶于水中并稀释到1000 mL ②碱性酒石酸铜乙液:取50g酒石酸钾钠及75g氢氧化钠,溶 于 水 中 , 再 加 入 4g 亚 铁 氰 化 钾 , 完 全 溶 解 后 , 再 用 水 稀 到 1000 mL,储存于橡胶塞玻璃瓶内。 ③乙酸锌溶液:称取21.9g乙酸锌[Zn(CH3COO)2·2H2O],加3 mL冰醋酸 ,加水溶解并稀释1000 mL。 ④ 106g/L 亚 铁 氰 化 钾 溶 液 : 称 取 106.g 亚 铁 氰 化 钾 [K4Fe(CN)6·3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 ⑤葡萄糖标准液:准确称取1.000 g干燥至恒量的 纯葡萄糖, 加水溶解后加入5 mL 盐酸,并以水稀释至1000 mL。 ⑥ 盐酸。

《食品理化检验》课件

《食品理化检验》课件

某品牌食用油添加剂检验案例
总结词:深入分析
详细描述:对某品牌食用油中的添加剂进行深入分析,探 究其作用机理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 科学依据。
某品牌食用油添加剂检验案例
总结词:及时处理
详细描述:在发现某品牌食用油中的 添加剂超标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 理和召回,防止问题产品流入市场, 保障消费者权益。
企业食品理化检验标准与操作规范
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01
企业应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
卫生。
食品理化检验操作规范
02
针对不同食品和检测项目,制定详细的检验操作流程和规范。
食品质量控制计划
03
企业应制定质量控制计划,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稳定和
可控。
05
食品理化检验案例分析
某品牌果汁营养成分检验案例
总结词:全面分析
详细描述:对某品牌果汁进行全面的营养成分分析,不仅关注主要营养成分,还对其中的微量元素、矿物质等进行分析,为 消费者提供全面的食品信息。
某品牌果汁营养成分检验案例
总结词:及时反馈
详细描述:在检验结束后,及时将结 果反馈给生产厂家和相关部门,帮助 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促进 食品Βιβλιοθήκη 全水平的提升。检验方法分类
01
02
03
04
感官检验
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如视觉、 嗅觉、味觉等)对食品的外观 、气味、口感等进行评估。
物理检验
利用物理原理和方法对食品的 物理性质进行测定,如密度、
折射率、旋光度等。
化学检验
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对食品中的 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 ,如酸度、水分、脂肪等。
仪器分析

第九章-糖的测定ppt课件

第九章-糖的测定ppt课件

(一)直接法
直接法比间接法更基本更实际,主要包括:
物理法——包括前文已介绍的相对密度
法、折光法、旋光法等。 化学法——还原糖法、比色法等,本章 重点介绍。
层析法——纸层析、薄层层析、柱层析
等,包括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 谱(HPLC)、糖离子色谱等。
酶分析——利用酶的专一性,例如用淀
(二)澄清
目的:除去提取液中存在的干扰物质。
可能存在的干扰物:色素、蛋白质、单
宁质、有机酸、氨基酸、果胶质、可溶 性淀粉等。

1、对选用的澄清剂的要求。
(1)能充分除去干扰物质; (2)对被测糖分不改变其含量和理化性质; (3)不干扰后面的分析测定。

2、可供选用的澄清剂: (1)中性乙酸铅(最常用)可除去蛋白 质、单宁、果胶、有机酸等杂质,但脱色 力较差;适用于浅色糖液、果蔬制品、焙 烤食品等; (2)乙酸锌—亚铁氰化钾(生成氰亚铁 酸锌沉淀)吸附或带去干扰物质,对除去蛋 白质能力强,脱色力差; (3)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碱性条件 下,铜离子使蛋白质沉淀,适合于富含蛋 白质样品,如乳品等;
第九章-糖的测定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可溶性糖类的测定 淀粉的测定 粗纤维的测定 果胶物质的测定
第一节
概述
一、糖类物质的定义和分类 二、食品中糖类物质的分布与含量 三、食品中糖类物质测定意义 四、食品中糖类物质的测定方法
一、糖类物质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糖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可以水 解产生这些化合物的物质的总称。
(1)单糖:葡萄糖、果糖等。 (2)低聚糖:蔗糖、麦芽糖、乳糖、麦芽低聚糖、 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等。 (3)多糖—同多糖:由同一种单糖构成的多聚糖, 如淀粉、糊精、纤维素等;杂多糖:由不同单糖分 子和糖醛酸分子组成的多聚糖,如果胶、黄原胶、 半纤维素等。

食品生物化学实验 课件 实验二 糖类性质实验 (一) ———糖类颜色反应(共10张PPT)

食品生物化学实验 课件 实验二 糖类性质实验 (一) ———糖类颜色反应(共10张PPT)
戊糖在浓酸溶液中脱水生成糠醛,后者与间苯三酚结合成樱桃红
因α-为萘糠酚醛反及应糠2(醛.试M衍剂o生l物i对s此c反h应反均应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
将3支试管同时放入沸水浴中,注意观察 /L阿拉伯糖(溶1液),莫混氏匀(。Molisch)试剂50g/
Lα-萘酚的酒精溶液,称取α-萘酚
α-萘5酚g反,应溶(于M9o5l%i乙s醇c中h,反总应体)积100mL,贮于棕色瓶内,使用前配制。 衍生物,后者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
阳性反应。在实验条件下蔗糖有可能水解而呈阳性反应。
3.杜氏实验 戊糖在浓酸溶液中脱水生成糠醛,后者与间苯三酚结合成樱桃红
色物质。
三、器材与试剂
(2)塞氏(Seliwanoff)试剂0.
(1)莫氏(1M.器o材lisch)试剂50g/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10g/L的葡萄糖溶液、10g/L
戊糖在浓酸溶试液管中,脱试水管生架成糠,醛滴,管后,者水与浴间苯锅三。酚结合成樱桃红
,记录各管颜色的变化及变化时间。
3.杜氏实验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杜氏试剂1mL,再分别加入
1滴10g/L葡萄糖溶液、10g/L半乳糖溶液、10g
/L阿拉伯糖溶液,混匀。将试管同时放入沸水浴中,观察颜色的 变化,并记录颜色变化的时间。
思考题
α-萘酚反应(Molisch反应) 间苯二酚反应(Seliwanoff反应) 05g溶于30mL浓盐酸中,再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杜氏实验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杜氏试剂1mL,再分别加入
将3支试管2同时ư放入沸α水-浴萘中,酚注反意应观的察原理是什么?
,记录各管颜色的变化及变化时间。 间苯二酚反应(Seliwanoff反应)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10g/L的葡萄糖溶液、10g/L (2)塞氏(Seliwanoff)试剂0. 糖类性质实验(一)———糖类颜色反应 (1)莫氏(Molisch)试剂50g/ 硫酸层沉于试管底部与糖溶液分成两层,在液面交界处有紫红色环 果糖溶液、10g/L蔗糖溶液各0.

《食品理化检验》课件

《食品理化检验》课件

实验技术
关键实验技术介绍
详细介绍食品理化检验中的关键实验技术,包 括样品准备和处理技巧。
理化指标的测试方法
讲解食品理化检验中常用的测试方法,如酸碱 度、水分测量等。
实验案例
实际案例分析
透过实际案例,演示如何应用食品理化检验技术 来解析和讨论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的应用和意义
探讨实验结果的应用领域和意义,加深对食品质 量控制的理解。
质量控制与食品安全
1
质量控制基础
介绍食品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保障食品安全。
2
食品安全标准
了解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法规,确保食品生产符合规定。
3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学习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有效预防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理化检验》PPT课 件
本课程将介绍《食品理化检验》的内容和目的,并解释为何理解食品理化检 验对我们非常重要。
基础知识
定义和原理
学习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 概念和原理,掌握食品质 量检验的基础知识。
常见的检验方法和工具
了解食品理化检验中常用 的方法和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掌握其使 用技巧。
检验标准和指南
学习食品理化检验的相关 标准和指南,确保按照正 确的标准进行检验。

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培训PPT

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培训PPT

GB 5009.8-2016
当称样量为 10 g 时,果糖、 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乳 糖检出限为 0.2 g/100 g。
GB 5009.8-2016高效液相色谱法仅对于检出限作出规定,新标准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定量限。 因此,在测定低糖含量的样品时,应注意该要求。
此外,GB 5413.5-2010 和GB5009.8-2016的滴定法规定了检出限、定量限,而新标准的滴定 法删除了检出限和定量限的要求。
时,稀释 500 倍后净化。 • 上述试样提取溶液或稀释溶液采用滤纸过滤或离心获取上清液后,依次过 0.45 μm 水性滤膜针头过滤器和 C18固相萃取小柱(1.0 mL),弃去前 3 mL,收集后续的洗脱液待测。
C18固相萃取小柱(1.0 mL)使用前依次用 10 mL 甲醇、15 mL水通过,静置活化 30 min。
01
02
修改了第一法高效液 相色谱法的适用范围
增加了离子色谱法为 第二法
03
修改了酸水解-莱茵埃农氏法为第三法
04
增加了莱茵-埃农氏 法为第四法
第一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修改了适用范围;
更新了试剂使用要求;
修改了标液贮存时间和浓度;
完善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酸水解-莱茵-埃农氏法试样制备和提 取;
修改检出限和定量限
1.适用范围
旧版中:
GB 5009.8-2016
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
第一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本法适用于谷物类、乳制 品、果蔬制品、蜂蜜、糖浆、饮料等食品中果糖、葡 萄糖、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的测定。 第二法:酸水解-莱因-埃农氏法,本法适用于食品中 蔗糖的测定。
GB 5413.5-2010
• 分析结果的表述

第8章 糖类物质的测定1 食品检验与分析 教学课件

第8章 糖类物质的测定1  食品检验与分析 教学课件
焙烤制品等。
应除去多余的铅盐:
• 除铅剂:草酸钠、草酸钾、硫酸钠、磷酸氢二钠等 。2020/10/3
(2)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溶液 作用原理:是利用二者反应生成的氰亚铁酸锌沉淀来挟走或
吸附干扰物质。 特点:①澄清效果良好 ②除蛋白质能力强,但脱色能力差, ③适用于:色泽较浅,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样
液的澄清,如乳制品、豆制品等。
2020/10/3
⑶ 含有大量淀粉、糊精及蛋白质的食品,用乙醇溶液 提取
如粮谷制品,某些蔬菜,调味品,用水提取会使部分淀粉, 糊精溶出,影响测定,同时过滤也困难,为此,宜采用乙醇溶液 提取。乙醇溶液的浓度应高到足以使淀粉和糊精沉淀,通常用 70~75%的乙醇溶液。若样品含水量较高,混合后的最终浓度应 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提取时可加热回流,然后冷却并离心,倾出 上清液,如此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蒸发除去乙醇。用乙醇 溶液作提取剂时,提取液不用除蛋白质,因为蛋白质不会溶解出 来。
2020/10/3
⑷ 含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液体样品,应先除酒精、CO2
⑸ 酸性样品
如水果、果汁应先加碱中和,保持中性,否则,蔗糖、低 聚糖在加热时,被部分水解。还应注意防止糖类被酶水解,加 入HgCl2可防低聚糖被酶水解。
糖及糖制品、水果及水果制品,通常都用水作提取剂。
2020/10/3
(二) 提取液的澄清 1. 常用澄清剂要符合三点要求(P155)
碳水化合物统称为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 成的一大类化合物。
糖+蛋白质→糖蛋白
糖+脂肪→糖脂 ① 碳水化合物存在于各种食品的原料中(特别是
植物性原料中); ② 作为食品工业的主要原料和辅助材料; ③ 在各种食品中存在形式和含量不一。

项目4-6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1).pptx

项目4-6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1).pptx
注:样品预处理的原则:除去样品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等干扰成分。
任务三、样品还原糖含量测定
1、费林试剂的标定 2、样品溶液的预测定 3、样品溶液测定
❖ 计算每10mL(甲、乙各5mL)费林试剂相当于葡萄糖的质量m1(mg) m1=V×c
m1:每10mL费林试剂相当于葡萄糖的质量,mg c——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浓度,mg/mL; V——标定时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mL。
❖ (4)含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液体样品 ❖ 通常蒸发至原体积的1/3~1/4,以除去酒精和二氧化碳。
❖ 但是酸性食品,在加热之前应预先用氢氧化纳调节样品溶液 至中性,以防止低聚糖被部分水解。
❖ (5)固体样品 ❖ 40~50℃的水提,温度高可溶性多糖溶出,增加澄清负担
❖ 乙醇做提取剂,加热时应安装回流装置
❖ 常用的除铅剂有草酸钠、草酸钾、硫酸钠、磷酸钠、磷酸氢二纳等。
❖ ③本法是根据一定量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铜离子量一定)消耗的样液 量来计算样液中还原糖含量,反应体系中铜离子的含量是定量的基础, 所以样品在处理时,不能用铜盐(硫酸铜-氢氧化钠)作为澄清剂。
子项目一
黄酒中还原糖的测定
直接滴定法 GB/T 5009.7-2008
检测依据
1
直接滴定法
2
高锰酸钾滴定法
直接测定法测定原理
试样经除去蛋白质后,在加热条件下,以亚甲基蓝作指 示剂,滴定标定过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费林试剂)(用还原 糖标准溶液标定),根据样品消耗的体积计算还原糖含量。
将一定量的费林试剂甲、乙液等量混合,立即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这种沉淀很快与酒石酸钾钠反应,生成深蓝色的可溶性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 在加热条件下,以次甲基蓝作为指示剂,用样液滴定,样液中的还原糖与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碳水化合物(100%)=100-(蛋白质+脂肪+水分+灰分)
11
直接法
物理法 化学法 色谱法 酶法 重量法
相对密度法 折光法 旋光法
酶法
β-半乳糖脱氢酶 葡萄糖氧化酶
测定果胶、膳食纤维
12
可溶性糖类的测定
可溶性糖类的提取和澄清 还原糖的测定 蔗糖的测定 总糖的测定
13
测定糖的一般程序
提取
纯化
食品主要质量指标 标志着食物的热量 食品中的风味物质(质构、形态、口感、 物化性质等) 食品工业生产中重要控制参数和指标
10
食品中糖类物质的测定方法
直接法:根据糖类物质的理化性质作为分析原理 制定的各种分析方法。
间接法:根据已知食品的组成,扣除测定的水分、 蛋白质、粗脂肪、总灰分等含量以后,利用差 减法计算出来的,通常以无氮抽提物或总碳水 化合物来表示。
准确吸取碱性酒石酸铜 甲液和乙液各5ml,置 于250ml锥形瓶中,加 水10ml,加玻璃珠2粒。
34
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的标定
从滴定管滴加约9ml葡萄糖标 准溶液,加热使其在2分钟内 沸腾,准确沸腾30秒,趁热 以每2秒一滴的速度滴加葡萄 糖标准溶液,直至溶液蓝色 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消耗 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 平行操作3次,取其平均值。
1)温度过高:可溶性淀粉及糊精溶出。 2)酸性样品:用碳酸钙中和,控制在中性。 3)鲜活产品,先经灭酶:加二氯化汞可防止
(二氯化汞可抑制酶活性)
16
可溶性糖的澄清 目的 除去提取液中存在的干扰物质
17
对选用的澄清剂的要求
能充分除去干扰物质 不改变被测糖分含量和理化性质 不干扰后面的分析测定
18
可供选用的澄清剂
35
计算公式如下:
m1
m1——10mL 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甲、乙
✓ 中性醋酸铅(最常用): 铅离子能与很多离子结合,生成难溶沉淀物,
同时吸附部分杂质(蛋白质、单宁、果胶、 特 有机酸等)

不会沉淀样液中的还原糖,室温下不形成铅糖 化合物
缺点:脱色力较差;铅盐有毒
19
可供选用的澄清剂
✓ 乙酸锌—亚铁氰化钾:(生成氰亚铁酸 锌沉淀)吸附或带去干扰物质,对除去蛋 白质能力强,脱色力差;适用于色浅, 富含蛋白质的样液
21
22
23
还原糖的测定
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在糖类中, 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单糖和含有游 离的半缩醛羟基的双糖都具有还原性。
CHO H OH HO H H OH H OH
CH2OH
葡萄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H2OH
C=O HO H H OH H OH
还原糖的测定是糖类定量 的基础
CH2OH
还原糖(还原剂)+氧化剂→产物
果糖
24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碱性铜盐法 铁氰化钾法
直接滴定法 高锰酸钾法 萨氏法 蓝-爱农法
碘量法
比色法
酶法
25
碱性铜盐法
斐林氏试剂: 甲液—含CuSO4、次甲基蓝 乙液—含酒石酸钾钠、氢氧化钠、
亚铁氰化钾
临用时吸取等量混合
总的原理:Cu2+→Cu+ → Cu2O
26
直接滴定法原理
天蓝色 深蓝色
27
✓ 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 碱性条件下,铜离子可使蛋白质沉淀
20
可供选用的澄清剂
✓碱性乙酸铅:澄清能力强,可除去胶质、 蛋白质、色素、单宁等大分子物质,沉淀 颗粒大,可带走果糖,适用于深色糖浆、 废糖蜜等
✓氢氧化铝(铝乳):凝聚胶体
✓活性炭:吸附能力强、适用深色溶液的脱 色,对糖的损失较大,不常用
指示剂:次甲基蓝
28
直接滴定法原理 氧化型 蓝色 还原型 无色
29
直接滴定法
原理:
将一定量的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等量混合, 立即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这种沉淀很快与 酒石酸钾钠反应,生成深蓝色的可溶性酒石酸钾钠 铜络合物。在加热条件下,以次甲基蓝作为指示剂, 用样液滴定,样液中的还原糖与酒石酸钾钠铜反应, 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待二价铜全部被还原后, 稍过量的还原糖把次甲基蓝还原,溶液由蓝色变为 无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样液消耗量可计算还原 糖含量。
了解: 碳水化合物、还原糖的概念和相关知识 测定碳水化合物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3
主要内容
概述 可溶性糖类的测定 淀粉的测定 纤维及果胶的测定
4
概述
定义
糖类化合物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 解后能生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化合物。
CHO H OH H OH H OH
CH2OH
CHO
HHCH2OOHH CH2OH
核糖
2-脱氧核糖
CHO H OH HO H H OH H OH
CH2OH 葡萄糖
CH2OH C=O HO H H OH H OH CH2OH
果糖
5
糖的种类
按分子大 小分
单糖 葡萄糖、果糖等
低聚糖 2~10个单糖,蔗糖、 麦芽糖等
多糖
10个单糖,如淀粉、 纤维素、果胶等
6
7
8
9
食品中糖类物质测定意义
广东药科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食品分析
糖类的测定
龚玉石
1
学习目标
掌握: ➢ 食品中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原理、测定方
法及注意事项 ➢ 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步骤、试
剂亚铁氰化钾和次甲基蓝的作用 ➢ 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习目标
熟悉: 还原糖的提取分离技术 粗纤维、果胶、淀粉等测定的方法
排出干扰物质
测定
14
可溶性糖的提取
提取的目的:将被测组分(可溶性糖)提 取完全,非糖成分(干扰组分)尽量排除
常用提取剂: 水(40-50℃) 70%-75%乙醇溶液
乙醇作提取液适用于含酶多的样品 ,这样避免 糖被酶水解。
15
水作提取剂时注意事项
pro、氨基酸、多糖、色素干扰,影响过滤时间, 所以用水作提取剂应注意:
30
适用范围及特点
✓ 是在蓝-爱农容量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国家标准分析方法,适用于各类食品 ✓ 酱油、深色果汁等样品时,因色素干扰,滴
定终点常常模糊不清,影响准确性
特点:试剂用量少,操作和计算都比较简便、快 速,滴定终点明显
GB/T 5009.7-2008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
31
测定步骤
样品处理
碱性酒石酸铜 溶液的标定
样品溶 液预测
样品溶液测定
32
样品处理
如乳制品,加水溶解,移入250 ml 容量瓶中,慢慢加入5 ml乙酸锌的溶 液和5ml亚铁氰化钾溶液,加水至刻度, 摇匀后静至30分钟。用干燥滤纸过滤, 弃初滤液,收集滤液备用。
33
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的标定
用已知浓度的还原糖标 准溶液标定碱性酒石酸 铜溶液,计算还原糖因 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