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长鼓舞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瑶族长鼓舞文化
摘要:长鼓舞是中国瑶族的民间舞蹈,是瑶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娱神、娱人的舞蹈形式,舞蹈广泛流行于广东、广西、湖南等省瑶族聚居地区,多在瑶族传统节日、庆祝丰收、乔迁或是婚礼喜庆的日子表演。本文从分析长鼓舞的起源、表演方式及风格等入手,对瑶族长鼓舞这一文化现象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瑶族;长鼓舞;文化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147-02c
瑶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为2637421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广泛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具有史诗般优美的歌谣、传说、故事、寓言、童话、笑话、谜语、谚语、音乐、舞蹈、工艺美术等。其中,长鼓舞是瑶族民间歌舞的典型代表,也是瑶族古老的传统舞蹈,主要在瑶族传统节日、庆祝丰收、乔迁或是婚礼喜庆的日子表演。长鼓舞是瑶族地区最具代表性的舞蹈艺术,整个瑶族地区都有流传,该舞蹈是瑶族人民自编自演并世代相传的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舞蹈形式,其舞蹈动作与瑶族人民的生活环境、生产劳动息息相关,与瑶族人民的宗教信仰、民族精神紧密相连。
一、瑶族长鼓舞的历史渊源
瑶族长鼓源远流长。瑶族“圣经”《评皇券牒》云:“秋冬祭拜盘
王,伊十二姓子孙,摇动长鼓,吹笛笙歌,引出大男小女,托手把臂,身着花衣花裙,惊天动地,歌唱不绝。”宋人沈辽在《踏盘曲》中亦写道:“湘水东西踏盘去,青烟云雾将军树。社中饮酒不要钱,乐神打起长腰鼓。”不少研究者认为瑶族长鼓始于宋代。其实瑶族长鼓的产生比这久远得多。
春秋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辞·九歌·东皇太一》中记述到:“扬抱兮拊鼓,疏缓兮安歌。”这种且歌且舞的情形与今瑶族舞长鼓的形式完全一样。东汉《楚辞章句》载:“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男女并舞。”沅湘之间正是瑶族先民居住的地方,其俗与今瑶族“还盘王愿”,“度戒”完全一样,说明了在春秋战国之时,瑶族先民就用长鼓娱人与乐神。
长鼓瑶语称“播公”,其历史悠久。南宋绍兴二年(1132)五月三日颁发的《十二姓瑶人过山榜文》载:“天子殿前,国王长衫大袖,长腰木鼓,斑衣赤领,琵琶吹唱。”据此,瑶族长鼓已有800
多年历史。
长鼓舞的由来,主要源于盘王的去世。传说瑶族始祖盘王率族人上山打猎,与一野羊搏斗时,不幸被山羊角触抵跌落悬崖,仙逝在一棵树杈上。人们为了报仇雪恨,便把树心挖空做鼓身,剥下羊皮蒙鼓面,做成长鼓日夜敲打以祭盘王。长鼓舞蹈动作表现了盘王及其子孙开辟千家峒富饶家乡的勤劳和勇敢,伴随着低沉哀怨的芦笙曲,再现盘王死前的痛苦呻吟;拍击羊皮鼓面,表示为盘王报仇,
惩罚山羊,边打边跳边呼喊:“回来吧!回来吧!”一方面泄心中之恨,另一方面招盘王之魂,从此,瑶族就有了长鼓舞。
湖南宁远县瑶族地区《长鼓舞的来历》记载了一个故事,相传盘王死后,官家欺负、逼迫瑶人离开,夺取他们世居的土地。瑶人上告无门,禀帖(状纸)总到不了金銮殿(皇帝)那里。为了伸冤,瑶民们想出了一个主意,把禀帖藏在长鼓里面,闯州过府去打长鼓,表演民族民间技艺。这样,瑶民好不容易才到了京城,上了金銮殿,打开长鼓,取出禀帖,才把状告准,得皇帝赐皇榜免徭役。从此以后,瑶族人迁徙漂流,总带着皇榜逢州过州,逢县过县。当祭祖过盘王节还愿时,瑶族就跳长鼓舞,唱《盘王歌》,并且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沿袭至今。
由此可见,瑶族长鼓舞的历史十分久远,瑶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断创造、丰富了长鼓舞,它是抒发瑶族人民情怀和反映其生产生活的精神产品,也成为瑶族人民普遍的生活和娱乐习俗。
二、长鼓舞的表演方式与风格
长鼓瑶语叫“汪嘟”,约4尺长,两头大,中间小,呈喇叭形。鼓身用沙桐木制成,木心挖空。两端蒙上牛皮或羊皮作为鼓面,然后用6至8条染色麻绳拉紧两头黄羊皮,再涂上红、黄、白等色彩,绘上龙凤图案,美化鼓身。跳舞时,舞者用一条彩带绑着两头”鼓颈”,挂在肩上横于腰间,右手五指并拢,以掌拍鼓。发出“比”声;左手持一竹片,敲打鼓面,发出“冬”音。这样有节奏地连续击拍,便发出“冬比冬比冬冬比”的声音。表演者随着舞蹈动作,
变换节拍,表现不同的内容和情绪,来达到其艺术效果。
长鼓按其形状分小、中、大三种。小长鼓亦称短鼓,长约70—90厘米,鼓腰直径为4—5厘米,两端鼓面直径为8—10厘米;中长鼓亦称长腰鼓或黄泥鼓,长约110—130厘米,鼓腰直径约15—20厘米,两端鼓面直径约25—30厘米;大长鼓亦称赛鼓,长约180—200厘米,鼓腰直径约20—25厘米,两端鼓面直径约30—40厘米。
居住在粤北山区的排瑶同胞,逢年过节,都喜欢跳长鼓舞。由于瑶民多择山而居,可供表演长鼓舞的场地有限,因此一般都是在厅堂、门坪或谷场表演。起舞时,舞者身穿节日盛装,腰扎红绸,脚裹白色绑腿,挂着1米多长的花鼓,时而腾空急转,时而如猛虎扑地,特别是双人表演时,犹如两虎相斗,又象双龙戏珠,妙趣横生。整套动作刚劲有力,粗犷洒脱,把瑶族人民勤劳勇敢的精神和雄劲刚强的性格,表现得维妙维肖。
长鼓舞分“单人舞”、“双人舞”、“群舞”等类型。它有72套表演程式,每一套又分“起堂”、“移堂”等若干动物细节。长鼓的击鼓动作大多是表现生产、生活内容,如建房造屋、犁田种地、摹仿禽兽动作等,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舞蹈的动作粗犷、勇猛、奔放、雄劲、洒脱;节奏明快、敏捷,舞姿刚健,风格淳朴。击鼓有文打武打之分。文打动作柔和缓慢,武打粗犷豪放;有2人对打、4人对打,也可大群人围成圆圈打,气氛热烈,鼓声洪亮。舞蹈语汇模仿上山落岭、过溪越谷、伐树运木、斗龙伏虎等等,形象生动,
一看就懂。有的还可以在一张八仙桌上手舞长鼓,边打边跳。一般以唢呐、锣鼓伴奏,有时也唱“盘王歌”来助兴。不管是跳、跃、蹲、挫或旋转、翻扑、大蹦、仰腾等动态,都表现了瑶族人民热情奔放、坚强勇敢的性格特征。
三、长鼓舞的文化特征
民间民族舞蹈在其最初产生和流传时,是一种原始的艺术,它不仅和生产生活实践有关,还和一定的宗教祭祀活动有关,瑶族长鼓舞充分体现了这方面的内容,经过历史的传承、演变与发展,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形式,一定程度上艺术性地再现了瑶族人民的劳动生活,理想追求,风俗习惯和民间信仰等,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显现出丰厚的文化内涵。
在原始社会里,舞蹈不仅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媒介,也是传授生活技术的重要途径。一种舞蹈艺术成型后,其舞蹈体态、动作往往反映出一个民族所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活在远古时代的瑶族先民,以狩猎为主,采集为辅。每当狩猎或采集满载而归时,人们聚集而欢,这便是最初的舞蹈萌芽。随着狩猎和采集向游耕农业的过渡,一些反映农业生产或与农业生产方式相关的舞蹈也相继出现。瑶族长鼓舞历史悠久,在祭祀他们的始祖盘王时,瑶民所跳长鼓舞再现了盘王出世、盘王创世、刀耕火种、砍柴狩猎以及盘王谢世的情景,表达了瑶族人民对祖先盘王的崇敬心情。另外在一些驱鬼逐邪、治病占卜的巫术活动中也常跳此舞。不论是舞蹈内容还是舞蹈动作,我们从中都可以窥探到瑶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