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一课1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政治统编版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一框 悄悄变化的我

七年级下册政治统编版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一框 悄悄变化的我

第一框 悄悄变化的我
认新知·自主预习
第一目 悦纳生理变化 1.青春期是人一生中_身__体__发__育__的重要时期。 2.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身体_外__形__的变化; (2)内部_器__官__的完善; (3)性机能的_成__熟__。
3.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③这是我们成长过中正常的心理现象,所以可以置之不理
④我们要通过合理的方式调控各种矛盾心理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4.进入初中后,小刚对父母的意见有了强烈的抵触情绪,但又希望父母 能够对自己有更多的关心与呵护。这种矛盾心理让他感到很烦恼。你可以 告诉他( B ) A.不要着急,青春期烦恼随着年龄增长会自然消失 B.积极面对,采取恰当的方法调适好自己的矛盾心理 C.毫无保留地向朋友倾诉,是很好的方式 D.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少与外界交流
7.为什么要处理好青春期的心理矛盾? (1)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_契__机__; (2)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8.如何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青春期心理矛盾? (1)参加_集__体__活__动__,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 (2)通过_求__助__他__人__,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3)通过培养_兴__趣__爱__好__转移注意,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4)学习_自__我__调__节__,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基础练·必备知识
1.中学时代是中学生生理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此时的中学生在 身体形态和心理上均发生一系列“质”的变化,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C ) A.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是不正常的心理现象 B.我们要学会磨砺坚强意志,积极战胜挫折 C.我们要积极面对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问题 D.这是青春期常见的现象,不必理会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做自尊自信的人课件新人教版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做自尊自信的人课件新人教版

重自己的人格
自尊者豁达→自尊要适度
善于尊重他人→ 如何尊重他人
善于欣赏、接纳他人 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
第一课时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知识梳理
一、感受自尊的快乐 1.什么是自尊? 自尊即_自__我___尊__重_,指既不向别人____卑__躬__屈_,膝也不
允许别人______、歧_视_____。侮它辱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 态。
3.虚荣的表现:虚荣心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表 现为过于注重名利和他人的评价,过于“爱面子”, 盲目攀比、爱慕虚荣;等等。
4.为什么需要自尊? (1)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自尊是获得尊重的 前提。 (2)自尊是健康人格的基石,自尊是人的基本 心理需要。 (3)自尊激励我们奋发向上,使我们形成健康 人格。 (4)有了自尊,我们才能更好地立身社会。
真题演练
1.(2015广东)辽宁卫视真人秀节目《归来》 客观地反映了一些留守儿童因情感缺失,变得自卑、 霸道、暴力、花钱大手大脚、沉迷网络等生活现状。 你对这些留守儿童的正确建议是(B )
A.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坚决远离网络 B.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做自尊的人 C.培养自立和自负的品质,提高人格魅力 D.要做一个自爱的人,拒绝参加任何活动
就是对人有__礼__貌__,尊重他人的___劳___动,尊重他人的 ____人__。格
(2)尊重他人,要善于站在_对___方__的角度,感 同身受,推己及人。
(3)尊重他人,要善于__欣__赏__、___接__纳_他人, 由衷地欣赏和赞美别人的优点、长处,允许他人有超 越自己的地方。对别人与自己不同的地方,要能 __接___纳_,不____排__斥,不_____藐_。视
维护人格的表现:不图_虚___荣__,拒绝沾染 __不__良___习__气_,如说谎、逃避责任、假公济私、阳奉阴 违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情感表达 课件(共33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情感表达  课件(共33张PPT)
第一单元
峥嵘岁月 ——美术中的历史
学校 姓名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情感表达(二)
作品 赏析
任务二:了解创作过程
• 《转战陕北》 • 石鲁 1959年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纸本设色 • 238cm*216cm
任务二:了解创作过程
• 远景:浓淡相间的墨 色,营造出深远辽阔 的意境。
任务二:了解创作过程
任务二:了解创作过程
• 在构图上,呈现出李家山水中 典型的“丰碑式构图”和“门 板式构图”,又巧妙构成了 “两度半空间”。传统山水画 里,画面上下总会留出很大空 白;然而李可染偏偏截掉了峰峦 和坡脚,采用了不留余地的满 幅构图。这样,就迫使观众的 视线集中於山体,产生如同仰 望纪念碑一般的震撼感。此外, 可染先生还刻意减弱透视,强 化了平面感:画面主景的七八 层山几乎被压缩到同一个平面, 像门板一样垂直地堵在观众面 前。如此,通过丰碑式和门板 式构图,山体造型的视觉冲击 力被极大地强化,更凸显群山 之气势撼人。
任务二:了解创作过程
水墨搞
任务二:了解创作过程
• 构图确定后,正式开始放大。我看见他画了大量的山头 局部画稿,几乎每天晚上回到住处都还要不断地练笔, 反复塑造每个山头,经常画到深夜。直至画得非常纯熟 才正式在画幅上落笔。他画的虽然是历史画,但采用的 是“大写”手法。要写出意境来,不但要做到胸有成竹, 而且艺术表现亦要得心应手,才能达到理想效果。整幅 画完成后,我曾几次去看画,但毛主席形象一直定在那 里,迟迟不肯落笔。在这期间,他叫我替他借了一尊毛 主席半身石膏像和一块主席侧面浮雕像。(是张松鹤同 志创作的,很像)但他还不满足,又叫我找一件全身的 主席塑像,我跑了好几处都未找到。他说:“马改(朋 友常这样称呼我),你给我塑一件主席背着双手的小型 全身像。”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

1916.5
德军 - 英军
英国海军仍掌握着
制海权
一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
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
阶段
第一阶段 (1914年)
第二阶段 (1915—
1916年)
战役或重大事件
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日德兰海战
影响
德军速战速 决计划破产
战略主动权 转移到协约
国一方
第三阶段 (1917—
1918年)

驻英大使佩奇在同年10月11日致总统顾 问豪斯的信中即预见到,战后“差不多 所有欧洲国家都快要破产了。海上将不
的 “
再有德国。而十年以后,……整个世界

前途就将会落在我们手中,这是非常难
得的机会。”

美国在战争初期采取了怎样的政策?他这样做 ”
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两年半的“中立”使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独占 鳌头。美国工业总产值1914年为二百四十九亿 二千万美元,1919年为六百三十九亿七千一百 万美元,增长156.7%。在大战期间,美国百万 富翁增加了一万七千人。
战 役 1916.12
德军 - 法军
索姆 1916.6 德军
河战 -

役 1916.11 英法联军
德国计划失败,
德军使用飞机、飞艇、
法军站稳了脚跟, 毒气弹;
德军兵力、士气
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
开始衰落
一战。
未能决出胜负
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英军首次使用坦克; 也是一场巨大的消耗战。
海 战
日德 兰海 战
德国 英国、法国、俄国
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一、一战中欧洲的三条战线
英国
西

五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件第一单元第1课 仁者爱人(课件)--山东友谊出版社

五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件第一单元第1课 仁者爱人(课件)--山东友谊出版社

《礼记·哀公问》
—— 能安居乐业,就难免不怨 天尤人。怨天尤人,就不 能成就自身。”
学以致用
第1课 仁者爱人
1、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阿姨抱着小宝宝没有座位; 2、在放学路上,看到一位老奶奶不小心摔倒了; 3、某地发生灾情,那里的小朋友急切地需要救助。 同学们怎样做才会体现自己的仁爱之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年级)
第一单元 仁爱 1 仁者爱人
学习新课
第1课 仁者爱人
学习目标
1. 通过精读课文,知道孔子、孟子关于仁爱的观点。 2. 通过对“问人不问马”故事的分析,引导学生领会仁者爱人的 主要精神。 3. 在学习、生活中领悟仁爱的重要意义,培养仁爱的优秀美德。
经典诵读
第1课 仁者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 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 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经典诵读
第1课 仁者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 人。”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 “爱人。”
——《论语.颜渊》
尊敬他。上“仁者”?
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君子怀有仁爱之 心,能把对自己 对亲人的爱推广到天下人身上, 所以天下人都爱戴他,尊敬他。
晓事明理
第1课 仁者爱人
问人不问马
阅读故事并回答:孔子的仁爱之心是如何体现的?
孔子首先关心的是人的安危,而不是财产的损失,这正是仁 爱之心的体现。
经典诵读
第1课 仁者爱人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 孟子说:“君子之所以 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 不同于普通人,就是因为

第一单元第一课赏书法之韵+课件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1)

第一单元第一课赏书法之韵+课件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1)

走进经典
《王宾中丁.王往逐兕涂 朱卜骨刻辞》由牛的肩 胛骨制成。这片甲骨保 存完好,字迹清晰,上 面的文字书风雄劲、挺 拔爽利、笔力遒健,在 镌刻感之外,更有浓厚 的毛笔书法的意蕴,找 一找,这件甲骨珍品上 的文字你认识多少?它 们有什么特点?
王宾中丁.王往逐兕涂朱卜骨刻辞(正 面)商 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 中国国 家博物馆
● 任务四:选择喜爱的书法作品进行临摹,感受书法之美。
子弹库楚帛书(书法、摹本)战国 湖南省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 塞克勒美术馆(美国)
毛公鼎铭文(书法) 周 中国台北博物馆
峄山碑(书法) 秦 西安碑林博物馆
平复帖(书法) 晋 陆机 故宫博物院
伯远帖(书法)晋 王珣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汉简
第一单元: 书法篆刻
兰亭修褉图(中国画) 明 文徵明 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 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徵明与嘉靖二十一年(1542)创作了《兰亭修褉图》,该图描绘了1000多 年前王羲之、谢安等名士于东晋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三日举行的风雅集会。在这场雅集上, 众人坐在兰亭曲水边,饮酒作诗,畅谈胸中抱负。王羲之即兴写下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 《兰亭序》。今天的我们能通过怎样的方式追溯这场盛会并与古人对话呢?从《兰亭序》这件书 法作品中我们或许会找到答案。
联想迁移
●书院是中国古代的教育机构, 有讲学、研究、藏书等功能。 岳麓书院正门匾额和门联上 的文字在字形结构和点画上 有何特点?匾额和门联在中 国古典建筑设计中起到了怎 样的作用?
● 书法和篆刻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本单元,我们将了解中国书法中不同字体的风格 特征,学习印章的种类、篆刻的艺术特点及刻印方法等,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并 发展书法和篆刻艺术。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上课课件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上课课件

上课的画面
铜钟敲响了
两只小猴子躲在窗 外听小学生读书
大家一起认真地朗读课文
上课的画面
侧面衬托出小学生 上课时的专心。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
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
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
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
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拟人
这所小学“上课时”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和我们的学校作对比,填一填吧!
A. 招手
B. 使受到惊吓
声响等吸B 引
坪坝( )
A. 草坪
B. 平坦的场地
的小路
C. 用动作、 C. 弯弯曲曲
点拨: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通过查词典、询问老师等方式,
我们可以知道“招引”指“用动作、声响等吸引”,“坪 坝”指“平坦的场地”。
三 品读有新鲜感的句子, 并仿照例句的写法, 为图片配文。
1.用“√”选出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作者用有新鲜感的语句描写了 下课后小动物也赶来看热闹,突出了 下课后同学们的欢乐和自由自在 。
二、我是小判官。(对的画“√”,错的画“×”) 1.我知道课文第一段的第一句写了四个民族
的学生一起上学的情景。( × ) 2.我知道本文第三自然段写的是同学们课上
认真读书和课下尽情玩耍的场景。 ( √ ) 3.本文描写的这所学校特别的地方在于不同
来自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祖国的 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学 习生活,是那么欢乐祥和!我们也要像 大青树下的这所小学的小学生一样,友 爱团结!
听一听,唱一唱:歌曲《爱我中华》
结构梳理
大 上学路上:不同民族

青 树
来到学校:绚丽多彩
别 :
下 上课:学习认真 小动物听课 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在山的那边》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在山的那边》课件
原产于我国中部。性喜光, 耐寒、耐旱, 适应性强;繁殖用 播种、扦插、分株、压条均可。 紫藤枝叶茂密, 花大且香, 是棚架、门廊绿化的优良树种。 紫藤的花和种子可供食用;树皮纤维可织物;根和种子可杀 虫;果实入药, 治食物中毒, 驱除蛲虫。
检查项目 1.课本: 包书皮 2.红蓝钢笔或水笔 3.小纸片 4.小字本: 抄写《静夜思》 5.笔记本: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今天我学到了…” 2)复习《在山的那边》 ①朗读 2 遍,家长签字 ②字词注音、解释 ③课后第一题作业: 1、第二题(语文本) 2、第三题(笔记本) 3、预习《短文两篇》(笔记本)
【tips】本文由王教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
凝结而成。 使用手段, 使人认识模糊而做坏事; 吸引, 招引。
喧闹, 沸腾。 一眨眼之间。 检查预习 讨论品味词语: 痴想: 铁青着脸: 诱惑: 枯干: 童年的幻想
困难的艰巨性 成功的喜悦 理想破灭后的失望与痛苦 认读生字 整体感 知 探究词义 品味词语 小时侯,我常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3、要不怕困难,坚持奋斗,才能实现 人生理想。
从时间上说, 第一诗节写我童年的时候;第二诗节写我长大 以后。
从内容上说, 第一诗节写我想望和困惑;第二诗节写我长大 以后的拼搏和奋斗。
从象征意义上说, 第一诗节写的“山”和“海”就是现实中“山”和 “海”, 第二诗节中的”山“象征了困难, ”海“象征了信念。 研读赏析
1)标段序
2)字词: 注音,解释,造句 3)朗读: 签字
4)第一题 下课啦! 放飞理想展翅翱翔 紫藤萝瀑布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坚持改革开放(共19张PPT)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坚持改革开放(共19张PPT)
3.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 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4.改革开放确立的体制机制
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 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⑷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 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实现了中国人民从 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图片解读
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 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 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 些农民按下手印的不久,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 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 峻历史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 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小岗 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二、中国腾飞谱新篇
1.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⑶国际影响方面:
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从“引进来” 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 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 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二、中国腾飞谱新篇
2.改革开放的地位?
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 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学习目标
1.回顾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 2.结合我国经济腾飞的表现,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3.充分认识改革开放就是强国之路,自觉做改革开放的拥护 者和支持者。
知识点
• 1.改革开放的历史因素 • 2.党的基本路线 • 3.改革开放怎样促发展? • 4.改革开放的地位 • 5.中国腾飞谱新篇的表现 • 6.改革开放的意义 • 7.改革开放改 革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PPT课件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PPT课件

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学生开展国货产品社会实践活动
试一试:自己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行为?
议一议: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快乐,作为社会 的一员,我们能做些什么?
新课讲解
1
教材P6“运用你的经验”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金山区万名学生参加“金山情”主题 社会实践活动
大桥中学学生暑期走进无锡“爱粮节粮”教育 社会实践基地开展体验活动
暑期生活中,你是否有类似的经历? 与同学交流分享你的付出和收获。
关键点拨
社会生活的分类:广义、狭义
『提示』 广义指整个社会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 狭义指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的公共活动领域以外的社会日经历了很多“大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菜园除草、采摘蔬菜
在科技馆当志愿者
暑假里,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与同学分享。
『提示』
(1)因为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一个人 有着不同的身份。
(2)向从未见过的长辈介绍自己:我是××的儿子; 向爸爸的同事介绍自己:我是您的同事××的孩子;向同学的父母介绍自 己:我是您的孩子××的同学;向学校的校工介绍自己:我是学校××班级的 学生。
同学之间分组、分角色扮演不同的身份分别作自我介绍,感受一下不同 身份的不同社会关系!
『提示』 (1)到农村、社区、工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阅读 报纸、收看电视;上网查询;等等。
互 联 网 查 询
(2)感受到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感受到国家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 感受到自己能够学到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感受到自己需要提高与人 交往沟通的能力;等等。
便庄家农粮捷严用业票高时电机铁刻械器化的变化
『提示』 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立统一的关系。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共30张PPT)
锯下一块木头,将它加热变成炭,从中取出1克 借助放射性探测器再经过计算,就会确知这棵树究 竟是什么时候被砍倒的。
除放射性碳素断代还有古地磁断代、树木年轮 断代和铀系法断代等等。
学术动态:谁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考古学界一致公认的研究成果: 元谋人
巫山人 四川省巫山县 距今约201~204万年。发掘出一个人
右,曾经在猿人洞内生活过的“北京人” 就已经能够控制用火了。
用红色标签标示出发掘到的烧骨烧石
4、北京人是怎样生活的?
目标升华:
根据课 本片和 的居下 提中清面 示的晨图,山,洞北。京为人了伴生着存第,一他缕们阳明光确走分出工了。他中们青 请象北京你 ,壮们的人发 说年快用居工一挥 说手速木中、清天想的拿奔棍的 、晨!火跑击山 、,洞 、把着打北。开,,京为始 十 有人了伴追 几 的生着逐 个 用存第山 人 石,一林围 头他缕们中住 丢阳明的一 击光确走野头,分出兽肿肿了。骨骨他只鹿鹿们见,渐他有渐 (居失住去环了境抵、抗能力,成为这群北京人的猎物。留 人们在之洞间内关的妇女、老人和孩子们也没闲着,他们 系和成生群产结生伴的在洞周围采摘野果,并用保留下来 活状的况火等种)烤熟了来吃。

我们是如何推测元谋人大约距今 170万年前的呢? 考古发掘
化石
化石:
放射性碳素断代:科学发现,不论是一块化石、一 棵树,还是人体中的肝脏等等,都有碳-14原子。
假远如生古物生(物植物遗或体动、物)遗活物着,或碳遗-1迹4原埋子总藏保 在持一地定下的数或量岩。层中,因为年代久远,被 它周假围如有沉人积砍物倒了的一矿棵树物,质这所棵树渗会入不,断减经少过自 石身的化碳变-14得了。像石头一样,成为化石。
前额低平
眉骨突出
头部

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第一课 ppt课件

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第一课 ppt课件

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第一课
car
book
ruler erase crayon
bag
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第一课
Unit 1 My classroom.
Lesson 1
Part A Let’s talk.
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第一课
Good morning, Mr Jones.
Good morning, Amy.
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第一课
精品资料
Oh, we have a new classroom.
Look! That’s Mike’s picture!
It’s near the door.
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第一课
It’s near the window.
Where is it?
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第一课
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第一课
Let’s chant!
A for apple.
Really? Let’s go and see. (have a
look.) OK! Let’s go!

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第一课
Wow! It’s so big/nice/beautiful!
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第一课
Where is it?
Look, my picture.
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第一课
B for boy.
C for cat and D for dog.
E for egg and F for fish.
G for girl and H for hand.
I for ice-cream. J for jeep.
K for kite and L for love.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第一课《消息两则》课件(共3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第一课《消息两则》课件(共33张PPT)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自主学习 1、在课文中找出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从20日夜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地点: 1000余华里的战线 事情的起因: 人民解放军要横渡长江, 进而解放全中国 事情的经过:分三路大军横渡长江,23 日可全部渡 事情的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
导入新课 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 离。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 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 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 们品读与回味的。今天,并让我们来 共同研读二则来自于解放战争时期的 新闻佳作,让我们重温那段荡气回肠、 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吧。
学习目标
1、学习并领会与新闻相关的常识; 2、积累重点字词; 3、结合写作背景,全面领会两则新闻的 思想内容; 4、感悟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阶段的伟 大气势,分析评价战争的正义性与非 正义性; 5、领会新闻的写作特点。
读准字音
芜wú湖 摧cuī枯拉朽 纷纷溃kuì 退 突tū破 区域yù 殷yīn家汇 业已yǐ 荻dí 港 军无斗dòu志 风fēng平浪静 铜陵lí ng 即jí 已 督dū战 无锡xī

多音字
dāng 锐不可当
yào 重要


dàng 当真
yāo 要求
héng 横渡
xiù 星宿

宿
xiǔ 一宿
hèng 蛮横
sù 宿舍
yīn 殷切
sài 要塞

yǐn 殷其雷 塞
sè 阻塞
yān 殷红
sāi 瓶塞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 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人民 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的讲话稿 收在《毛泽东选集》(共五卷)里, 他的诗词收在《毛泽东诗词文集》里, 他撰写的新闻消息,收在《毛泽东新 闻工作文选》里。

湘美版(2024)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我们走在大路上》精品课件

湘美版(2024)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我们走在大路上》精品课件
浅分析《儿女情长》
作品构图中运用了哪些基本形?
3组形象在画面中呈三角形构图,图式结构的稳定暗示了家庭要素的缺一不可——健康的父母、孝顺的儿女、茁壮成长的下一代。三角形构图所体现出的温馨完满,才是画家心中家庭的理想模样。
从重心在哪里突出主题
1、最为突出的显然是母女,母女俩既要有生活的真实感,又要有瞬间的永恒感,既要贴近主题,又要有艺术美感。
何为动势呢?
飘动的白云 55.×76cm(石板画)1990 苏新平 中国美术馆藏
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苏新平石版画作品以写实风格为主,画面大多采用近景片段式构图,常出现人、马、土房子这些带有北方的孤寂和苍凉感的形象,这是故土留给苏新平的印象,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他对都市生活的不适应和内心的逃避回归。
方向方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式对于突出主题有什么作用
并以母亲的正面形象为重点,其余三人形态稍静,造型稳定。这样的安排既点出了“回家”的主题,也暗含分离的情绪,5个人物形象高低有别、错落有致,没有明显的主次区别,显示了家庭成员之间和谐平等的关系。
共同的动势
绘画中,动势是指艺术家通过线条、形状和色彩等元素传递出来的一种流动感和方向感。共同的动势不仅仅体现物体的运动,也可以体现出情感和意境,使画面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导入
我们走在大路上
湘美版上七年级第一单元第1课
我们走在路上
你会做什么
同学们,听完刚刚这段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呢?
《我们走在大路上》创作于1962年,发表于1963年春天。某天,李劫夫打开收音机,听到电台正在播放歌曲《小路》。李劫夫对他的夫人张洛表示建设社会主义不能走小路,人民应该走大路。1962年周恩来总理同中央部委领导来沈阳开会。晚会结束后,总理邀请时任辽宁省委文化工作部部长、作曲家安波和李劫夫一同到他的住处谈话。总理向他们讲述了当前国家的经济形势,总理表示大家要相信党和国家能够带领人民继续前进。谈话一直持续到后半夜两点多,李劫夫对此触动非常大,于是他按总理讲话的精神进行创作,要把总理说的‘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用到歌里,歌名《我们走在大路上》也就定了下来。

1大青树下的小学课件(共23张PPT)

1大青树下的小学课件(共23张PPT)

3、这里的学生文明有礼,乐观自信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 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 扬的国旗敬礼。
这是一群乐观的,文明有礼的,爱校爱国的学生。到处展现他 们的团结和谐,自信自豪的积极情感。
4、这里的民风古朴,非常有边疆的民族特色。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 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 摇晃……
古老的铜钟,凤尾竹都是极具民族特色的标志物,再次加深了 我们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印象
练一练,学以致用
这所学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提示:只要找到与自己学校不同的地方,能说明理由都对,但是集中在第一自 然段排比句和第三自然段安静的理解上。
示例(这所学校学生来处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 穿着不同,却在一起上课,一起读书,一起跳舞,一起 游戏,而且这儿的山林里的朋友都可以到学校听讲……
大家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把生字词画出来,同时小声跟着老师读
大青树下的小学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 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 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 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 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 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表明学校的学生多,而且都是来自不同的民族。
2、这里的学生非常幸福快乐。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 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 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
这句话说明学生在学校过得非常开心,快乐。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小鸟,松鼠,山狸当成了会看热闹的人突 出了边疆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欢快,活泼的气氛。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草原》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草原》PPT
我们虽然回家了,可我们的心却留在了草原。 这真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课后第三题)
这篇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了草原 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作者要表达什 么情感?
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颂扬之情
结构梳理
风光美
草 原
人情美
天空:明朗 空气:清鲜 平地:一碧千里 小丘:翠色欲流
识字方法 换偏旁: 江—虹
字理识字: 裳
形声字。衣表意,其古文字形体像 一件衣服,表示和衣服有关;尚表声, 有崇尚义,反映出古时人们崇尚服饰。 本义指下身的衣服。后泛指衣服。
shang

易写错
不要少写“点、横”
衣裳


不要少写一“点”。
苦涩 羞涩
我要去草原
识字游戏
襟衣绿彩境鞭马飘裳毯虹界子蹄带舞
翠绿的颜色 好像就要流淌出 来一样,形容绿 到了极致。
“翠”是“绿” 的意思。为什么不用 “绿”色欲流?
“翠”比一般的绿更鲜 亮,更有光泽,绿得更 丰富、更饱满,绿得好 像都快要流淌下来。
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 这不是很矛盾吗?
不矛盾,反 而形象地显现了 草原景物的逼真 情态。
“翠色欲流,轻 轻流入云际”, 分别描写了两种 不同的视觉形象。
汽车引擎的发动声打破了草原的寂静,我们就 要分别了,我对大家说:“谢谢你们今天的热情款 待。欢迎你们到我们那儿做客,再见了,朋友们!” 一位长老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说:“我们一定会 去的。再见,亲爱的朋友,美丽的大草原永远欢迎 你们!”大家上了车,他们骑着马与我们同行。走 了许久,他们才停下。我们回过头,只见他们挥着 手,直到我们远去……
放。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 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4/5
第一课时
重要的一跳
2
学习目标
从小学到初中会给我们带来新感觉、 新体验,别人对中学生也有新的看法和 要求。
初中生活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我们 会遇到各种困难,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 心和勇气。
3
从小学到初中,是我们每一位同学 人生旅途中的一次重要跳跃。
崭新的起点
新的学习生活 新的校园 新的老师 新的同学 新的集体
14
(一)面对新的问题和困难,我们 应怎样迎接新的挑战呢?
1、摆脱依赖,自主学习。
2、提高学习效率。 课前预习,上课专心 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3、科学安排时间。对学习 时间做合理的规划,制定切 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15
(二)寻找开启自己学习之门的钥匙
1、找出自己学习的智力高峰期
16
2、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1.教学方法 小学是直观、形象教学 中学逻辑思维,抽象思维
2.课业负担 小学负担轻 中学科目多课业重 3.上课时间 小学时间短比较松懈 中学时间长、紧凑 4.上课内容 小学传授知识
中学运用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 9
2. 别人对我们的新的看法、新的要求
读一读楚奕同学的日记, 想一想:
成为中学生后, 你觉,请你来帮助我
请大家把自己在学 习上的苦恼讲出来,让 我们大家一起来互相帮 助他/她。
13
问题和困难
我的锦囊妙计
1.老师管得少了,很多事 树立自立意识,学会自己 情自己做主,自己操心。 管理自己,对自己负责。
2.学习科目多了,学习负 根据各学科特点,分清主
担重了。
次,制订好学习计划。
变学习方法 D.让同学为自己制订学习时间,凡事依靠同
3.我小学成绩一直名列前 调整心态,树立信心,敢
芧,但现在同学的学习都 于拼搏,迎接挑战。把竞
很厉害。
争压力变为学习动力。
4.学校离家远多了。
与离自己家较近的同学 结伴走,或在学校住宿。
5.学过的知识容易忘记。 及时复习所学的内容。
6.上语文课想着数学作业,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安排 结果科科都没好好完成。时间,专心做好每件事。
第二,要放弃消极暗示。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否 定自己的学习能力,就暗示自己在这个科目上没有学 习的能力。
第三,保持积极的情绪体验。可以经常性地暗示 自己:“我今天的心情很好,一定能能学好,一定能 解答许多难题等等。”
18
(三)初一新生怎样尽快适应初中生活?
1.要拥有一颗平常心,认识到困难、压力的 存在是正常的。
4
一、感觉很不同
1.新感觉、新体验 我是中学生了!这个新的身份,一 定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小学阶段从未有过 的新感觉、新体验。
说一说: 有哪些不一样的感觉?
5
升入初中,我们从小学时的大哥哥、大 姐姐,转变为中学的小弟弟、小妹妹。面对新 增的学科、陌生的老师,以及和小学迥然不同 的初中生活,我们往往觉得既新鲜又紧张。学 习的科目多了,学习的内容加深了,学习的范 围扩大了,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不同了,这些 都要求我们要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积 极地适应这一变化。
2.注意转变学习观念,积极适应中学老师的 教学方法,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抓好学习的三个主要环节——预习、听课、 复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要不断总结,分析经验和教训。 5.从小事做起,落实好行为规范。
19
有的同学也许会问,用什么方法学习最合 适呢?这需要自己的探索。最重要的是自己 认为用这种方法学习轻松、有趣,并且能达 到满意的效果。你不妨试试不同的方法。
6
活动一: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请你找出小学和中学学习方面的不同
比较内容
小学
初中
科目 知识量
难度
老师讲课 的风格 作业量
比起小学你认为初中学习的特点是:
7
老师的教学方 式改变了。
学习科目多,知 识面开阔了。
8
学习环境 课堂教学
小学生活与中学生活相比有了哪些新变化?
校园 整洁、环境优美 老师 多 同学 多 教室 多媒体教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2
2.小祥进入初中以后,虽然学习仍然 像在小学时那么努力、认真,但学习成绩 却远远不如小学时的好,为此,他应该
(C) A.有选择地学习自己喜欢的科目,不喜欢的
就干脆放弃 B.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不从事其他任
何活动 C.合理安排时间,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改
10
别人对我们的新的看法、新的要求有哪些?
楚奕日记三则 9月1日 “哟!中学生了!”
意思是说我长大了 9月8日 再三叮嘱 (大人眼中的小孩)
“楚奕是中学生了,真是不一样。” 孩子眼中的大人
9月16日“楚奕不要忘了你是中学生了!” 要求高了,行为习惯不能像小孩了
11
二、你准备好了吗?
新的变化带来新的问题和新的困 难,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新的 挑战!
合作学习?
独自学习?
阅读学习? 听他人讲解?
自己动手
17
3、克服过分紧张和焦虑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包含有:健全的个性、能与人 融洽相处、生活上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以及学习上发挥 高效率。要克服过分紧张和焦虑,调整好心理状态, 做到下面几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不要把目标定得过高。对于不切实际的期 望要有客观的分析。善于认识自我,对自己的状态及 能力心中要有数。
20
1.从小学升到初中,这是我们每一位同学人生旅途中的 一次重要的跳跃。
2.从这个新起点开始,我们将迎来全新的学习生活:新 的校园、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集体……
3.我是中学生了,这个新的身份给我们带来许多小学阶 段从来没有的新感觉、新体验……
4.成为中学生了,别人对我们有了新看法和要求:(1) 用中学生的眼光来看待我。(2)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幼稚, 要有责任感了。(3)还用中学生的要求来要求我。
5.初中生活是一种全新的生活,在这种全新的生活中, 我们一定会有许多新问题、新困难。我们要试着用各种方法 来解决它。过来人的智慧对我们来说也是不可忽视的。
21
1.升入初中后,同学们都想尽快适应新的学习 环境,对于下列同学的做法,你认为可行的是
( D)
①小芳同学主动与任课老师交流,寻求老师的指导 与帮助 ②小林同学感到自己学习非常吃力,经常 向同学和父母发牢骚 ③小金同学积极主动地去帮 助老师和同学,受到老师的表扬 ④王红同学及时 改进学习方法,尽快适应了新课程的特点与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