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课内实验报告
计算机系统结构实验报告

计算机系统结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实验仪器和材料:计算机硬件设备(主机、硬盘、内存、显卡等)、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搭建计算机硬件设备,将主机、硬盘、内存、显卡等组装连接好。
2. 安装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
3.启动计算机,进入操作系统界面。
4.打开任务管理器,查看CPU的使用情况。
5.打开任务管理器,查看内存的使用情况。
6.运行一些应用程序,观察CPU和内存的使用情况。
7.尝试使用输入输出设备,如键盘、鼠标等。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计算机系统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的工作情况。
通过任务管理器,我们可以查看到CPU的使用情况和内存的使用情况。
在运行应用程序时,我们可以观察到CPU和内存的使用情况的变化。
通过使用输入输出设备,我们可以与计算机进行交互操作。
实验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计算机系统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都是相互关联的。
CPU作为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各种指令,通过数据传输和计算来完成各种操作。
而内存则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通过读写操作来完成对数据的处理。
硬盘则用于长期存储数据。
操作系统则是计算机系统的管理者,通过调度CPU和内存的使用来实现对计算机资源的分配。
结论: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部分组成的,其中硬件部分包括CPU、内存、硬盘等,软件部分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计算机系统通过CPU 的运算和数据传输来实现各种操作。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情况,并深入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中,我们搭建了计算机硬件设备,安装了操作系统,并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进一步认识到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操作输入输出设备,我们还实践了与计算机进行交互操作的过程。
系统工程实验报告_2

1.实验目的1.1 掌握一些基本的工程案例构建系统模型的方法, 训练系统建模的基本技能, 提高建模水平, 进一步熟悉EXCEL。
2.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计算机, EXCEL, WORD。
3.实验内容3.1 一般实验西华大学为提高教学水平, 构建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由上课学生对授课教师作出评价。
其评价指标主要有12项:1.老师对教学很有热情 2、老师的表达很清楚3.老师乐意与我们交流 4、老师鼓励我们独立思考5.老师对讲授内容及相关领域熟悉 6、这门课教学组织好7、老师对布置的任务给予必要的反馈 8、我基本掌握本课程的内容9、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10、总的说来, 我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感到满意11.课程选用的教材很合适 12、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很恰当相关专家运用两两比较方法, 对评价指标两两比较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评价指标判断矩阵A=U1 U2 U3 U4 U5 U6 U7 U8 U9 U10 U11 U12 U1 1 1/5 1/2 1/4 1/10 1/5 2 1/3 1/5 1/5 2 2 U2 5 1 4 2 1/6 1 6 3 1 1 6 6 U3 2 1/4 1 1/3 1/9 1/4 3 1/2 1/4 1/4 3 3 U4 4 1/2 3 1 1/7 1/2 5 2 1/2 1/2 5 5 U5 10 6 9 7 1 6 11 8 6 6 11 11 U6 5 1 4 2 1/6 1 6 3 1 1 6 6 U7 1/2 1/6 1/3 1/5 1/111/6 1 1/4 1/6 1/6 1 1 U8 3 1/3 2 1/2 1/81/3 4 1 1/3 1/3 4 4 U9 5 1 4 2 1/6 1 6 3 1 1 6 6 U10 5 1 4 2 1/6 1 6 3 1 1 6 6 U11 1/2 1/6 1/3 1/5 1/111/6 1 1/4 1/6 1/6 1 1 U12 1/2 1/6 1/3 1/5 1/111/6 1 1/4 1/6 1/6 1 1学生对其指标的评价等级主要有5项:1.优秀; 2、良好; 3、中等; 4、一般; 5、不合格现有一个教学班, 有62为同学, 对授课教师的评价情况见表2。
系统工程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开课实验室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年级2010 专业班造价1003 学生姓名叶腾飞学号10030720开课时间2011 至2012 学年第2学期系统工程试验报告一(AHP)题目:一城市打算在河流上建设公路交通系统,提出了三个建设方案:桥梁P1;隧道P2;渡船P3。
对方案的评价有11个指标,请用层次分析法对三个方案作评价。
层次结构模型对不同方案的描述:桥梁P1:投资较大,维护费低;可靠性、安全性、方便性较好,对河流航运的影响小,对河流中的生态影响小;居民的搬迁较多。
隧道P2:投资大,维护费较低;可靠性、安全性、方便性好,对河流航运的无影响,对河流中的生态无影响;居民的搬迁多。
渡船P3:投资低,维护费高;可靠性、安全性、方便性差,对河流航运的影响大,对河流中的生态影响较大;居民的搬迁少。
AHP方法的基本工具——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标度定义标度含义1 两个要素相比,具有同样重要性3 两个要素相比,前者比后者稍微重要5 两个要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7 两个要素相比,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9 两个要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2,4,6,8 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倒数两个要素相比,后者比前者的重要性标度过程:第一层对第二层要素建立判断矩阵λ=12.4712585,CI=0.14712585,CR=0.09553627λ= 3.003695,CI= 0.001847<0.1,可接受λ= 3.032367,CI= 0.016183<0.1,可接受λ= 3.001982,CI= 0.000991<0.1,可接受λ= 3.064888,CI= 0.032444<0.1,可接受λ= 3.014152,CI= 0.007076<0.1,可接受矩阵八航运影响P1 P2 P3 优先向量级B8桥梁P1 1 1/2 3 0.3090隧道P2 2 1 5 0.5816 渡船P3 1/31/5 1 0.1095λ= 3.003695,CI= 0.001847<0.1,可接受 矩阵九景观影响B9 P1 P2 P3 优先向量级 桥梁P1 1 1/3 1/3 0.1396 隧道P2 3 1 1/2 0.3325 渡船P3 3 2 1 0.5278 λ= 3.053622,CI= 0.026811<0.1,可接受 矩阵十 居民搬迁B10 P1 P2 P3 优先向量级桥梁P1 1 2 1/5 0.1786 隧道P2 1/2 1 1/5 0.1125 渡船P3 5 5 1 0.7089 λ= 3.053622,CI= 0.026811<0.1,可接受 矩阵十一 方便性B11 P1 P2 P3 优先向量级 桥梁P1 1 3 1/3 0.2499 隧道P2 1/3 1 1/6 0.0953 渡船P3 3 6 1 0.6548λ= 3.018295,CI= 0.009147<0.1,可接受总体优先向量计算表:由上表可知桥梁方案的优先级为0.4838,隧道方案的优先级为0.9313,渡船方案的优先级为0.5850,可以认为三个方案排序为P2,P3,P1,即选择隧道方案。
系统工程实验报告dl

xxxxxxx大学系统工程上机实验报告院系:班级:学号:姓名:系统动力实验实验一:一阶正反馈(简单人口问题)实验步骤:点击SE软件—输入密码Xy—进入软件的主界面。
在软件的主界面中点击—仿真分析—编辑文件;在编辑文件菜单中,按住shift+enter可以查看当前可以编辑的文件;在这里,我们新建个文件,文件名为11,作为实验一;回车,进入文件的编辑界面;输入如下代码:实验一系统SD程序:L P.K=P.J+DT*PR1.JKN P=100R PR1.KL=C1*P.KC C1=0.02GRAPH PPRINT PSPEC LENGTH=100SPEC TIME=OSPEC PRTPER=1按esc—fill—save保存文件—exit退出编辑界面。
回到主界面-选择编译文件—输入文件名123-回车-等待软件反应;输出文件—输出图形即可。
输出图形为:实验二:一阶负反馈(简单库存控制)实验步骤同实验一。
其系统SD程序:L I.K=I.J+DT*R1.JKN I=I0C IO=1000R R1.KL=D.K/ZA D.K=Y-I.KC Z=5C Y=6000GRAPH IPRINT ISPEC LENGTH=10SPEC TIME=0SPEC PRTPER=1输出图形为:实验三:二阶负反馈系统实验步骤同一。
其系统SD程序:L G.K=G.J+DT*(R1.JK-R2.JK)N G=10000R R1.KL=D.K/ZA D.K=Y-I.KC Z=5C Y=6000R R2.KL=G.K/WC W=10L I.K=I.J+DT*R2.JKN I=I0C IO=1000GRAPH GGRAPH IPRINT GPRINT ISPEC LENGTH=100SPEC TIME=OSPEC PRTPER=1输出图形为:实验四:高校的在校本科生和教师人数(S和T)是按一定的比例而相互增长的。
已知某高校现有本科生10000名,且每年以SR的幅度增加,每一名教师可引起增加本科生的速率是1人/年。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学号:姓名:班级:目录实验一.........................................................一、实验题目.............................................二、实验目的.............................................三、总体设计.............................................一、实验题目二、实验目的.............................................三、总体设计.............................................四、详细设计.............................................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六、小结与心得体会.......................................实验四.........................................................一、实验题目.............................................二、实验目的.............................................三、总体设计.............................................四、详细设计.............................................三、总体设计.............................................四、详细设计.............................................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六、小结与心得体会....................................... 实验七.........................................................一、实验题目.............................................二、实验目的.............................................三、总体设计.............................................四、详细设计.............................................五、实验结果与分析.......................................2)通过创建进程、观察正在运行的进程和终止进程的程序设计和调试操作,进一步熟悉操作系统的进程概念,理解 Windows进程的“一生”。
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

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一、引言系统分析与设计是软件工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设计,可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稳定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一个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设计,掌握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案例背景本次实验选择了一个在线购物系统作为案例。
该系统是一个B2C(Business-to-Consumer)电子商务平台,用户可以在该平台上浏览商品、下单购买、支付等操作。
系统还包括商家管理模块、订单管理模块、库存管理模块等。
三、需求分析在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通过与用户沟通、调研市场需求等方式,我们得出了以下需求:1. 用户需求用户希望能够方便地浏览商品信息,包括商品图片、价格、描述等。
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分类浏览等方式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并将其加入购物车。
在下单购买时,用户需要填写收货地址、选择支付方式等。
2. 商家需求商家希望能够方便地管理商品信息,包括添加、修改、删除商品等操作。
商家还希望能够查看订单信息、处理退款等。
3. 系统需求系统需要能够处理用户的注册、登录、购买等操作,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系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性能,能够处理大量的并发请求。
四、系统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系统设计。
设计过程中,我们采用了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1. 系统结构设计根据需求,我们将系统分为三个主要模块:用户模块、商家模块和管理模块。
用户模块负责处理用户的注册、登录、购买等操作;商家模块负责处理商家的商品管理、订单管理等操作;管理模块负责系统的配置、权限管理等。
2. 数据库设计为了存储系统的数据,我们设计了数据库。
数据库中包括用户表、商品表、订单表等。
通过合理的表结构设计和索引优化,可以提高系统的查询效率。
3. 系统接口设计系统接口设计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重要环节。
我们设计了一组清晰、简洁的接口,包括用户接口、商家接口和管理接口。
通过这些接口,不同模块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交互和功能调用。
人事管理系统-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课题:人事管理系统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同组成员:评阅意见:录目评定成绩:指导老师签名:专业资料需求分析一、实验目的掌握软件需求的结构化分析方法。
二、实验任务与实验要求导出系统详细的逻辑模型,这里用数据流图来表示。
三、实验内容(1)功能分析经过初步分析“人事管理系统”应该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1、职员个人信息资料的增加、修改和删除;职员的考勤录入和查询;、2职员工资结算和查询;3、人事管理人员的变化和操作授权;、4由于是使用计算机管理,就带来了新的功能:用户登陆、操作人员的管理、基本数据的维护、由数据安全产生的数据备份与恢复。
(2)、关系模式在满足函数依赖和无损连接的基础上,使数据的设计更加合理。
在本系统中只有3个实体,那就是普通员工、管理员、超级管理员,他们权限的不听通过角色来区分。
在整个系统中超级管理员只有一人,管理员二人。
一个人只可以在普通员工、管理员、超级管理员中处于一个角色,而不可以兼任。
其具体的关系模式如下:普通员工(员工号,密码,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就职时间)专业资料管理员(管理员号,密码,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就职时间)超级管理员(超级管理员号,密码,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就职时间)工资(员工号,时间,基本工资,提成,奖金)考勤(员工号,时间,迟到,早退,管理员号)”表示既是主码又是外码。
”表示主码,“注意:“E-R图如下所示专业资料姓名性别管理员号出生年月密码号管理员联系电话身份证号就职时间图之管理员图1-3E-R性别姓名超级管理员号出生年月密码号理员超级管联系电话身份证号就职时E-图之超级管理1-数据字典设计:,为了方便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本系统只设计一个数据库workers.mdb(工资信(考勤信息表)、booklist其中包含worker(员工信息表)、manager 息表)1-1 worker(员工信息表)各字段设计表专业资料3()建立数据流图密码员工号普通职职员查询结密码员工号事职员查询条件管理员管管理员查询结果职员信息理管理员查询条件系密码员工号统报表相关部门超级管理员超级管理员查询结果超级管理员查询条件1-5 顶层数据流图图专业资料员工号和密码不匹配专业资料无权限勤信4.1考查询条件查看息查询查询结果员工考勤信息文件角色成打生4.4无权限报印报表表信4.2员工查询条件查看息查询查询结果员工信息文件角色无权限资信工4.3查询条件查看息查询查询结果员工工资信息文件角色对“员工信息更新”的细化1图1-9 层数据流图—)建立状态图(4 1-10所示。
系统工程实验报告

系统工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系统工程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研究,深入理解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系统分析、设计、优化和评估的关键技术,培养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验背景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和技术环境中,系统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对于解决各类大型、复杂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和管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验以一个具体的系统案例为背景,通过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处理,来实践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三、实验内容(一)系统需求分析首先对实验所涉及的系统进行了详细的需求调研。
通过与相关用户和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交流,收集了大量的需求信息。
对这些信息进行了整理和分类,明确了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可靠性需求、安全性需求等。
(二)系统建模运用多种建模方法,如结构化建模、面向对象建模等,对系统进行了抽象和表示。
建立了系统的功能模型、数据模型、流程模型等,以便更好地理解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三)系统设计基于需求分析和建模的结果,进行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
确定了系统的架构、模块划分、接口设计等。
同时,对系统的数据库、算法、用户界面等进行了详细的设计。
(四)系统实现使用选定的开发工具和技术,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的系统代码。
在实现过程中,严格遵循软件工程的规范和标准,确保代码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五)系统测试对实现的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安全性测试等。
通过测试发现并修复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系统满足需求和质量标准。
(六)系统优化根据测试结果和用户反馈,对系统进行了优化和改进。
优化的方面包括算法效率、界面友好性、系统响应速度等,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
四、实验步骤(一)准备阶段1、确定实验题目和目标,明确实验要解决的问题和预期的成果。
2、收集相关的资料和文献,了解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
3、组建实验团队,明确团队成员的分工和职责。
(二)需求分析阶段1、制定需求调研计划,确定调研的对象、方法和内容。
系统工程实验报告.doc

系统工程实验报告。
《系统工程》实验报告班级名称: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姓名: 曹蜜的职业名称: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等级:1XXXX月日具体实验内容和案例案例1:一阶正反馈回路具体对应的DYNAMO方程如下:lpk=pjdt * prj kn p=100 rpkl=C1 * pkcc 1=0.02(2)流程图如下:(3)输出结果示意图:(4)输出结果表:案例2:一阶负反馈回路具体对应的DYNAMO方程如下:lik=ijdt * r1jkn I=1000 r1kl=dk/z adk=y-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姓名:曹蜜的职业名称: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等级:1XXXX月日具体实验内容和案例案例1:一阶正反馈回路具体对应的DYNAMO方程如下:lpk=pjdt * prj kn p=100 rpkl=C1 * pkcc 1=0.02(2)流程图如下:(3)输出结果示意图:(4)输出结果表:案例2:一阶负反馈回路具体对应的DYNAMO方程如下:lik=ijdt * r1jkn I=1000 r1kl=dk/zadk=y:(2)流程图如下:(3)输出结果示意图:(4)计算结果示意图:案例3:二阶负反馈回路(简单库存控制系统的扩展)的具体对应DYNAMO方程如下:Lgk=gjdt * (r1jk-(3)输出结果图:(4)计算结果示意图:案例3:二阶负反馈回路(简单库存控制系统的扩展)的具体对应DYNAMO方程如下:Lgk=gjdt * (r1jk: (2)流程图如下:(3)输出结果示意图:(4)计算结果示意图:课后练习:10.高校的本科生和教师人数成比例增长。
众所周知,某所大学有10,000名本科生,每名教师的本科生人数增长率为1人/年,而SR每年都在增加。
学校有1500名教师,每个本科生每年的增长率为0.05。
请用SD模型分析学校未来几年的发展规模,并要求:(1)绘制因果图和流程图;(2)写出相应的DYNAMO方程;(3)该列表模拟了未来3-5年该校本科生和教师的数量;(4)能否用其他建模方法来分析这个问题?如何分析?解决方案:在模拟期间,XQS、FFX和xxx保持不变。
系统需求分析实验报告(软件工程)

二、实验目的
1.确定课题,组织组员,合理分工,熟悉软件开发环境,培养团队精神。
2.确定项目的可实施性,在此基础上完成系统的逻辑功能模型的建立,掌握结构化分析技术;
3.通过绘制系统流程图和数据流图,熟练掌握系统流程图和数据流图的基本原理,并能对简单问题进行系统流图和数据流图的分析,独立地完成数据流图设计。此外,学会使用Case工具完成数据流图和系统流程图的分析与实现。
三、实验要求:
每小组4人,共同形成一份需求规格说明文档
四、实验条件
1、装有 Windows2007以上操作系统的微型计算机;
2、Microsoft Office Visio 2013 软件。
3、其他可以完成实验的相应软件
五、实验分工情况
姓名
所完成工作名称
姓名
所完成工作名称
A
0层数据流图绘制、数据字典内容划分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院(系):
专业:
班级:
项目经理:
学号:
项目成员:
指导老师:
实 验 报 告
实验名称:需求分析
项目经理
项目成员
实验项目
系统需求分析
实验日期
实验类别
1.验证性实验或基础性实验 2.综合性实验
3.设计性实验 4.创新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
教师评语
实验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一、实验内容:
1.根据各组选择的课题,实行项目经理制,各组推荐一名项目经理,统一管理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并合理调整资源和负责项目全局;根据项目的难易合理分配组员的任务,对问题达成一致的看法;针对项目的实施,熟悉相应的软件开发工具的使用环境。
教务管理系统-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Student Registration System开发人员:王斌斌、李祥楠、王柏其、孙博、王猛2012-8-23项目开发计划1 引言1.1 编写目的为了保证项目团队按时保质地完成项目目标,便于项目团队成员更好地了解项目情况,使项目工作开展的各个过程合理有序,因此本报告确定各个项目模块的开发情况和主要的负责人,供各项目模块的负责人阅读,做到及时协调,按步有序进行项目的开发.减少开发中的不必要损失.1.2 背景由于学校的发展,课程的丰富,学生人数的增加,对选课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老的选课系统已无法满足需求,更高的访问速度、更多的并行用户、更全的办公功能,成为选课系统新的标准。
项目名称:学生选课系统。
项目提出者:软件工程实验室1.3 参考资料[1] 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第5 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年2 月.[2] 窦万峰.软件工程方法与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年5 月.[3] 窦万峰.软件工程实验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年5 月.[4] 陈勇孝.java程序设计实用教程,2008年6月.[5] 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2 项目概述2.1 工作内容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阶段:根据用户文档,进行需求分析,并形成文档。
根据需求分析文档,对项目进行前期的设计,包括项目开发环境、项目整体架构、数据库设计等。
通过项目的前期设计,具体实现程序的编写,同时进行程序测试,确保程序的正确无误。
2.2 参加人员计算机学院09级七班:李祥楠、王柏淇、孙博、王斌斌、王猛2.3 产品本项目使用C/C++高级程序语言,以及微软ACCESS数据库,同时应用MFC和ODBC等技术开发。
该系统具有学生选课,教师选课,查询成绩,以及信息维护等功能,具有速度开,并行量高,使用安全,操作便捷等特点。
2.4 验收标准依照用户需求文档,完成用户提出的各项要求,并达到所要求的功能、性能指标。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心得体会操作系统实验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通过实践来巩固和深化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
在这门课程的实验中,我系统地学习了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功能和设计方法,通过自主完成实验任务,不仅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也加深了我对操作系统的理解。
在进行操作系统实验的过程中,我主要学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操作系统基本原理的学习:在实验中,我们要探索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进程调度、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等。
通过实验,我深入了解了这些原理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式,加深了我对操作系统的整体认识。
2. 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是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实验,我将课本上的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操作,从而加深了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
在实验中,我独立完成了实验任务,并进行了实验报告的撰写,其中包括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总结等内容。
这个过程培养了我的实践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在实验过程中,我还与同学们进行了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了一些实验任务。
通过团队合作,我学会了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通过分工合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4. 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实验,我学会了主动探索、查阅资料和寻求帮助,从而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门课程的实验,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对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通过实践,我将课本上的知识应用到了实际当中,加深了我的学习效果。
其次,我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独立完成实验任务和撰写实验报告,我学会了如何系统地记录和总结实验过程。
最后,通过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我培养了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对操作系统的学习和理解,深化对操作系统原理的认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操作系统工程师。
《系统工程》综合性实验报告(例子)

《系统工程》综合性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系统分析与评价综合实验——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问题的分析与评价姓名:李小明学号:B200018032姓名:张三学号:B200018033……班级:03信管(1)学院:信息学院指导教师:杨振刚完成时间:2005年12月一、实验项目名称系统分析与评价综合实验——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问题的分析与评价二、实验目的本综合性实验将从某个系统问题出发,学习收集问题相关背景资料,掌握系统问题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对问题(或方案)的有效评价。
三、实验方法(1)调查研究及资料收集;(2)分析系统问题影响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系统工程方法确定各指标重要度;(3)基于评价方法,进行问题(或方案)评价;(4)提出问题完善(或方案实施)的建议或措施。
四、分析与评价1、问题背景就业是当今的一个热门话题,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
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随着括招后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就成为了就业这个热点问题中的热点。
有些学校直接将招生,专业设置与就业率挂钩。
而教育部也首次公布了全国高校的就业率。
如今,大学生就业虽不象有些人说的那样“毕业就失业”,但是大学生就业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因此,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因素的形成机制及解决之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能给我们当前的大学生提出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自身就业难并通过一定途径提高自身就业能力的方案。
另外我们从企业角度出发,对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估,从另一个角度对大学生的自身发展提供一个参考。
当然,也可以作为政府指导大学生就业的一个参考。
从1999年起,由于连续扩大招生规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人,2003年将达212万人,2004年将达250万人,4年就增加135万人。
教育部介绍,到去年6月15日,教育部在全国各地直属高校初次就业率为83%,部委院校初次就业率76%,地方高校只有45%。
南京邮电大学系统工程实验报告

课内实验报告课程名:系统工程任课教师:巩永华专业:学号:姓名:二○二○至二○二一年度第 1 学期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系统工程》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实验项目名称:基于Netlogo的狼吃羊生态系统仿真实验类型:设计每组人数: 1实验内容及要求:1) 了解Netlogo编程语言的特点和基本语法。
2) 用系统动力学建模工具完成狼吃羊生态系统模型的仿真和仿真流程分析。
羊群和狼群的初始数值设置分别为:学号尾数为1、6号:50, 152、7号:80,203、8号:60, 204、9号:90,305、0号:100,30实验过程与结果:(1)系统动力学建模一、建立羊群繁殖模型1.建立羊群模型并编辑其数值2.NetLogo集成3.建立完整狼羊模型wolves 的初值为30,wolf-deaths的表达式为 wolves * wolf-death-rate ,wolf-death-rate 是 0.15,predator-efficiency 是 .8,wolf-births的表达式是 wolves * predator-efficiency * predation-rate * sheep, predation-rate 是 3.0E-4,sheep-deaths 的表达式是 sheep * predation-rate * wolves.4.设置绘图、按钮、监视器、画笔等set-current-plot-pen "sheep"plotxy ticks sheep]if plot-pen-exists? "wolves" [set-current-plot-pen "wolves"plotxy ticks wolves]end(3)仿真结果(4)实验总结在本次实验中我学习了简单的NetLogo建模方法,在过程中遇到了程序错误、无狼的曲线图等问题,通过检查与询问老师,最后了解了自己的问题(连接线错误、缺少指令等)与解决办法,最后成功做出了实验。
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范本

系统设计实验报告范本
实验名称:系统设计
实验目的:通过系统设计,学习和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
实验内容:
1.需求分析:明确系统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确定系统的输入输出。
2.概要设计:确定系统的主要模块和模块之间的关系,制定模块接口规范。
3.详细设计:对每个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包括数据结构、算法、接口设计等。
4.编码实现:根据设计文档进行编码实现,实现各个模块的功能。
5.测试验证: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等,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实验步骤:
1.需求分析:通过与用户沟通,了解系统的需求和功能,明确系统的输入输出。
2.概要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确定系统的主要模块和模块之间的关系,制定模块接口规范。
3.详细设计:对每个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包括数据结构、算法、接口设计等。
4.编码实现:根据设计文档进行编码实现,实现各个模块的功能。
5.测试验证: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等,确保
系统稳定可靠。
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了系统设计的流程和方法。
在实践中,我发现需求分析非常重要,只有明确了需求,才能进行有效的设计和开发。
同时,详细设计也非常关键,只有设计好了每个模块,才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让我深入了解了系统设计的流程和方法,提高了我对软件工程的认识和理解。
在今后的软件开发中,我将更加注重需求分析和详细设计,确保系统的稳定可靠。
系统工程实验报告--基于SPSS的聚类分析实验.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实验报告《系统工程》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实验名称:基于SPSS的聚类分析实验学号姓名: 20121986 罗静指导教师:蒋赛实验时间: 2014年4月25号实验一基于SPSS的聚类分析实验一、实验背景数据表示我国商业主要银行的10个综合竞争力指标,人均净利润、净利润率、资产回报率、核心资本充足率、人均费用额、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乘数、不良贷款比率、存款市场份额和贷款市场份额。
本实验是基于SPSS利用系统聚类法对这些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
二、实验步骤1.建立SAV格式的数据2.点击【分析】……【分类】……【系统聚类】,开始进行系统聚类分析。
3.将要分析的变量x1到x10移入变量的列表框中,将Y移入标注个案,用于标注每一个个案。
分群中点选个案,表示对样品进行聚类。
4.点击【统计量】,点选“单一方案”,结合实际分析,将银行分为3类较合适,所以在聚类数的方框中填写3,表示此次聚类把样品分为3类。
点击“继续”返回系统聚类分析对话框。
5.点击【绘制】,点选“树状图”,以形象地显示聚类的整个过程,点击“继续”返回系统聚类分析对话框。
6.点击【方法】,在转换值框中,下拉对话框,选择Z得分,表示数据标准化到Z分数,其余项保持系统默认状态,点击“继续”返回系统聚类分析对话框。
7.各选项设置完成后,点击确定进行系统聚类。
三、实验结果分析1. 聚类分析过程表在表3-1中,根据聚类系数的变化可以得到,第6步的聚类系数是8.1,第5步是6.764,它们相差1.336个单位,第7步和第6步相差3.32个单位,可见,从理论上来说,聚类过程结束于第7步是合理的,此时所有的数据被分为2类,可是当结合实际时,分类数太少,没有办法更好的反映银行之间的差异性,因此我们决定聚类数为3。
表3-12.树状图树状图3-1表示了整个聚类过程图3-1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表表3-2表示了此次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到聚类分析最终分为以下几类:第Ⅰ类: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
系统建模的仿真实验报告

系统建模的仿真实验报告系统建模的仿真实验报告引言在现代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系统建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对系统进行建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系统的运行原理、优化系统性能以及预测系统的行为。
仿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模拟系统的运行过程,可以得到系统的各种指标,从而评估系统的性能。
本报告将介绍一个系统建模的仿真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模型,模拟一个电梯系统的运行过程,并通过仿真实验来评估该电梯系统的性能。
电梯系统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设施,其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出行体验。
通过建立模型和仿真实验,我们可以优化电梯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策略,提高其性能。
二、建模过程1. 系统边界的确定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电梯系统的边界。
电梯系统通常包括电梯本身、楼层按钮、电梯控制器等组成部分。
在建模过程中,我们将关注电梯的运行过程和楼层按钮的使用情况。
2. 系统的状态和状态转换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电梯系统的状态和状态转换。
电梯系统的状态可以包括电梯的位置、运行方向、开关门状态等。
状态转换可以根据电梯的运行规则和楼层按钮的使用情况确定。
3. 系统参数的确定在建模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确定系统的参数。
电梯系统的参数可以包括电梯的运行速度、电梯的载重量、楼层按钮的响应时间等。
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到电梯系统的性能。
三、仿真实验设计基于建立的电梯系统模型,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仿真实验,以评估电梯系统的性能。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实验设计:1. 不同高峰期的电梯系统性能比较我们选择了不同高峰期的时间段,并模拟了电梯系统在这些时间段内的运行情况。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内电梯的等待时间、运行效率等指标,我们可以评估电梯系统在不同高峰期的性能差异。
2. 不同楼层按钮响应时间的影响我们模拟了不同楼层按钮响应时间的情况,并评估了电梯系统的性能。
通过比较不同响应时间下电梯的等待时间和运行效率,我们可以确定最佳的楼层按钮响应时间。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管理信息系统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深入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运行原理,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对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了以下软件和硬件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 102、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3、编程语言:Python4、开发工具:PyCharm三、实验内容1、系统分析对选定的企业或组织进行调研,了解其业务流程和信息需求。
绘制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分析系统的逻辑模型。
2、系统设计设计系统的功能模块和数据库结构。
制定系统的界面设计和用户操作流程。
3、系统实现使用选定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实现系统的功能模块。
连接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4、系统测试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性测试。
记录测试结果,分析并解决发现的问题。
四、实验步骤1、系统分析选定了一家小型电商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与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交流,以及对其业务文档的研究,了解了企业的采购、销售、库存管理等业务流程。
绘制了业务流程图,清晰地展示了各个业务环节的顺序和关系。
例如,采购流程从需求提出开始,经过供应商选择、采购订单生成、货物验收等环节,最终完成入库。
绘制了数据流程图,分析了数据的来源、流向和处理过程。
例如,销售数据从订单生成开始,经过订单处理、发货、收款等环节,最终形成销售报表。
2、系统设计根据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的分析结果,设计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等。
设计了数据库结构,包括商品表、供应商表、客户表、订单表、库存表等。
确定了表的字段、数据类型和约束条件,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制定了系统的界面设计和用户操作流程,力求界面简洁美观,操作方便快捷。
3、系统实现使用 Python 语言和 PyCharm 开发工具,按照设计的功能模块和数据库结构,逐步实现系统的功能。
操作系统上机实验报告

5.在主菜单里选择系统工具选择系统监视器来监视系统性能。
评语:
日期:年月日
实验五:vi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vi命令模式、文本编辑模式和最后行模式三种工作模式之间的转换方法。
2.掌握利用vi新建和保存文件;熟悉光标的移动,文本的插入与删除等操作。
3.掌握字符串替换;行的复制、移动、撤消和删除等操作。
2.打开f2文件并显示行号。
3.在f2文件的第一行后插入如下一行内容:“With the development of
4.将文本中所有的“eyeballs”用“eye-balls”替换。
5.把第二行移动到文件的最后,删除第一和第二行并恢复删除,并不保存
6.复制第二行,并添加到文件的最后,删除第二行,保存修改后退出vi。
实验内容:
1.利用vi新建文件f2,内容为:
How to Read Faster
When I was a schoolboy I must have read every comic book ever published. But as I got older, my eyeballs must have slowed down or something I mean, comic books started to pile up faster then I could read them!
14.重复上一步操作。
15.查看刚执行过的5个命令。
实验步骤:
1.先安装VMwareWorkstation。安装后,双击图标弹出界面,在界面上单击新建虚拟机,新建一个Linux的虚拟机,按界面提示一步一步完成操作。注意:(安装过程ISO镜像操作的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sk turtles with [sick?]
[ ask other turtles-here with [ not immune? ]
[ if (random-float 100) < infectiousness
[ get-sick ]感染其他变量通过同样的途径
免疫的变量不会得病
感染
询问变量带有[病毒?]
[询问这里其他变量带有[没有免疫?]
[如果(随机量-浮动100)小于被感染体
[感染病毒] ] ]
结束
;; Once the turtle has been sick long enough, it
;; either recovers (and becomes immune) or it dies.
set-current-plot-pen "sick"
plot count turtles with [sick?]
set-current-plot-pen "immune"
plot count turtles with [immune?]
set-current-plot-pen "healthy"
[
设置被感染的百分比(基础变量数目带有[感染病毒])/(基础变量数目)*100
设置免疫的百分比(基础变量数目带有[免疫的])/(基础变量数目)*100
]
结束
;;Turtle counting variables are advanced.
to get-older
ask turtles
[
set age age + 1
设置
清除所有
设置常量
设置变量
更新情节
更新全局变量
结束
;; We create a variable number of turtles of which 10 are infectious,
;; and distribute them randomly
to setup-turtles
set-default-shape turtles "person"
to recover
ask turtles with [sick?]
[ if (random sick-count) > (lifespan * (duration / 100)) ;; If the turtle has survived past the virus' duration, then
绘制变量数量带有[免疫?]
设置当前绘图笔“健康”
绘制变量数量带有[没有感染病毒?并且没有免疫力?]
设置当前绘图笔“总量”
绘制当前变量
结束
2)基本算法流程分析:
第一步:设置初始情节,一百五十人中有十人是感染病毒的。其余人群都是易被感染的。感染率为65%,回复几率为50%,二十周为一个时间段。
第二步:点击开始模拟。时间经过了两年半,感染率达到60.7%,免疫率是21.4%。
结束
to go
get-older
move
infect
recover
reproduce
update-global-variables
tick
update-plot
end
运行
变得更老
移动
感染
恢复健康
繁衍
更新全局变量
记号
更新情节
结束
to update-global-variables
if count turtles > 0
set sick? true
set immune? false
set color red
end
设置得病基础变量进程
设置感染病毒正确
设置免疫的错误
设置颜色红色
结束
to get-healthy ;; turtle procedure
set sick? false
set immune? false
set sick-count 0
]
end
基础计数变量是进化的
变得更老
询问基础变量
[
设置时间时间+1
如果感染病毒
[设置感染病毒人数(得病人数+1)]
当基础变量的寿命等同于生命长度(在这个模型中设置1500)
如果寿命大于生命长度
[死亡]
]
结束
;;Turtles move about at random.
to move
ask turtles
%immune ;; what % of the population is immune
lifespan ;; the average lifespan of a turtle
average-offspring ;; the average number of offspring a turtle could have
end
变成免疫变量进程
设置感染病毒错误
设置感染病毒人数0
设置免疫正确
设置颜色灰色
结束
to setup-constants
set lifespan 100
set carrying-capacity 750
set average-offspring 4
end
设置常量
设置生命长度100
设置运输能力750
设置平均后代4
and (random lifespan) < average-offspring
[ hatch 1
[ set age 1
lt 45 fd 1
get-healthy ] ] ]
end
如果变量比运输能力还要少
然后变量可以繁衍
繁衍能力由每个生命的后代的平均数量决定
在这个模型中是每个生命4个后代(例如.每一百周4个)
[ rt random 100
lt random 100
fd 1 ]
end
基础变量随意移动
移动
询问基础变量
[右边随机值100
左边随机值100
每次1步]
结束
;; If a turtle is sick, it infects other turtles on the same patch.
;; Immune turtles don't get sick.
;; reproduce at any given turn is 0.04 (if the population
;; is below carrying-capacity).
to reproduce
ask turtles with [not sick?]
[ if (count turtles) < carrying-capacity
因此,在任何假设的转换中每个变量繁衍的机会是0.04(如果人口是在运输能力之下)
繁衍
询问变量带有[没有感染病毒?]
[如果(变量数量)<运输能力
并且(生命长度随机值)<平均值-后代
[孵化1
[设置时间1
左边值45每次前进1步
设置健康] ] ]
结束
to update-plot
set-current-plot "Populations"
crt people
[ setxy random-xcor random-ycor
set age random lifespan
set sick-count 0
set immune? false
set size 1.5 ;; easier to see
get-healthy ]
ask n-of 10 turtles
[
set %infected (count turtles with [sick?]) / (count turtles) * 100
set %immune (count turtles with [immune?]) / (count turtles) * 100
]
end
更新全局变量
如果基础变量数量大于0
运输的能力曾经在世界上的变量的数量
]
;; The setup is divided into three subroutines
to setup
clear-all
setup-constants
setup-turtles
update-plot
update-global-variables
end
设置被分为三个子程序
plot count turtles with [not sick? and not immune?]
set-current-plot-pen "total"
plot count turtles
end
更新情节
设置当前绘图“人口”
设置当前绘图笔“感染病毒”
绘制变量数量带有[感染病毒?]
设置当前绘图笔“免疫”
[ ifelse ((random-float 100) < chance-recover) ;; either recover or die
[ become-immune ]
[ die ] ] ]
end
一旦变量已经感染足够长的时间,他要么恢复(并且变成免疫)或者他死亡
恢复
询问变量带有[病毒?]
[如果(感染病毒人数随机量)大于(生命长度*(持续的时间/100))
;; The probability of reproduction depends on average num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