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不能替代华法林
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合用出血的原因
![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合用出血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e684370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0.png)
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合用出血的原因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合用出血的原因,这可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你知道吗,有时候我们吃了阿司匹林,然后再吃华法林,就会突然出现一些奇怪的症状,比如说牙龈出血、鼻孔流血等等。
这是因为阿司匹林和华法林都有抗凝血的作用,它们可以让我们的身体不再那么容易出血。
但是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就会产生一种叫做“相互作用”的现象,导致我们的血液变得更加稀薄,从而增加了出血的风险。
为什么阿司匹林和华法林会产生这种相互作用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它们都是抗凝血药物。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它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和凝集。
而华法林则是一种口服抗凝剂,它可以通过抑制维生素K的
合成来减缓血液凝固的速度。
虽然它们的作用机制不同,但是它们都可以降低血液的凝固能力,从而导致出血的风险增加。
如果我们需要同时使用阿司匹林和华法林怎么办呢?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遵循一些注意事项了。
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按照医嘱用药。
在用药期间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特别是注意出血的症状。
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了牙龈出血、鼻孔流血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告诉医生。
在用药期间要避免剧烈运动、饮酒等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的行为。
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合用出血的原因是由于它们都有抗凝血的作用。
虽然这两种药物可以有效地治疗一些疾病,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希望大家都能够健康地使用药物,远离病痛的困扰!。
华法林、阿司匹林
![华法林、阿司匹林](https://img.taocdn.com/s3/m/113edd6dddccda38376baf2e.png)
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或食物:·阿司匹林(所属分类为:非甾体抗炎药)·华法林(所属分类为:抗凝血药)严重级药物联用可能对患者造成一定的损害,联用前应评估对患者的风险,必要时应采别:取一定的措施。
详细描述:【结果】非甾体抗炎药与抗凝血药合用,出血(尤其是胃肠道出血)的风险增加。
对于蛛网膜下腔阻滞或硬膜外麻醉的患者,合用奥沙普秦、丁苯羟酸、双水杨酯、萘普生、尼美舒利、依托度酸、异丙安替比林与低分子肝素,可增加蛛网膜下腔血肿或硬膜外血肿的危险性。
依托度酸与依替贝肽合用,还可能发生内脏出血、体表出血。
氯诺昔康与华法林合用,能显著升高华法林的血浆浓度。
羟布宗与双香豆素类抗凝药合用,也可使后者的血药浓度升高;保泰松与吲哚布芬合用,也可使吲哚布芬的游离浓度升高。
长期使用华法林治疗稳定的患者,应用依托考昔每日120mg,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约增高13%。
另外,有实验指出,氯诺昔康与醋硝香豆素合用时,未观察到醋硝香豆素的药动学或抗凝活性出现有临床意义的改变。
【机制】非甾体抗炎药可干扰血小板功能及引起胃肠粘膜损害。
其中水杨酸类、保泰松、羟基保泰松、羟布宗、甲芬那酸、普拉洛芬及诺洛芬钙还可与苯茚二酮、双香豆素、华法林、双香豆乙酯竞争血浆蛋白结合,使后者在血中游离型增加;同样,阿西美辛与口服抗凝药、溶栓药及肝素合用,也可竞争血浆蛋白结合,使后者的游离浓度增加。
另外,保泰松类还可抑制口服抗凝药的代谢,水杨酸盐类还可抑制华法林的代谢。
对乙酰氨基酚与醋硝香豆素、华法林合用,可降低后者的代谢,还可能干扰凝血因子的形成;此外,长期使用丙帕他莫会产生华法林样效应,也可能减少凝血因子的合成。
【处理】合用时,应加强凝血参数及症状的监测,必要时调整剂量。
【讨论】很多非甾体抗炎药能在血浆蛋白结合位点置换抗凝血药。
有些能轻微升高抗凝血药的血浆浓度。
但凝血酶原时间没有持续或可预见的延长。
一项开放、随机、交叉研究,健康受试者接受替诺昔康20mg/天,连续2周,发现华法林的药动学没有改变。
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获益与风险
![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获益与风险](https://img.taocdn.com/s3/m/c0554076168884868762d659.png)
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获益与风险1897年,德国药剂师费利克斯•霍夫曼化学合成了一种性质稳定的化合物乙酰水杨酸,标志着阿司匹林的诞生。
现在,阿司匹林已经是抗血小板治疗的一线用药。
本文从循证医学角度,阐明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地位,以及其带来的风险,提示临床医生进一步合理使用阿司匹林。
1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在心血管病高危患者中,阿司匹林长期治疗能够使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约1/4,其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降低1/3,非致死性脑卒中的危险降低1/4,严重心血管事件病死率降低1/6,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正在得到重视[1]。
1.1 阿司匹林对健康人群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1989年进行的美国男性医师健康研究(PHS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试验对象包括22 071例健康男性医生,其中11037例给予325 mg小剂量阿司匹林隔日口服(阿司匹林治疗组),11034例服用安慰剂(对照组),平均随访时间60.2个月,结果显示,阿司匹林治疗组心肌梗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降低总心肌梗死危险达44%。
Patrono等[2]报道,阿司匹林使每年预测心血管事件危险<1%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死亡的风险降低26%,使每年预测心血管事件危险1%~3%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死亡的风险降低20%,使每年预测心血管事件危险≥3%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死亡的风险降低35%。
2002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对于阿司匹林用于一级预防作出了具体的指导建议:阿司匹林应考虑应用于10年心血管事件危险≥10%的健康男性和女性[3]。
1.2 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患者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18 790例高血压患者参与的HOT试验结果显示[4],阿司匹林使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15%,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亚组分析显示,肌酐增高亚组(>115 μmol/L)和基线血压较高(收缩压≥180 mm Hg,或舒张压≥107 mm Hg)的亚组获益更加明显,同时致命性出血和颅内出血均无明显增加。
高龄房颤治疗,华法林优于阿司匹林
![高龄房颤治疗,华法林优于阿司匹林](https://img.taocdn.com/s3/m/cca57261af1ffc4ffe47aca2.png)
维普资讯
…
…
s H
困 园 圈 圈
高龄房颤治疗 ,
华 法林优 于 阿 司 匹林
心房 颤动 . 称房 颤 . 一种 最常 见 的心 简 是 年龄 8 岁 。 1 或许 9 0多名 患者 的临床 实验 并 0
律 失常 。 患者 的心 房失 去正 常 收缩 的节律 . 而 出现震 颤 。 使心 脏 的泵血 功 能受 到影 响 。 这 更
风险。
在 应用 华 法林 的时候 。医生 需 要经 常 检
查 I R。I R是 一个凝 血 指标 . N N 它衡 量 血液 形
成 血栓 的能力 为 了有 效 预防 中风 而 不会 增 加 出血 的危 险 .医生需 要 将 I R控 制 在 2 3 N — 之 间 在 英 国 临床 治 疗 当 中 的 标准 治疗 因为 很多 临床 实验 证 明华 法林 可 以帮助 患者 降低 中风 的几 率 。但 对 于 7 5岁 以上 的患 者 , 医生
们有 另外 一个 顾 虑 。 那就 是严 重 出血 因为华 法林 属 于抗凝 药 . 使血 液凝 固的能 力下 降 . 它 在预 防血 栓形 成 的 同时也 就 增加 了出血 的风
比之 下 .服用 阿 司 匹林 的患 者 中有 4 4例 中
可导 致脑 栓塞 . 就 是 中风 。 因此 . 颤 是一 也 房
临床医疗教学资料之八十三:75 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
![临床医疗教学资料之八十三:75 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fca1612471fe910ef02df875.png)
其他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Ⅰ:西洛他唑多作为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的替代药物应用,
75 岁以上高龄患者中推荐应用剂量为 50 ~100 mg 每日 2 次(西洛他唑(Cilostazol)选择性地抑制磷酸二酯酶Ⅲ 活性,使血小板及平滑肌细胞内环磷酸腺苷浓度增加,发挥 抗血小板和舒张血管作用)。
Ⅱ:下肢动脉病引发间歇性跛行的 75 岁以上高龄患者, 推荐使用西洛他唑 50 ~100 mg 每日 2 次,可减轻症状、 增加步行距离。
(3)直接 FXa(Xa 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是高选择性直接抑制因子 Xa 的口服抗凝药。通过直接抑制因子 Xa 可以中断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 途径,抑制凝血酶的产生和血栓形成。 Ⅰ:直接 FXa 抑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可用于 75 岁以上患者心房颤动、深静脉血栓的抗凝治疗,应用前需进行血栓事件 和出血事件量化评分,评估风险获益比。
随着年龄增长,心房颤动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亚
洲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高于非亚洲人群。抗 凝治疗可能增加患者出血风险,因此在患者治疗前 和治疗过程中必须对出血风险进行评估,对于高龄 患者更应谨慎处理。目前有多种方法评估出血风险。 其中 HASBLED 评分系统最简单可靠,也是目前指 南普遍推荐的评分方法。0~2 分为低出血风险患 者,≥ 3 分提示出血高风险。评分包括以下因素 (各 1 分)
随着年龄增长,高龄患者的凝血因子水平(如纤维 蛋白原、凝血因子Ⅶ、凝血因子Ⅷ等)均有显著升 高,易形成血栓。此外,由于血管病理改变,其出
血风险增加。而高龄患者的肝肾功能衰退,也可导
致药物半衰期延长、蓄积增加。这些都使得高龄患 者的抗栓治疗成为临床工作中的重要难题。
1. 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1)阿司匹林(Aspirin)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合用可降低房颤病人的心血管意外风险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合用可降低房颤病人的心血管意外风险](https://img.taocdn.com/s3/m/ec287b8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e.png)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合用可降低房颤病人的心血管意外风险佚名
【期刊名称】《药学进展》
【年(卷),期】2009(33)6
【摘要】在心律失常中,房颤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且易导致心血管意外的发生。
目前在临床用药指导方案中,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被推荐用于降低房颤
病人的心血管意外发生率,但有些病人不能耐受华法林,且使用阿司匹林替代的效果并不理想。
在这种情况下,需找出更妥善的用药方案。
【总页数】2页(P287-28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3
【相关文献】
1.普伐他汀与阿司匹林合用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危险 [J], 王建国;刘桂英
2.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合并eGFR降低病人的药物敏感性分析 [J],
王茂林;祖磊;石世强
3.利伐沙班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住
院时间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影响分析 [J], 苏恩奇
4.氯吡格雷可降低ASC病人心血管事件 [J],
5.氯吡格雷、依贝沙坦预防房颤患者血管事件的试验(ACTIVE W)中氯吡格雷联合
阿司匹林与单用口服抗凝药治疗房颤的比较: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J], 吴晓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新型抗凝药可以代替华法林
![最新型抗凝药可以代替华法林](https://img.taocdn.com/s3/m/0f43416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8.png)
最新型抗凝药可以代替华法林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心房颤动的发病率正在逐渐上升,而房颤是引起脑卒中最常见的因素,抗凝治疗是预防和减少脑卒中的有效手段,目前常用的抗凝药有维生素K拮抗剂和新型口服抗凝剂,维生素K拮抗剂应用时间较长,人们对它比较熟悉,代表药物华法林,在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治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新型抗凝剂因为进入我国的时间较短,价格昂贵,从而限制了它的使用。
亚洲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服用华法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占31.9% ,抗血小板治疗占比25.8% ,新型抗凝药占25.5% ,而39.3%的患者未经过任何抗凝治疗,说明亚洲房颤患者服用抗凝剂的比例低,新型抗凝药的使用率低于华法林和阿司匹林。
改变抗凝剂应用观念—部分人对使用抗凝剂谈虎色变〃,源于华法林,有人把它比作〃灭鼠药-敌鼠钠盐",说一旦出血就会致命,事实上我们有可靠的监测手段,完全可以避免出血的发生,随着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广泛应用,出血的发生已经很少了。
心房颤动患者容易发生血栓,而抗凝剂预防血栓的同时又有出血的风险,如何评估这两者之间的利弊?有没有可遵循的法则?2012年、2014年及2019年AHA心房颤动管理指南都推荐CHA2DS2・VASc评分:内容包括年龄65-74岁、女性、患有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血管性疾病者分数为1分;年龄》75岁、既往患过脑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者分数为2分,该评分作为是否抗凝的标准被广泛应用,如果分数大于2分, 则应该口服抗凝药;1分需要权衡出血的风险、患者的意愿而决定是否抗凝,再根据疾病,经济条件,就医的方便程度等选择不同的抗凝药。
出血推荐HAS-BLED评分,内容包括:年龄>65岁1分、高血压1 分、肝肾功能异常各占1分、脑卒中1分、出血1分、国际标准化比值不稳定1分、滥用药物或酒精各占1分;1 ~2分之间,评估出血与血栓风险, 谨慎观察;大于3分者慎用抗凝。
华法林vs阿司匹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华法林可使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降低64%,全因死亡率降低26%,研究显示华法林可明显降低非瓣膜性房颤卒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长期口服华法林的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抗血栓治疗专家共识》的解读
![《长期口服华法林的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抗血栓治疗专家共识》的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c5cf1452e3f5727a5e96271.png)
20 0 6年 房颤治疗指 南 发表 2年 来 , 些 相关 研 一 究 相 继 发表 。最 近 , 自欧 洲 、 国 和亚 太 地 区的 来 美 l 0位专 家对近 年 来 发表 的 相关 研 究进 行 了 系统 回
顾 , 共 同提 } 并 n了专 家 共 识 ,0 8年 全 文 发 表 于 20 A n l o dcn n as f Meii e杂志 上 , 现将 其 主要 内容 作 一介
之一 , 慢性房颤 患者 面 临的一 个 重要 临 床 问题 是血
栓栓 塞性并发症 。血栓栓 塞性并发症 是严重 影响患
该专 家共识汇 总 了 1 2项相关 研究 , 2项多 中 除
心注册研 究 ( R C G A E和 C U A E) R S D 的后 续 分析 外 ,
多数 为小样本 的单 中心 回顾 性研究 。这些研究 都进
D I 1 . 9 9 ji n 1 0 -4 0 2 0 . 10 0 O :0 3 6 /.s . 0 75 1 . 0 9 0 . 1 s
作 者 单 位 :0 0 2天 津 医科 大 学 第 - N 院 一 i 科 , 津 心 脏 病 30 5 tl  ̄f 天 ,
学 研 究所
通讯作者: 广平 , 李 电子 信 箱 :_p 0 @ yho (I l g  ̄00 ao.3/ , 与 I R值 超过治 疗 范 围 且 N
无关 , 出血的相关 因素包括 年龄 、 既往 胃肠道疾病 病
史、 创伤 或术前应 用 了其 他抗 栓 药物 如肝 素 或血 小
板糖蛋 白 Ⅱb 1a /1 受体拈 抗 剂 。仅 3项研 究 报道 了 I
绍
专家共 识 的具体 治疗方 案选择如下 :
房颤,该用阿司匹林还是华法林
![房颤,该用阿司匹林还是华法林](https://img.taocdn.com/s3/m/7ab5155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6a.png)
心脑血管病防治《家庭医药》转来读者的一封来信,读者在信上说,自己患房颤多年,一直服用阿司匹林;一朋友也患有房颤,却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华法林。
阿司匹林、华法林,这两种药物的抗凝作用到底孰优孰劣?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了解一下房颤的相关知识——○2045年,我国房颤人数将达4300万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2004年我国30~85岁居民中房颤患病率为0.77%,其中8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达30%以上;预计到2045年,中国房颤人数将达4300万。
○抗凝能防血栓,降低房颤死亡率房颤之所以会导致死亡、残疾,主要就是因为形成血栓。
而脑卒中(又称中风)则是血栓形成后最为常见的表现。
调查发现,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年发生率(约5%),是非房颤患者的2~7倍。
而研究进一步证实,卒中风险较高的患者,若是合理应用抗凝药物,可显著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
○抗凝现状不容乐观尽管如此,抗凝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据了解,我国房颤患者抗凝率仅2%,而在这2%的人中,选择房颤,该用阿司匹林还是华法林□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心血管内科副教授 方玉强的抗凝方法还不完全正确。
华法林还是阿司匹林,评分说了算目前,我国房颤抗凝常用的是口服华法林或阿司匹林,特殊患者如冠心病支架术后可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的方法进行抗凝。
从阿司匹林和华法林自身的成分作用来看,阿司匹林的作用是抑制血小板聚集,优点是可阻止血栓形成,缺点是有引起出血的可能;华法林的作用是抑制凝血因子合成,优点是起效后作用和维持时间较长,缺点也是容易引起出血。
预防中风的新思路□ 王翰蔚多用左手 日本医学家经调查分析认为,因脑血管破裂出血而发生中风者,与在日常生活中过多使用右手有直接关系。
大脑所支配的肢体是交叉的,即左脑支配右半侧身体,右脑支配左半侧身体。
平时人们习惯用右手,会使大脑左半球神经的功能和血管的弹性不断得到锻炼和加强,微血管不易发生破裂出血。
左手使用少,大脑右半球神经的功能和弹性就得不到锻炼和加强,使得在血压增高和血管变硬变脆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微血管破裂出血。
阿司匹林与华法林的区别
![阿司匹林与华法林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28b2e398a6c30c2258019e43.png)
阿司匹林与华法林的区别
患者,男,65岁,诊断为冠心病、房颤。
为了预防血栓事件,本患者应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还是应口服华法林片?
阿司匹林与华法林的区别
1、阿司匹林属抗血小板药
阿司匹林主要通过与血小板膜上的COX-1酶不可逆的结合,抑制TXA2的合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TXA2是血小板聚集的诱导剂和缩血管物质。
血小板不能合成新的COX-1酶。
因此,阿司匹林的作用持续于血小板生命全程(7-10日)。
阿司匹林达到最大抗血小板作用所需的剂量为50-320mg/日。
动脉血栓多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有关。
斑块破裂后,血小板黏附在破裂处;黏附后血小板活化释放TXA2、ADP等使血小板聚集,并和纤维蛋白交联最终导致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药物,主要用于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如慢性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缺血性脑卒中等。
2、华法林属于抗凝药
华法林主要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Ⅱ、VII、IX、X 的合成发挥抗凝作用。
华法林对已经活化的凝血因子Ⅱ、Ⅶ、Ⅸ、X 无作用。
凝血因子Ⅱ的半衰期60~72 h,凝血因子Ⅶ、Ⅸ、X的半衰期为6~24 h,因此华法林需2-7日才达到最大药效。
静脉血栓多与血流缓慢及血液的高凝状态有关。
华法林属于抗凝
药,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如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
房颤患者心房内的血流与静脉血流相似。
房颤发作时,血液滞留在心房内,容易形成血栓。
如果心房中的血栓脱落,会随着血液进入全身动脉,可能引起脑血管栓塞或外周动脉栓塞。
作为抗凝药,华法林可有效预防和治疗房颤患者的脑卒中。
老年医学(医学高级):老年其他常见疾病及相关问题真题及答案二
![老年医学(医学高级):老年其他常见疾病及相关问题真题及答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bf5bf15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a.png)
老年医学(医学高级):老年其他常见疾病及相关问题真题及答案二1、多选患者女,86岁,因“搬重物后腰痛1d”来诊。
自服镇痛药无缓解。
平素除体质较弱外,无明确慢性疾病,亦不常服药,有简单料理家务的能力。
查体:身高1(江南博哥)56cm,体重52kg,腰椎压痛,活动受限。
初步诊断为()(提示腰椎X线片:L5压缩性骨折。
)A.椎间盘突出B.L5压缩性骨折C.绝经后骨质疏松D.老年骨质疏松E.严重骨质疏松F.腰肌劳损正确答案:B, E2、多选关于老年人应用华法林长期抗凝治疗,叙述错误的有()A.永久性心房颤动,只有年龄大于75岁者需接受抗凝治疗B.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二级预防不能耐受阿司匹林者可换用华法林替代C.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在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期间,若须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只加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其中1种即可,避免3种药物合用D.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或血栓栓塞病史者应给予华法林长期抗凝治疗E.对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老年患者,若合并有癌症,推荐无限期治疗或直到癌症治愈正确答案:A, B, C3、单选患者男,62岁,因“饮酒后突发右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2h”来诊。
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
查体:T36.5℃,P86次/min,R24次/min,BP130/90mmHg;体形肥胖,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双肺未发现异常,HR110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全腹压痛,以右上腹明显,有反跳痛。
为防止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术前、术中、术后最重要的药物是()A.美托洛尔B.替米沙坦C.氨氯地平D.辛伐他汀E.单硝酸异山梨酯F.曲美他嗪正确答案:A4、多选患者男,85岁,因“左下肢水肿1周”来诊。
既往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控制满意。
查体;BP14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HR55次/min,律不齐,可闻及期前收缩2~3次/min;左下肢高度水肿,颜色红。
双下肢血管B型超声:左下肢可见深静脉血栓形成。
药物配伍禁忌表
![药物配伍禁忌表](https://img.taocdn.com/s3/m/5255f503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1.png)
药物配伍禁忌表药物配伍禁忌表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工具,医生和药师需熟练掌握药物配伍禁忌,以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和药物交互作用。
下面是一份药物配伍禁忌表,供医生和药师参考。
1. 阿司匹林和华法林禁忌原因:阿司匹林可以引起血小板功能抑制,而华法林则是一种抗凝血剂。
两者同时使用会引起严重的出血风险。
2. 奥美拉唑和克拉霉素禁忌原因:奥美拉唑可以降低胃酸分泌,从而影响克拉霉素的吸收。
两者同时使用会导致克拉霉素的疗效降低。
3. 暴露和多巴胺禁忌原因:暴露是一种α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血压。
多巴胺是一种强力的血管扩张剂,可以导致血压降低。
两者同时使用会导致严重的低血压。
4. 萘普生和甲磺酸酚妥拉明禁忌原因:萘普生是一种麻醉剂,可以引起呼吸抑制。
甲磺酸酚妥拉明是一种强力的去麻醉剂,可以逆转麻醉剂的作用。
两者同时使用会导致呼吸困难和窒息。
5. 尼可地尔和酮康唑禁忌原因:尼可地尔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可以降低心率和血压。
酮康唑是一种抗真菌药物,可以引起心律失常。
两者同时使用会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
6. 异丙肾上腺素和普拉克索禁忌原因:异丙肾上腺素是一种强力的血管收缩剂,可以提高血压。
普拉克索是一种降压药,可以降低血压。
两者同时使用会导致血压升高或下降。
7. 酒石酸美托洛尔和多巴胺禁忌原因:酒石酸美托洛尔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心率和血压。
多巴胺是一种强力的血管扩张剂,可以提高心率和血压。
两者同时使用会导致心率和血压不稳定。
8. 庚戌氨酸和甲基多巴禁忌原因:庚戌氨酸是一种抗抑郁药物,可以降低肝脏代谢甲基多巴的能力。
甲基多巴是一种治疗帕金森氏症的药物。
两者同时使用会导致甲基多巴的毒性加重。
9. 左西替利多和氯丙嗪禁忌原因:左西替利多是一种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引起锥体外系反应。
氯丙嗪是一种抗组胺药物,可以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和抗胆碱药效。
两者同时使用会导致严重的锥体外系反应和抗胆碱药效。
总之,药物配伍禁忌是临床医学中至关重要的实践知识。
影响华法林抗凝效果的食物与药物清单
![影响华法林抗凝效果的食物与药物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3ab1861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9d.png)
影响华法林抗凝效果的食物与药物清单...前段时间,有位服用华法林的老糖友换了一个品牌的华法林,查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升高到4点几,我们协商确定紧急处理措施后,他提出让我给他一份影响华法林的作用效果的药物和食物清单。
之后又遇到一位长期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在感冒发烧应用一些对症及抗感染药物后出现INR升高到6点几,也问我影响华法林作用的药物。
查阅相关资料,整理了给到他们,同时分享给需要的网友。
华法林是什么药物?华法林是一种维生素K 拮抗剂,适用于深静脉血栓以及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和具有脑卒中高危因素的非瓣膜房颤患者,是一个既便宜又有效的抗凝药。
哪些食物对华法林的作用有影响?富含维生素K 的食物有酸奶酪、猪肝、蛋黄、稞麦、豆类、胡萝卜、西红柿、红花油、大豆油、鱼肝油、海藻类、西兰花、青椒、大蒜、生姜、花菜、绿叶蔬菜(菠菜、油菜、紫花苜蓿、生菜、包心菜)、蕃茄、马铃薯及梨、苹果、桃、桔子等。
其中,每100 克蔬菜中维生素K 含量为:菠菜380 毫克,深绿叶生菜315 毫克,包心菜145 毫克。
能增强华法林药效的食物有鱼油、葡萄柚、芒果、木瓜等。
如何应对食物的影响?维持稳定摄入为宜。
在维持饮食相对平衡的前提下,注意各种食物的稳定摄入较为重要,毕竟蔬菜、水果可以提供其他营养成分,对整个机体的健康是必要的。
哪些药物令INR增加,抗凝作用增加?他汀类药物、吉非替尼、胺碘酮、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奎宁、利尿酸、甲磺丁脲、甲硝唑、别嘌呤醇、红霉素、氯霉素、某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头孢菌素、苯碘达隆、西咪替丁、氯丁贝酯、右旋甲状腺素、胰高糖素、磺胶药、丙磺舒、甲氰米胍、乙醇、醋氨酚、水杨酸、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氯丙嗪、苯海拉明、奎尼丁、甲状腺素、苯乙双胍、安妥明、塞来昔布多种中药也可对华法林的抗凝作用产生影响,尤其是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如当归、丹参、三七、红花、银杏制剂、黄连、黄柏、益母草、甘草、郁金、肉桂、参芎注射液等心功能衰竭或原发性肝脏疾病均可减少维生素K 合成,降低华法林的代谢率,华法林的用量应减少。
服用华法林,您需要知道的5个问题
![服用华法林,您需要知道的5个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7cf669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3.png)
用药之道用药服用华法林,您需要知道的5个问题□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管药师 寇 威华法林(苄丙酮香豆素,Warfarin)是一种口服抗凝药,它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活化,抑制新的血栓形成,限制血栓的扩大和延展,抑制在陈旧性血栓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血栓。
同时,华法林还能抑制血栓脱落和栓塞的发生,有利于已经形成的血栓的清除。
华法林具有作用时间长、服用方便、副作用相对小、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房颤、脑卒中再发、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疾病的长期抗凝治疗和预防,在口服抗凝治疗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华法林应用广泛,患者最好对下面5个问题有所了解,以便更好地使用华法林。
1.为什么要进行华法林抗凝治疗?华法林具有抗凝作用,常被用来防止人体内血栓的形成。
血栓可在静脉、动脉、心室或心脏瓣膜中形成,造成血管堵塞,切断向身体某部分的供血。
来自静脉的血栓可流经心脏后停留于肺部,造成肺动脉栓塞,而来自心脏或动脉的血栓停留在大脑中,可导致中风。
目前常见的需要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情况有: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PE)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心房颤动(房颤)血栓栓塞的预防、瓣膜病、人工瓣膜置换术和心腔内血栓形成等。
2.怎么服用华法林?每天只能服用1次,最好在晚上同一时间服药,饭前饭后均可。
为了方便监测,需记录每次服用华法林的时间和剂量。
忘记服药之后4小时内可当时补上,超过4小时请勿补服,第二天继续正常用药,不能因为忘记服药而在第2天加倍用药。
不能随便停服抗凝药物,如要更换其他规格或厂家的药品,需及时跟医生联系调整剂量。
3.为什么需要抽血化验?口服华法林必须根据国际化比值(INR)调整华法林的剂量,以达到合适的抗凝水平。
华法林最佳的抗凝强度为INR 2.0~3.0,此时出血和血栓栓塞的危险均最低。
高出血风险患者也可使INR维持在1.8~2.5。
需特别说明的是,机械瓣置换患者如果为单纯主动脉瓣置换,INR应该保持在1.8~2.2;如果是单纯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加二尖瓣同期置换,INR应该保持在2.0~2.5;若是三尖瓣机械瓣置换,INR应该保持在2.5~3.0。
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合用出血的原因
![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合用出血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f6cd917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b.png)
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合用出血的原因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合用出血的原因,这个问题可真是让人头疼啊!你知道吗,这两兄弟可是出了名的“矛盾体”,一起使用的话,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这两位“神仙”的故事,让大家明白为什么他们合用会让人出血。
我们来说说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处方药,大家都很熟悉吧。
它的作用可大了,可以缓解疼痛、退烧、抗炎,还可以预防血栓形成。
但是,阿司匹林有个小小的缺点,就是它会让你的血液变稀薄。
这是因为阿司匹林里面的水杨酸会抑制一种叫做血小板聚集因子的物质,从而让血液不容易凝结。
所以,如果你受伤了,用阿司匹林敷一下,血就不容易止住了。
接下来,我们说说华法林。
华法林也是一种药物,但是它可比阿司匹林复杂多了。
华法林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血液的凝固能力,让它不容易凝结。
这样一来,就可以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但是,华法林也有个大问题,就是它容易让人出血。
这是因为华法林会抑制另一种叫做凝血因子的物质,从而导致血液变得过于稀薄。
所以,如果你同时用了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就会出现出血的情况。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把阿司匹林和华法林放在一起呢?这是因为有时候,我们需要同时预防血栓形成和止血。
这时候,医生就会考虑让患者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和华法林。
这样一来,阿司匹林可以预防血栓形成,华法林可以防止血栓脱落引发心脏病发作。
但是,这两兄弟一起使用的话,就会出现“两败俱伤”的局面。
因为阿司匹林会让血液变稀薄,而华法林会让血液变得更稀薄。
所以,当这两兄弟一起出现的时候,就会出现大量的出血情况。
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其实,只要我们在使用这两种药物的时候注意一些细节就可以了。
我们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来使用药物,不要自己随便加减剂量。
我们要定期去医院检查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看看药物对我们的身体有没有造成不良影响。
我们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有出血或者瘀斑等情况,要及时告诉医生。
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合用出血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两兄弟一起会让血液变得更加稀薄。
华法林您用对了吗
![华法林您用对了吗](https://img.taocdn.com/s3/m/dd77fa2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e.png)
华法林您用对了吗作者:梁景南来源:《家庭医学》2023年第20期华法林是一种抗凝血药,有对抗维生素K的作用,通过抑制机体凝血因子的合成而发挥抗凝血作用,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
就诊时,若医生认为需要启动抗凝药物治疗。
华法林可能就“荣耀登场”了。
包括肺栓塞患者防止致死性栓塞事件,房颤患者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预防血栓再次形成,创伤后或手术后患者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等等。
如果拒绝使用华法林,血管内就可能会形成一些血凝块,若血凝块脱落下来随着血液流人肺和脑部,就会引起严重的肺栓塞和脑梗死。
由于华法林治疗安全范围比较窄,剂量过低则抗凝效果不佳,过高则引起出血事件。
因此,使用华法林期间须严密监测国际标准比值(INR)。
根据病情不同,INR目标值不同。
通常为2.0~3.0,开始服药的前几周或剂量调整时每一周监测一次,根据INR值调整华法林剂量。
INR达到目标值后,如果连续两次监测在治疗的目标范围内,则可以每月监测一次,之后坚持监测。
每一次监测INR,应详细登记具体时间和INR值,便于主诊医生根据INR值调整华法林剂量。
华法林每天只需要服用一次,切记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段服药,否则会影响药物的疗效。
如果漏服且漏服时间已经超过12小时,则不要再补服药物,下一次用药应重新按您平时的时间规律用药。
切记不要一次使用双倍剂量。
使用华法林的患者发生出血事件的概率较高。
当出现鼻腔出血、刷牙时出血、月经量明显增多或有异常的阴道出血、棕色小便或红黑色大便、不明原因皮肤出血点、呕血等情况,应及时停用华法林,立即就医。
为避免出血事件的发生,在服用华法林前应将您的病史告诉医生,特别是患有消化道溃疡、月经周期异常或近期有手术者。
另外,严格按照医生建议剂量用药,不可自行停用或调整剂量。
当您需要进行有创检查或治疗,如组织活检、拔牙等,请告诉您的主诊医生,您正在服用华法林。
平时避免进行容易受伤的活动或体育活动,注意避免外伤。
华法林临床合理使用问题
![华法林临床合理使用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7a8fa0e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e.png)
自我监测仪测定凝血激酶介导的凝血时间并通过微处理器转化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当量,用凝血酶原时间(PT)或INR表示。
02
研究自我监测可靠性和准确性的两个小型实验结果令人鼓舞。
Beyth和Landefeld将新接受治疗的325名老年人随机分为根据静脉血调整剂量的内科医生传统治疗,和根据自我监测调整剂量的研究中心治疗,6个月后传统治疗组出血率为12%,自我监测组为5.7%。
03
2001年美国心胸内科医生协会(ACCP) 对降低高INR的建议
INR <5时,临床上无明显出血,不需要快速逆转INR,可将华法林减量或停服一次,并从小剂量开始应用,直至INR达到目标范围;
PART ONE
急诊手术和拔牙时需要快速降低INR,可口服维生素K1(2~5mg), INR将在24小时内降低;
调整剂量时需重新监测。由于饮食、药物、酒精、顺应性差等因素影响,华法林剂量-反应有时会出现很大波动。
华法林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取决于是否将INR维持在目标范围内。INR高于目标上限时出血危险性急剧增加,INR低于2.0时栓塞危险性增加。
PART ONE
01
自我监测自我管理
自我监测仪:一滴末梢或者静脉全血,几分钟内就可以测试完毕,直接读出凝血酶原时间(PT)/INR值,甚至可以象血糖仪一样在家里应用。
高INR治疗策略
INR和出血危险性密切相关。当INR>4时出血危险性增加,>5时危险性急剧增加。 以下三种方法可降低INR: 停用华法林治疗 使用维生素K1 输注新鲜血浆和凝血酶原浓缩物 目前尚无比较这些措施和临床终点的随机实验,主要根据临床选择治疗方法。
停用华法林INR可在几天后降到正常。静脉、皮下或口服维生素K1, INR将在24小时内降到正常。
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合用出血的原因
![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合用出血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6831309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e.png)
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合用出血的原因1. 阿司匹林和华法林的基本认识1.1 阿司匹林的背景大家都知道,阿司匹林这玩意儿可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历史悠久得像个老爷爷,早在19世纪就被人们拿来当止痛药和抗炎药。
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抑制血小板聚集,简而言之,就是帮我们的血液更顺畅地流动,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不过,虽然它对心脏好,但有时候也可能在“走错地方”,造成小麻烦,比如出血。
1.2 华法林的背景再说说华法林,这家伙可不是省油的灯,基本上是个“血液调控师”。
它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血液过于凝固,避免血栓的形成,尤其是对于那些心脏病、高血压的患者来说,华法林就像是个守护神。
然而,和阿司匹林一样,华法林也有它的坏脾气,合用的时候可能会引发一些小“事故”。
2. 阿司匹林与华法林的联手效应2.1 双剑合璧,风险倍增你可能会想,既然阿司匹林和华法林都在做血液的“调理工作”,那一起用是不是效果更好呢?可是,这就像一对好兄弟,虽然都是为了做好事,但一旦意见不合,结果就可能闹出笑话。
阿司匹林让血小板乖乖听话,而华法林则把血液稀释得不那么粘稠。
两者联手,虽然是为了让血流更畅通,但很容易就把“出血”的风险也抬高了不少。
2.2 出血的多种可能说到出血,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
它可能表现在皮肤上,像是青紫淤血,或者更严重一点,可能内脏也会遭殃。
想象一下,平时喝酒不小心摔了一跤,结果却青了一大块,那就得小心了,毕竟这时候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可能在暗中“合作”,造成小血管出问题。
尤其是如果你的饮食或其他药物也在调节血液,那可就得格外留神了,真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3. 应对策略与建议3.1 监测是关键既然合用阿司匹林和华法林会有这么多隐患,那我们就得提前做好准备啦!首先,定期监测血液指标是很有必要的,医生会给你安排一些检查,确保血液的凝固状态在安全范围内。
你可得记住,出门在外,别让自己“贪嘴”,多吃一些能帮助凝血的食物,比如绿色蔬菜、坚果之类的,毕竟饮食调理也是一门大学问。
抗栓治疗 兼顾亚洲人种差异
![抗栓治疗 兼顾亚洲人种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16e04d29a32d7375a41780e4.png)
抗栓治疗兼顾亚洲人种差异在心血管领域,指导患者进行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一直是医生们最头痛的事情,药用多了会出血,放弃用药则疾病风险令人难以安心;现有的推荐药量大多是根据欧美人群研究结果制定的,亚洲人种与他们的明显差异该如何考量;还有纷繁复杂的个体差异等。
为在这一片混沌中尽量作出合理的临床决策,本文作者整理了近期针对亚洲人群进行的研究得到的最新临床证据。
因噎废食亚洲放弃治疗更普遍在西方国家,具有抗栓治疗适应症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普遍接受抗栓治疗,而在亚洲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抗栓治疗明显不足。
日本的一项小样本注册研究显示,年龄>85岁的房颤患者仅有36%进行了抗栓治疗,年龄75~84岁的房颤患者抗栓治疗率也仅为61%。
中国2004年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仅2.7%的房颤患者在进行口服抗凝药治疗,即便现在,具有适应症的房颤患者华法林应用率亦不高于10%。
治疗不足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与欧美人群相比,亚洲人群房颤患病率相对较低;其二是有证据显示亚洲人群抗栓过程中出血风险可能更高,如亚洲人与高加索人相比,华法林相关颅内出血风险分别为1.75/100人年和0.34/100人年。
然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同为房颤患者,亚洲人群卒中风险为欧美人群的~6倍。
可见,就房颤而言,我们的患者少、用药风险高,但不用药风险更高。
与此类似的是,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亚洲抗血小板药物应用不足的问题也更为突出,其主要原因同样是担心出血风险。
与欧美人群相比,亚洲人幽门螺杆菌感染更为常见。
因而,用药后两组人群胃肠道溃疡的风险具有显著差异。
对此,减小阿司匹林的用药剂量是可选的方案之一,已有证据显示小剂量阿司匹林可降低胃肠道出血风险。
阿司匹林75mg/天同300mg/天相比,可降低40%出血风险;同150mg/天相比,可降低30%出血风险。
然而,亚洲人群最佳阿司匹林用量尚需进一步研究。
应对房颤低强度抗凝更为安全对亚洲非瓣膜病房颤患者,阿司匹林是否可以替代华法林、低强度抗凝是否更为合理一直存在争议。
防治血栓,该选华法林还是阿司匹林
![防治血栓,该选华法林还是阿司匹林](https://img.taocdn.com/s3/m/3cf96f9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5.png)
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阿司匹林和华法林都是经常听闻甚或要经常用到的药物。
二者均是抗血栓药物,但作用机制不一样。
那么,同样是预防血栓,什么情况下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什么情况下需要服用华法林呢?阿司匹林和华法林能不能互相替换?两种药能不能一起吃呢?本期专家评药,我们聚焦这两种抗血栓药物——人体血管是生命的通道,人体血管系统是由动脉和静脉连接而成的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
全身血管单根排列全长约15万公里,可以绕赤道4圈。
全身血液24小时的循环总里程约为26.4万公里,比长江、黄河长度相加的总和还要长20多倍。
正常血液具有凝血及抗凝血两个相互拮抗系统,两个系统维持动态平衡,使血液始终保持流动的液体状态,循环往复,长流不息。
通过流动,它将人体所需的脂肪、蛋白质、糖和氧气等营养物质源源不断地传送到体内的各个组织器官。
但是,一旦因某种原因破坏了这种平衡(例如:某些营养物质过剩时就会在血管内发生淤积),使凝血系统作用增强,血液会凝固成“血栓”,在血管内筑上一道“河坝”,使血管“河道”“梗阻”,从而形成血栓。
人体凝血系统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存在于血浆中的凝血因子,现在发现的凝血因子有十几种。
凝血因子被启动后,就会连着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即通常所说的“凝血瀑布”。
其结果使得溶解状态的纤维蛋白原变成不溶解的纤维蛋白,凝血块就这样产生了。
从血栓相关疾病的角度来看,这种凝血异常造成的血栓多见于静脉系统和心脏心房。
另一个系统是与血小板有关。
正常状态下,血小板一直在血液中循环,不会聚集。
但由于某些因素导致血管损伤,比如手指被划了一个口子,使得人体组织被暴露在血液中,血小板就会被活化,于是血小板开始聚集,再加上红细胞等其他因素的参与,血栓就形成了。
血小板聚集造成的血栓,多发生于动脉系统。
防治血栓,该选华法林还是阿司匹林指导专家: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 田 颖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来江涛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 周联生整 理:杨春霞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离不开对血栓的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司匹林不能替代华法林
药品文章排行榜
2014-08-17《生命时报》
我要评论(0)
核心提示:有患者认为阿司匹林、华法林都为抗凝药物,阿司匹林就能代替华法林的作用。
其实,华法林和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不同。
患者李先生问:我今年75岁,患房颤12年了,有卒中病史,没有糖尿病和高血压,请问可以长期坚持服用阿司匹林而不服用华法林吗?这两种药作用有什么不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魏娟娟答:房颤患者是否需要服用华法林,最好请临床医生仔细评估患者的血栓风险。
此患者年龄较大、患病时间长,为血栓风险高危患者,需要长期口服华法林以预防卒中。
很多患者闻华法林色变,担忧服后需要长期监测凝血功能,而且与华法林有相互作用的药物、食物较多。
据统计,我国房颤患者中规范使用华法林治疗并达标者不足10%。
但是房颤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血栓栓塞,其致死率、致残率以及复发率都非常高,因此需要规范华法林的治疗。
有患者认为阿司匹林、华法林都为抗凝药物,阿司匹林就能代替华法林的作用。
其实,华法林和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不同。
华法林为抗凝药,阿司匹林为抗血小板药,作用于机体不同的血液凝集系统。
有些疾病的血栓是由于血流速度减慢而形成的,这种凝血异常造成的血栓多见于静脉系统和心房,最典型的就是房颤和静脉血栓,这时候需要使用华法林。
而有些疾病的血栓是以血小板聚集为主,多发生于动脉系统,典型的就是冠心病,这时候就需要使用阿司匹林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因此,不能擅自用阿司匹林代替华法林,建议根据医生的指导选药。
华法林治疗房颤好于阿司匹林?
全网发布:2012-11-04 18:14 发表者:王新华1652人已访问
由于在房颤预防脑中风的治疗中,华法林的疗效很不错,远远超过阿司匹林,从上世纪80年代到如今,华法林在房颤预防脑中风方面的临床研究相当之多,全部取得了阳性结果,不像阿司匹林,结果有阴有阳,
大家有分歧。
目前大家的共识是,华法林使房颤病人中风的相对危险降低68%,远远超过阿司匹林的20%左右,如此显著的疗效,目前指南推荐对于中风危险程度为高度的病人。
应该毫不犹豫使用华法林,是绝对适应症,而中度危险的病人,建议使用华法林或者阿司匹林,华法林仍然是首选,阿司匹林仅仅在低危人群中被列为首选。
归纳一句话,就是房颤中风可能性越大的病人就越应该使用华法林,获得的益处也越大。
但是专家提醒到:万事万物均有利有弊,华法林的长处同样也是它的软肋,为什么华法林能够如此显著的降低缺血性脑中风呢,那是因为它使人体的血液变得非常不容易凝固,例如一个正常的人出血后几分钟就会凝固,那么服用了它,可能十几分钟都凝固不了,这就使得房颤病人的心房中不容易形成血栓,自然脑中风就明显减少。
但是同时这样就导致了出血风险就明显增高了,小的,体表的出血那还没什么,例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下出血等,没什么影响,局部处理一下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身体深部的出血那就麻烦了,最常见的就是胃出血,肠出血,最危险的呢,就是脑出血,那可能是致命的。
那么服用华法林要注意些什么?
首先房颤患者要告诉医生,自己是否有出血的高危因素,如果你有以下这些情况,请记得告诉医生,例如以前有出血病史,例如胃出血,肠出血,脑出血,大咯血等这样的情况,第二就是有没有胃肠道疾病,例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第三就是有没有肝功能,肾功能损害,例如以前是否有过乙型肝炎等等的情况。
这些对于医生的治疗方案选择很重要。
如果医生认为你可以考虑服用华法林,已经开始服用了,那就要配合医生定期抽血检查,不要有对抗和厌烦情绪,
还有就是食物的影响,一般来说,如果你的饮食习惯没有大的改变,那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主要是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的影响,如果短时间服用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例如胡萝卜等,那就可能导致华法林抗凝作用下降,需要临时短时间加大剂量。
分享到
发表于:2012-11-04 17:03
我要与王新华大夫通电话我要咨询王新华大夫
姚新太冠县粱堂医院2010-03-11 11:10投诉
建议:正常心律起源于窦房结,频率60次~100次/min(成人),比较规则。
窦房结冲动经正常房室传导系统顺序激动心房和心室,传导时间恒定(成人0.12~1.21秒);冲动经束支及其分支以及浦肯野纤维到达心室肌的传导时间也恒定(<0.10秒)。
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
“心律紊乱”或“心律不齐”等词的含义偏重于表示节律的失常,心律失常既包括节律又包括频率的异常,更为确切和恰当。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一种很常见的心律失常,仅次于早搏而居第二位,房颤是心肌丧失了正常有规律的舒缩活动,而代之以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的蠕动,致使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有效收缩,房颤持
续三周以上为持续性房颤。
房颤按时间划分,房颤分为急性房颤和慢性房颤,慢性房颤又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房颤是增加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房颤可以是阵发性的,也就是可以自行终止,如果发作后不能自行终止,但可以经治疗后终止,那就是持续性房颤,如果经治疗后也不能终止,就属于永久性房颤。
[2]
有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