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网院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复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大网院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习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泛指国际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它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另一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贸易差额: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
贸易平衡:出口额与进口额相等。
贸易顺差(surplus):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贸易逆差(deficit):出口额小于进口额。
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出口贸易额与进口贸易额之和。
国际贸易额(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专指世界各国出口贸易额的总和。
对外贸易量(volume of foreign trade):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反映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后的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又称为国际商品交换比率, 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通俗地表现为,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它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来计算的,公式为: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一国对外贸易额的地区分布和国别分布的状况,即指该国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自哪些国家(地区)。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世界贸易额的国别分布或洲别分布状况,这一指标反映了各国(地区)或各洲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各类进出口商品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贸易依存度(rate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一国对贸易的依赖程度,一般用对外贸易额在国民收入(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来表示。
出口贸易(export trade):又称输出贸易,指一国把自己生产的商品和加工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
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又称输入贸易,指一国从国外市场购进用以生产或消费的商品。
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某种商品从甲国经乙国向丙国输送销售,对乙国来说,就是过境贸易。
总贸易(general trade system):以国境作为划分进出口的标准。
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 system) :把关境作为划分进出口的标准。
有形贸易:指那些有形的、可以看得见的物质性商品的进出口贸易活动。
无形贸易:指一切不具备物质自然属性的商品或称无形商品的国际贸易活动。
直接贸易: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行为。
间接贸易:商品生产国通过第三国同商品消费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
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或carrying trade):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贸易,对第三国来说,就是转口贸易。
国际分工:指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水平型分工:生产力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的部门内的国际分工,即产品、零部件生产和工艺的专业化。
垂直型分工:生产力水平差距较大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补性国际分工,即前者主要从事高资金、高技术含量的制造业生产,后者主要从事农矿及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
绝对利益(absolute advantage):亚当·斯密(Adam Smith)创立的古典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所消耗的劳动成本绝对地与自己的贸易伙伴国,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各国都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继而进行自由交换,则彼此都会获得绝对利益的好处。
比较利益(comparative advantage):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创立的古典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出口有最大比较利益的产品、进口其最小比较利益产品,则该国就能在贸易中获利。即使一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生产率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仍有与他国发生贸易的可能,而且可以通过贸易获得好处。
赫-俄模型:又称要素禀赋理论,一种由赫克歇尔(E·Heckscher ) 和俄林(B·Ohlin ) 创立的贸易理论。该理论把相同产品的国际价格差异作为出发点,指出各国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及商品生产中利用各种要素的强度差异才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和原因。
要素价格均等化(赫-俄-萨定理)(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 Theory):即H-O-S定理。按照赫-俄模型,国际贸易将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趋于均等化,萨缪尔逊发展了这一理论,认为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必然,国际贸易将使不同国家间同质生产要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必然相等,故被称为H-O-S定理。
三要素论:劳动、土地和资本是一切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要素,商品价值是有三要素共同创造的,赫-俄模型便是建立在三要素论基础之上的。
列昂惕夫反论:列昂惕夫针对要素禀赋论所提出的一种质疑,基于实证分析,认为美国作为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其参与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的,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的。
人力资本说:由凯能(Kennen)等人提出的一种解释列昂惕夫之谜的理论,认为:高劳动生产率是人力投资的结果,即对劳动力的投资,可以大大提高劳动力素质,推动生产率提高,进而对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产生作用和影响。
研究开发说:格鲁伯(Gruber)、麦赫塔(Mehta)、弗农(Vernon)等人提出的贸易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R&D的多寡可以改变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R&D活动是影响工业品对外贸易格局与对外竞争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Vernon)提出的一种将市场学的产品生命周期同国际贸易理论相结合、对比较利益进行动态分析的理论。其核心是解释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贸易流向的变化,并进一步揭示贸易、投资(FDI)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
技术差距贸易理论: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Posner)提出的一种贸易理论。它以不同国家之间技术差距的存在,作为对贸易发生的解释原因。认为,技术也是国家的一种资源,在一定阶段,国家之间会出现技术差距,在技术上处于领先的国家在出口技术密集型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一国即出口又进口某种产业产品的贸易现象。具体主要指的是同一产业部门内部的差异化产品的交换和中间产品的交流。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至少前三位数相同的产品既出现在一国的进口项目中、又出现在该国的出口项目中。国际产品同质性:又称相同产品,产品间不能完全替代,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分为水平差异产品、技术差异产品和垂直差异产品。大多数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属于该类产品。
国际产品异质性:又称差异产品,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即商品需求的交叉弹性极高,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费偏好完全一样。雷布津斯基定理在要素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增加而另一种要素的数量保持不变,其结果是密集地使用前者进行生产的产品数量将增加,而密集使用后者进行生产的产品数量将绝对减少。(这一定理的意义在于说明,如果两种要素同比率增加,则要素增长的结果是“中性”的,因为要素增长后,一国的比较优势并未因此而发生改变;若增加的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此时的比较优势比原有的优势更大,这种要素变化是有利于贸易的;反之, 增加的要素所生产的产品不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则不利于贸易。)
贫困化增长贫困化增长是某些特定发展中国家发生的情况,它的含义为:当一国由于某种原因(一般总是单一要素供给的极大增长)使
传统出口商品的出口规模极大增长,其结果是不仅导致该国贸易条件的严重恶化,而且还导致该国国民福利水平绝对下降。
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取消对进出口商品和服务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的各种特权和优惠,使其在国内外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
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广泛利用各种法规与措施、限制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保护本国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给予本国出口的商品和服务以优惠或补贴,以鼓励出口。
侵略性保护贸易政策:是保护国内高度发展或出现衰退的垄断工业,保护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并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向国外市场实施进攻性的扩张。
贸易保护论:在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贸易保护使本国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
生产力论: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主要并不是向萨伊所相信的那样决定于它所积蓄的财富的多少,而是决定于它的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幼稚(新生)产业:指相对落后的国家,某种产业由于技术经验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成本高于世界市场价格,因而无法与国外企业竞争,这样的产业就是幼稚产业。
巴斯塔布尔标准:巴斯塔布尔在确定幼稚产业时,引进了经济分析的现值概念,他认为,保护、扶植幼稚产业所需的社会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利润的现值,如果某一产业符合这一标准即可认为是幼稚产业。
肯普标准:肯普所确定的幼稚产业标准,除了包含穆勒—巴斯塔布尔标准的全部内容外,又加进了产业在保护期间所获得的学习成果应具有外部经济效应的标准。
进口替代:是以国内产品来代替主要的进口品,有意识地努力促进国内工业的成长与扩大。
出口替代:是以非传统的出口商品代替传统初级产品的出口。
初级外向:是通过扩大初级产品的出口促进经济的发展。
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海关代表国家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赋税。
海关:是设在关境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它的任务是监管货物、查禁走私等。
关境: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
财政关税:以征收本国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保护关税:以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和国内市场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进口税:是一个国家的海关在国外商品输入时,对本国进口商征收的一种正常税。
出口税:是指一国海关在本国商品输往国外时对出口商征收的关税。
普惠制:它是发达国家对于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商品,尤其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普遍给予优惠关税待遇的一种制度。
从量税:按进口商品的重量、数量、容量、长度和面积等计量单位为标准计征的关税。
从价税:按进口商品的价格征收一定比例的关税,其税率表现为货物价格的百分率。
海关税则:是一国对进出口商品征收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商品系统分类的一览表,又称关税税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