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合集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要对其概念进行界定,首先就应当先明确“中华传统文化”的概念并把握其内涵。

每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繁衍生息的根基和血脉。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这也就决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

从学术界对这一概念的界定上来看,国内相关学者对其概念的界定存在着不同的阐释。

我国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钟敬文先生认为,“传统文化,是指我们民族千百年来历代祖先们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现实所能的条件,所创建、改造、享受、传承的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各种事物的总称。

”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后了解到,学术界存在着常常将“中国传统文化”略称为“中国文化”这样的惯例,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化”这一概念也就直接相关。

如,张岱年、方克立在著作《中国文化概论》中表述到:“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享誉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内容”。

李宗桂在其著作《中国文化概论》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结构诸说进行总结梳理后,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划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两个层面,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表层结构,即物质层面。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即心理的层面。

”韦政通所撰写的《中国文化概论》中则认为中国文化具体包括了宗教、哲学、艺术、语文、文学、政治、经济、社会等主要方面,并分别对这些方面进行了论述。

立足于当下时代的发展背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也需要作出优秀与落后的相对区分才能够真正有助于我们的传承,更好的弘扬“本土资源”。

而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可以称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优秀”成分的评定应采用何种标准?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在明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概念时所需特别注意的。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标要求】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概念阐释】文化交流与传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 “包括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四层面的文化,是广义文化;作为不停 运行的广义文化在观念领域摹本的精神文化,是狭义文化。

”一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指在历史上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

「陶β瀚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g 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华文化。

是在长期历史积淀中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易除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g 代表中华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体现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精神的主要思想观念。

【知识归纳】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一)起源:原始社会1、中华文明多元起源:2、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形成一华夏族的扩展思考:中华文化的起源有何特点?历史悠久,多元起源,华夏核心、辐射四周,多元一体(二)英基:先秦时期3商周时期(鬼神主义一礼乐人文崇德尚贤儒家源头)商:鬼神(天)主宰世间,商王能感应鬼神,因此得到恒常的天命 周:天命无常,唯有敬德保民才能得到天命影响:成为儒家思想的源头,塑造了中华“崇德尚贤”的文化品格;从敬鬼神到重人事,体现了人文/理性色彩,对后世影响深远。

2、春秋战国(孔子阐述西周礼乐文明儒家思想核心形成;“百家争鸣”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源头)(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表现:生产力发展: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社会大变革:①经济:私田出现,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周易》 强慢统函 辱的中华民族演变■ 商周时期内外服制T 分封制密切各地联系客观促进民族融合 ■ 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华夏”戎狄蛮夷认同华夏 ■ 战国时期戎狄蛮夷融入华夏族 ■ 秦汉时期汉族为主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 ■ 近代时期中华民族概念形成②政治:分封宗法制破坏,争霸兼并战争,各国变法③阶级:士阶层崛起④文化:礼崩乐坏,私学兴起思想活跃:①华夏认同、血缘文化认同、民族融合②春秋时期:思皑同是产生于春秋战国大变革、大动荡背景之下,为什么各家的主张会有如此差异呢?共同目的:重建秩序(3)意义:①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含义并举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含义并举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含义并举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什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吗?其实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宝贝。

比如说春节,这可是我们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到了春节,大家会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热热闹闹的。

还有中秋节,我们会一起赏月、吃月饼,听嫦娥奔月的故事。

再比如我们的汉字,方方正正的,多漂亮!从古代的甲骨文到现在的简体字,汉字承载着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还有中医,中医的针灸、推拿可神奇啦,能帮我们治好很多病。

像这些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国家。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贝吧!《有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朋友们好呀!今天来和大家讲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你们看,端午节的时候,我们会包粽子、赛龙舟,这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大家齐心协力划龙舟的样子,是不是特别棒?还有武术,像电影里的大侠一样,飞檐走壁,可威风啦!武术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锻炼我们的意志。

戏曲也是哦!演员们穿着漂亮的衣服,化着好看的妆,唱着动听的曲子,把一个个故事演得活灵活现。

还有剪纸,一张纸在手里剪几下,就能变成漂亮的图案,像小兔子、小花朵,是不是很神奇?这些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们有趣又有意义,陪伴着我们长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呢?比如说,我们每天早上起床后会跟爸爸妈妈说“早上好”,这就是一种礼貌,是传统文化中的礼仪。

去公园的时候,看到美丽的花花草草,我们不会随便采摘,这是爱护自然,也是传统文化里的美德。

过年的时候,长辈会给我们压岁钱,这是对我们的祝福和关爱。

还有,我们在学校里和同学们友好相处,互相帮助,这也是传统文化中的友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暖和美好。

《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吧!你们知道吗?唐诗宋词可美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心情。

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艺术和价值观念,对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道德修养、社会行为等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象征,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传承。

一、文化立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强调礼义廉耻、仁爱孝悌等传统价值观念。

儒家思想倡导孝道,提倡仁爱,注重修身养性,崇尚和谐共生。

这些思想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中国人民树立起了高尚的品德典范,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化精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和哲学精华。

从《诗经》到《孟子》,从唐诗宋词到京剧昆曲,从书法绘画到园林建筑,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和内涵。

这些文化精粹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展示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三、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传承是中华文化自强不息的重要体现。

中国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沿袭至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家喻户晓的孔子学院、国学经典、传统节日等不仅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更让中华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文化创新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正积极融入当代社会生活,进行创新和发展。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经济发展相结合,形成了多元、多样的文化现象。

中华传统文化正在不断融入全球文明交流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五、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源泉。

传统文化的自信自豪感激励人民不忘根本、砥砺前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文化力量。

在维护文化独立性、文化安全的同时,也要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自信。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

只有深入挖掘、认真传承、广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才能为我们赢得世界尊重、塑造真正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的文化形象。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争做民族文化优秀传人一、什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

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

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内容十分丰富, 与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相比, 有着不同的特点。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有体现在有形的物质方面的, 有体现在精神方面的; 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 特别是优秀的道德传统。

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

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

2.知行合一观。

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

3.有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传统思想:例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等,这些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2. 传统艺术:例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这些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3. 传统习俗:例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各种民俗活动,这些习俗和活动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

4. 传统科技:例如中医、农业、天文、历法等,这些科技在古代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对世界科技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5. 传统文学:例如《诗经》、《楚辞》、《红楼梦》等古典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它涵盖了思想、艺术、习俗、科技和文学等多个方面。

这些文化元素不仅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介绍1.1 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积淀的宝贵遗产,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德、法律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代表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继承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了中国古代智慧与思想,代代相传,源远流长。

•综合性:中华传统文化集合了文学、艺术、哲学等多个领域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综合文化体系。

•内涵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思想、伦理道德、审美观念等内容,涵盖面广。

•影响深远: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影响作用,对中国人民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2.1 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道德伦理、仁爱和家庭伦理。

儒家思想注重人际关系、政治伦理和社会道德,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极大。

2.1.1 儒家经典•论语•大学•中庸•孟子2.1.2 儒家价值观•仁: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建立和谐社会。

•礼:讲究礼节和仪式,强调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

•孝:尊敬和孝顺父母,强调家庭伦理和亲情。

•忠:忠诚于国家和君主,强调公共利益和忠诚精神。

2.2 道家文化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自然、宇宙和人生的哲学思考,追求心静自然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2.2.1 道家经典•道德经•老子说法2.2.2 道家思想•道:宇宙规律和人生意义的核心概念,强调自然和谐的重要性。

•无为:追求无为而治,认为过度干预会破坏自然秩序。

•自然:强调顺应自然,追求个体内心的宁静。

•废书:反对繁文缛节,注重简朴和自由。

2.3 佛教文化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修行和慈悲心理,追求解脱和智慧。

2.3.1 佛教经典•法华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2.3.2 佛教思想•慈悲:心怀慈悲,帮助他人,追求真善美。

•禅定:通过冥想和禅修,达到心灵的平静与解脱。

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一系列经验、文化知识和道德准则的总称。

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情感、价值观和审美观,是中华民族生活的基石和精神支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即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礼仪习惯,来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包含了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

儒家强调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崇尚仁义道德。

这种思想体现了天人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道家关注个体的内心修养和追求内在的道。

它强调“无为而治”的理念,主张顺应自然的规律,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佛家则注重人的慈悲和智慧。

它强调解脱人类的苦难,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温和。

这些哲学思想不仅为中华民族的道德伦理提供了指导,而且对中国社会的长久稳定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以诗词、书法和绘画为代表的艺术形式而扬名于世。

中国古代诗词独具特色,注重情感的抒发和文字的音韵美。

其内容广泛涉及自然景物、人情世故、哲理思考等,表现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力。

中国书法以其独特的笔画结构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东方艺术的瑰宝。

绘画作为古代文人的休闲和表达方式,融合了诗词的意境和哲学思想,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是文化遗产的宝库,也是中华民族审美情趣的典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礼仪习惯扎根于中华民族的生活实践和社会伦理。

中国自古就有严谨的礼仪系统,强调尊重长辈、守礼让、待人诚恳、谦和有礼等。

这种礼仪习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家国情怀。

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守礼让、待人诚恳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强调了社交礼仪和仪式的重要性,这其中包括结婚、葬礼等各种仪式活动。

这些礼仪习惯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和传统文化认同,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华夏人文美德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以儒家文化为主导、为主流、为主体、为主干、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圣贤文化。

什么是先秦时期的儒家文化?------即春秋战国时期原汁原味的孔孟之道,核心思想是以“仁者爱人”为精髓而展开依次递进的三句话:1、国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2、人以德为本的贵德思想;3、德以孝为本的重孝思想。

先秦儒家文化-----主张以德治国,从而建立人人相亲相爱、以礼仪为用、以和谐为贵、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的大同社会。

什么是汉后时期的儒家文化?------即汉代以后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及御用文人阉割篡改的封建文化即伪儒学,核心思想是以“人人效忠皇帝”为中心而展开依次递进的三句话:1、国以帝为本的皇权思想;2、帝以刑为本的刑罚思想;3、刑以杀为本的暴政思想。

汉后儒家文化-----主张以法治国,从而建立人人效忠皇帝、以刑罚为用、以皇家为贵、天下为私、世代沿袭、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

由此可见,孔子出生于秦之前的奴隶社会末期,封建社会还未出现,不能算为封建社会的卫道士。

汉代以后把孔子及儒家文化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门神和正统思想,和孔子本人及正宗思想毫不相干。

我们今天尊崇的孔子及儒家文化是先秦时期原汁原味的孔孟之道,并不是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及御用文人阉割篡改的伪儒学即封建文化。

中华民族要腾飞,不能忘记两个老祖宗、两位老先生:两个老祖宗:一是中国人的老祖宗——孔孟学说;其核心思想是:以“仁者爱人”为精髓而展开依次递进的三句话:1、国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2、人以德为本的贵德思想;3、德以孝为本的重孝思想。

忘记中国人的老祖宗——孔孟学说,我们就会丢掉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共有精神家园,从而失去前进的根基;二是共产党人的老祖宗——马恩学说:其核心思想是:以“实事求是”为精髓而展开依次递进的三句话:1、群众路线;2、解放思想;3、与时俱进。

忘记共产党人的老祖宗——马恩学说,我们就会丧失中华民族傲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武器,从而失去前进的方向;两位老先生:一位是“德先生”:即“Democracy”,德莫克拉西(音译)——意为:“民主”,所谓“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忘记“德先生”:即——“民主”,我们就会违背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被世界所淘汰;一位是“赛先生”:即“Science”,赛因斯(音译)——意为:“科学”,所谓“科学”是指近代自然科学和科学精神;忘记“赛先生”:即——“科学”,我们就会背离人类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时代潮流,被时代所抛弃。

专升本语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识

专升本语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识

专升本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识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及特点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千百年来在中华民族社会生活实践中所创造和传承下来的文化成果,包括文学、哲学、艺术、历史、道德、宗教、礼仪、科技、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它是我国民族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特有的民族特色。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1) 厚重悠久: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渊源流长,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古代华夏文明,经过长期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体系。

(2) 经典丰富: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了大量的经典著作和传世之作,如《诗经》、《尚书》、《论语》、《孟子》、《道德经》、《红楼梦》等,这些文化经典影响深远,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 包容博大: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强的特点,它吸纳了不同民族、不同思想、不同文化的精华,形成了多元一体、综合发展的文化体系。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2.1 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儒家思想认为“仁”是一切美德的源泉,“仁者爱人”,提倡人际关系中的亲情、友情、师生关系中的尊重和爱护,注重孝顺父母、敬重长辈、关爱子女。

2.2 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儒家思想认为“义”是一切社会行为的基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正当、公正的关系,提倡宽容、诚实、公平和正义。

三、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3.1 形成国民性格和精神底蕴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积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深刻影响着我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举止和心灵世界。

3.2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文明的灵魂,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激发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发展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4.1 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教育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从小培养孩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让中华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标题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标题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它包括了我国古代的思想体系、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的成就。

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和道家思想的自然观念,这些价值理念贯穿于我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对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社会秩序、伦理道德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1. 厚重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竭,包罗万象。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古代先民创造了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墨家文化等思想体系,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音乐、戏曲、美术、建筑、工艺等文化形式,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和艺术珍品。

2. 和谐共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天道人道、阴阳调和等思想,它主张天人合一、宇宙共生、自然和谐,提倡和平共处、和谐相处的理念。

这种思想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和谐稳定、文明和睦、家族和睦、社会和谐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1. 传承文化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保护国家文化安全、提升国家软实力、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维护民族团结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刻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它具有丰富的智慧、高尚的情操和博大的气魄。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国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四、如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 加强教育引导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校园的重要内容,通过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2. 加强文化保护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文物保护、古建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下大力气,保护这些文化符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答案一、中国传统文化略论1、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古代传承至今的精神文化,由五千年的文化发展演化而成,涵盖了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礼仪、教育、宗教信仰等众多内容,是极具影响力的民族文化实体。

2、中国传统文化特点(1)历史性:五千年的文化发展演化,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中华文化。

(2)多元性:中国传统文化涵盖哲学、宗教、文学、美术、乐理、伦理等多个领域,以及各种实践,形成了千百种多彩文化。

(3)思想性: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了儒、释、道、古典诗词等诸子百家,凝练出独特的思想文化,启迪了无数中国子孙。

(4)至诚性:中国传统文化追求至诚精神,始终以精神力量横贯儒释道。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千百种文化实践,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1)中国书法:以《汉书》“金石易,笔墨难”的论述开展的单笔书写艺术,中国书法被视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本质。

(2)中国剪纸:以折叠纸来裁剪各种图案,其精美的图案令人称奇,被称为“中国第一画”。

(3)中国园林:中国园林不仅以精致美观而闻名,而且有着深刻的哲学和社会思想内涵,被称为东方园林艺术的代表。

(4)中国传统文学: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史记》“记实”、《论语》“仁义”的著作成为代表。

(5)中国传统曲艺:曲艺一般来源于民间,以说唱和表演为主,它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丰富了民间生活。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表象形式,更是一种思想内涵,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层出不穷的精神崇高,它为中华人民的历史、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我们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储备。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意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精神支柱,是保护民族风貌的重要贡献,所以我们应该珍视和继承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保存民族风情。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从中可以学习到许多智慧,可以增进我们的智识和文化修养。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反映中华文明演进与融合的民族特征和特点的一种民族文化。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_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1.中国传统文化是多种哲学思想完美融合的文化具有高度的包容性,而包容性就意味着这是一种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文化,中国文化有强大的同化和改造外来文化的能力,将外来文化的精华,吸收为中国固有的文化。

这是中国文化的强大的再造改造和吸收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道家的自然,有儒家的仁爱,有墨家的无私大爱,有法家的严谨,有佛家慈爱和奉献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

2.中国文化中有温情脉脉的仁爱文化这是以儒家学说为中心的仁者爱人的文化。

儒家文化更注重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更注重人伦之间的关系,他所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的忠恕之道,是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的金科玉律。

在当前,仍然有用!3.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现实的、强调脚踏实地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相对于印度哲学的神学化,相对于西方的自然哲学,中国文化具有强调精神境界追求人的身心和谐的特征。

4.中国传统文化有以民为本的优秀传统在西周时期,以民为本的思想已经开始出现了萌芽,到了儒家学说的第二号人物,孟子那里,以民为本的思想达到了顶峰。

孟子的仁政和王道理想,就是建立在以民为本的思想上的。

5.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崇尚诚信的有点中国人推崇诚实,在论语、中庸、大学和孟子等儒家的典籍中,诚是一种自然法则,而追求诚则是人的做人的法则。

因此,诚信是中国文化中的人伦法则。

6.中国传统文化崇尚正义中国哲学历来倡导义为上,要做符合社会道义正道的事情,在利益面前,要选择正义,而不是利益。

所以,义利之辨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焦点所在。

7、中国文化倡导个人融于集体的家国意识传统文化认为,个人价值要在国家和社会中才能体现,所以中国人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家国意识,正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正所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咱中国人啊,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那可真是宝贝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像是一个超级大宝藏,里面啥都有。

你说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嘿,那可多了去了!像诗词歌赋,那读起来多带劲啊,什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寥寥几句就能让你感受到那股子诗意。

还有书法,那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字,就跟艺术品似的,看着就赏心悦目。

再说说戏曲,那扮相,那唱腔,真叫一个绝!每次看都让人忍不住拍手叫好。

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不只是摆在那好看的,它就像咱生活里的调味剂,让咱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比如说过年吧,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这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习俗,多热闹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那场面,多温馨啊!这要是没了这些传统,过年还能有那味儿吗?再想想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多有意思!那粽子的香味,哎呀,现在想想都流口水呢。

还有中秋节,赏月、吃月饼,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多幸福啊!这些传统节日啊,就像是一个个里程碑,标记着我们生活中的美好时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教会了我们很多道理呢。

像“百善孝为先”,让我们知道要孝敬父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我们学会换位思考。

这些道理就像是一盏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可是咱们中国人的根啊!要是把根丢了,那咱不就成了没魂的人了吗?就好比一棵树,没了根还怎么活呀?所以啊,咱们得好好传承和弘扬它。

现在有些年轻人啊,对这些传统文化不感兴趣,觉得老土。

哎呀呀,这可真是大错特错啦!这传统文化里蕴含的智慧和魅力,那是经过了时间考验的呀。

你看那些古建筑,那工艺,那美感,现在的建筑能比吗?还有那些传统手工艺,那都是手艺人的心血啊,要是失传了多可惜呀!咱们得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可以多开些传统文化的课程,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社会上也可以多举办些活动,让大家都能参与进来。

咱自己呢,也要主动去学习、去感受。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咱的宝贝,咱得好好珍惜它、传承它、弘扬它!让它在咱这代人手里继续发光发热,这难道不是咱应该做的吗?咱可不能让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在咱手里给弄丢了呀!。

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

中华传统文化,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顺序,经历了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尧、舜、禹等时代,到夏朝建立,之后绵延发展至今。

中华传统文化包含儒、佛、道三家主流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范围广泛,文字、语言、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都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

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具体地讲,中华传统文化以节日、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等为载体。

比如正月初一春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等节日和各种民俗活动以及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的传统文化等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问题---外患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竞争已成为国家间软 实力的较量,并将在未来构架国家综合实力方面起到 更大的作用。 一、部分国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侵袭
事件一:2004年7月,韩国 高句丽遗址申遗成功。 事件二:2005年11月,由韩 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 表作”。 事件三:2006年,韩国拟将 “韩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传统京剧
❖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 戏曲剧种之最,至今已 有200年的历史。它是 在徽戏和汉戏和满清 小调的基础上,吸收了 昆曲、秦腔等一些戏 曲剧的优点和特长逐 渐演变而形成的。京 剧流播全国,影响甚 广,有“国剧”之称。 它走遍世界各地,成 为介绍、传播中国传 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传统文化的内涵层面
道❖ 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 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 展和传承,使其对中国文 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 用,儒家是国学的核心与 主体。
传统文化的特点层面
❖ 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发 展创新性
❖ 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和凝 聚性
❖ 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 世界性
❖ 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
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承传 体系,弘扬时代新风”。
自知 强行 不合 息一 的观 奋, 斗 精 神
重有 视爱 人国 的主 精义 神精 生神 活,
尊团 老结 爱互 幼助 的, 伦 理 规 范
勇追 于求 奉真 献理 的, 精 神
儒 家
❖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核心 是儒家文化。
❖ 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 所创,倡导血亲人伦、现 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 理性,尤注重人与人之间 伦理关系,其中心思想是 孝、弟、忠、信、礼、义、 廉、耻,其核心是“仁”。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共28张PPT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共28张PPT

【探究导学】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中华文明多元起源 (1)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 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 华文明的摇篮。 (2)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 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2.春秋战国 (1)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 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2)社会出现大变革。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 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 (3)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 自己的看法和主张,“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4)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 化发展的源头。先秦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题。董仲舒兼采百家学说,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 “大一统” 等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 了思想基础。儒学在中华文化中确立了正统地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4.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新阶段,理学统治地位确立。
在回应佛道挑战的同时,儒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理学产 生并发展到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4.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1)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孟子说:“天下 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张载概括为“为天 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3)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 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都是家国情怀的体现。
【拓展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核心思想理念:天人之学、道法自然、居安思危、自强不息、诚实守信、 厚德载物、以民为本、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 大同等。 2.中华传统美德: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礼、精忠爱国、克己奉公、 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3.中华人文精神:以人为本。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 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历经几千年演绎与沉淀的中国文化,其包括语言、文学、哲学、艺术、医学、工艺等多个方面。

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价值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卓越的艺术成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了儒家、道家、佛教等多种思想流派,并通过经典著作、艺术作品、礼仪习俗等形式传承至今。

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2.1 传承中华民族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精神纽带,它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和民族特色。

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继承自己的文化基因,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2.2 塑造民族的道德伦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仁爱、孝道、礼仪等优秀传统美德,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道德伦理。

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可以促进社会的道德建设,培养社会公民的良好品德和行为准则。

2.3 保持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平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平衡,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交流与共融。

3. 怎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1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经典著作、艺术作品等方面的知识,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

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参观博物馆以及参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种有意识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体系的教育方式。

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思想和价值观灌输给学生,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

3.3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如京剧、昆曲、书法、绘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的封建社会是全能文化,既有治人安家的道德功能,也有治国安邦的政治功能。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儒家文化被打倒以后这两个功能全部否定。

不管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儒家文化治国安邦的政治功能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儒家文化治人安家的道德功能依然存在,并没有过时。

所以,我们今天弘扬儒家文化,仅仅是重启儒家文化治人安家的道德功能,并不是走复古主义道路重启儒家文化治国安邦的政治功能。

在资本主义社会西方文化是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是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

一、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指1840年之前土生土长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相对于1840年之后传入中国的西方文化即西学而称之为国学,相对于目前的现代文化而称之为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位一体”的综合文化,但是中华传统文化从公元前134年开始儒家文化就成为主流文化、主体文化、主脉文化。

明代大儒王阳明说过,如果把中国文化比作房舍的话,儒家是正堂,佛家、道家就是厢房。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时期儒家文化从民间流行文化提升为国家正统文化,从百家争鸣中的一种学术思想,上升为独尊儒术的国家指导思想。

从此儒家文化作为国家意识形态长达两千零四十五年(公元前134——公元1911年)以公元前134年儒家文化成为国家指导思想为标志,儒家文化划分为汉前儒家文化与汉后儒家文化两种类型:1、什么是汉前儒家文化?汉前儒家文化——就是公元前134年汉代以前春秋战国时期在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的儒家文化,其核心思想是以“仁者爱人”为精髓而依次展开并递进的三句人文主义光辉思想:第一、国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管子曰:“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

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第二、人以德为本的贵德思想——曾参曰:“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俗话说“人无德不立”第三、德以孝为本的重孝思想——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汉前儒家文化因为是民间文化所以坚持家庭伦理道德为主,突出以姻缘血缘为纽带的孝亲文化,突出以德治国的泛爱文化,主张以孝立德、以德立人,以人立国,从而建立人人相亲相爱、以礼仪为用、以和谐为贵、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

这就是儒家文化的思想精华,这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粹”、“金屑”、“金玉良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发扬光大的儒家文化。

汉前儒家文化,就是指原汁原味的先秦原始儒学。

我们今天发扬光大的儒家文化,就是原汁原味的先秦原始儒家文化的思想精华——仁义礼智信的做人文化、孝敬父母的孝亲文化,推己及人的泛爱文化,并不是汉代以后被历朝历代封建文人阉割、篡改、糟蹋的儒家文化。

2、什么是汉后儒家文化?汉后儒家文化——就是公元前134年汉代以后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国家指导思想。

从公元前134年到1911年辛亥革命长达2045年。

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人效忠皇帝”为中心而依次展开并递进的三句封建主义帝王思想:第一、国以帝为本的皇权思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第二、帝以刑为本的刑罚思想——秦法规定路边倒点垃圾就要剁手,“五人盗,赃一钱以上,斩左趾,又黥为城旦”即五人一同偷盗,偷盗一枚半两钱以上的罪犯,要被斩掉左脚趾,同时还要在脸上刺字后判四五年徒刑去修筑城墙。

第三、刑以杀为本的暴政思想——商鞅以“谋反罪”而被五马分尸,吕不韦以“操国事不道罪”,被逼自杀,李斯以“谋反罪“,“腰斩咸阳市”。

秦二世甚至提出“以杀人众者为忠臣”。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

仅仅当了46天的秦王子婴立即向刘邦投降。

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

现在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

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父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约法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秦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民心尽失。

刘邦入关后,了解民情,顺应民意,抚慰民心。

“约法三章”树立起了新政权威严天下、取信于民的形象,也奠定了汉高祖刘邦的历史地位。

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刘邦取得天下,西汉、东汉王朝先后393年。

汉后儒家文化因为是国家文化所以坚持政治伦理道德为主,突出忠君爱国的忠君文化,突出以法治国的严刑酷法,主张以忠立德,以德立人,以君立国,从而建立人人效忠皇帝、以刑罚为用、以皇家为贵、天下为私、世代沿袭、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

汉后儒家文化,主要包括两大部分:A、汉代新儒学,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概念发展了“君权神授”思想,强调君权的天然合理性和神圣不可侵犯性,从此往后“奉天承运”成为历朝历代皇帝维护封建统治的尚方宝剑!董仲舒是儒学发展历程中一个承前启后的大思想家,虽然“天人感应”思想是错误的,但它对于巩固封建社会家天下国家政权是有用的。

董仲舒提出的“仁义礼智信”五条亘古不变的完整做人道德标准,是董仲舒对儒家文化的最大贡献。

公元前134年经董仲舒倡议儒家文化被汉武帝定为中央政府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在以后的2045年(截止1911年辛亥革命)时间里,不管朝代如何更替,儒家文化“修身齐家”的道德功能,“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功能始终没有变。

儒家文化作为封建国家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成就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儒家文化作为普通百姓治人安家的灵丹妙药造就了一大批孝子、善人、好人、君子、圣人。

所以,创立儒家文化的孔子是中华民族第一圣人,发展儒家文化的孟子是中华民族第二圣人,完成儒家文化的董仲舒是中华民族第三圣人。

B、宋明新儒学,其代表人物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理学思想,否定了孔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食色性也”的正常人欲,从而把人的正常欲望和人的“非分之想”的贪欲混为一谈。

从而为封建社会“以理杀人”提供了荒唐的理论依据。

正确的提法应该是“存仁义、灭贪欲”。

上述“天人感应”的“君权神授”思想,“存天理、灭人欲”理学思想都是被封建文人阉割、篡改、糟蹋的儒家文化,是汉后儒家文化中的“国渣”、“泥沙”、“废铜烂铁”。

这也是辛亥革命要消灭的封建文化,这也是“五四运动”要打倒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孔家店”,这也是毛泽东所反对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思想。

综上所述,儒家文化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的封建社会是全世界唯一全能的无神论文化,既有百姓治人安家的道德功能,也有帝王治国安邦的政治功能。

第一、儒家仁义礼智信的做人文化是塑造健康人格的立人之本,没有这个立人之本,人就不能称之为人,仅仅是有人形、没人格,会说话、没人性,穿衣服、没廉耻的衣冠禽兽。

第二、儒家孝敬父母的孝亲文化是构建和睦家庭的齐家之本。

没有这个齐家之本,家庭这个社会细胞,就会发生紊乱、病变、癌变。

孩子缺德问题,官员腐败问题,都和家庭紊乱、病变、癌变有关。

第三、儒家推己及人的泛爱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修身之本。

一个人在家庭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家庭私德、家庭美德,作为一个道德完美的人,仅仅有做人的本分,有家庭私德远远不够。

还必须要有儒家推己及人的泛爱文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才能把做人的本分升华为做人的觉悟,才能把家庭私德提升为社会公德。

所以儒家推己及人的泛爱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修身之本。

没有这个修身之本,人就很难在社会上生存、发展,不是你伤害别人,就是别人伤害你,即进入“我害人人、人人害我”的互害模式。

只有儒家推己及人的泛爱文化,才能使人类进入最理想的“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互爱模式。

第四、儒家忠君爱国的忠君文化既是封建社会公职人员效忠皇帝的立身之本,也是君王治国安邦的治国之本。

没有这个立身之本,官员就无法开展工作啊。

因为封建社会是私天下、家天下,每个公职人员无论官职大小都是皇家的家奴、皇帝的奴才、百姓的老爷。

不能奢望公职人员不效忠皇帝而服务百姓。

没有儒家的忠君文化作为皇帝的治国安邦的治国之本,皇帝就没办法统治国家啊。

因为皇帝挑选官员、考察官员、提拔官员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官员能不能效忠自己、报效朝廷,对于那些图谋不轨的逆臣、奸臣、叛臣,皇帝要么撤职、要么流放、要么杀头。

所以,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忠臣良将是江山社稷稳固的英雄豪杰,奸臣叛将是江山社稷易手的罪魁祸首。

所以,我们一定要区分清楚汉前儒家文化和汉后儒家文化的本质区别——汉前儒家文化是诸子百家中的民间流行文化,是洗澡盆里的宝贝孩子。

汉后儒家文化是被封建文人阉割、篡改、糟蹋的儒家文化,是洗澡盆里的肮脏污水。

我们的正确做法是抱起宝贝孩子、倒掉肮脏污水。

我们既不能像1915年开展的新文化运动一样愚蠢地把孩子和污水都当成垃圾一块倒掉,走全盘西化的资本主义道路;也不能像复古主义那样愚蠢地把孩子和污水都当成宝贝一块供奉,走全面复古的封建主义旧路、老路、死路。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就是儒家的做人文化、孝亲文化、泛爱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糟粕就是儒家的忠君文化。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中华文明5000年的辉煌史,就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发展史,中华民族连续五千年不倒、不散、不垮的精神支柱就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它历经伏羲文化、西周文化、儒家文化三个阶段:1、伏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生起始阶段8000多年前产生于甘肃的伏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生起始阶段。

伏羲是原始社会末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山鼻祖——伏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连接西周文化、儒家文化的精神纽带。

标志是诞生了由伏羲创作的>,产生了阴阳、八卦思想——“阴阳两分天地开、八卦一画文明启”,使中华文明成为全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2、西周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完善阶段3000多年前产生于陕西的西周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完善阶段。

文王、周公是奴隶社会中期伏羲文化的承前启后的继承者、实践者、开拓者——西周文化是伏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因此说,西周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河流。

标志是诞生了周文王修订的>,产生了礼仪文化,各种礼乐制度和礼仪规范,使中国成为世界仅有的“礼仪之邦”。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使周王朝延续808年的历史(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成为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王朝。

3、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成定型阶段2500多年前产生于山东的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成定型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