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务项目建设方案设计
智慧水务项目建设方案
![智慧水务项目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86aa99fd0a79563c1e7262.png)
``智慧水务项目建设方案目录一、概述 (4)1.1建设背景: (4)1.2 企业运营存在的问题: (4)1.3 企业运营需求分析: (5)二、支持技术 (5)2.1 3S技术 (5)2.2 物联网技术 (6)2.3 富客户端技术 (7)2.4动互联网技术 (7)三、系统建设目标 (7)四、总体设计 (8)五、智慧水务平台建设内容 (9)5.1智慧水务运营数据中心 (9)5.2智慧水务共享服务平台 (10)5.3智慧水务综合运营平台功能 (11)5.3.1供水宏观运营监控 (11)5.3.2供水调度指挥 (19)5.3.3管网管理运行汇总 (21)5.3.4营销管理监控 (26)5.3.5承诺服务汇总监控 (29)5.3.6供水运营分析 (30)5.3.7综合业务报表 (35)六、智慧水务业务支撑系统 (36)6.1 供水管网GIS系统(已建) (36)6.2 报装管理系统 (37)6.3 供水管网巡检工单系统 (38)6.4 维修养护系统 (40)6.5 工程管理系统 (40)6.6 SCADA系统 (41)6.7 营业收费系统 (41)6.8 水质管理系统 (43)6.9客服热线系统 (44)6.10产销差管理系统 (45)6.10.1数据采集 (45)6.10.2数据监控 (46)6.10.3数据整合 (46)6.10.4产销差管理 (46)6.10.5漏损分析 (47)6.10.6用水分析 (48)6.11其它业务系统 (48)七、基础软硬件运行环境 (48)7.1总体结构图 (48)7.1.1数据服务器 (49)7.1.2GIS服务器 (49)7.1.3Web服务器 (50)7.1.4运营平台应用服务器 (50)7.1.5平台管理服务器 (50)7.2软硬件设备配置 (50)7.3客户端环境 (51)7.3.1普通PC端 (51)7.3.2浏览器端 (51)7.3.3监控大屏端 (51)7.3.4智能手持机端 (52)7.3.5平板电脑端 (52)一、概述1.1建设背景:供水系统是城市生存、发展的基础,供水事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其服务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供水企业自身的利益,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政府形象。
智慧水务建设实施方案
![智慧水务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bd546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6.png)
智慧水务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水务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
传统的水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因此,智慧水务建设成为了当前水务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智慧水务建设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模式为支撑,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实现了对水资源的高效管理和利用,提高了水务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目标与原则。
1. 目标,构建智慧水务系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城市供水和排水环境,实现水务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
2. 原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各类水务数据资源,建立全面、精准、高效的水务管理体系,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科学保护。
三、实施方案。
1. 建立智慧水务数据平台。
通过建立智慧水务数据平台,整合城市各类水务数据资源,包括供水、排水、水质监测、管网运行等数据,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互,为水务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推进智能化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
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建立智能化监测与预警系统,实现对水质、水量、管网运行状态等数据的实时监测与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水务系统运行中的问题。
3. 实施智慧供水管网建设。
利用智能化技术,对城市供水管网进行智慧化改造,实现对供水管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管网水压的智能调控,提高供水管网的运行效率和供水质量。
4. 推进智慧排水系统建设。
通过智能化技术手段,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智慧化改造,实现对雨污水的分流、污水处理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排水水质。
5. 建立智慧水务管理平台。
建立智慧水务管理平台,实现对水务系统的全面监控和管理,包括水务数据分析、水务决策支持、水务资源调度等功能,提高水务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
四、推进措施。
1. 加强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推动智慧水务建设,为智慧水务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2. 加大投入力度。
增加智慧水务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对智慧水务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3. 加强宣传推广。
智慧水务项目建设方案
![智慧水务项目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dfe3f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5.png)
智慧水务项目建设方案智慧水务项目建设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水资源的供给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和管理水资源成为一项难以回避的难题。
智慧水务项目应运而生,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水务管理相结合,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保障人们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需要。
一、项目背景目前,我国水资源总量很大,但是地域分布极不均衡,加上过程的污染和浪费,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威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目标,智慧水务项目被提上议程。
二、项目需求智慧水务项目旨在打造信息化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为水务公司提供诸如基础数据平台、巡检管理、数据分析、水质监测、智能供水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以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城市和居民的水资源供应。
三、项目建设方案1.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是智慧水务项目的核心,主要负责数据的采集、传输、储存和分析。
基础平台的建设包括三个板块:(1)数据采集: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等设备采集水质、水量、压力等数据,并实现实时传输到数据管理中心。
(2)数据管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数据传输体系、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分析模型等。
(3)应用服务: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多类型的应用服务平台,如企业间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2.巡检管理系统建设巡检管理是保障水资源供应的重要环节。
建设巡检管理系统,实现巡检数据的实时化、网络化、电子化,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减轻人力和物力成本。
3.智能供水系统建设智能供水系统是智慧水务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基于为城市提供智能供水服务,保障城市和居民的水资源供应。
智能供水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工作:(1)智能调度:根据不同的供水需求,合理优化调度供水系统,保证正常运行和不浪费。
(2)智能控制:为供水系统设置预警功能,定时监测系统运行情况和水质监测结果,避免因系统运作故障和水质下降等问题导致的供水问题。
智慧水务工程建设方案
![智慧水务工程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f65e9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1.png)
智慧水务工程建设方案1. 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智慧水务工程的建设方案,以实现水务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高效运营。
2. 背景传统的水务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着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为了提高水务工程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智慧水务工程应运而生。
3. 方案概述智慧水务工程建设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传感器网络利用传感器网络技术,实现对水源、水量、水质等各项指标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通过建立有效的传感器网格,可以全面了解水务系统的运行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2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和处理,可以提供对水务系统运行情况的全面分析和评估。
同时,结合相关模型和算法,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帮助管理人员做出合理决策。
3.3 智能化控制与调度基于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实现对水务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和调度。
通过自动化技术和远程监控手段,合理分配水源、调节水量、控制水质,提高水务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3.4 客户服务与用户体验通过建立智能化的客户服务平台,提供方便快捷的用户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等渠道查询水费、报修问题等,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4. 实施步骤本方案的实施步骤如下:1. 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明确实施目标和需求,设计智慧水务系统的整体框架和功能模块。
2. 传感器部署与网络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置传感器节点并建立稳定可靠的传感器网络。
3. 数据采集与处理:通过传感器网络采集数据,并建立数据处理与存储系统。
4.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运用大数据分析和相关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供决策支持。
5. 控制与调度系统建设:基于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建立智能化的控制与调度系统,并与传感器网络相连接。
6. 客户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智能化的客户服务平台,提供便捷的用户服务和交互界面。
7. 系统测试与优化:进行系统测试,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
8. 上线与运维:正式上线运行,并建立相应的运维机制,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水务行业的智慧水务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水务行业的智慧水务管理平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152b1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2.png)
水务行业的智慧水务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第一章:引言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意义 (3)第二章:智慧水务管理平台总体架构 (3)2.1 平台架构设计 (3)2.2 技术选型与框架 (4)第三章:数据采集与传输 (5)3.1 数据采集方案 (5)3.1.1 传感器部署 (5)3.1.2 自动采集设备 (5)3.1.3 数据采集频率 (5)3.1.4 数据预处理 (5)3.2 数据传输方案 (5)3.2.1 传输协议 (5)3.2.2 传输加密 (5)3.2.3 传输网络 (5)3.2.4 数据传输频率 (5)3.2.5 数据传输路由 (6)3.2.6 数据传输监控 (6)3.2.7 数据接收与处理 (6)第四章:数据处理与分析 (6)4.1 数据处理方法 (6)4.2 数据分析与挖掘 (7)第五章:智慧水务业务应用 (7)5.1 水务业务流程优化 (7)5.2 业务应用系统开发 (8)第六章:平台安全与运维 (9)6.1 信息安全策略 (9)6.1.1 安全架构设计 (9)6.1.2 信息安全策略实施 (9)6.2 系统运维管理 (9)6.2.1 运维管理体系 (9)6.2.2 运维管理措施 (10)第七章: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 (10)7.1 用户体验设计 (10)7.1.1 用户需求分析 (10)7.1.2 设计原则 (10)7.1.3 设计方法 (11)7.2 交互设计 (11)7.2.1 交互逻辑设计 (11)7.2.2 交互方式设计 (11)7.2.3 交互界面设计 (11)第八章:项目实施与推进 (11)8.1 项目实施计划 (11)8.1.1 项目组织结构 (12)8.1.2 项目进度安排 (12)8.1.3 项目预算与资金管理 (12)8.1.4 项目风险管理 (12)8.2 项目推进策略 (12)8.2.1 加强组织协调 (12)8.2.2 严格项目管理 (12)8.2.3 技术创新与应用 (12)8.2.4 人员培训与引进 (13)8.2.5 质量控制与验收 (13)8.2.6 宣传推广与运维管理 (13)第九章:经济效益与风险评估 (13)9.1 经济效益分析 (13)9.1.1 直接经济效益 (13)9.1.2 间接经济效益 (13)9.2 风险评估与管理 (14)9.2.1 风险识别 (14)9.2.2 风险评估 (14)9.2.3 风险管理措施 (14)第十章:总结与展望 (14)10.1 项目总结 (14)10.2 未来展望 (15)第一章:引言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已成为支撑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的重要基础资源。
智慧水务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水务系统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d543f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3.png)
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为智慧水务系统带来更多可能性,实现水务设施的远程监控和 智能化管理。
水务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
数字化转型将成为水务行业的重要趋势,智慧水务系统将在其中发挥核心作用,推动水 务行业向高效、智能、绿色的方向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01
02
0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水资源短缺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 ,水资源日益紧缺,提高 水资源利用效率成为迫切 需求。
水质安全问题
水源污染、水处理设施老 化等问题导致水质安全隐 患增加。
运营管理效率低下
传统水务管理方式信息化 程度低,难以实现精细化 、智能化管理。
智慧水务系统建设意义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 ,优化水资源配置,降低漏损和浪费 。
数据采集
通过水量计量设备内置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模块,实时采集水流 量、水温、压力等数据。
数据传输
利用选定的通信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中心或远程 管理平台。
数据存储
在数据中心或远程管理平台建立数据库,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类 存储和管理,以便后续分析和应用。
05
漏损检测与定位技术 应用
漏损检测原理简介
网络通信设备
选用高性能工业以太网交 换机和路由器,构建稳定 可靠的数据传输网络。
软件系统架构规划与设计
云平台架构
采用微服务架构,实现高可用性 、高扩展性和易于维护的云平台
。
数据处理层
构建大数据处理平台,支持海量数 据的实时处理、分析和挖掘。
应用服务层
提供丰富的水务应用服务,包括水 质监测、水量调度、漏损检测等。
针对不同水质指标,如pH值、浊度、余氯等,选择相应的传感 器类型,如电化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
智慧水务建设方案
![智慧水务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40406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a.png)
智慧水务建设方案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背景与目标•智慧水务解决方案框架•关键技术与创新点•实施路径与步骤•成功案例与效益分析•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建议01背景与目标1背景介绍23水资源的日益短缺、水污染严重、水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
当前面临的水资源挑战难以实现精细化管理和全面监控,缺乏信息化手段,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
传统水务管理的不足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为智慧水务提供了可能。
技术发展的推动03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实现水务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建设目标01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智能化技术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02提升水质和减少水污染通过智能化监测和管理,提高水质和减少水污染,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方案内容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水资源的全面监测和数据采集,及时掌握水资源状况。
智能化监测数据分析和预测智能化管理信息服务和推广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借助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智能化水务服务,推广水资源保护和科学用水理念。
02智慧水务解决方案框架实时监测通过传感器、计量表等设备,实时监测城市供水管网、排水管网、水厂等关键节点的运行状态,确保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安全管理。
数据采集采集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各环节的数据,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数据传输通过无线网络、互联网等传输手段,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传输,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数据感知与传建立数据中心,对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和存储,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数据集中管理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数据的高效计算和存储,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和效率。
云计算支撑实现数据共享和交互,促进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的数据流动和共享,提高数据的应用价值。
数据共享数据中心与云计算数据分析与优化模型预测建立预测模型,利用分析结果进行预测,为水务管理和决策提供前瞻性和预见性。
智慧水务(污水处理、智慧防汛、智慧水务、智慧水利)建设方案
![智慧水务(污水处理、智慧防汛、智慧水务、智慧水利)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f80a3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d.png)
智慧水务建设方案(污水处理)1.2 污水处理信息化解决方案1.2.1水务企业工况在线监控及分析系统水务企业工况在线监控及分析系统,简称“工况分析系统”,是在传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础上,针对水务企业的生产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利用大量的生产数据对生产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管理者提供据测支持的系统平台。
功能模块:远程监控:系统彻底基于B/S结构,实现基于WEB方式的远程监控,支持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挪移终端访问。
设备检测:通过对设备状态的全面监测,提供包括投运时间、故障次数、检修时间提醒等功能。
仪表检测:通过对仪表的全面监测,提供包括量程设置、报警设置、投运时间、维护提醒等功能。
运行报警:根据系统预设等级进行分级显示通讯、设备、仪表、有毒气体等报警信号。
安全分析:根据工艺特点和风险源识别,针对生产过程进行安全监控,根据运行数据进行安全分析,对工艺的安全生产和达标运行进行分析。
质量分析:对工艺生产过程的运行质量进行分析,包括去除率、减排量等重要质量指标。
效能分析:对工艺生产过程的运行效能进行分析,包括单位水量电耗、单位减排量电耗等效能指标。
电力分析:通过电力监测系统,对全厂的电力状况进行横向、纵向等分析。
人员绩效:通过值班期间的人员(主要指中控管理人员)登陆系统情况进行记录和考核,结合各项生产数据,进行人员生产绩效分析。
水量预测:通过对企业进水量的监测,利用历史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可以较为准备的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通常为1天至30天)的进水量。
水质预测:通过对进水、出水水质和生产过程的数据监测,建立数学模型,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当前进水水质和当前工艺条件下,未来一段时间内(通常为24小时)的出水水质。
故障预警:通过对设备、仪表等的数据检测,可以建立数学模型,对可能存在故障隐患的设备、仪表等进行故障预警。
专家系统:利用运营管理人员和行业专家的经验,结合工艺特点,可以建立一套实用的专家专家,以解决复杂工艺问题。
台州智慧水务建设方案
![台州智慧水务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f84b7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b.png)
台州智慧水务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有效管理和优化水务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台州市决定推行智慧水务建设项目。
本文档旨在提出台州智慧水务建设方案,以实现台州市水务系统的智能化管理、优化与协调。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将台州市水务系统升级为智慧水务系统,以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2.优化水务系统的运行管理;3.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分配;4.提升服务水平,满足市民对水资源的需求。
三、项目计划1.需求分析在项目开始之前,需要开展需求分析工作,以确定项目的具体需求和功能。
1.1 系统功能需求•实时监测和分析水资源的供应和消耗情况;•预测和预警水源的水质和水量变化;•监测管网的漏损情况,并及时修复;•提供在线查询和统计水务系统相关数据。
1.2 系统性能需求•高可靠性: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保证持续稳定的运行;•高安全性: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高易用性:系统应具备简单易用的界面,方便操作和管理。
2.架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智慧水务系统的架构:2.1 数据采集和处理层该层负责实时采集和处理水务系统相关的数据,包括水质、水量、管网数据等。
选用传感器、监测仪器等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并利用数据处理技术提取有用信息。
2.2 数据存储和管理层该层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存储,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查询。
2.3 数据分析和决策层该层负责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决策,运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提取有意义的信息,并提供决策支持。
2.4 用户界面层该层为系统的用户提供友好的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查询。
用户可以通过网页、手机App等形式使用系统。
3.系统开发与实施在架构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开发和实施,具体包括以下步骤:3.1 系统开发根据需求和架构设计,进行系统开发,包括前端界面开发、后端服务开发和数据库开发等。
智慧水务工程建设方案
![智慧水务工程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032fa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f.png)
智慧水务工程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及目标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然而,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短缺、供水设施老化以及水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亟需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解决。
本项目旨在通过智慧水务工程的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水环境质量,为居民和企业提供优质的水资源保障,并提升水务管理部门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项目内容及技术方案1.传感器网络建设:在供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等关键节点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和收集水质、水压、水位等数据,在确保水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精准的供水管理和污水处理。
2.智能水表应用:替换传统水表,使用智能水表,实现远程抄表、用户用水数据实时监测,可以提供水费实时查询、用水异常预警等服务,并通过数据分析,提供合理用水的建议。
3.大数据平台建设:建立智慧水务的大数据平台,将各项监测数据集中存储和处理,构建全面的水资源管理和调度模型,为水务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撑和管理指引。
4.水资源调度系统建设:基于大数据平台,建立水资源调度系统,实现水源地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通过智能预测和调控技术,确保供水的连续稳定。
5.污水处理系统升级:利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处理效率和处理品质,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
6.智慧用水管理平台建设:为居民和企业提供智慧用水管理平台,通过用户行为监测和用水指导等服务,提高用水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
三、项目实施计划及预期效益本项目的实施计划如下:1.第一阶段:传感器网络建设和智能水表应用,预计耗时6个月。
2.第二阶段:大数据平台建设和水资源调度系统建设,预计耗时12个月。
3.第三阶段:污水处理系统升级和智慧用水管理平台建设,预计耗时6个月。
预期效益如下:1.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供水质量,提升供水服务水平。
2.改善水环境质量,减少水污染和水环境破坏。
3.提升水务管理部门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
4.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智慧水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智慧水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6a9d1f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46.png)
智慧水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及目标近年来,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使得水务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障城市的用水需求,实现节水减排的目标,提高水务行业的管理和运行水平,本公司拟通过智慧水务建设项目,实现以下目标:1. 建立综合管控平台,实现水质监测、设备监控、管网管理等功能,提高运行效率;2. 实施管网智能化改造,减少漏损,防止违规用水和盗窃行为;3. 引入新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等,提高信息化水平,优化决策能力;4. 实现“互联网+水务”,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市民满意度。
二、项目建设内容1. 综合管控平台建设综合管控平台包括水质监测系统、设备监控系统、管网管理系统等。
其中,水质监测系统通过对水质的采样分析和监测,及时发现水质问题,提高水质安全等级;设备监控系统能够对水务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较早的捕捉到设备故障等问题,提高设备维护效率;管网管理系统则利用水压、流量等传感器对管网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管理,避免漏损等问题,最终保障供水质量。
2. 管网智能化改造通过安装智能监测仪器对管网进行实时监控,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管网进行分析,识别出漏损的区域和缺陷,从而实现对管网的快速维修。
此外,还可以配备超声波流量计、用户用水量监测仪等设备进行用水量监控,防止违规用水和盗窃行为。
3. 信息化水平提升在综合管控平台中,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水务设备和监测仪器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通过云计算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管理决策,使得决策更加科学和智能化。
4. “互联网+水务”的实现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水务”的升级和改善,通过微信、APP等渠道为用户提供用水信息咨询、服务投诉和缴费等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
三、项目实施方案1. 技术方案本项目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网络架构等,其详细内容如下:硬件设备:物联网云端服务器、水质采样仪、水质监测仪器、管网监测仪器、超声波流量计、用户用水量监测仪等。
【全文】智慧水务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全文】智慧水务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c6a65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2.png)
物联终端网络建设 污水
污水处理厂(12座)、污水管网及泵站(16套)、 中水回用及配套管网(6套)
水利 综合运营维护建设 全市水务行业
中小型水库(5座)、提水工程(419套)、国有 机电排灌站(9座)、集中式供水水厂(13座)、 地下水源供水工程(18565口)、泵站(86座)、 涵闸(47座)、机井(19830口)、大型取水用 户(350)
3
•自动墒情测报站:华家湖、朔里、临涣、徐楼等7处。
•建设临涣闸、陈路口闸、侯王闸、淮纺闸自动信息化系统;
4
•保障节制闸的安全运行。
第5页
智慧化水务管理呼之欲出
“智慧水务”建设紧密围绕XX市水循环圈,覆盖三区一县的水资源、取水、制水、供水、节水、排 水、污水处理等水循环圈各个业务环节,依托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为基础平台,实现XX市水资源全生 命周期的智慧管理。
汛情监控预警
应急资源管理
日常业务
汛情信息发布
智慧水务
视频会商
决策支持
XX气象局
宿州水文 局
XX交通局
其它部门 ……
第 14 页
XX智慧水务-水资源综合利用
水资源综合利用以对水资源实时监测、实时预报、实时调度、实时管理为功能目标,集成外部地理信息数据、 流域网络、实测水雨情数据、先进的水文、水动力模型与统一的环境中,将模型的实时分析、报告、调度原则、方 案分析与决策支持共同集成在一起,对流域或地区的水资源、工程设施及相关的大量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传输、优 化配置和调度管理。
务
智能水表
政务公开
防汛抗旱决策指挥
行 业
安应 全用
出行服务 缴费服务 投诉处理 突发事件预警
行政审批 政民互动 决策支持 监察监管
智慧水务建设规划方案
![智慧水务建设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19470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8.png)
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提高数 据利用效率。
技术路线
01
02
03
04
基础设施部署
首先进行水务基础设施的部署 ,包括传感器、网络设备、数
据中心等。
数据采集与传输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数据的实 时采集和传输,将数据传输到
数据中心进行处理。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 析,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 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智慧水务建设技术尚不成熟,需要加强技 术创新和研发力度
智慧水务建设管理尚不完善,需要加强政 策支持和监管力度
智慧水务建设推广尚不广泛,需要加强宣 传教育和普及力度
发展建议
推动智慧水务技术 创新和研发,提升 技术水平和应用能 力
强化智慧水务建设 的政策支持和监管 力度,确保建设质 量和效果
加强智慧水务建设 的顶层设计,制定 科学合理的发展规 划
智慧水务建设规划方案
汇报人:xxx
2023-12-07
CONTENTS
• 背景介绍 • 建设目标与原则 • 技术方案与路线 • 实施方案与进度 • 效益评估与风险控制 • 结论与展望
01
背景介绍
智慧水务的概念
• 智慧水务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水务行 业的深度融合,实现水务业务智能化、精细化的新型管理模式 。它包括水文监测、水资源管理、供排水管理、防汛预警、水 利工程管理等多个方面。
生态平衡保护
合理规划水资源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 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智慧水务建设对于提升城市水资源管理具 有重要意义
智慧水务建设需要结合城市实际情况进行 规划设计
智慧水务平台总体设计建设方案
![智慧水务平台总体设计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283f0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a.png)
07
效益评估与持续改进
效益评估方法与指标
效益评估方法
为了准确评估智慧水务平台的效益,可以采用基于数据驱 动的评估方法,收集平台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指标数据,通 过分析这些数据来衡量平台的性能、稳定性、安全性和用 户体验等方面的表现。
效益评估指标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 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数据处理系统
对采集数据进行清洗 、分析和挖掘,为业 务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
监控管理系统
对水务设施进行实时 监控、预警和调度管 理,提高运营效率。
应用管理系统
实现水务业务应用, 包括水资源管理、给 排水管理、污水处理 等。
信息发布系统
将水务信息进行公示 ,提高信息透明度和 公众参与度。
03
数据采集与传输
01
02
数据预处理
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整理 ,去除异常值、缺失值和重复数据。
03
数据存储
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或数据 仓库中,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查询 。
05
04
数据传输
通过数据传输协议,将数据从采集端 传输到数据处理端。
数据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
运用统计学原理,对水务数据 进行定量分析,如平均值、方
智慧水务平台总体设计 建设方案
汇报人:xxx
2023-12-07
目录
• 建设背景与目标 • 平台架构与系统组成 • 数据采集与传输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安全保障体系 • 实施方案与计划 • 效益评估与持续改进
01
建设背景与目标
建设背景
01
02
03
水资源日益紧缺
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短缺问 题日益严重,需要采取有 效措施来提高水资源的利 用效率和保护水环境。
智慧水务项目建设方案及关键技术
![智慧水务项目建设方案及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3a5eeb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2.png)
智慧水务项目建设方案及关键技术智慧水务项目建设方案及关键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水环境治理的能力急需提高和改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智慧水务项目应运而生。
智慧水务项目以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对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各环节进行精准监测、高效管控,提升城市水资源管理效率,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
本文将从智慧水务项目的建设方案和关键技术两方面进行介绍。
一、智慧水务项目建设方案1. 设计目标实现全面、精准、高效的城市水资源管理,以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城市水环境质量。
2. 设计原则(1)先进性原则:采用先进、适用、可靠的技术和设备,确保项目的高质量和智能化程度。
(2)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环保、节能、资源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3)公平原则:推进智慧水务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居民群体的需求和利益,确保资源分配的公平合理。
(4)透明度原则:强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确保市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3. 设计方案(1)监测设施建设:安装流量计、水位计、水质监测设备等,完成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环节的数据采集。
(2)智能管理系统建设: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和展示,提高城市水资源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程度。
(3)智慧消费互动平台建设:采用智慧水务移动端APP,提供一键用水缴费、在线报修等便民服务,为居民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用水体验。
(4)制度创新:建立相应的法规及规章制度,完善城市水资源管理的相关政策,加强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规范用水行为。
二、智慧水务项目关键技术1. 物联网技术智慧水务项目中的各种传感器、监测仪器等被联接起来,构成大量数据并通过物联网传到中心,形成一个网络,实现了设备互联和数据共享。
2. 大数据分析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是智慧水务项目的关键技术之一。
数据采集和处理后,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数据决策,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
智慧水务和智慧排水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水务和智慧排水系统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e3519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23.png)
3
防洪排涝措施
制定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加强排水管网建设和维 护,确保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城市排水安全。
案例分析:某市智慧排水实践
项目背景介绍
介绍某市智慧排水项目的背景、目标和实施计划。
技术方案与实施过程
详细阐述该项目采用的技术方案和实施过程,包括排水管网数字化 管理、污水处理设施智能化改造、雨水收集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行业标准制定
参与制定智慧水务和智 慧排水系统的行业标准 和技术规范,推动行业 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
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 、企业和科研院校的合 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智 慧水务和智慧排水技术 的进步和应用。
05
项目实施计划与时间安排
项目启动阶段工作安排
成立项目小组
明确项目组成员及职责,建立有效沟通机制 。
水质检测与预警系统
01
02
03
水质在线监测
通过在线监测设备,实时 检测供水系统中的水质指 标,如浊度、余氯、pH值 等。
水质预警
设定水质指标阈值,当监 测数据超过预设范围时, 系统自动发出预警信息, 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处理。
水质数据分析
对长期监测数据进行趋势 分析和比较,评估供水水 质状况,为水质改善提供 数据支持。
项目目标与预期成果
目标:建设一套集远程监控、数据分析、预警预报等功 能于一体的智慧水务和智慧排水系统,提高水资源和排 水设施的管理效率,保障城市供水和排水安全。 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和污染;
3. 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快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预期成果:项目建成后,将实现以下成果
2. 提高排水设施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降低故障率和维 护成本; 4. 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智慧水务系统总体建设方案
![智慧水务系统总体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737fa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0.png)
经济效益预测及回报周期评估
经济效益预测
通过智慧水务系统的建设和运营,预计能够降低漏损率、提 高供水效率、优化水资源配置等,从而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
回报周期评估
根据项目投资额和预期收益,评估项目的回报周期,为投资 者提供决策依据。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综合评价
社会效益评价
智慧水务系统的建设将提高城市供水保障能力,改善居民用水体验,提升城市形 象,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资源利用率。
效果评估与优化
建立节能减排效果评估体系,对 技术应用效果进行定期评估,根 据评估结果进行优化和改进,持
续提高节能减排水平。
04
CATALOGUE
数据安全保障措施
数据加密传输和存储技术应用
采用业界认可的加密算法,如AES、RSA等 ,对智慧水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加密传输和 存储,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 性。
数据传输、存储和处理技术选型
01
数据传输技术
采用高速、稳定的网络通信技术,确保实时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02
数据存储技术
选用高性能的关系型数据库或非关系型数据库,满足不同类型数据的存
储需求。
03
数据处理技术
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提取
有价值的信息。同时,采用实时流处理技术对实时数据进行处理,以满
水质数据追溯与分析
对水质监测数据进行长期保存和追溯,运用数据 挖掘和分析技术,分析水质变化趋势和原因,为 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节能减排技术应用及效果评估
节能技术应用
在供水系统中广泛应用节能技术 ,如变频器、高效泵等,降低能
耗,提高供水效率。
减排技术应用
水务行业智慧水务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水务行业智慧水务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18ae7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03.png)
水务行业智慧水务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4)1.1 水务行业现状分析 (4)1.2 智慧水务建设意义 (4)1.3 项目目标与预期效果 (4)第2章智慧水务管理与服务平台架构设计 (5)2.1 总体架构 (5)2.2 技术架构 (5)2.3 应用架构 (6)2.4 安全架构 (6)第3章数据采集与传输 (6)3.1 传感器选型与部署 (6)3.1.1 传感器选型 (6)3.1.2 传感器部署 (7)3.2 数据传输网络 (7)3.2.1 传输技术 (7)3.2.2 网络架构 (7)3.3 数据预处理与清洗 (7)3.3.1 数据预处理 (7)3.3.2 数据清洗 (8)3.4 数据存储与管理 (8)3.4.1 数据存储 (8)3.4.2 数据管理 (8)3.4.3 数据安全 (8)第4章水质监测与管理 (8)4.1 水质监测指标体系 (8)4.2 水质监测设备布局 (8)4.3 水质数据分析与预测 (9)4.4 水质异常报警与应急处理 (9)第5章水资源调度与优化 (9)5.1 水资源供需分析 (9)5.1.1 数据收集与处理 (9)5.1.2 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 (10)5.1.3 供需风险识别 (10)5.2 水资源调度模型与方法 (10)5.2.1 调度目标 (10)5.2.2 调度模型构建 (10)5.2.3 调度方法 (10)5.3 智能优化算法应用 (10)5.3.1 算法选择 (10)5.3.2 算法改进 (10)5.3.3 算法应用与验证 (10)5.4 调度结果评估与反馈 (10)5.4.1 评估指标体系 (10)5.4.2 评估方法 (11)5.4.3 反馈与调整 (11)第6章设备运行监控与维护 (11)6.1 设备运行状态监测 (11)6.1.1 监测系统构建 (11)6.1.2 数据传输与处理 (11)6.1.3 设备状态评估 (11)6.2 设备故障诊断与分析 (11)6.2.1 故障诊断方法 (11)6.2.2 故障原因分析 (11)6.2.3 故障预测 (11)6.3 预防性维护策略 (12)6.3.1 维护策略制定 (12)6.3.2 维护计划实施 (12)6.3.3 维护效果评估 (12)6.4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12)6.4.1 设备档案管理 (12)6.4.2 设备功能分析 (12)6.4.3 设备更新与淘汰 (12)第7章智能决策支持 (12)7.1 决策支持系统框架 (12)7.2 数据挖掘与分析 (12)7.2.1 数据挖掘 (12)7.2.2 数据分析 (13)7.3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应用 (13)7.3.1 机器学习 (13)7.3.2 人工智能 (13)7.4 决策模型构建与优化 (13)7.4.1 决策模型构建 (13)7.4.2 决策模型优化 (13)第8章用户服务与互动 (13)8.1 用户需求分析 (13)8.1.1 基本用水需求:用户对水质、水压、供水稳定性等方面的需求。
智慧水务平台总体设计建设方案
![智慧水务平台总体设计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53ef3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b.png)
选用高性能的工业级通信设备,支持 多种通信协议,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 性和可靠性。
软件系统架构规划与设计原则
模块化设计
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 便于开发、维护和升级。
可扩展性
预留接口和扩展空间,以便未 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功能扩展 。
高可用性
采用负载均衡、容错等技术手 段,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
安全性
应急响应能力不足
现有水务系统在应对突发事件时, 存在响应速度慢、处置能力不足的 问题,难以满足紧急情况下的供水 需求。
项目建设目标与预期成果
建设目标
本项目旨在通过智慧水务平台的建设,实现城市供排水系统的全面感知、智能控 制和优化调度,提高水务行业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预期成果
项目建成后,预计将实现以下成果:供排水系统实时监测覆盖率达到95%以上; 数据共享和交换效率提高50%以上;应急响应速度缩短至原来的50%以下;水资 源利用效率提高20%以上。
平台可扩展性评估及未来发展规划
可扩展性评估
从技术架构、数据库设计、系统性能等方面对平台的可扩 展性进行评估,确保平台能够支持未来业务的发展。
未来发展规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平台未来发展规划,包括技术升级、 功能扩展、性能优化等方面的内容,为平台的长期发展提 供指导。
版本迭代计划
制定详细的版本迭代计划,明确每个版本的功能点、优化 内容、上线时间等,确保平台的持续更新和升级。
智慧水务平台总 体设计建设方案
汇报人:xxx 2024-03-14
contents
目录
• 项目背景与目标 • 总体架构设计 • 功能模块划分与实现 • 数据管理与分析应用 • 平台集成与扩展性考虑 • 实施方案与进度安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水务项目建设方案目录一、概述 (5)1.1 建设背景: (5)1.2 企业运营存在的问题: (6)1.3 企业运营需求分析: (6)二、支持技术 (6)2.1 3S技术 (6)2.2 物联网技术 (8)2.3 富客户端技术 (8)2.4动互联网技术 (9)三、系统建设目标 (9)四、总体设计 (10)五、智慧水务平台建设容 (12)5.1智慧水务运营数据中心 (12)5.2智慧水务共享服务平台 (13)5.3智慧水务综合运营平台功能 (15)5.3.1供水宏观运营监控 (15)5.3.2供水调度指挥 (24)5.3.3管网管理运行汇总 (27)5.3.4营销管理监控 (33)5.3.5承诺服务汇总监控 (37)5.3.6供水运营分析 (39)六、智慧水务业务支撑系统 (45)6.1 供水管网GIS系统(已建) (45)6.2 报装管理系统 (47)6.3 供水管网巡检工单系统 (47)6.4 维修养护系统 (50)6.5 工程管理系统 (51)6.6 SCADA系统 (51)6.7 营业收费系统 (52)6.8 水质管理系统 (54)6.9客服热线系统 (55)6.10产销差管理系统 (57)6.10.1数据采集 (57)6.10.2数据监控 (57)6.10.3数据整合 (58)6.10.4产销差管理 (58)6.10.5漏损分析 (59)6.10.6用水分析 (60)6.11其它业务系统 (60)七、基础软硬件运行环境 (60)7.1总体结构图 (60)7.1.1数据服务器 (61)7.1.3Web服务器 (62)7.1.4运营平台应用服务器 (63)7.1.5平台管理服务器 (63)7.2软硬件设备配置 (63)7.3客户端环境 (64)7.3.1普通PC端 (64)7.3.2浏览器端 (64)7.3.3监控大屏端 (64)7.3.4智能手持机端 (65)7.3.5平板电脑端 (65)一、概述1.1建设背景:供水系统是城市生存、发展的基础,供水事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其服务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供水企业自身的利益,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政府形象。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2年12月5日正式发布了《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明确了对应二级指标“城市功能提升”中的三级指标“供水系统”的考核,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从水源地监测到龙头水管理的整个供水过程实现实时监测管理,制定合理的信息公示制度,保障居民用水安全。
当前,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水务信息化工作也在中国城市供水企业中相继开展起来,一些自来水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要求,各自建立了营业收费系统,SCADA系统、管网GIS系统以及水质监测系统等,这些系统经过长期的应用实践已成为企业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由于这些系统大多由多个软件公司开发,没有统一的管理平台,信息的处理和利用只局限于本部门;虽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也无法进行深入数据挖掘应用,造成信息孤岛。
因此,在建设智慧城市、智慧水务的大背景下,结合水务行业信息化发展经验,各自来水公司应当充分利用云计算和数据技术构建一体化、可扩展的水务综合运营平台,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管理和信息规划,通过水务综合运营平台打通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增强对供水业务的运营和监管的能力,实现城市供水智慧运作,提高供水企业管理与服务的水平。
1.2企业运营存在的问题:(1)基本的业务系统建设还不完善,如分区计量系统、二次供水管理系统、巡检维修系统、用户报装系统等需要加紧建设;(2)各业务系统相对独立,存在信息孤岛现象,无法实现数据共享、信息挖掘;(3)尚未建立适合公司自身情况的信息化指导运营的思路和信息化建设标准;缺少有力的运营管理整合工具。
1.3 企业运营需求分析:(1)制定公司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建设标准,即以智慧水务运营平台为核心前提统一各业务系统建设的标准;(2)建立企业智慧水务综合管理平台,通过对企业各业务系统的业务流程和数据资源的整合和集成管理,实现企业运营信息的全面监控、综合分析和应急指挥。
二、支持技术2.1 3S技术在供水企业运营过程中,工程管理、管网巡视、检漏、管网维护、事故抢修等管理业务绝大多数都和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作为空间信息获取、管理和分析处理的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遥感(Remote Sensing, RS)及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System,GNSS)已成为供水信息化建设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
GIS、RS、GNSS 技术简称3S技术,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
GIS是集地理信息采集、存储管理、集成分析和可视化模拟等于一体,并提供地理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
它不但能分门别类、分级分层地去管理各种地理信息,而且还能将它们进行各种组合、分析、再组合、再分析等,并能提供查询、检索、修改、输出、更新等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地图服务,能够清晰直观地表现出各种地理信息的规律和分析结果,同时还能在屏幕上动态地监测地理信息的变化。
通俗地讲,地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的“大管家”,是供水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系统,在供水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起着“大脑”的作用。
RS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在供水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可用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
GNSS是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包含了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Galileo系统、中国的Compass(北斗),全部建成后其可用的卫星数目达到100颗以上,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确三维坐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
在供水企业信息化建设中,GNSS将提供精确的定位服务,成为时空数据获取的重要手段。
随着3S技术的不断发展,将GIS、RS、GNSS紧密结合起来的“3S”一体化技术已显示出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供水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已展现出强大的威力,可实现对各种空间信息和环境信息的快速、机动、准确、可靠的收集、处理、展示、更新。
2.2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因此,物联网技术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叫做物联网技术。
在供水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可以通过数采仪、无线网络等在线监测设备实时感知城市供水管网的运行状态,并且采用可视化的方式有机整合运营调度部门与供水管网设备,形成供水企业“物联网”,并可将及时采集到的各种管网运行、水质、外业人员信息进行及时分析与处理,并做出相应的处理结果与辅助决策建议。
物联网的产业链可细分为标识、感知、信息传送和数据处理这4个环节,其中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射频识别技术,传感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和数据的挖掘与融合技术等。
2.3 富客户端技术2.4移“富客户端”(Rich Client)利用具有很强交互性的富客户端技术来为用户提供一个更高和更全方位的网络体验。
RIA集成了桌面应用的交互性和传统Web应用的部署灵活性与成本分析,以创建单一而完整的用户体验。
富客户模型将界面分解成许多的既可以和用户直接交互,又可以和服务器进行通信的小单元模块,具备丰富的用户界面和丰富的数据模型,运行时跨浏览器、桌面和操作系统实现一致的部署。
2.4动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MobileInternet,简称MI)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态,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
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纸书/MID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
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
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供水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引入智能手机、平板、PDA等移动终端设备,服务于管网巡视、检漏、工程竣工验收等业务,实现移动办公。
三、系统建设目标以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整合供水企业所有数据资源、通讯资源、网络资源、系统资源,建立集供水各专题信息服务于一体的供水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以此为基础快速构建面向供水企业综合运营监管的综合业务应用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的共享,实现供水企业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实现供水业务监控、管理、服务等业务的数字化、可视化与联动化,最终建成供水企业网络化办公,使企业的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实现共建共享与互惠互赢,改变现有各业务系统分散工作的局面,为供水企业的综合信息化监管开创一种全新的管理思路与模式,最终建成具有各供水企业特色的智慧水务综合运营平台,为企业的运营、调度指挥、分析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具体分目标体现在:集成各供水业务支撑系统,实现数据的有效集成,为供水企业各部门间进行信息交互与共享奠定基础;将不同供水业务进行有效互联,进行跨业务的综合运营分析,实现面向供水企业宏观层面的综合运营监管与调度指挥决策(可同时实现对管网、用水户、供水量、水质、工程等运营信息的管理;巡检时间、漏水、爆管、用户投诉等异常信息进行浏览、监控查询、展示和分析);为企业运营提供完善的评价体系和综合分析手段,为供水综合应急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支撑,方便企业随时掌握供水企业的宏观运营情况。
四、总体设计针对自来水公司的现状和需求,遵循SOA架构进行总体设计,主要包括基础设施、业务系统、数据资源、数据管理工具、业务服务、综合应用和标准规与安全保障体系等七部分,如下图所示:1.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服务器、PC客户端、智能手机、监控大屏,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安全防护软件、中间件,局域网、VPN、无线网等基础软硬件网络环境。
2.业务系统:除了已经建设的管网GIS、SCADA、热线、营业收费等业务系统外,还将扩展巡检抢修系统、短信平台、工程管理系统,来实现各业务领域工作的日常开展,要同时遵循运营调度数据中心和运营调度指挥平台的数据集成、业务协同的要求。
3.数据资源:重新规划整理构建集成地形数据库、管网数据库、运营调度运行数据库;建立各类文档、图片、表格、视频等文件资源库,存放非结构化数据;集成整合在线监测数据库和各领域业务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