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PPT课件
社工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ppt课件
![社工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18927e69eae009581bec48.png)
第一节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
• 一、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含义 (一)优抚安置工作 (二)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第一节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
• 一、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含义 (一)优抚安置工作 1、优待: 主体- 国家;内容 – 政治、经济(现役) 2、抚恤:主体- 国家;内容 - 政治、经济(因公
伤残、因公死亡以及病故人员家属) 3、安置:主体- 国家和社会;内容- 就业、安排
• 四、军休社会工作的介入技巧 (一)接收安置前:资料收集、政策解读 (二)接收安置中:提供专业服务
思想工作;评估;个案工作;群体政策解答和心 理疏导;协调手续办理 (三)接收安置后:(主要提供服务管理) 心理疏导;落实政策;文体活动;医疗保障;军 休社区建设;辅助其发挥余热;临终关怀;培训 工作人员;推动志愿者服务;政策倡导
4、军休 (1)角色失调:角色已经转换,心理尚未习惯 (2)地位下移:职务业已调整,待遇出现下降 (3)心理失衡:社会地位变动,心态略有失衡
第二节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 一、优抚医院社会工作内容 • 二、光荣院社会工作内容 • 三、烈士褒扬社会工作内容 • 四、军供社会工作内容 • 五、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内容 • 六、军休社会工作内容
第一节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
• 四、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二)服务对象的问题
1、优抚医院 (1)生活适应困难:自理、护理知识和能力弱 (2)心理障碍严重:被遗弃感,自尊心脆弱 (3)生活障碍问题:补助标准低,生活困难 (4)家庭婚姻障碍:离婚率高,再婚愿望强烈 (5)社会隔离严重:缺乏社交网络,身心孤单
缘化
第一节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
• 三、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特点 (一)覆盖范围广:两大部分;五个小类;二十多种对象 (二)军队情结深:军旅生涯长,军队情结深,适应能力弱,
第八章社会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第八章社会优抚安置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080d06d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d.png)
❖ 4、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 ❖ (1)角色失调 ❖ (2)地位下移 ❖ (3)心理失衡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九分。
❖ 例、社会工作者小高在走访中发现,一些军休干部从指挥千军万马 的将军到褪下军装的平民,很难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情绪低落。 经过认真筹划,小高为军休干部开办了一个“有为老年”主题小组, 帮组组员分享离休生活的感受,并倡导组织了“夕阳红”志愿服务 队。在担任校外辅导员、奥运志愿者的过程中。军休干部们找到了 生活的意义。在小高开展的服务中,特别关注了( )要素对军休 干部的意义。
➢ 5、其他方面 ➢ (二)特别内容 ➢ 1、复员军人慢性病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 2、荣誉军人康复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 3、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九分。
➢ 二、光荣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 三、烈士褒扬社会工作的内容 ➢ 四、军供社会工作的内容 ➢ 五、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的内容 ➢ 六、军休社会工作的内容
A 个案方案
B 小组方法
C 社区工作方法
B
D 家庭治疗方法 E社会工作行政
6、在优抚社区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主要扮演( )角色
A 赋权者 B 促进者 C 呼吁者 D 经C纪人 E 协调者
7、下列哪项属于社区工作方法运用于优抚工作中的成效( )
A 实现了对优质对象具体需要的全面评估
C
B 解决了优抚对象的实际具体问题
第 八章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九分。
考试大纲和要点
❖ 优抚安置对象的特点和需要 ❖ 优抚安置工作的主要内容 ❖ 优抚安置工作的主要方法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课件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a6978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a.png)
二、临终关怀与哀伤辅导
1、相关理论简介 人生回顾 临终关怀
2、介入重点 (1)精神问题的解决:关于生命的意义
人生回顾的三个步骤: 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回顾人生经历(逆序回顾干预方法,5点) 制作人生回顾手册
2、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特点 政治性 特殊性 协调性 有限性
三、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及问题
1、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
分类: 优抚医院∽( 伤病残军人) 光荣院∽( 孤老和生活不能自理者)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复员退伍军人) 军休∽( 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 ……
生活适应困难,缺乏病理常识和自理、护理知识 心理障碍严重,难以接受伤病残导致的障碍 生活保障问题 家庭婚姻障碍 社会隔离问题
(2)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
心理失衡 社会地位下降 社会隔离 老年慢性病增加与生活质量受损 老化问题
(3)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
就业难 隐性失业 延迟上岗
(4)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
角色失调 心理失衡 行为失范
第二节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优抚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二、光荣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三、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的内容 四、军休社会工作的内容 五、烈士褒扬社会工作的内容 六、军供社会工作的内容
对个人身份、地位的敏感、焦虑、紧张和无奈是当前军休 干部普遍的心态特征,强烈的怀旧感、被抛弃感是大多数 军休干部的心理感受。攀比,失衡,相对剥夺感→→适用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ABCDE理论 引导和分析:情境分析;认知干预;认知重建;行为改变
第9章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第9章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c11849d550e2524de5187e13.png)
第九章优抚安置社会工作优抚安置社会工作属于军队社会工作的范畴。
在中国内地,虽然近现代意义上的优抚安置社会工作开展较晚,但历代兵制中与“军眷服务”有关方面早已显现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端倪。
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建立之日起,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职能部门的民政部门在缺乏社会工作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创造性地运用行政工作、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手段,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优抚安置社会工作实践,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给最可爱的人,有力地服务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没事业。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成为一场全民总动员的大背景下,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本章主要厘清了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问题和特点,明确了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含义、特点,阐述了不同服务载体当中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介绍了优抚安置社会工作需要掌握的一些独特方法。
第一节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一、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一个相对特殊的为军队和国防建设作出或正在作出贡献和牺牲的特殊群体。
基于不同的服务载体,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优抚医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烈士褒扬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军供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和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
烈士褒扬和军供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流动性大、服务时间短暂,难以形成相对固定的工作关系,故不具体分析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一)服务对象的需要1.优抚医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优抚医院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伤病残军人、带病回乡复员退伍军人、患严重精神病的复员退伍军人。
其中:复员军人慢性病医院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患有严重慢性病的带病回乡的复员军人;患有严重慢性病的在乡革命残疾军人;在部队立有三等功以上病情特别严重的带病回乡的退伍军人。
荣誉军人康复医院的服务对象必须是特等、一等残疾军人中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因伤残后遗症需要经常医疗处置的;生活需人经常护理、回乡安置不便照顾的;独身一人,无依无靠,不便回乡安置的。
第9章-社会优抚与安置PPT课件
![第9章-社会优抚与安置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cbc947de80d4d8d15a4fe5.png)
2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革命烈士褒扬的社会意义
中国的革命烈士褒扬,已经构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表现在: ❖ ① 搜集和整理烈士的事迹等资料,为国家精神文 明建设宝库积累宝贵的精神遗产。 ❖ ② 以纪念场所作为社会教育的阵地,激励人们以 烈士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来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 培养先进的社会意识,倡导新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的 文明与进步。
12
❖ (2)以发放的方式为划分标准,可分为定期抚恤和一 次性抚恤。
❖ 死亡的革命军人家属,一般都可以享受一次性抚 恤。
❖ 依靠烈士和牺牲、病故军人供养的父母、配偶和 子女以及与其共同生活不满18周岁的弟妹,抚养其长 大的其他亲属,按照有关法规规定可享受定期抚恤金。
❖
得到评定的伤残军人在职的可以得到定期发放的
10
2、国家抚恤
❖
国家抚恤是政府通过国家财政拨款对死亡的革
命军人的家属和革命伤残军人发放保证他们一定的
生活水平的带有安抚体恤和社会补偿性质的现金津
贴的优抚保障项目。
❖ 由民政部门负责发放,一般采取社会福利手段, 即对法定范围内的所有对象不问收入多少、有无财 产,均按统一的法定标准发给抚恤金。
11
国家抚恤的分类
政策改退休的原军队干部,退休的志愿兵,退休
的军队无军籍职工。
❖
其中,离休干部的一部分由军队安置,其
他全部由民政部门接收安置。
27
在抗日战争前后,国民政府颁发过《褒扬抗战忠 烈条例》、《抗战特殊忠勇官兵表扬办法》等法规,褒 扬的主要办法有政府明令褒扬、政府题颁匾额、举行国 葬或葬入葬墓园,以及入祀忠烈祠、建坊、立塔等。
19
2)中国的革命烈士褒扬的形式
社会保障概论第十章--社会优抚与安置课件
![社会保障概论第十章--社会优抚与安置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7871353c1ec5da50e270d0.png)
3
二、社会优抚安置的特征
特征
保障对象的特殊性 保障手段的综合性 保障标准的优待性 精神与物质保障并重
社会保障概论第十章--社会优抚与安置
4
(一)保障对象的特殊性
优抚安置不同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优抚的对象是为革命事业 和保卫国家安全做出牺牲和贡献的特殊社会群体,由国家对他们 的牺牲和贡献给予补偿和褒扬,包括: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 复员退伍军人,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 属,现役军人家属等。
• (4)因执行军事演习、战备航行飞行、空降和导弹发 射训练、试航试飞任务以及参加武器装备科研实验死 亡的;
• (5)其他死难情节特别突出,堪为后人楷模的。
社会保障概论第十章--社会优抚与安置
17
一次性抚恤待遇
• (1)获得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荣誉称号的,增发35%;
• (2)获得军队军区级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增发30%;
社会保障概论第十章--社会优抚与安置
11
• (三)新时期的改革阶段:优抚+安置+保险
• 在优待方面,从1980年开始,为了适应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的新形势,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农村义务兵家属的普遍优待。 实现了从战争年代的“代耕帮收”、到20世纪50年代实行合作化后 的“优待工分”,再到实行优待金的第三次大变革。
• 1998年,开始实行军人保险制度,现在的离、退休制度将逐步过 渡到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制度。
• 1999年,制定了士官退役安置办法。
• 2001年,对转业干部安置增设了自主择业的安置方式,这是安置 制度的重大突破。
社会保障概论第十章--社会优抚与安置
12
第二节 中国社会优抚与安置保障制度
一、中国的优待与抚恤制度
第八章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
![第八章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c1a3c69f02020740bf1e9b25.png)
第八章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8.1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8.1.1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含义(1)优抚安置工作优抚安置工作是国家依据法定的形式对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其家属提供优待、抚恤和安置,以确保其生活水平不低于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的一项褒扬性和优待性的社会保障制度。
①优待指按照国家规定对优抚对象从政治上、经济上给予的优厚待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优待是指国家和社会对服现役的义务兵家属和抚恤补助对象发给优待金,以及在治病、交通、住房、就业、入学、入托、生活困难补助、救济、贷款、邮政、供应、参观游览等方面提供的优惠待遇。
狭义的优待仅指国家发给义务兵家属和抚恤补助对象的优待金。
②抚恤一般指国家对因公伤残人员、因公死亡以及病故人员家属所采取的一种物质抚慰形式。
我国优抚工作中的抚恤是指对残疾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给予的抚恤金优待,分死亡抚恤和残疾抚恤两类。
③安置一般是指对特定对象(退役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及其随军家属、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或生产、生活有困难者(遭受毁灭性自然灾害的灾民、流入城市的流浪乞讨人员等)的扶持、帮助或就业安排。
狭义上的安置仅指对退役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及其随军家属和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安置。
(2)优抚安置社会工作①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界定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是在优抚安置领域,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以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工作对象,协助有需要的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问题,恢复和改善社会功能,使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福祉的活动。
②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服务载体分类,优抚安置社会工作主要包括:a.优抚医院社会工作;b.光荣院社会工作;c.烈士褒扬社会工作;d.军供社会工作;e.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f.军休社会工作。
8.1.2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特点(1)政治性包括:①直接服务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②直接服务于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贡献的功臣;③直接关系部队和社会的稳定;④直接促进社会的公平。
社会工作中级课件第七章 优抚安置政策法规(中级)
![社会工作中级课件第七章 优抚安置政策法规(中级)](https://img.taocdn.com/s3/m/7f02ac04de80d4d8d15a4f5d.png)
规则: 第一顺序优于第二顺序。 发放规则 发放规则:1)第一顺序优于第二顺序。
2)得到抚恤金额一般均等,也可协商确定。 得到抚恤金额一般均等,也可协商确定。 遗嘱优先。 3)遗嘱优先。
(二)死亡抚恤待遇 2、定期抚恤金 遗属享有定期抚恤金的条件 条件: 遗属享有定期抚恤金的条件:
1)父母(抚养人)、配偶: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 父母(抚养人)、配偶:无劳动能力、 )、配偶 或收入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 或收入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 18周岁 2)子女: 未满18周岁 子女: 未满18 或者已满18 18周岁但因上学或残疾无生活来源 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上学或残疾无生活来源 3)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 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 18 或者已满18 18周岁但因上学无生活来源且有该军人生前供养 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上学无生活来源且有该军人生前供养
2、优待,是指国家和社会对服现役的义务兵及其家属和 、优待,是指国家和社会对服现役的义务兵及其家属 国家和社会对服现役的义务兵及其家属和
抚恤补助对象发给优待金,以及在社会生活有关方面提供的优惠 抚恤补助对象发给优待金,以及在社会生活有关方面提供的优惠 发给优待金 社会生活有关方面 待遇。 待遇。
(二)抚恤优待对象的认定: 抚恤优待对象的认定:
退役士官转业安置的规定: (二)退役士官转业安置的规定:
(二)残疾军人抚恤的标准及待遇
抚恤( 待遇: 2、抚恤(金)待遇:
(1)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由国家供养终身。 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由国家供养终身。 供养方式: 供养方式:集中供养 分散安置(护理费) 分散安置(护理费) (3)配制辅助器械。 配制辅助器械。 负责部门:军队军级以上单位、省级民政部门 负责部门:军队军级以上单位、
第八章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第八章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669ce640767f5acfa1c7cd9c.png)
2012年真题
• 近来为了吸引大学生入伍,北京、上海等 大城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的政策,比 如非京籍、沪籍大学生士兵复学后完成学 业且被当地用人单位接收的,可办理京、 沪落户手续。这项政策属于( )措施。 A.优待 B.抚恤 C.教育 D.就业
一、优抚安置工作的分类
优抚医院社会工作
复员军人安置工作的介入重点
压力预防和减压
构建支持网络
军休干部的工作介入
• 老有所为 • ……
(二)光荣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 入院前的评估和准备
– 协助服务对象适应光荣院的新生活
– 提供个案心理辅导
– 策划、组织小组活动 – ……
2012年真题
• 光荣院居住的大多是无儿无女、无亲无故的孤老 优抚对象。前些天,与老曾一起住了二十多年的 老曲过世了,老曾十分悲伤,情绪低落,不愿见 人,社会工作者组织院友坐在一起,表达对老曾 的理解,分享对生命的感悟,相约互相鼓励扶持 走完生命历程。社会工作者组织的小组是( )。 A.教育小组 B.成长小组 C.治疗小组 D.支持小组
(二)费希尔精神问题解决方法
——适合老年军休干部。
1. 引导服务对象珍惜当下时间的珍贵,享受生活; 2. 引导服务对象建构曾经军旅生涯的意义; 3. 帮助服务对象直面自己的局限,接受生活的两 面;
4. 重新激活疏远关系,寻求与自己及他人的和解;
5. 引导服务对象力所能及地关怀他人,服务社会。
(三)危机干预(略)
(三)烈士褒扬社会工作的内容
– 宣传烈士
– 收集烈士遗物史料 – 保护陵园 – 抚慰烈属心灵,帮助走出心理阴影
(四)军供社会工作的内容
– 预防、解决部队中的生理、心理问题;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精品PPT课件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3808687cd184254b353590.png)
❖ (二)精神问题的解决方法 ❖ (三)危机干预方法—最小的努力产生最大的效果 ❖ (四)对工作人员压力问题的处理方法——建立支
持性小组
19
(一)认知和情绪问题的处理
❖理性情绪疗法:ABCDE理论
▪ A(Activating events):导致转变的先导事件 ▪ B(Beliefs):非理性理念 ▪ C(Consequences):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结果 ▪ D(Disputing):合理信念驳斥非理性信念 ▪ E(Effect):驳斥成功
17
第三节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优抚安置社会工作各领域需掌握的共性
方法 ❖二、优抚医院和光荣院的介入重点 ❖三、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的介入重点
18
一、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各领域需掌握 的共性方法
❖ 共性问题:协助服务对象适应角色改变,引导找到 当下生命的意义,介入其严重情境性事件或发展性 的生命挫折,帮助工作人员进行压力释放和情绪调 适
Social work
第九章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第九章 优抚安Biblioteka 社会工作❖第一节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 ❖第二节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2
第一节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
❖一、优抚安置对象的含义 ❖二、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特点 ❖三、优抚安置对象服务对象的特点 ❖四、优抚安置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主要内容:11项 ❖相关领域:
▪ 老年社会工作 ▪ 院舍社会工作
13
三、烈士褒扬社会工作的内容
❖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协助烈属做好悲伤 辅导和心理疏导;倡导完善相关政策;协助 落实相关待遇;策划有针对性的宣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失衡 行为失范
第二节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优抚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二、光荣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三、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的内容 四、军休社会工作的内容 五、烈士褒扬社会工作的内容 六、军供社会工作的内容
一、优抚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1、总体内容(尽量记;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类于医疗社工)
心理障碍严重,难以接受伤病残导致的障碍
生活保障问题 家庭婚姻障碍 社会隔离问题
(2)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
心理失衡
社会地位下降 社会隔离
老年慢性病增加与生活质量受损
老化问题
(3)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
就业难
隐性失业 延迟上岗
(4)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
二、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特点
1、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含义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是军队社会工作的重要部分,指在优抚 安置领域,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 以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工作 对象,协助有需要的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整合社 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问题,恢复和发展社 会功能,使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有更好的社会适应 和福祉的活动
复Hale Waihona Puke 退伍军人精神病院社会工作(最深入):环境调适 + 心理治疗与个案管理
二、光荣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1、主要内容
12 条内容(尽量记;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类于养老院社会 工作) 2、特别内容(-类于养老院)√
疏于照顾问题(日常活动选择权的丧失;隔离;贴标签)√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问题的预防(滥用处方药 → 依赖处方 药;社工要评估服务对象服药情况,成为固定工作) 性与亲密关系的处理(社工的敏感性,设法满足)
(2)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
对象界定:多为孤老优抚对象(及生活不能自理对象)
对象需要:婚姻家庭的需要
健康维护的需要
社会参与的需要 社会尊重的需要
(3)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
对象界定:复员军人(1954.10.31前当兵)
退伍军人(1954.11.01后当兵)
对象需要:就业权益保障的需要
协助处置服务对象及其家庭的问题(7点)
协助增强服务对象对医院环境的适应(2点) 协助处理服务对象与医疗系统的关系(6点)√
出院及跟进服务(4点)
其他方面(9点)
2、特别内容
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协助退役伤病残军人,克服障碍,适 应生活 复员军人慢性病医院社会工作:协助复员军人慢性病患者 适应慢性病及失能后的生活,协助融入环境,辨别和安排 社会资源协助患者离开医院或入住其他机构
三项传统保障内容:
优待—物质照顾+优先优惠待遇
抚恤—精神抚慰+物质照顾待遇(死亡抚恤和残疾抚恤) 安置—扶持、帮助或就业安排
2、军队社会工作的界定
军队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知识和方法对军人 及其家属和军队社区提供各种福利服务的一种专业社会工 作。主要内容包括:对军人及其家属为国家所作的贡献从 优补偿,对退役军人的就学、就业、就医等政治待遇和生 活待遇实行优待,参与军队与社区合作方案的制订、执行 和督导,对军人及其家属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抚慰等
接收安置后:10点
友情提醒:尽量记;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五、烈士褒扬社会工作的内容
褒扬烈士工作中的社会工作
8点内容
六、军供社会工作的内容
理解军供的含义
4点内容
第三节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认知和情绪问题的处理
二、临终关怀与哀伤辅导
三、危机干预方法 四、支持网络建构 五、社会工作督导
一、认知和情绪问题的处理
1、相关理论简介
社会角色理论
认知行为理论 社会融合理论
2、介入重点 (1)基于角色分析的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角色分析:评估主要社会功能的角色完成情况;评估多重 角色的影响;评估角色完成不足造成的后果 对个人身份、地位的敏感、焦虑、紧张和无奈是当前军休 干部普遍的心态特征,强烈的怀旧感、被抛弃感是大多数 军休干部的心理感受。攀比,失衡,相对剥夺感→→适用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ABCDE理论 引导和分析:情境分析;认知干预;认知重建;行为改变
(1)优抚医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
弄清楚各类对象的界定 对象界定:荣誉军人康复医院(伤病残军人)
复员军人慢性病医院(带病回乡复员退伍军人) 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院(患严重精神病的复员 退伍军人)
对象需求:治疗康复需要
基本生存需要 家庭生活需要(成家的需要) 社会交往需要 社会尊重需要
2、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特点
政治性
特殊性 协调性 有限性
三、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及问题
1、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
分类: 优抚医院∽(伤病残军人)
光荣院∽(孤老和生活不能自理者)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复员退伍军人) 军休∽(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 ……
第九章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三部分内容: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第一节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特点
三、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及问题
一、相关概念界定
1、优抚安置工作的界定
优抚安置工作是我国针对军人的一项传统社会保障制度。 具体指国家依据法定的形式对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其家 属提供优待、抚恤和安置,以确保其生活水平不低于所在 地平均生活水平的一项“补偿性社会保障制度”
三、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的内容
这一块的工作常常超出社工的权力范围和资源范围,因此, 社工主要是贯彻落实政策,同时发挥社会工作行政的功能, 积极获取社会资源,协助服务对象提升功能,适应环境 1、主要内容 6点 2、特别内容 社会再适应
四、军休社会工作的内容
接收安置前:2点 接收安置中:5点
社会再适应的心理调适需要(军地转化)
(4)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
对象界定:移交政府安置的军休干部
对象需要:军队情结的需要(排他性)
社会尊重的需要
健康维护的需要 多元养老的需要 社会参与的需要
2、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求相
对应)
(1)优抚医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
生活适应困难,缺乏病理常识和自理、护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