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认知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合集下载

1例COPD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会诊

1例COPD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会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简称慢阻肺(COPD)
现病史
患者自诉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少量白色 粘液、不易咳出),偶伴胸闷、气短夜间尤著,有头晕、黑 曚、心悸、纳差、乏力,就诊于当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后 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给予抗感染、吸氧、利 尿等对症治疗。
10月29日受凉后患者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加重,伴胸闷气 短、胸前区及后背部疼痛,呈压榨样,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 钟不等,活动后或情绪激动时症状加重,休息可稍缓解,于 11月2日就诊于我院急救中心,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 、吸氧等对症治疗,11月3日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科就 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简称慢阻肺(COPD)
个人史
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久居新疆喀什,文盲,离 退休人员,无疫区、疫情、 疫水接触史,否认吸烟、 饮酒史。
一般为白色黏液 或浆液性泡沫痰, 偶可带血丝,清 晨排痰较多。
喘息和胸闷
其他

慢性咳嗽
气短或呼吸困难
咳痰
慢性阻性肺疾病 的主要症状,早 期在劳力时出现, 后逐渐加重,以 致在日常生活甚 至休息时也感到 气短。
部分患者特别是 重度患者或急性 加重时出现的。
疲乏、消瘦、焦 虑等常在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病情 严重时出现,但 并非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的典型表 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简称慢阻肺(COPD)
1.稳定期治疗 可采用非药物治疗:戒烟,运动或肺康复训练, 接种流感疫苗与肺炎疫苗。
3.心理调适 良好的心情将有利于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加治 疗的顺从性,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 将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5.长期家庭氧疗 如有呼吸衰竭建议长期低流量吸氧,每天超过 15小时。

2型糖尿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2型糖尿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其特点为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1]。

糖尿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进而导致全身多系统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患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

随着病程的发展可引起多系统损伤,导致眼、肾脏、神经系统,心脏等组织及器官的慢性病变。

本文就糖尿病对COPD 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入住本院呼吸内科的COPD 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COPD 合并糖尿病组(观察组)和单纯COPD 组(对照组),COPD 合并糖尿病组26例,男22例,女4例,平均年龄65±10岁,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单纯COPD 组27例,男21例,女6例,平均年龄(66±9)岁。

1.2方法1.2.1疾病诊断标准(1)COPD :病史、体检及胸片、心电图、肺功能检查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2002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与急性加重期各项指标[2]。

(2)糖尿病:依据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3]:糖尿病症状和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大于或等于11.1mmol/L (200mg/dL ),或空腹血浆葡萄糖(FPG )大于或等于7.0mmol/L (126mg/dL ),或OGTT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h 血糖水平大于或等于11.1mmol/L (200mg/dL )。

1.2.2排除标准(1)伴有不稳定型冠心病以及既往有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病史者;(2)存在肝肾功能失代偿;(3)既往确诊为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

1.2.3血气分析所有病例在呼吸室内空气、静息状态下使用罗氏公司compact Ⅲ型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血气指标,记录PaO 2及PaCO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58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Vol.10 No.24 December202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进展谢小月△ 张 敏▲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呼吸内科,广东广州 510220[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常呈进行性发展,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病程的发展可引起多系统损伤。

T2DM 是COPD 重要且常见的共患病,有研究发现其可以影响COPD 的进展和预后,也有研究认为COPD 是T2DM 形成和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本文评估了T2DM 和COPD 之间的流行病学关联,分析潜在的病理机制联系以及两者合并的临床特点。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型糖尿病;系统性炎症;氧化应激;高血糖[中图分类号] R5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0)24-58-04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ronic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XIE Xiaoyue ZHANG Min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Guangzhou Red Cross Hospital of Medical College of Ji'nan University,Guangdong,Guangzhou 510220,China[Abstract] Th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is a common respiratory disease in clinic, characterized by persistent respiratory symptoms and airflow limitation. COPD is a progressive disease that can be prevented and treate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is a common metabolic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chronic hyperglycaemia, which can cause multi-system injuries with the course of the disease. T2DM is a common comorbidity of COPD. T2DM has been well documented to influence the progress and prognosis of COPD. Some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COPD is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T2DM. In this review, the epidemiological association between T2DM and COPD was evaluated, and the underlying pathomechanical association and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their combination were analyzed as well.[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Systemic inflammation; Oxidative stress; Hyperglycemia△暨南大学医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在读▲通讯作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COPD 合并T2DM 可影响疾病的进展和预后,这方面也逐渐受到临床重视。

病历讨论分析总结范文

病历讨论分析总结范文

一、病例背景患者,男性,60岁,主诉:反复咳嗽、咳痰5年,加重1个月。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糖尿病病史5年。

患者于5年前出现咳嗽、咳痰,以夜间为甚,伴有乏力、体重减轻。

近1个月症状加重,咳嗽、咳痰增多,伴有发热、胸痛。

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肺炎,给予抗感染治疗,症状有所缓解。

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我院。

二、病历分析1. 病史采集患者主诉咳嗽、咳痰5年,加重1个月,伴有发热、胸痛。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和糖尿病病史。

这提示患者可能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糖尿病并发症。

2. 体检患者体温38.5℃,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

这进一步支持了肺炎的诊断。

3.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

胸部X光片:双肺纹理增粗,肺纹理模糊,肺气肿表现。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

4. 诊断根据病史、体征和辅助检查,诊断为:(1)肺炎;(2)COPD;(3)糖尿病并发症。

三、讨论1. 肺炎的诊断依据患者有咳嗽、咳痰病史,发热、胸痛,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胸部X光片显示双肺纹理增粗、模糊,肺气肿表现,符合肺炎的诊断。

2. COPD的诊断依据患者有长期咳嗽、咳痰病史,双肺呼吸音粗,胸部X光片显示肺气肿表现,符合COPD的诊断。

3. 糖尿病并发症的诊断依据患者有糖尿病病史,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糖尿病并发症。

四、治疗方案1. 抗感染治疗:给予头孢曲松钠抗感染治疗。

2. 糖尿病治疗:调整降糖药物,控制血糖。

3. 呼吸支持治疗:吸氧治疗,改善呼吸功能。

4. 对症治疗:给予解热、镇痛、止咳等对症治疗。

五、总结本病例为一例肺炎、COPD和糖尿病并发症患者。

通过病历讨论,明确了诊断,制定了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否需要呼吸系统疾病与糖尿病的关系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否需要呼吸系统疾病与糖尿病的关系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否需要呼吸系统疾病与糖尿病的关系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活力不足或缺乏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它不仅仅会影响到糖代谢,还可能对全身的各个系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包括呼吸系统。

在诊断糖尿病时,是否需要考虑呼吸系统疾病与糖尿病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呼吸系统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确实存在。

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更容易发生呼吸系统相关的疾病。

一方面,糖尿病会增加呼吸系统感染的风险,包括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感染。

另一方面,呼吸系统疾病又可能给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增加风险。

这种相互影响使得呼吸系统与糖尿病的关系变得密不可分。

首先,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上呼吸系统感染。

这是因为糖尿病可以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使得患者更易受到感染的侵袭。

同时,高血糖状态还会影响呼吸道的黏膜屏障功能,使得细菌和病毒更易进入呼吸道并引发感染。

此外,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高,这也会使得细菌更容易生长,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其次,呼吸系统疾病又可能对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糖尿病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

一方面,COPD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要高于正常人群。

COPD患者常伴有慢性炎症状态,这可能导致胰岛素的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异常,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另一方面,糖尿病又可以加重COPD的病情。

糖尿病患者的炎症反应更强,可能进一步损伤气道黏膜,加重COPD的病情。

除了COPD,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肺结核等也与糖尿病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研究发现,哮喘患者中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而糖尿病患者中哮喘的发生率也较高。

肺结核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也明显较高,而糖尿病患者中肺结核的发生率也较高。

鉴于呼吸系统与糖尿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我认为在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中应该考虑呼吸系统疾病的因素。

对于已经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应该加强对糖尿病的筛查和监测,以及积极进行预防性措施。

另外,对于糖尿病患者,也应该积极关注其呼吸系统的健康,及时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相关的疾病,以减少对糖尿病的影响。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效果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效果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 116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以胰岛素强化控制血糖,抗感染,解痉平喘及氧疗,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静脉输注痰热清注射液。

结果观察组疗效,呼吸困难,血气分析改善优于对照组。

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

【关键词】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痰热清注射液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呼吸科及内分泌科常见病,糖尿病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发生率明显增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导致血糖增高,感染不易控制,抗生素疗程长,呼吸道症状重,发热,肺功能进行性减退,容易合并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控制血糖,控制感染,降低气道高反应是阻止病情恶化的的关键,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COPD急性加重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16例,确诊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均接受糖尿病教育,均为在饮食、运动治疗空腹血糖(FBG)7-10mmol•.L.­¹,餐后2小时血糖(2hPBG)12-18•mmol.L.¯¹,糖化血红蛋白:7.6-93%,住院后均予以胰岛素强化治疗,空腹血糖控制在(FBG)6.5-7mmol•.L.­¹,餐后2小时血糖(2hPBG)9-10•mmol.L­¹, 确诊所有患者116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病学组2002年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排除肺性脑病,以外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排除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病变及近期手术患者,其中男性70例,女性46例,年龄 60-85岁,平均 72±8.3岁,病程5-27年,平均12±7.1年,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男性30例,女性 29例,年龄 60-85岁,平均72±8.1岁,病程5-26年,平均12±6.1年,对照组57例男性28例,女性28例,年龄60-85岁,平均72±8.3岁,病程5-27年,平均12±7.1年2组在年龄,体重,血糖控制,病史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与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与治疗

◇慢性气道疾病药物治疗新进展◇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 )合并2型糖尿病(T2DM )的临床特点,分析与其相关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

收集遂宁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0年3月至2023年1月的住院AECOPD 患者479例,经排除标准筛选后,最终纳入患者为275例。

其中AECOPD 组患者为215例,AECOPD 合并T2DM 组患者为60例。

收集变量包括人口学资料、合并症、血常规、感染指标、随机血糖、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等指标。

基本描述分类资料采用率及构成比表示,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偏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对于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

等级变量数据采用秩和检验。

采用二分类Logistic 回归模型探讨AE-COPD 患者合并T2DM 的独立相关因素。

最后,采用nomogram 、效验曲线、ROC 曲线和DCA 曲线对Logistic 回归结果进行验证和可视化。

设P <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 )、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房颤动(Af )、肺功能(GOLD stage )、血中性粒细胞(NS )数、血淋巴细胞(LYM )数、动脉血气(PaCO 2)、谷丙转氨酶(ALT )和随机血糖值(RBG )有统计学差异(P 均<0.05)。

采用上述10个变量构建二元Lo-gistic 回归方程(C -index =0.847),结果显示BMI (OR=1.309)、Af (OR=8.188)、LYM 数(OR=0.474)、PaCO 2(OR=1.082)和RBG (OR=1.434)与AECOPD 患者合并T2DM 独立相关(P 均<0.05)。

Nomogram 及相关曲线对Logistic 回归结果进行验证和可视化。

糖尿病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联研究

糖尿病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联研究

糖尿病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联研究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与其相关的并发症包括呼吸系统疾病。

本文旨在综述并探讨糖尿病与呼吸系统疾病之间的关联,包括糖尿病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以及呼吸系统疾病对糖尿病的影响。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发现糖尿病患者易患呼吸系统疾病,并且呼吸系统疾病可以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和医生来说,了解这种关联至关重要,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1. 引言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患者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

糖尿病患者在很大程度上易患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除了这些并发症外,糖尿病患者还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在内的其他一些常见健康问题。

因此,探讨糖尿病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联具有重要意义。

2. 糖尿病对呼吸系统的影响糖尿病可导致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进而影响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

糖尿病患者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

此外,糖尿病对气道的影响还表现为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痉挛等。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中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较非糖尿病患者更高。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对于预防和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3. 呼吸系统疾病对糖尿病的影响呼吸系统疾病可以对糖尿病的控制和病情产生负面影响。

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等与糖尿病的持续性高血糖状态相关。

研究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较健康人群更高。

此外,部分研究显示,哮喘也与糖尿病的发生和控制有关。

呼吸系统疾病会导致患者呼吸功能受限,限制了糖尿病患者的锻炼能力,进而影响糖尿病的控制情况。

4. 糖尿病与呼吸系统疾病的机制糖尿病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联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有关机制的研究表明,慢性炎症、氧化应激、自由基产生等因素可能是二者关联的潜在机制之一。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慢性炎症反应,而慢性炎症可以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团队信息化血糖管理在AE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团队信息化血糖管理在AE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0102重庆医学2023年7月第52卷第13期论著㊃临床研究d o i:10.3969/j.i s s n.1671-8348.2023.13.018团队信息化血糖管理在A E C O P D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李健1,余兰2,周宇1,殷小华1,郝梦蕾1,王艳立1,邓治平3(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1.内分泌科;2.超声医学科;3.呼吸与危重症科643000) [摘要]目的观察团队信息化血糖管理模式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 E C O P D)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㊂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A E C O P D合并糖尿病或伴高血糖患者112例作为干预组,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A E C O P D合并糖尿病或伴高血糖患者104例作为对照组㊂两组患者均接受吸氧㊁止咳㊁祛痰㊁解痉㊁平喘㊁抗感染㊁激素,以及必要时行无创正压辅助通气等标准治疗㊂对照组按传统会诊模式进行血糖管理,干预组接受团队信息化血糖管理模式进行血糖管理㊂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㊂结果两组患者血糖管理后空腹血糖监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血糖管理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率㊁平均每天餐后血糖监测次数㊁平均每天血糖监测总次数㊁血糖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㊁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日内最大血糖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㊁无创呼吸机使用率㊁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插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团队信息化血糖管理模式能高效㊁安全地管理A E C O P D合并高血糖患者,并实现加速康复㊁卫生经济学等多重获益㊂[关键词]血糖管理;信息化;2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图法分类号] R58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8348(2023)13-2010-04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e a m i n f o r m a t i z a t i o n b l o o d g l u c o s e m a n a g e m e n t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A E C O P D c o m p l i c a t i n g d i a b e t e s*L I J i a n1,Y U L a n2,Z H O U Y u1,Y I N X i a o h u a1,HA O M e n g l e i1,WA N G Y a n l i1,D E N G Z h i p i n g3(1.D e p a r t m e n t o f E n d o c r i n o l o g y;2.D e p a r t m e n t o f U l t r a s o u n d M e d i c i n e;3.D e p a r t m e n t o f R e s p i r a t i o n a n dC r i t i c a l I l l n e s s,Z i g o n g M u n i c i p a l F i r s t P e o p l e s H o s p i t a l,Z i g o n g,S i c h u a n64300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O b j e c t i v e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o f t h e t e a m i n f o r m a t i o n-b a s e d b l o o d g l u c o s e m a n-a g e m e n t m o d e u s e i n t h e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c u t e e x a c e r b a t i o n o f 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A E C O P D)c o m-p l i c a t i n g d i a b e t e s.M e t h o d s A t o t a l o f112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E C O P D c o m p l i c a t i n g d i a b e t e s t r e a t e d i n t h i s h o s-p i t a l f r o m O c t o b e r2020t o O c t o b e r2022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s t h e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g r o u p,a n d104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E-C O P D c o m p l i c a t i n g d i a b e t e s t r e a t e d f r o m J a n u a r y2019t o S e p t e m b e r2020s e r v e d a s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A l l p a-t i e n t s i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r e c e i v e d t h e s t a n d a r d t r e a t m e n t s u c h a s o x y g e n i n h a l a t i o n,c o u g h r e l i e f,e x p e c t o r a t i o n, s p a s m o l y s i s,a n t i a s t h m a t i c,a n t i-i n f e c t i o n,h o r m o n e a n d n o n-i n v a s i v e p o s i t i v e p r e s s u r e a s s i s t e d v e n t i l a t i o n w h e n n e c e s s a r y.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c o n d u c t e d t h e b l o o d g l u c o s e m a n a g e m e n t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o n-s u l t a t i o n m o d e,a n d t h e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g r o u p r e c e i v e d t h e t e a m i n f o r m a t i z a t i o n b l o o d g l u c o s e m a n a g e m e n t m o d e.T h e c l i n i c a l t r e a t m e n t e f f e c t s w e r e c o m p a r e d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R e s u l t s T h e r e w a s n o s t a t i s t i-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i n t h e f a s t i n g b l o o d g l u c o s e m o n i t o r i n g r a t e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P>0.05), b u t t h e H b A1c d e t e c t i o n r a t e,a v e r a g e d a i l y p o s t p r a n d i a l b l o o d g l u c o s e m o n i t o r i n g t i m e s,a v e r a g e d a i l y t o t a l b l o o d g l u c o s e m o n i t o r i n g t i m e s a n d b l o o d g l u c o s e r e a c h i n g s t a n d a r d r a t e i n t h e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g r o u p w e r e s i g n i f-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o s e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P<0.01).T h e t i m e o f b l o o d g l u c o s e r e a c h i n g s t a n d a r d a n d a n-t i b a c t e r i a l d r u g u s e i n t h e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g r o u p 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s h o r t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P<0.01),t h e i n t r a-d a y m a x i m a l f l u c t u a t i o n r a n g e o f b l o o d g l u c o s e w a s s m a l l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t h ei n c i d e n c e r a t e o f h y p o g l y c e m i a,u t i l i z a t i o n r a t e o f n o n-i n v a s i v e v e n t i l a t o r a n d i n t u b a t i o n r a t e i n I C U w e r e s i g-n i f i c a n t l y l o w e r t h a n t h o s e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t h e h o s p i t a l i z a t i o n d u r a t i o n a n d h o s p i t a l i z a t i o n e x p e n s e s i n t h e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g r o u p 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l e s s t h a n t h o s e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a n d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s w e r e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基金项目:四川省医学科研课题计划立项(S19046);四川省自贡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020Y X Y07)㊂作者简介:李健(1975-),主任医师,硕士,主要从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防治研究㊂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s i g n i f i c a n t(P<0.05).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t e a m i n f o r m a t i z a t i o n b l o o d g l u c o s e m a n a g e m e n t m o d e l c o u l d h i g h-e f-f i c i e n t l y a n d s a f e l y m a n a g e t h e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E C O P D c o m p l i c a t i n g h y p e r g l y c e m i a,a n d r e a l i z e t h e m u l t i p l e b e n e f i t s s u c h a s a c c e l e r a t e d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a n d h e a l t h e c o n o m i c s.[K e y w o r d s] b l o o d g l u c o s e m a n a g e m e n t;i n f o r m a t i z a t i o n;t y p e2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s;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住院患者中合并糖尿病或高血糖十分常见㊂传统血糖管理模式存在效率低下㊁易错㊁管理效果不佳等问题[1]㊂近年来,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血糖管理模式逐渐受到关注,但目前尚无公认的统一标准或理想模式,尤其是在内科特定人群中的相关文献报道较少见㊂本研究探讨了团队信息化血糖管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 E C O P D)合并糖尿病或高血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A E C O P D合并糖尿病或伴高血糖患者112例作为干预组,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A E C O P D合并糖尿病或伴高血糖患者104例作为对照组㊂纳入标准:(1)年龄小于75岁;(2)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诊断标准A E C O P 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严重程度评估小于或等于Ⅱ级;(3)符合‘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诊断标准;(4)参照‘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2]诊断标准,入院时空腹血糖(F B G)ȡ8.0mm o l/ L;(5)签署知情同意书㊂排除标准:(1)需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 C U)紧急插管㊁有创呼吸机辅助治疗;(2)血流动力学不稳定;(3)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等;(4)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及心㊁脑㊁肝㊁肾等基础疾病等;(5)合并出凝血异常㊁恶性肿瘤㊁自身免疫性疾病㊁神经肌肉疾病㊁传染性疾病㊁精神疾病等㊂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㊂1.2方法1.2.1基础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标准治疗,包括止咳㊁祛痰㊁解痉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控制在1~2L/m i n,维持指尖氧饱和度大于或等于90%,给予甲强龙40m g/d,治疗5d,参考‘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给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根据后续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必要时参照‘无创正压通气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18)“给予无创正压辅助通气㊂1.2.2干预方法1.2.2.1对照组按传统会诊模式由临床主管医师自行提起会诊申请,内分泌专科医师24h内会诊后制定降糖方案,书写会诊记录,并对患者进行单次糖尿病教育,主管医师根据会诊意见进行相应调整,后续由临床科室自行监测和动态管理㊂1.2.2.2干预组接受团队信息化血糖管理模式进行血糖管理㊂入院检测F B G后自动上传至医院内5G信息化远程血糖管理平台,ȡ8.0mm o l/L的血糖值自动纳入 风险池 并报警提示,医院内信息化血糖管理团队通过在线浏览㊁分析 风险池 数据及患者病历资料,对高血糖患者进行评估核实后纳入 医院内信息化血糖管理虚拟病房 并向主管医师推送患者入组提醒信息,由管理团队的内分泌专科医师㊁糖尿病教育护士会同患者/家属㊁主管医师及护士共同制订个体化血糖管理方案(根据住院患者的分层血糖控制标准制定降糖方案㊁血糖监测频率㊁目标血糖值㊁高低血糖预警值等),开具糖尿病教育处方(包括饮食㊁运动㊁用药㊁血糖监测㊁低血糖防范等相关教育),发放教育手册,同时,针对患者制订个体化糖尿病营养餐,并以微信推送至营养食堂㊂后续患者血糖监测数据均实时上传至血糖管理平台,管理团队通过i P A D等设备实时在线接收和分析血糖数据,及时调整降糖方案,对高㊁低血糖报警进行处理,同时,糖尿病教育护士每天例行巡视并给予针对性指导,必要时与患者通过远程视频进行有效沟通㊂每天将所有处理结果以短信形式推送给主管医师㊂1.2.3观察指标1.2.3.1血糖管理指标观察两组患者血糖管理后的血糖管理指标,包括F B G监测率㊁平均每天餐后血糖监测次数㊁平均每天血糖监测次数㊁糖化血红蛋白(H b A1c)检测率等㊂1.2.3.2血糖控制指标观察两组患者血糖管理后的血糖控制指标,包括血糖达标率㊁血糖达标时间㊁日内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 A G E)㊁低血糖发生率等㊂1.2.3.3临床治疗指标观察两组患者血糖管理后的临床治疗指标,包括平均住院时间㊁平均住院费用㊁抗生素使用时间㊁无创呼吸机使用率㊁插管率等㊂1.3统计学处理采用S P S 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ʃ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一般资料1102重庆医学2023年7月第52卷第13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两组患者年龄㊁性别㊁体重指数(B M I )㊁C O P D 病程㊁糖尿病病程㊁F B G ㊁动脉血氧分压(P a O 2)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 a C O 2)㊁呼吸频率㊁p H 值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㊂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指标对照组(n =104)干预组(n =112)χ2/tP性别[n (%)]0.1250.724男72(69.23)80(71.43) 女32(30.77)32(28.57)年龄(x ʃs ,岁)67.2ʃ10.470.4ʃ8.81.3320.186C O P D 病程(x ʃs ,年)6.9ʃ1.37.1ʃ1.11.3980.171糖尿病病程(x ʃs ,年)6.5ʃ1.66.6ʃ1.41.1540.246B M I (x ʃs ,k g/m 2)26.0ʃ2.126.3ʃ1.71.3930.248F B G (x ʃs ,m m o l /L )11.6ʃ2.412.3ʃ3.00.7100.407呼吸频率(x ʃs ,次/分钟)31ʃ433ʃ50.6290.434pH 值(x ʃs )7.31ʃ0.047.30ʃ0.031.5970.217P a O 2(x ʃs ,m m H g )59.5ʃ3.356.7ʃ2.60.4090.528P a C O 2(x ʃs ,m m H g )53.1ʃ3.757.3ʃ4.60.2190.6442.2 血糖管理指标两组患者血糖管理后F B G 监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患者血糖管理后H b A 1c 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每天餐后血糖监测次数㊁每天血糖监测次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㊂表2 两组患者血糖管理指标比较项目对照组(n =104)干预组(n =112)χ2/tPH b A 1c 检测[n (%)]44(42.31)67(59.82) 8.9180.003F B G 监测[n (%)]83(79.81)98(87.50) 2.5070.113餐后血糖监测(x ʃs ,次/天)1.60ʃ0.972.37ʃ0.81-3.0510.002每天血糖监测(x ʃs ,次/天)4.17ʃ1.605.30ʃ1.54-2.8870.0042.3 血糖控制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血糖管理后血糖达标率更高,血糖达标时间更短,L A G E 更小,低血糖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㊂表3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指标比较项目对照组(n =104)干预组(n =112)χ2/tP血糖达标[n (%)]69(66.35)99(88.39)14.2090.000血糖达标时间(x ʃs ,d)5.56ʃ1.424.80ʃ1.43-3.0440.002L A G E (x ʃs ,m m o l /L )11.23ʃ2.2610.04ʃ1.89-2.1670.030发生低血糖[n (%)]20(19.23)10(8.93) 4.7860.0292.4 临床治疗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血糖管理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更短,无创呼吸机使用率㊁入住I C U 插管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㊂表4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指标比较项目对照组(n =104)干预组(n =112)χ2/tP住院时间(x ʃs ,d)9.93ʃ1.559.00ʃ1.49-2.2530.024住院费用(x ʃs ,元)10520ʃ15179459ʃ1055-2.9860.003抗生素使用时间(x ʃs ,d )8.73ʃ1.707.87ʃ1.25-2.1110.035使用无创呼吸机[n (%)]29(27.88)17(15.18) 5.1940.023插管[n (%)]8(7.69)2(1.79) 4.2610.0393 讨 论住院期间对患者而言是一段非常特殊的时期,环境改变㊁疼痛㊁恐惧等各种应激因素均可能加重糖尿病或诱发高血糖㊂临床研究证实,高血糖是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高血糖会明显增加住院患者并发症发生率㊁感染风险,甚至死亡的风险,会延迟手术伤口愈合时间,导致住院时间延长㊁费用增加等一系列不良后果[3-4]㊂C O P D 合并糖尿病或高血糖在临床同样十分常见,二者存在如 慢性炎症㊁氧化应激㊁低氧血症㊁高血糖 等潜在关联[5]㊂2型糖尿病或高血糖可通过破坏肺部解剖/生理㊁炎症㊁细菌感染易感性等方式恶化C O PD ,对C O P D 患者生活质量㊁心血管风险及预后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其住院负担[5-7]㊂反之,C O P D 通过低氧血症㊁感染㊁糖皮质激素应用等方式诱发胰岛素抵抗及高血糖增加了2型糖尿病血糖管控难度及相关风险[8-9]㊂因此,住院期间良好的血糖控制对A E C O P D 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㊂医院内高血糖管理模式目前仍以临床科室自我管理或传统会诊管理为主,前者具有相对及时性㊁灵活性等特点,但缺乏专业指导及规范性,后者由内分泌专科医师通过会诊方式参与患者的血糖管理,具有专业性,但缺乏时效性和延续性[10-11]㊂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医疗 的不断融合,以互联网平台作为工具的信息化血糖管理模式逐渐受到关注㊂有研究表明,基于互联网血糖监测系统的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但既往研究主要集中于外科围术期患者[12-13],在内科如C O PD 合并糖尿病或高血糖这一特定人群中少见相关文献报道㊂此外,不同研究使用的医院内血糖管理模式及具体方法流程存在很大差异,目前尚未有公认的 金标准 ,仍处于不断探索㊁优化中㊂本研究基于国内外发展趋势及本院实际情况,通过构建特色专业管理团队,结合自研最新优化升级版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统平台,对AE C O P D 合并高血糖患者进行了干预管理㊂H b A 1c ㊁每天血糖轮廓监测是医院内血糖管理的重要指标,前者反映近2~3个月血糖水平,对入院初2102重庆医学2023年7月第52卷第13期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期降糖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后者能为血糖的动态管理提供直接依据㊂本研究干预组A E C O P D 合并高血糖患者由内分泌专科医师㊁教育护士㊁营养师组成的专业管理团队借助最新一代血糖信息化大数据智慧平台对患者进行主动的动态管理㊂结果显示,与传统会诊模式比较,团队信息化血糖管理模式具有更高的H b A1c检测率和更全面的血糖轮廓监测,提示后一种管理模式更具规范性和合理性㊂从血糖管理维度看,团队信息化管理模式无论是血糖达标率还是达标速度均明显优于传统会诊模式,提示专业的团队联合信息化㊁智慧化数据平台模式具有更好的血糖管理效能㊂血糖波动是血糖管理另一重要指标,血糖波动除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㊁发展密切相关外,还与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风险密切相关,减少血糖波动有利于降低发生低血糖的风险㊂A E C O P D合并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由于疾病㊁环境及糖皮质激素应用等应激因素极易导致血糖波动幅度增大㊂本研究结果显示,团队信息化血糖管理模式L A G E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会诊模式,进一步证实了前一种模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㊂细菌性感染是A E C O P D的主要诱发因素[14],可诱发高血糖㊂高血糖又通过抑制炎性反应破坏呼吸道局部屏障功能,导致肺通气及弥散功能下降㊂还可引发自然杀伤(N K)细胞活性和C D4+/C D8+T淋巴细胞比值下降等一系列代谢改变,造成免疫失调后可导致局限性呼吸道免疫缺陷,对细菌杀灭能力下降,从而导致感染反复和不易控制[15-16]㊂最新研究证实,团队信息化血糖管理模式在医院内高血糖管理及住院结局方面均显示了独特优势[17-19]㊂HU等[20]发现,团队综合血糖管理模式在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获得较好的效果㊂本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会诊模式比较,团队信息化血糖管理模式通过高效的血糖管理,能明显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㊁减少呼吸机使用率及插管率,有效降低C O P D进展的风险㊂此外,团队信息化管理模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传统会诊模式,进一步证实了团队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加速患者康复,获得更优的卫生经济学效益㊂总之,团队信息化血糖管理模式通过专业团队借助网络信息化大数据平台,遵照统一的标准操作流程对住院高血糖患者进行同质化管理,具有高效㊁安全㊁抑制疾病进展㊁加速康复及卫生经济学等多重获益,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㊂此外,随着医院内血糖管理模式的不断优化完善㊁信息化水平的提升㊁相关政策法规的匹配,以及智能型胰岛素泵㊁持续葡萄糖监测技术和闭环血糖控制系统等新技术的融合,血糖管理将更加智能化㊁精准化㊂医院内向医院外远程血糖管理延续㊁医院内外互联㊁医院内外数据共享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㊂参考文献[1]黄金,赵雪,李蓓,等.非内分泌科住院患者糖代谢异常的研究进展[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6,8(8):502-504.[2]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组.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7,33(1):1-10.[3]K Y I M,C O L M A N P G,W R A I G H T P R,e t a l.E a r l y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f o r d i a b e t e s i n m e d i c a l a n d s u r-g i c a l i n p a t i e n t s d e c r e a s e s h y p e r g l y c e m i a a n d h o s p i-t a l-a c q u i r e d i n f e c t i o n s:a c l u s t e r r a n d o m i z e d t r i a l[J].D i a b e t e s C a r e,2019,42(5):832-840.[4]A B L E S A Z,B O U K N I G H T P J,B E N D Y K H,e ta l.B l o o d g l u c o s e c o n t r o l i n n o n c r i t i c a l l y i l l p a-t i e n t s i s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a d e c r e a s e d l e n g t h o f s t a y,r e a d m i s s i o n r a t e,a n d h o s p i t a l m o r t a l i t y[J].J H e a l t h c Q u a l,2016,38(6):e89-96. [5]K A T S I K I N,S T E I R O P O U L O S P,P A P A N A SN,e t a l.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s a n d 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a n o v e r v i e w[J].E x p C l i n E n-d o c r i n o l D i a be t e s,2021,129(10):699-704.[6]L I U J,S O N G X,Z H E N G S,e t a l.A p r o s p e c t i v e s t u d y o n p h y s i c a l p e r f o r m a n c e o f C h i n e s e c h r o-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 m a l e s w i t h t y p e2d i a b e t e s[J].M e d i c i n e(B a l t i m o r e),2021, 100(35):e27126.[7]G U N A S E K A R A N K,M U R T H I S,E L A N G O K,e t a l.T h e i m p a c t of 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s i n p a-t i e n t s w i t h 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d i s-e a s e(C O P D)h o s p i t a l i z a t i o n[J].J C l i n M e d, 2021,10(2):235.[8]P E N G Y,Z HO N G G C,WA N G L,e t a l.C h r o n-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l u n g f u n c t i o n a n d r i s k o f t y p e2d i a b e t e s:a 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 a n d m e t a-a n a l y s i s o f c o h o r t s t u d i e s[J].B M C P u l m M e d,2020,20(1):137.[9]A L D I B B I A T A M,A L-S H A R E F I A.D o b e n e-f i t s o u t w e igh ri s k s f o r c o r t i c o s t e r o i d t h e r a p y i n a c u t e e x a c e r b a t i o n o f 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 i n p e o p l e w i t h 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t u s[J].I n t J C h r o n O b s t r u c t P u l m o n D i s, 2020,15:567-574.[10]S R I P H R A P R A D A N G C,M O N G K O L R A T T A N A-K U L P,T A N A S A N I T K U L H,e t a l.I m p r o-v i n g i n p a t i e n t g l y c e m i c c o n t r o l b y d i a b e t e s e d-u c a t i o n p r o g r a m i n i n t e r n a l m e d i c i n e r e s i d e n t s[J].D i a b e t e s M e t a b S y n d r,2019,13(4):2647-2652.(下转第2018页)3102重庆医学2023年7月第52卷第13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4]何元宗,张光明,张旭.围手术期中药治疗对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8,39(3): 220-222.[5]马玉波,刘芳,张同殿,等.中国早泄患者与健康男性的性激素水平比较[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9,24(3):37-41.[6]朱自强.良性前列腺增生最新研究进展[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9,34(5):409-412. [7]刘志乐,吴世皓,华庆生,等.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 L E 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及对I P S S㊁Q O L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3):65-68.[8]李峰,李东章,蒋小强,等.复方玄驹胶囊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性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9-12.[9]L I J,P E N G L,C A O D,e t a l.T h e a s s o c i a t i o nb e t w e e n m e t a b o l ic s y nd r o me a n d b e n i g n p r o s-t a t i c h y p e r p l a s i a:a 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 a n d m e t a-a n a l y s i s[J].A g i n g M a l e,2020,23(5):1388-1399.[10]MO U S S A A S,I B R A H I M R M,E l A D AWY MS,e t a l.P r e d i c t i v e v a l u e o f t h e i mm e d i a t e e f f e c to f f i r s t d o s e o f t a m s u l o s i n o n l o w e r u r i n a r y t r a c t s y m p t o m s i m p r o v e m e n t i n b e n i g n p r o s t a t i ch y p e r p l a s i a p a t i e n t s[J].U r o l A n n,2019,11(3):294-297.[11]汪云兴,徐秀娟,郑燕军,等.加味右归丸联合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肾阳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49例[J].浙江中医杂志,2021,56(2):121-122.[12]曾玉,朱智虎,王伟,等.过渡期干预对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排尿功能㊁生活质量和性生活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20,29(3):14-17. [13]蔡显波,毛敏,李兴斌,等.比较分析T U P K E P与T U R 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性科学,2019,28(3):32-35. [14]雷星辉,车兴奎,刘咏松,等.盐酸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在前列腺增生症围术期应用效果[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9,31(1):79-82. [15]刘洪久,郭磊,陈延,等.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对患者血清P S A㊁P G12水平及术后性功能㊁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21,30(1):15-18.[16]刘正超,蒋涛,陈志朋,等.绿激光直出式剜除和选择性汽化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20,42(5): 511-516.[17]夏康,庞然,莫君甫,等.癃清片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伴少弱精症的临床效果[J].广西医学, 2018,13(40):1653-1655.[18]杨大富,梁华良,陆荣森,等.尿流动力学检查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评估价值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20,16(25):70-72.(收稿日期:2022-10-08修回日期:2023-02-22)(编辑:刘绍兴)(上接第2013页)[11]赵维纲.住院高血糖:管理现状与胰岛素治疗策略[J].药品评价,2019,16(13):7-9. [12]田勇,董其娟,于江红,等.全院血糖管理对非内分泌科住院患者的应用价值[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0(1):125-129. [13]黄新梅,刘军,吕飞舟,等. 医院信息化血糖管理 对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8,34(9):768-772. [14]张杰,张颖,余其贵,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因子变化及其意义[J].安徽医药,2014,18(1):109-112. [15]刘跃,姜晓燕.糖尿病肺病[J].中华内科杂志, 2012,51(1):67-69.[16]马立萍,赵磊,杨京华,等.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糖控制与预后的关系[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2,31(2):189-191.[17]夏伟,杨淼,朱颖,等.团队血糖管理联合信息化血糖监测系统对糖尿病足患者血糖控制及溃疡愈合的效果评价[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2,30(11):825-829.[18]周卉,朱颖,杨淼,等.团队模式信息化院内血糖联网监测和标准化血糖管理对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4):5-8.[19]W A N G Y J,S E G G E L K E S,H A W K I N S R M,e ta l.I m p a c t o f g l u c o s e m a n a g e m e n t t e a m o n o u t-c o m e s o f h o s p i t a l i z a r o n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t y p e2d i a be t e s a d m i t t e d t o t h e m e d i c a l s e r v i c e[J].E n d o c r P r a c t,2016,22(12):1401-1405.[20]HU R,G A O H,HU A N G D,e t a l.S u c c e s s f u lb l o o d g l uc o s e m a n a g e m e n t o f a s e v e r e C O V I D-19p a t i e n t w i t h d i a b e t e s:a c a s e r e p o r t[J].M e d-i c i n e(B a l t i m o r e),2020,99(26):e20844.(收稿日期:2022-11-23修回日期:2023-03-05)(编辑:刘绍兴)8102重庆医学2023年7月第52卷第13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慢阻肺伴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治疗方案及有效性观察

慢阻肺伴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治疗方案及有效性观察

慢阻肺伴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治疗方案及有效性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疾病,它会限制患者呼吸,并且可能会导致许多严重的并发症。

糖尿病也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会影响身体的许多方面,因此,患有这两种疾病的老年患者需要专门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在治疗这些患者时,医生需要设计一个综合的治疗方案,旨在减轻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治疗措施:1.药物治疗长期使用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可以帮助减轻呼吸困难和肺部疼痛。

另外,闭塞性肺疾病患者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加重糖尿病,因此可以使用血糖降药、降脂药、抗高血压药进行治疗。

2.氧疗患有COPD和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氧疗,以帮助他们呼吸。

氧疗可以减少呼吸困难和疲劳,还可以提高氧气含量,有助于控制糖尿病并减轻并发症的风险。

3.运动疗法运动可以帮助老年患者改善其COPD和糖尿病症状,促进心血管健康,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医生可以制定一个适当的运动计划,比如轻度的散步和户外锻炼等,以保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4.营养和饮食营养和饮食对于老年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他们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以保持身体健康,并加强免疫系统,防止各种感染的影响。

饮食中应尽量减少脂肪、盐和糖的摄入量,以减轻症状和控制糖尿病。

有效性观察针对一组患有COPD和糖尿病的老年患者,经过六个月的治疗,可以看到他们的症状明显改善,包括呼吸困难减轻、心率和血压降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降低、营养水平改善等。

治疗的有效性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总之,针对患有COPD和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制定一个综合的治疗方案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症状,减轻疾病的风险,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每个患者都应该接受个性化治疗,以满足其特定的需求。

老年AE—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抗生素应用分析

老年AE—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抗生素应用分析

和病毒 的混合感染 , 因此 临床常给予 抗菌药 与抗病毒 药等抗 生素进行 治疗 , 因而抗生 素应用 的合 理性对 于老年 患者至关 重要 。本研究通过 对 A C P E O D老年糖 尿病 患者 的住 院用 药情 况进行 调查 分析 , 旨在为临床抗 生素 的使 用提供 规范 的
参考依据。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 院 2 1 0 0年 1月至 2 1 0 1年 1 2月 A C P E OD
di1 .99 ji n 10 o:0 3 6/.s .0 9—6 6 .0 2 0 .6 s 63 2 1. 80 5
作者单位 :118 江苏 苏州, 252 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东大街分院普内科
静脉泵入硫 酸镁后血 清镁 离子 浓度维持恒 定 的有效 水平 , 避 免 波峰和波谷的现象 , 可取 得连续稳 定 的解 痉 、 喘效果 , 平 其
床用药医嘱 , 将年龄大于 6 o岁糖 尿病患者 , 且诊断为 A -O D的 l4份处方作为分析 资料。采 用用药频度分析法 以及药物利 EC P 】
用指数对临床用药进行调查分析。分析血象结果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关 系。结果 药物。结论
头孢曲松的使用率分别为 5 .6 、19 %、79 % 、 . 2 、 . 4 ; 19 % 4 .5 3 .7 3 9 % 2 2 % 且其各 自 D I 1 存在血 象正常或未 查血象使用 抗菌 4 6 U> ; 老年糖尿病患者 A -O D的抗生素临床用药符合 治疗 原则 , 品选 择及使用 在合理范 围之 内 , EC P 药 但抗菌 药物存在 用药指征不严格 , 菌药物使用率偏高 , 抗 应予以控制 。
浓 度可选择性 的调整 , 避免 了镁离子 浓度过 高引起 的不 良反

COPD常见合并症的现状及其治疗进展ppt课件

COPD常见合并症的现状及其治疗进展ppt课件

COPD合并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临床改变
刘延梅, 等. COPD合并非小细胞肺癌103例临床分析. 临床肺科杂志, 2013, 18(11): 2080-2082.
COPD合并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胸部X线表现
刘延梅, 等. COPD合并非小细胞肺癌103例临床分析. 临床肺科杂志, 2013, 18(11): 2080-2082.
COPD发病机制:以气道炎症为中心
有害气体 和颗粒
抗氧化物
肺、气道炎症细胞聚集 炎症介质释放
抗蛋白酶
氧化应激
蛋白酶
COPD 病理变化
陆再英, 钟南山. 内科学(第7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63.
机体修复机制
COPD病理改变:以气道炎症为核心的机制
黏液纤毛 功能障碍
结构改变
气流受限
COPD合并肺癌的治疗建议
COPD合并肺癌患者的治疗方式和预后与疾病诊断的 早晚密切相关
早发现、早诊断,开展多学科合作的治疗模式,是提 高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的关键
黄华萍, 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诊治策略.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2, 5(6): 561-564.
的症状3
1 周洁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2, 35(4): 288-230. 2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evised 2013. 3林辛锋, 等.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概况调查. 中华医学杂志, 2011, 91(40): 2815-2818.

《2024年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研究》范文

《2024年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研究》范文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研究》篇一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与认知损害之间的相关性。

通过文献回顾和实证研究,本文分析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可能的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焦虑、抑郁情绪与认知损害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且相互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一、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其中,2型糖尿病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类型。

除了生理上的并发症,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还常常面临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导致认知功能的损害。

因此,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回顾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和认知损害的研究现状。

其次,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神经心理测试等方法,收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和认知数据。

三、研究结果1. 焦虑、抑郁与认知损害的普遍性研究发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焦虑、抑郁情绪的检出率较高。

同时,认知损害在糖尿病患者中也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2. 焦虑、抑郁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认知损害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具体表现为:焦虑、抑郁程度越高的患者,其认知损害程度也越严重。

这表明心理因素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3. 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年龄、病程、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等因素可能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认知功能。

其中,病程越长、血糖控制越差的患者,其焦虑、抑郁情绪和认知损害的程度可能越严重。

此外,伴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认知损害。

四、讨论本研究表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认知损害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糖尿病调查报告结论范文

糖尿病调查报告结论范文

糖尿病调查报告结论范文一、调查目的和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糖尿病在我们社区中的发病率、影响因素以及病患的生活状态,为我们制定更科学有效的糖尿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93份,有效回收率为99.3%。

受调查者的年龄介于20到80岁之间,男女性别均衡分布。

三、调查结果1. 糖尿病患病率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样本中有120人被诊断为糖尿病,患病率为12.1%。

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2.8%,女性患病率为11.5%。

年龄层次上,40至60岁之间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最高,为16.5%。

2. 糖尿病的影响因素调查显示,糖尿病的患病率与以下因素有关:- 饮食习惯:高盐高糖饮食习惯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调查发现,饮食结构不合理、过量摄入高热量食物的人群更容易患糖尿病。

- 缺乏运动:久坐不动是糖尿病的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调查发现,没有规律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患糖尿病的比例更高。

- 遗传因素:调查发现,在糖尿病患者的家族中,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病率更高。

3. 病患的生活状态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心理负担:超过半数的糖尿病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不适状况,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社交活动。

- 饮食控制:调查发现,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并未严格控制饮食,食用高糖、高盐、高脂食物较多,长期下去会加重病情。

- 药物依从性:超过三成的糖尿病患者存在药物不依从的情况,导致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

四、调查结论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糖尿病在社区中的发病率较高,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2. 饮食习惯和运动不足是糖尿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应加强健康饮食教育和提倡规律运动。

3. 糖尿病的防控工作需重点关注中年人群,并提醒有遗传背景的人群注意预防。

4. 糖尿病患者需要加强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

慢阻肺伴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治疗方案及有效性观察

慢阻肺伴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治疗方案及有效性观察

慢阻肺伴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治疗方案及有效性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疾病,受到吸烟、城市污染和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病,世界范围内有高达4.12亿人患有该疾病。

慢阻肺伴糖尿病的老年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1.肺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气管炎等疾病引起的COPD应当采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和减轻疾病的程度。

治疗期间应尽量避免接触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等干扰治疗效果的因素。

2.糖尿病治疗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慢阻肺患者,应该进行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和体育锻炼,以保持良好的血糖水平。

同时,应定期检查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药物治疗方面,应选择副作用较少、效果稳定的药物,例如米格列醇、二甲双胍等。

饮食调理包括低糖饮食,减少高热量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运动耐力和肺功能,同时降低血糖水平。

有效性观察:50名65岁以上慢阻肺伴糖尿病患者参加了治疗方案。

治疗期为6个月,每两个月进一步检测患者的肺功能、血氧气饱和度和血糖水平。

疗程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生理生化指标均有所改善。

肺功能:治疗前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为FEV(1%)=43±3.8%。

治疗后,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51±3.5%。

血氧气饱和度:治疗前患者血氧气饱和度为85±5.7%。

治疗后,患者的血氧气饱和度为90±4.9%。

血糖水平:治疗前患者的血糖水平为8.9±1.4mmol/L。

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水平为6.8±1.2mmol/L。

在临床症状方面,参与治疗的慢阻肺伴糖尿病患者的呼吸困难、胸闷、咳嗽、气促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总之,慢阻肺伴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治疗方案应该多方面综合考虑,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轻疾病对患者的危害。

同时,应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COPD常见合并症的现状及其治疗进展ppt课件

COPD常见合并症的现状及其治疗进展ppt课件

最新研究进展
新型药物研究
目前正在研究新型抗炎药物、免疫调节剂和细胞因子抑制 剂等,以进一步探索COPD的治疗方法。
个体化治疗
随着基因组学和精准医学的发展,个体化治疗逐渐成为COPD治疗 的新方向,旨在根据患者的基因和表型特征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联合治疗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联合治疗在COPD中的应用,如不同药物的 联合使用、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的联合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03
预防和管理COPD合并症
预防措施
戒烟
戒烟是预防COPD合并症的最重要措施,可 以显著降低COPD的发病风险。
减少空气污染
鼓励COPD患者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和肺炎 球菌疫苗,以预防感染。
疫苗接种
减少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的环境,特别是对 于已经患有COPD的患者。
控制体重和加强锻炼
保持健康的体重和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可以降 低COPD合并症的风险。
VS
开展临床试验,验证新药或新疗法的 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推广应用提供科 学依据。
提高公众对COPD合并症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加强公众对COPD合并症的认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和预防意识,有助于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减轻疾 病负担。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COPD合并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
COPD常见合并症的现状及 其治疗进展
目录
• COPD合并症的现状 • COPD合并症的治疗进展 • 预防和管理COPD合并症 • 未来研究方向
01
COPD合并症的现状
心血管疾病
总结词
COPD患者中,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合并症,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等。
详细描述
COPD患者常常伴随着慢性炎症,这种炎症可能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进而 引发心血管疾病。此外,COPD患者常常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这 也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及糖代谢影响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及糖代谢影响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及糖代谢影响DOI:10.16658/ki.1672-4062.2016.16.005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糖代谢影响。

方法将该院收治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观察组采用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雾化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及糖代谢改善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PaO2、PaCO2等呼吸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前后FPG、2hPBG、HbA1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肺功能改善显著,不引起血糖升高。

标签:布地奈德;雾化;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糖尿病均为临床常见病之一,发病率高,多见于老年人群。

临床常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炎性反应,抑制炎性细胞活性,减轻气道黏膜水肿,但对于合并糖尿病患者是否对糖代谢产生不良影响,还有待研究。

该研究选择该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布地奈德雾化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组患者72例,为该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

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关于COPD的诊断标准[1]和《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关于2型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2]。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男20例,16女例,年龄50~73岁,平均年龄(62.2±2.8)岁;观察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62.4±2.7)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止咳祛痰、抗感染、低流量吸氧及支气管舒张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液500 μg治疗。

COPD合并糖尿病38例临床分析

COPD合并糖尿病38例临床分析

COPD合并糖尿病38例临床分析
黄萍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卫生》
【年(卷),期】2015(000)008
【摘要】目的::探讨CDPD合并糖尿病38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和 C-反应蛋白浓度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住院治疗的38例COPD患者和19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分成两小组,一组COPD(19例), COPD合并糖尿病组(1 9例),另外选取同期检查正常的健康者 1 9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和 C 反应蛋白浓度的变化.结果:COPD组和COPD合并糖尿病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和C反应蛋白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检测到的糖化血红蛋白和C反应蛋白指标是更差的,病情也是更加严重的,应当引起临床重视.【总页数】1页(P15-15)
【作者】黄萍
【作者单位】新疆图木舒克市人民医院 8439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相关文献】
1.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AECOPD的临床分析 [J], 刘志为;徐德海;顾燕;金晨凯;臧文静
2.糖尿病专业护理在AE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J], 孙娅红
3.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认知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J], 敖冬梅;李艳丽;李小华;崔金波;吴小玲
4.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认知现状及饮食运动方略 [J], 杨慧
5.右美托咪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在合并COPD的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分析 [J], 朱海彬;谭艺平;吴耀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 b s t r a c t 】 0 b j e c t i v e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s t a t u s o f d i a b e t e s c o g n i t i o n a m o n g C O P D p a t i e n t s c o m p l i c a t e d w i t h 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s . Me t h o d T o t a l l y ,
p a t i e n t s i n 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s c a u s e s . c l i n i c a l ma n i f e s t a t i o n a n d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 t r e a t me n t( P< 0 . 0 1 o r P< 0 . 0 5 ) . T h e r e 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e e s b e t w e e n a -
LI Ya n—l i , L I Xi a o—h u a , C UI J i n—b o , w u Xi a o—l i n g / / J o u r n  ̄o f Nu r s i n gA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 一 2 0 1 4, 1 4 ( 1 ) : 2 5 .
2 0 1 4年 1月 第 1 4卷 1期






J o u t a a a l o f Nu r s i n g A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J a n, 2 01 4 Vo 1 . 1 4 No查研究 ・
者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与糖 尿病发生 的相关性和糖尿病治疗方面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O 1 或 P< 0 . 0 5 ) ; 不同 C O P D病程患者在长期使用糖 皮质激素与糖尿病发生的相关性 、 糖尿病病因 、 糖尿病低 血糖反应症状及处理原则 、 糖尿病治疗方面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P< 0 . O 1 或 P< 0 . 0 5 ) ; 不 同糖尿病病程患者在糖尿病病 因、 糖尿病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 糖 尿病低血糖反应症状及处理原则 、 糖尿病治疗方 面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P< 0 . 0 1 或 P< 0 . 0 5 ) 。结论 临床护士应根据 C O P D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实施个体化的糖尿病 相关知识的健康教 育 , 以便更好地控制 患者的血
De p a r t me n t o f Re s p i r a t o r y Di s e a s e s , We s t Ch i na Ho s p i al t , S i c h u a n Un i v e r s i t y, Ch e n g d u 6 1 0 0 41, Ch i n a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a n d a n a l y s i s o n t he s t a t u s o f d i a b e t e s c o g n i t i o n a mo ng COPD p a t i e nt s c o mp l i c a t e d wi t h d i a b e t e s me l l i t us /AO Du n g —me i .
糖, 促进C O P D的预后 , 提高 C O P D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自我管理水平 。
【 关键词 】 C O P D ; 糖尿病 ; 自 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 : R 5 6 3 .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3 1 5 X( 2 0 1 4 ) O 1— 0 0 2 5—0 3
Re s u l s T t h e r e w e r e s i g n i i f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 e e n d i f f e r e n t g e n d e r p a t i e n t s i n h y p o g l y c e m i a s y mp t o ms a n dt r e a t m e n t p i r n c i p l e s ( P<0 . 0 1 ) , a m o n g d i f e r e n t a g e
C O P D合 并 糖尿 病 患者 糖 尿 病认 知 的现 状 调查 及 分析
敖冬梅 , 李艳丽 , 李小华, 崔金波 , 吴小玲
【 摘要】 目的 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 C O P D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认知现状 。方法 采用 自制 C O P D合并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认知现状调查问
卷, 对2 4 0例 C OP D合并糖 尿病 患 者进 行 问 卷 调查 。结果 不 同 性别 患 者 在糖 尿 病 低血 糖 反 应 症 状及 处 理 原 则方 面差 异具 有 统 计 学意 义 ( P< 0 . 0 1 ) ; 不 同年龄患者在糖尿病病因 、 糖尿病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 糖尿病治疗方 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1或 P<0 . 0 5 ) ; 不同文化程度患
2 40 CO PD p a t i e n t s c o mp l i c a t e d wi t h d i a b e t e s me l l i t u s w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b y s e l f— —d e s i g n e d qu e s t i o n n a i r e a b o u t t h e i r k n o w l e d g e o f d i a b e t e s me l l i t u 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